首页 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

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

举报
开通vip

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 *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 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 (暂行)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十月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 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 (暂行)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十月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
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 *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 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 (暂行)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十月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 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 (暂行) 国家海洋局 二??六年十月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 ............................................................................ 1 4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范围和频率 .............................................. 2 5 通则 ................................................................................ 2 6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 ........................................................ 4 7 验收与归档 ......................................................................... 10 附 录 A 术语与定义 ............................................................... 12 附 录 B 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 14 附 录 C 命名规则 ................................................................. 17 附 录 D 要素属性信息字段结构总表 ................................................. 19 附 录 E 元数据文件命名及格式 ..................................................... 20 附 录 F 遥感信息提取要素分类 ..................................................... 24 附 录 G 遥感信息专题图符号图例规定 ............................................... 29 附 录 H 遥感信息专题图注记标注规定 ............................................... 32 附 录 I 统计报表格式 .............................................................. 33 附 录 J 监测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编写格式 ......................................................... 35 前 言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海域使用的基本情况,科学地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评价海域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和开发利用潜 力,我国启动了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海域动态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卫星遥感监视监测工作,使监测信息产品规范化、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符合海域 管理需求,特制定《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提供技 术依据和指导。 该技术规程是依据我国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总体技术要求编制的。规程包括卫星遥感监视监 测范围、内容、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与解译、产品制作、数据管理与集成等几部分。该规 程是我国海域使用卫星遥感监视监测工作的主要依据。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程》是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制定的第一部卫星遥感规 程,需要不断完善和细化,希望监视监测人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广泛地提出意见, 以提高我国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的水平。 本规程由国家海洋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赵冬至、张丰收、赵玲、杨建洪、索安宁、卫宝泉、初佳兰、陈艳拢、丛丕福。 I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的基本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如需对规程内容进行补充修改的,可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修改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经 国家海洋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12763-91 海洋调查规范 GB 17378-9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2460-90 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 GB/T 14950-94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B 12340-90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12341-91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17157-97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 18317-2001 专题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19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 12319-1998 中国海图图式 GB/T 15660-1995 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CH/T 7001-1999 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 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CH/T 1005-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DZ/T 0203-99 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 DZ/T0151—95《区域地质卫星遥感调查技术规程1:50000》 DZ/T 0143-1994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 SL277-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1986年海洋出版社《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规程,具体定义见附录A。 