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绪  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的内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绪  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的内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因此,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列宁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思想体系。它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族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条件 可概括为三条: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二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三是工人运动的兴起。正因为如此,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2)思想理论来源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2.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吸收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材料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新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孕育和形成阶段;2.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阶段;3.理论体系的完成阶段;4.恩格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或者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一是马克思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上以第二个伟大发现即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实现了伟大变革:三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伟大变革,即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把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结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走向社会主义。 三、列宁、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1、列宁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列宁主义的产生,是由当时俄国的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 (1)国际环境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垄断。帝国主义时期,三大基本矛盾即垄断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加深、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极其尖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达到空前尖锐程度,这三大矛盾的发展,使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2)国内环境是俄国正孕育着一场革命风暴。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特别突出和尖锐,无产阶级开始觉醒,工人运动已经兴起,即将爆发俄国革命。列宁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产生的。 2、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主义产生后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04年—1914年间内容扩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理论升华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 3、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基本思路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2)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过程;(3)始终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4)坚持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夺取政权后及时把改革提到日程上。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本章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唯物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或者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 2、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亦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不是一种单纯的证明工具,而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这是辩证法的两大原则。 2、联系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 3、把握辩证法的规律需要把握若干范畴,如个别与一般、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等。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是: 1、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解决一切人类生存及一切历史所赖以成立的基本前提和首要的基本形式。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构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国家是阶段统治的工具,法是统治阶段意志的普遍表现,意识形态是统治阶段的思想体系。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必然引起社会变革。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桎梏,必须进行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 5、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具有独特特征的经济社会形态。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7、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至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如果不彻底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抗,就不能使自己获得解放。 四、实践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1、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是新旧唯物主义、新旧世界观的根本区别。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手段。人们不是简单地直观反映外部世界,而是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 3、实践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对世界的深层次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4、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认识论:辩证思维是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反映 1、认识的辩证法:人的思维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从认识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从认识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但是,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个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本章重点把握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和一般基础。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的存在,使人类社会产品成为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起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 2、商品是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种属性的劳动。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为价值。把创造价值的现实源泉归结为活劳动,就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部门内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该部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规律必须通过竞争、供求机制条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等。同时,它也有消极影响,如影响国民收入的分配,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5、商品交换最初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交换长期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货币这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形式在历史上先后经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形成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前两个职能。 二、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质主要有三点: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资本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如厂房、机器、原料等在劳动过程中只发生价值转移,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则发生价值增值。区分资本构成的意义在于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在劳动者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丧失了赖以获得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的条件下,便成为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更确切地说是由劳动力带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2、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资本家依靠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使资本不断增殖,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社会性质。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方面都受这个规律支配。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会加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走向灭亡。 三、资本积累的规律和趋势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扩大再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完成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即为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个过程以英国为典型,一方面用强制力剥夺小生产者使其成为无产者;另一方面通过国债、税收、关税、武力征服殖民地、贩卖奴隶和鸦片等手段积累巨额财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途径实现的。 2、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壮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目的等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使得劳动者的积极性较之以往有极大的提高;以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为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3、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的增长特别是资本集中的加剧,必然造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首先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其次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盲目、紊乱和失调,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四、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1、社会化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2、社会化生产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主要比例关系,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消费资料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等。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等不同类型。 3、社会化生产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时间,这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4、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工业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 5、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流通和服务业的扩大和作用的增强。 6、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 7、社会化生产必然推动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资本社会化贯穿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从个人资本到信用资本,从股份资本到虚拟资本,再到国有资本和资本的国际化,无不扩展着资本社会化的趋势。 8、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本章重点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是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思潮。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成熟形态,其理论贡献主要是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设想,还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这些合理因素。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的根本点在于没有找到变更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主体和正确道路。由于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两块基石,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雇佣劳动的秘密,找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这就从社会的经济事实中找到了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和正确道路。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书在伦敦公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要克服这种危机,必须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资本家阶级在资本关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定程度地对生产关系所作的调整,虽然包含着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式上的手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把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同“两个必然”思想结合起来考察这个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它所具有阶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也能够承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社会的历史使命。 三、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主要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三种形式。其中,政治斗争是最高形式,因为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 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有暴力、和平夺取政权两种不同方式。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是无产阶级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客观条件。而无产阶级自身的觉悟、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决性,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则是无产阶级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重要主观条件。 