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以Y县D村为例 姓名:王立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张润君 2009-05 摘要 198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面貌展现 在世人面前,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民对婚姻消费、 婚姻习俗也有了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农村社会的结婚费用、以及婚姻消费观念发 生了不小的变化。本文以甘肃省的一个普通村庄为例,运...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以Y县D村为例 姓名:王立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张润君 2009-05 摘要 198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面貌展现 在世人面前,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民对婚姻消费、 婚姻习俗也有了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农村社会的结婚费用、以及婚姻消费观念发 生了不小的变化。本文以甘肃省的一个普通村庄为例,运用社会学的访谈法等调 查方法,确立了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对该村庄一定时期内结婚费用的变化状况 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当地婚俗,将结婚费用分为订婚费用、“行礼”费用、嫁 妆、婚宴开支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该村自 1981年到 2008年的结 婚费用的变化状况进行了描述,对其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切 入点,来透析近年来农民婚姻消费观念的转变。 通过对 D 村的调查分析,本文认为近年来农村的结婚费用不断上涨,究其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家庭 规模和模式的变化、婚姻市场上女性资源的短缺、攀比心理的影响等。在了解到 结婚费用不断变化的同时,也能够从中看到农民婚姻消费观念的一些基本特征, 看到其中积极的方面和一些负面的表现。我们发现,当前农民在结婚费用支出过 程中逐渐趋于理性,结婚一系列程序不断简化,在婚姻缔结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 习惯和传统婚俗的影响。同时,农民的婚姻消费观念也有不符合实际,一味地模 仿城市、“面子”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始终凸显等情形出现。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民结婚费用婚姻消费观念 II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China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 rural areas and shown the world the fac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consumption of the peasants of marriage, and marriage customs have been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but also makes the cost of the rural society of marriage, as well as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have taken place in consumption is not a small changeIn this paper,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f an ordinary village, the use of sociological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such as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will be engaged to marry into the cost of fees, "salute" the cost of the dowry, wedding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expenditure. Of the village since 1981 and married in 2008 the situation changes in the cost of a description of changes in its reasons for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use it as an entry point to the farmers in recent years of changes in consumption concept of marriage By D survey of the villa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ur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is the rising cost of marriage, including such. The reason there are man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ainly due to the growth of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the farmers of the changes in lifestyle, family size and patterns of rural change, marriage market,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for women,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competition. At the same time, changing the cost of that marriage, but also be able to dialysis to farmers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spending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see the positive