卫星遥感(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海岛(Sea Island) 海岸带(Coastal Zone) 海岸线(Coastline) 潮间带(Intertidal Zone) 辐射校正(Radiance Correction) 几何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1 光谱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 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影像地图(Photomap) 专题图(Thematic Map) 4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范围和频率 4.1 监测范围 卫星遥感监测范围主要为我国管辖海域。 4.2 监视监测精度和频率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2米-5米空间分辨率)每3年覆盖全部管辖海域一次,低分辨率卫星影像(20 米-30米空间分辨率)每年覆盖全部内水域领海海域两次。 5 通则 5.1 任务和目的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调查我国海域使用现状和潜力,全面 掌握我国海域使用的动态情况。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的目的是获取我国海域使用的现势性资料,为海域资源的开发 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5.2 基本原则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要保证其所用数据源的同步性和现势性,严格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和管理,统一成果编制过程所用数据、图件的格式,保证最终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3 工作内容 —— 遥感资料选取与资料收集 —— 几何精校正控制点(GCPs)测量与外业踏勘 —— 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 —— 遥感数据预处理 —— 遥感图像处理 —— 遥感信息提取 —— 现场验证 —— 遥感影像图形产品制作 —— 入库管理 5.4 技术途径 5.4.1 监测手段 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所具有的大面积、快速、同步等优势,配合现 场监测,完成监视监测工作。 5.4.2 控制点测量 采用GPS技术获取图像精校正控制点,保障提取信息的制图精度,并用于信息提取精度的检验。 5.4.3 大气校正 采用大气光谱测量技术,开展图像的大气校正,提高工作影像质量。 5.4.4 地物光谱测量 利用光谱测量技术获取陆地、水面和水中提取目标的光谱信息,扩大遥感提取目标的种类范围,提 升遥感信息的提取精度。 5.4.5 图像预处理 采用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信息增强、多源数据融合等图像处理手段实现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2 5.4.6 信息提取 以计算机分类为主,目视解译为辅,提取专题信息。 5.4.7 结果验证 采用现场抽样调查方式,对专题信息提取的结果进行验证。 5.4.8 图件制作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编制遥感专题图。 5.5 监测人员 5.5.1 组织准备 为切实搞好海域使用遥感动态监测监视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海域使用遥感 动态监视监测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中应有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5.5.2 人员安排 海域使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工作人员包括:不同工作环节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并确定 不同工作分工。 5.5.3 主要工作环节负责人的条件和职责 5.5.3.1 基本条件 具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全面掌握本规程中有关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5.5.3.2 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监测工作,主持编写监测计划和成果报告,负责遥感监测监视工作和组织协调,保证成果 质量。 5.5.4 主要技术人员的条件和职责 5.5.4.1 基本条件 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掌握遥感监测技术和海域使用基础知识,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海域使用 监视监测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5.5.4.2 主要职责 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标准,按时完成本职监视监测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5.5.5 辅助监测人员的条件和职责 5.5.5.1 基本条件 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务,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海域使用监视监测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能 够配合主要技术人员完成本职工作。 5.5.5.2 主要职责 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标准,按时协助主要监测人员完成监测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5.6 数学基础 5.6.1 投影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5.6.2 平面坐标系 采用WGS-84坐标系。 5.6.3 深度基准 采用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深度基准面),计量单位为米。 5.6.4 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计量单位为米。 5.6.5 比例尺 低分辨率1:100000;高分辨率1:50000。 5.6.6 分幅和编号 执行GB/T 13989-1992的规定。 3 5.7 监测成果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成果包括: —— 基础资料、遥感现场监测资料等; —— 原始影像、精校正影像、影像地图; —— 各要素图层数据、专题图(矢量和栅格); a) 海域使用现状遥感监测图 b) 海洋功能区利用遥感监测图 c) 海域自然属性遥感监测图 —— 统计报表; —— 监测报告、技术报告。 a) 海域动态遥感监视监测工作报告 b) 海域动态遥感监视监测技术报告 6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 6.1 监视监测内容 6.1.1 海域使用状况 —— 海域现状:已开发、未开发海域面积及分布; —— 海洋功能区:海洋功能区利用状况及执行情况; —— 在建项目:用海面积、位置、用途等。 6.1.2 海域自然属性 —— 岸线:类型、分布、面积、长度等; —— 海湾河口:海湾河口形态、面积等; —— 海岛动态:数量、面积、植被、岸线变化等。 6.1.3 海洋环境地质灾害 —— 海岸侵蚀; —— 海水入侵。 6.2 数据收集 6.2.1 数据源 数据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卫星遥感数据源和基础数据源。 6.2.1.1 卫星遥感数据源 —— 低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在20米~30米之间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 —— 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在5米~10米之间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 ——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2米~5米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 —— 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 —— SAR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5米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数据。 