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

举报
开通vip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九月书盟->书库首页->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 作者:李帼忠,徐骏峰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6节:拳理(1) 第37节:拳理(2) 第38节:拳理(3) 第39节:拳理(4) 第40节:拳理(5) 第41节:拳理(6) 第42节:拳理(7) 第43节:拳理(8) 第44节:拳理(9) 第45节...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九月书盟->书库首页->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 作者:李帼忠,徐骏峰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6节:拳理(1) 第37节:拳理(2) 第38节:拳理(3) 第39节:拳理(4) 第40节:拳理(5) 第41节:拳理(6) 第42节:拳理(7) 第43节:拳理(8) 第44节:拳理(9) 第45节:拳理(10) 第46节:拳理(11) 第47节:拳理(12) 第48节:拳理(13) 第49节:拳理(14) 第50节:拳理(15) 第51节:拳理(16) 第52节:拳理(17)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6节:拳理(1) 下编:象形术探佚 一、拳理 1.师承渊源武艺道艺 虚无上人法号灵空 五台南山卓锡崇峰 花甲两度其颜犹童 求真访道三教精通 参赞古易象理禅宗 以术延命普度众生 负荷斯道传之无穷 薛颠与人对练的照片 薛颠本是北方武林大豪李存义弟子,天赋极高,与师兄傅昌荣私下比武失败,萌生出家之念,去五台山做了十年和尚。 象形术传自五台山南山寺的一位和尚,名为灵空上人,又名虚无长老。上人不拘于佛门,旁通儒家、道家,以道家易理与佛家禅法相互参证,游走二十四省的名山,与隐士交友。 孔子晚年将儒家修养、治世理念化为了一首古琴曲《幽兰》,上人将他的百年体悟化为了简洁的拳术,名为象形术。上人获得了长寿之法,一百二十岁时,等来了一个传法的徒弟,便是 薛颠。 薛颠是比武失败、蒙羞出家的形意拳高手,入他的庙中做和尚,是正中下怀。薛颠败于傅昌荣,反而成就了一段大事因缘。 上人训练了薛颠十年,之后要薛颠还俗,重入武林,将象形术流传下去。薛颠对此诚惶诚恐,言:“但恐斯道自我得之,复自我失之。” 薛颠 上人将传艺任务交托薛颠,不再培养别的传人。像薛颠这样本是武学高手又在武林有深厚人缘的人,上人也很难再等到一个了。 薛颠得到了象形术,害怕象形术又在他手里失传,有不良预感,所以将象形术落于文字,成书发行,这是他早早做下的准备。 书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二十多年后,薛颠逝世,果然象形术在世上湮灭。半个世纪过去,因薛颠弟子李仲轩的宣扬,世人才知道有过象形术一门拳术。李仲轩生前最后做的事情,是讲解象形术,未讲完便辞世了。 此次根据薛颠的原书和李仲轩生前口传,将象形术补述完,是勉力而为。 灵空上人是一位禅师,象形术有禅宗迹象。象形术与形意拳同源,形意拳的扬名是在清末,其实古已有之,来源于上古先民,不能将形意拳的显世时间作为创立时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高深莫测。将其中的著名人物作为创始人,便抢了古人之功。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7节:拳理(2) 薛颠将象形术创立的时间定为与上古先民发明文字、创立八卦同时。在传说中,文字是仓颉发明,八卦是伏羲所画,都是在数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初建时。 先民创立象形术,起初是为了治疗病苦。先民发现以肢体模拟山河鸟兽可以治病,进而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开启了智慧。在先民的实践中,象形术成为开悟入道的修炼法。 薛颠强调象形术不是寻常武术,是“古圣之喻言”。喻就是谕,皇上的话叫圣谕,象形术比皇上圣谕还尊贵。象形术简洁高雅,没有跳高、折腰的耍弄,是自然的手舞足蹈,不受场地、服装局限。 李仲轩李老说象形术的“象形”后面还有两个字,为“象形取意”。薛颠言:“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 动作和精神分崩离析,各逞其能,是不协调;动作与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 是动作,动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术的路径。 薛颠说武术的真实情况是,四肢躯干可以击人,发声、用皮肤也可以击人,甚至击人于数步之外。薛颠自评:“言以离奇,实习则明。”——你没见过,但我练到了。 象形术的渊源也有歌诀,如下: 伏羲画卦首明阴阳 取之身物卦象昭彰 阴康大舞民体健康 黄帝内经却病良方 道家吐纳禅定坐忘 孔言天命语极精详 汉氏华佗象理阐扬 五禽游戏俾人健强 象形取义道启康庄 命以术延道以人昌 勿忘勿助至大至刚 精修性命云胡不臧 薛颠的口气之大,说象形术的先贤有伏羲、阴康、黄帝、孔子、华佗,只是他们没有将象形术化为拳,象形术在他们手中以易经、舞蹈、中医、吐纳禅定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由我以拳术的形式流传。 视觉开阔,才有文明。一位叫伏羲的上古先民看到地平线,在地上画出了一道横线,这就是最早的象形取意。对外物有感觉,并以人类的方式表达出来,便是象形了。 