sid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omenon-rationalWe found that the current cost farmers in the process of marriag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ational, a series of procedures to continue to simplify the marriage, the marriage is still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urse by the traditional habits and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ustoms. At the same time, farmers also have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the consumer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trying to imitate the local cities, and "face" issue has always been the highlightKey Words:Under developed regionsFarmer Marriage expenseConcept of Marriage Consumption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I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 和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改变 了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的体制,使农村家庭重新成为组织生产的单位,使农民成 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获得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中国农村的相当一 部分地区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生活习 惯、思想观念等发生巨大变化,进而也影响到了农民对婚姻消费、婚姻习俗的不 同理解。 就婚姻本身而言,具有其他事物(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婚姻是人类社会 两性结合的基本形式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家庭是通过婚姻建立的两性生活组织和血缘组织, 它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不同民族的婚姻及其习俗的禁忌,反映 ? 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心理。 农村结婚消费已经是一种社会常态,它作为一种婚 姻风俗和文化,已内化到当地民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之中。结婚费用是农村的一 面“镜子”,结婚费用的构成、投向、各类费用的比例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内涵, 它不但从一个侧面映出了经济体系某个部分的运行机制,而且也照出了文化过程 和社会生活的许多“秘密”。它也是婚姻礼仪的一种表现,体现着一定社会的结 婚行为规范,从而反映出一定社会文化特征。因此,结婚消费的变化是一定社会 婚姻文化模式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 农村社区的相对封闭使农民非常重视社区内的竞争,即他们希望能在社区中 胜出他人一筹。自己生活富足,盖了新房,婚事办得有头有脸,家庭和睦,有众 多的社会关系和资源,生了儿子,儿女有出息,上了大学,结了好亲等等,这些 表明他们胜过他人、显示他们做人成就的东西都能成为他们骄傲的资本。因此, 他们有着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哲学和行为逻辑,他们看重的是自己在社区中的 活法和留给子孙后代的财产。这样,结婚消费就和翻盖新房一样,自然成为农民 在社区竞争中为“挣面子”而必须做出的昀大投入,家长身上的担子因此也重如 千钧。许多农民不惜倾尽全家财力,不惜举债,不惜从自己的日常开支中抠出能 够节省的每一分钱。结婚消费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排场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 张德强,1993,《嬗变中的婚姻家庭》,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第 1页。 1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 水平自然也就居高不下。因此,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在于,这一时期内农村结婚费用是怎样变化的? 哪些因素在影响着结婚费用的变化?随着结婚费用的变化,农民的婚姻消费观念 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哪些变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婚姻是农村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结婚消费问题已经成为 农民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对结婚费用的变化进行历时性分析,全面了解农 村结婚费用变化的状况,以及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结 婚费用的变化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婚姻习俗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透过结 婚费用、婚姻习俗及婚姻观念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变 迁脉络,还可以结合农村乃至农村以外社会经济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大背景,找寻 与之相关的种种因素,探求农村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的复杂关系,为考察传 统文 化与现代变革、农村文化与社会变迁等宏观问题提供一个切入的视角。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从社会变迁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无疑是一场社会的大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涉及到物质文化领域,而且涉及到社会的风俗、时尚、哲学、宗教、 道德、法律、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领域。