6.2.1.2 基础数据源 —— 最新版1:1万、1:5万、1:10万纸质地形图及全要素数字化地形图; —— 海洋功能区划数据、图件印刷版和电子版; —— 海域使用数据、图件的印刷版和电子版; —— 监测区最大比例尺海图的印刷版和电子版; —— 海域使用监测成果报告、图件; —— 现场监测资料; —— 测量相关资料; 4 —— 航空遥感影像; —— 其它。 6.2.2 数量要求 能够覆盖所有监测的区域,满足监视监测任务的要求。 6.2.3 质量要求 6.2.3.1 对传感器数据源的要求 应根据遥感监测目标(陆地、水面、水下等)、信息提取的类型、内容、目的,选用可以提取所需 目标地物属性信息并满足要求精度的传感器(全色、多光谱和SAR等)作为数据源。 6.2.3.2 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 在选择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时要考虑以下两点因素: a) 目标物的最小尺寸; b) 专题地图的成图比例尺。 6.2.3.3 对时间分辨率的要求 应根据提取的内容、目的,选择最佳季节的图像,以能够分辨监测目标地物属性信息的变化。 6.2.3.4 图像质量 图像的云覆盖不超过10%,相邻图像之间应有不小于图像宽度4%的重叠。选用层次丰富、图像清晰,满足监测任务的要求。 6.2.4 格式要求 地面站标准产品格式或其它能为通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读取的数据格式。 6.2.5 数据验收 6.2.5.1 验收内容 卫星遥感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格式。 6.2.5.2 验收依据 本技术规程6.2.1.3要求。 6.2.5.3 验收办法及要求 由验收专家签名,并加盖单位的公章。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数据预处理和信息提取。 6.2.5.4 验收时间 数据预处理和信息提取之前。 6.3 几何精校正控制点(GCPs)测量与外业踏勘 6.3.1 GCPs测量 按照图像分布面积大小,测量地面控制点,为图像几何精校正提供所需的测量控制点。采用包括RTK 等测量设备及与之配套的测量软件,测量精度优于1米。 6.3.2 解译标志建立 通过外业踏勘,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和分类样本库,拍摄相应的现场实况照片与影像,并进行详细的 现场记录。 6.4 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 获取地物光谱数据、水体剖面光谱数据和大气参数,为卫星遥感信息提取服务。根据获取的现场光 谱数据结合卫星数据,提取地面、水体相关信息。数据采集主要实现现场水体、地物、大气原始数据的 采集工作。 6.4.1 陆地地物光谱信息采集 测量仪器:地物光谱仪。 仪器性能:光谱范围350-1050nm,光谱分辨率小于4nm,视场角<10?,动态范围?70db,等效噪声 辐亮度<1×10 -9-2-1-1w?cm?sr?nm,波长准确性>1.0nm,参考板为白板。 6.4.2 水体地物光谱信息采集 5 6.4.2.1 测量仪器: 地物光谱仪、剖面仪 6.4.2.2 仪器性能: 地物光谱仪:仪器指标同上,参考板为25%的灰板。 剖面仪:剖面仪要求可获取水体剖面数据,处理后的得到的数据包括:漫衰减系数k(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光学量外推至表面(Propagates Optical Variables to Surface)、离水 辐亮度(Water Leaving Radiance)、海表遥感反射率(Surface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遥感反 射率剖面(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 Profile)、海表反射率(Surface Reflectance)、反射率剖面(Reflectance Profile)、后向散射(Back scattering)等。 测量方法:水面之上法,水下光谱测量法。 6.4.3 大气光谱采集 6.4.3.1 测量仪器 日照强度计、臭氧计。 6.4.3.2 仪器指标 日照强度计:日照强度计可以监测440、500、675、870和1020nm这5个波段的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 臭氧计:工作波段需要包括为305、312、320、936和1020nm等5个波段,其中305、312、和320nm 等多个波段用来监测臭氧浓度,还需要936波段用来测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同时臭氧监测仪还需要监 测1020nm波段的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 6.5 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 6.5.1 辐射校正 6.5.1.1 技术要求 根据监测要素的要求,进行辐射校正。定标系数以卫星原始数据文件提供的为标准。 6.5.1.2 技术方法 校正方法参见附录B.1。 6.5.2 几何校正 6.5.2.1 技术要求 —— 光学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中误差不超过2个像素。 —— 远离大陆少控制点的海岛,光学遥感数据校正中误差不超过50米;微波遥感数据的几何校 正中误差不超过5个像素。 6.5.2.2 技术方法 校正方法参见附录B.2。 6.5.3 图像镶嵌 6.5.3.1 镶嵌方法 首先,采用几何校正方法使两幅相邻图像在几何上配准,选择一幅图像作为标准(基准)图像,将 其它图像的灰度值进行直方图匹配,相同地物的平均灰度值一致,对拼接的重叠部分的灰度值进行进一 步处理,即按行在重叠区内对待拼图像灰度值按距离进行加权平滑,使图像接缝处无明显灰度差异。图 像镶嵌应以省级、市级行政区为单位。 6.5.3.2 技术要求 —— 镶嵌图像相邻两幅图像数据之间的配准误差不超过2 个像素; —— 镶嵌图像相邻两幅图像接缝处无明显灰度差异。 6.5.3.3 数据格式 一般采用GeoTIFF文件格式。 6.5.4 图像融合 6.5.4.1 融合方法 6 6.5.4.1.1 假彩色合成法 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合 成彩色影像。 6.5.4.1.2 HIS 融合法 HIS变换是基于HIS色彩模型的变换方法。HIS正变换将影像的R、G、B成分变换成代表空间信息的强度I、色度H和饱和度S三个分量;HIS逆变换将H、I、S变换成R、G、B。融合方法如下:将多光谱影像进行HIS正变换,分离出强度I、色度H和饱和度S三个分量,然后将全色影像与分离的强度分量进行直方图 匹配,使之与I分量有相同的直方图,最后将匹配后的全色分量代替I分量,联合色度H和饱和度S。 6.5.4.1.3 Brovey融合法 Brovey变换是一种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归一化后的多光谱波段与 高分辨率影像乘积来增强影像的信息。 6.5.4.2 技术要求 6.5.4.2.1 图像精度 光学遥感数据之间的配准中误差不超过0.5 个像素;光学遥感数据和微波遥感数据之间融合的配准 中误差不超过5个像素;融合后的信息损失量不超过30%。 6.5.4.2.2 数据格式 一般采用GeoTIFF文件格式。 6.5.4.2.3 命名规则 命名规则详见附录C。 6.5.4.2.4 图像元数据 为每一个图层信息产品建立相应的元数据文件。内容及格式按照附录E执行。 6.6 遥感信息提取 在解译标志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逐景图像进行判读。解译应以影像特征为基础,利用直接标志与 间接解译标志进行相关分析;单景图像判读时,要依据判读原则,先进行宏观观察,掌握其整体的特征, 先易后难,从浅入深,分别识别出地物的属性及勾画出其分布范围和界线,并用统一的符号和线条标示 清楚,绘制出判读草图。对于判读与解译不清的重要地物,可采用现场勘测方法解决。 判读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已知资料,对重要的地物和现象以及有疑问的地方应加以特别的标记,以 便在野外校核时重点进行检查。室内判读的主要方法为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 6.6.1 技术要求 信息提取定位精度优于1个像元。远离大陆的海岛定位精度优于50m。 大于500m 2 围填海判对率达到100%。 基于1:50000专题图量算海域使用面积和海域使用区域的边界长度。 6.6.2 提取流程 根据现场建立的判读标志、分类样本库及相关资料,采用人机交互或自动识别等方法对影像图进行 解译。 6.6.3 数据格式 6.6.3.1 信息的数据格式 a) 矢量格式采用ARCGIS软件的Shape格式。 b) 栅格格式采用GeoTIFF文件格式。 6.6.3.2 信息分层及命名 根据监测内容进行信息的分层和命名。分层和命名规则详见附录C,属性结构表见附录D。 6.6.3.3 信息产品元数据 为每一个遥感产品和图层信息产品建立相应的元数据文件,内容及格式按照附录E执行。 6.7 现场验证与完善 7 6.7.1 现场验证 应用典型样区校核法或线路验证法,校验室内判读的准确性。拍摄照片,并作现场记录,验证量不 应小于10%。 