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点,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之象,表示白天,无点的横线表示黑夜。地平线只有白天才能看见,伏羲却用它表达黑夜,因为有了加点的横线作对比。不拘于表象,便是取意。 伏羲概括了昼夜,华夏人间自此有了智慧。 西方人认为原始人愚昧,文明是一点点艰难发展的。中国人则认为文明是在瞬间完成的,犹如僧人的开悟,一下就建立了格局,后代的所作所为只是细化而已。 伏羲画了两道横线之后,便智慧成熟,并迅速画给同族人看,一个部落的人雨后春笋般开悟,脱离了愚昧。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8节:拳理(3) 看似不可思议,但历史有重演。看唐宋的禅宗语录,文明也是轻易完成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了句话,或是做个手势,此人便开悟了。 伏羲的画卦和禅宗的“直指人心”类似,都是顿悟。禅宗在印度是小宗派,达摩说汉人有禅宗根器,所以来中国传禅。为何汉人有禅宗根器,因为汉文明的诞生是顿悟式的。 伏羲画出两道横线后,进而又画了八个符号,概括天地的运行规律。这个智慧太高了,在工具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一个原始人怎能完成, 现代科技依靠工具,工具先进,科技才能先进。但汉族的祖先别有途径,这条路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将看到的景物与自己的身体相互参照,伏羲不用工具,一样得出了结论。 伏羲令一个叫阴康的人创编舞蹈,名为“大舞戏”。档次低的舞蹈,将人拘束在身体上,活动来活动去,无非鼓弄出一份性感。人身最显著的功能是交配,拘于人身,必然走在性感的路数上。 阴康的大舞戏,则是用人体描绘天地万物,是人与自然的感应。大舞戏不能从现存的原始部落去考察,两者文明的起点不同。 大禹治水的一个方法是对着洪水跳舞,此舞蹈流传下来了,道家作法事的步法便名为“禹步”,昆曲的动作与禹步相似。汉文明的藕断丝连和源远流长,均不可思议。 伏羲命阴康创作大舞戏,为了给民众治病。活动活动胳膊腿,并不能治病,舞蹈时获得了天人感应,病可自愈。与天地万物相通,大舞戏所以称“大”。 隋代编辑的医书《诸病源候论》,不是中草药药方,而是各种舞蹈动作,以某种动作治某种病,是动作的药方。《诸病源候论》印证了上古阴康创舞是真实的。 汉文明的舞蹈理论极为独特,不是娱乐,是与天地沟通的途径,并且一开始就创立了一套精确的形式。能治病的舞蹈一定是精确的,没有对人体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不会有药效的。 三国时代,阴康创舞的事情重演了一次,华佗创立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体操。薛颠言:“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以求难老,汉华佗氏因而广作五禽戏(虎鹿熊猿鸟),运动锻炼身心,以强精神。”认为五禽戏承接了庄子的学问。 薛颠自五台山还俗后,所作的第一本书便是讲五禽戏的。将受人轻视的五禽戏,上升到性命之学的高度,招惹世人侧目,就此展现出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此部讲解五禽戏的书名为《金刚圭旨法象(华佗五禽经)》,武术大师的出山之作,不谈拳术,却去搞平民体操——因为他在搏杀技能的背后看到了武术广阔的渊源,那是汉文明诞生期的灵光。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39节:拳理(4) 民国时期两度出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廷谔评薛颠“参会华氏五禽经,而得其奥者”,将华佗五禽戏上升至“经”的尊贵地位。张廷谔是“一言以兴邦”的人,当曹锟要惩处阎锡山时,张廷谔去山西考察,然后劝住了曹锟,保住了山西的太平。 丈夫立世,凭借的是眼光。 薛颠从民间体操中,看穿了文明。渊源歌诀中,还有“孔言天命语极精详”,这又是一句迥异常识的话。孔子身在春秋乱世,急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是人品道德和社会秩序,所以《论语》多谈人世,孔子的徒弟都感慨孔子对性命天理谈得太少了,留下的话不多。而薛颠认为这不多的话是“少而精”,孔子已经把性命天理谈透了——真是大逆常识。 薛颠的徒弟卢克捷对薛颠的描述是:“所谈皆易理易数,所演皆象势象形,全革花势浮文之俗套。阐扬禅理,发为武术,学者一经指授,莫不洞明窍要,不但仅能锻炼身体,且可由此明心见性。” 卢克捷是亲受薛颠教导的人,他说薛颠教拳时爱用《易经》举例,并由禅理发挥拳理。 象形术等于禅宗,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明心见性——这句话,卢克捷是不是说得太大了, 学了象形术,技压群雄,成为天下第一,虽然很传奇,但毕竟也是武术分内的事,尚可以理解,而练拳却练成佛了—— 旧时代练武、打仗的人多参禅,民国军阀靳云鹏、孙传芳便参禅,在《月溪禅师问答录》载有他俩与月溪禅师的对话。月溪禅师是民国罕见的大师,死后与六祖慧能一样,肉身不坏,保存在香港沙田的万佛寺中。 靳云鹏问:“心法双忘尚余尘,一念不生受后有,是什么境界,” 孙传芳问:“佛有十恼,六年苦行、孙陀利谤、金枪、马麦、琉璃王杀释种、乞食空钵、旃遮女谤、调达推山、寒风索衣、双树背痛,既然明心见性,还有业障么,” 靳云鹏问的是修行的内行话,孙传芳问的是“佛有十件倒霉事,最后因为背痛逝世,为什么明心见性了,还要受报应,”一针见血,直捣佛学要害,看来军阀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 象形术传自五台山和尚,自然带禅宗风貌。通过石头希迁的《参同契》可以了解禅宗。