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第五讲禅宗美学 一、隋唐佛教概况 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汇通,在隋唐时期进入全盛,形成有各自教义、教规、传教场所、传法世系的一系列宗派。 1、天台宗 隋朝形成,创立最早的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智顗,在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传法,故名天台宗。祖庭为天台山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主要以《法华经》为依据,创立教义。遵奉智顗讲授《法华经》的三部论著:《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坷止观》,称天台三大部。唐后期武宗灭佛后,逐渐衰落。 2、三论宗 隋朝形成,因以...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第五讲禅宗美学 一、隋唐佛教概况 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汇通,在隋唐时期进入全盛,形成有各自教义、教规、传教场所、传法世系的一系列宗派。 1、天台宗 隋朝形成,创立最早的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智顗,在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传法,故名天台宗。祖庭为天台山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主要以《法华经》为依据,创立教义。遵奉智顗讲授《法华经》的三部论著:《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坷止观》,称天台三大部。唐后期武宗灭佛后,逐渐衰落。 2、三论宗 隋朝形成,因以佛教中观学派(空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经典而得名。“三论”为古印度龙树(约公元150——250)及其学生提婆所著,鸠摩罗什译。“三论宗”创始人吉藏(549——623)应隋炀帝之邀,完成了“三论”的注疏,并著《三论玄义》,创立“三论宗”,盛唐时衰落。祖庭为南京栖霞寺。 3、法相唯识宗 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因喜用佛教范畴对现象进行概念分析,宣扬一切事物唯识所变而得名。玄奘师徒常住长安慈恩寺,也称慈恩宗。此派以《解密深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为主要经典,最著名的祖庭即现西安市的慈恩寺。 4、律宗 唐代道宣(596—667)所创,因重视研究佛学中的律学而得名。佛学思想与唯识宗接近。道宣有一再传弟子鉴真,唐天宝年间赴日本传授戒法,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先河,并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律宗祖庭即扬州大明寺,寺内有鉴真纪念堂。 5、华严宗 因推崇《华严经》而得名。创始人法藏(643——712),他曾为武则天讲《华严经》大受褒奖,所著《华严金狮子章》是阐发《华严经》义的重要佛学论著。唐武宗灭佛后渐趋衰落,主要祖庭为陕西长安县华严寺、户县草堂寺。 6、密宗 唐代创立,因称教义为大日如来秘密传授而得名。密教原是印度7世纪以来大乘佛教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唐玄宗时期传入我国。创始人为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此派尊崇《大日经》、《金刚顶经》,祖庭为西安大兴善寺。 7、净土宗 唐善导(562——645)创立,因主张生前专心念佛,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而得名。尊东晋名僧慧远为初祖,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创立教义,祖庭有山西交城玄中寺、陕西长安县香积寺、江西庐山东林寺。 8、禅宗 唐中期产生的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为沉思、静虑,是佛教各派都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式。印度佛教有禅无宗,中国人创立禅宗后为提高在佛教诸派别中的地位,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摩珂迦叶为开山祖师,并虚构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传说,由此奠定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传法宗旨。禅宗28祖菩提达摩在南朝梁武帝时期来到金陵传法,后北上中原,在河南嵩山传法,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后,分化为 1 北禅、南禅,南禅成为禅宗主流。南禅宗师惠能,被后世尊为禅宗六祖。由其弟子辑录的惠能讲法传法言论集《坛经》一书,成为禅宗经典,也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被称为经的佛教论著。 二、佛教哲学的主要观念 1、“四圣谛”与“三法印” 佛教人生论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一切皆苦,并揭示苦的原因;二是指出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与价值,以及抵达的道路与方法,即强调去恶从善的宗教道德价值与理想。主要就体现于这两说中。 “四圣谛”即关于苦、集、灭、道四种神圣的真理: 苦谛,讲一切众生皆苦,侧重于揭示人生的矛盾、局限与困惑。 集谛,探求苦的原因与根源,核心是“十二因缘说”,主要观念,人生之苦,来自人自身。 灭谛:讲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苦难,达到涅槃的境界。 道谛:讲摆脱痛苦,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内容为“八正道”,即八种正确的成佛途径。 “三法印”即把“四圣谛”的基本教义概括为三个根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与根本原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即苦谛,“诸法无我”即集谛,“涅槃寂静”即灭谛,洞悉无常、无我,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解脱即道谛。 2、不二法门 佛教大乘空宗的重要思想,也是禅宗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思维的关键思想。较系统表述“不二法门”思想的是《维摩诘经》。 “不二”就是不要“二”,要“一”。“二”是分别、差异,不二法门就是要破“二”归“一”,超越分别智,建立“一”的智慧。佛教把“一”的智慧称为般若智。《坛经》曰:“佛法就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就是佛性”。凡夫见到的是“二”,佛见到的是“一”,所以要破二归一。 “二”的思维其实就是主客二分思维,就是以理性、逻辑为核心的科学思维。“一”的思维,即主客不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如何破人们习惯的分别智,以般若智看待世界: 第一,破主客二分关系。 第二,破现象本体二元结构。 第三,破逻辑判断与比喻象征。 禅宗通过以上“破”后,归二为一,进入不有不无的独特思维中,而这“一”是不可分析,不可言说的,称之为“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 《五灯会元》有偈云: 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 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孤峰。 