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

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

举报
开通vip

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 (讨论草稿) 北京依斯康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 1 目录 前言 .................................................................................................................................................. 5 1、智慧城市概念介绍 ............................................

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
某县智慧城市项目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书 (讨论草稿) 北京依斯康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 1 目录 前言 .................................................................................................................................................. 5 1、智慧城市概念介绍 .................................................................................................................... 8 1.1、什么是智慧城市 ............................................................................................................. 8 1.2、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 10 1.2.1、意义 .................................................................................................................... 11 1.2.2、作用 .................................................................................................................... 12 2、某县基本情况与现状 .............................................................................................................. 20 2.1、基本情况 ....................................................................................................................... 20 2.2、发展现状 ....................................................................................................................... 20 2.3、存在问题 ....................................................................................................................... 20 3、某县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 24 3.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 24 3.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 24 3.2.1、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24 3.2.2、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 ................................................................................ 26 3.2.3、高增长的城市信息化经济 ................................................................................ 27 3.2.4、高水准的城市数字化生活 ................................................................................ 27 3.2.5、高质量的城市数字化环境 ................................................................................ 28 2 3.3、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 29 3.3.1、统筹规划、政府主导 ........................................................................................ 29 3.3.2、需求导向、注重实用 ........................................................................................ 29 3.3.3、以民为本、服务经济 ........................................................................................ 30 3.3.4、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 30 3.3.5、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 31 4.1、信息基础领域工程 ....................................................................................................... 32 4.1.1、前言 .................................................................................................................... 32 4.1.2、广电,某县宽带,城域网建设 ........................................................................ 33 4.1.3、无线宽带网建设 ................................................................................................ 43 4.1.4、城市数据中心 .................................................................................................... 58 4.1.5、某县IP视频监控系统 ...................................................................................... 61 4.2、信息强政领域工程 ....................................................................................................... 65 4.2.1、信息资源协同平台 ............................................................................................ 66 4.2.2、办公自动化系统 ................................................................................................ 67 4.2.3、综合行政审批系统 ............................................................................................ 68 4.2.4、政府门户网站集群 ............................................................................................ 69 4.2.5、数字城管指挥平台 ............................................................................................ 70 4.2.6、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 71 4.2.7、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 72 4.2.8、数字档案系统 .................................................................................................... 73 4.3、信息惠民领域工程 ....................................................................................................... 75 3 4.3.1、统一呼叫中心 .................................................................................................... 75 4.3.2、平安校园 ............................................................................................................ 77 4.4、信息兴业领域工程 ....................................................................................................... 79 4.4.1、商户服务门户 .................................................................................................... 79 4.4.2、数字化科技园 .................................................................................................... 80 5、实施计划 .................................................................................................................................. 83 5.1、实施步骤 ....................................................................................................................... 83 5.2、智慧城市建设具体进程规划 ....................................................................................... 84 5.2.1、基础设施建设 .................................................................................................... 85 5.2.2、政务信息化目标 ................................................................................................ 85 5.2.3、经济信息化目标 ................................................................................................ 86 5.2.4、社会信息化目标 ................................................................................................ 86 6、近期实施项目投资估算 .......................................................................................................... 88 7、经济效益分析 .......................................................................................................................... 89 4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最活跃的区域,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区域。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李克强总理2011年5月23日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强调指出,目前国际上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物联网快速发展,竞争非常激烈,要加快科技攻关、攻坚步伐,打造数字中国、智慧中国。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重大部署,不仅为我们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动力,而且使我们增强了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建设智慧城市,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 5 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从而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智慧城市是以数字城市为基础,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传感设备等信息技术,融合更海量的时空信息,把人类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当中,形成智能化专题应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优化组合,最终使城市具有智慧、变得智能,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国土、环境、社会活动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 近年来,某县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融合渗透,积极推进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信息化,促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全面发展。