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政策学

教育政策学

举报
开通vip

教育政策学教育政策学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提问 一、 古代的政策研究 从上古时代到20世纪中期的政策研究,统称为“前公共政策学时期的政策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政策研究 1、史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2、策士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3、谏议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4、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二、古代西方的政策研究 三、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公共政策学学科的原因 1、政策相关知识来源于对政策结果而不是政策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2、政策相关知识来源于个人直观体验,对政策...

教育政策学
教育政策学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提问 一、 古代的政策研究 从上古时代到20世纪中期的政策研究,统称为“前公共政策学时期的政策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政策研究 1、史官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2、策士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3、谏议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4、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二、古代西方的政策研究 三、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公共政策学学科的原因 1、政策相关知识来源于对政策结果而不是政策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2、政策相关知识来源于个人直观体验,对政策的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出发,而不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经验与定量方面研究政策。 二、18、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这一时期,产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急剧进步为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与手段: 1、19世纪上半叶,统计学的独立; 2、英德法等国的研究者就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研究通过经验观察与量化处理检验思维逻辑与事实逻辑的一致性。 3、自然科学脱胎于哲学 4、比较语言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独立 5.政治学由思辩的哲学变成实证的科学 一、密尔和托尔维克.比较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对政治假设进行验证 二、马、恩,辨证唯物、历史唯物的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社会经济的考察与 社会阶级的分析。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 一.批判重商主义,克服重农学派的偏见;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只有分工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反对一切阻碍经济自由的政策和学说;并提出一整套的理论和经济政策,其主张和建议对当时英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对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经济自由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国家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三、在研究方法上以经济人的利己心假设作为立论的基础。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 著有《战争论》,对政策研究的主要贡献: 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认为应该把战争或战争中的各个战局看成一条完全由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锁链,并把每一个战斗都看成这条锁链中的一个环节。正确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的“政策群”、“政策链”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将战略要素区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统计要素。军队的武德、统帅的才能、政府的智慧、民族的精神是精神要素的主要因素`。精神因素与其他要素一起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克的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典范。 3、他强调战略决策须依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部情 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予以修正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对政策研究的主要贡献: 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规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元政策和各项基本政策、部门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 2、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为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政策研究能更准确把握政策的本质,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的诸环节之间、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1、强烈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做文化科学。他认为价值关联决定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野。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实在进行因果分析。在价值关联与因果分析之间有一个中间步骤—价值分析。韦的文化解释、价值关联、价值分析对政策研究的后行为主义时期倡导的价值分析与伦理考量有显著影响。 2、人的行动或者社会行动包含有两个基本因素:动机与目标。人们总是依照一定的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手段,他认为目标合乎理性的行动是一种理想类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动是不尽合乎理性的,常有许多非理性的因素,目标合乎理性的行动的这一理想类型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他与人的实际行动的比照中使后者的非理性因素得以凸显.韦的这一理论对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3、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并且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的科学的决策模型. 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他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 三、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50年代初诞生的。 (一)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 “三论”提供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提供的基本方法是:1、系统方法(是指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注重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动态地、整体地予以考察); 2、信息方法(即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输出以实现有目的的运动的一种方法); 3、反馈方法(在研究控制系统时运用反馈概念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4、功能模拟方法(根据模型与原型之间的某种相似关系,用模型来模拟原型,通过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内在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70年带出现“大系统论”:一是对人脑、人体等特大系统的研究;二是对生产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复杂巨系统的研究。 (二)决策科学的形成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 法并正确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决策科学是在20世纪前半期按照不同的理性人假设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的: 1、设定理性人为经济人; 2、以西蒙为代表设定理性人为管理人。其在管理理论中的两大主要贡献: A、以“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为基本命题构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型;B、借助心理学的成果概括出了决策过程理论:问题、目标、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或措施、比较和评价、选择与决策、执行和控制。 (三)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从行为科学20世纪30年代发端于美国,孕育于管理学领域.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 行为科学概括地说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 期的目标。 行为科学涵盖了众多的学科,其统一性在于行为主义方法论。行为主义是关于观察个人、组织或动物等有机体在既定的环境中或者内外刺激中的表现和反应的学说。它强调上述受观察者可观察的、可计量的、有规律的、甚至能够操作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表现的重要性,相信能从这样的行为表现中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倡导者有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梅里亚姆、拉斯韦尔、伊斯顿、阿尔蒙德、多伊奇等。受欧洲大陆实证主义政治社会学和经验主义社会研究方法的影响要求突破美国政治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规范主义研究方法的局限,强调政治学的方向须是政治行为学。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产生公共政策学的催化剂” (四)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背景:,,,,,,,,,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秉承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立场,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较少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了市场经济的缺陷。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最佳方案。 理论主张:抛弃自由放任的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市场失败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经济,就可以增加有效需求,消除经济危机。 对公共政策学的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的正面作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知识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行政策咨询。 四、学科的诞生及其初步发展 代表著作: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对政策科学的概念、特点、基本范畴、科学的决策方法等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 代表人物: 创立者拉斯韦尔是政治行为主义的先驱者和重要人物。他在前著中的文章《政策方向》中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发展方向和政策过程等学科要素做了论述。揭示了该学科的特点如下: 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 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3、它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敏感的学问。 4、它是必须和官员一起来作的学问。 