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0节:拳理(5)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中国的道家、佛家各有一部《参同契》,道家的《参同契》是汉代魏伯阳所作,以周易和丹法相互参照,佛家的《参同契》是唐代石头希迁所作,以万物相互参照。 石头希迁是六祖慧能的小徒弟,在慧能死后,一天梦到自己和慧能同乘一只大龟,游入深池。此梦令他作了此文。 文中“回互不回互”一句,说万象都是佛性的变化,万象如树枝,佛性如树根,千条万缕总之是一个根源;万象虽都是一个根源所变,但成形后又各有各的功能,比如人的左右腿分别迈步,才能走起路来。 万物本同源——是回互,万物自有功——是不回互。参究“回互不回互”,便是禅法了。明心见性,是见到自己与万物同根同源的,石头与六祖同乘大龟,便是比喻此理。 众人与佛祖也是一个根源,不过众生没有觉悟,佛祖觉悟了。佛法不是佛发明的,而是世界的真相。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指什么,指着你,告诉你:“你就是佛。” 你就是佛——你能看能听的这个功能就是佛性,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种惊天动地的功能和你每天刷牙洗脸、穿衣吃饭的功能是一个功能,只不过他能力大神奇, 你能力小平凡。 现在有什么,现在有你。要想七十二变,先体会穿衣吃饭。 禅宗直接向你指出了佛性,原来成佛是顷刻而成的。但人的习气太重,喜欢求繁琐,不喜欢简单的,越神秘越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舍近求远的游戏。 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明白告诉你“当言用及处”,空谈万物皆具佛性的道理是不行的,每一物都有独特的功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每件事都有其独特的情景,作为禅师要抓住独特,方能启发人开悟。 石头见弟子药山在打坐,问:“你在做什么,” 药山:“什么都没做。” 石头:“你不是在打坐么,” 药山:“打坐是有事做,我是什么事都没做~” 石头:“你没做什么,” 石头不是在谈玄理,而是抓住一个具体的打坐来启发弟子,直到药山答出“千圣亦不识”的名句,石头方认可了他。 千圣亦不识——不知道,古往今来的圣人都不知道——这说的是反话,意思是圣人们知道。把问题从自己一个人身上牵扯到古往今来的圣人身上,说明了众生共有的佛性。 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探索万象与佛性的关系,借具体事件来明心见性。象形术的五法八象,十三组动作之间相互兼容又彼此独立,正是“回互不回互”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1节:拳理(6) 象形术的拜师仪式如下: 供台摆四位先师塑像,中央为轩辕大帝(黄帝),正前是达摩,右前侧是岳飞,左后侧是关羽。关羽、黄帝、岳飞呈一条斜线。达摩在前,因为达摩是印度人,对外族要礼敬为先。 黄帝是道家文化的第一个广传者,并代表上古师承,所以居中。岳飞是形意拳的第一个广传者,在右前侧的吉位上,后代习象形术者就有福了。作为武圣人的关羽处在左后侧的凶位,后代习象形术者便免灾了,因为镇住了小人恶事。 四位有形象的先师之外,还有三位无形象的先师——虚无上人、页真官爷、箱二先生,名字写成红底黑字的长方字条。 三道名号贴于关羽塑像后的墙上,三者呈一直线,箱二先生在最下。还有一位恩人,在页真官爷和箱二先生之间的左侧,贴上“端午”的名号,他是一位民国时代的警察,以纪念他的恩情。 这是习武拜师的部分礼仪,作为民俗来介绍,仅供参考。 象形术上溯道家,中通禅宗,薛颠将其定为道艺,不是武艺。将拳术划分武艺道艺,是薛颠的惊世之举。 武艺被他定义为“注意于姿势,而重劲力”。武艺的姿势是双重的,两足用力平均,重心在两腿间。许多体育运动发力的姿势为双重,比如扔铅球的一瞬,重心在两腿间,所以转圈甩出铅球后,身体会踉跄。拳击也是如此,电视里常看到“一记勾拳落空后,拳王踉跄”的镜头。 这一派人物总是在腹部作意,名为涵养丹田。武艺练成后,身体坚如铁石,站立稳如泰山。薛颠形容其功效:“一旦与人相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象,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束身而起,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日不放松。” 这段话大有问题,因为这是形意拳谱上的话语。薛颠是练形意拳起家的,象形术是形意拳的变种,他竟然表示形意拳不是道艺~ 接下来,薛颠形容武艺的特征是“拳经云:足击七分手打三,五营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所谓拳经,便是形意拳的拳经,薛颠瞒下了这点,可能是为避免麻烦,但引用的话却又是形意拳谱上最为人熟知的,尤其是“硬打硬进无遮拦”一句,是形意拳的特征。 对于“硬打硬进”,薛颠斥为“浊源”,笔下透着不赞成,但又说:“若练到登峰造极至善处,亦可以战胜攻取,无敌于天下也。”在战胜攻取之前,加了一个“亦”字,是“也可以”,语气勉强,说明在薛颠心中,这种练法终归是下乘。 将形意拳暗暗贬低了一番,然后薛颠论起了道艺。这是薛颠赞赏的武学,所以全章摘录: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2节:拳理(7) 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迟疑之状态。 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 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 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昧,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则为用,正是此意也。 