6.7.2 修编与完善 根据现场校核情况和专家意见,对解译结果进行全面修改和补充。将修编后的数字图接边,并按格 式要求进行整理。 6.8 专题图编绘 6.8.1 专题图要素 —— 图名; —— 图号; —— 图例; —— 坐标系; —— 比例尺; —— 投影; —— 图幅接合表; —— 密级; —— 内外图廓线; —— 经纬度及其注记; —— 图像接合略图; —— 资料获取时间; —— 制作单位; 6.8.2 技术要求 —— 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格点的平面中误差不大于?0.50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 ?0.75mm。根据专题图的用途及用户需求,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上述指标的两 倍。图廓边长和对角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20mm和0.30mm; —— 正确地、充分地使用各种编图资料; —— 专题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清楚合理; —— 专题图符号按照附录G执行, 未详尽之处上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确定后,统一增补执 行; —— 专题图注记按照附录H执行, 未详尽之处上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确定后,统一增补执 行; —— 图幅配置恰当,图面均匀。相同岸段不同比例尺图幅范围应基本一致; —— 图集所有图幅图廓外白纸边大小应基本一致; —— 图名配置在图廓外边正上方,二级或三级图名配置在图廓内,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并 避免压盖专业内容的原则来选择位置; —— 图例统一配置在图廓内。按先下后上、避开专业内容的原则选择位置。 6.8.3 格式要求 6.8.3.1 专题图工程文件 采用ArcView3.x的工程文件.prj或ArcGIS的项目文件.mxd。工程文件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图层文件必须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内,一般一个文件夹只存放一个工程文件。以专题图名称命名文件夹的名称。 6.8.3.2 专题图文件 指从专题图工程文件转化为栅格图像文件后的专题图文件,主要用于出版装帧。通常以GeoTIFF文 件存储。 6.8.3.3 命名规则 8 按照附录C 执行。 6.8.3.4 元数据 按照附录E 执行。 6.9 影像地图制作 6.9.1 影像地图要素 —— 图名; —— 图号; —— 图例; —— 坐标系; —— 比例尺; —— 投影; —— 图幅接合表; —— 密级; —— 内外图廓线; —— 经纬度及其注记; —— 图像接合略图; —— 资料获取时间; —— 制作单位; 6.9.2 技术要求 —— 影像地图必须层次丰富、清晰易读、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 两幅色调差别较大的影像镶嵌时,应对影像进行色调调整。接缝处影像灰度、色调应与整 幅影像灰度、色调协调; —— 影像地图的信息必须准确,线划与影像严格匹配; —— 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格点的平面中误差不大于?0.50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 ?0.75mm。根据遥感影像平面图的用途及用户需求,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上述 指标的两倍; —— 图幅配置恰当,图面均匀。相同岸段不同比例尺图幅范围应基本一致; —— 图集所有图幅图廓外白纸边大小应基本一致; —— 图名配置在图廓外边正上方,二级或三级图名配置在图廓内,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并 避免压盖专业内容的原则来选择位置; —— 图例统一配置在图廓内。按先下后上、避开专业内容的原则选择位置。 —— 图廓边长和对角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20mm和0.30mm。 6.9.3 格式要求 采用GeoTIFF格式。 6.9.4 命名规则 按照附录C 执行。 6.9.5 元数据 按照附录D 执行。 6.10 统计报表编制 6.10.1 报表内容 6.10.1.1 监测数据汇总报表 按照监测要素或行政区划(县级以上)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 6.10.1.2 统计分析报表 根据行政区划,对不同要素关键属性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表。 9 6.10.2 报表格式 格式参见附录I 。 6.11 监测报告编写 6.11.1 报告内容 —— 前言; —— 任务及其来源; —— 监测区域的位置及其地理坐标; —— 监测遥感平台及其遥感器; —— 监测时间; —— 任务完成情况; —— 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监测研究程度; —— 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 —— 监测区域的前人研究程度; —— 监测工作; —— 监测内容; —— 监测数据; —— 监测方法; —— 监测数据处理和计算; —— 原始数据的质量评价; —— 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和误差评价; —— 信息提取方法和误差评价; —— 监测结果; —— 监测结果图件; —— 监测结果图件的分析和解释;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 6.11.2 编写要求 —— 在对已有文献、资料和本次监测资料、图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编写; —— 按照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书或任务书、监测计划和本规程的规定编写; —— 内容翔实、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精炼。 6.11.3 完成时间 按照合同书或任务书的时限完成监测成果报告的编写。 6.11.4 报告编写格式 报告编写格式详见附录J。 7 验收与归档 7.1 验收内容 —— 基础资料、遥感现场监测资料等; —— 原始影像、精校正影像、影像地图; —— 各要素图层数据、专题图(矢量和栅格); —— 统计报表; —— 监测报告。 7.2 验收依据 根据合同书或任务书、监测计划、本规程、原始数据验收结论、资料和成果归档证明组织验收。 10 7.3 验收办法 —— 由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组织七名以上专家进行验收,形成由验收人签字和验收 单位盖章的书面验收结论。 —— 与验收依据有明显差距的成果不予验收,责令限期修改、提高,并重新组织验收。 7.4 验收时间 根据合同书或任务书规定的时间进行验收。 7.5 资料和成果归档 7.5.1 归档内容 —— 合同书或任务书; —— 卫星遥感监测实施方案; —— 原始数据及验收结论; —— 海域使用动态卫星遥感监测监视监测报告; —— 成果底图及电子图件(图层); —— 其它。 7.5.2 归档要求 —— 按照国家档案法,将归档材料系统整理,经项目负责人审查签字,由档案管理部门主管人 验收后保存。 —— 档案材料应该内容齐全、编排合理、装订整齐。 —— 按监测资料保密规定,将档案材料划分密级妥善保存。 —— 对光盘、磁带和硬盘等监测资料载体,要求在合适的物理条件下保存。 1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术语与定义 A.1 卫星遥感(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遥感平台的各种遥感技术系统的统称。利用卫星对地球和底层大气进行光学和 电子观测,不接触地物目标,用遥感器获取地物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和分析后,揭示地物目标属 性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A.2 海岛(Sea Island) 位于海洋、河口中,并且四面环水的陆地。较大者称“岛”,特别小的称“屿”或“礁”。 A.3 海岸带(Coastal Zone) 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由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三部分组成。 A.4 海岸线(Coastline) 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 A.5 潮间带(Intertidal Zone) 又称“潮汐带”。介于平均高潮位与平均低潮位之间的地带。在潮流及波浪的作用下,沉积物具有很 好的分选性。潮间带浅滩在地貌、沉积物与植被等方面有明显的分带性。 A.6 辐射校正(Radiant Correction) 利用遥感器观测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能量时,从遥感器得到的测量值与目标物的光谱反射率或 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是不一致的,遥感器本身的光电系统特征、太阳高度、地形以及大气条件等都会 引起光谱亮度的失真。