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举报
开通vip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教学课题 第三单元 比例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 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教学 课(章节)教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目标 学 的值。 目标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 距离。 5(认...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教学课题 第三单元 比例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 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教学 课(章节)教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目标 学 的值。 目标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 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 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教学重点与难点 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与手段 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 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 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何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集体备课 正比例或反比例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共性意见 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 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 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 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 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 一、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渗透情感,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 一、渗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透情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感,导校园升旗仪式 入新课 教室场景 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 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师生交流,得出每面国旗的 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大小不一,但是它们的长和宽隐 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2、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 并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 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 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学生照样子利用主题图仿 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写一个比例,并说出自己是怎样 共同点呢, 写出来的。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例。 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二、认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称。 识比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自学课本第34页的第一段例,发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 现特征 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 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 出示其中一个比例,指出比 并板书:2(4?1.6 =3/2 例各部分的名称。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 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比例的各 连接,并指出像这样的式子叫比项的名称。 例。 媒体出示,学生判断并说出 并板书:2(4?1.6 =60?40 理由。 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 项的名称。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 ?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了解比例和比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尝试将自己写的比例换一 种写法。 ?判断下列几个比能不能 组成比例。 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在比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 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项的积。 ?6?10和9?15 ?20?5和 1?4 ?1/2?1/3和6?4 ?0.6?0.2和3/4?1/4 学生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 ?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联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系和区别, 3、自主练习,发现比例的 基本性质。 ?媒体出示 8?4=()?() 15:10= ()?4 12?()=()?5 媒体依次出示三道题,学生 独立完成并思考:为什么这样 媒体出示学生的发现,教师 填,你有其它的发现吗, 指出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师提出问题:在一个比例 固练中,它们项有什么特点, 习,提?学生观察以上式子,自主 高认识 思考,尝试发现比例的基本性 质。 ?集体交流,发现性质。 ?观察自己写的其它几个 比例,验证发现。 ?小结性质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基本练习 判断,媒体出示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 四、总比例 结全?6?3和8?5 ?0.2?2.5 课,升和4?50 华认识 ?1/3?1/6和1/2?1/4 ?1.2?3/4和4/5?5 2、拓展练习。 比一比,谁写得多。 在1、2、3、4、5、6、7、8、 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 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全课,升华认识 学生回顾全课,说说比例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 解比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复一、复习引新 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 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 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 比值的方法来确定( )里的数; 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 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 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 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 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 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 子。(口答) 4 :3=2 :1(5 = x :4=1 :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 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二、教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学新课 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 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写格式。 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 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 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 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 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 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 解比例。 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 让学生自己解答。 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 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 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 三、巩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 固练习 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 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 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 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 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 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写出多少个比例。 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 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四、讲 3(教学“试一试”。 