5、它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6、它是一门必须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主要进展(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 1:政策分析在定量方法和技术方面,尤其是在系统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以 受益分析方法等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及成本— 2、许多政治学研究者,纷纷重视政治学的政策科学取向。比如: 一是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一书。政治学的任务就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哪种政策应当如何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 二是拉斯韦尔。《决策过程》(1956)在决策过程理论基础上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政策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活动上,形成了功能过程理论。 三是林德布洛姆.《政策分析》(1956);《渐进调适的科学》(1959);《决定的策略—政策体系是一种科学》(1963)等。 四是阿尔德蒙。批评法理主义、制度主义、规范主义的政治学过于注重演绎法,对政策方案的选择与目标的达成没有助益。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政治分析理论框架。 对政策科学的贡献: 1、把政治研究和政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的的倾向。 2、公共政策乃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其功能有4种类型: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制性功能、象征性功能。 第二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一、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治学界以德洛尔为代表开始酝酿一场对行为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1、拉的错误在于把方法论视为学科进步的唯一动力,把许多极为重要的问题归结为方法论的问题,而忽视了政策的实际内容。 2、把纯科学、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引进政策科学并视为唯一有效的方法,认为政策诸环节、诸因素之间存在着单一的决定关系和机械的因果关系。忽略了政策科学与自然科学、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3、拉氏对理性方法、定量化、各种统计方法片面追求导致研究会避免复杂而难以量化社会和政治问题以及判断色彩浓厚的伦理问题,淡化了社会责任感。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政策科学的三部曲(《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的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的构想》)其主要贡献: 1、分析了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的一些误区。 2、指出了美国政策科学进入新阶段的发展趋向。 3、提出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 4、指出了公共政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实践性。 第二阶段的政策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是方法论的多样化 1、行为主义方法仍然是众多学者的追求; 2、公共选择方法论暂露头角 3、博弈论的运用 4、个案研究受到重视。 二是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 第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政策的前期阶段,即政策的制定阶段。 第二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后期阶段也即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上。 三是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四是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安德森的《在比较政策分析中的系统与策略》、莱彻特《比较公共政策:问题和观点》 二、 学科研究的近期进展 1990年以来美国学科研究的进展为: (一)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1)伦理取向。 (2)管理取向。 (3)政府改革取向。 (二)方法论的非科学化。 (三)公共政策的建制化。 (1)、学会的成立与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2)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3 三、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政策研究从延安时期就十分重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孟繁森和李铁映的呼吁。 研究机构的成立;专著的翻译;教材的编写;大学课程和学位点建设和研究机构的成立;学术团体的成立。 总的来说,到9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基本包括: 1、在借鉴和综述国外和我国台湾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内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般情况出发,编撰而成的概论。 2、对国外政策研究和评估中广为使用的数理方法、系统方法、社会调查和量化处理方法等,以及这些方法在研究政府大型工程决策、大型社会治理或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优化中的应用,所作的研究、综述、介绍。 3、针对政府部门面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所作的对策性的研究。 第三节、 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阶段划分 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基本上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 一、我国教育政策的初创时期(1985-1995) 背景: 1、1985年,我国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集权管理开始转型,转而实施以政策法规为手段的宏观管理。 3、在与国外的交流中,国外政策科学与教育政策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学者纷纷投入教育政策学的研究。 研究的特点: 1、处于研究的开端,成果还不丰富。11年间发表论文166片,著作7部。 2、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体制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政策以及国外教育政策,较少涉及私立、民办教育政策。 二、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体系的确立(1996-1999) ”规划与,,,,年A 、教育政策文本:,,,,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 远景目标纲要》、《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 B、研究成果:三年间,教育政策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都有大的提高。共发表论文127片,著作5部。 ,、研究领域:教育政策基础理论研究、教育行政政策研究、教育财政政策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学科发展:两本标志性著作:袁振国的《教育政策学》、孙绵涛的《教育政策学》。 三、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纵深发展 1、宏观背景:1998年底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全面进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宏伟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2、成果:1999年-2002年四年间发表论文416篇、出版著作20部。教育政策研究组织成立、研讨会召开、研究的人数与学着越来越多。 3、研究的领域:教育政策基础理论、教育行政政策研究、教育财政政策研究、基础教育政策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第四节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研究的体系 从系统发生学的角度来构建有中特色的教育政策研究体系十分必要。 一、什么样的政策是好的政策:教育政策价值基础 二、教育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教育政策科学 三、如何看待既有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分析 第二章:教育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政策学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其主要含义: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与执行的公共政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点 3、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二、什么是教育政策学 教育政策学是一门新起之学。它尽可能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对教育政策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和教育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 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者相关性分析,探索教育政策的固有规律,改进教育政策系统以提高教育政策质量。 三 :教育政策学兴起的原因 一、 教育政策学的兴起 二、教育政策学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国家职能的变化 1、当今国家决策的范围空前扩大 2、国家决策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空前突出 3、国家决策的难度加大 (二)学术原因 1、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的母体—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正在发生变化: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制度研究到过程研究,从形式研究到功能研究。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治科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改变了以往的重理论轻实际、重基础轻应用的传统,走向了实用化、应用化。教育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教育理论应用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对教育政策制定、对教育规划、预测的贡献。 四、教育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政策科学的关系 从科学学的角度看,科学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学科(研究本领域内的基本范畴及运动规律);技术学科(研究本领域内不同专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比基础学科要具体);应用学科(研究各专业技术如何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是各个具体技术的科学总结,也是技术学科的具体运用)。政策科学相对于教育政策学是基础性学科,并带有技术性学科的特点, 教育政策学属应用性学科。 2、与教育政治学的关系 教育政治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相互联系、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的政治功能以及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教育作用的一门学科。其重点在于揭示教育与政治之间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般的性质。而教育政策学主要研究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和教育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把教育政治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生动的教育实践中去,具有操作、规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假定与规范的关系。 4.与教育社会学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将教育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研究教育制度与整个社会结构、学校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的学科。教育社会学与教育政策学的区别主要是是否强调教育中的政治问题,教育政策学可能更关注教育中的政治因素和策略因素。