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举报
开通vip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 艺术 2007年4月 第21卷第2期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 ARTSEXPLORA,I10N,JOURNALOFGUANGXIARTSCOLLEGE Apr.2007 Vo1.21No.2 摘要】本文从赵望云在抗战中(1937—1945)的艺术足迹入手,"我手写我心"分析其独树一帜的国画笔墨形成于西北的原因.从编辑《抗战 画刊》,"西北写生"到定居长安,赵望云的国画风格与抗战时 —— 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 艺术 2007年4月 第21卷第2期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 ARTSEXPLORA,I10N,JOURNALOFGUANGXIARTSCOLLEGE Apr.2007 Vo1.21No.2 摘要】本文从赵望云在抗战中(1937—1945)的艺术足迹入手,"我手写我心"分析其独树一帜的国画笔墨形成于西北的原因.从编辑《抗战 画刊》,"西北写生"到定居长安,赵望云的国画风格与抗战时 —— 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期的艺术活动息息相关.对其笔墨风格的深入探索,必将更好 地理解"长安画派"的崛起,并对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化运动 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把握. [关键词】赵望云;《抗战画刊》;西北写生;"长安画派" [中图分类号】j2o【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07)02-0031-02 [收稿时间】2007—03—23 [作者简介】李丹,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2005级研究生,研究李月 方向:美术史.(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上海200444) 国画大师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生 命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27年赵望云离开学校,开始自 我学习.在1937年之前,赵望云进行了冀南农村写生,塞上写 生以及鲁西,津浦,江浙旅行写生,在画作中创造出一种"印象 主义式'快照效果„的国画笔墨,形成了"传统式写意风格和 西画式印象主义风格"在外表上的统一.【1】(p39) 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赵望云坚持走革新旧中国画的道 路,他主编《抗战画刊》宣传抗日,之后深入西北写生,定居 长安,最终确立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从赵望云在 抗战中的艺术足迹出发,重点研究他的国画笔墨如何突破 传统束缚,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风格,成为建国后 "长安画派"崛起之先声. 一 ,抗战中的文化足迹 三十年代初,赵望云在天津大公报作农村写生通讯连载, 为国民党将领冯玉祥赏识,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冯玉祥由南京撤 至武汉.在武汉,赵望云以画笔为武器积极参加抗日宣传,他 "绘制了一些大型的抗战宣传画,放在六渡桥,江汉路等闹市区 让民众观看"【212(p14).随着抗战形势继续深入,武汉陆续推出 了众多抗战美术刊物,由冯玉祥资助,赵望云主编的《抗战画 刊》在当时颇有影响.画刊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为它撰 稿的有老舍,张光宇,张乐平,张仃,鲁少飞,叶浅予等人.《抗战 画刊》为三十二开的小型旬刊,由冯玉祥自办的三户印刷厂印 刷,交华中图书公司出版发行,每期刊有赵望云揭露日寇暴行 和号召人民抗日的绘画作品.1938年秋季,战情持续恶化,赵望 云由武汉撤至长沙,途中继续出版《抗战画刊》.1939年春, 《抗战画刊》第24期在重庆出版,将十日刊改为月刊,由重庆 华中图书公司印行.《抗战画刊》开始由冯玉祥鼎力资助,后因 蒋介石迫使其出国考察,于是赵望云自行出资将画刊维持到 1941年,共出版34期.【3】 为了抗战宣传的实际需要,赵望云的绘画作品一改曾经 的农村写生的国画风格,有的几乎是漫画形式,正如他在 1938年《抗战画刊》第五期编后记中所说:"因为在这个时 代,一切的艺术,都要随着救亡的工作变为杀敌的武器了!" 【4】(pl2)在主编画刊的过程中,赵望云激进的报刊理念饱 含着奋勇抗敌的炽热情怀,而这种情感的积淀成为赵望云 踏足西北写生的直接诱因. 赵望云第一次西北写生是在抗日战争和开发边疆的宏大历 史语境中开始的,他痛心于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毅然投身其 中.