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

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

举报
开通vip

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 摘 要 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四国大学制度特点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大学制度的发展现状,探求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制度 自主权 政府 管理 任何组织都与其相应的制度密不可分,“组织要生存和运作,就必须有制度化的安排”。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生存与发展的规则体系。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占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大学的成...

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
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 摘 要 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四国大学制度特点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大学制度的发展现状,探求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制度 自主权 政府 管理 任何组织都与其相应的制度密不可分,“组织要生存和运作,就必须有制度化的安排”。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生存与发展的规则体系。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占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大学的成功意味着大学制度的成功,所以有人说:“一部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制度的演进史。”当今大学的四种模式: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这种划分方式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在立足国内现状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借鉴国外大学制度模式的有益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用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 1 国外高等教育制度主要模式 国外四种大学模式中,德国和英国都是早期大学的诞生地,有很长的大学历史,具有原生性特点。美国与日本的大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借鉴、学习前两国大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移植性特点。因此,四种模式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1.1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德国大学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大学制度是基于法令、法规和最终决定权的政府权利,由于研究者个人赢得政府的尊重和政府给予研究者个人的实际自由而得到调和。政府对大学直接控制,大学享有很少的自主权,学者个人则享有高度自治和自由。政府通过教育部门对大学重大事务、经费使用和人事管理的最终决定权,对大学进行管理。而在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上则典型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特点,其组织结构由大学评议会、学部、讲座三级构成,越向下一级延伸,拥有的权力越大。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基本由讲座教授负责,讲座教授不仅拥有领导研究所、设置课程、组织考试和自主进行研究的权利,而且直接从政府获得研究资金与设备,完全拥有资金的支配权。院、系一级只是协调工作,不直接介入教授的教学、科研活动。由于绝大多数教授把国家看作是学术事业的唯一合法赞助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是根据学术本身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进行,因此德国大学与社会联系不大。 1.2 英国模式 约翰?范德拉格夫在《学术权利》一书中说:“英国大学的理想和学术管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古老传统。”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制度传统最主要的是其非政府性和捐赠性。英国大学除了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地位以外,经费自主是英国高等教育自主性的重要机制。政府对大学不直接干预,大学享有较高的自治权,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运行。学校的管理者和学校的内部事务均由大学自己决定,政府无权干涉。英国大学具有无可争议的对经常性拨款的支配权、对新生考试和录取的掌握权、对课程的控制权以及对教职员的任用和对教师任期的确定权。在大学内部,英国大学一般由校、院、系三级结构组成,每级结构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形成了一套有序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治、能够有效地发挥整体优势的制度。通过董事会、理事会等组织将大学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大学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并促使教育市场化。 1.3 美国模式 美国大学享有较为完备的自主权。大学在制定组织条例和章程、分配和使用经费、招生、聘 用教师、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利。在内部管理上,董事会享有裁决学校事务的全权,由董事会任命的校长具有管理实权,系级的中层管理人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的各种事务通过不同的委员会进行决策和监督,各类委员会不仅有知名教授参加,也有部分一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参与其中。管理民主化,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美国大学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大学竞争制度体系。 1.4 日本模式 日本由于国家主义思想、自身高等教育传统的影响,其大学制度具有高度集权的特点。高等教育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于一身。政府不仅在确定各大学的职能、规划各大学的发展等方面管理大学,而且通过法令和行政法规对大学的内部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包括人员编制、学科设置、经费使用方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日本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制度经过多次重大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集权管理体制 政府集办学主体、投资主体与管理主体于一身,管理高等学校大多数行为。由于我国大学制度是救亡图存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又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高等学校基本没有办学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进一步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问题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界定。然而在实践中,高等学校自主权仍有限。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隶属关系,高校与社会联系不大,一切通过政府计划来实现。政府以对待下属部门的方式管理高校。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保持大学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完全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控制。 2.2 行政管理模式 大学内部的管理采用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学术权力的发挥十分有限。199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条款中明确阐述了高等学校党委、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为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学内部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现象。高校基本上是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处理一切事务。我国目前大学仍按照行政组织和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来设计大学的内部组织,按行政组织的方式对校、院、系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确立管理中的隶属和服从关系。学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以行政权力干预或取代学术权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术权力在大学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目前我国高校民主管理还未充分实现。 3 国外大学制度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西方发达国家无疑占据着金字塔的顶尖位置,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结合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 外大学制度基本模式与我国大学制度现状,我们可以加以借鉴,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3.1 扩大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权,明确高等学校法人地位 真正落实高等教育法中的规定,“政府宏观管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政府对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在结构布局、发展方向、规模质量等重大问题上进行管理。赋予高校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各项权利,使高校能及时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来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人才产出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自动平衡。并根据市场需求来扩大教育规模,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作用,使高校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正如英国学者戴维?摩莱尔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允许各大学采取发展他们自己的基本政策,不允许他们有决定如何履行他们对社会的责任的余地,那么结果就是愚钝和平庸。”也许这句话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无启迪作用。 3.2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平衡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 我国大学内部管理的“机关化”色彩过于浓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失衡,学术权力的主 教授及学术组织的作用不突出。