促进三网融合,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 6 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开展某县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等。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成为信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7 1、智慧城市概念介绍 1.1、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集成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虚拟化的手段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况及空间地理信息,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聚集、扩散与辐射功能,进而提高城市的规划、管理与发展水平。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 智慧城市是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城市。 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全景 智慧城市设计的子系统举例如下,电子政务、政府热线、应急系统 、平安城市、智慧执法、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巡检、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监察、智慧景区、食品安全、智慧校园、智慧邮政等等。 8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张网络,多个应用 应用层 ,政府办公信息化 应急指挥、数字城管、平安城市、政府热线、数字医疗、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数字物流、… 平台层 ,云数据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 网络层 ,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 感知层 ,手机、视频电话、呼叫中心、无线网关、云计算、PC、internet、摄像头、RFID、传感器网络 智慧城市全景图, 9 1.2、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智慧城市的热潮很大程度上缘于政府的推动,智慧城市的营造正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基础要件之一,是证明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名片”、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电子政务、交通运输、城市安全等市政公共服务是保民生、保增长、保效率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信息化正在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不仅是其所在区域的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的高度集中点,更是各种信息产生、交流、辐射,扩散,和传递的高速度聚合点。 现代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信息化发展的首要目标。城市信息化不仅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信息产业,更是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以极大地促进城市对信息的生产、交流、扩散和传递的 10 有序化、高效化,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产生“聚集”和“辐射”效应。 发展智慧城市将极大地促进各领域信息化的最终实现,对于消除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1、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来应对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许多难题。智慧城市为我们重新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现实的物质空间与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机地结合,将有效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和距离摩擦,保持城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交通流的畅通、协调和高速,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智慧城市无疑将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和监管城市提供革命性的手段,对传统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种手段是一种可持续、适应城市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治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 11 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和经济为一体的范畴。智慧城市建设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彻底革命。它更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以及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运作,并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监管,实现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目的。它能够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有效降低政府的整体管理成本,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作的监管,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形象,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改善社会的总体环境,为全面实现城市信息化打下硬件和软件基础,有利于城市经济运作与国际城市协调进步,并带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化,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2.2、作用 12 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物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改善城市的发展环境,并带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城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智慧城市将极大地促进各领域信息化的最终实现,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消除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增长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智慧城市建设将会促进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推动 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并在促进就业、增进城市财 政收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 智慧城市建设会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将 加大信息化对各行各业渗透的力度,将带动传统产业的改 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智慧城市建设将促进“信息流”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 而有效推动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加快城 13 市经济的增长速度。 , 智慧城市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制 造业和城市农业都将出现新的转机,特别是在技术含量和劳 动生产率等方面会有显著的提高。 , 智慧城市的发展使新的产业链将会不断涌现,如数字化旅 游、数字化娱乐、数字化教育和数字化消费等将会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智慧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生 产要素的流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 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2,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将有力地推动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受益。 智慧城市有利于城市决策者真实、全面和动态地了解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为城市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创造了条件。例如,数字化防灾、抗灾系统可及时发现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等隐患,使灾害在发生初期即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相应的损失。 智慧城市有利于公众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参 14 与,提高城市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公众了解、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可对城市建设、管理等进行相应的监督,使“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城市管理思想得到更好地体现。 ,3,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的实施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智慧城市建设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总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既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智慧城市的实施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智慧城市建设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通过机载传感器可获得大量城市数字化影像信息,可全方位地描述城市的各种基础信息,对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意义重大。 ,4,带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带动整个地区的 15 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发展农村信息化。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从财政支农到农民增收,从合作医疗到农村教育,智慧城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5,推进文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智慧城市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建设,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 智慧教育文化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完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建设,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 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 16 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6,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智慧城市发展协同医疗、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整合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 智慧医院系统。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其中数字医院包括拥有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等系统。提升应用包括远程图像传输、海量数据计算处理等技术在数字医院建设过程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系统由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组成。区域卫生平台包括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包括旨在运用尖端的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帮助医疗单位以及其它有关组织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7,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7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完善城市基础功能方面,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医疗、数字化购物等新形式的出现将会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有直接的帮助,使城市的生活舒适度、便利度和城市本身的吸引力有明显的上升。