本文尝试在实地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通过历时分析,对农村结婚费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分析结 婚费用不断变化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丰富理性选择理论、社区情理理论。希 望这种考察和研究,能为今后对农村家庭消费和婚姻消费开展科学及系统的研究 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现实意义??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有很大比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能否顺利推 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不少研究也揭示 出一个规律,即彩礼往往存在于比较贫困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在己有研究的基础 上,借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以农村婚姻习俗为切入点,对某一 特定时期西部农村地区结婚费用的变化状况及现状做一描述,分析变化的原因, 试图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结婚费用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探索。同时,这对了解? 杨善华、沈崇麟,2000, 《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 143 页。 2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传统文化和婚姻习俗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对探索农村文化建设也有积极意 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婚姻消费的研究 斯皮洛(Spiro)将婚姻支付按支付者与收受者的差别分为如下四类:男方 彩礼(bride price或bride wealth) ,指新郎或新郎家支付给新娘或新娘家的财物; 女方彩礼(groom price或groom wealth) ,指新娘或新娘家支付给新郎或新郎家的 财物;嫁妆dowry,指新郎家支付给新郎和新娘的财物;喜钱dower, 指新郎 ? 家支付给新郎和新娘的财物。 ? 阿肯森(Atkinson,M?P)等人认为 ,彩礼现象是两个家庭间的财产转移, 可从经济学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加以解释。他们对莫达克的世界民族志上列举的 845个文化做了分析,发现其中 382个有彩礼这一婚俗,这些文化还往往实行一 夫多妻制,女人婚后在婆家居住。此外,女性在家庭收入和维持生计上所做贡献 的比例与这一婚俗也有弱相关关系。他们还发现,只是在农业社会中才有这种婚 俗,决定性因素是女人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婚龄妇女在数量上的短缺程度以及女 人出嫁后给娘家劳力及其他方面带来的损失程度。 ? 海瑞尔(Harrell)等人指出 ,关于嫁妆现象的现存理论没有对造成嫁妆婚 俗的原因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仅仅将嫁妆视为对女子婚后花销的补偿是远远不 够的。他们根据对莫达克世界民族志中 58 种文化的研究得出关于嫁妆功能的下 列结论:第一,嫁妆是向公众显示家庭财富的媒介物,因此在贫富不均的社会里 这一现象昀为盛行。在地位悬殊的人家中结成的婚姻、在社会地位主要由财富来 决定的社会中,以及人们为地位而竞争的社会中,嫁妆的婚俗就会盛行。第 二, 在某些社会中,嫁妆是作为父母给女儿的遗产而存在的。 帕坡斯(Papps)根据他在巴勒斯坦一个村庄的调查,对婚姻支付进行了经 济学的研究,甚至做出了婚姻市场上的供求曲线。他指出,虽然婚姻支付现象在 西方并不盛行,但也时有新人接受巨额结婚礼物的现象。他发现,彩礼和嫁妆常 常是作为一种交换而共存的。影响婚姻支付现象的因素有:?新娘作为劳动力的 ? 价值,?新娘婚后的居处(一般住婆家),?新娘在新家庭中的花费。 ? 吉国秀,2007,《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 Q镇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1期。 ? 转引自: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第 51?64 页。 3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韦斯特马克(Edward A?Westermark,1921)认为,在大多数民族,人们一 般都不会无偿地允诺一桩婚事,男方必须给新娘的父亲或是新娘的亲属一些补 偿。补偿形式不一,或是以亲换亲,或是服以劳务,或是赠与这样那样的财物。 他还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姑娘出嫁所要的聘金,要与当年其母所得聘金持平。 但在很多情况下,聘金的多少,要看女子的个人素质,诸如美貌、力量和能力而 定。对新郎一方而言,聘礼也许是一种善意和尊重的表示,还可能是一种用以表 ? 现自己有能力,养活妻子的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 ? 卡瓦拉洛(Cavallaro,R)通过对意大利婚俗的研究, 将嫁妆的功能概括为 保持社会整合。他特别指出了嫁妆的象征性意义:第一,它使婚姻合法化,第二, 它反映了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第三,它强调了女性对娘家的经济依赖,第四, 它标志着女人婚后的新角色。例如,嫁妆中床上用品是昀基本的内容,它预示了 女人未来的角色,其次是厨房用具,强调了女人婚后在厨房中的责任。总之,他 认为嫁妆只是为确立女性在婚后的特殊作用服务的,它在现代的作用与妇女的社 会解放相吻合。 科莫罗夫(Comaroff)指出,人类学中有关婚姻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 方面:一是婚姻支付与社会群体结构、身份确立、权利让渡之间的关系;二是婚 姻支付与姻亲协商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换言之,人类学家将婚姻支付视为婆家和 娘家采用的一种策略。传统社会中婚姻不是个体间的私事,而是两个亲属群体之 ? 间的事情,他们构成了一个社区的公共事件。 古德(Guddy)在他的《家庭》一书中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社会是给新娘下 聘金,而有的社会却给新郎送去嫁妆”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婚姻交换之中,可 以看出几条总的原则:第一,嫁妆和聘金与新婚夫妇的地位以及双方家庭世系的 利益相关;第二,婚姻中涉及到的财富转移在长辈眼里是公平合理的;第三,婚 姻中的财富转移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回赠礼物关乎名誉;第四,嫁妆或聘礼制度 ? 