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学者对学术事务的管体—— 理,学术权力在大学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学术权力的弱化影响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不利于高校形成一个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利于高校整体的发展。科学认识学术权力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确定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和校内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大学管理模式。明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自发挥的作用领域、范围,建立依法制校,依法行政的机制,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分工合作与制约关系。 3.3 注重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社会、经济及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我国现行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让位与大学与政府的联系。促进大学与社会之间稳定的利益关系的形成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主题。正如德国教育与科学部长莫勒曼在阐述其教育改革思想时所言:“坚信教育政策总是部分地遵循市场原则。”教育效果的评价以社会评价为主,学校根据自己向社会提供的智力资源,获取一定的社会投资。 香港中文大学卢乃桂教授等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国内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中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继续扩招,结果催生了以产业方式运作的教育集团、以各种融资促建的大学城、以改制为主要特征的二级学院和公立大学转制等新的办学模式。具体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出现的多元化办学格局除公立高校以外,还包括了民有民办、民有公助、公立高校整体转制、公立高校部分转制、公民联办、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制办学和国外(境外)团体/个人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这是事实,但是这种办学形式,与国立(公办)高等学校比较起来,所占比重太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负担将会越来越沉重。政府应调整现行政策,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来参与办学,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总之,良好的大学制度能有效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有效保障大学自主发展的根本。北京大学的青年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言论发人深省:“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从中国长远来看,应该学习的是制度改造。”正如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教授所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舞台,教育技术部门的功能和及其从业人员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地位,显然是教育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教育技术领域著名学者海涅克(Robert Heinich)在1984年发表的《教 育技术研究之正道》一文中,对当时教育技术从业人员处境尴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其处境被动的原因在于他们被定位为服务人员,并进一步指出教育 [1]技术专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与决策部门联合,才有可能借助技术来改进教学。事隔二十多年,美国教育技术工作者在高校中的地位是否有所改变呢,他们在高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他们与教学科研部门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访了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信息技术部,并重点访问和考察了该部门中与教学和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学术服务处(Academic Services)。 一、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简介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名牌大学之一。在非常有影响的美国新闻(US News)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今年排名第一。目前在校本科生4 700多人,研究生2 000多人,教师1 000多人。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为全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其主要目标是:(1)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大学社区的需要,并最大程度地让顾客满意;(2)支持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开发,以保证教学、学习、研究、做学问的革新;(3)为技术的有效使用提供规划方面的指导;(4)提供一个牢固、可靠、安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5)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6)促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学校信 [2]息技术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信息技术部由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校长直接领导,下设五个部门,分别是:学术服务处(Academic Services),管理信息服务处(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财务、管理及规划处(Finance, Adminstration,,Planning),企业基础设施服务处(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 Services)以及支持服务处(Support Services)。 二、学术服务处简介 学术服务处下设7个职能中心:教育技术中心(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Center)、媒体服务(Media Services)、语言资源中心(Language Resource Center)、新媒体中心(New Media Center)、计算科学及工程支持(Computational Science& Engineering Support)、数据库应用服务(Database Application Services)、教育及特别服务处(Education and Outreach Service)。 三、从学术服务处看教育技术在高校中的角色 1.服务:教育技术的主要角色 从信息技术部的使命和目标陈述来看,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支持和服务,作为其下属部门的学术服务处从名称上也表明了其服务属性。学术服务处下设七个职能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服务质量和范围。 (1)提高学术服务处的知名度。学术服务处要为全校近8 000名师生提供服务,靠学术服务处自己去寻找需要服务的人群并提供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采取了反向的方法,让需要服务的人来主动联系他们。为此,学术服务处专门 设立教育和特别服务部门,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使全校师生知晓学术服务的存在,从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种服务。 (2)服务渠道的多样性。师生员工遇到教学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知识库、直接到办公室找、或预约上门服务。 (3)服务范围广。学术服务处的服务包括了教学与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提供软硬件的使用,提供录像、 电影和数字化媒体等资源服务,到帮助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进行技术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再到为师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4)服务及时。网络知识库服务是每天24小时开放,电话服务是每周5天、每天24小时在线服务,此外周末和假日提供紧急服务。邮件服务也是一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笔者在预先联系访问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其服务的周到和及时性。我们去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的访问是该校一名学生帮我们联系的。他分别给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校长、学术服务处处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发了电子邮件,当天就收到三个负责人的回信并很快安排好了访问和参观的时间。这种办事的效率和对外开放的态度让我们感慨万千。 (5)面向服务对象。学术服务处除了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师生员工方便地享受服务外,“面向服务对象”始终是该机构的出发点和宗旨。在访问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部的总部并不在学校中心,而教育技术中心等服务部门却在校园最中心处的教学楼里。教育技术中心主任Dr.Janet Temos告诉我们,这些服务部门与师生接触频繁,设在中心教学楼里能让师生更方便地得到帮助和服务。信息技术部还为每个学生分配免费的250M网络虚拟空间和200M的电子邮箱,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都可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文件管理和传输,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此外信息技术部在很多地方都提供免费的网络打印服务,大大方便了师生员工的学习和研究。 (6)协同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学术服务处在教学和科研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学术服务处不仅在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时与各教学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与交流,同时还要与其它支持教学与科研的单位和职工进行合作、交流、协同工作,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与图书馆的合作。当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时,信息技术部提供的网络服务从图书馆“抢”走了一些学生。图书馆和信息技术部都意识到两者的使命变得越来越接近,二者的工作关系由此变得越来越密切。Dr.Temos告诉我们她每个月与图书馆的人交流一次,交流各自的工作,讨论发展趋势。在美国一些学校,信息技术部与图书馆已经合为一个部门了。目前,学术服务处正在与图书馆联合做一个信息数字化的项目。 2(研究和开发:教育技术逐渐加强的角色 学术服务处要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技术支持,就必须在技术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因此开展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学术服务处在 不知不觉发展并逐渐有意识加强的功能。