这种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射亮度里的各种失真的过程称为辐射校正。 A.7 几何校正(Geomatric Correction) 由于遥感器本身的功能产生的变形、扫描畸变或者扫描过程中遥感平台的位置、遥感器的扫描范围、 投影类型、地球曲率及空气折射等原因,致使原始遥感图像中通常包含严重的几何变形,几何校正的目 的就是校正这些因素引起的图像变形,从而使之实现与标准图像或地图的几何整合。几何畸变有两类: (1)由于遥感器自身的结构性能非理想化或其指标偏离标称数值所引起。如摄影机标定主距与实际主距 不等、物镜系统的光学畸变差、扫描型遥感器扫描运动的非直线性等。(2)由于遥感器的位置、姿态和 目标物所引起。如遥感器高度与姿态角变化、大气折光、地球旋转、地球曲率、地图投影、地形起伏等。 几何校正的原理就是把有畸变图像的各元素,变换到所选定投影图像的相应位置上。几何校正的方法有 光学机械法和数字纠正法。当前光学机械法主要应用于静态遥感器图像的几何校正,数字纠正法主要应 用于动态遥感器图像的几何校正。数字纠正法包含的内容有图像像元空间位置变换和像元灰度值的重采 样,该法根据纠正数学模型又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前者是对影像的变形规律或遥感器在飞行时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模拟和解算,求出变换参数,再用这些参数改算所有点。此方法中多采用多项式或 共线方程进行解算。“非参数法”是基于控制点上的几何变形值,推算出图像上其余位置的变形,可用最 小二乘滤波法。 12 A.8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又称为地面分辨率,描述遥感器所能观测到的最小目标大小的一种性能参数。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 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的大小,而空间分辨率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 度或线形距离的度量。 A.9 光谱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 多光谱遥感器接收目标辐射信号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它是标志遥感器目标光谱探测精细 程度的指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 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A.10 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图像分类就是将图像中每个像元根据其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亮度、空间结构特征或者其他信息,按照 某种规则或算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不同类别的目标区分开的图像处理方法。 A.11 影像地图(Photomap) 将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并配以线化和少量注记得到的地图。 A.12 专题图(Thematic Map) 指突出反映自然和社会某一种或某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 1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 B.1 辐射校正 B.1.1 光学图像 对于光学图像,地面站提供的数据产品为有效计数值 , 辐射校正的表达式为: L,aDN,b abL其中为有效计数值,为定标后的辐射值,为定标增益,为定标偏置。 DN B.1.2 微波图像 对于微波图像,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校正由入射角和斜距引起的变化: 3,,,Rsinnn,,,,IK10Log 010,,3Rsin,0,,0 式中I,10log10(DN,DN)DNDN;为像元(i,j)的灰度值;为系统噪声,相比于信号ijnijn ,j强度,系统噪声很小,忽略不计;RR为辐射标定常数;为第列像元的斜距;为参考斜距;为jKj0 ,0第列像元的入射角;为参考入射角,由参考斜距计算得出。 j 具体到每种数据源,计算所需参数和计算方法略有差异。 B.2 几何校正 B.2.1 校正方法 B.2.1.1 坐标变换方法 B.2.1.1.1 多项式方程 可用于坐标变换的方法很多,其中多项式变换应用的最为广泛,使用起来简单、灵活,无须太多的 人机交互。可采用如下的多项式进行校正,式中(x,y)是图像坐标,(u,v)是对应的地图坐标。 ,njnij x,auv,,ij,,ij00 ,njnij y,buv,,ij,,ij00 可以根据畸变的程度和校正精度,选择不同阶次的多项式来拟合畸变过程。求出变换系数,实现整 幅图像的坐标变换,也可根据增加多项式的阶数,人工选取另外的控制点来确定变换模型的系数。 B.2.1.1.2 仿射变换法 B.2.1.1.3 共线方程法 B.2.1.2 重采样方法 B.2.1.2.1 最近邻点法 14 取原始畸变图像中的距离共轭位置(x,y)最近的已知像元点(x?,y?)的灰度值f(x?,y?)作为输出像元的灰度值。 最近邻点法的优点是算法非常简单且保持原光谱信息不变,缺点是几何精度较差,校正后的图 像的灰度值具有不连续性,原光滑的边界出现锯齿状。 B.2.1.2.2 双线性内插法 用原始畸变图像上共扼位置(x,y)的四个邻近的已知像元灰度值进行二维线性内插,实际上相当 于先对四个像元点形成的正方形中的两条相对边变作线性内插(任何两条相对的边),然后再跨这两条 边作线性内插。 设(x,y)为共扼位置,首先在和的两边进行一维线性内插,即 x,i,1x,i f1(i,y),(y,j)f(i,j,1),(1,y,j)f(i,j) f1(i,1,y),(y,j)f(i,1,j,1),(1,y,j)f(i,1,j) 然后再在和之间再进行线性内插,即 f1(i,y)f1(i,1,y) g(u,v),f(x,y),(x,i)f1(i,1,y),(1,x,i)f1(i,y) 双线性内插法的优点是计算比较简单,具有一定的亮度采样精度以及几何上比较精确,从而使得校 正后的图像亮度连续。其缺点是由于亮度值内差,原来的光谱信息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方法具有低通 f(x,y) (i,j) y (i,j+1) (x,y) x (i+1,j+1) 滤波的特性,从而易造成高频成分的损失,使图像变得模糊。 (i+1,j) B.2.1.2.3 三次褶积法 利用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来近似逼近理论上的最佳重采样函数 ,xsincxsin(),,x 三次多项式的表达式如下: 32,1,2,xxx,1,3,2sinc(x),s(x),4,8x,5x,x,1,x,2,0,x,2, 三次褶积法是在每个重采样位置周围的4×4邻域内进行的二维重采样,其计算公式为: Tg(u,v),f(x,y),SFSxkly 15 TTS,,,s(y),s(y),s(y),s(y),,S,s(x),s(x),s(x),s(x)y1234x1234其中,,, f(k,1,l,1)f(k,1,l)f(k,1,l,1)f(k,1,l,2),, ,,f(k,l,1)f(k,l)f(k,l,1)f(k,l,2),,F,kl,,f(k,1,l,1)f(k,1,l)f(k,1,l,1)f(k,1,l,2) ,,f(k,2,l,1)f(k,2,l)f(k,2,l,1)f(k,2,l,2),, 三次褶积法的优点是不仅图像的灰度连续以及几何上比较精确,而且还能较好的保留高频成分;缺 点是计算量大。 B.3 数据融合方法 B.3.1 假彩色合成法 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合 成彩色影像。通常,由于原色的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真 实的颜色,因此这种合成叫做假彩色合成。 B.3.2 HIS融合法 HIS变换是基于HIS色彩模型的变换方法。HIS正变换将影像的R、G、B成分变换成代表空间信息的强度I、色度H和饱和度S三个分量;HIS逆变换将H、I、S变换成R、G、B。融合方法如下:将多光谱影像进行HIS正变换,分离出强度I、色度H和饱和度S三个分量,然后将全色影像与分离的强度分量进行 直方图匹配,使之与I分量有相同的直方图,最后将匹配后的全色分量代替I分量,联合色度H和饱和度S, 按照HIS逆变化得到空间分辨率提高的多光谱影像。 B.3.3 Broney融合法 Brovey变换是一种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归一化后的多光谱波段与 高分辨率影像乘积来增强影像的信息。以Landsat TM2、3、4和SPOT PAN之间的融合为例,其融合后的R、G、B三波段结果如下: band4 R,,SPOTband2,band3,band4 band3 G,,SPOTband2,band3,band4 band2 B,,SPOTband2,band3,band4 1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命名规则 C.1 精校正遥感影像的命名规则 精校正遥感影像的命名规则是: 地名+卫星名称+波段类型+校正图像+成像日期 "波段类型"指全色、单波段、多光谱合成或融合。