可以决定婚姻安排过程中的当事人的价值。 哈菲斯(Hughes,D?O)是从另一角度来论述彩礼的社会功能的。通过对中 世纪欧洲的研究,他得出结论说,彩礼是丈夫对妻子婚前保持处女贞节的奖励, ? 并与财产继承有关。 ? [芬兰]E?A?韦斯特马克著,李彬译,2002,《人类婚姻史》(一),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34页。 ? 吉国秀,2007,《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 Q镇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1期。 ? [美]威廉?J?古德,魏章玲译,1986,《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69页。 ? 转引自: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第 51?64 页。 4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吉纳普(Gennep)曾运用“通过仪礼”(The vites of passage)的概念来分析 婚姻支付,认为订婚仪式兼具个体意义与集体意义,这些意义通过婚姻支付的流 动表现出来,作为婚姻支付的礼物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新娘的身价或赎金,另一方 面可以解释为分离仪式,从订婚到婚礼之间的分离阶段会因为新娘的身价较高而 ? 延长。 在弗里德曼(Freedman)看来,订婚时从婆家流向娘家的彩礼有时会以嫁妆 的形式返回到娘家。它具有三重象征意义:一是感谢娘家的养育之恩;二是标志 ? 着女性权利在群体间的转换;三是意味着婆家比娘家优越。 萨罗汉尼(Saroukhnni,B)研究了伊朗社会中存在的结婚送喜钱的婚俗, 认为喜钱象征着新娘的购买价值,它在现代伊朗社会中的功能是保障妇女离婚后 的生活费用。直到 1968 年,伊朗法律规定只有男方可以提出离婚,这一法律随 着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而产生了变化,女方也可提出离婚了,但是,作为传统婚 ?俗的喜钱仍旧存在。 根据希德(Siddh,K?K?)的研究,在印度的传统婚俗中,嫁妆原本并不占 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近代男方家庭需要女方家庭分担供养儿子的费用,特别是儿 子在国外学习的费用,对嫁妆的要求才日益成为缔结婚姻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 嫁妆的女子变得难以出嫁,过去没有嫁妆已经出嫁或嫁妆太少的女人则面临被 杀、受虐待或被迫自杀的危险。分居或离婚的女人不为社会所容,法制也难年以 ? 控制事态。有关国外关于婚姻支付的研究,李银河和吉国秀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 主要是参照她们的资料而进行的归纳。 (二)国内有关婚姻消费的研究 1、有关彩礼和嫁妆的研究 费孝通在其著作《江村经济》中提到:当一个对象被选中后,媒人就去说服 女方的父母接受订婚。为了做好以后的婚事安排,要进行长时间的协商,双方协 议要经过媒人来达成。男女双方在聘礼方面会有一些争议,但如果把双方的争议 看成一件经济交易是完全不正确的。彩礼并不是给女孩父母的补偿,所有的聘礼, 除了送给女方亲属的一部分外,这些聘礼都将作为女儿的嫁妆送还给男家,而其? 吉国秀,2007,《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 Q镇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1期。 5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中还由女方父母增添了一份相当于聘礼的礼物。尖锐而热烈的协商本身具有双重 意义,它是母爱与父爱继嗣这两者之间斗争的心理反映。从社会学方面看,它的 重要性在于,这些聘礼和嫁妆事实上都是双方父母提供新家庭的物质基础,同时 ? 也是为每一家物质基础定期的更新。 姜旭朝认为,彩礼对于女方家庭而言,具有对女子人力资本转移的补偿意义 和对女方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彩礼的多寡,与家庭保障完善成正比,与女方家 庭男劳动力的数量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成反比。彩礼价值的有限性是农村可持 续发展成为问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现实需要。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间婚嫁活动各项费用及家庭收入同比均大幅度增长,显著正相关。与此同时, 经济价值观念在农村婚嫁活动中得到良好反映,婚嫁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包含丰富 ? 的社会经济意义。 刁统菊针认为,从整个婚姻的缔结过程以及之后的姻亲交往来看,聘礼和嫁 妆是亲家之间为了建立长久而和谐的姻亲关系所采取的交换体系中的一部分,是 一种基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经济交换。这种交换不仅可以缔结婚姻,更重要的是 可以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和谐、长久且稳固。当嫁妆缺席的时候,这种交换体系 就是不完整的,由此所达成的姻亲关系自然也不是圆满的。针对嫁妆与聘礼的问 题,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几种主要的理论成果:继承说;福利说;劳动价值说;竞争说;家 ? 庭意图说;财产转移说。 阎云翔认为,在中国,嫁妆的一大部分源于彩礼,因此妇女们也对彩礼十分 ? 重视。而女人追求高额彩礼的深层动机在于想把她未来的家庭建设的更美满。 王跃生认为,女家的嫁妆是软约束,而男家的聘礼却是硬要求,那些没有财 ? 力者将成为婚姻市场的失败者。 2、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婚姻消费研究 杨善华在 20世纪 90年代通过对北京、上海和河南部分地区的农村婚姻消费 研究发现,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农村的社会 变迁,农村的社会变迁又导致了农村家庭与婚姻的变迁。在他看来,农村婚姻 变?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第 53?54页。 ? 姜旭朝、蒋贞灿,2005,《农村婚嫁费用、女性人力资本与农村社会保障??一个基于民间金融的分析框 架》,《东岳论丛》第 5期。 ? 刁统菊,2007,《嫁妆与聘礼:一个学术史的简单回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期。 ?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85 页。 ? 王跃生,2002,《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第 5期。 