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和教育产业等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十分有利。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和市政监控等方面的发展对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居住环境和治安环境都将有促进,使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安全。 ,8,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现实的物质空间与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机地结合,将有效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保持城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交通流的畅通、协调,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管理与发展水平,美化城市的人居环境。 智慧城市所具备的特征有,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恰恰这是特征就属于生 18 态文明城市发展要求之一。智慧城市展现给我们的一个政府运行管理更加高效、城市产业发展更加高端、市民生活品质更加优良的发展蓝图。这个蓝图就是实现可持续生态文明城市的转型,成功的转型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等一些产业的生态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是向生态文明城市转型是一个大好机遇,是着眼于生态文明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契合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定位而做出的前瞻之举。 19 2、某县基本情况与现状 2.1、基本情况 2.2、发展现状 ,1,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某县广电光纤网络已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采用8芯、24芯光缆,城区每100户一个光节点,在很多新建小区,已采用光纤同轴复合电缆实现光纤入户。 政府网络有公安内部做的公安网,政府办公场所的政务网络布设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2,电子政务应用稳步推进,跨部门和公共电子政务应用需求强烈。 跨部门和公共电子政务应用需求强烈。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实现地下、地上空间管线的管理信息化需求十分强烈,城管执法、市政、公安、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有利用视频、GPS、物联网等技术辅助业务开展的迫切需求。 2.3、存在问题 20 ,1,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与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不匹配,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目标。城区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城市政府部门运转与社会公众需求,但对于满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和支撑政务领域、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信息化深层次应用尚存在差距。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目标。某县的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但对比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尚不能满足某县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大规模人口集聚提供条件的战略要求。 ,2,信息化对政府服务功能完善的支持作用尚未显现。广电正在进行双向网改造的规划,还未进入实际实施阶段。而由于城市建设进程问题,医疗、教育等领域还没有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对政府服务功能完善的促进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根据城市定位——“宜居、宜业”,在社会服务方面,重点是解决市民生活的吃住行难题,以起到吸引人气、以人带商的作用,社会领域信息化必然以辅助教育和医疗为前导,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3,各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政务信息化发展缺乏顶层设计与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建设和管理。 总体来看,各部门政府业务的信息化支撑情况差异较大,整体上垂管部门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非垂管部门,一些部门目前还没有任何 21 系统协助工作。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以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目前某县政府业务还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支撑,部门之间难以做到业务协同和应急联动,尽管电子政务建设已在推进进程中,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推广应用,但有些政府文件的上传下达还借助纸质,部门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渠道,信息传达效果和效率都受到影响。 ,4,经济领域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汇商气、聚人气”存在实际需求,但信息化工作尚未全面铺开,渗透乏力。某县经济领域的信息化,目前最大的需求是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商气人气的聚集,促进高科技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某县产业发展。但目前为止,由于某县仍处在经济和产业的建设期,信息化在经济领域尚未全面铺开。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5,信息化保障环境尚未成形,法规、组织须加强建设,资金、人才须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设保障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够明确,工作关系还未理顺,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评价还没有形成制度化,信息化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信息化政策法规,信息化资金投入还未形成长效制度,还未建立有效融资渠道,信息化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专业技术队伍尚未成形。 22 根据某县基本情况与现状,制定以下“某县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23 3、某县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3.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1,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建设重点。 ,2,首先发展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如:广电城域网,无线网,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尽快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边收益边发展。 ,3,根据强调应用、讲究实效、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市进程。 ,4, 要与城市的功能提升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密切结合、同步发展。 ,5,智慧城市目标的制定必须从本城市的实际出发,既要切实可行,又要考虑科学性与前瞻性。 3.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3.2.1、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数 24 据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是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城市基础信息资源。高标准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从宽带互联网为主体的城市网络体系建设人手,实现Internet网、电信网和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使城市公众能随时随地享用方便、快捷、低资费的网络服务。高标准的城市空间数据系统建设主要是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城市基础功能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系统进行高标准的设计、建设与管理,使其成为智慧城市的空间数据的可靠来源。 通过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获得的大量数据是构建城市基础信息资源的根本来源,城市信息资源主要通过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由城市地形、土地、水文、道路、绿化等构成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又如由人口、商业、企业、金融、旅游等构成的城市经济信息数据库,将为城市的管理、开发和投资提供直接的指导作用。 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还应包括对城市旧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如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系统按智慧城市的要求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以实现远程抄表、智能控制,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如对现有的交通设施、金融服务设施等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支持实时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和网 25 络化管理。 3.2.2、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 实现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因为数字化技术在 城市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已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城市的数字化地籍、数字化规划、数字化交通、数字化通信、数字化旅游、数字化抗灾与救灾、数字化生态以及数字化能源为城市政府部门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上的各种专业分析模型和辅助决策系统则为解决城市管理的各种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如对城市交通网络设计、城市管网建设、企业选址等问题可以直接得到有价值的决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发展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政府工作将从过去大量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把许多传统的行政审批等工作直接交由市场来完成,另一些职能则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如对企业的征税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政府应该处理的事情,这样,政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将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26 3.2.3、高增长的城市信息化经济 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是要推动城市各领域数字化的高速增长,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它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 智慧城市建设直接带动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城市的软、硬件企业将因此而赢得商机,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作贡献,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旅游、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娱乐等蓬勃兴起不仅为城市的传统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生机,同时又催生新的产业,对增加城市就业、繁荣城市经济起到巨大作用。 ? 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帮助城市企业开拓市场、节省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促进城市物流业、金融业的兴旺发达。 ? 电子化服务、电子化证券交易、电子化购物等新的经济活动形式的出现会拉动城市居民的电子化消费,促进城市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3.2.4、高水准的城市数字化生活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给广大城市居民直接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城市居民充分体验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舒适。 27 ? 完善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为市民获取各种资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变得更为容易。 ? 在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成为家庭办公室,SOHO,一族,充分享受自由工作的乐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 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娱乐、数字化医疗可以为城市居民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取得比过去更为理想的效果。 ? 智慧城市对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3.2.5、高质量的城市数字化环境 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的理想。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这一愿望得到更好的实现。 ? 智慧城市的规划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对城市布局和功能设计将会考虑得更加周到,为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 数字化交通和数字化建筑将使交通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城市污染、拥挤等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 智慧城市对提高市民的素质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对优化 28 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3.3、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3.3.1、统筹规划、政府主导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由政府主导、引导,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因此,首先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和重点,对资金筹措、技术支持、软件开发以及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等具体工作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规范,并应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结构,领导、管理和监督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 政府主导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对智慧城市建设要有深刻的认识,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智慧城市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入手,加快数字化政府建设步伐,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信息化,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 3.3.2、需求导向、注重实用 建设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物质城市更好地发展服务,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需求导向、注重实用”的原则。“需求导向”就是要从城市 29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应用领域,必须克服只以形象展示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也应避免某些政府主管部门的“长官意志”,形成不必要的盲目投资。“注重适用”就是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要讲究实效,能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 3.3.3、以民为本、服务经济 智慧城市建设应牢牢坚持面向人民生活、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思想,真正体现“以民为本、服务经济”的原则。“以民为本”要求政府部门自觉树立“执政为民”、“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从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愿望出发,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民服务,满足老百姓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层面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并以“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作为衡量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 “服务经济”原则要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把调整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切切实实地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落到实处,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3.3.4、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30 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不同的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必须在建设初期确立相应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考虑到国际国内已有的、相对成熟的标准,另一方面要研究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要用动态的观点去思考、去把握。与此同时,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应尽可能避免所谓的“地方特色”,否则又会回到计划经济时期使用“地方粮票”的老路上去,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都不利。 “联合建设”原则就是要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克服各自为政、封闭建设的做法,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建设,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设质量,使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 3.3.5、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信息孤岛”和“资源封锁”是信息化建设的大敌。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壁垒,使分属于不同行政机构的局域网能互联互通,使政府的各种信息资源为社会各界所共享。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既有利于城市的对外开放,又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以下对近期规划项目进行说明,对首先必须先行的基础项目—广电城域网项目做重点介绍。 31 4、项目详述 4.1、信息基础领域工程 4.1.1、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使企业行动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政府的职能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服务体系,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建设"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2006年5月,中办和国办联合转发的“18号文件”标志着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8号文件”提出了4项任务,一、统一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二、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三、保障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用户是群众,也就是说要让最广泛的群众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因此,建设高效稳定并支持多业务的基础网络成为必要条件,按照“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建网方针,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把某县政府下属的多个职能机构以及多个接入节点,包括居委会、企业、中心、学校、银行、公安、消防、医院、小区等,联为一体构建的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的宽 32 带城域网,为用户提供固定宽带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各种增值业务。 4.1.2、广电,某县宽带,城域网建设 某县宽带城域网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方案是保证某县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总体目标应该是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传送平台,宽带多业务交换网为核心,支持端到端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Internet及各类增值业务,构建一个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IP多业务承载网络,某县宽带城域网建设的具体目标可具体分解如下, , 前期网络管线和层次的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城市通信管线,开展基础通信网络元素的出租及买断业务,提供宽带网络业务的运营基础和实施建设目标。 , 一期宽带城域骨干网络应用搭建 实施政府自身和面向社会的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建立同城信息本地交换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联合共建的原则建设某县宽带城域骨干网。 , 二期宽带城域汇聚接入网络应用搭建 实现网络骨干层和汇接层的带宽对接,满足用户接入信息传递的要求,大力建设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固话网、数据网和有线电视 33 网的三网融合。 1、网络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 ,1,建设原则 , 统一性原则。系统需做到统一规划,网络平台与业务应用的 统一、传输与交换的统一及现在与未来的统一。 , 分步实施原则。此次某县网络建设需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 点,根据时间、技术状况及经济条件,有计划有目标的分步 实施。 , 先进性原则。系统建设应坚持合理的技术路线,使用先进的 管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可持继发展,使得系统能够满足未来 5-10年的发展需要及一定的扩展升级能力。 , 经济性原则。系统建设应讲求实效、实用,追求最大性能价 格比,并且系统要在满足系统功能、性能与安全需求的前提 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运用系统整合的手段构建网络, 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 安全性、可管理性原则。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 作效率,也要充分考虑部分涉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 利用中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稳妥可靠、符合相关标 准的安全技术措施。 34 ,2,指导思想 , 按照 “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尽可能借鉴运营商城域网建 设的成功经验,采用成熟的技术,构建一个可靠、稳定的电 信级网络。 , 重点解决城域网骨干部分建设的需要,先建设骨干,再完善 接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 , 按照实际需要,考虑今后发展需要,设备建设一次性到位, 线路资源分步骤建设,初期可租用部分链路,确保较高的性 价比。随着应用的发展逐步完善自建光纤线路,数据带宽将 根据应用的不断深入,灵活扩容。 , 在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结合近几年全市电 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全面满足某县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的 要求。 , 针对某县城域网的特点,自建光纤链路为主,租用线路资源 为辅。 , 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2、网络建设要求和标准 ,1,网络可靠性 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 35 计中应选用已规模商用的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定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提供99.999,以上的可用性服务,这就要求对于此网络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其设备的可靠性,网络设计的冗余性。高性能网络是能否吸引用户和保障用户的关键应用。因此,对于此次网络建设,应充分体现高可靠性和可自愈的。 ,2,网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网络建设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而且要放眼未来。因此,本期信息网络的建设,不仅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且要具有向未来技术平滑过渡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支持及网络的扩展能力,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网络设计采用分层的结构,纵向的分层可以提供出口、省核心和地市核心的。