四、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以保证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阶级和剥削,对农民进行改造和引导,改造一切旧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改造人的传统观念。 五、未来社会 马克思划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且明确地指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阶段,一个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一个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了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后来列宁将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本章重点把握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社会主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新理论观点主要有: 一、鲜明提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二、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同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三、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社会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 四、指出了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以后,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五、提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 第五章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本章重点把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一、帝国主义理论 1、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阶段性质变。 2、帝国主义有五大基本经济特征:一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二是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三是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是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五是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3、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实质,决定了其掠夺侵略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本性。 4、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必然产生寄生或腐朽的趋势,但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物质准备。 5、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二是帝国主义是一种垂死状态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是列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得出的:一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导致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战争;二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个或数个国家内首先获胜;三是帝国主义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和压迫越来越残酷。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 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国胜利论”的客观依据。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所谓不平衡,是指各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不平衡规律不是通过渐进形式而是通过跃进形式实现的。由此,使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这些国家首先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列宁认为,构成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至少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二是统治阶级的基础和力量比较薄弱;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具有高度的革命热忱,不想照旧生活下去;四是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与指导。当时俄国就是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在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指导下,俄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三、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1、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扩大为民族殖民地问题。在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解放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 2、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按其性质来说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其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造成对帝国主义的削弱。所以,列宁把《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的口号补充和发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3、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尽管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但只要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真正具有革命性质,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应该支持,并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特别是农民占多数的国家,还要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 四、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1、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列宁批判了民粹派的“人类天性”论,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批判了民粹派的英雄史观,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个人历史作用的辩证关系;批判了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了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了那种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系统阐述并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提出了科学的物质概念;坚持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坚持真理的客观性,阐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科学地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列宁在《哲学笔记》等著作中,明确地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概括为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它们对立的实质和特点;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唯心主义的产生原因作了深入分析,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第六章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理论 本章重点把握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新型民主理论。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反复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时总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阶级斗争的经验,继承、捍卫并大大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新型民主理论。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2、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好的国家形式,但每个民族国家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无产阶级专政。 3、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主要不在于暴力,而是在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权。其历史任务是在镇压剥削阶级反抗的同时,保证建立新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关系。 4、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 5、无产阶级专政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要反对以党代政,要努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二、新型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里,列宁曾经认为俄国必须采取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但实践证明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实际。因此,由直接民主转向党代表人民进行管理的间接民主。列宁最初在俄国进行间接民主政治体制的实践,把人民直接管理改为政党代表制,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改为党监督苏维埃,从苏维埃选举制改为党的委任制,从独立的人民监督改为属于国家监察机构的监督,从强调法制改为赋予肃反委员会具有特殊权力。但是,这种体制渐渐变成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所以列宁不得不着手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如在党内建立监察体制、在国家政权建设上实行党政分工、精简机构等。 2、列宁晚年对新型民主建设的思考。一是使党内生活逐步走向民主化。列宁把党内生活民主化视为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针对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列宁努力使党内生活民主化,如: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打破少数职业革命家组成的党的领导集团的传统格局,加强对党中央机关和领袖人物的监督,防止总书记和主要领袖个人专断,防止中央领导核心分裂等。二是强化人民的监督权。将党的监察委员会与工农检察院结合起来,并选出新的工农中央监察委员会,提高监督机关的地位和权限,有权监督任何国家机关、领袖人物及一切企事业单位。三是根本改造国家机构。主要是精简机构和工作人员,严格选拔任用人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好东西等。四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才能为无产阶级新型民主奠定坚实基础,才能把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第七章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本章重点把握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必须向工人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坚决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思潮。 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党要有战斗力,就必须成为有组织的部队。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必须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党第四次(统一)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后来,列宁又将此推广运用到共产国际的各国党。 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在无产阶级各种组织形式中,党是最高形式,只有党才能统一各组织间的行动,保证革命胜利。 党必须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一方面,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并通过发扬党内民主的办法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一旦党内出现右的或“左”的错误路线,就要坚决斗争。 二、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列宁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这既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党领导苏维埃,却不应代替苏维埃。 经济建设是党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之所以如此,一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需要;二是防止资本主义旧制度复辟的最根本保证;三是为对付帝国主义侵略;四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列宁认为,经济建设的任务比军事斗争更复杂、更困难,不能单凭热情,还要有科学精神和管理艺术。 党要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列宁清醒地看到,执政了的无产阶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必须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防止骄傲自大,防止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要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 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列宁认为,在进入和平时期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由战斗命令制改为工人民主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内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并加强党内监督。 注重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列宁认为,执政党要特别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必须严格入党条件,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严格纪律,严格监督,随时清除混进党里来的人。 第八章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本章重点把握新经济政策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一、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下半年至1921年春,苏俄政府为战胜外国武装干涉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到了和平年代,人们不能再忍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是,苏俄政府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革命后及时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二、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对十月革命道路合理性的理论论证和深刻总结。针对当时各种否定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合理性的谬论,列宁明确指出,俄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了俄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然后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和理论升华。主要涉及到三点:一是工作重心要从革命转到建设上来;二是苏维埃政权下的合作社已经不再是集体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了;三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改良(即改革)已经取代了革命而上升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一是进行农业合作化。列宁发现,合作社组织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二是实行工业化和电气化。列宁认为,大工业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电气化则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并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三是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强调重视党员质量,还特别强调党的团结,尤其是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四是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本文档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7-09-16
浏览量: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