6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迁的实质,是婚姻文化模式的变迁,即婚姻行为规范和反映这种规范的观念之变 迁。具体来说,是完全改变“结婚消费的男家为中心”的格局而代之以“男女家 并重,男女方合力建设婚后小家庭”的格局。这种新的格局,是与适应工业化 社 ? 会的强调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文化模式及家庭制度相一致的。 阎云翔通过对黑龙江下岬村的研究发现,作为对大环境中社会变迁的反应, 彩礼这一习俗已从家庭送礼的一种形式演变为家庭内部财富分配的一种方式。而 要理解当今婚姻交换的性质,必须详细考察彩礼和嫁妆的内容,以及这些礼物的 昀终接受者。此外,对这一现象的共时性分析必须放置在一个历时性的情境中, 而且是基于对婚姻交换的地方性术语的深入了解。因为无论是婚姻赠礼的构成还 ? 是对这些礼物的地方性认知,都会根据政治和经济发展而持续变动。 萧凤霞从变迁的视角在广泛的历史跨度内(从 20 世纪初到 80 年代),考察 了中国南方一个乡镇婚姻支付的实践,旨在回答当前彩礼与嫁妆的兴起是传统模 式的简单复兴还是一种重构形式。她提出,当今的婚姻交换不是20世纪50年代 末受到禁锢的传统习惯的复兴,而是地方民众对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回应与 ? 对策。 在王跃生看来,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出其存在特 征。婚姻制度并不是也不可能以固定的程式保持和留传下去,它会随着时代变迁 淘汰旧的内容,认可和接受新的做法。之所以把婚姻家庭变动与社会变革联系起 来,是因为人属于一种社会的人,社会的人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组织方式;同时人 是一种经济的人,她要借助于一定的经济组织来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或通过某 种经济组织获取生活资料。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变化,将对人的生存方式带来 ? 直接的影响。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人的婚姻家庭行为。 3、经济因素对婚姻消费的影响 李学昌通过研究江浙沪地区的婚姻消费发现,婚姻消费是农民家庭消费结构 的重要部分,也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前提,它受到社会与经济变 ? 迁的制约。也是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嬗变的重要原因。 ? 杨善华,1995,《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和婚姻》,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第 140页。 ?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72 页。 ? 转引自:吉国秀,2007, 《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 Q镇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1 期。 ? 王跃生,2002,《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第 5期。 ? 李学昌,2002,《20世纪江浙沪农村婚姻状况与社会经济变迁》,《历史教学问题》第 5期。 7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安秀玲认为,婚礼仪式隆重或是俭朴,与新婚青年个人收入没有直接联系, 但却和双方家庭收入密切相关,家庭收入高,则愿意办的隆重,热闹,反之则主 ? 张俭朴。 杨善华认为,农村结婚消费的演变,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变化,主要 是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现结婚消费的物质前提。结婚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受到 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经济实力的制约,只有农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才会增加在结婚消费上的投入。当农户还指望着在嫁女时获得一笔较为丰厚的彩 ? 礼作为某种补偿时,嫁妆与彩礼就决不会对等,自然更不可能高过彩礼。 田俊秀认为,婚姻消费包括定亲费用和结婚仪式费用,父母为了儿子的婚事, 必须节衣缩食,如果不这样做会遭到来自内心传统道德和外在舆论的压力。她通 过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民婚姻消费的研究后发现,认为西北地区的农民婚姻消费 观念存在滞后性,消费方式上的奢侈浪费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及消费水平的低 ? 质量性。 4、对婚宴的研究 赵瑞芳认为,婚姻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其发展变动的根源是社会现 实的发展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和反 应。婚宴是男女结婚的一种非官方证明,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流动性少,人 们 被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社区,以婚礼的形式获得社区的认可就视为婚姻合法性的产 ? 生。 李银河研究发现,在影响男女两类婚宴的诸因素中,有两大类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社会经济地位,一是时间因素。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举办婚宴的可能性较小, 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举办婚宴的可能性较大,这一点是有中国特色的,说明传统 文化在社会的下层较上层更浓厚些,越是社会地位低的人越容易大办婚宴,以此 补偿其社会地位低下所造成的损失,以此获得心理平衡。关于时间因素,解放后 出生、1977 年以后结婚的人举办婚宴的可能性较大,出生、结婚年代早的人则 ? 举办婚宴的可能性较小。 5、婚姻消费的文化意义研究 ? 郭莲纯,2008,《近二十年城乡居民婚俗礼仪习俗的嬗变》,《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期。 ? 杨善华,1995,《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和婚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152页。 ? 田俊秀,2001,《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民婚姻消费探析》,《宁夏党校学报》第 5期。 ? 赵瑞芳,2007,《我国婚姻中的理性策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第 3 期。 ? 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第 70 页。 8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李银河通过对北京市民的婚姻支付研究发现,在北京市民的婚姻支付中,婚 姻支付发生了重大变化,婚姻支付行为已经从主要是在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支付 收受行为,演变成主要是在两家家长与新婚夫妇之间进行的支付收受行为。这一 深刻变化具有重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表明,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传统文 化中那种结婚时在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交易??其基本形式是男方家庭得到新 娘,女方家庭得到出嫁女儿的补偿(彩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为一个独 立的新家庭的诞生给予钱物上的支持。同时,传统婚姻支付形式的变化及婚后居 处的变化又与城市人普遍享受的养老金制度密不可分。由于老年生活来源有了保 障,可以不再依靠子女供养,北京这类大城市中的婚姻支付的性质已经从老一辈 子“养儿防老”在子女身上所做的投资(男方家长出钱买到儿子和媳妇的供养与 侍奉;女方家长则因丧失女儿得到一笔补偿),改变为一种基本上是出于感情的 支付。婚姻支付从两个家庭之间的交易演变为父辈与子辈之间的馈赠这件事还有 更深一层的文化意义,即我们的社会??至少已经在经历着一个从重亲子关系到 重夫妻关系的在城市中变化过程。亲子关系这一在中国文化中一向昀受重视的关 系已经逐渐变得松散了。传统上那种父辈出资给儿子“买”媳妇,儿子婚后终身 与父母住在一起,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家庭模式,在大城市中已经演变为一种子女 结婚后立即或随后与父母分开,另立新的家庭,父辈在子女结婚时不一定非“投 ? 资”不可,子女也不一定要供养父辈的新格局。 在杨善华看来,结婚消费是社区亚文化作用的结果。社区亚文化则决定着结 婚消费的倾向与投入比重。农村的结婚消费,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结 婚消费本身不是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社会的婚姻文化模式和家庭制度都有 内在联系。所以,当由经济发展导致的社区亚文化的变化已经导致了社区亚婚姻 ? 文化模式的变化的时候,结婚消费的模式显然也要有所变化。 吉国秀通过研究辽宁清源镇的结婚消费发现,婚姻支付的不断上涨不仅是因 为个体性或夫妻关系的上升,实际上它还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为姻亲家庭所沿用和拓展,并日益发展成为谋求姻亲秩序的重要途径。作为姻亲 关系一方的娘家利用了婚姻支付的变迁,用以争取与新建立家庭的联系,来达成 ? 与婆家地位平等的谋划,这对于亲属制度稳定的当地居民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徐安琪认为,在以往社会,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 ? 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第 119?130页。 ? 杨善华,1995,《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和婚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155页。 ? 吉国秀,2007,《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辽东 Q镇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1期 9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爱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 ? 惯的制约。 (三)文献述评 有关婚姻消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嫁妆、彩礼、婚礼、亲属结 构等问题的专门讨论中,他们多从民俗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 角度,关注社会变迁、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对婚姻消费的影响, 重视婚姻的文化意义,这些趋向折射出研究视角的独特之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 对于结婚消费的研究尚存在不足:1关于结婚费用问题的专门研究少,重视程 度不够。在其它婚姻问题的研究中附带研究结婚费用,容易失去对基本应持有的 重视度和研究的具体针对性。2对结婚费用的研究尚不系统,在概念的理解上 尚无一致意见。社会学家多从功能和社会变迁角度对其加以研究;而经济学家则 多从婚姻与经济的关系方面去研究它。 (3)对结婚费用的研究缺乏整体性,以往 的文献大都是对彩礼、嫁妆等单个部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是从结婚费用的整 个过程来看,婚宴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发现对 于婚宴花费的研究。4对结婚费用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社会学理论支持和充分 的经验资料。 四、研究中所用的理论 (一)社区情理理论 在一个相对封闭及文化落后的社区中,存在着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的行为规 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它们被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这些规范和观 念可能有悖于一定社会的制度和规范或者与一定社会的制度和规范存在着某种 不适应,但因为社区的封闭性且居民文化层次具有同质性,所以,这样的社区行 为规范和观念仍然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而在社区生活的人在选择自己行为时, 则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为社区中的他人所接受,并且把它看作自己行为选择 的主要标准。换言之,只要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在同一社区中生活的大多数人的 赞同,他们就认为可行。这种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 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就是所谓的“社区情理”。 这其实是 有点和涂尔干说的“集体良心”或“集体意识”相类似,也具有外在性、普遍性? 徐安琪,2000,《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 6期。 