横向的分层可以采用立体结构,提供不同业务的不同网路的业务分层,系统可以由逻辑到物理的分层。 系统设计可支持信息节点的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系统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尽量保护原有投资。 在设备选型上,要选择业界著名的实力厂商的产品,可以提供更 36 为完善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选择符合国际标准及业界流行成熟的工业标准的设备,以便对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 设备系统结构配置,采用具有最佳升级途径的配置,一是结构合理,二是升级代价最小,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网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网络先进性作为面向二十一的网络,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网络设备,都应体现技术的的先进性。从系统体系结构和网络系统基础结构方面均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同时,在设备选型方面还要考虑主流厂商,主流技术,采用主流设备系统。支持新业务(如IPv6/IMS),通过平滑软件升级可以实现新业务的有效运营。 ,3,网络可管理性 由于城域网络的规模特性,分布比较广泛,设备的种类多,设备的网络管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必须具有对网络可集中监控、分权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具有很强的发现和排除网络故障的能力。要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标准的、实时的网管接口和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管理和流量统计分析(Netflow),系统可以通过标准协议提供故障自动报警。 ,4,宽带和功能的网络,体现业务至上 由于要提供Video的业务和海量的Internet业务,网络的带宽需 37 求很大,多数地方将采用10GE的连接。 网络发展到今天,业务繁多,根据业务需要,我们需要将是一个多功能的网络,智能化的网络。网络的智能和适时功能监视特性将会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好处。 QoS保障功能,本网络提供多业务,并且各种业务,如VoIP和Video等,,保证实时性业务,VoIP、VOD等,的QoS,骨干数据网端到端单向时延小于50ms、端到端时延抖动小于20ms、丢包率小于0.1%。对带宽和时延敏感,网络需要能够提供端到端的QoS功能,以保障实时业务服务质量。 ,5,网络高安全性 制度和管理的安全,在网络设备的网管安全性要充分的考虑,要有严密的制度,基于Tacacs+的分层、分权管理。 流量的安全,出口层的设计至关重要,考虑到Internet流量的复杂,出口要具有流量的镜像,流量的重定向能力和流量清洗能力。安全在这里的含义不仅是指网络系统本身的可靠安全、抗意外灾害、抗攻击的能力,而且也要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物理的安全,从布线设计、网络设计到应用系统平台的设计,在不同层次上都要确保数据的安全,做到线路防泄漏、防干扰、网络具备完善的隔离措施和数据加密传输,网管服务器平台设计上防止非法 38 访问,防止病毒破坏。形成一整套安全保障协防体系。 ,6,标准开放性和互通性 支持国际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如TCP/IP,、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等开发协议,本网络的方案设计充分保证了河南宽带IP骨干网互连特性,以及与其它IP网络的互连。 接口符合国际标准,现有技术和设备能够向上兼容,能进行各种数据库的互操作,能支持多种介质,支持多种端口类型,能实现高速网络与低速网络的无缝连接。 ,7,网络层次清晰化 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IP城域网,和二层宽带接入网。 ,8,路由型网络建设 IP城域网采用路由设备,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构建IP城域网核心层,包括出口,和汇接层。 ,9,网络结构扁平化 大容量、少节点、广覆盖,减少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 ,10,网络质量差异化 网络部署Diffserv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 39 ,11,管理控制集中化 用宽带接入服务器、业务路由器,SR,构建清晰的IP城域网边缘,业务接入控制层,简称接入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同时规范设备的网管接口要求,加强集中网管系统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实现运营级网络管理。 ,12,设备要求规范化 通过制定规范,要求新增设备支持城域网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网络功能和性能特性,要求核心设备必须支持MPLS VPN及IPv6,以支持NGN、IPTV、组播、移动等新业务的开展,并提供二三层网络QoS保证。 3、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和支持的业务类型 城域网在组网结构上和在水平方向可分为核心部分,汇聚部分和接入部分。 可运营可管理的IP宽带城域网以可运营可管理为特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包含了各种网络的集成、不同厂商网络设备的集成、各种增值业务实现等等,从骨干层到接入层都有着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有相应的产品支持,在骨干层可集成各种宽带互联技术并实现不同厂商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在接入层提供了各种宽带(Cable Modem, VDSL,ADSL,高速LAN等)、 40 窄带(PSTN、ISDN拨号等)、无线的接入,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网络连接方案,利用MPLS、IPSec等各种技术实现宽带城域网于专用网络的集成。可实现宽带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如VoD、会议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Internet的高速接入,IP Phone等,并可提供电子商务(如网上购物、电子政务、网上股市、网上银行等)增值业务。 ,1,上网业务 高速率的因特网访问和本地网络站点访问是宽带IP城域网重点提供的业务,也是城域网中用户数量最大的一项业务。该业务的使用对象主要由居民用户和企业用户两大类,可使用的接入方式有以太网接入、XDSL、无线接入等。 ,2,租用业务 该项业务向用户提供2M,100M甚至更高速率的带宽租用,通过宽带IP城域网将其接入国际互联网络。业务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大客户,如ISP、ICP等。用户一般使用路由器或具有路由功能的三层交换机与IP城域网设备相连,接入链路采用基于光纤的10M/100M/1G以太网方式。 ,3,虚拟专用网业务,VPN, 网络互联和宽带虚拟专用网业务是向集团用户,政府、大中小学校、医院、企业、商业及各分支机构等,推广的重要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两个或多个节点之间的宽带IP数据传送通道,构建用户虚拟专网服务。 41 ,4,视频业务 城域网能提供视频业务所需要的高带宽的传输通道,宽带IP城域网可以承载基于IP的视频流,开展视频点播、远程监控、远程教学等交互视频服务。在现阶段,视频业务可以暂时使用点到点的形式提供,但从长远来看,应积极试验组播技术,以组播方式提供视频流,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5,窄带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服务器一端使用电话中继与交换机连接,而另一端需要使用支持高速IP包传送的链路与城市中的互联网出口相连。在接入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放置时,城域网可以提供各个接入服务器到互联网出口节点的高速链路,实现窄带接入服务器的分散接入。 ,6,语音业务 在IP上承载语音、视频、数据等各种业务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电信运营商希望通过数据网络的建设切入语音业务市场。对于中国电信,由于当前的语音网络已相当完善,语音业务近期不应作为城域网向公众开放的业务。为了保证今后与新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可以在城域网上进行小规模语音业务的试验,跟踪技术发展。 4、某县城域网结构设计 分层网络结构是大型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分层的网络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网络扩展性,便于对网络的变化进行预计、规划与管理。 42 某县城域网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整网采用双星型结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4.1.3、无线宽带网建设 城域网包括城市宽带城域网和无线宽带网,建立全国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网络平台,以光纤通信为主,无线为辅的天地一体的宽带数字信息网,为城市的各项应用系统提供高效先进的网络和通信基础。以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网络无缝覆盖,保证无线高速上网。针对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工业园区、商业网点和市政基础设施铺设无线网络,对于便利市民,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无线城市还为未来拓展多 43 种应用提供底层支持,支撑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公共服务、商务旅游、生活学习等全方位信息化应用。 1、概述 现在的地方政府都面临着很多难题——人口老年化引起现有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对安全性和灾难响应能力的要求不断升高,希望政府服务得到改善。尽管只靠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是无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但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加强政府员工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无线局域网能够作为智能无线局域网移动服务的平台,因而帮助了政府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2、促使地方政府IT发展的趋势 三大趋势促进了政府机构内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根据2005年Forrester Research 对政府IT经理所作的一份调查,最大的驱动因素仍然是提高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尽管提高安全性一直是近年来的主题,但71%的被访者认为,提高安全性依然是IT的首要任务。66%的被访者认为,业务连续性也非常重要。IT经理们认为,政府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包括,应该更换现有的员工计算机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66%以上的政府被访者指出,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目前,9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都具有无线局域网功能。另外,这种趋势还与 44 提高员工移动性密切相关。在所有工作类型中,政府员工是移动性最高的群体之一。从维护人员到保健人员和交通人员,数千名政府员工每天都需要在移动中完成任务。与私营企业不同,政府机构认为,无线局域网是移动战略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率。Forrester Research 的研究表明,在所有机构中,政府需要移动性的员工比例最高,达到了31%。这个比例大大高于私营企业。 3、通过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实现政府的IT目标 在所有趋势中,都需要提供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功能。无线局域网和笔记本电脑能够大大改善政府机构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员工能够容易地转移到办公楼或其外围区域内不受影响的地方立即与网络连接。如果需要,无线局域网本身能够容易地拆除,然后在新位置搭建。与有线网络环境相比,无线网络能够更快地开始正常运作。如果需要,员工甚至能够直接用特殊模式连接。 除了业务连续性外,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还能帮助政府机构提高生产率,降低日常成本。根据 Forrester Research 的调查,政府IT经理都了解这些情况,因此,90% 以上的政府机构都采用了无线局域网。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嵌入式无线局域网功能逐渐成为标准,政府机构很容易将员工移动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益处。新型集中式无线局域网架构,例如思科统一无线网络,使全面覆 45 盖的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后续运作变得更加简单。部署了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之后,能够提供四种移动服务,访客服务、位置服务、高级安全服务和语音服务。 4、无线网络移动服务对地方政府的益处 与小范围的无线局域网功能相比,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能够帮助政府机构提供新功能。如果在整个机构范围内部署,顾客服务、语音服务、安全服务和位置服务都会对生产率、效率和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列举几个利用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创建新服务,或者更新现有政府工作流程的实例, 改善后勤和维护——更新交通管理系统与乘客服务,以及燃料使用、收入汇总和视频监控记录。 增强对电信的响应能力和控制——跟踪开支情况,提供一致的楼内通话质量,通过无线局域网语音,将电信集成到现有语音PBX基础设施中。 增强决策能力,提高数字化水平——在公共建筑物中为市民、系统集成商和厂商使用的访客网络。 跟踪和保护资源——使用位置服务,缩短资源定位或重购的时间,降低成本。 