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

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

举报
开通vip

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 黄琪 1142041084 两栖类动物分为哪些类群,有什么代表动物和特征,并且在进化上有什么优势?两栖动物身体分为头、躯干、尾(无尾类除外)。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助以皮肤呼吸。具有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无足类退化),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心脏中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为变温动物。出现原脑皮。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全世界现存的两栖动物有5500多种,分为3个目,分别是无足目、无尾目和有尾目。他们的共同特征有:1.变态发育,幼体...

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
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 黄琪 1142041084 两栖类动物分为哪些类群,有什么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动物和特征,并且在进化上有什么优势?两栖动物身体分为头、躯干、尾(无尾类除外)。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助以皮肤呼吸。具有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无足类退化),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心脏中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为变温动物。出现原脑皮。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全世界现存的两栖动物有5500多种,分为3个目,分别是无足目、无尾目和有尾目。他们的共同特征有: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 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3.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4.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5. 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6.体外受精;7.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8.抱对受精,不仅可以刺激雌雄双方排出生殖细胞,还可以使精子和卵细胞向相同方向排出,提高受精率;9. 有脊椎。 无足目(Apoda) 无足目(Apoda)或称蚓螈目(Caeciliformes)或裸蛇目(Gymnophiona)。因营地下穴居而鲜为人知。早期无足类具有四肢但在穴居适应中失去,并因体表的环缢纹而被误认为蚯蚓。在两栖类中处于最原始地位。原始特征为:皮肤的真皮内仍存在退化的骨质鳞,脊椎骨为双凹型,无荐椎,无胸骨,房间隔不完全等。并由于穴居生活而及其特化:无四肢,眼退化,眼和鼻之间有一可伸缩的触角帮助捕食。脊柱骨达60~280余块,体长10cm~1.5m多。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本目有160多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洲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我国仅有一科鱼螈科(Ichtyophiidae)、一属、一种。即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广西。成体以路栖为主,卵生,有护卵习性,幼体生活在水中。 有尾目(Urodela或Caudata) 结构类似最早的两栖类,很少特化,多数种类终生水生。身体细长,分头、躯干、尾和四肢。四肢长度大约相等并与躯干成直角。皮肤裸露无鳞,皮肤腺发达,有侧线。腰带与脊柱的连接部位不固定。心房间隔具穿孔而不完整。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有些种类终生具鳃。皮肤呼吸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种类甚至缺少肺和鳃。无鼓膜,一般不能发声。多为体外受精,少数体内受精的种类的雌性将雄性排出体外的精包纳入体内完成受精。本目分为8科,60属,350多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我国已知3科,14属,38种。代表动物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 )有2属3种,即美洲东北部的隐鳃鲵(美洲大鲵)和中国和日本各一种大鲵。隐鳃鲵科成员终生生活在活水中,成体仍然保持有鳃裂,体侧有皮肤褶皱以增加皮肤面积用于在水中呼吸,前肢4趾后肢5趾。隐鳃鲵科的三个成员是现存最大的三种两栖动物,其中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1.5米,隐鳃鲵身长0.75米。中国大鲵也是我国有尾目中最著名的代表,由于叫声似婴儿啼哭,又被称为娃娃鱼。 无尾目(Anura或Salientia) 两栖动物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目。体形宽短,颈部不明显。四肢发达,前肢短,后肢长,适于跳跃,后趾间具蹼也适于水中游泳。成体无尾。皮肤裸露,具大量粘液腺,有的尾部有毒腺。具可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鼓膜 明显。椎体有前凹、后凹或变凹等型,具胸骨,但无肋骨。成体肺呼吸,无外鳃和鳃裂,水陆两栖。体外受精,幼体为蝌蚪,鳃呼吸,经明显的变态转变为成体。全世界20科3500余种,遍布热带亚热带地区,个别种在北极圈内。我国有7科250多种。代表动物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有4属15种,其舌为圆盘状而不能伸出。盘舌蟾属(Discoglossus)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东,半水生性,色彩比较鲜艳。铃蟾属(Bombina)分布于欧洲到东亚一带,是我国最原始的无尾目,有毒,腹部颜色鲜艳,遇到危险时露出腹部的警戒色。产婆蟾属(Alytes)分布于欧洲和北非,主要生活于陆地上,因为有将卵背在身后的习性而得名;锄足蟾科(Pelobatidae)肩带弧胸型,上颌具齿,舌端游离,微有缺刻,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分布于浙江、江西和福建;雨蛙科(Hylidae)两栖动物的第二大科,有40余属超过700种,体型较小,皮肤光滑,肩带弧胸型,四肢细长,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可吸附附着物上,我国主要有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无斑雨蛙(Hyla immaculata)等。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巨大飞跃。它对陆地环境初步适应的优势有: 1.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两栖类皮肤较薄,皮肤表面失去了鱼类的骨质鳞,处于裸露状态,但出现轻微角质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分蒸发;并且表皮衍生了大量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分泌粘液使皮肤保持经常湿润,这对保护皮肤并使皮肤参与呼吸有重要意义,色素细胞可以使体色改变受到环境光线和温度及自身内分泌的影响调节。 2.不完善的肺呼吸和不完全的双循环出现:呼吸的多样化,肺是两栖类成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腔内,呼吸方式为咽式呼吸;皮肤的辅助呼吸使得两栖类在冬眠时期对生命延续有重要重要。由于肺的出现,循环系统改变成为不完全的双循环,使得两栖类在行为上能够部分的避开不利环境,在夏季进行夏眠,在冬季进行蛰眠,能够更好适应复杂的陆地环境。 3.支持和运动系统已经具备陆生脊椎动物的模式:脊柱的分化使其身体的支持和运动系统发生深刻演变,首次出现了荐椎,使其把体重传给后肢,适应陆地重力系统,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且头骨脱离了肩带的束缚,使得头部能够相对灵活转动,关节变的较为灵活;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出现,并且身体平行于地面,使得两栖类能够在地面运动;与前肢连接的肩带不再与头骨愈合,是得前肢多样性活动有了可能;肌肉开始分化,使得两栖类的陆生运动形式更为复杂更能适应发杂多变的陆地环境。 4.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两栖类的消化管包括口、口咽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和消化腺,使得能够分泌粘液湿润食物以适应陆生生活。 5.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达:脑的 5 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神经物质开始向大脑顶部转移,即原脑皮出现;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已具备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脊髓与鱼类无显著区别,但有缩短的趋势;肩与腰部脊神经集聚成神经丛,从未有了更复杂的反射行为。 6.呼吸感官的演变:由于传道声波、光波以及化学颗粒的介质由水变成了空气,两栖类的感觉器官发生了深刻演变。出内耳外,出现了中耳用于传导声波;具有了一系列的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了上下眼睑之分,下眼睑可活动;出现了内鼻孔,能感知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 7.排泄器官:对肾脏是其排泄器官,排尿管道在雄性兼输精,并具有由泄殖腔壁 突出形成的泄殖腔膀胱;当两栖类处于水中时,肾脏通过泌尿功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但在上陆时,肾脏就不能很好解决失水问题,而还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吸收水分功能来解决,但泄殖膀胱不能补偿体表水分蒸发造成的失水。 8.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雄性生殖器官由精巢和输尿兼输精的管道组成,雌性由卵巢和不与卵巢相连的输卵管组成,精子和卵子均通过泄殖腔排出体外;受精一般在体外和水中进行,雌雄两性在生殖季节具有抱对现象,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在水中,并完成受精作用。
本文档为【动物系统分类学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17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