但二者联系日趋紧密,已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社会学是对一国或多国的教育政策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把握教育政策的制订依据及其实施步骤。他们审视教育政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分析教育目标与社会总体目标以及其它子目标的一致性,考察教育政策的改革是否适应社会变迁等。 5、与教育行政学的关系 教育行政学是研究教育行政职能以及为实现教育行政职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它是以研究教育行政职能为核心,以教育行政决定、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效率为其主要研究范畴,其目的是最大可能发挥行政功能,提高教育行政效率。教育政策学也关心政策执行,但主要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考虑执行时应该具有的条件,具有预期的性质。其核心问题不是行政功能,而是行政目标和行政过程。教育行政学与教育政策学有交叉重复的地方,但不能相互取代, 它们之间是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政策学研究的是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呢 1、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2、研究的并非是所有组织、而只有公共组织决策行为。 3、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决策行为核心与重点。 4、政府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各层级的公立学校的决策仅限于本单位的范围实施,公共性十分有限。通常不列入教育政策学研究的范围。 第三节 教育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政策学是科学,决策科学化是这门学科的根本诉求。这里的“科学化”其一是指择定的政策方案反应了政策对象的运动规律与发展趋势,以及执行效果与期待效果的一致;其二是指政策过程符合科学的程序与手段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在既定的教育政策目标与价值体系下,以最佳的途径与环节来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就结果和行为取向来看,具有科学的品格。 (一)科学的品格 1、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 、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 2 3、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与逻辑一致性。 4、注重简单性原则。 教育政策学是一门科学,他努力地想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科学的品格并热衷于从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控制论以及其他的自然科学门类中引进概念、分析工具、研究手段和研究程序。 教育政策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政策研究应该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 (二)研究教育政策的方法论体系 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程序与手段以尽可能地使科学的品格在研究过程与结果中的得以实现和体现,这是教育政策学的根本诉求。为此,在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1、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 科学理论不仅在内部结构上具有逻辑严密性与完备性,而且还要被社会实践所证实。这种逻辑与实践的统一是科学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2、政策分析的视野与路径 以教育政策学的整体的或各个具体的研究领域的知识为研究对象,指导整体的或各个具体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实现其科学诉求并进行理论建构。通常以一个逻辑自洽的概念框架或者一组逻辑结构紧密理论命题的形式展现出来。 1、政策研究工作的程序与步骤,以及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各种技术性手段与方法 (1)研究程序与步骤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著名学者波普指出,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在研究程序和步骤上与自然科学没有多大差距,即:一是观察与试验;二是归纳结果的通则化;三是假设;四是对假设的尝试验证;五是证实或者证伪;六是知识。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可以按如下步骤: 一、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二、确定假设;三、收集系统资料;四、资料分析;五、做操作性的研究;六、写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技术性方法 教育政策学的上述研究都是以经验观察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实证研究,所以资料收集是十分重要的。 种类:一、书面资料或者文字资料(报纸、刊物、书籍、政府文件、内部调研报告、、工作动员、进展、总结报告、其他类型的文字材料),获得的方法与手段:检索、查询、采购、借阅、摘录、核实、分类、存档等;二是非文字材料。获得的方法有:实验(进行试点)、观察(参与法、直接观察法、蹲点、解剖麻雀)调查(文娟、电话、面谈) 教育政策研究究其课题而言应采取哪种或者哪些技术型、操作性的方法,取决于课题的大小、经费的多少和拿出研究成果的时间要求。可以把政策分析区分为两类:一、战略性和研究性分析;二是紧急对策性和初步性分析。美国学者帕顿和沙维奇将这种研究界定为“快速、初步分析”,其对快速、初步分析方法的界定是:“一系列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能够迅速运用又理论上可靠以帮助制定好政策的各类方法。”。其具体地分析了运用这种方法的政策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表1-1快速决策分析过程中的各步骤地初步方法 初步方法 分析过程中步骤 认定和细化问题 简单计算;快速决策分析;政治分析;问题报告 建立评估标准 技术、经济与财政、政治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 确认备选方案 研究分析;不行为分析;快速调查;头脑风暴 评估备选方案 外推法、理论、直觉预测、折扣分析、脚本写作 展示区分方案 成对比较、满意、排列顺序、非支配性备选方案 监督评估实施 前后、实际与预期、有为与无为对比、成本取向 第三章:教育政策概述 第一节 政策、公共政策、教育政策 三者之间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什么是政策 卡尔、弗雷德里奇认为政策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者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詹姆斯。安德森认为政策主体分为官方主体和非官方主题。前者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和作为公民的个人。这是对政策的最广泛的理解。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 特指由政府及其官员和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即安所说的官方主体制定的政策。其基本目的是利用国家公共权力来解决公共问题。在狭义的层面上,政策就是指公共政策。 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包括工业政策、农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住房政策、社保政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等等。 三、什么是教育政策 国外有学者从广义的层面来界定教育政策的含义。如霍根认为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包括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题。官方主体包括:1、国家层次,如国家元首、国会、政府首脑、执政党、内阁;2、教育部长、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3、负责考试、课程设置与发展等活动的其他教育机构;4、咨询机构;5、中介组织。 非官方的政策制定主体包括各种利益集团、在野政治党派和大众传媒组织。 我们主要从狭义层面作理解: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它是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公共政策。 四、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共性 1、公共政策解决公共问题、事关公共利益,每一项政策都影响巨大,教育政策也一样。 2、公共政策的制定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甚至“让人捉摸不定的过程,它受到组织、机构、利益集团的限制,甚至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教育政策也如此。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所作权威性的分配,充满价值取向,公正、公平、有效分配自然、社会资源是公共政策的神圣使命。教育政策也一样。 4、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志的表现。教育政策一旦制定,也具有强制性,他告诉人们,政府希望在教育领域做什么、不做什么。 5、公共政策在目标设定、资源配置上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但公共政策的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大量采用科学的、经验实证的以及事实陈述的方法。教育政策的研究也力求客观、准确和科学。 五、教育政策研究的特殊性 1、教育政策反映是国家统治者在教育领域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2、教育政策所要保护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权利与利益。 3、与其他公共政策比较,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作用要大得多。 4、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他们左右着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其中最基本的是三大焦点:一个国家的教育理想是追求精英主义还是平均主义;对下一代的培养是谋求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在教育管理中是中央控制还是学校自主。 5、由于教育面对的是人的发展与培养问题,所以与人的发展有关的学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教育政策研究。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共同点 (1)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上层建筑,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服务于这个经济基础。 (2)在制定的过程中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准则是一致的。 (3)执政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经过具体实施,待有实际的需要而有条件成熟时,都会上升为教育法律。 (4)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指导着教育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规定着教育法律的原则和内容。法律则是教育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 2、不同点 (1)制定的主体不同。 (2)调整的范围不同。 (3)执行的方式不同。 (4)稳定性不同。 (5)规范的严密程度不同。 第三节 如何理解教育政策 一、认识政策本质对政策分析和研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政策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人们关于政策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往往决定了政策分析 和政策解释活动的模式,影响政策分析的形式与结果。 对教育政策本质的三种理解 一是某种行为准则、计划、法规、谋略、方案和措施等,即某种由人们执行或遵守的“文本”。把政策本质理解为静态的“点”即文本; 二是某种有目的地进行价值分配、处理问题或者实现既定目标复杂过程,把政策理解为动态的线性过程,即从目标到结果的直线。 三是认为不仅仅是某个特殊的文本,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既有过程又有结果的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后相继的复杂的“圆圈”,包括文本、文本的形成、文本的修正、实际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等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的非线性的过程。 上述三种关于政策文本的解释往往与不同的政策模式相联系。 美国学者伊根。古巴在《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一文中概括出了政策的8种定义,并把它们分为目的性政策、行动性政策、经验性政策,并说明了不同的政策定义会形成不同的政策形式,认为政策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分析者所遵循的是哪一种政策定义。 