在《西北旅行画记》的自序中,赵望云写道:"在高唱开发西 北的今日,我们更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注意,庶几对拓荒工作有 一 些贡献."【3】(p14)他要用画笔为开发西北做些实际的贡献. 1942年,赵望云由重庆赴成都,后启程赴西安,途中翻越 秦岭,乘陇海铁路顺渭河抵长安后,一路延兰州公路而上,止 于长城的西尾嘉峪关,共历时五个月.赵望云不畏西北风沙及 路途艰辛,完成百余幅写生画稿,用中国传统山水笔墨描绘出 辽阔的西北边疆以及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相似的风景出现 在石鲁,何海霞等"长安画派"的画作中,因而说"长安画派 并不是一个50年代破空而出的东西,它的生命胚胎早在40 年代就已成雏形"【5】(p48).翌年初,赵望云返抵重庆举行西 北旅行作品展览,引起巨大轰动.1943年春夏之际,赵望云与 关山月,张振铎再赴西北写生,他们延西兰公路西行,经兰 州,武威,酒泉抵敦煌,进行壁画临摹和研究,他的学生黄胄 曾经回忆说:"他(赵望云)到敦煌去临摹画了一些素描,不 过他的临摹,并不是刻意追求那么像,他就是学些技法,学一 些用颜色的办法及表现手法."【6】(p55)返程途中,他们又深 入祁连山写生.同年赵望云举家定居西安.之后,西北的山川 风貌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百姓生活成为赵望云艺术创作的重 要文化补给. 二,国画笔墨风格研究 自民国初年西洋画正式传人中国,传统国画便走上了改良 与中西合璧的艰辛道路.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现实主义艺 术对民族形式提出了具体的时代要求,于是"国画现代化"以 及"西画中国化"的争鸣正式进入学界视野.赵望云在现实主 义精神的感召下,以国画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可以说,赵望 云的现代化中国画,要比上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中国画现代化 运动要早得多,确切地说,"他是最早地使用毛笔画走向现代化 的一位"【7】. 抗战前夕,在赵望云的旅行印象画作中,"笔墨的更大胆 更自由地发挥,产生了淋漓尽致的艺术美感,风格也摆脱了早 年的生涩而趋于完满"【1】(p39).西北写生之前,35岁的赵望 云到成都举办个人画展,此时与张大干结识,饱览其收藏的古 代书画,自此笔墨更进一步.后来黄胄曾经(下转第35页) 论"福禄寿喜"民俗观念在剪纸中的体现/郭志华35 江南的剪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剪纸都是以吉祥为创作主 题和表现内容的.这些主题或隐或显地表达了人们的精神观念 和精神寄托.吉祥主题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民间剪纸 中的福禄寿喜图案展现的并不仅仅是艺术审美形象本身,而是 与劳动人民的精神要求和生活追求紧密结合的富有现实意义 的艺术形象. 二,剪纸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民间剪纸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 此它所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等.在反映民 俗类的剪纸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 貌和一些历史事件.如赵翼《陔余丛考》:"吴俗,久雨后闺阁中 有剪纸为女红,手持一帚悬檐下以祈晴谷,谓之扫晴娘."如今 已有天气预报而不再需要此类剪纸了.据《万历野获编》记载: "(明)永乐十八年(1420),山东蒲台县妇唐赛儿,本县民林三 妻,少育佛经,自号佛母,又能剪纸为人马."唐赛儿在历史上确 有其人,她领导农民起义,以"剪纸作人马相战斗".这种鼓舞 士气的遗风至今尚有踪影可寻.山东果农在果子(如苹果)长 大还没有挂色的时候,剪出各种富有寓意的花纹,贴在果子上, 待果子熟透时,揭下剪纸,红色的果子上就有了明显的图案.这 样的果子常用来赠送亲朋好友,或摆放在家里.剪纸和民间风 俗是分不开的,剪纸种类又可分为富花,墙花,顶棚花,灯花,门 (上接第31页)回忆:"他的房里就挂了一张张大干仿黄 鹤山樵的山水画,题目是张大干写的'空山无人,水流花 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还是刻 意追求的"【6】(p55).简言之,与张大干的结识促使赵望云 先生师法古人传统笔墨,袭古而创新,可以说他在革新传 统中国画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赵望云1942-1943年的西北写生开启了对西北风貌长 达数十年的艺术探索.笔墨当随时代发展,而拓荒西北为赵 望云的绘画美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笔墨语言上,赵 望云采用西画的速写描绘与传统写意的国画笔墨相结合.这 使他的每一幅山水画都浸染着西北浓郁的人情味:简约的人 物景致,实现繁复的文化内涵;苦涩的情结,实现文化拓荒的 激情超越.直到祁连山写生,赵望云终于确立了成熟而独特 的笔墨风格.