在访问过程中,我们重点了解了与教学活动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研究情况,发现其研究既有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也有针对教学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1)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普林斯顿大学目前所使用的课程管理系统是Blackboard。这是一个不错的课程管理系统,普林斯顿大学也进一步按照教学的需要对其进行了改造。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教学和学习需求无法在这个系统中得到满足。例如在Blackboard系统中,图形图像录像的编辑和展示功能不强,对于一些课程如艺术、建筑方面的课程来说,Blackboard系统显然无法很好地满足课程需要。教育技术中心将其开发的Almagest系统与Blackboard平台进行整合,解决媒体存贮和展示的问题。2005年将这个系统的源码开放,与更多的学校共享。此外,教育技术中心已经为全校师生提供了blog、wiki等服务,但目前这类服务还没有得到很普通的教学应用,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学设计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将Blog和Wiki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2)对未来趋势的研究。Dr.Temos向我们介绍说,学生对合作性软件、社会空间(Social spaces)等非常感兴趣,而她认为这些是未来教学的一种趋势。在Blackboard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地位并不平等,教师是知识所有者和发布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只有在论坛中才能体现出一些平等性。而合作性软件、社会空间等给每个参与者平等的地位,打破了教学中的等级观念,应该对教学很有帮助。目前她们正在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在一个名叫Second Life的社会空间网络上申请了空间,进行一些试验,希望能早日将这种有趣而新颖的技术引入教学中。 3.教育变革推动者:教育技术发展中的角色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悠久,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师生比为1:5,有长期成功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其教学也相对传统,因此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定位为服务性角色。然而,在我们的访问和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术服务处在研究的基础上,也在试图去引导教学,并以很温和的方式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教育和特别服务处有两个固定的培训项目,一个是叫高效学者(Productive Scholar),主要目的是进行软件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另一个叫午餐学习(Lunch Learn),在午餐时间就一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做讲座,听众可以边吃午餐边听讲座。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这样的活动。在讲座中,演讲人将技术与教学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教师和学生以一些观念上的冲击,使其对技术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有初步的印象,并适时地告诉听众教学服务处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通过教学服务处后续的服务来促使教学和学习研究方式的转变。这种讲座也提供一个教育技术人员与师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的机会。讲座结束后,教育和特别服务部还通过电子邮件同来听讲座的师生取得联系,听取师生的意见,了解讲座的有效性,并了解学术服务处通过何种方式与师生进行交流和联系比较方便有效。 教育技术无疑可以作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力量,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领导的作用,还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教学观念、组织结构、资金、政策和文化、变革的需要等等。在与学术服务处员工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大学,尤其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是比较艰难的。教育和特别服务 处的主任Lorene Lavora告诉我们,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都是在各自领域中有成就、有声望的专家,让学术服务处的员工告诉他们应该这样或那样去改进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然而,学生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提出各种要求,如要求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上,要求教师使用Blackboard系统,要求老师定期上论坛进行讨论,要求进行课堂录像并将录像上传到网上等等。在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育技术服务部门通过及时搜集和吸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帮助、影响和促进教师逐渐改变教学方式,显然是一种明智而有效的服务方式。 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技术屡次被认为可以带来教育的革命,但事实上,这样的革命却并没有发生。信息技术有着与其它教育技术很多不同的特性,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能否改变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稳固的教育系统,还有待历史来证明。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我们不能放弃这种努力。 四、对我国高校信息技术中心的启示 目前在我国高校也都建有与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功能类似的机构,如信息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电化教育中心、计算中心等,名称不同,但功能类似。通过对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和学术服务处的访问和参观,笔者认为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国内同行学习和参考。 1.信息技术部的组织结构。普林斯顿大学几乎将所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都归于信息技术部之内,这种统一使得各院系部门的信息技术技术工作可以进行统筹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访问过程中,学术服务处处长Dr.Serge Goldstein特别提到,过去用于研究领域的计算机都是教授们得到项目资助后各自购买,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的计算机房,在制冷、空间占用、管理等方面花费很大。现在在计算科学及工程支持部门的努力下,逐渐采用Beowulf计算集群,这不仅大大提高计算性能,也减少了管理费用和成本。 2.信息技术部的学术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中心主要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网络服务,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关注较少。在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时,也往往是就技术本身的操作进行培训,而没有将其与教学联系起来。有不少高校有专门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但却并不注重其研究成果的推广,没有让教育技术走向实践。各高校的信息技术中心也许可以在学术服务方面做一些努力。 3.信息技术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推广。从上文可以看出,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技术部在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于全校师生员工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且也采用各种渠道推广服务。我国信息技术部门的服务意识在近年有不少提高,但依然还需要努力。并且信息技术中心还需要加强服务推广意识。在许多高校,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信息技术中心提供的服务并不了解,从而也谈不上使用那些服务。 4.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由于普林斯顿大学几乎所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都归属于信息技术服务部,这样一些与院系间或部门间的交流和协商就可以内化为部门内的交流,从而使得交流和协调更容易实现。暂时无法由信息技术部统一管理 的部门如图书馆也与信息技术部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此外,信息技术部的网站信息更新非常及时,还开放电子邮件、电话、办公室等交流渠道,从而让师生员工能获得最新的信息和帮助。这种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交流不仅能促进互相学习,同时也有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减少重复劳动。我国高校不仅存在全校性的信息技术中心,还有不少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机构,如CAI、电化教育研究中心、自主学习中心等等,在不少学校这些部门之间彼此是隔裂的,对彼此的工作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合作。我们相信,如果这些部门之间能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合作,将大大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五、结束语 学习、研究、教育管理的方式,提高其效率起着重要的教育技术对于改变教学、 作用。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的服务意识、实干精神和研究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利用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和研究,甚至改革教学和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不仅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非常值得具有教育前瞻性的教育领导者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einich, Robert. 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Gary J.Anglin Ed.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1995.61-83. 信息技术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江永贝 论文提要:信息技术正在向高等教育领域渗透。本文根据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应用后显现的种种迹象,推断将来可能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向教育模式转化开始,从成人高等教育开始,逐渐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并向纵深方向发展,最后引发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向高校校园延伸,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正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不同,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为全面、深刻,将引发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的动因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育主体的个人学习意志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1. 