唐代诗僧贯休有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纪念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3、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说“ 阐述最完备的是惠能的《坛经》。一般认为,这是南宗禅的核心思想,是惠能禅学理论的概括。 无念为宗:核心是《坛经》里的两句话: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 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无相为体:《坛经》释云 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静。 此是以无相为本。 无主为本:《坛经》释云 一念即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念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核心要义,人的正确意识,不来自于“境“,而来自于”自性“,即人的当下体验之心,不受各种名理、观念、言语的束缚,自由灵动。不执着于现象,把现象看空,才能保持自性的清静。或得真实的生命体验。让意识、生命随缘任运、自由通透,处处不滞,来去自由。 4、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一心“即人的本真之心,佛教称为“阿赖耶识”。“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三谛”即三种观法形成的三种认识结果:真谛、俗谛、中谛。对任一事物,一心从空、假、中三方面去观察,从而得到相互统一而无矛盾的三种认识,也即空、假、中在一念中同时出现,互不妨碍,就叫“三谛圆融”。 核心要义:对事物的认识,既要重视空,但也不忽视有,不执着于有,也不偏于空,空即有,有即空,本体与现象合一,做到三种认识圆融合一,这才是最为完善的认识。 三、禅宗美学的特征 作为宗教的禅宗,之所以走向美学,并转化为美学,主要在于它的思维方式与人生旨趣,在许多方面与审美相通。主要表现为: 1、追求精神自由 按康德的观点,审美作为“无目的性合目的性”,就在于以直觉的、象征的方式证实着自由的存在,审美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审美的本质之一就是自由。禅宗具有审美精神,就在于它对人的精神与心灵自由的追求。 第一,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 人生是不自由的,一切皆苦,因而要通过主观上的觉悟来超越它。而现实的做法是,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自由在不自由中, 第二,反对苦修、戒律与外在的权威,持一种自由、无为、适意的人生态度。 2、强调感性直觉与体验 禅宗最根本的锈行方法是“悟”,北宗讲渐悟,南宗讲顿悟。由于后来南盛北衰,通常所说的“悟”,主要指顿悟。 顿悟实为一种个体性的感性直觉与体验,具有非逻辑性、非语言性(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偶然性、灵感性、创造性等特征。本来,禅悟属于一种宗教思维与体验,但在禅宗这儿,却与审美思维与审美体验相通了,它唤起的更多的恐怕不是一种宗教信仰,也非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而是一种审美愉悦的心境,何以如此? 第一,悟的目的是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禅宗认为由迷而悟,就是“自性”从不自由到自由。 第二,悟的过程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禅宗的悟,并非是对某种佛教教义的领悟,而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所要的是“平常心是道”的当下现实生活。如此关注个体感性生命的感受与体验,如此的生活化、感性化,很难说还有多少宗教意味。 第三,悟的结果是生命存在的原初境界。 3、重境界的创造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理论的形成,意境在艺术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均以佛教尤其是禅宗有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对意境形成、发展和成熟影响最大的是道、玄、禅。可以说,道孕其胎,玄促其生,禅助其成。 禅宗对意境的影响,可归为三点 第一,境由心造,唯识无境 第二,凭境观心,空以色显 第三,自在圆成,无我之境 四、禅与诗 元代诗人元好问有两句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在中国文化史上,诗与禅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成为显著的文学与审美现象。 1、以诗悟禅:禅的诗化 禅宗的艺术化与审美化,从宗教层面而言,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禅的诗化来实现的。禅的诗化在唐宋以后,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一种宗教现象,又是一种文学与艺术现象。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偈颂的诗化 偈颂原为佛经中的赞颂词,但中国后,借用了中国诗的形式,以便于佛教教义的传播。开始时,有诗的形式,无诗的韵味。六祖惠能开宗后,诗偈日益盛行,从形式到意韵,都日益艺术化与审美化, 如马祖道一的弟子法常禅师的一首诗偈: 一池荷花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矛舍入深居。 第二,以诗言禅 由于意识到诗比禅更能启发僧徒的悟道体验,中晚唐后,禅僧们普遍学习 诗歌 诗歌26首倪柝声诗歌智慧书红色经典诗歌朗诵稿诗歌鉴赏术语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创作诗歌,甚至研究诗歌。出现了大批诗僧和僧诗。同时,在传教讲法中,大量借用一些著名诗人的诗句来言禅示法。 第三,诗僧与僧诗 僧人写诗开始于东晋,如支遁、慧远。中唐以后,僧人写诗蔚然成风,僧诗大盛。《全唐诗》中有记载的诗僧有一百多人,宋代更多,历鹗《宋诗记事》收诗僧二百多人,明僧释正勉编《古今禅藻集》,收历代僧诗三千多首。 僧诗有其特点:取材集中于自然山水、语言简洁平淡、意境清寒幽静。上述特点,形成了一种超世俗、超功利的幽深清远的审美范型,没有富贵气,没有潇洒豪放气,但有一种林下风流之气,这对唐宋一些倾心于禅的诗人很有影响。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2、以禅入诗:诗的禅化 在禅宗与诗歌两种文化现象的碰撞中,尽管有诗对禅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禅对诗的影响更为突出。唐以后的诗人中,有一大批诗人都倾心于禅,拜佛学禅,与禅僧交往,成为一大文坛景观。 以禅入诗,使唐宋以来的中国诗歌深受禅宗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诗中表现禅思、禅悦、禅趣,可统称为“禅意”。 第二,禅宗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对艺术的影响。大体说来,唐诗人主要从禅宗汲取了境界的理论和心于境的观照方式,在意象的基础上创造意境。宋诗人主要汲取了禅宗以“绕路说禅”方式所调动的多种语言表现手法,深化了对审美表现中“言”、“意“关系的认识。明代诗人推崇禅宗随心任性的人格境界和本真心性的追求,形成了“童心说”与“性灵说”,推进了诗歌创作中纵情、自然、浪漫思潮的发展,促进了对艺术个性的强烈追求。 3、诗禅相通的内在机制 第一,价值取向的非功利性。第二,思维方式的非分析性。第三,语言表现的非逻辑性。第四,侧重于表现主观心性。
本文档为【中国美学专题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3-16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