改善医疗服务——提供立即访问病历,找到最近的医护人员,通 46 过全面覆盖的无线局域网,跟踪重要资源或有危险的病人。 服务市民——为公共建筑物中和室外提供联机城市服务指导和Web门户。 保护社区——利用无线视频监控,保护交通要道和商业区。 5、运营网络的无线技术演进 运营级的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在三个方面演进,覆盖规模、无线性能、网络构架。 6、覆盖规模 随着WiFi运营网络及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覆盖区域已逐渐从较小的热点扩展到较大的热区而热点部署密度的提高也使得热点的部署从早期的分散型逐渐转为连续型。因此传统以独立AP单位的小 47 区覆盖模式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变化,因此Mesh技术应运而生。 无线Mesh网络,无线网状网络,也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它是一种与传统无线网络完全不同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 在传统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每个客户端均通过一条与AP相连的无线链路来访问网络,用户如果要进行相互通信的话,必须首先访问一个固定的接入点(AP),这种网络结构被称为单跳网络。而在无线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 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最近的AP由于流量过大而导致拥塞的话,那么数据可以自动重新路由到一个通信流量较小的邻近节点进行传输。依此类推,数据包还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继续路由到与之最近的下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直到到达最终目的地为止。这样的访问方式就是多跳访问。 其实人们熟知的Internet就是一个Mesh网络的典型例子。例如,当我们发送一份E-mail时,电子邮件并不是直接到达收件人的信箱中,而是通过路由器从一个服务器转发到另外一个服务器,最后经过多次路由转发才到达用户的信箱。在转发的过程中,路由器一般会选择效率最高的传输路径,以便使电子邮件能够尽快到达用户的信箱。 与传统的交换式网络相比,无线Mesh网络去掉了节点之间的布 48 线需求,但仍具有分布式网络所提供的冗余机制和重新路由功能。在无线Mesh网络里,如果要添加新的设备,只需要简单地接上电源就可以了,它可以自动进行自我配置,并确定最佳的多跳传输路径。添加或移动设备时,网络能够自动发现拓扑变化,并自动调整通信路由,以获取最有效的传输路径。 对于运营商而言Mesh技术弥补了传统AP在部署时传输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加了组网的灵活性和冗余度同时也使得WiFi网络与3G、WiMAX网络在覆盖层面具有更大的融合度。 7、无线性能 网络业务的发展意味着运营商的网络必须能够提供更高的接入带宽以满足多种数据业务的承载、更低的网络时延和抖动以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更好的无线环境适应能力以满足不同部署场景的需求,因此运营商必须寻求下一代WiFi无线技术来满足业务的发展。 下一代WiFi无线技术802.11n的目标是显著增加802.11设备的吞吐量,而不是简单地建立高比特率的无线传输能力。这两个目标的区别就如同你自己开车依据个人习惯驱使能达到的里程数和环保相关的额定要求针对于该款车能达到的里程数。增加802.11n设备的有效吞吐量比提供高比特率的要求更高。802.11n在一些方面存在比802.11更多的开销,而且很多开销是不能减少的。这就导致,如果 49 不采用其他方法,吞吐量将会存在一个明显的上限。 802.11n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无线标准。除了提供更高的比特率,如802.11a/b/g那样,,它还改变了802.11设备之间通信的帧格式包括MIMO,无线增强和MAC增强。 802.11n技术的优势,简单来说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以前的802.11设备进行了改进.第一是采用MIMO技术在信道上达到更高的信噪比.第二是提升了无线传输和MAC协议的效率.这些改进使得无线传输的可靠性,预见覆盖范围和吞吐率上都得到了提高。 可靠性 较大的信噪比对于无线链路传输就意味着更可靠的通信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信噪比意味着没有更多的干扰来破坏传输。这意味着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端接入 预知覆盖范围 利用MIMO技术提供的多空间数据流技术来消除在覆盖范围内的盲区。先前受到多路反射信号干扰的区域,现在可以利用它来提供更好的通信. 吞吐率 802.11n的显著改进在于为应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纯粹的11n模式) 。即使在向前兼容老式802.11设备的混合模式下, 50 802.11n也可以提供较高的吞吐率(低于纯粹的11n模式)。 对于运营商而言802.11n不但可以带给802.11n终端高速的接入能力,扩展小区容量,同时通过多天线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那些802.11a/g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无线接入的体验,使得小区的覆盖范围更大并能够更好的支持实时应用。 8、网络构架 对于运营商而言传统的WiFi网络由于AP均为自主型,也成为胖AP,,在大规模部署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 ,1,业务区分方面。业务的区分必须在AP上实现,如果根据不同业务或相同业务的不同用户群来进行逻辑区分那么意味着AP必须支持上千个VLAN,且运营商也必须考虑如何在城域网上对这些VLAN进行汇聚和透传,如果部署了数千甚至上万个AP的话,那么整个网络的复杂度和管理难度不言而喻。 ,2,空口安全认证方面。对于行业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的移动VPN业务而言,必须采用802.1x的WPA2安全认证机制来确保用户的空口安全,由于涉及到动态的空口加解密因此对于传统的AP而言认证点必须在AP上,那么对于后台的认证系统而言所有的AP都必须是Radius Client,如此众多的Radius Client对于Radius系统而言将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51 ,3,二三层移动漫游方面。在移动漫游方面传统的AP间的漫游切换必须借助于AP间的IAPP协议,且只能满足二层漫游切换的能力,对于三层漫游切换则只能通过AP自带的Mobile IP Proxy来实现,这种方式要求AP之间必须建立一个Full Mesh的Mobile IP 隧道机制,在现实的网络中这种方式只能实现小范围局部的三层切换,而且极大的消耗了AP间的带宽资源。 ,4,网络管理方面。在网络管理方面传统的AP需通过网管服务器SNMP的轮询机制来实现AP管理信息的采集,试想一下如果有1万个AP,网管系统轮循一个AP一般需要20秒钟左右那么所有的AP轮询一遍就需要55个小时,何谈实时管理,无线设备的网管与有线设备网管是完全不同的,无线设备的网管系统需要实时的了解每个AP所处的无线环境的变化,信号强度、信噪比、噪音、干扰等,,所以实时管理至关重要。另外,SNMP设备的管理是无法跨越NAT的所以当传统的AP至于NAT之后的时候,网管系统则无法管理到AP。 ,5,AP部署方面。采用传统的AP部署热点的时候,网络部署必须为每个AP进行配置并根据热点进行VLAN、SSID、地址空间的规划,当增加AP的时候也必须进行相关的配置和规划,因此随着AP大规模的部署传统AP给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管理和维护的复杂 52 度。 为了解决传统AP带来的问题,参照蜂窝网络的发展道路,思科系统公司 率先提出了WLAN集中化的概念,并且为高级无线局域网服务提供了业界第一个统一平台。统一后的架构,我们称之为思科统一无线网络的关键,是将数据从轻型接入点经由网络发送到无线局域网控制器。这种思路最终被引入了IETF的CAPWAP标准,成为新一代无线网络构架的标准。通过采用该标准的轻量级统一无线系统可以很好的与运营商现有的城域网络融合在一起并具备以下特性, , 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同一控制器控制管理室内AP、室外 AP、室内Mesh以及室外Mesh节点 - 统一管理控制,无需考虑各系统间差异, - 更好的无线应用体验,可以实现室内室外乃至整个覆盖热区 的应用的连续性, , 采用领先的集中管理架构,支持自动频谱管理 - 快速部署, 减少网络维护成本, , 对业务接入及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 实现系统对用户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 端到端的安全: 实现无线物理层到链路层的安全监控及防 护,同时可以实现网络二到七层的有线测安全联动, 53 - 实现全面的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够更快更准的发现网络安全问题并进行主动防护, - 对接入用户而言,网络安全可靠可以增加用户忠诚度, , 网管系统可以管理超过3万个AP和数千台控制器,并提供 实时真实的RF管理及控制。 - 完全满足未来大规模部署热点管理需求, - 实现RF网络管理自动化, , 无线控制器支持二三层AP统一管理 - 对有线网络构架没有任何改动及特殊需求, - 热点部署高效快捷, , 支持噪音、干扰回避、网络频点自动规划、功率自动控制,AP 功率自动调整、无线客户端功率自动控制,、无线客户端的 负载均衡。 - 满足热点高密度用户数量以及高容量需求,如比赛场馆媒体区、会议室等, - 无线网络管理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提升网络质量降低运维成本, , 支持访客技术,要求访客流量不能落地于内网,该技术可用 于将大客户服务与热点运营结合。 54 - 可将运营商原来为大客户服务建设的部分网络部分区域变成客运营的热点,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 支持客户端接入时基于用户名、接入地点的动态VLAN的分 配以及静态VLAN分配,使得WLAN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每 用户VLAN的分配。 - 通过一个无线接入标识可以为数千家企业提供随处可达的移动办公服务,为运营商打造无线品牌标识, , 支持基于AP的VLAN组分配,即系统中可以有某些AP对 应的WLAN专属于不同的VLAN。使得不同的覆盖区域虽然 SSID相同,但用户接入的默认策略不同。 - 网络部署可以充分考虑到在不改变无线接入标识的情况下,满足热点接入策略差异化的需求, , 支持同一无线控制器以及不同无线控制器下毫秒级的二三 层漫游切换。 - 满足运营商拓展公共安全行业应用基本的移动切换需求, - 满足将来杀手级移动数据多媒体应用业务的需求, , 支持无线控制器N+1、N+N、N+N+1冗余,且冗余控制器 可以在网络任何路由可达之处而无需要求必须相同网段。 - 满足网络高可用性的需求,无线网络冗余与城域网络紧密结 55 合而不是相互独立, , 支持基于无线资源百分比以及用户保障速率、抖动以及时延 的下行无线资源控制。 - 满足无线侧用户业务区分的需求,细化用户群体及其所对应的服务质量, , 支持基于时长、流量、应用、接入位置的预付费或后付费能 力以及本地报表能力 - 满足用户差异化服务需求,灵活制定接入费率, - 提供最详细的用户网络使用报表,为业务制定及发展战略提供全面参考, , 支持基于802.11a/b/g/n的接入,满足下一代WLAN网络接 入及应用的需求。 - 满足未来高速的无线用户接入需求, - WiFi技术更替时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现有投资保护, , 支持通过无线系统实现位置服务,定位无线客户端或者 RFID设备。 - 提供运营商在工业、医疗、城市规划等方面业务部署的竞争力, - 提供运营商更加精确的网络维护和安全监控能力, 56 , 支持基于位置、SSID,接入服务标识,的个性化Portal推 送 - 为运营商打造无线信息平台提供有效的门户页面推送手段, - 为业务成长后的商业信息和广告投放提供了个性化能力, 便于部署――该协议必须能够跨越子网边界,而不是仅仅将多个 VLAN连接到集中控制器。 部署安全――将一个接入点加入网络并不意味着它应当具有完全的网络访问权限。该协议需要提供一种对所有连接网络的接入点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 对接入点的实时控制――在部署、认证接入点和将其连接到控制器之后,该协议需要提供对接入点的实时控制,以便管理和部署移动服务。 协议扩展能力――该协议需要支持多种平台,,从大型以太网交换机中基于机箱的模块,到可堆叠交换机、路由器和其他任何网络组件。 传输扩展能力――尽管网络通常运行在以太网的基础上,但是该协议必须能够支持低速的WAN连接,甚至无线网络,对于无线网状网络等应用,。 9、无线网络的部署构架 57 4.1.4、城市数据中心 1、概述 城市数据中心是城市公共的硬件设施中心、公共的软件资源中心、公共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城市软硬件和以四大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的集中存储和优化应用。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市区,乡镇两级政府和城市运行核心单位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和基础信息资源,有序运行提供动态服务。各业务部门不必知道物理机的位置和性能,只需根据各自业务系统的情况,对网络、安全、存储、CPU、内存等指标提出要求。数据中心通过动态维护系统和工具,实现对IT基础设施以及基础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节能方案,妥善解决不断增长的电源、空间、冷却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数据中心运转成熟后,未来可以考虑在此 58 基础上扩展为城市统一的云存储和云计算中心,面向城市政府提供SAAS和PAAS服务。 城市数据中心功能示意图 2、某县数据中心目标架构 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Web2.0下解决来自业务变更、业务急剧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成本压力的最佳途径。从业务层面上主流的IT厂商如IBM、BEA等就提出了摒弃传统的“面向组件,Component,”的开发方式,而转向“面向服务”的开发方式,即应用软件应当看起来是由相互独立、松耦合的服务构成,而不是对接口要求严格、变更复杂、复用性差的紧耦合组件构成,这样可以以最小的变动、最佳的需求沟通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增长。鉴于此,某县数据中心业务应用正在朝“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转型。与业务的SOA相适应,某县提出支撑业 59 务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也应当向“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转变,构造“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 Oriented Data Center,SODC,。 