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举报
开通vip

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对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帮助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树立社会主义核...

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八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对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帮助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自信,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身体力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含义; 2.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 分配制度,理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含义。 3. 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意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 4. 了解并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 涵,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 5.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认识创 新社会治理体制。 6.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树立 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学时:10课时 教学手段、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多媒体PPT、讲授法,讨论法 导入:复习第五章到第八章的知识逻辑体系,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对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那么,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和规划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1、从强调“两手抓”到“三位一体”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基本是与四个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十二大要求全党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十二大已经初步具有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勾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三位一体”的雏形。 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三位一体”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二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2、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了新的系统性阐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无疑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之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拓展。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他还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是有机的统一体。自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成为全党共识。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明确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时,都是以“四位一体”为依据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3、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新要求时,在强调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但是十七大报告并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都为“五位一体”战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之后,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当然,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会继续深化和拓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一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1、什么是经济体制,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资料学习“票证经济”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落后,生活物资的供应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社会上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1953年,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收购和计划供应,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拉开了中国“票 证经济”的帷幕。多达2000多个市、县都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票证,进行计划供应,一些较大的厂矿、学校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过粮票品种约有30万,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等。 随着各种生活物资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讲述: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简言之,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重点讲解过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我国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958年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商品经济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2、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4)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手段; (5)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只有计划不行,只有市场也不行;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只有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3、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生产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 (6)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7)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8)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4、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论断。 6、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列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7、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8、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9、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 (1)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十二大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十四大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思考: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该如何做, 3、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 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4、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是指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一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局部地区和某些行业可以灵活;二是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三是核心在于控制力,关键在于竞争力。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重要作用: 一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 三是拓宽了就业渠道。 四是营造了一个多元竟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另外,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如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取得的收入等。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2、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 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就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但 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思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那该如何做, 1.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 性、战略性转变。 2.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3.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有机统一,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 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就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要高度自信,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 人民民主专政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看书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近期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本文档为【2013版本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