上述分析证明,关于政策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政策分析框架和政策解释模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国内有关教育政策定义的分析 1、国内关于教育政策的定义:(1)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2)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3)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4)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 。(5)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 国内学者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政策,即文本获各种文件的总称。一种或多种行动依据、准则或措施。但这种理解是片面地、局限的:(1)表达各种行动依据和准则的政策文本仅仅是教育政策的表面形式,或其“现象形态” ,而为准确、清洗表达其本质意义或者实质性内容。(2)把教育政策理解为强制性的文本,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的政策制定者与利益主体的关系模式。(3)把教育政策理解为“文本”是把他理解为一个静态的点。 三、理解教育政策的四个维度 何理解教育政策的本质呢,本课程认为 一是要明确其表面形式或现象形态; 二是要探讨实质性内容即本体形态; 三是教育政策过程的根本属性; 四是区别于公共政策的一般特性。 1、教育政策现象形态——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组成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 现象形态主要是指教育政策的静态的表面形式,是一定的政治实体—政府关于教育领域政治决策的结果,如措施、方针、法律、规定、规划、准则、计划、方案、纲要、细则、条例等文本形式表达出来而形成的。 有四个层次(1)某一单项的政策文本(2)某一教育领域的政策文本的集合(3)一个国家总体的教育政策文本的总和(4)元教育政策文本。 二、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教育利益分配 1、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主要是指各种形式的教育政策所共同具有一致性目的性特征。各种具体的教育政策的一致性特征即为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分配教育利益——权利、权力、机会、经费、条件等等。 2、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或利益分配意义是现代政策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戴维。伊斯顿、张国庆、陈庆云等都有相关论述。 3、教育利益、教育利益关系是教育领域政治活动和教育政策的基础与核心。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历史和现实的教育政策分配教育利益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二是统治阶级中的各阶层之间;三是在具体的教育利益主体如教育组织、家庭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政策过程—动态连续的主动选择的过程 教育政策要解决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目标是通过连续的动态的主动选择的政策过程来完成的。 1、教育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具体运行的过程 陈振明认为这一过程为: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等。刘复兴认为包括:教育政策制定、实事、评价。 2、教育政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一方面,从政策制定、实事、评价到结束是一个前后顺序相接的连续过程,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而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政策圆圈;另一方面,一个政策圆圈结束以后并不代表政策过程的完全终结,而是在政策过程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开始对政策结果新的评价和政策文本的修正,在此基础上开始新的政策过程。 3、教育政策是政策实践主体的一种主动的集体选择过程 这个过程是决策主体主动选择、利益主体主动参与的过程。从理想的意义说,教育政策过程中的选择是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的辩证统一;从结果意义看,是集体选择即政府选择的结果;从过程来看,是个人、集体选择相互作用的多方博弈的过程。 四、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质 教育政策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特殊性: 1、教育政策活动的特殊性:美国佛兰德(,(柯伯思提出了几点认识:一是教育政策的指定参加人数众多、内容广阔多变,真正理解其本质是困难的;二是公众对教育系统更熟悉、更关心,更愿积极参与;三是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权力更分散;四是教育过程本身有多重目标,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又有含混性,评估其成果具有先天的困难。 2、教育利益分配的特殊性:一是与经济政策不同,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尤其是利用政府机制来配置的义务教育领域的教育资源是无偿的、非营利性的;二是对教育利益主体的受教育者个人来说,教育政策分配具有独特的内容与阶段性。其分配的是个人身心发展的机会、条件和资格认定;体现为四个阶段: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发展水平、资格的认定。三是教育利益的分配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加不可替代的意义。 第四节 教育政策分类 1、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它是关于怎样制定政策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 和规范作用,是其他层次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一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总的原则和方针,谋求的是其他各项政策遵循统一的政策理念,而不是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在我国是由中共中央制定,并经全国人大审核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基本政策:教育基本政策一般针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或某个基本方面制定,对教育功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国现阶段基本政策主要有:——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政策;——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参与办学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政策;——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社会地位为核心的教师政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执政党或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具体政策:是指为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一般针对性强、内容细、效力单一,具有可操作性。 2、各级教育政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政策 所有的这些教育政策反映了国家和政府对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行动意图、必须遵循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计划。 3、鼓励性的教育政策、限制性政策 根据政策所起的作用进行的分类,前者是带有奖励性质,鼓励人们朝着某一方向努力,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后者则是为限制人们的选择范围,以制止政策制定者所不希望发生的教育行为产生。反映了政府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即起到了一种规范导向的作用。 第四章:教育政策系统论 第一节 教育政策系统的构成 教育政策系统是教育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教育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教育政策系统是由教育政策主体、教育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一、“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主体”是指积极活动的、具有意识的、能动性的人;“客体”是指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即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将两者之间关系界定为:认识关系;实践的关系。 这两个范畴已被人们运用到一些社会科学的学科,尤其是管理理论中。管理主体是指拥有一定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和组织,管理客体是指主体行为的承受者,包括人员、资金、物质、设备、信息、时间等因素。 二、教育政策主体 教育政策主体一般可以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安德森在《公共政策》认为政策制定可以分为官方、非官方两类:前者是指拥有 合法的权威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立法者、行政官员、行政管理人员、司法人员;后者包括利益团体、政党、作为个人的公民。 琼斯和马瑟斯在《政策的形成》分析了政策提案的来源,即政府内部、政府外部两大类。前者包括:行政长官、官僚、咨询者、研究机构、议员及其助手,政府外部的提案者包括利益团体和协会、委托人团体、公民团体、政治党派和传播媒体。 罗杰。希尔斯曼在《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分为直接的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力量两种。 三、教育政策客体 教育政策客体指的是教育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教育政策所要处理的教育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 1、教育问题 为人们所觉察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者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不协调状态,为了维持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有必要消除这一不协调状态。 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叫做教育政策问题。 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的人数的多少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为:分配性、调节性、再分配性的三种;邓恩安问题的性质将政策问题分为:结构良好、结构适中、结构不良的问题。还有的分为:实质性问题、程序性问题。学者们关于问题的分类,可以为我们理解教育问题提供思考的框架。 2、目标团体 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要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教育政策有大有小,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他们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影响或调节、控制的社会成员及其行为的范围不同。 教育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尤其是教育利益关系。 四、教育政策环境 美国政策科学家安德森认为,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与政策环境,并从政策环境传导政策系统。与此同时,政策环境限制与制约着决策者的行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影响政策存在、发展及其变化的因素皆构成政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的社会环境。 1、教育政策的政治环境 任何政策都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与表达,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为,教育政策也不例外。 1)政治影响到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 2)政治影响到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式。 3)与其他公共政策比较,文化传统的影响因素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作用要大得多。 4)影响到教育政策制定的质量与效率。 5)影响到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 2、社会经济状况 (1)经济状况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2)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 一是经济实力影响到教育政策问题的提出;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影响到政策方案的选择。 (3)经济实力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政策实施的效率。 3、教育环境 (1)教育的传统和现状 其一,教育传统以一种遗传基因的作用方式融入显示,形成一股强大力量去影响人们,赋予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人们不自觉地带着这种教育传统区制定教育政策政策;其二,教育传统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具体的政策目标和方案内容。 