10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与对个体的强制性的特征。但是它又以规范及与规范相适应的观念的形式表现出 来,并受到社区舆论的制约。很显然,它有地域性,即只通行在一定的地域范 围 之内,就此而言,它带有十分明显的地区亚文化的特质。在中国农村,尤其是中 ? 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们的行为,明显受到“社区情理”的制约。 (二)理性选择理论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开始借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 就是社 会学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学问题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社会学有关理性选择 理论的论述昀早始于霍曼斯他运用社会心理学家的群体动力学重新解释了小群 体的行为,从而构建了社会交换的形式。而科尔曼 1990 年出版的巨著《社会理 论的基础》,则标志着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正式确立。科尔曼吸收了上述学科 和理论的有益成果,以及纳什的博弈论思想,在经济学、社会学方法论以及交换 ? 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主张必须从行动者的 角度 来理解行动者的行动,“局外人认为行动者的行为不够合理或非理性一,并不反 ? 映行动者的本意。用行动者的眼光衡量,他们的行动是合理的。” 他以“理性” 为基础解释了个体的目的性行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理性选择理论对 “理性”的理解主要是强调一种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的出发点是 “理性人”, “理性人”假设的基本内涵是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有不同 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昀大限度的获取效益,行动者是依 据这一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而这种“效益”并不只 是局限于狭窄的经济领域中,它还包括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情感的等众多 内容。其价值取向不一定是经济目的或自私自利的,也可以包括利他主义、社会 公平、爱国主义等内容。科尔曼认为,任何行动系统都是某种社会交换系统,社 会系统和社会结构是通过人们的交往和交换行动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对人们的行 动有制约作用。因此对人的行动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一是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偏 ? 好,另一个是结构制约。 此外,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关注的是众多个人的理 性选择,而不是一个人的理性或非理性选择结果,这些都与经济学不同。与传统 的理性选择理论相比,科尔曼的理论不但较为精致和系统,而且兼容了社会学重? 杨善华,2003,《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探索与争鸣》第 2期 ? 丁玉洁,2006《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述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 12 期。 ? 科尔曼,1990,《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22-23页。 ? 杨善华,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视规范的传统。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结婚费用 李守经认为,农村青年的结婚费用主要包括三大块:彩礼,聘金,请客费用, ? 及建立新家的费用。 李银河将结婚费用定义为婚姻支付,就是指结婚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投入,包 ? 括现金以及物品。 杨善华对利用上海郊区、北京郊区、河南潢川三地农村的资料进行分析,把 结婚费用界定为结婚买房、买家具、买耐用消费品以及支付彩礼嫁妆和婚宴费 ? 用之和。 笔者将结婚费用界定为从订婚到完婚的过程中的花费,包括订婚费用、行礼 费用、嫁妆、婚宴的开支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二)婚姻消费观念 婚姻消费观念就是人们对婚姻消费持有的态度和意识,包括对婚姻消费内 容、目标、方式、结构,甚至包括用于消费的时间等问题的认识态度。从某种程 度上讲,它也是一种心理上和观念上具有可选择性的意识。婚姻消费观念的形成 和变革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社 会条件和关系左右着不同的婚姻消费观念,不同的群体、阶层和民族也经常具有 不同的婚姻消费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消费观念也是一种文化,或 者说是一种文化要素,它同一定的信仰、价值和认识哲学相联系,并支配着人们 的婚姻消费选择和婚姻消费活动。它同时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也作用于社会 的发展和变迁。 六、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文献法几乎是任何一个研究都无法超越的,因为其能够为研 ? 究提供翔实地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能呈现相关组织或单位的历史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查阅有 关文献,掌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动态;查阅相关地方志,收集有关调查点农 村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资料,收集当地结婚费用以及当地婚俗变? 李守经,2000,《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54页。 ? 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第 119?130页。 ? 杨善华,1995,《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和婚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151页。 ?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392页。 