全色用"全色"表示;单波段用"B+波段顺序号" 表示。如"B3";多光谱合成用"按RGB顺序的波段组合" 表示,如"B4B2B3";融合用"融合"表示。 例1. 2004年3月15日成像的舟山岛SPOT-5全色图像的精校正遥感图像的文件名称应为:“舟山岛 SPOT5全色校正图像20040315.tif”。 例2. 2004年3月15日成像的舟山岛SPOT-5第2波段的图像的精校正遥感图像的文件名称应为:“舟 山岛SPOT5B2校正图像20040315.tif”。 例3. 2004年3月15日成像的舟山岛SPOT-5第4、3、2波段的合成图像的精校正遥感图像的文件名 称应为:“舟山岛SPOT5B4B3B2校正图像20040315.tif”。 例4. 2004年3月15日成像的舟山岛SPOT-5全色和多光谱波段融合的图像的精校正遥感图像的文 件名称应为:“舟山岛SPOT5融合校正图像20040315.tif”。 注:例4中,不同卫星数据的融合,以较高分辨率的卫星的名称和成像日期作为文件名中的“卫星名称”和“成像日期”。 C.2 要素信息图层的命名规则 要素信息图层的命名规则是: 地名+信息名称+格式类型+“信息”+生产日期 例如2005年12月25日完成了浙江省的海岛信息监测,如果是矢量信息,则该图层的名称应为:“浙江省海岛矢量信息20041225.shp”;如果是栅格信息,则该文件的名称应为:“浙江省海岛栅格信息20041225.tif”。 C.3 影像地图的命名规则 影像地图图名的命名规则是: XXXX+“卫星遥感影像地图” 其中“XXXX” 代表相应1:50000地形图的图名(若没有对应的1:50000地形图,“XXXX”按照GB/T 12342-199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中图名选注的有关规定确定)。 影像地图文件名的命名规则是: 影像地图图名+生产日期 例如2005年12月25日制作了与图名为“乍浦镇”的地形图对应影像地图的图名为“乍浦镇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其文件名为“乍浦镇卫星遥感影像地图20051225.tif”。 C.4 专题图的命名规则 专题图图名的命名规则是: XXXX+专题图主题+“专题图” 其中“XXXX” 代表相应1:50000地形图的图名(若没有对应的1:50000地形图,“XXXX”按照GB/T 12342-199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中图名选注的有关规定确定)。 专题图文件名的命名规则是: 17 专题图图名+生产日期 例如2005年12月25日制作了与图名为“乍浦镇”的地形图对应的潮间带专题图,该专题图的图名为 “乍浦镇潮间带专题图”,其工程文件名为“乍浦镇潮间带专题图20051225.prj”,其栅格专题图文件名为“乍浦镇潮间带专题图20051225.tif” 18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要素属性信息字段结构总表 本次卫星遥感监测所涉及各要素属性信息字段结构如下: 最大长度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单位 (小数点位数) 行政区划 CHAR 30 无 经度 NUMBER 10(6) 度 纬度 NUMBER 9(6) 度 国标编码 NUMBER 4 无 岛屿名称 CHAR 30 无 岛屿编号 NUMBER 9 无 岛屿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岛屿类型 CHAR 30 无 岸线长度 NUMBER 9(3) 公里 岸线类型 CHAR 30 无 潮间带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潮间带类型 CHAR 30 无 湿地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湿地类型 CHAR 30 无 土地利用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类型 CHAR 30 无 植被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植被类型 CHAR 30 无 港口名称 CHAR 30 无 港口类型 CHAR 30 无 航道名称 CHAR 30 无 航道宽度 NUMBER 6(1) 米 旅游区名称 CHAR 30 无 海洋保护区名称 CHAR 30 无 滨海湿地名称 CHAR 30 无 围填海类型 CHAR 30 无 围填海面积 NUMBER 15(6) 平方公里 排污口名称 CHAR 30 无 地貌类型 CHAR 30 无 19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元数据文件命名及格式 E.1 元数据文件的命名 元数据文件的名称与数据文件名称相同,采用文本文件格式,后缀为.txt。 E.2 精校正遥感影像的元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项 数据类型 值域 1 产品名称 字符型 2 产品代号 字符型 3 文件名 字符型 4 卫星名称 字符型 5 传感器名称 字符型 6 波段信息 字符型 7 空间分辨率 浮点型 8 成像时间 整型 YYYYMMDDHHMMSS 9 产品数据格式 字符型 10 左上角经度 浮点型 11 左上角纬度 浮点型 12 右上角经度 浮点型 13 右上角纬度 浮点型 14 左下角经度 浮点型 15 左下角纬度 浮点型 16 右下角经度 浮点型 17 右下角纬度 浮点型 18 坐标系名称 字符型 19 投影名称 字符型 20 平面位置中误差 单精度实型 单位为m 21 产品质量评价单位 字符型 22 产品质量评价日期 整型 YYYYMMDD 23 制作单位 字符型 24 制作日期 整型 YYYYMMDD 25 制作者姓名 字符型 26 检查者姓名 字符型 E.3 要素信息图层的元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项 数据类型 值域 1 产品名称 字符型 2 产品代号 字符型 20 3 文件名 字符型 4 产品数据格式 字符型 5 左上角经度 浮点型 6 左上角纬度 浮点型 7 右上角经度 浮点型 8 右上角纬度 浮点型 9 左下角经度 浮点型 10 左下角纬度 浮点型 11 右下角经度 浮点型 12 右下角纬度 浮点型 13 坐标系名称 字符型 14 投影名称 字符型 15 平面位置中误差 单精度实型 单位为m 16 产品质量评价单位 字符型 17 产品质量评价日期 整型 YYYYMMDD 18 制作单位 字符型 19 制作日期 整型 YYYYMMDD 20 制作者姓名 字符型 21 检查者姓名 字符型 E.4 影像地图的元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项 数据类型 值域 1 产品名称 字符型 2 产品代号 字符型 3 文件名 字符型 4 图名 字符型 5 图号 字符型 6 比例尺分母 整型 7 行数 整型 8 列数 整型 9 输出分辨率(dpi) 整型 10 卫星名称 字符型 11 传感器名称 字符型 12 波段信息 字符型 13 成像时间 整型 YYYYMMDDHHMMSS 14 产品数据格式 字符型 15 左上角经度 浮点型 16 左上角纬度 浮点型 17 右下角经度 浮点型 18 右下角纬度 浮点型 19 坐标系名称 字符型 21 20 投影名称 字符型 21 平面位置中误差 单精度实型 单位为m 22 产品质量评价单位 字符型 23 产品质量评价日期 整型 YYYYMMDD 24 生产单位 字符型 25 制作日期 整型 YYYYMMDD 26 制作者姓名 字符型 27 检查者姓名 字符型 E.5 专题图的元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项 数据类型 值域 1 产品名称 字符型 2 产品代号 字符型 3 工程文件名 字符型 4 栅格文件名 字符型 5 图名 字符型 6 图号 字符型 7 比例尺分母 整型 8 行数 整型 9 列数 整型 10 输出分辨率(dpi) 整型 11 产品生产单位 字符型 12 产品生产日期 整型 YYYYMMDD 13 制图者姓名 字符型 14 检查者姓名 字符型 15 产品数据格式 字符型 16 左上角经度 浮点型 17 左上角纬度 浮点型 18 右下角经度 浮点型 19 右下角纬度 浮点型 20 密级 字符型 21 坐标系名称 字符型 22 高程基准 字符型 23 深度基准 字符型 24 投影名称 字符型 25 图幅接合表中西北图幅名称 字符型 26 图幅接合表中北图幅名称 字符型 27 图幅接合表中东北图幅名称 字符型 28 图幅接合表中西图幅名称 字符型 29 图幅接合表中东图幅名称 字符型 30 图幅接合表中西南图幅名称 字符型 22 31 图幅接合表中南图幅名称 字符型 32 图幅接合表中东南图幅名称 字符型 33 平面位置中误差 单精度实型 单位为m 34 产品质量评价单位 字符型 35 产品质量评价日期 整型 YYYYMMDD 23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遥感信息提取要素分类 F.1 海岛(岛礁)类型 类型 编码 基岩岛 A1 泥沙岛 A 2 海岛A 珊瑚岛 A 3 人工岛 A 4 F.2 海岸类型 类型 编码 基岩海岸 B1 砂质海岸 B2 海岸B 泥质海岸 B3 生物海岸 B4 人工海岸 B5 24 F.3 海域使用分类与编码 类别编码 类别特征 类别名称 含义 适宜海洋功能一级类 二级类 平面组成 利用方式 区 指为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开展海洋渔业生产所1 渔业用海 —— —— —— 使用的海域。 渔船停靠、避风和渔货装卸的水域,码围海或直接利用 头、栈桥、平台等周围的安全区 指主要用于渔船停靠、避风和渔货装卸的海渔港和渔业设1.1 渔港 采用透空方式构筑的渔业用 设置透水构筑物 域,含分散分布的渔业码头用海。 