已经发生的变化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三项技术的融合。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计算机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是PC机为平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九十年代初,网络技术进入大学校园,校园网在大学校园兴起,以资源共享为内容的网络环境教学进入试验性阶段,信息技术应用仍以PC单机多媒体教学为主;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技术应用如虎添翼。如今,在校园的园区网内,多媒体教学课件点播和广播、网络教室、电子阅览、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数字)图书馆、网上教学管理等应用正逐渐普及开来。在广域网,以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院校,以非实时、单向、超文本为主要方式,相继开办网络大学或网络教育学院,网络大学很快跃升为成人高等教育一种方式;教育部最近已发文对网络远程教育加以规范;数字图书馆技术把国家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联结成庞大的虚拟图书馆;随着广域网主干带宽的迅速提高,网上远程交互式、实时、多媒体教学即将实现,教育即将打破时空限制,惠及全民。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在观念上做好准备,以迎接信息技术教育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悄然开始。 2. 首先促使教育模式的演变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首先将从教育模式变化开始。 教育发展至九十年代,从其模式来看,不外乎古代、近代的私塾阶段和现代的学堂阶段。这两种模式从知识流向上讲没有什么区别,即单向灌输教育。传统教育模式(指现代的学堂式教育)是围绕既定的培养目标,按照规定的内容,由教方(校方和教师)安排时间和进度,以课堂讲课的方式施教,学方(指学生总体)完全是被动的,他们无权取舍教学内容,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和灵感受压抑,教与学之间是主从动关系。这种教育模式早已显露出弊病,变革呼声已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无论教师动尽脑筋变换出什么“学导式”和“启发式”之类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效果十分有限,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途经除了教材就是图书馆的几本参考书。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高等领域的应用与普及,获取知识途径变得灵活,选择余地扩大,学生的个人学习意志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教学双方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经过互动关系这种中间阶段,最终要转化为学与教的主从动关系。即,在培养目标和指导性课程体系及课程大纲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学习时间;教方的作用就是服务与保障,即根据学方需求,从学制、学习时间到教师指导性授课,因人保障教学。与此变化相适应,教学效果检验的内容和方式也将发生根本变化,解决问题将是考核的基本内容,网络上的无纸考试将取代传统的有纸考试。这种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将形成以学方为主导的,教师以导师角色指导、配合,校方按需进行服务和保障,整个教育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的自助式教育模式。 3. 影响今后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化,将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一系列变革,包括以下几方 面: 1. 校园围墙拆除,弹性学制出现,教育受益面扩大 信息技术作为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不仅仅体现在高等院校校园内。由于网络大学的相继开办,无线应用协议(WAP)进入实用,移动式教育不再是神话。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无须在校园内,人们可随时随地打开便携式WAP电脑进行学习。移动式教育将首先从成人教育开始普及,逐步吸引全日制高校学生走出大学校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校园不再有严格的围墙界限,成人高等教育和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再区分,教育将真正实现终身教育,固定式学制将不能适应需要。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又保证教育效益和质量,弹性学制将最为适宜。因传统的校园式教育受其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全日制高等教育仅为少数人享有,成人教育是一种教育效果难以保证的、不得已的教育形式。一旦高等教育出现上述变革,教育受益面将极大地扩大。就人均占有率来讲,教育资源将产生极大的效益。 2. 学科、专业大整合,专业界限趋于模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几经调整,总体上趋于合理。但仍存在着专业划分太细,知识面偏窄,基础不宽等问题,人才产品择业适应面受限。随着自助式教育逐渐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提供的极大便利,学生必然冲破专业限制,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其结果是,为迎合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势必向宽专业、厚基础、专业界限模糊化方向进行改革。 3. 课程体系向大而全方向发展,课程学时控制失去意义 专业大整合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调整上。今后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将是,在弹性学制背景下,每一专业的课程数量将有较大的增大,而每门课程不再规定其学时,学时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设的。无论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课程将首先按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划分。核心课程均为必修课,非核心课程除包括传统的必修、选修、必选课外,还包括一些相关的或边缘的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与弹性学制相适应,学分制将全面实行。通过学分控制,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学业全程所学的课程数量及所学的知识量大大超过传统教育。 4. 教学内容松散化,但保持主流知识体系 随着网上教学的普及,未来的教育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而不是获取知识多少。知识有老化问题,学习能力正是应付知识老化的最好手段。今后的课程内容特别是专业课程,不再是以教材为主要形式,纸质教材不再作为有限知识的唯一容器。知识广泛分布在网上数字图书馆等网上知识仓库里,学生可通过全文检索获取知识。为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为了保持专业特色,无论采用什么课程内容载体,每门课程有一种权威性的、反映主流知识体系的教材仍是必要的。这种权威性教材内容包括介绍本课程发展历史,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要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阐释,相关知识介绍等,既是大纲,又 是指导书。学生将以此教材指导,自己上网检索学习。 1. 促使人才产品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 传统教育特点是集中统一,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集中教室,集中授课。高等学校是人才批量生产工厂。批量生产的人才产品,规格、性能和功能几乎一致,个体缺少个性,群体当然缺乏多样性。而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人才群体必不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其中的相当部分白白浪费。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学生按个人特点自由发展,个人知识结构和技能差异较大,人才群体的个性化和多样性成为可能。 由于实现了“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就已经具备借助计算机网络去学习及解决学习中问题的能力,经过高等院校自助式教育的进一步锻造,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与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相比,更能应付工作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2. 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向指导和服务功能转变 由于前述的原因,教师作为“讲师”的角色将谈化,导师角色变得突出,此外,教师还将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创造者。为担当好新的角色,一个教师同时拥有本专业知识体系和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时代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也使具备双重知识体系甚至是多种知识体系的新一代教师成为可能。师资建设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除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外,还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队伍。 具体实施中,就一个建制单位而言,除了配备所担任课程的专业教师外,还应配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这种配置的作用是促进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知识相互渗透和业务语言沟通;通过两者的密切配合及知识融合,生产出优秀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六、教育资源配置将向信息技术结构性倾斜 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依托,借助软件来实现,而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同时,由于在管理上全面实现信息化后,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大大精简,教育后勤保障消耗明显减少,因此,教育投资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投资重点将转移至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建设项目上,如网络设施建设、微机大批量采购、应用软件开发和引进,以及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上。 七、新的问题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 必将带来不知是利还是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 高等院校校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网络大学不具备传统高等院校的大部分特征,特别是没有校园,是一种虚拟大学。既然这种形式的大学同样能培养出人才,传统的大学校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人才产品作为用之于社会的一种特殊产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其具备知识和技能,社会属性是指人才产品受过高等教育塑造过的、社会人的特别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公共关系能力、学习能力、科学态度、治学作风、解决问题能力等。自然属性是产品的共同属性,能创造社会价值。但人才产品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价值是可塑的,不由产品生产者规定。