12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化的一系列资料。 (二)无结构式访问法:笔者主要采用“无结构式访问法”来收集资料。因 为“它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与结构式访问相比,它事先不预定问卷、 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 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 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 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无结构式访问昀大的特点是访问弹性大,能充 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双方可围绕所给的题目和话题,就有关的问 题、事件、现象,从历史到今天,从原因到结果,从动机到行为,从个人到他人 及重大的社会环境等进行深入广泛。在这种交谈与讨论中,被访问者提供的 许多 想法和事情往往是调查者所不曾想到的,从而给他很大的启发,使之找到研究的 新思路或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由于实施方式的不同,无结构式访问分为以下几类: ? 重点访问、深度访问、客观陈述和座谈会。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初步拟定访谈提 纲,然后就所涉及的问题与被访谈者进行讨论,然后让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采取点面结合,层层深入的方式。首 先与村干部访谈,收集全村概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地的社会风俗等。其次与 ? 村里经常参加别人婚事活动的人访谈,主要包括“大东” 、媒人、厨师等人, 收集他们对结婚费用中总体及某一类费用变化的概括。昀后对不同年龄段的己婚 夫妇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成婚时结婚费用的支出情况以及对婚姻消费的理解。?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71?272页。 ? 在 D村,某个家庭在有婚丧嫁娶这类事情时,往往会邀请 2?3个有能力、经验丰富的人来帮主人料理事 情,当地人称之为“大东”。 13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第二章 调查地点和访谈对象概况 一、调查地点概况 Y 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经 102?36′?103?45′,北纬 36?12′?37? 07′,海拔高度在 1500?3200 米之间。东邻甘肃省皋兰县和景泰县,西靠青海 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南接兰州市的红古区和西固 区,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现属兰州市管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河西走 廊的门户。全县总面积 6090平方公里,现辖 13个镇、5个乡、11个居委会、240 个村委会和 1519 个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 50.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86 万人,非农业人口 7.04万人。全县耕地 137.8万亩,其中水浇地 49.62万亩。 上川镇位于引大灌区秦王川盆地北部,Y县城正东方向,北临坪城乡并与天 祝藏族自治县接壤,西依柳树乡,南接秦川镇,东靠景泰县正路乡。全镇总面 积 360 平方公里,下辖 15 个村民委员会、8816 户,总人口 34731 人,总耕地面积 93691.62亩。有金、铜、锰、石灰石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该镇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力打造露地蔬菜、奶牛养殖、 舍饲养羊、饲草、药材种植等农业支柱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 建成 5000亩防护林和 5600亩生态林,在秦王川北部形成了一道绿色长廊。镇上 依托土地、水利、矿产资源丰富的三大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15 家,逐 步形成了种养加和企业、基地、农户互联互动的发展格局。D 村位于上川镇中部,有 5 个村民小组,共 650 户,总人数为 2700 人。D 村有耕地面积约 9300 亩,人均有水浇地 2.5 亩,其余均为旱砂地。农作物有小 麦、青稞、洋芋、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胡麻、啤酒大麦、豌豆等。畜牧业以养猪、 养羊为主,2007年农业收入为 1895元。村内交通便利,每天都有客车发往县城 和兰州,村内道路已全部用水泥进行硬化。通讯普及率高,几乎家家都有固定 电 话,相当一部分村民也携带手机。贫困户享受农村低保, 每月为 40?60元/人, 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享受 100元补助。 二、访谈对象 本文的访谈对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人组成:一是“大东”。这些人在村中德 高望重、在婚事的办理中经验丰富,通过与他们访谈,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近年来 结婚消费的变化状况。二是媒人。在 D 村,媒人一般都是能说会道的人,并且 也乐于为别人介绍对象。他们保媒的经验丰富,对当地的婚俗有深刻了解。对媒 14 王立业: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研究 人访谈,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婚姻习俗变化的状况以及彩礼的变化状况。三是厨师。 D村家庭在办婚事时,绝大多数是在家中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厨师作为婚宴的直 接执行者,对近年来婚宴的发展变化有直观的了解。四是婚姻当事人。这是访谈 对象的昀主要部分,作为当事人,他们对结婚消费有着切身的体会。在 D 村, 男性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高于女性,只有更多地同男性村民访谈,才能更准确地 了解到当时他们结婚消费的具体情况。因此笔者
本文档为【欠发达地区农民结婚费用支出分析——以Y县D村为例(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8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0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