教育现状对教育政策制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方面,教育现有的问题、矛盾和要求通常就是教育政策问题的来源。另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现有水平还从客观上制约着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方案的选择。 (2)教育理念 是指一国国民对教育的基本观念与信仰倾向。政府制定教育政策要以社会具有的教育理念为导向。终身教育、教育先行、教育平等、个性发展都是当前制定教育政策重要的教育理念 4、社会舆论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中介力量 社会舆论实际上是反映与表达人民愿望、要求的一种形式。 一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二是社会舆论的广泛性,又可以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方案选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增强政策的可行性。 5、国际环境影响到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 所谓的全球化就是指世界各个分散的部分或因素形成紧密联系的世界性网络,它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即某种不易各国的具体环境、地域、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等为转移的趋势,其基本内容是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全球化趋势最明显的表现在经济方面,也明显表现在政治、科技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市场化是当代世界另一趋势。市场化必将影响到教育的决策。 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的第三个基本的趋势。教育的信息化也成为各国教育政策的一个热点。 第二节 教育政策系统的运行 从系统发生论的观点出发,教育政策系统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他的实际运行表现为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中介等环节组成的活动过程。 一、教育政策子系统的划分 1、信息子系统。 是由掌握技术的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资料。 信息子系统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是: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纯化(通过整理加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剔除多余的、错误的资料)二是归类(将最初收集的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按照政策制定的需要,进行分筛或合并的处理)三是存储。(将那些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编序储存起来,已被检索使用。) (3)教育信息的传递。要求迅速、准确。 在信息处理上,要忌慢、粗、乱。 2、教育政策咨询子系统 教育政策咨询子系统是由现代教育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子系统,它集中着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教与决策提供方案和其他方面的咨询服务。 3、教育政策决断子系统 教育政策决断子系统也称中枢子系统。他由拥有最高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 成。处于核心地位。 特点:一是权威性。有拍板定案的的权力。二是主导性。主导全过程。 作用:一是提出有关教育政策问题;二是考虑政策目标确立;三是组织政策方案设计;四是负责教育政策最终决定。 ”与“断”的关系:做到多谋与善断。一是要充分利用咨询系统的长处,发挥 “谋 其参谋作用;二是不要让咨询系统代替自己的决策,不能完全为其左右。 4、教育政策执行子系统 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构成。其主要职责是将政策方案(理想)转变为政策效果。 特点:现实性(将政策方案转变为政策效益);综合性(牵涉到许多因素、必须采取种种措施与行动);具体性(将目标加以分解,具体落实到单位、个人)灵活性(遇到的是复杂多变的情形,新的问题、矛盾随时会出现) 5、教育政策监控子系统 由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组成的一个子系统,他的作用贯串于整个教育政策决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的过程之中,使目标得以顺利实施、避免教育政策变形走样、保持教育政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作用:(1)确立教育政策执行准绳和规则,提供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 2)监控政策执行的情况; ( (3)反馈政策执行的情况。 教育政策系统是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相互联系、依存、作用而构成的大系统。 执行子系统是系统运行中的一个实践环节是条文上的政策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现政策目标。 对监控子系统的要求是:真实无误、迅速及时。 二、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利益集团:指那些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媒以及思想库等。 阿尔蒙的“指因兴趣或利益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 厉以宁“利益集团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它是以经济利益目的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组织。所谓利益集团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彼此认同,有着共同或者基本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愿望和主张,使自己的利益得以维持或扩大。” 利益集团是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利益、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其目的是建立、维持、增进共同利益和共同态度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其职责在于利益聚合功能,以保持和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 第二节 教育政策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由系统论的观点看:教育政策的运行表现为一个系统的不断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 政策系统的运行究竟表现为各个阶段与环节,但这个过程究竟有多少阶段、环节、或功能活动组成,政策科学家的说法不一。 安德森《公共决策》:问题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通过、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价。 拉斯韦尔《决策过程》:情报、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终止。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终结。 第三节 教育政策活动者 教育政策活动者即教育政策主体,“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一、官方的教育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有权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审查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政权机关。在我国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职权是立法。 中央立法机关 (1)行使中央立法权。其处理的社会关系的对象与范围是国家与社会当中基本的、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领域和重要的社会关系。其范围由《宪法》和宪法性的法律加以规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规定我国教育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重要关系的法律由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审查权。 地方立法机关 在我国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1)执行;(2)立法。制定地方法规、条例或者单姓条例等,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行政机关 立行政机关(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政策活动主要包括:授权立法、职权立法。 授权立法:又称委托立法是指各级行政机关经立法机关的授权而进行的一种立法活动。授权立法要求严格依法进行。对授予的立法权一般都有严格的时间及事项的限制。在指定的时间针对指定的事项由指定的机关来制定。并且不可与法律授权机关所规定的原则相抵触。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不仅组织政权,而且直接制定政策。共产党的组织机构是我国政策制定的主体机构。共产党制定的教育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直接制定。党的中央和地方一级的委员会通过颁布决定、决议、文件等制定政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二、联合制定。党的机构与政府机构联合制定的政策,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年) 三、委托指导制定政策,党中央只作原则性决定,委托政府部门制定具体政策。 职权立法:是基于行政权的立法,是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或者行政权所进行的立法。 行政机关在《宪法》与行政机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享有制定教育行政法规的职权,教育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制定教育部门规章。 行政机关所制定的教育规范、条例、发布的决定、通知等一般被统称为教育行政法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我国教育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利益集团: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利益团体的行为动机及原则也是按照“经济人”的假设行事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决策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某种利益团体之间互动、争斗、妥协和缔约的过程。 利益团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团体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成员多少、声望大小、财力厚薄、组织强弱、领导力高低、内部凝聚力状况以及运用策略的情形等诸多因素。 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方式主要有游说、宣传、捐款、抗议等。利益团体影响政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游说,包括内部游说和外部游说。政治捐款。互联网是美国游说的又以便捷而成本低廉的工具。 公民: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与义务的人。 公民观念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和政治角色以及由此而来的权利与义务的认知。 公民的身份意味着参政的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并影响政治生活的权利。“参与并影响”界定了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以国家主人或主权者的身份,对重公民决定或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途径: ( 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主权。(2)以间接或代议的方式选出代表制定、或修改并执行公共政策。(3)使用某种威胁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迫使政府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4)参加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影响政策,或通过制造舆论或游说的方式影响政策。(5)对政府通过的政策采取合作、不合作的态度来影响政策。 大众传媒: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居间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电视、因特网等诸形式。 决策中的信息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大众传媒则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被称作是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表现在:能及时反映社会所发生的公共问题,同时,其所传播的信息是对政策问题和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淘汰、处理,经过层层加工,在提供给公众。