解思考 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 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 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 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 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 上。 2(做练习六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 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 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 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 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 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 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 写出多少个比例。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 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 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 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题 第(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 :练习六第6题 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三、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问一、问题引入,理解“相关联的 (学生尝试回答) 题引量”。 先观察每题中有哪两种量,入,理 1.出示:()?(),4 再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解“相 你想到什么,(学生尝试回量。(学生观察,独立判断,同 关联的答) 桌互相交流,指名判断。) 量”。 如果除数是1,被除数是 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 几,如果除数是2,如果除数是也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 2.5呢,„„ 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 形成下表:(1) 两种相关联的量)像这里被除数 被除数 4 8 和除数,除数10 变了,被除数肯定12 16 „„ 也会随着变化,所以我们就说被除数 1 2 2.5 3 4 „„ 除数和除数 除数变,被除数呢, 学生判断后在(5)后面打叉。 2.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不 是相关联的量: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并板 (2)六(1)班的分组情况 书: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每组人数 20 10 8 5 4 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 班级组数 2 4 5 8 10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3)哥哥与弟弟的年龄情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况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哥哥年龄 10 15 20 25 30 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弟弟年龄 5 8 13 18 23 小(几倍); (4) ?这两种量是相除的关系; 路程(千米) 15 30 60 105 150 „„ ?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时间(时) 1 2 4 7 10 „„ 的比值一定。 (5)圆周长和圆周率 二、自(指(4))路程和时间的比二、自主合作、探索发现 主合值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速度)1.发现规律,初步认识正比 作、探你能用式子表示出它与路程和时例的意义 索发现 间的关系吗,(板书:路程/时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量与 ,速度)(指(1))被除数和除量之间的关系——成正比例的 数的比值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你量(板书课题),什么是成正比例 可以写出它们关系的式子吗, 的量,(指(5)题)这题中的 引导:为什么表格式呈现时两种量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你知 道成正比例的量首先要符合什大家很容易判断,而这样却无从 么条件吗,(板书:一种量变化,下手了呢,(表格中有数据,而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单纯的文字方式没有数据。) (指(2))每组人数和班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们要想 级组数这两种量也不是成正比办法把它转化成会的问题,这是 例的量(打上叉)。那么成正比我们数学里面比较常用的解决问 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还要有什题的好方法。表格式的我们会判 么特点呢, 断了,如果能把它变成表格式的 (指(3))哥哥年龄和弟话,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你有办 弟年龄这两种量也不是成正比法把它变成表格式吗, 例的量(打上叉),只有(1)变成表格式后,我们可以很 和(4)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轻松地进行判断了。但是,变成 正比例。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思表格式要假设数据,要先计算, 考一下成正比例的两种量还有很费时费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什么特点, 呢,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如 2.整合信息,感悟判断方法果请字母来帮忙,会省却很多麻 形成定义 烦~ 判断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 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出示:(1) 谁有更简单省力的办法, 购买桔子数(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1 2 3 4 5 6 是不是要对上面的这些特点一一/kg 验证呢,) 应付钱数/元 3.6 7.2 10.8 14.4 18 21.6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辨析(2) 3 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总结出来的特圆柱的体积/cm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征使其明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高/cm 2 4 6 8 10 12 (或商 变的性质),有特征?必(3) 有特征?,有特征?必有特征?,用去的 10 20 30 40 50 ?和?两者只要判断其一即可,绳子/m 剩下的而一般情况下?比?易判,再加 50 40 30 20 10 上有?必有?,因此判断两种量绳子/m 是否成正比例时只要考虑特征? 揭示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 和?。 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 (出示空白表格,学生自己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试着填一填)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 接着,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 性的填法实物投影给学生,让学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生在互动交流中明确怎样的填法3.借助字母,突破呈现方式 是对的、怎样的填法是错的。通障碍。 过填表、交流、辨析,不但可以出示:平形四边形的高一 使学生对变量和常量有进一步深定,面积和底是不是成正比例关 入的认识,而且对成正比例的两系, 种量的变化规律也会有进一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 S S S S S 123456 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平行四边形的底 数据的特点,判断面积和底到底(S 、S 、S 、S 、S 、12345 成不成正比例。 S 表示不同的数字,并且S < S 61 < S < S < S < S 。) 23456 哪个a最大,哪a最小,你假如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的 能把这6个a的大小顺序指出来底用X表示,这6个X相等吗,、 吗,根据学生回答形成: 平行四边形的底 a a a a a a a < a < a < a < a < a ,并123456师:表格完成了,你能根据 完成表格。 这张字母表格判断平行四边形 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的 的面积和底成不成正比例吗, 量,只要注意观察,用心思考,4.说明:通常如果两种相关 我们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我们则用 边。比如。马上就要下课了,老,k(一定) 师要求大家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这个式子中每个字母代表 具体要求是每次出去2名同学:第 什么呢, 5、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1次时出去了2人,第2次出去了4 第2题 人,第3次出去了6人,第4次出去 三、回顾全课,课外延伸 了8人„„那么出去的人数和次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出去 你有什么收获, 的人数和次数的比值等于每次出 去的人数,都是2人,比值是一定 的,所以出去的人数和次数成正 比例。 三、回 顾全 课,课 外延伸 四、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复一、复习 习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 量”, 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 例关键是什么, 练习 3、练习:课本表中的两种 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二、小组协作 概括“成反比例 的量”的意义 二、小 (一)活动一 组协作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 概括课前准备的学具,以小组为单 “成反位,动手操作,按要求认真填写学生汇报观察记录单的填写比例的观察记录单。看哪个组完成的又结果。 