施基地建设区 采用非透空方式构筑的渔业用突堤码填海 头、离岸码头、堤坝等 渔港和渔业设1.2 渔船修造用海 指渔船修造所使用的海域。 铺设有滑轨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施基地建设区 指利用定置网具在固定场所进行捕捞和海产捕捞区、养殖1.3 定置网用海 设置有定置网具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品养殖所使用的海域。 区 堤内养殖水域,含塘埂 围海 1.4 围塘养殖用海 指围海筑塘用以养殖的海域。 养殖区 外围堤坝、道路 填海 1.5 筏式养殖用海 指筏式养殖、网箱养殖所使用的海域。 设置有养殖筏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养殖区 1.6 网箱养殖用海 指网箱养殖所使用的海域。 设置有网箱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养殖区 指无人工设施,以人工投苗或自然增殖海洋底养殖区、增殖1.7 底播养殖用海 养殖水域 直接利用 栖生物等形式进行增养殖生产的海域。 区 人工鱼礁养殖用指构筑人工鱼礁进行增养殖生产所使用的海增殖区、养殖1.8 投置人工鱼礁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海 域。 区 围海、设置透水构筑指采用现代技术,在半自动或全自动系统中繁设置有养殖筏、网、箱等设施的水域 物 1.9 工厂化养殖用海 殖苗种或高密度养殖优质海产品所使用的海养殖区 域。 外围堤坝 填海 25 取排水水域 围海、直接利用 指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为交换养殖水体进1.10 养殖取排水口 养殖区 行取水和排水所使用的海域。 导流堤坝 填海 指为满足港口、航运、路桥等交通需要所使用2 交通运输用海 —— —— —— 的海域 码头前沿用于船舶靠泊和回旋的港池;围海、直接利用 码头、栈桥、平台等周围的安全区 指供船舶停靠、进行装卸作业、避风和调动所 使用的海域,含分散分布的货运、客运码头和采用透空方式构筑的码头、栈桥、平台2.1 港口用海 设置透水构筑物 港口区 临海工业企业所属专用码头所使用的海域,但等 不包括旅游区内的游艇码头用海。 以非透空方式构筑的突堤码头、离岸码填海 头、引堤、防波堤等 2.2 航道 指船只航行所使用的海域。 航道及安全区 直接利用 航道区 指船舶候潮、待泊、联检、避风或者进行水上2.3 锚地 锚地及安全区 直接利用 锚地区 装卸作业所使用的海域。 2.4 桥面掩盖水域及安全区 设置透水构筑物 指跨海桥梁桥墩防护和桥面掩盖所使用的海 跨海桥梁用海 域,不包括桥墩本身所占用的海域。 跨海桥梁区 2.5 桥墩 填海 其它工程用海2.6 路基用海 指涉海公路的路基所占用的海域。 路基 填海 区 指开展工业生产及勘探开采矿产资源所使用3 工矿用海 —— —— —— 的海域 养水池 围海 盐田区 3.1 盐田用海 指围海晒制海盐所使用的海域。 堤内盐田,含田埂 围海 外围堤坝,道路 填海 船舶试水、停靠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船舶修造拆解用其它工程用海 3.2 指船舶修造、拆解所使用的海域。 船舶修造拆解作业水域 围海 海 区 构成船坞、船台等的堤坝 填海 取水水域 围海、直接利用 特殊工业用水指临海而建的电站(厂)、加工厂、化工厂、海3.3 工业取水口 区、一般工业水淡化厂、盐田等为抽取海水所使用的海域。 导流用堤坝 填海 用水区 26 水温异常水域 排放倾倒 指受纳经临海电厂、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般工业用水3.4 温冷水排放用海 等直接利用后排放的温、冷海水的海域。 区 导流用堤坝 填海 固体矿产开采用指开采固体矿产及除油气以外的其它种类矿3.5 设置有开采设施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固体矿产区 海 产所使用的海域。 指开采油气资源所使用的海域,如石油平台油气区、石油3.6 油气开采用海 石油平台及安全区 设置透水构筑物 用海等。 平台区 水库 围海 3.7 海洋能开发用海 指为开发利用海洋再生能源所使用的海域。 部分设置发电设施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海洋能利用区 拦水用堤坝 填海 指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旅游资源,开展海上4 旅游娱乐用海 —— —— —— 娱乐活动所使用的海域。 指采用透空方式构筑景观建筑、宾馆饭店、4.1 旅游构筑物用海 构筑物及安全区 设置透水构筑物 旅游区 旅游平台、高脚屋等旅游设施的海域。 码头前沿水域、安全区 直接利用 4.2 游艇码头用海 指专供游艇停泊的码头及其前沿海域。 以透空方式构筑的码头、引桥 设置透水构筑物 旅游区 以非透空方式构筑的码头、防波堤等 填海 4.3 海水浴场 指专供游人游泳、嬉水的海域。 游泳、嬉水用水域 直接利用 旅游区 娱乐用水域 直接利用 4.4 指开展快艇、帆板、冲浪等海上娱乐活动所海上娱乐用海 以透空方式构筑的码头、引桥 设置透水构筑物 旅游区 使用的海域。 以非透空方式构筑的码头、防波堤等 填海 5 海底工程用海 指建设海底工程设施所使用的海域。 —— —— —— 指埋(架)设海底油气管道、通讯光(电)缆、输 5.1 电缆管道用海 水管道及深海排污管道等海底管线所使用的海底有电缆管道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海底管线区 海域。 5.2 海底隧道用海 指建设海底隧道及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 海底有隧道及附属设施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其他工程区 5.3 海底仓储用海 指建设海底仓储设施所使用的海域。 海底有仓储设施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其他工程区 5.4 海底场馆用海 指建设海底场馆及附属设施所使用的海域。 海底有场馆及附属设施的水域 设置透水构筑物 其他工程区 6 排污倾倒用海 指用来排放污水和倾倒废弃物的海域 —— —— —— 27 6.1 污水排放用海 指受纳指定污水所使用的海域。 水质异常水域 排放倾倒 排污区 6.2 倾废区用海 指倾废区所占用的海域。 倾废水域 排放倾倒 倾倒区 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用于处置废弃6.3 废弃物处置填海 被围填水域 填海 倾倒区 物并最终形成土地的海域。 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并填成土地7 填海造地用海 —— —— —— 的造地工程所使用的用海。 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并填成土地 7.1 港口建设用海 用于港口建设的造地工程所使用的用海,含被围填水域 填海 港口区 与陆地相接的顺岸码头。 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并填成土地 7.2 城镇建设用海 被围填水域 填海 围海造地区 用于城镇建设的造地工程所使用的用海。 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并填成土地 7.3 围垦用海 用于农林牧业等生产的造地工程所使用的用被围填水域 填海 围海造地区 海。 指用于科研教学、军事、自然保护区、海岸8 特殊用海 —— —— —— 防护工程等用途的海域。 科研教学活动水域,安全区 直接利用 指专门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和教学活动的海以透空方式构筑的科研教学设施 设置透水构筑物 科学研究试验8.1 科研教学用海 域。 区 以非透空方式构筑的科研教学设施和填海 防护设施 指军事设施包括部队机关、营房、军用工厂、直接利用、设置透水 8.2 军事设施用海 军事设施占用海域 军事区 仓库和其他军事设施所使用的海域。 构筑物、填海 8.3 保护区用海 指各类涉海自然保护区所使用的海域。 保护区所在海域 直接利用 海洋保护区 指建造为防范海浪、沿岸流的侵蚀及台风、安全区 直接利用 海岸防护工程用海岸防护工程8.4 气旋和寒潮大风等自然灾害侵袭的海岸防护海 区 海岸防护用堤坝 填海 工程所使用的海域。 9 其他用海 上述用海类型以外的用海 —— —— —— 28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遥感信息专题图符号图例规定 G.1 海岸线 海岸线指平均大潮高潮面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 干出线 最低低潮线。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3 干出滩 海岸线与干出线间的潮侵地带,即潮间带或潮滩,其内配置相应的土质和植被符号。符号图例参照 GB12342-1990。 G.4 盐田 盐田分面积较小和较大等两种。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5 水产养殖场 水产养殖场的范围用地类界符号绘出,内注产品名称,用“紫菜”和“海带”等字。符号图例参照 GB12342-1990。 G.6 危险岸 危险岸是沿岸有很多礁石,海浪冲击、波涛汹涌,船只不能靠近的地段。符号图例参照 GB12342-1990。 G.7 礁石 礁石是孤立水中隐现于水面的岩石,按出露和隐现于水面的程度分为明礁、干出礁和暗礁。符号图 例参照GB12342-1990。 