盖拳法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所用也。 此段的奇怪处在于,薛颠对高深武学的描述,所用的也是形意拳谱。文中的偈语“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便是“硬打硬进”之外,形意拳的另一著名话语。 下乘武学引用形意拳谱,上乘武学也引用形意拳谱。原来形意拳不是上乘或下乘,形意拳本身有上乘下乘的境界,只是形意拳谱庞杂,学人不好分辨。从薛颠的引文看,他是清楚的。 形意拳谱也有对上中下三乘的划分,是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薛颠将其汇入《象形术》一书,如下: 三层道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 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 练精化气,把精气化,滋养全身。小孩都天然地会练精化气,所以可以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增加,精难以气化,人便衰老了。 练拳能气化精,听着匪夷所思,却是练武的实情。民国武术大师孙禄堂在《拳意述真》“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一章中,记述自己的经验,说练拳练得“自觉身子一动不敢动,动即要泄矣”。 练拳练得有冲动,于是止住动作,不敢动了。孙禄堂看过道经,但没有采用道经的静坐法,而是遵守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丹田是肚脐里面深三分处,不是肚脐下面三分。 孙禄堂将这种冲动称为“动物”。凝神于丹田后,感到“动物”上升至丹田,丹田内产生两股力量相争,闹了四五个小时方安静下来。“动物”消化后,周身舒畅。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3节:拳理(8) 道功练精化气是名为“大周天”的功法,要用意念将“动物”引导过尾椎,上升至脑部, 再绕道前身,下降回腹。 孙禄堂验证出形意拳与道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用“大周天”,只是继续练拳,动作放慢,便可达到“大周天”的效果。原句为:“所转者,与所练拳蹚子,消化之意相同。” 成年人练精化气有难度,小孩则天然。回忆我们小时候,在睡觉时突然觉得“身体爆炸”或“一下飘飞”的情况,这就是天然的练精化气。 练气化神,神是什么,不是意念,意念是随波逐流的,十分无力,神则有逆天而行的力量。动物的进化就是用神,神到事成。神是气的升华,可以将意念变为现实。武术有隔空打人、目光击人的传说,从拳理上讲,是神的作用。 《谭子化书》讲进化,与达尔文不同,物种不需亿万年艰难进化,可在一生中完成,甚至一生可以数变。持这种理论,因为谭子发现了神。 练神还虚,是实证到万物的本源,与禅宗的“明心见性”相同。到练神还虚的程度,等于找到了发电厂,那时功能大发,所思所行均在常理之外。 “练神还虚”是一步步功夫做成的,禅宗的“明心见性”是直接挑明,通过特殊刺激,将你推入练神还虚的境地,你的身体自发地补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 禅宗与道家均要完成这三部曲,不过道家是坦途,禅宗是险招。以下象棋为例,道家的下法是将对手的车马炮吃光,自然胜定;禅宗的下法,是直接杀对方的帅,杀一子以胜全局。 帅在车马炮的层层保护下,难杀。禅宗快捷,可惜多数人悟性不够,被师父说破还虚境界,生理上却无法化气、化神,仅得了一个概念,不能有实效。 道家功夫更为妥当,但一般道经多讲化气,少谈化神,还虚谈得更少。禅宗语录正可以弥补道经的不足。 三步功夫为易骨、易筋、洗髓,按拳术规矩练习,自然有骨质增强弹性、膜腾筋长、骨髓滋长的效果。 对于易骨,薛颠没有多谈,只露了一句:“有时意轻轻如鸿毛,意重而似泰山。”不是一开始练拳就要加此意念,而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感到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时,方可加上意念,犹如人喝醉了,借着酒兴而有了诗情。 不是加重或是减轻,而是有时重有时轻。一位朋友追随某太极拳长老,历经三年后,长老慎重传给的练拳口诀,就是这个。三年辛苦,不料薛颠早已写成了文字。 薛颠对易筋、洗髓的经验没有露,是他的周到,避免习者刻舟求剑,耽误了大事。功夫的程度到了,人有自觉,自己调理自己。前辈的经验仅有参考价值,知不知道,并不耽误事。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4节:拳理(9) 三种练法为明劲、暗劲、化劲。不要以为明劲是易骨、暗劲是易筋、化劲是洗髓,那就曲解了。两者有自然的配合,却非严格对应。 明劲的练法为:动转和顺、起落整齐,方者正其中。 方正其中,是达到高度平衡之意。明劲并不是一味刚猛,而是追求练拳时的平衡感。 暗劲的练法为:充实丹田,使身体坚如金石,神气舒展、动作圆通,圆者以应外。 暗劲阶段,丹田会发生作用,练精化气。孙禄堂的“动物”经验发生在暗劲阶段。暗劲令肌肉坚实,“暗”不是阴虚。 暗劲是协调性,要“活活泼泼不可滞”,动作可以不规范,在周身协调的基础上,以随意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机动能力。 化劲的练法为:动作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也。 化劲在动作上与明劲、暗劲的动作一致,是规整的拳套或稍作变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模样。