传统组网观念是根据功能需求的变化实现对应的硬件功能盒子堆砌而构建企业网络的,这非常类似于传统软件开发的组件堆砌,被已经证明为是一种较低效率的资源调用方式,而如果能够将整个网络的构建看成是由封装完好、相互耦合松散、但能够被标准化和统一调度的“服务”组成,那么业务层面的变更、物理资源的复用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SODC就是要求当SOA架构下业务的变更,导致软件部分的服务模块的组合变化时,松耦合的网络服务也能根据应用的变化自动实现重组以适配业务变更所带来的资源要求的变化,而尽可能少的减少复杂硬件的相关性,从运行维护、资源复用效率和策略一致性上彻底解决传统设计带来的顽疾。 具体而言SODC应形成这样的资源调用方式,底层资源对于上层应用就象由服务构成的“资源池”,需要什么服务就自动的会由网络调用相关物理资源来实现,管理员和业务用户不需要或几乎可以看不见物理设备的相互架构关系以及具体存在方式。SODC的框架原型应如下所示, 数据中心框架图 60 4.1.5、某县IP视频监控系统 1、概述 建立和不断完善市政建设监控系统,对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预防和制止犯罪、维护市政设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 TCP/IP 协议的 IP 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高速宽带主干网的建成和各地区高速接入系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 IP 技术的各种视频通信应用的发展。所以在安全监控系统中引入现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市政建设监控系统能够采用最新的产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视频图像,为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 61 案。另外,计算机及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可能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和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基于流媒体的远程实时监控、远程遥控摄像头的功能,还拥有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良好的兼容性、方便的可扩展性、分布式管理等众多优点,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模拟CCTV系统和数字DVR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介绍 本方案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资源共享、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发布、信息安全等角度出发,建设某县IP视频监控系统。 本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管理平台和传输支撑网络构成。前端设备为Cisco 2500W无线IP摄像头,通过目前的市政骨干网络将视频传送到视频监控平台,由平台负责视频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以及各级用户权限的分配,并在中心设立存储设备,以5fps、CIF分辨率、MPEG4格式做视频录像。 系统采用标准TCP/IP网络协议传输,支持SMTP、FTP、DHCP Client、TCP/IP、UDP等应用协议。广泛适用于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Internet,、WLAN等,用户通过授权可以共享系统资源。所有视频信号经过处理后转化为基于TCP/IP的数据包,使摄像头所摄的画面通过RJ-45以太网接口直接传送到网络上,通过网络即可远端监视画面。工作人员通过本系统掌握各监控点的情况,被监控的地方 62 所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在计算机上可观察所有的视频图像,并可同时任意放大视频图像,或者同时录下每个监控点的视频图像。 某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满足如下要求, 1,可进行实时监控 2,可支持昼夜监控 3,可进行录像 4,传输网络应适合某县网络环境,施工简单快捷 5,可实现大范围,多节点覆盖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在回放以前资料的同时不影响正常录像,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也可以利用抓拍功能使图像更加清晰,可以将重要资料进行备份和打印,这将有利于重要资料的保存和管理。系统在回放以前资料的时候,可以自由地控制录像回放的速度,可以以快速、正常和慢速回放,甚至可以拖动滑轨播放任意时刻的录像。 3、系统拓扑结构 本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头、视频服务器、视频存储、操控台、视频显示系统和IP传输网络组成,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监控中心配置若干监控终端。 63 本视频监控系统是一套完全基于IP网络,代表了目前国内视频监控系统的先进水平。当各地节点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以太网建立了IP网络连接后,各分支与中心之间通过数据交换机实现高速连接,便能够实现各区监控中心对所有监控点的实时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使用当前的市政骨干网络,其支撑网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前端视频接入网络,一部分是视频数据传输网络。前端视频接入采用WiFi接入。视频数据传输网络由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千兆链路。监控系统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可直接运行在市政系统的内部网络上。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利用网络视频服 64 务器通过网络传输到分节点,在分节点可以直接传输上网,或者分节点有矩阵时,也可以把矩阵连接到DVR上,然后再传输上网。 4、智慧城市应用 , 智慧政务应用概述 围绕贯彻国家信息化战略之电子政务战略行动计划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无线电子政务工程,构建移动政务平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核心,以关键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保障,推进无线电子政务,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在世界各国经历的智慧政务潮流中,“灵活、应变的政府”是电子政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4.2、信息强政领域工程 信息强政领域工程,包括信息资源协同平台、政府门户网站集群、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联动指挥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行政审批系统、综合行政审核系统、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和数 65 字档案系统8大项目。 4.2.1、信息资源协同平台 市级政府从数据框架、数据标准和流程规范入手,建立统一的资源协同平台,城市根据市级政府制定的数据框架、标准和相关规范,基于市级共享平台针对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和部署。 信息资源协同平台定位于四大基础数据库相关信息资源的存储、交换和协同。由城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协同自然人口数据、企业法人数据、空间地理数据和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的权威生产管理部门,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通过平台实现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管理、数据基本应用等功能,使各应用系统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相连,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来实现路由、数据交换和共享,为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协同提供支撑,同时保证各应用系统的相互独立性和低耦合性,从整体上提高系统运作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各类部门应用协同奠定数据基础,并实现与市级平台之间的规定数据交换。数据采集更新与整合机制是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关键之一。《国家电子基础总体框架》要求各级政府要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明确界定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相关部门共同需要、面向社会采集的信息,要理顺和规范信息采集流程,明确信息采集工作的 66 分工,形成有序采集的机制,结合业务活动的开展,建立信息更新机制,保证信息资源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同时,基础数据的采集更新和整合过程采用元数据驱动的方式通过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库进行元数据采集,将所有的元数据、ETL转换规则和四大基础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目录库合并为知识库。根据知识库的资源描述与规则,通过数据整合引擎,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不同格式的数据以统一的格式和规范存入基础数据库。 4.2.2、办公自动化系统 实现城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城市市政府公文交换系统的对接,实现政府部门电子公文横纵两个方向的无障碍、高效率流转,继续推行系统应用,在原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得到广泛使用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功能,将除了公文管理、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外,进行个人办公、 档案管理 财务及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会议管理、邮件管理和辅助办公等功能开发,考虑开始移动办公应用试点,实现无纸化办公,提升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功能框架图 67 4.2.3、综合行政审批系统 综合行政审批通过整合行政审批资源和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最终实现跨部门联动“一站式”审批。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以网络基础,以各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为成员,以审批业务和政府监管为重点,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审批服务为核心的行政审批系统,并以此为依托逐步扩展网上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协同审批、网上反馈和审批流程的定制、调控、更改、发布、管理、监测、统计等,以实现政务公开,规范各项审批程序,缩减报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68 综合行政审批功能框架图 4.2.4、政府门户网站集群 实施城市政府门户集成项目,通过建立统一的政府门户集群,使政府对外信息服务接口有序化、体系化,达到政府公务员、公民和企业三类角色可以通过单一门户获得想要的信息或服务的目的。 政府门户网站集群功能框架图 69 4.2.5、数字城管指挥平台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数字城管建设以全市统一的 GIS 支撑平台为基础,接入视频监控信息,通过城市范围内的网格化管理,通过市民或城管执法人员热线举报、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移动执法信息及时录入传递和局部物联网应用实现对城市执法、城市治安、交通违章、城市清洁和城市市政设施维修等的统一调度指挥。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各自分工,设立数字城管信息中心登记待处理事件或部件,设立指挥中心进行任务分配,同时引入监察机制,建立监督中心,对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备案和监督,有效维护城市秩序与城市形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同时,根据市总规思想,要求市级要建立运行监管平台,数字城管平台由市级政府统一建设和管理,城市分别部署,市级层面本身不做部署,城市数字数据在本地管理。 70 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功能示意图 4.2.6、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建立市、区级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利用系统整合、共享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视频监控、通讯信号、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备案信息等信息,逐步集成现有公安、消防、卫生等领域的应急指挥管理系统资源,通过视频资源集成、应急资源集成、事件状态信息集成、应急预案集成和统一通讯管理,实现突发事件统一接警,实现全市范围多部门统一指挥,协同合作,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妥善处理能力,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最大程度减少相关 71 损失。 城市应急联动平台采取“两级部署”的模式,建立市级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城市部署区级应急指挥平台,与市级平台采用同一套平台,,城市部署主要应急管理功能,同时接入各领域二级平台,区级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集成区域性应急信息,相关数据本地驻留,在市级平台进行备份,同时保证相关事件信息向上级平台的实时反馈。