量”的快又好~ 意义 揭示反比例的意义(阅读课 本,明确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x、y 表示两种相关 联的量,用k表示积,反比例关 系式怎样表示, 引导观察:在填、拿的过程 (二)活动二:(例3) 中,你发现了什么, 1、课件出示例3,指名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 2、总结归纳出正比例和反 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强化练习 发展提高 1、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 例,主要看它们的( )是否一 定。 师:你能根据表格,写出这 2、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三个量的关系式吗, 三、强人数和组数。 化练习 ( )和( )是相关联的量。 发展提 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人 高 数(一定) 所以( )和( )是成反比 例的量。 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 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 由。 糖果的总数一定,每袋糖果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 的粒数和装的袋数。 们发现每次拿的支数变化,拿的 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次数也随着变化,但每次拿的支 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数和拿的次数的积即总支数总是 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一定的。 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 和宽。 4、机动练习: 想一想:铺地面积一定时, 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不成反 比例,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 想一想:铺地面积一定时, 1、你能不能结合日常生活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不成反比 举一些反比例的例子。 例,为什么 2、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四、全 课总结 五、比例尺 教学过程 教学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及反思记录 一、引一、引入 请同学们看一 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看我们教室有多 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大,它的长和宽大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 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 于是,人们就 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想出了一个聪明的 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这办法:在绘制地图 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和其他平面图的时 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候,把实际距离按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一定的比例缩小, 1(出示图例1: 再画在图纸上,有二、教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时也把一些尺寸比学比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例小的物体(如机例尺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器零件等)的实际的意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距离扩大一定的倍义。 数,再画在图纸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 都需要确定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 比。 学生看图,“你 知道比例‘2:1’ 让学生看图。 表示什么意思吗,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这也是一个比例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尺,图上距离与实 际距离的比是2: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1,看一下这个比例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尺与前面看到的比的实际距离。” 例尺有什么不 2(出示图例2 同,”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 总结:为了计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算方便,通常把比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例尺写成前项或后 项是1的比。 说明:这两个 数量的单位不同, 所以先要把它们化 成相同单位,再化 简。 指出: ?比例尺与一 3(比例尺的化简和转化 般的尺不同,这是 “我们再看一下北京地图上的这个线段比例尺, 一个比,不应带计这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50千米,你会把 量单位。 整个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求比例尺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 时,前、后项的长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 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同级单位。如10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 厘米:10米,要把把50千米改写成5000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 后项的米化成厘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00000 后再算出比例尺。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和本地、本校的平面 ?为了计算简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便,通常把比例尺示什么意思。 的前项化简成“1”, 4(巩固练习。 如果写成分数形三、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式,分子也应化简 教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成“1”。 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 离。 让学生完成 1(教学例2 第48页的“做一 下面是北京市地铁规划图。地铁1号线在图中的做”。教师可提醒长度大约是10厘米,它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 学生注意把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单 位化成同级单位。 集体订正时,要注 意检查学生求出的 比例尺的前项是不 是“1”。 指名读题,并 教师启发:因为,要 说出题目告诉了什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么,要求什么。(告 “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不知道, 诉了比例尺,又告怎么办,”“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 诉了地铁1号线的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 的图上距离,求地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求x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 铁1号线的实际距本上做。订正后,回答: 离。) “现在求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为了方便, 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千米单位。” 指名读题并说 2(教学例3: 出题目告诉了什 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么,还缺什么条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件,(告诉了操场 问题:你们觉得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比较好, 的长和宽的实际距 问题:“确定比例尺后,就需要计算出操场的长离,但是要画出图和宽在图上的距离,怎么计算呢,” 还缺少画图设定的四、课堂小结 比例尺。) 学生讨论,教 师提出:“1:100 或者1:50,这两 个比例尺可以 吗,”学生继续讨 论。进而定比例尺 为1:1000。 提示:我们先 来求长的图上距 离。长的图上距离 不知道,应设为x。 (板书:解:设长 应画x厘米。)长 的实际距离是多 少,它和图上距离 的单位相同吗,怎 么办,比例尺是多 少, 然后让学生求 x的值,并说出求 解过程,教师板书 出来。 继续求操场宽 在图上的距离,可 以将宽设为y厘 米。让学生把这道 题做完。最后教师 写出这道题的答。 六、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过程 教学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及反思记录 一、创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情 1(出示图景:“看下面的图片,你们能说一 境,引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物体放 入新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 课 根据学生回答的 情况,谈话导入:生活 中存在许多放大与缩 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 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 缩小”。 组织学生先讨论 二、新课 如何解决问题,指出: 二、 2(出示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把图形按2:1的比放新课 大后的图形。 大,就是把图形的每条 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思考: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 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 问题: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 来的2倍,就可以了, 让学生画出放大 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 形时,可以引导学生画 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 问题: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 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 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讨论。 