动作一致,但内涵已变,动作不用力,以神意练拳。 猫全神贯注地盯着老鼠洞,达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洞,猫就扑上去。此时猫不会想着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动,身体就飞出去了——这便是化劲。 猫捕鼠时便是忘我的,把自己和老鼠融为一体,无念无想。薛颠的“道艺分论”一章中的“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说的是化劲,化劲是道艺。 画家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也是化劲,有了意念,不必斤斤计较一笔一画怎么搭配,落笔自然协调。 练至化劲,可以初步体验到神。化劲以意练拳,收无意之效。薛颠言:“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如有人偷袭,心中来不及反应,身体已作出了反击。 以意练拳的要诀,是勿忘勿助,不要失去意念,也不要加强意念。所谓“难得糊涂”,说的便是这种分寸。这分寸不好掌握,忘了或刻意了,都无练习效果。 道艺是不思而得的,练习时心中空空洞洞。姿势上,重心在单腿,两脚分出了虚实——这一点在摆姿势时很容易,走路时更容易,在发力时难上加难。 可以单重,因为脊椎可发力。人的脊椎是纵的,动物的脊椎是横的,狮子扑野牛,使用了它横向的脊椎。人没有动物的横向脊椎,上古先民独辟蹊径,发明了纵向发力,以脊椎产生螺旋升降之力。 一位形意拳师去健身房,让健美运动员推他。健美运动员都是二十多的小伙子,拳师已六十。一个小伙子格外力猛,推得形意拳师前脚离地,但形意拳师后脚独立,仍将小伙子抛出五步远。力上脊椎,才可不受两腿的束缚。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5节:拳理(10) 武艺是在人的习惯上加强,道艺更改人的习惯。 5.六书能战八性伤敌 象形者,会意也,发于外而谓之象,蕴于内而谓之意,意可蕴,亦可发,意由心出,象由性生,《中庸》云:“诚于中,形于外。”正是意象之谓也。以人之四体百骸运动而象其形,悟其真意,效其灵性,通其造化,而以术延寿,以健身心,如华佗五禽戏是也。 假借 假借者,是乘敌人之来势也,运吾之机谋,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忽高忽低,高低随法(法者,天也,流行之气也)以转移,尾闾中正神光耀(精气,电力四射也),气透三关入顶门。 腰像车轮,身有中线,全身法象如百炼钢绕指柔,似万缕柔丝缠绕绵绵不断,彼刚我柔,彼柔我刚,任他巨力雄伟汉,一指运动分千斤。此假借命名之义也。 转注 转注者,旋转圆动力而中心不失也。圆中纵横似弹丸,光线茫茫无分左右前后,即《中庸》云:“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正是此义。无论如何旋转不失中心,取义指南,命名“转注”也。 指事 指事者,如阵法,似长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相应,忽上像飞龙升天,忽下似潜龙在渊,忽前后,忽左右,忽高低,像云龙之探爪,气若龙飞万里,象犹虎贲三千, 如战阵行军,声东击西,故而谓之指事也。 谐声 谐声者,发号施令也,如龙吟虎啸睡狮吼,神气能逼人,精气能摆人,威猛能惊人,两目神光耀,使人一见而生畏。形之于战斗力,斜入而直出,直进而横击,刚来而缠绕,柔去而惊抖,丹田含气,神意贯指,按实用力,吐气发声,故取义谐声也。 呼吸之道,为坐禅、炼丹、武术所共有。此章开始,是武术独有的东西。薛颠借汉字的构成法——六书,讲了比武的六大理法。 六书为象形、会意、假借、转注、指事、形声。第一法“象形”,以事物的形象作为字,如“山”字,是山的形象。 “会意”是将两个象形字组合成一个字,生出一个新意,如“休”字,“人”和“木”都是独立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是“人靠在树上”的形象,产生了“休息”的新意,所以会意也是象形。 字要便于书写,不能复杂,用“会意象形”之法造字时,要尽量将事物总结成简单的线条,多数时候用的是事物的轮廓线,比如“山”、“水”二字。 用人体来象形取意,比造字余地大,除了轮廓线,还可以总结事物的体积、面积、质地、速度„„ 人也可以总结人。李老年轻时跟随薛颠期间,薛颠遵循唐维禄给李老定下的夜练法,也是凌晨三点开始,一个人陪着李老练。一天,两人练到见到天光就不练了,但意犹未尽,薛颠就在一棵树下溜达,时不时挑一下食指,李老在旁边看着,知道薛颠身上走着鼍形的拳意。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6节:拳理(11) 鼍是龟背龙身的古代海洋动物,体型巨大。因为是龟背,所以它出水时不是钻出水面,而是一整块地浮出。模拟鼍出水之姿,可练两胯之筋,骨盆的底盘等于是龟背,要将底盘整个地浮起来,便锻炼了两胯的筋,形成常人没有的发力法。 鼍是龙身子,摆尾可搅海起浪,又有鹰嘴,可探头出水叼飞鸟。形意拳取鼍形的鹰嘴叼飞鸟之象,练指力来点穴,取鼍的摆尾之能,练尾椎发力。 薛颠溜达时,上身微倾,下巴一收,李老当时就感到看见了鼍,不是看见了鼍的形状,而是看见了鼍的动势。薛颠只小动了这一下,就舒服了,一脸笑眯眯的。 李老与薛颠指定的衣钵传人——薛广信作过多次试手,输多胜少,但有一次胜得难以想象。 薛广信比薛颠更不爱说话,师兄弟聊天,他最多插一句话:“不是吧,”他功夫深,很难认可别人。 李老利用他这个特点,想套出他的练武体会,反问:“为什么不是,”他说两句就不说了,不是他对李老藏私,而是他觉得武术太深了,说着说着自己害怕了,怕自己说不好,他看不起太多的练武人了,但对武术本身十分敬畏。 他在薛颠面前都是诚惶诚恐的样子,因为是薛颠的本家侄子,所以天生跟薛颠相像,一举一动都在刻意地学薛颠。他得天独厚,骨头架子长得比薛颠还好,远远走过来,身型的力度,令人感慨“这才是身体呢”~ 他是下大功夫的人,两人作试手时,李老知道自己不如他,觉得没法打了,干脆就学薛颠吧,迎上去的时候,脑子里全想着那天早晨薛颠身上的鼍形拳意。