他所建构的“第二现实”影响受众对问题内容与性质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到政策议程的建立。其焦点效应,可以形成强烈的政策舆论压力,促使决策系统接收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指根据政策研究组织与决策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官方思想库、非官方思想库。 官方思想库:在政府和政党组织体系之内的智囊系统。其活动有: 1、按照决策者的要求,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方案的具体规划工作; 2、围绕着决策者关心的教育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情况、预测可能并提出建议。 其特点:1、与决策者关系密切,了解决策者关心的问题、政策运行的实际情况、能充分利用政府、政党的信息情报系统,易被决策者接受,可行性高。 2、易受决策者意愿和意志的影响,研究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差。 非官方思想库:独立于政府和政党组织体系之外的研究机构。有三类: 1、由政府资助与管理的专门研究机构。社科院、中科院。 2、各种独立的、民间的研究机构。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研究所,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 3、大学 特点: 1、研究工作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 2、人才集中、研究领域广泛; 3、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教育政策的决策。 第五章:教育政策制定 第一节 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 教育政策制定模式是对政策制定的程序和步骤的概括。我国台湾学者根据戴伊、艾兹奥尼、德罗尔的分类观点,将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分为8类)理性模式;(2)渐进模式;(3)综合模式;(4)组织模式;(5)团体模式;(6)精英模式;(7)竞争模式;(8)系统模式。 上述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政策所要达到的理想或目标的角度分析的模式,叫“目标”模式,如理性模式、渐进模式、综合模式;二是从政策主体构成的角度分析,叫“构成模式”。 一 教育政策制定的目标模式 二 教育政策制定的理性模式 1、理性模式的主要要求是:政策制定者根据完备的综合信息,客观地分析判断,针对许多备择方案进行优缺点评估,排定优劣顺序,估计成本效益,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经比较分析之后,选择符合经济效益的最佳方案。是以理性的定量分析为基准的。 2、 理性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设计出一套程序,借此程序,决策者能够制定出一个由最大“净价值成效”的合理政策。 3、需要满足的条件: 1)知道所有的社会价值及其相对重要性; 2)知道所有可能的方案; 3)知道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 4)能估计政策方案所能得到与失去的社会价值的比值; 5)能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政策方案。 4、理性模式的决策程序 准备阶段: 政策目标的确认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尽可能量化) 寻求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政策分析阶段 对备选方案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将方案按优劣排序 抉择阶段 确定要实施的政策方案 5、理性决策模式的主要不足 1)假设前提的问题。该模式有两个假设:一是整个社会上有一些为大众所共同认定、追求的价值目标,而这些价值不仅可以知道,而且可以量化。二是决策机关有无穷无尽的资源。 2)政策目标操作化及量化的问题。该模式一个基本要求:政策目标的操作化。但德罗尔认为这几乎不可能:一是最终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制定者的价值观念与信仰体系。二是操作化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制定者不愿也不能使目标操作化。 3)资料收集问题。唐斯认为资料不易收集的三个理由:一是为了收集、分析资料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代价极其高昂;二是为了处理一个政策问题,决策者所能用于决策上的时间及分析资料的能力非常有限;三是在制定政策时总有某种程序的“不确定性”。 4)预测的问题 5)政策制定者个人的问题。决策者因个人能力、需要的限制,妨碍其更理性决策;行政机关的病态行为也影响其理性决策。 二、教育政策制定的渐进模式 1、理论依据 一种和以往政策越不同的方案就越难预测其后果;一种和以往的政策越不同的方 案越难获得大众的支持,其政治可行性就越低。 2、基本假定 尊重前人的决定和怀疑人类改变未来的能力,符合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人们渴望安定的心理。 3、内涵: 1) 决策者不必企图寻求与评估所有的政策方案,只需着重于那些与现行政策有渐进性差异者即可。 2)只需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 3)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需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 4)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被重新界定; 5)教育问题并没有一个最好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应当通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逐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6)监禁决策具有补救的性质,适应于解决现实的与具体的问题,但不重视将来目标的实现。 4、渐进模式的优点: 一是比较接近实际的决策情况,模式的结构精致完美。 其次,放弃既定政策而寻求全新的政策,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沉淀代价。 第三,渐进模式在政治上比较可行。就减少矛盾维持社会政治稳定而言,其价值要高于理性模式。 第四,就政策制定者的个性而言,也比较可行。人们很少去寻求一个“最好的方法”,往往只求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法。 最后,理性模式强调社会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个多元社会,往往不易产生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或者社会价值。 5、渐进模式应用的限制条件: 一是对现存政策成效的满意程度。现行政策的效果,大体上能满足决策者与社会各阶层的需要。 其次,问题性质的改变程度。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在本质上必须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现有可选择的方法中新方法的数量。决策者有效处理问题的方法,也需具有高度的共同性。 三、教育政策制定的综合模式。 广义地说,凡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式混合使用、有机结合的模式都可以成为综合模式。 1、规范最佳模式 叶海尔。德罗尔《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中指出,理性模式需要具备的条件,现实社会难以达到;渐进模式虽然接近实际的政策制定过程,但也主要适合稳定、承平的社会,不能激励创造力的实现,所以构想了规范最佳模式。德罗尔的规范最佳模式基础,有4种假设: 1)代表一种增加理性的努力,这种努力体现在:使目标说明更加详尽,广泛地寻求新方案,精心设即方案,明确政策的范围与决策的标准。 2)这种增加理性的过程,在制定解决复杂问题的政策时,作用更大。 3)增加理性的过程,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如个案讨论、自由讨论、投入的增加、决策者知识水平增进。 4)现代国家,实际的政策制定倾向于遵循惯例、渐进变迁。但当面临变化了的问题、人们的要求提高、可行方案数目增加、决策所需知是增加时,就难以应付。 规范最佳模式的主要步骤: 1)认清某些(不是全部)价值、目的和决策标准。 2)探讨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特别是创造新的方案。 3)通过估测有限的备选方案的预期支付,按优劣排序,获得风险最小的方案或革新方案。 4)决策者首先依据渐进模式检查现行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然后再用各种政策分 析的方法与新政策进行比较并预测新方案的可能后果及期望值。包含了理性模式、渐进模式、系统模式的合理成分,成为更富有实用价值的模式之一。 2、综视模式 艾兹厄尼提出综视模式。 一、应用理性模式宏观审视一般的政策要素,分清主次。选取重点; 二、应用渐进模式探讨决策者认为必须仔细调查的特殊项目或方案。 与渐进模式比:重视理性模式探讨长期方案和全面审查的特点,克服了其忽略基本政策目标、只关注现有政策的倾向;注意创造新方案,克服保守性。提高方案的可靠性,又给创新方案提供机会。 与理性模式比:对重点问题、目标及主要备选方案注意用渐进模式的方法考察,注意与以往的政策进行比较,以拟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方案。另外,缩减了考察的范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 四、对目标模式的评析 共同点:都是从政策制定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的角度来探讨的。 理性模式:政策制定理性化,追求最佳方案。 渐进模式:政策制定的改良,强调可行性。 综合模式:既注重理性、有关住现有政策,寻找可行的理想政策。 二、教育政策制定的构成模式 (一)团体模式:是团体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解释。 团体理论:认为“认识社会动物”,个人不能离群索居,要结成团体。团体是由具有一群某种共同性并经常发生互动的个人组成。其功能在于谋求团体间的平衡。一个基本的论点是团体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特征。公共政策实际上就是团体之间在目标与利益的冲突中达成的一种平衡。 团体理论虽然把政策看成是团体间利益竞争的结果,但是这种竞争也有其限制: 其一、它们都不能违背宪法。 其二、各利益团体并非完全对立,存在着共同的成员,起着缓和冲突的作用。 其三、利益团体竞争的存在也同时产生了相互制约的因素,这种斗争与制衡导致了团体间的动态平衡。 一、精英模式的基本观点: 1、从权利关系上看,社会成员一分为二:精英、公众少数精英支配着政策的制定。 2、精英处于社会中上层,收入、教育和社会地位明显优于公众。 3、公众上升的人数非常有限,且漫长艰难。 4、精英是现行制度下的受益者,倾向于维持现状,及时改变也是渐进的。 5、政策反映的是经营的价值观和信念,而非公众的需求。 6、公众对精英的影响远没有精英对公众的影响大。 精英模式,从其基本观点来说,存在严重的缺点:1、它忽视公众的意愿;2、轻视公众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3、倾向于渐进主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渐进模式的效度是十分有限的。 三)制度模式 1、主要论点: 把公共政策包括教育政策看成是政府机关的活动,主张从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责和功能来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组织的产物,政府组织是公共政策的来源。 2、政府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巨大的原因: (1)政府赋予了政策合法性;(2)政府政策的普遍性;(3)政府政策拥有合法的强制约束力。 3、缺陷:只是注重对政府组织进行静态的描述,说明他的结构、组成、职责、功能等,并没有对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动态的系统考察。 4、组织体制中个体和组织影响政策的方式: 其一、体制的变更会对政策的形成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其二、决策者可以已有计划地变更组织体制,从而有利于制定新的政策,使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受益。 其三、不同的体制体现了不同的权力分配形式,决策者可以利用组织结构决定权力分配关系,通过体制调整为急需发展的领域中的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铺平道路。 (4)系统模式 1、提出者: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 2、主要观点: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是政治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时的一种反应。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手段,政府权威性价值分配正式通过公共政策来实现的。 (1)政治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结构与过程的集合体,其功能是为整个社会作权威性的价值分配。 (2)环境:政治系统范围之外的情境或状况为环境。包括教育政策的受益者、其他支持或者反对教育政策的工种、利益团体、政府其他部门人员、所需花费的资金物质。 (3)投入:对政治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中任何力量叫投入。分为需要和支持。需要是环境对政治系统提出的要求;支持则是环境因素愿意接收政治系统所作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并愿意对政治系统提供资助,包括物质的、心理的。 (4)转换过程:是政治系统经由决策过程将进入政治系统地投入转换成输出的过程。 (5)输出:是公共政策和执行公共政策所获得的结果。 (6)反馈:旨在显示政治系统所制定和执行的政策会影响到环境的需求和支持,因而,激起另一循环的政策制定过程。 (五)对构成模式的评析 共同点:探讨主要集中在“是谁在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构成模式主要是从政策制定主体来分析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而对组织或者群体是如何经过怎样的步骤或程序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则为涉及。 