G.8 沙滩 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9 淤泥滩 淤泥滩是泥泞下陷通行困难的干出滩。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0 潮沟 潮沟是潮水作用所形成的水沟。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1 岩滩 岩滩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2 红树林滩 29 红树林滩指生长红树林的干出滩。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3 水深注记 海岸线以下的水深和干出高度是以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深度基准面)为基准,其点位为注记整数位 的中心。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4 等深线 等深线是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曲线,图上只有2m、5m、10m、20m、30m、50m、100m和200m。 等深线注记字头指向浅水处。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5 境界 境界是区域范围的分界线,包括政区和其它地域界,在图上要求正确反映出境界的等级、未知及与 其它要素的关系。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6 地貌和土质 地貌和土质是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图上要求正确反映出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土质的类型与分布。符 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7 沼泽地 沼泽地是地面长期潮湿泥泞或有积水的地段。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18 植被 植被是覆盖于地面的各种植物的通称。图上要求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种类及分布范围。符号图例参照 GB12342-1990。 G.19 码头 码头是专供轮船停靠的场所,按其建筑形式,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0 防波堤、制水坝 防波堤是防护港口、海湾的建筑,制水坝是挡水护岸或调节水流的建筑,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1 测量控制点 测量控制点是绘制专题图的主要依据,应准确表示。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2 居民地 居民地是重要的地物要素,在图上表示时要求外围轮廓特征及平面位置,分出主次通道,正确显示 各类居民地的特点。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3 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 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是具有一定方位作用和经济意义的重要地物,在图上应准确表示, 并反映出类别及性质特征。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4 道路及附属设施 30 道路是地面交通的主要动脉,图上要求正确反映道路的类别和登记、道路网的结构特征,处理好道 路和其它要素的交接关系。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5 管线和垣栅 管线和垣栅是居民地、工矿建筑物或地物范围的附属设施,在图上表示时,要求准确反映出实地点 位和走向。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G.26 水系及附属设施 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涯线一般按照图像获取时的水位测定。有固定流向的江、河、运河及较大的 沟渠,须表示流向。符号图例参照GB12342-1990。 31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遥感信息专题图注记标注规定 (1) 注记是专题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判读地图的直接依据。注记包括地理名称、各种说明注记及 数字注记。 (2) 地理名称注记,一般应以当地常用的自然名称。名称使用的简化字,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规定 执行。名称注记的副名用比正名小二级的同体字。 (3) 注记密度过大的图幅可将字大缩小1-2级。 (4) 注记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注记的字隔一般不超过 字大的五倍。注记的字向一般为字头朝北图廓。 (5) 海洋、湖泊、河川、岛屿的名称注记的字号,以其面积和长度决定。 (6) 海洋、海峡、海湾、海港、河口、江河、运河、沟渠、湖泊、水库、池塘等名称均用左斜宋体 字注出。 (7) 群岛的名称注记,其字号等级按照面积大小选择注出。 (8) 岛、半岛、沙嘴、海角、沙洲、沙滩、礁等名称注记,其字号等级按照面积大小选择注出,名 称一般注在物体的内部或适当的位置。 (9) 独立高低、独立山、山隘等名称注记的字大分为二级,按山体大小和著名情况选择注出。山名 一般用水平字列注出。 (10) 山岭、山脉名称注记,其字大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山体的范围而定,名称注在山岭、山脉走向的 中心线上。山岭、山脉很长时名称应重复注出。 (11) 居民地名称注记一般用水平字列,必要时可采用垂直字列或雁行字列。 (12) 县级以上居民地名称采用粗体等级字体,并按行政等级选用字号注记。 (13) 乡、镇、国营农场的名称注记用中等线体注记。 (14) 村庄的名称注记采用仿宋体分级表示。 (15) 各种数字注记的印色,应与相应的符号颜色一致。 32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统计报表格式 I.1 文本规格 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A3可做插页。 I.2 封面格式 页面右上角填写密级和编号。 第一行书写:“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小四宋体、加黑,顶格); 第二行书写:×××省(直辖市、自治区)(小初、黑体,居中); 第三行书写: ×××监测报表(小一、黑体,居中); 第四行书写:报表编制单位全称(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五行书写:××××年××月(小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以上各行间距应适宜,保持整个封面美观。 I.3 封里一内容 封里应分行写明:监测项目实施单位全称(加盖公章);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分项目负责 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姓名;报告书编制单位全称(加盖公章);编制人、审核人姓名;编制单位地址;通 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内容。 33 I.4 封面示例 密级 编号 ×× 省 海域使用卫星遥感动态监视监测 统计报表 执行单位名称 ×年×月×日 34 附 录 J (规范性附录) 监测报告编写格式 J.1 文本规格 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 J.2 封面格式 第一行书写:××省(直辖市、自治区)(一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二行书写:海岸线监测报告(一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三行书写:报告编制单位全称(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四行书写:××××年××月(小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第五行书写:中国,空一格,××(编制单位所在地名)(整行内容四号宋体、加黑,居中); 以上各行间距应适宜,保持整个封面美观。 J.3 封里一内容 封里一中应分行写明:监测项目实施单位全称(加盖公章);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分项目 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姓名;报告书编制单位全称(加盖公章);编制人、审核人姓名;编制单位地址; 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内容。 35
本文档为【卫星遥感技术规程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9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