薛广信挺自信地站着,也没摆架势,斜着眼,一眼大一眼小地看着李老过来,突然他那只睁大的眼睛里有了惊讶之色。 李老也不知道打的什么拳,就觉得在自己身上出现了薛颠的形态。接着眼前没有薛广信了,还找呢,薛广信的声音就响了:“来~给我扶起来。”李老扭头一看,薛广信坐在五米外的地上了。 李老迷糊了,不知道是把他打飞了,还是他躲到那了。薛广信倒显得很高兴,说:“你这儿什么东西,把我弄倒了。”李老才知道他是被打出去的,连忙搀扶。 薛广信多大的功夫,跌一跤,自己还起不来,他是故意让李老扶他,以表示对李老这一击的肯定,这是他当师兄的风范。 李老跟他说了自己当时怎么回事,薛广信说:“嘿,难怪能把我弄出去呢,我叔(薛颠)在你身上附体啦~” 李老这一击便是“象形会意”,薛颠说“意可蕴,亦可发”,此事可证明。华佗五禽戏是薛颠出山后最早传的功法,华佗五禽戏是“有体无用”,有练功之法无技击之法,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全是会意象形的功夫。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7节:拳理(12) 别人奇怪,传的第一个功法为何不是武术,虽不是武术,却是武术的重点。 “假借”在造字法里是利用象形字来表达别的意思,比如“木”是象形,在木的旁边添一个点,就成了“术”,古代以草梗来计算数字,假借了“木”而表达了“术”。比武时的假借也是先从会意象形开始,再做转意。 会意象形,一开始要用来练拳,学习师父的拳姿,不但要学师父的动作角度、位置、轨迹,还要学到师父的神采。拳姿的风貌,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没法分门别类地学,没法一点点描画,只能会意象形地学,照相似的,刹那记下整个形象。 会意象形,也不要只用来学拳,还要在生活里锻炼,会意象形一棵树、一只猫、一片云或一个盛饭的动作、一个汽车拐弯的动势。 这种锻炼的好处,是可以在对敌时把敌人的攻势会意象形了。敌人的动作瞬息万变,识别是什么招、是虚招还是实发,根本来不及,只能用会意象形的方法,眼见即知,甚至看不清楚、看不全,也知道了。 确定敌人是一个什么形,然后借用上这个形,构成新的动态,便是比武的假借之法。敌人以虎形扑过来,我借用上这个形,让自己的动作和敌人的动作共同组成一个新形,比如“燕形”,将敌人虎扑的直线改成了燕形的横线,敌人的虎形一破,就败了。 不是以我的燕形破敌人的虎形,而是我和敌人共同组成一个燕形,敌人失去了原形。形意拳的比武对敌,不是以一形克制一形,而是以一形收容一形。我是不露形的,我的形是敌我共同组成的形,敌人身在其中,不知道是什么形。 敌人顶我,我也顶他,像两只羊犄角顶犄角,就是争斗,无法合作了。我一照面之间,自觉维护敌人的攻势,他只能与我合作,你维护他,他当然会配合。薛颠谈的“彼刚我柔,彼柔我刚,任他巨力雄伟汉,一指运动分千斤”,便是讲的合作。 有千斤巨力的壮汉,我一指就可控制,就像“木”字上加一点,成了“术”字,字变成了别的意思了,壮汉的千斤力就变得不是力了。比如壮汉将我抱住,他的胳膊紧紧地勒我,我的身体外挣,他会加劲勒我,因为我一挣,给了他一个相反的刺激,就让他找到了用力的方向了。如同羽毛球飞来得越猛越快,球拍子拍上去,拍得就越狠。 我不破坏他抱我的力量,还要加大这力量,两人一拍即合,在力量上合成一个人了。他往怀里抱我,我不外挣,往他怀里钻,就合作了。他的环抱之力,是向自己的胸口环抱的,我向他的胸口扑去,他力量本要归向自己胸口,自然会与我共同构成一个虎扑,他就跌出去了。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8节:拳理(13) 我也可以和他共同组成一个“狸猫上树”的形,狸猫上树是向上的力,他环抱着我,就像挤牙膏似的,会把我往上挤,我就顺势向上,他也会跟着向上,两人都呈现出狸猫上树之势,他就失去了环抱之力,自破其形了。 假借的要点是“高低随法以转移”,薛颠注解这个“法”字为“法者,天也,流行之气也”,一下解释糊涂了——打架的时候难道还要看天,还要根据风向,打架的时候,敌人就是你的天,敌人表现出来的动势,就是风向,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要识别清楚。 敌人是天,天有各种可能性,会下雨、会下雪、会打雷,敌人也有各种可能性。农民是看天吃饭的,武者是看敌人吃饭的,农民一看风向,就知道什么季节到了,准备种什么作物了,这是与天配合;武者看到敌人一个架势,就知道自己能将它改成什么形了。 假借功夫是会意象形功夫的深化。 在造字法里,假借是以象形转意,“木”变成了“术”,木是树木的形象,利用这个形象,加上了一点。 “转注”是以意转意,一个意思转成了另一个意思。比如“示”,“示”是古代拜祭神的供台的形状,但“示”字的形并不是“示”的含意,“示”不是台子,而是“拜祭神”,还泛指一切跟求神有关的事,所以“示”字超越了形,有了形之外的意思。 在这个“示”字旁加上“羊”字,成了“祥”,向神献祭品了,表示“吉祥”。这是一个意思转成了另一个意思,但新的意思仍在原意的范围里,祥、福、社、祉、祯,各有各的意思,但都跟“拜祭神”有关,所以转注是有了新意,而原意不失。 武术上的转注,也是有新意而不失原意。薛颠言:“转注者,旋转圆动力而中心不失也。”像一个圆球,不论如何旋转,圆心总不失去,如果失去了圆心,球便崩溃了。比武时要和敌人共造新形,会根据敌人来变形,但不管如何变,自己的重心不失。敌人跟你共造一形的时候,失去了重心,就是败迹。 假借是取胜之法,转注是不败之道。 “指事”在造字法里,是抽象符号。如“上”,现实里没有这个形象的东西,是凭空造的一个符号。 “指事”在练武时是符号,在比武时是阵法。形意门在首次授课的时候,要在徒弟磕头的蒲团前用米粒撒出一个圆圈,圆圈中用米粒撒出一个正方形。如果有绘画才能,就在这个方形中用米粒撒出一个长袍、长须、高髻的古人,为向左而视的站姿,左手藏在袖子里,右手呈倒钩状,其他手指握着,唯食指挑起,指向身后。 祖师不是具体的人,是拿一个神仙的形象代表形意门的祖师。右手指身后的手势是个仙姿— —神仙悠然自得的姿态,是个趣味。