特点: 1、团体途径—问题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一个途径。 团体模式从团体互动的角度,对教育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的注意并加以解决,提 供了一种解释。 2、经营模式——少数人对政策拥有较大的影响 3、制度模式——关注“形式”对“内容”的影响 4、系统模式——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 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第二节 一、教育政策问题概述 (一)教育政策问题的含义: 1、问题的含义;2、教育问题的含义;3、教育政策问题的含义。 (二)教育政策问题发生的背景 1、政治背景;2、经济与科技背景;3、文化、人口背景。 (三)教育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1、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 (1)教育政策问题时被觉察的、被体认的; (2)教育政策问题牵涉到社会大多数人利益; 3)利益、规范、价值观冲突 ( (4)政策机构认为有必要加以解决。 2、教育政策问题的特征 (1)相互依赖性; (2)历史性; (3)动态性。 二、教育政策问题认定 (一)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含义及过程 1、问题的察觉 2、问题界定:包括问题框架界定与问题的具体内容的界定 框架界定包括:问题背景的构架;问题性质的界定;问题影响的社会范围架构。 3、问题的陈述:就是对政策问题的总结、归纳与表述。 三、政策问题认定的不良状态及改善 (一)问题认定的不良状态 1、问题认定不及时; 2、问题认定不准确; (二)问题认定不准确的可能原因 1、组织不良(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程序不健全) 2、人员素质不良。(人员对政策问题态度、知识与能力) (三)策略思考 1、健全政策问题的预警系统;2、使政策问题的认定正常化、程序化;3、组织 合理的政策问题认定机构,选定优秀的组织人员。 第三节 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化 一、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的意义 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是指制定教育政策是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教育政策制定的 程序是指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在制定教育政策过程中应经历的阶段、步骤和先后顺 序。 二、教育政策制定的技术性程序 规范的教育决策程序:从政策本身而言,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步骤,且各步骤之间不能随意颠倒,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性程序;就教育政策制定主体而言,政策的制定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障,这就一制度性形式体现出来。 政策制定的技术性程序到底要经过那些步骤,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不过,虽然具体划分不同,但是几个主要的步骤是任何政策制定活动都必不可少的。 (一)分析教育政策问题,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分析教育政策问题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 1、分析教育政策问题 一是要以差距的形式把教育政策问题的症结表达出来; 二是要探求差距产生的原因; 2、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首先在确定教育政策目标时要考虑政策目标的合理性问题。 一是目标要体现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在我国是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二是目标要先进切适当。 其次,要考虑教育政策目标的正确性。 一是教育政策目标要符合上属决策目标。 二是教育政策目标的概括与表述应具体、明确,不空泛。 三是要包含实现目标的时间期限。 四是教育政策目标要明确相应的适应范围与约束条件。 (二)教育政策方案的设计 第一、要保证方案的多样性; 第二、要提供创造性思维; 第三、要准确估计方案的后果及效应; 第四、要注意预测方法的运用; 第五、要规定教育政策方案的实施细节。 (三)教育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1、教育政策方案的政治行性论证 指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的角度来考虑,该方案被通过的可能性。 第一、政治资源的限制。政治资源主要是指该政策在政治上获得支持的程度、拥护者的多寡,以及运用政策所必要的政治策略和行政组织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主体;一是教育政策对象。 第二、分配的限制; 第三、制度的限制。 2、教育政策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论证 是指,教育政策的施行能获得各种经济资源的充分支持,并且和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相适应 3、教育政策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论证 是指,有实际存在并且可以运用的技术和方法去解决政策中的相关问题。 4、社会心理可行性论证 社会心理是指“一种尚未被文化专家加工制作的初级形态,它弥漫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直觉认识、情感动机和朦胧的价值意识。因而,可以被称作是一种生活意识。 5、对制定教育政策的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足够性的分析。 6、政策试点。 (四)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 教育政策方案的选择是在政策分析、论证、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鉴别,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做到方案选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理的标准;二是科学的方法。 1、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标准。 价值标准:用什么作为依据来判定某个政策方案好还是不好。 )能保证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1 (2)付出的代价应尽可能小; (3)方案实施后副作用要尽量小; (4)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 (5)长远利益于近期利益的一致性。 满意标准:对于几个备选方案,我们可以充分估计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因而也能顺利找到较好的方案,但又是较好的方案有时并不一定能符合可接受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如果做出选择,那么,通常的办法是在几个不太好的教育政策方案中选择一个不太坏的方案。 2、选择教育政策方案的方法。 一是采用什么方法;二是如何在方案选择中运用这些方法。 (五)教育政策方案的公布 1、在颁布之前,必须向内行的有关领导和内行的专家征求技术性的意见,保证政策措施的切合实际、衔接配套。 2、教育政策的合法化。所谓的合法化是指通过法定程序,提交有关机关讨论通过,并以公报、决定、决议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布,使政策决定取得公认的合法地位和全国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效力。 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教育政策的法律化。使一部分教育政策上升为法律,获得法律效力; 二是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即通过国家有关机关对教育政策方案的审查而取得合法地位。 第四节 教育政策合法化 一、教育政策合法化概述 (一)教育政策的法律化 简称教育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能,按照法定程序将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稳定,已长期调整社会关系的教育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的过程。 行使教育立法权的一定的国家机关包括享有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享有行政职能和委托立法权的行政立法机关和部分司法机关。 有两种形式:一是国家立法机关将需要法律化的教育政策转变成国家法律;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其行政职能和委托立法权,把需要法律化的政府政策转变为各种教育行政法规。 (二)教育政策的合法性 教育政策的合法性是指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及政策内容应符合宪法和法律。教育政策合法性包括: 1、执政党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党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教育法律也必须以党的政策为指导;党制定与实施教育政策必须接受合法 性的审查,保证与教育法律的一致性; 执政党的教育政策如果因适应教育的发展而与教育法律相矛盾时,就应该修改宪法和法律。 2、政府的教育政策合法性 政府的教育政策在许多方面与党的教育政策是一致的,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与核心,是党的政策的延伸与具体化,实现着党对教育事业的管理职能。 (三)教育政策合法化的原则 教育政策合法化要求从两个方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审查,一是程序,二是内容。从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来看,政治系统内负责合法化的机构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的立法程序是教育政策合法化的根本保证。 二 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一)教育法律制定的过程 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时,必须依靠一定的法律和法定的程序,叫立法程序。教育立法程序是教育政策合法化探讨的主要内容。 1、提出法律议案 我国享有法律议案提案权的组织与人员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法律议案的提出的程序与要求: (1)行使法律提案权的主体只能就本身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同时又是接受议案机关职权范围内的问题提出法律议案。 (2)行使法律提案权的主体只能向法律规定自己能向其提出议案的机关提出法律议案。 (3)具有提案权的人员,必须满足法定的人数要求。 (4)法律提案的提出必须按照法律要求的方式进行。 2、审议法律议案 我国中央立法机关法律议案审议主体由以下机关和会议组成: 全国人大常委和委员长会议,全国人大预备会议,全国人大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委员会会议,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座谈会、小组会、小组联席会、全国人大全体会议。 立法机关深一教育法律提案主要围绕下列问题: 1)是否符合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2)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 3)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4)是否成熟、稳定,具备了上升为法律的条件; 5)是否违反宪法;是否与其他法律相矛盾; 6)从立法技术的角度审查:法的名称、体系、逻辑结构、语言、表述是否确立。 3、表决与通过法律议案 表决就是具有法律议案审查权的人员对议案能否成为正式法律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意见。 通过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少。我国的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审议的普通法律议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即获通过。 在表决的方式,我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表决法律议案,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如电子仪器表决。 4、公布法律 我国《宪法》规定,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方式:通过立法机关的公报、政府公报、新闻媒介等。 我国的教育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我国公布的教育法律有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三、行政机关的教育政策合法化 行政机关教育政策合法化包括关于教育的行政立法过程和行政机关教育政策合法性审查,这里首先讨论教育行政立法过程。 1、教育行政立法规划; 2、教育行政法规起草; 3、征求意见;4、协商协调。 5、审查; 6、通过; 7、审批和备案;8、公布 四、教育政策合法性审查 (一)立法机关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审查机制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规章或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指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定。 (二)行政机关教育政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1、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和废除下级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法规、规章、发布的命令、决议等,有权监督其行政立法过程。 2、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有权改变、撤销或废除所属各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的不适当的规章、决议等,有权监督其行政立法活动。 第六章:教育政策执行 第一节 教育政策执行概述 一、教育政策执行的含义 教育政策执的含义:是指政策的执行者依据政策的指示和要求,为实现政策目标、取得预期效果,不断采取积极措施的动态行动过程。 政策执行起于教育政策合法化之后持续到政策终结为止 执行部门采纳或者不采纳政策是政策执行的两种基本表现形态。 我们将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政策合法化后至政策终结之间的时期内所做的一切旨在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行动都称为执行行为。 二、教育政策执行的意义 1、教育政策执行是解决教育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 2、教育政策执行决定 着教育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 3、执行效果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及其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 4、执行是使原政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 5、政策执行活动及其后果是新的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三、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要素 第一、教育政策的性质 教育政策本身的 性质与特点对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巨大。(1)政策目标愈宏大,涉及利益就愈多,执行难度自然增加;(2)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愈广, 执行难度也相应增加;(3)问题的复杂程度,即问题愈复杂,执行难度就愈大;(4)政策方案愈是明确具体,执行效果愈好;(5)政策资源愈是充足,执行效果愈好;(6)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愈高,执行效果愈好。 第二、执行机关的效能 包括执行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执行人员的角色关系、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调、执行者的管理水平等。这当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执行人员的角色关系 第三、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后者又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在各种环境中,大众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四、教育政策执行的手段 教育政策执行的手段大体上有三种: 1、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等方式来实施教育政策的方法。行1)权威性;(2)强制性;(3)时效性。 2、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方式来调整政策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更具权威性与强制性。 3、经济手段是指用经济杠杆的方法来保障政策的实施。通常有经费拨款、奖励、罚款没收资产等。 第二节 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 一、执行机关互动模式 (一)D。S范米特和C。E范霍恩 1、代表作:《政策执行过程:一个概念结构》、《政府间政策之执行》 2、主要观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将政策的形态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政策变动的幅度;二是参与执行者对政策目标共识程度的大小。他们发现:1)政策变动愈小,目标共识愈高,执行效果愈成功;2)政策变动愈大,目标共识愈低,政策效果愈不明显;3)政策变动愈大,目标共识愈高,则执行效果高;4)政策变动愈小,目标共识愈低,则执行效果低。可以推断:目标共识对政策的影响要大于政策变动的影响性。在 政策与执行的关联中有6个重要的变量:1)政策的标准与目标;2)政策资源;3)组织间的沟通与有效执行;4)执行机关的特质;5)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6)执行人员的意向。 (二) M、麦克拉夫林 1、代表作:《相互调适的执行:教师编排之变革》 2、观点: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做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彼此的需求与观点并不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彼此必须放弃或者修正其立场,以妥协出一个双方皆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富有弹性,可因环境因素或者受影响者需求和观点之改变而改变;3)这一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交流过程,并非“上令下行”的单向流程;4)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仍将反馈到政策上,以致左右政策执行的利益、价值与观点。 (二)执行赛局模式 1、代表人物:E。巴德克 2、代表作:《执行与赛局:法案合法化后的运作》 3、观点: 执行问题的核心在“控制”基础上。为此,有关的策略与战术就必须建立。 将政策执行视为赛局,,认为其组成要素主要有(1)执行过程中有关的执行人员与相关人员,亦即“竞赛者”;(2)利害关系;(3)策略与战术;(4)竞赛的资源;(5)竞赛的规范(取胜的条件);(6)公平竞赛的规则;(7)竞赛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性质;(8)所得结果的不稳定程度。政策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各方参加者的策略与战术选择。 1)政策资源遭到分散的政策执行;2)政策目标发生偏离的赛局;3)执行机关面临各种窘境的政策执行;4)政策资源出现浪费的政策执行。 三、组织模式 组织学者不太强调政策失败的原因只是政策观念的问题,或者是执行不良的问题,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组织结构的问题。理查德.F.埃尔默1978年发表的<社会放案执行的组织模式>分析了政策执行的4种模式. 1、系统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的前提是:组织是理性价值的极大化者。它必须设法提高组织效能,完成组织目标,达成最佳的工作绩效;在此意义下的组织行为必须是目标取向的行为。同时,组织结构是按照阶层化控制原理而建立的,最高阶层的管理者负责政策的制定与整体工作绩效的完成,部署则依据上级分配的任务与职责,负责执行组织的的决策,执行者必须遵循上级的指挥与命令,不能有所违背。 埃将政策执行界定为:1)设立一组足以反映政策意图的目标;2)分配部署各项职责与绩效标准,并使之与政策目标相符;3)监督组织体系的工作绩效;4)进行内部的组织调整以完成组织目标。 2、官僚过程模式 该模式假定组织成员经由惯例化的作业程序,久而久之便培养出自主裁决权,在相当的职权范围内具有自我裁决与判断的权力。组织的两个要素:自主裁决权、惯例化。由此,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一般是对自主权的控制与惯例化的改变,但是为了维持组织的稳定与成长,所有控制与改变都必须得到各组织单位的同意。 基于上述概念,埃认为政策执行的目的在于确定自主权所集中的地方与组织惯例形成急待修正之处,并且设计一套足以诠释政策意图的备选例规,设法诱导组织成员使用新的例规,以改变组织的行为趋向 政策执行失败的原因是政策已经发生变化,而官僚体制依旧遵循往例办事。 3、组织发展模式 基本假定:组织的功能在于满足组织成员基本的心理社会需求,如工作的自主权、参与感与涉入感。而组织结构的建制亦是为了使部属的工作控制感、参与感、涉入感达到最佳水平。 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建立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共识与协调.政策失败的原因,乃是执行政策的人员并未参与政策的形成,对政策本身未有亲身介入的认识与感受,因而对组织并没有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及自尊、自重、自荣的心理,因而不心甘情愿地贡献其才能与力量,成功实现组织目标。 还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只要组织成员享有工作的最高控制权、决策的最大参与权、和最佳的激励所形成的对组织目标的依附感,他们就愿意贡献其才能与力量。 4、冲突妥协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假定是:组织是部属为争取稀少资源的分配与权力的施行等相对利益而发生冲突的所在,组织结构设立的目的就在于妥协和调和这种种冲突,以实 现组织目标。在权力支配上,组织内部无论如何无法达到平衡与稳定的状态。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与欠缺稳定性的政策环境,政策制定者为消除这种危机,必须针对具有不同资源与偏好的单位,借助妥协与协商的手段,将冲突予以整和。 四、组织循环模式 、代表人物:马丁.雷恩和弗兰西斯.F.拉宾挪维茨 1 2、代表作:《执行的理论观》 3、观点:政策执行是介于政策意向与行动之间的动态过程,分为3个阶段:1)拟定纲领阶段(将立法机关的意图转化为行政机关执行政策的规范与纲领);2)资源分配阶段(将政策执行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备、信息与权威等资源公平地分配给执行者,使其具备充分的能力推行政策)3)监督过程(对政策执行过程与成果进行检查与评估,确认执行者所应负的行政责任,以提高政策执行的成效) 政策执行的每个阶段都应遵循3个原则:1)合法原则(执行者必须遵从法规行事,并以法律规定作为政策执行的规范)2)理性官僚原则(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之际,必须认为政策是理性的,即在道德上是正当的,在行政上是可行的,在行动上是合理的)3)共识原则(有影响力的执行者只有在争议性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顺利执行政策) 雷和拉的执行循环过程是在环境的基础上运行的,必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环境条件包括3类因素: (1)目标显著性:政策目标较为清晰、时间较为急迫,则政策执行可能采取阶层的、集权的古典执行模式;目标较为含糊、较具象征性,则可能采取循环模式。 (2)程序复杂性:意指参与政策执行的各级政府、单位、人员愈多,执行程序涉及的利益和观点就愈复杂多样,则推行政策取得绩效愈不容易。 (3)可用资源的性质与层次: 五、环境影响模式 保罗.塞巴梯也尔与丹尼尔.马兹曼尼恩认为,一个理想的政策执行模式必须重新建立执行者行政行为与政策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将政策执行过程分为5个阶段,影响各个阶段的变量有3大类. 政策本身的规范能力 1、正确的因果理论; 2、明晰的政策指示 3、充分的财政资源; 4、执行机关间及其内部 的层级整和; 5、执行机关的决策规则; 6、执行人员的甄选; 7、外界人士的正式介入 影响执行的非政策变量 1、社经环境与科技; 2、传播媒介对 问题的注意焦点; 3、公众的支持; 4、赞助团体的态度与资源; 5、政治主权的支持; 6、执行人员的投入感与领导技巧。 政策执行的各个阶段 执行机关的政策产出 目标群体对政策产出的驯服 政策产出的实际影响 对政策产出所认知的影响 政策的主要修正 第三节、教育政策执行的基本步骤 (一)政策理解;(二)制定政策计划 (三)组织落实;(四)政策宣传 (五)政策和计划的具体实施;(六)监督、检查;(七)政策执行的调整 (八)政策执行的总结;(九)政策执行的巩固和提高 第四节、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一、教育政策失真的表现 1、政策表面化; 2、政策扩大化 3、政策缺损; 4、政策替换 二、教育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 1、教育政策本身的缺陷 A、政策目标要求过高; B、政策目标笼统不具体; C、政策资源投入不足 D、对政策执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考虑不足 2、政策执行者的问题 A、执行组织机构的层级与幅度整和不当 B、执行者的认识缺陷; C、执行者与政策制定者利益冲突与缺乏岗位责任意识 D、缺乏足够的合格执行人员 E、监督检查不力 三、减少教育政策失真的对策 1、加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使之不仅有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且有针对各类 地区环境因素的特殊考虑。 2、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各级各类执行人员的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和教育,以满 足政策执行对合格执行人员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3、教育政策执行应实现某种程度的集权化,使地方政权机构或下层执行者不具 有政策执行的全权。 4、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系统,强化政治体系的监控功能。‘ 5、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准确把握当地乃至 全国的教育教学 发展状况等环境因素和目标群体等方面的信息。 6、加强对各项教育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的报道和宣传。 7、重视吸取以往教育政策失真的教训,利用头脑风暴法,积极预测各种可能发 生的政策失真,增强防范意识。
本文档为【教育政策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1KB
软件:Word
页数:57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12-19
浏览量: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