法,发现放大后的斜边 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 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之后让学生观察对比 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 形,看发生了什么变 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化。 形状没变。” 独立完成“做一做”,交流是怎样思考与操 作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3(总结 问题: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 结合具体图形,通 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过讨论、交流,了解到: 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 一个图形按2?1的比 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 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三、巩一样的。) 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固练三、巩固练习 但图形的形状没 习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 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 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四、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 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 系,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比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复一、复习 习 1(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 别, 2(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 么, 3(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二、 4(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出求水创设情二、创设情境引入内容 费的实际问题。 境引入 1(出示例5:“画面上张大妈与李奶奶 内容 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哪些数据,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问题: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 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 法。 引入:“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应用比例的 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 识进行解答。” 思考和讨论: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问题中有哪两种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量,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 么判断的, 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 的, 吗,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 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 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 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演示解题过程: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 的意义列出方程,接着解比例求出未知数。 让学生检验所求的未知数x是否合乎题意。 检验的方法是把求出的数代入原等式(即方 注意启发学生根据反 程),看等式是否成立。把求出的16代入等 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 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 式,左式,,1(6,右式,,1(6, 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 左式,右式,也就是它们的比值相等,与题 例关系的问题的方法。 意相符,所以所求的解是正确的。 问题:“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 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要求学生 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然后交流。通过订正、 交流,使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 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 是未知量变了。 2(出示例题6的场景。 同样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然 让学生演示解题过程, 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集体修正。 师:“想一想,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和 问题该怎样解答,” 3(完成“做一做”, 直接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问题:对照两题说一说两道题数量关系 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总结应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步骤: (1)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 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意义列出方 程。 (3)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 八、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使用者再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节 及反思记录 一、揭一、揭示课题 示课题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 说一说 这两种自行车(普通自行车和变 速自行车)的知识。 2、自行车里会有数学问题 吗,想一想。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 二、研在结构的关系 究普通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 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引出学生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的速度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与内在 2、分析问题 结构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一:直接测量,但是误 关系 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 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 圈车子走的距离。 前齿轮转的圈数× 前齿轮 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 后 齿轮的齿数 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 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求解。 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 :后 齿轮的齿数) 讨论:前齿轮转一圈,后齿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轮转几圈, 少种速度, 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 三、研合出多少种速度, 究变速 (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 自行车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 能组合 (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入上述模式,求出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出多少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种速 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 度, 自行车走得最远, 四、课堂作业 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 是0.7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 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 进多少米, 2、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 四、课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 堂作业 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汇报结果。各小组展示并解 (保留两为小数) 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比 五、课堂小结 较结果。 自行车里的学问可真大,你 还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 吗, [自行车里的数学] 1、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车 轮也走一圈, 2、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 程与什么有关, 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车轮也 走一圈, 分析问题,求解,汇报 不是,因为踏板所带动的大 轮与自行车后轮上的飞轮大小 是不同的,所以当踏板转一圈 时,后轮要轮上5-6圈. 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与 什么有关, 与自行车的轮胎直径有关, 就是我们说的20、24、26、28寸 不是,因为踏板所带动的大 轮与自行车后轮上的飞轮大小是 不同的,所以当踏板转一圈时,后 轮要轮上5-6圈.
本文档为【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7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