理解成“交托身后事,期许后来人”的意思,也可以。这两个解释掩饰了真实含义,师父交托徒弟办特别事情时,方说明。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49节:拳理(14) 没有绘画才能,就不用画祖师了,圆形套方形就可以了。这个符号是形意拳的心法口诀,薛颠在“转注”篇章里透露出来,是“圆中纵横似弹丸”一句。 圆力中有纵横力,纵横力形成圆力,好像一颗子弹,子弹飞出去,多大的力量~如果子弹自身不具备纵横力,撑不住自己,飞的过程中就崩溃了。子弹直线飞出,子弹本有的横力,加上所受的横力,令横力极强,但打到目标上如果只有这个横力,便只能破坏目标的表面,而有了圆力,则可让这种横力变成钻劲,破坏目标的深层。 形意拳练的九宫步也是指事,九宫步就是诸葛亮的八卦阵,将一个方形用“井”字切成九块,按照口传的次序将这九块都走一遍。我们走这一遍的轨迹,就是诸葛亮阵法内部调动的轨迹。八卦阵是“以少胜多,败中求胜”的典范,九宫步练功时是个固定路线,在比武时将之活用,便尝到了“以步赢人”的妙味。 象形术有五法八象,共十三种拳法,动作简单,每一种拳在练习时,所走的轨迹都不同,步径轨迹也是符号,是在指事,需要对此留心。 指事没有实指,如世上没有“上”这个东西。指事为空,将所学所练的统统化空,隐于无形,形意拳的“无形无意是真意”,便是指事。面对敌人,不能指事化空,便无法立功。 谐声,字的左边是形,右边代表声,如“咆哮”两字,左边的口都是形,而右边的“包孝”是音,这个音是可以有变化的,比如“包”念“包,ā,”,成为“咆”字后,变成了“,á,”。 谐声是形上生音,让形有了新意,在武术里也是如此,形上生音,令形生出了神采。老虎的吼啸之声可达三十里,所以老虎比豹子有神采,豹子虽然奔跑快如闪电,但跑几十秒就得停下来,因为奔跑产生的高热量会把自己热死。 豹子不懂发音的奥妙,调理不好自己;老虎得了发音的益处,虽吃腥秽的肉类,却气脉通达,骨血成宝。虎血如鹿血,虎骨如人参,是生灵精华,大滋养品。 声音是肉体的神采,音可以通脉,佛教天台宗传下的“嘘咝呵吹呼唏”的六字诀,就是以发音来调理经络的。薛颠言:“神气能逼人,精气能摆人。”可用发音来焕发人的精气神,这种音声唤出的神采,可以逼人、摆布人,而且发音能醒目,两眼的威慑力,是发音练就的,不是瞪出来的。 发音的要点为“龙吟、虎啸、睡狮吼”。龙是无形的,所以龙吟也是无形的,身体发一个音,头胸腹腔都有共鸣,但就是没有声音,无声之声是第一要诀。 虎啸的练法次之,要将声音练成实体,老虎发音是带着强烈的空间感的,一声要涵盖它所有的地盘,声不虚发,发则必达方圆三十里,将声与形结合起来,是第二要诀。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50节:拳理(15) 狮子睡觉的时候,一翻滚,无意中发出吼声,自己不知道,又一滚,睡过去了——这是第三个要诀,要在睡觉的时候意想发音。睡觉前作几次龙吟虎啸的发音,意念里想着一个音就睡过去了,睡眠中自有生理变化。 作战斗的虚拟练习时,一般都是假想一个敌人,对发音有了体验后,就不用假想敌了,让声音陪自己玩。力量有纵横,声音也有纵横。比如做出一个横向动作,却发音高昂,与肢体构成了纵横关系。身体绕了一个弧线,却发音短促直率,形与声构成了长短曲直的关系——这就是声音“形之于战斗力”之法。 丹田和手指对发音敏感,发音时要“气藏丹田,神贯手指”。西洋乐的歌唱家唱高音时需做手势,可见手指对发音有辅助之功。腹部丹田是力源,同时也是声源,自此发出的声音是深广的,可以与外物共鸣;以喉胸发音则窄浅,不易与外物共鸣。 敌人的身体,与你产生共鸣,比武时会是怎样的效果,引人遐思。 李老晚年残疾后,常坐在家附近一个副食品商店的台阶上晒太阳,副食店少有人去,小贩们在副食店门前摆水果摊,李老被盛水果的三轮平板车挡着,有亲戚去看望他,也找不着他。 对于谐声,李老说:“不平则鸣。”心有不平,才会发声。李老过世数年后,笔者看到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方知道李老话的出处,《送孟东野序》的开篇首句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从草木山河的不平,说到古人的不平,再说到同代人的不平,最后说到三个才华横溢的朋友,担忧地说:“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意思是:我不知道他们的才华会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天与他们的才华共鸣,用他们的声音表达国家的昌盛,还是天要让他们贫贱屈辱、苦思抑郁,让他们的声音来鸣自己的不幸, 八性: 八性者,即抓扑抖掀截挂舒绵是也。抓者,如饥鹰之抓物;扑者,似狸猫之向前之扑鼠也;抖者,一身之力如猛兽之抖毛;掀者,即托起,平托、高托、左右相托也;截者,是堵住不让敌人手足发出也;挂者,乃是挂住敌人手足不能退回,或左挂或右挂,使一身不得中和之力也;舒者,伸开,于鸟之抖翎,展翅抖擞法也;绵者,柔也,柔中有刚,如沾绵联络相随之意也。 六书是比武的理,八性是具体的技。如鹰之抓,如猫之扑,鹰能抓羊高飞,胯筋强韧也,猫可加速度扑出去,令老鼠来不及反应,胯筋弹性大也。 抖,是对敌发力之法,野兽抖毛般地全身振颤,又很轻松,抖是打人的特效之技。从纪录片可看到,瘦得不成人形的吸毒者能冲破几个医护人员围堵,就是在用抖力。他们因吸毒丧失了体力,四肢疲软,无力可用,不自觉地用上了抖力,反而可与壮汉一搏。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51节:拳理(16) 以脊椎来抖,纪录片上的吸毒者都是晃着脊椎走路,这是他们体弱的表现,但也因此练出了拼命时的一抖。 掀,是掀翻桌子的动作,自下向上的。人发火掀翻桌子,没有把桌子举起来再翻过的,都是在桌子边沿找到一个发力点,短促地一发力就放手了,桌子自己翻过去的。 掀桌子边,才能掀翻桌子,手在桌子中央,掀桌子就费力了。掀是杠杆原理,要找好位置,发力的点和受力的点离得越远越好,比如在敌人的左手上一发力,敌人的右脚受力了,人就跌倒了。 掀要用上象形的功夫,一眼就看出敌人形上的发力点和受力点。