人才产品社会属性一些特有的部分只有通过大学校园来养育。 从目前国内外SOHO(小型家庭办公室)实践者调查情况来看,远程办公在给上班族带来充分工作自由的同时,由于缺少社会交流,也造成了心理上孤独感,个人灵感和工作效率在最初的提高之后,最终又下降了。这说明缺少一定的社会环境浸润,对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是不利的。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受教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使受教育者在校园学术和社会气氛浸染中,在一代又一代导师面对面的、甚至是通过心灵的传承和影响中,培养出其社会属性,如治学作风、科学态度、获知识能力等。网络大学具备传授知识功能,传授技能功能略弱,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弥补,但现实校园的气氛是无法虚拟的。这样,网络大学的人才产品必有缺憾,缺少什么,缺少某些社会属性,如缺少学者气质、科学态度、治学方法等。 在自助式教育时代,校园仍是学生的学业家园,其作用是充当课程指导、学术交流、实物实验、集中考试等活动的场所。 2. 如何进行教学管理 弹性学制、模糊的校园围墙、自助式教育,需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是一种服务式管理,其运作过程可能类似于现代公司商业运作。如何管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 教学的组织实施 自助式教育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课堂教学。从学生个体来讲,可安排学习进度和时间,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仍需要教师组织类似于讲座的形式,讲授某些被普遍视为较为深奥的内容,或展示课程知识体系概貌,这样,学方时间安排从整体上看是多种多样的。为保障学方需要又能发挥教师课堂授课效益,校方每年或每学期要安排一段时间进行短期集中讲课,每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考试顺便安排在这段时间。余下时间由学生支配。答疑和作业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由教师和学生约定。 2. 学生管理 既然驻校是为了统一实施某环节的教学,校方将鼓励学生不常驻校,学生也乐意这样,这有利于减轻教学双方负担。校方对学生的管理除对学生学籍注册,并提供返校期间有偿食宿服务,成绩(学分)确认,学历确认,及提供其他必要的便利等服务性工作外,几乎是零管理。学生纪律管理校方无须负责,严格违犯法纪的,注销学籍即可。 3. 师资队伍管理 校方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劳资关系,按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模板免费下载企业劳动合同范本下载劳动合同 doc 下载劳动合同法下载劳动合同模板可下载 进行管理。教师职称采用聘用制。教师工作业绩由统一授课课时、网上答疑字节数、教学软件制作工作量及水平、学生网上民意测验等因素确定。 3. 如何检验教学效果 这是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检验教学效果,考试仍将必不可少。众所周知,传统教育集中考试是为了确保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这点网上远程考试恰恰无法保证。未来的考试,将类似于目前的国家统考,学校将是本地区公共考场。每年的某个时候,学生可就近选择学校进行考试,同一考场可进行不同科目考试。既然可进行无纸教学,考试当然也是无纸的。考试是在网络考场进行的,在考场没有教师监考,但在监考中心,监考机器人能区分出谁在作弊。 七、结语 上述几点论述仅是笔者的一种探索性预测。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使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看看网络大学的开办,看看信息技术在其他各个领域的渗透,今天的梦想不久将来可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把握动态和方向,抓住机遇,为今后发展铺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中华民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对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并上升到 了国家“第五空间”主权的争夺。因此观念的变革,是一个首要问题。 互联网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挑战与变革,但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学习的革命”,给学生与老师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正在逐步演变。特别是前两种功能,大学的知识产生功能正在逐步增强,知识传播的形式多样化会使今后大学的知识传播功能远比现在所起的作用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应逐步演变成以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机构,靠政府授权,这种机构也可以是以鉴别人们掌握知识水平为目的的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学习知识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当然,有些不能进行虚拟实验的理工科专业除外。我们争论多年的大学要宽进严出,扩大招生规模在网络教育时代都会迎刃而解。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明能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 此外,对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和意识也要转变。在互联网上,一个人面对的是海量信息,每月付10元钱都觉得亏,而使用电话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每月花上百元都不觉得贵,主要是习惯和意识问题。 互联网不同于一些短寿的技术,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是永久的,远远超越了教育、经济等领域,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升到了第五空间的争夺。 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有些技术风靡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如1985年,在美国大唱片曾经是年销售240亿美元的大行业,由于录音带、CD等技术的进步,五年之后大唱片在美国的商场中完全消失了。今天的录音带、录象带的市场也在日渐萎缩。而有些技术则不同,他会长期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升级,如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则远比电影、电视、印刷等技术要大的多。 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对于培养人才,转变学习方式,产生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甚至语言的演变都有重要影响。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宣扬与传播。如果哪个民族不抓紧这次机会,今后将会使这个民族无法自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 传统上我们把一个国家的主权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等三个空间,靠科技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的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的第四空间(或称领宇)。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主权的第五空间(存在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或称领网)。尽管它没有有形的边界界定,但它靠知识产权、文化和价值观念、技术壁垒等来界定。尽管开发第四空间的起步较早,但第五空间发展得比第四空间要快得多。互联网是一场无硝烟的国家主权争夺战,而且日趋激烈,我们也应在这个战场上挣得一席之地。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前面已经讲到,我国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大学以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备,但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对教师的培训、内部资源配置及建设、应用平台的建设等重视不够,有些学校电脑有50%以上处于不完全使用或闲置状态。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可有可无,可早可晚。教育信息化也不是赶时髦,要有急迫感。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为教育信息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有设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一些负面影响辩证地看。比如网吧疏于管理,出现了“蓝极速网吧”这样的事件,同时,一些学生沉迷于网吧玩游戏或黄色内容,使社会一些人士及一些家长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了不必要的误解,其实大可不必。举个不恰当的类比: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有害信息的危险就象汽车可能出车祸的危险一样,我们并没有因为可能出车祸而不使用汽车所带来的方便,或不发展汽车工业。既然互联网的利大于弊已成为共识,媒体就不应过分渲染互联网的弊端,人们也不必谈网色变。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 三人行,必有我师,新的教育模式依赖于信息技术手段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诉求对象上不再有严格的界限,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是什么,是谁,都可以“结庐授课”,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授课、学习、交作业、考试等等。可以是听讲,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不过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必须依赖互联网提供的学习平台与工具,因此,人的信息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基础。 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注意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教师把信息化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生或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把优质资源最大化;二是教会学生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学习,并启发他们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深入学习的各个方面(大学习概念,而非限于课堂)。因此,首先要对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把互联网技术密切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全面体现教育信息化。 其次,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分发挥效益的技术队伍,保证校园网建成后,能保证通畅的服务,同时,可以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方面增值应用,尤其是在教育上的应用。 要逐渐消除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畏惧与逆反心理 在教师的信息化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对新技术本能的畏惧与抵触。 