王鲁湘先生曾如此评价:"祁连雪山放牧牦牛 的藏民,戈壁沙漠中的驮队,黄土塬上春耕的农民,秦岭林场 伐木的工人,黄土峁上的羊倌,毛梢子林里背柴的人„„" 这些都成为画家笔下常见的风景,他秉持改造国画的一贯理 念,到民众中去,竭力创造反映乡村人物与西北风情的真实性 画作,"追求风景同生活于其中的人(特指劳动者)的心情相 称,正是后来'长安画派'的重要美学原则"[5】(pa6). 作为描绘西北风貌的国画大师,赵望云对传统笔墨语言 进行了继承与突破.从师法古人笔墨,到对敦煌石窟的临摹, 研习,这些是对古代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赵望云未 接受传统的学院派教育,使其少了些束缚,面对雄浑壮美的 西北风貌,他尝试用山水笔墨表达土地的苍茫,林木的苍劲, 以及黄土的"厚实温软„'干枯焦涩"的混合视觉状态,因而 赵望云的画作呈现出一种"落落大方,骨高气淳""自然朴 实,生气勃勃"的独特艺术风貌.西北旷远雄浑之美契合了 笺,鞋花,喜花等.如春节贴的"挂钱",新娘出嫁的"嫁奁花" (喜花),祝寿贺礼用的"礼品花",端午节剪的"五毒"花样, 中秋节窗上贴的玉兔窗花,冬至剪的"九九消寒"的梅花,潮州 除夕祈福求寿刻的"家门平安„'神功保佑"的功德纸等,洋洋 大观,美不胜收.这些都是反映民众活动的形象资料. 剪纸无论表现何种题材都与吉祥观念分不开,同时也反映 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吉利祥瑞的观念是剪纸中体现"福禄寿 喜"含义的最根本的创作源泉,承载禳灾纳吉要求的福禄寿喜 图形剪纸多为民众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戏曲人物, 祥花瑞草,珍禽瑞兽,吉祥器物等.福禄寿喜的各种吉祥题材的 剪纸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它承载了某种吉祥的寓意和内涵.民 间艺人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吉祥观念的符号将自己的思想情 感灌注其中,并诉诸于剪纸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寄托了劳 动人民的理想和祝愿. 福禄寿喜观念在剪纸中的体现,蕴含了传统的吉祥观念, 并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剪纸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 道德伦理观念,生命观念,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剪纸作为福 禄寿喜观念的形象化载体,传达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 往,以及对吉祥观念的认同和理解.透过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我 们可以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深切感受中国民众对生活的热情和 希望. (责任编辑,校对:罗冰) 赵望云一贯的精神追求,从《抗战画刊》到西北写生,画家的 生命意志在西北的土地上得以毫无保留地体现,"尤其是这 种生命意志需要作为节操来坚守的时候,作品就有了感动人 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说的'风骨"'【5】(p46). 邵养德先生认为,所谓艺术大师可分为三种类型:结束 一 个时代即盖棺定论,他们被称为文化的集大成者;开拓一 个时代即改弦易辙,他们被称为文化的开拓者;而赵望云属 于第三类即扭转一个时代,他开创旅行写生之举,树起了革 新传统中国画的旗帜.【8】(p3)在八年抗战中,赵望云肩负起 一 个艺术家应有的文化责任,从主编《抗战画刊》到远赴西 北写生,他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承载着一贯的艺术主张——到 群众中去.可以说,赵望云独特的国画艺术风格影响了西北 画坛,成为建国后"长安画派"崛起之先声. 参考文献: 【1】陈斌.历史的悖论和新起点一赵望云探索时期(1932—1937) 艺术研究叨.西北美术,1997.16(3):38-39. 【2】吴继金.武汉抗战美术宣传运动?】.武汉文史资料.2003,20 (8):14—17. 【3冷狐彪编撰.赵望云年表【M赵望云画集:专论,北京: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5. 【4冷狐彪.赵望云的艺术道路叨.美术研究1981.6(3):12—15. 【5】王鲁湘埔神家园的慷慨浩歌——赵望云简论田.西北美术. 1999.18(2):45—49. [6]赵望云诞辰纪念展研讨会纪要叨.西北美术.1995,14(3): 52-58. 【7浒应.赵望云的画IN]冲央习报,1941—2—23. 【8】邵养德."长安画派"的文化构成——石鲁赵望云艺术之"互 补关系"叨.西北美术.1993.12(2):2-4. (责任编辑,校对:刘绽霞)
本文档为【“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3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