掀要找点,所以有平掀、高掀、左右互掀之法。用左右互掀,是敌人有功夫,能调整重心,重心一变,就不受力了,这时候,就再掀一次,与第一掀的发力点相反。 敌人调整后的重心,一定是与先前相反,我相反地发力,必击中敌人新的重心,敌人来不及再调,便跌出去了。掀是短促的,一发力就脱手;托是手一直触着敌人身体,可连续发力。 截是堵着,不让敌人手足发出。截是高级打法。看过一个亚洲国家的足球队与德国队比赛,很快就输了。支持这个亚洲国家的球迷抱怨:“这个国家的队员完全没有发挥啊,如果正常发挥,将是一场好斗~德国队平淡无奇啊,没什么厉害的。” 不理解对抗竞技的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德国队的高级,不是自己耍什么精彩,高级就高级在不让这个亚洲队发挥。看此亚洲队平时自己踢球,都踢得才华横溢,甚至从球技上看,一点也不弱于巴西队。在德国队面前,怎么就出不来技巧了,因为德国队不让他们出技巧,截住了。 截法有三时:敌势未发时、敌势已发时、敌势将收时。后面的挂、舒、绵,都是对付敌势已发时、将收时的,挂、舒、绵都是截法。 敌势未发时,好处理。比如这个人擅长摆拳,抡圆了力量很大,但他一动,我就贴身近打,他没有距离发摆拳,他的摆拳就被截住了。关键是观敌的眼光,要瞄着敌人的根节——肩、胯,敌人未发招,肩胯也有预兆。一有预兆,我就赶快截住。比如一个演奏者在演奏,乐曲都是有拍子的,快到拍子时,我提前打个拍子,演奏者一下就乱了。 截法打乱敌人的节奏,节奏一乱,他身体不协调,重心便不稳了。对付未发时,主要用距离截。 敌人的拳势已发,摆拳抡出来了,不要躲它,而要迎击。截住敌人的根节和中节之间的部分,就是上臂或大腿,打蛇打七寸也。 截的技巧就是不能和敌人成直线,而要成夹角。比如敌拳一条直线打向我的面门,我一走斜线,等于敌人的拳头偏了,敌人的攻势就破了。看羚羊躲避猎豹,就是以斜破直,奔跑的方向和猎豹奔跑的方向不一致,形成夹角。 第二部分 下编:象形术探佚 第52节:拳理(17) 猎豹的一扑是致命绝杀,但扑是直线运动,总跟羚羊不在一根直线上,猎豹就扑不出去,胯上强大的爆发力用不上,只得接着跑,不断调整重心,重新定向,把自己的重心调乱了,往往一串跟头跌倒。 反击也以夹角,可乱敌人重心。对付敌势已发时,主要以角度截。 敌人攻击落空,拳头要收回时,用截法,不让敌人收回去。不用截后再反击,截就是最强的反击,一截,敌人就被打倒了。 敌势将收时的截法,好比两队人拔河,相持不下,于是裁判宣布重新拔,一队稍松懈,绳子垂了,另一队人调皮,突然用力一拔,疲软的绳子登时绷直,会把对方整队人抖倒——这就是挂。 敌人的一只手要收,刚有后撤之势,我猛地一拉这只手,敌人重心必乱,如果形成了杠杆,登时就跌了出去——这也是挂。 挂跟掀一样,都是短促发力,一挂就脱手,不和敌人肢体长时间接触。所以挂法不是别住敌人胳膊,不是钩住敌人手,而是一个发力,关键是找到杠杆,破坏敌人重心。如果敌人功夫深,被挂了一下后,能调整过来,便挂第二下,选择一个相反的杠杆,敌人必错乱。 挂与掀一样,掀法有左右互掀,挂法也有左右互挂,不是互相,是交错之意。挂两下就足够了,不需第三下。先挂一下,瞬间反向一挂,这是很微妙的功夫,两下是一招。薛颠言:“或左挂,或右挂,使(敌)一身不得中和之力。”不得中和之力,就是失衡了。可见挂法是破坏重心,不是击打。 舒,如鸟的翅膀伸开。形意拳打法口诀有“舒展之下敌命亡”一句,实在不好理解。有人将“舒展”解释成“束展”,说是全身劲力的收放,也在理。 舒是破截法的。截要截在人的中节上,比如你要踢我,你刚起脚,我就压住你的小腿或大腿,你的脚就踢不起来了。你要打我,刚抡拳,我就抵住你的小臂或上臂,你的拳头就没劲了。 截中节和梢节中间的部分——小腿、小臂,是一般技巧,敌人的力量还能发挥一部分;截中节和根节之间的部分——大腿、大臂,敌人的力量几乎发挥不出来。 截大比截小好,不管是截大还是截小,都是让敌人的力量停顿在中节,或是让中节的角度偏离,中节为膝、肘。 舒,是膝肘之法。你让我的力量停顿在膝肘上了,停顿也是集中,那好,我干脆就用膝肘了。你让我的中节角度偏了,我就偏着打你了。 鸟的翅膀平时都折叠着,折叠处就是翅膀的肘。鸟要起飞,得抖肘,翅膀才能展开。抖膝比较危险,因为容易失去重心,而抖肘方便、隐蔽。舒,主要是抖肘之法。 薛颠敢写出这个“舒”字,是千年少有的敞开门说门内事的人。因时代危机,国家将亡。危亡时,一个武者要向国家献利器,薛颠作《象形术》本意如此。另是薛颠预感自己会人死艺灭,象形术将亡。 中国人是讲命的,一生所求所悟,无非知天命。形意门收徒,师父要先给徒弟算命,以确定徒弟的凶吉、传承上的使命。李老当年拜入形意门,被用《一掌金》算过。《一掌金》是唐朝的一行和尚所作,一行是天文学家,发明了浑天仪,修订过农历。《一掌金》本是出家的方法,先要算一个人的用处与凶吉,多数人是无福出家。 唐朝收和尚的方法,变成了形意门收徒弟的方法,所以形意门与佛门有着很深的渊源。入门等于出家。 干任何一个行业,业有专精,都会智慧提高,感知天命。形意门在入门时,就给予了徒弟“命”的概念,再经过比武成败的历练,感知更深。对于薛颠,“舒”字后藏着一个“命”字。 形意拳是近身险攻之拳,以截法来截近敌之身,如果敌人对我使用截法,那我就用舒来破截,所以抖肘是形意拳的保命之法。近身格斗凶险无比,一寸间见生死,形意拳的保命之招就是杀招,前辈常以舒法夺人性命,所以流传下“舒展之下敌命亡”的谚语,这是带血的话。 绵,这需要大功夫了,功夫练得肌肉里的膜又厚又韧,筋又长又粗,全身像一张蜘蛛网,才能用上绵法。别人碰到你的身体,就像飞虫撞到了蜘蛛网上,任其挣扎,网沾粘连随,无法破网而出。 站浑圆桩,就是在织网。浑圆桩站得时间越久,筋膜得到的生长越大。李老说,薛颠的经验是“高功夫都是两个小时之后得到的”,不到两个小时,身体演化的程度不够,得到的多是一般功夫,两个小时后,则有奇效。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 www.un9.cn
本文档为【实战性最强拳法: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其他类型-九月书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