让已经适用、习惯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学习新的教学工具与新的教育模式及思维,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由于多数骨干教师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更容易造成事实上的抵触,这就需要各级领导、专家做好耐心、仔细的疏导工作,并创造条件,鼓励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往往带来的就是高效率,互联网带给教育的更是如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让无数学生受惠,一个优秀的课件,可以引起无数同学的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也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一丝忧虑:信息技术是否会导致我的失业,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信息技术在很大层面上极大地扩散了优质资源的效益,但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新的技术手段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可能全面替代传统的教育手段,替代人与人的直接交流,这两种手段必然是长期共存的,相互补充的。上世纪电视出现后,大家惊呼,报纸将消失,但事实上纸媒体仍长期存在。当互联网出现后,大家再次产生了错觉:报纸将消亡,但10余年后,新的纸媒体仍在不断发展。美国的第一份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几乎是在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们大可不必惊慌。 当然,信息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及教学方式,比如教的过程可能会淡化,辅导与辅助的角色会相应突出,但这些都不会造成大批教师的失业。 在一定层面上讲,培训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转变及心理疏导方面的培训,使他们 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对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意义,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畏惧心理。培训要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全员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国家,则需要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作为现代合格教师的强制性标准。 信息与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但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必须进行全面统筹,建设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我国信息化普遍存在“纵强横弱”,信息孤岛现象普遍 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普遍存在纵强横弱的现象,所谓纵强就是指部门的系统比较强,横弱是指横向的互联互通存在着局部的信息孤岛等问题。为此,国家信息主管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并切实解决物理线路的互联互通问题。 互联网是由物理线路和信息资源组成的,物理线路联通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传播。信息传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结构。广播、电视、报纸,包括电话等都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结构。信息的组织者(采编系统)非常复杂,信息的使用者通过简单的载体就可获得信息。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互联网的发展走了一条弯路,目前的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末端复杂,中央简单(甚至没有中央,物理线路可以没有中央)的结构。目前互联网仍然处在违背信息传播规律的方向发展,各个单位建网站的积极性很大,比如,法规网站很多,但没有一个全面的(权威的),浪费了巨大资源,造成信息查找困难,搜索引擎繁多。这种违背信息传播规律的互联网正为人们所逐渐认识,小网站越来越难以生存,大的专业资源网站正在逐步形成,也就是说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规律正在回归。 亟须统筹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与服务,建立教育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国权威的教育网上服务门户。 尽管我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 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有效传播可谓是重点工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例如: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BECTA)在2000年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信息与通讯技术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通过对2110所学校的对于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具备良好信息资源的学校的77,学生达到了要求的水平,从而显示出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英国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注重网络资源的建设,注重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1998年英国建成了全国统一的教育门户网站---全国学习网络(NGfL),以求联接所有的学校与教育机构。经过几年建设,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NGfL)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功能强大的搜索功能。同时英国也注重建设面向教师的网络资源。其教师网(TeacherNet)是专门为教师准备的门户网站,使教师简单地获得相关信息与服务。 我国各种类型的网络教育网站名称五花八门,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现有各类以教育为名的门户网站达1600多个(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教育部正式批准大学设立的网络教育学院), 但真正做地好的不多,亟需加强管理。为此,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除需对现有教育类门户网站进行必要的管理外,还应加强现有网络内的教育资源的整合。要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资源综合平台,对大学、中学、小学等教育单位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国家各种工程、计划所形成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在教育信息网络内,为不同教学、学习阶段的教师、学生和社会有需求人员提供权威的、可靠的教学信息及资询服务。建立适合中小学生上网的内容安全,家长放心的绿色网络工程。同时要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安全的防护体系。 “校校通”是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亟须统筹规划,强化应用。 校校通是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很多不足 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提出:要推进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要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指出“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于2000年底开始启动,目前已在全国中小学校展开,特别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上海、江苏等地基本实现了“校校通”。 “校校通”工程启动两年多来,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但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校校通”对校园网建设缺少总体规划和指导,由于一些学校领导自身对校园网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校建网放任自流。在校园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设备的投入、轻视课件建设和师资培训的现象,致使校园网使用率不高。还有一些校园网缺乏良好的管理与维护,造成建网后的维护费用和改造费用过高,学校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校园网建设的健康发展。 “校校通”应贯彻“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步实施”的原则,与现有CERNET全国主干网建设统一考虑。 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对“校校通”工程来讲,中央、教育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更多应该起到倡导者、规划者、组织者的作用。“校校通”建设应贯彻“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校校通”建设要适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发展。“校校通”的规划应与CERNET全国主干网的建设和发展统一考虑。具体工作可考虑发布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意见,技术标准参考意见等,以保证网内标准的统一性和软件的兼容性。 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企业、学校的积极性,在教育部统一规划指导意见下,参考技术标准,开展“校校通”建设,把“校校通”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扩展平台。各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责本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结合当地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规划,统一规划好校园网建设工作。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区教育局域(或城域)网络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要具体制定本地区教育局域(或城域)网的建设规划,为本地区校园网进入局域网的互联拟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各地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应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指导意见所确定的硬、软件工作范围,分别做好校园网络建设、教学软件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推广及校园网应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积极规划本地区教育网络特色资源建设,建成后接入国家教育信息化主干网(CERNET)。 CERNET应提供优惠的接入条件和技术支持。教育部已明确将CERNET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主干网,各级政府与机构应更多地支持CERNET的建设和发展。 “校校通”本意在应用,因此不仅强调建设,更强调应用,要有“路”,更要有“车”、有“货”、有“人”。 不管是国家教育网,还是“校校通”,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后还是应该体现在使用上。当年互联网建设之初,社会各界也曾担心使用问题。我们当初曾将互联网比喻为“信息高速公路”,就教育信息化来讲,所谓“路”就是指现在建设的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已建成一定规模;“路”上要有“车”、“车”上要“货”,同时“车”要有人开,“货”要有人用。重要的是要有“货”和“人”,“车”可以理解成网站网校,“货”就是教育信息资源,但最主要的是要由人—-教师和学生来使用和掌握。 “校校通”工程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应避免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甚至机械套用大型企业网、大学校园网模式,那将会脱离我们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结果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教师在使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据调查,目前已建成的校园网,由于观念和习惯等原因,大概有50%以上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应有的效益,中小学尤其严重。为此,除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外,迫切需要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提高现有校园网的使用效率。 “校校通”不应理解成“校校建”,校校通也不只是做几个页面,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教育资源建设,都需要统筹与协作。 校园网是实施“校校通”工程,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为了适应我国幅员辽阔,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因而,“校校通”不应理解成“校校建”。有些学校单纯的以为建立一个学校网站,联通了互联网,做几个漂亮的页面就是实现了“校校通”,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中小学校校园网在解决了通网络的问题后,网络教育资源也不应重复建设。即便是重点 学校也应该意识到名校也并不是在每一个方面都优秀,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一个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各地来说,应针对本地区信息资源状况及学校具体情况,保证网络畅通。从省市和国家层面上,要优选课程课件,开发大量适合各层次需求的课程、节目或软件,放在电视台和大型教育资源网站上,使有需求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像遇到SARS这样的突发灾害,能保证网络畅通,使学生、教师在家中能进行学习或教学,尽量减少损失。特别对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受人才、资源、信息及经费限制,应重点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共享问题,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各学校都要提高参与教育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而不是自个学校搞“小而全”。在课件软件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要统筹规划,达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浪费。 互联不互通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坚决打破垄断,彻底解决教育网与公共网的互联互通。 由于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业务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一般家庭进入互联网,大多通过运营商。互联网综合基础设施接入网仍有瓶颈,定价服务行为也需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普遍服务补偿的机制需要加快形成。 CERNET自启动以来,既得到过电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深受电信企业垄断阻碍发展。教育网与公共网从开始时的国内线路互不相通,到两网互通带宽逐步增加,每次带宽的增加都是长期奋斗的结果。两网国内互通由于带宽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网(cernet)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也影响教育网(cernet)的形象。 国际线路部分,由于电信企业的垄断,非电信网络租用一条国际线路不仅要向国外运营商缴纳国际线路的租用费,同时要另外向国内运营商再缴纳半条国际线路费用,而且国内运营商的国际线路租用费价格要比国外运营商的价格高出数倍,造成教育网(CERNET)和其它非电信网络的额外负担,教育网非但没有相应的线路优惠,就连起码的公平竞争条件都没有得到,在国际线路方面我们同样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互联网接入费用过高,严重地阻碍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如何使教师、学生在社会各个角落,都能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这是社会各界应着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运营商的双重收费(拨号上网既收网络费,又收昂贵的电话计时费。大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只收网络费和少量的一次接入费)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教育部也应以积极的态度与电信部门协商,争取用于网络教育的电信部分费用降下来。 CERNET有义务、有责任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为CERNET今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ERNET也要以开放的姿态,争取电信部门的支持与合作,通过互惠合作,彻底解决网络瓶颈问题,让互联网真正畅通起来,造福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的信息化。 在今日之中国,教育模式必须由单一向多元立体转化,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平民教育或精 英教育,常规教育或特殊教育,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或综合教育,传统在校教育或网络远程教育,都应该并行发展。 并行发展,并非说是一锅没有主辅之别的“大杂烩”。下面就将对以上几组范畴分别进行阐述。 一、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 昔日中国的教育史严格说来是一部精英教育史,不能否认这种精雕细琢的教育体制的确造就了一批文化精英,然而也因其巨大的内倾和封闭性剥夺甚至扼杀了更多民众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在少数“精英”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无知和愚昧,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整体架构的严重失衡。怎样矫正这倾斜之塔,平民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之下开出的一剂药方。 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精英教育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半殖民社会甚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期还有用武之地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则是断然行不通的,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则更是同全民皆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格格不入。 在更替动荡的历史时期、在低层次的社会体制下可以侧重于精英教育;而在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下,以平民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为辅,其它教育形式兼容并存的格局才是阳关正途。 二、常规教育和特殊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机构提供的最主要的教育模式是常规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模式的绝对主角,居于从属配角地位的其它教育模式则先天发育不良。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使中国的现行教育裹足不前。 诚然,常规教育在大批量生产人才方面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所显出的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以及对个体个性的漠视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常规教育以应试为考核手段,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以培养“全才”为最高目标。“三好学生”遂成为这种价值评价体系下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三好”故然最好,然而果然是“三好”吗,何者为“好”,这本是见仁见智,自然众说纷纭,更难以量化。一定要将之量化,就只好将“德、智、体”三好集于一点即“智”上,百分制简化并决定了一切,高分即等于“三好”,学校、学生、家长皆大欢喜。就在这一片和声里,一大批“多才多艺”却无一专精的庸才出炉了;就在这一片和声里,韩寒发出了异议:把“全才”的“全”字下面的“王”去掉,我要做人才~异声是微弱且逆耳的,却往往也是清醒与理性的代言。它冲破了人云亦云的樊篱,必将别开洞天。常规教育的真正使命乃是培养学而能思、学而能行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特殊教育由于长时期被忽略不计,作为常规教育的必要补充形式是一块亟待填补的巨大空白,也是“因材施教”的最佳注脚。从狭义来理解特殊教育,似乎是给在身心方面有缺陷和病态的孩子施行的教育。我所说的特殊教育是广义的,即除狭义所包括的群体之外,更包括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或超常潜能的孩子,据其实际情况给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人本主义在这一教育领域内得到最大的体现。怎样引导和发掘这群特殊孩子的最大的潜能,给他们营造最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最广阔的空间和自由,从而使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是教育家和为人师表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也就是必要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九年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所跨年限至少十五载,已远远超过古时读书人的“十年寒窗”。长时性也间接引发了基础教育入学低龄化的现象。目前的中国尤其是农村,大多数人的读书生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划上了句号,而终与高等教育无缘。这现状的背后是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因素的综合,一言难尽,瞬时亦不可解,然而却必须正视。以我的管窥之见,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城乡经济基础的不平衡引致上层建筑的失衡,波及教育,换言之就是国民收入相对较低使教育支出显得相对高昂,简言之也就是贫困(这一点在农村尤其贫困地区特别突出)。2、高考制的封闭性。3、能够提供的硬件设施(包括高等院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4、办学模式的相对单一化(高等院校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办学法制的尚未健全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不足使民办私立办学还有后顾之忧)。 高等教育阶段才是充分教育阶段,一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均素质和整体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显然还大有文章可做,扩招应该就属“文章”之一吧,但未免做得被动了些。 在此要说点题外话,今年政府扩招研究生至九十四点五万人。人数增加是好事,但激增就有反常之象了。这里不是要指责政府不该扩招,就象我不能指责发明立交桥的人解决车流量大的问题一样。但人才毕竟不是汽车,扩招也不能根本解决考生增加的问题。所以,教育界的权威们是不是应该转变一下思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能应一时之急,但总不及釜底抽薪来得完全彻底。升本考研的人数为什么会激增,这背后的原因我想才是要抽的“薪”,当治的本吧。 四、职业教育和综合教育 职业教育又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近现代才兴起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早在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由此成为开创和探索中国职业教育之路的起点。我以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大应用成果就是职业教育。 随着中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进程,职业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之后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教育模式之一。它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有望成为与非职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一匹黑马,前景可观。 近年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已经开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和工业化相结合,职业学校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把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的放矢,在人才就业方面,人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感大大提高,《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国家政策的推动都促使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循环。但人文精神的缺失却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硬伤。和非职业高等教育学生“有素质,缺能力”相反,职业教育学生多为“有能力,缺素质”。这一点,是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特别注意的。 综合教育在知识体系和架构的系统和完善方面无疑功不可没。这一教育模式通常在小学至高中(不包括非职业高中)阶段采用。而大学阶段的专业局限性以及过分细化的专业划分则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综合性”,从而把专业性与综合性完全对立起来。而综合教育则因为不能深入更高的教育层次,而显得“青涩”。怎样把专业性和综合性统一起来,怎样把综合教育引向更高层次,是摆在教育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五、传统在校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 这二者实在是历史感与现代性的遥相呼应,形成旧与新的鲜明对比。从孔子创办私学迄今已是数千年沧桑,叫人如何不感喟逝水流年,匆匆不歇。学校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传播文明与文化的中转站。从此一站至彼一站的连续动作,文明的地铁也就得以穿越时空由起点驶向无终的终点,文明的炬火也就得以长明不熄、星火燎原。 学校因其所肩负的特殊的文化使命而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和人文景观。传统的在校教育作为一种历时悠久,普遍推行的教育模式已深入民心。尤其从“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来看,学校的群体生活对于学生的集体意识、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知识爆炸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全民求知欲的提高,在校教育因其在硬件设施上的供不应求,空间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等弊端也日益凸显。随着网络电子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多媒体远程教育成为现代社会又一支异军突起的教育模式。网络多媒体教育具有许多传统在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诸如大幅度节约教育成本,最大化的打破时空局限,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更为直观、及时,互动性增强等等。这对于传统在校教育无疑具有颠覆性的革新意义,并将成为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带来知识全球化的壮观景象,从而极大推动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全民皆学不再是梦想;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学校,一间巨大的教室将不再是梦想。 由此可以预见,这二者在未来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六、结语 以上分别从五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大致梳理了一下中国现行教育模式的脉络,最后还想提到的一点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及自学成材。如果说前面所说是笼统的方式,那么这三点就是具体的宗旨和途径了。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终其一生是教育的时限,自主自愿学习则是超越各种客观模式的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教育模式。 愿中国的教育早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之路~ 伴随着IT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性服务的方法、模式、课程提供体系也在稳步地发展扩大。在一个拥有现代化科技的社会里,教育自身的性质及其目的等等内涵在不断扩大,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相应地扩大。 过去,学校在整个放假期间是关闭的,在周末和晚上也多是关的。学校通常与所在的社区沟通较少。学校提供的科目和课程相对有限,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呆板。 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变,而推动、实现这一巨变的正是IT。变化之一是,现在不论是晚上、周末,还是假期,各个年龄段的成年人都可以来学校学习;变化之二,商业性机构也加入学校的行列,与学校配合共同为成年人提供各类课程;变化之三,学校出于各种教育方面的追求,也要从事一定的商业活动;变化之四,这还导致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远程教学。对于许多对IT不甚了解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周围的学校已经成为帮助他们掌握IT的学习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参加电脑基础课程,从而努力追赶他们的儿孙们,同时,利用个人电脑和因特网获取更多的知识。 IT在英国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远程教育是指授课者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一方面可以指空间位置,即不在同一教室,也可以指时间上的差异,即老师在某一天授课,课程可以在此后的某一时间传输给学生。远程教学可以使教学跨越很大的地理区域,这对于中国的边远地区会有很大的价值。 同样,远程教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费用,因为一个老师可以同时给上千人授课,而一个好的课程可以在长达数周、数月内,在不同的地区使用。 由于专家和资深教师为数有限,这种教学技术可以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英国,“开放大学” (Open University) 已经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开展了人数庞大的教学活动。我有幸担任了一名授课教师,而同时,作为一名该校的学生,我也受益扉浅。这所学校为学生提供科目广泛的课程,包括艺术、科技、商业和人类学等。每门课都有一定的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一定的课程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进度,既可以集中在短期内学习获得证书,也可以在几年内完成学业。 这些都是通过远程教育取得的。学生年龄在15至80岁之间,既有在职人员,也有家庭主妇,他们都可以上业余课程。学校发给学生小册子和其他教学用具,学生要把作业和论文交给老师批改,之后再还给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通过邮件、电话、传真和email来进行的。Email正在成为主要的沟通方式。学生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设备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他们的作业多数是由计算机程序来批改的,这被称为是“电脑批改作业”。学校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习和作业。开放大学为学生相互提供email地址,帮助学生沟通。大学还组织电视教学节目,提供给全国性的电视台。学校给学生们邮寄磁带、CD、DVD光盘,以作为印刷教材的补充。此外,它还给学生提供软件,供学生在个人电脑上使用,帮助他们掌握课程。一个例子就是有一套CALCHEM课件,用以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周六或平常晚上的课程中,也有面对面的授课,作为对远程教学的补充,但远程教学方式占教学总量的80%。 远程教育在英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没有IT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果在管理中缺少了以电脑为核心的沟通,那么这样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这种形式的远程教育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它可以用来替代或者补充常规的全脱产的面授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在美国 在美国,远程教育在最近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动式的视频盘片可以使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并随时掌握自己的进步情况。这样计算机就演变成为一种教学设备。 双向式视听系统使老师和学生在近乎面对面的基础上进行实时沟通。它所采用的技术可以是卫星系统、闭路电视或有线电视。 ICV系统可以把电脑和数字电话线连起来,相对而言由于这个系统物美价廉,因而普及较快。 远程教育的作用 对英国开放大学和美国远程教学的研究表明,远程教学的模式在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强化记忆及加强知识应用等方面,可以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媲美。 Sussex Virtual 学院 我住在英国南部,与Sussex郡相临,这个地区以其美丽的山林、河谷和海岸线久赋盛名。但是这里同样也以Sussex Virtual 学院而闻名。这是一个具有想象力的、大胆的项目,它联合了Sussex地区16家再教育机构和第六学院,这些机构包括艺术和理工学院。 Sussex Virtual 学院通过在线视听会议网络为当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IT以及商业方面的培训,企业可以通过个人电脑终端和ISDN电话线获得培训。 这16家院校共同组成了一个集团,通过校际之间的电脑网络共享资源。每个院校都可与集团内部的服务器相连,服务器上有所有的教学内容。这个项目自去年一月开展以来大受欢迎,因为过去由于员工需要到外面接受培训而耽误时间,企业不得不减少了员工培训的总量。 结论 在英美,很多学校都在张开双臂拥抱IT和先进的教育技术。首先,这些科技可以被用来加强学校现已提供的面对面的授课,而今天的学生也同样期待着学校拥有这样的科技;其二,科技可以加强学校与所在区域的联系,尽可能广泛地招收业余学生;其三,这样还可以使学校分享其他地区或国家专家和资深教师的经验,作为对本校师资的补充。 以现代化IT为支撑的远程教学风靡诸多美国大企业,企业利用这一手段为内部员工提供培训。而各大院校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Duke大学这样顶尖的的大学都在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大投资。 我想中国可以象英国和美国一样,通过大力推动IT在教育的广泛应用而受益。英美的经验说明这是可行的,有理想的成本效益比,学生们也非常欢迎。I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发挥积极的作用。我相信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国家必须是在教育领先的国家。
本文档为【苹果多酚论文答辩PPT.pp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