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功能框架图 4.2.7、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考虑城市城建部门对地下管线信息统一高效管理提出迫切需求,以市级统一的GIS支撑平台为基础,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管线信息资源完备性、准确性高,社区少,二次管网信息相对好收集的优势,及 72 早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路灯管线、交警信号管线、通讯管线和电力管线9大管网数据的统一展示和管理,实现与供水供电等地下管网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为规划建设工作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管网信息在线网络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共用。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图 4.2.8、数字档案系统 为响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的要求,制定城市数字档案系统项目的实施方案。数字档案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对象定位于政府公文、科技、城建等电子化先行文件/档案资源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应用,是对城市所有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它的主要工作是对全市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统 73 一规范整合、利用,并实现所有纸质文件档案的电子化、自动化管理。以半现行文件、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与城市内所有档案管理单位的对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结构化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库,具体包括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从而实现对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安全存储和综合开发利用,并通过联合检索的分布式索引技术,使各层电子档案数据库互为组成,实现电子档案信息总量的增值。与信息资源协同平台的关系,为解决网络、平台等重复建设问题,利用信息资源协同平台的数据交换功能,在线收集和移交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作为流转后在归档范围电子档案的着落地。同时按照档案法规定,永久保存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对国家和社会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数据。与灾备中心关系,为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将需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数据在市灾备中心备份,解决类似传统档案馆后库的问题。 数字档案系统功能示意图 74 4.3、信息惠民领域工程 信息惠民领域工程包括市民卡应用、统一呼叫中心、信息亭、文化资源共享库、交通调度系统、平安校园和数字社区 7 大项目。 4.3.1、统一呼叫中心 市级层面将统一推进实施呼叫中心建设,市级与区级对接进行应用和数据采集。统一呼叫中心由政府资助,通过创造出“共赢”的运营模式,搭建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无偿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帮助市民全方位解决各种问题难题。应急联动平台,采用 N+1 方式,实现对 110、119、120、122 等应急电话的转接,同时可以集成老年人、残疾人等求助应急呼叫等功能,政务联动平台,整合区长热线、招商热线、企业服务热线以及市民服务热线,实现市民在就业、教育、计生、环境投诉、消费投诉、 75 质量投诉、政务审批、政策咨询、预约办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便民服务平台,采用 N+1 方式,联合 12580、114、12348、12121、交通调度热线等便民服务热线,解决市民对气象、交通、餐饮、邮政、交费、法律援助、预约看病、失物招领、预约看病、叫车服务等信息需求和生活难题,商户联动平台,依托商户服务门户网站,满足市民的家电维修、家政服务、在线定票、在线定餐、快递物流等需求服务。市民通过电话、短信、网站、信息亭等多种渠道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服务请求,获取就近、方便、快捷的服务。 “统一呼叫中心”业务流程图 76 4.3.2、平安校园 在全区校园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学生在治安、消防、健康、交通等方面的安全保障。主要内容如下, 1) 对校园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校园周边、重要区域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并且与警务系统进行联网,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实现应急联动指挥。 2) 面向公安、学校、家长开放平安千里眼的应用,建设校园监控分平台,从而使公安、学校、家长可以根据权限随时通过手机查看校园视频监控图像。 3) 对主要区域建设多层次的入侵防范系统,如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还可设置红外线摄像头,通过自动感应将触发拍摄的影像发 77 送到警务或保安人员。人员登记与警务系统联网,严防高危人员流入校内。 4) 在学校的重要部位设置巡更点,并根据区域、时间设置巡更计划,并对每次的巡更计划进行实时监测。 5) 校园内及周边设置紧急报警亭,同时打造“一键通”智能终端,学生随身配带,可实现“快捷拨号、实时定位、一键求助”三大主要功能。 6) 实施消防安全监控、用电安全监控、食品安全监控、交通安全监控,对校车安装无线视频监控和 GPS 定位系统。 7)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通过传感器监控体温等体症,实现健康监控系统。 8) 建设“家校通”平台,可提供自动考勤、身份识别、平安短信、紧急通知、视频采集、定位服务等服务,协助校方、家长掌握学生行踪,保障未成年人人身安全。 “平安校园”功能框架图 78 4.4、信息兴业领域工程 信息营业领域工程包括商户服务门户、城市旅游之窗、文化创意服务平台、数字化科技园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工程 5类项目。 4.4.1、商户服务门户 架构一个集信息发布、政府服务商户、商户服务市民的门户平台,实现政府、商户、市民的三赢局面,提高城市商气和人气。 招商引资平台:发布最新招商引资政策,为商户提供招租、招商信息,同时提供创业培训、就业培训、子女上学服务、招聘服务及融资服务,实现商户自身信息发布及共享的需求,发布采购需求、服务需求、物流需求、转租需求,吸引新的商户入驻及商户互助服务,推动企业的品牌招商、代理、加盟等, 79 商户交流平台,实现居民和商户的互动,商户可以发布商品信息,居民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网上查询、在线洽谈、网上定购及享受配送服务,也可以通过信息亭、数字社区和统一呼叫中心等终端与商户实现互动。 商户服务门户功能框架图 创意企业提供设计、渲染、配音、制作等技术支持,为动计算中心,为知识产权买卖牵线搭桥,为企业孵化提供资金漫发行联系电视台等发行单位,为游戏运营提供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为知识产权买卖牵线搭桥,为企业孵化提供资金支持;为创新人才提供数字图书馆、行业知识平台等在线培训服务。 4.4.2、数字化科技园 基于城市的“高科技产业园”,从整个园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到 80 园区共享互通的应用系统平台,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都整合成“一站式”的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基础网络、信息、商务、技术和政务等一系列服务,全面推进“数字化科技园”的建设和企业入驻。 实现全面自动化和宽带、电话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共享,包含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通讯平台、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企业提供政务审批、招聘、融资、物流服务,完善从政策支持、创业基金、园区配套、产业配套到生活服务的一条龙信息化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研发网络平台,旨在建成集文献科技服务、仪器设施共用、创业孵化、科技研发、投融资、企业展示、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人才服务等为一体的互动式公共网络服务平台。 “数字化科技园”功能示意图 81 82 5、实施计划 5.1、实施步骤 信息奠基,局部先行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基于城市城市发展战略与信息化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由于现阶段特点为城市还处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期,大规模启动信息化应用建设的条件不成熟,这一阶段主要是随城市发展进程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组织建设和标准建设,为未来信息化应用奠定基础设施、组织、人才和标准基础,同时,城市主要政府部门职能开始运转,一些部门已经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信息化需求,政务信息化建设条件相对成熟,信息强政领域工程可先行启动。主要包括, 广电城域网建设 无线宽带网建设, 信息资源协同平台建设, IP视频监控系统 统一呼叫中心建设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政府门户集群建设 83 公务员门户集群建设 综合行政审批系统建设 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建设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建设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平安校园建设 商户服务中心建设 功能拓展,应用深化阶段应用系统建设大规模开展,系统功能得 到实现、拓展和实际运用。主要包括, 城市数据中心建设 文化资源共享库建设 交通调度系统建设 数字社区建设 信息资源协同平台建设 数字档案系统建设 城市旅游之窗建设 文化创意服务平台建设 数字化科技园建设 5.2、智慧城市建设具体进程规划 84 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按近期,2014年--2015年,,中远期,2016年—2018年规划, 5.2.1、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以广电城域网建设为主,IP宽带城域网基础建设,以光传输网络为主干完成县城城区农村全覆盖,接入网城区采用光纤,已有同轴,或光纤同轴复合缆,新建小区,实现光纤到户,农村采用光纤、同轴加五类线复合电缆实现80%网络覆盖,城区家庭用户带宽达到20M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达到10M以上,企业用户带宽达到100M以上,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办公楼企业用户接入带宽达到1000M以上。 2015—2016年 基本建成以政府信息资源协同平台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平台和IP视频监控平台,为智慧城市信息化各项应用奠定基础。 5.2.2、政务信息化目标 2015年—2016年,建成信息资源协同平台开发,实现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公共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多种手段实现上下信息贯通,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审批业务的“一站式”电子 85 政务服务,建设“公务员之家”,内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综合行政办公审批系统,实现公务员资源共享、协同办公、联合审批的统一入口,公务员网上办公覆盖率达到80%,建设政府门户集群,实现网办事的参与度达到50%,建设综合行政审批系统,实现跨部门联动“一站式”审批,以实现政务公开,规范各项审批程序,缩减报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数字档案系统,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统一规范、整合、利用,并实现所有纸质文件档案的电子化、自动化管理 2016—2017年,在网络基础已基本完成情况下,建设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协调管理,初步建成与国际化接轨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型政府。 5.2.3、经济信息化目标 2015年—2016年,面向商户提供信息化服务,依托商户服务门户,实现政府服务商户、商户服务市民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商户服务门户使用率达到60%. 5.2.4、社会信息化目标 2015—2016年,建成城市呼叫中心,2015—2016年学校视频监控设备数量达到100所以上,初步建设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全方位 86 信息化体系。 87 6、近期实施项目投资估算 宽带城域网核心汇聚部分的设备预计投入800万元。 接入网部分,城区网络改造涉及用户以4万户计,如按每户800元的光纤和设备成本,共计3200万元。农村网络改造涉及用户以15万户计,以每户300~500元的网络建设成本计,共计4500~7500万元。 以上总投入8500~11500万元是一个粗略估算,具体投入需要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确定,并根据建设进度分阶段投入。 城域网基础建设完成后,其他业务的投入根据详细设计方案确定。 88 7、经济效益分析 ,1,广告、节目落地、企事业专网接入等收益逐年增加,以1500万元/年计。 ,2,基础收视费、个人宽带和互联网电视等综合业务收益,收入将随业务开展逐年增加,预期到项目建设第3年,城市综合业务用户可达到4万户,农村综合业务用户可达到15万户,户均捆绑业务收入300~500元/年,总收入可达到6500~8000万元/年。 专网业务和个人综合业务的总收入8000~9500万元/年,扣除运营成本,每年应有3500~4500万元的盈利。 根据投入和产出核算,城域网建设的成本回收在2.5~3年。 某县建设智慧城市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在建设智慧城市 ‘目的,意义,作用’章节中已论述。 为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先进性、实用性,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项目规划建设必须坚持“以规划为蓝本、以项目为核心、以保障为后盾”的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智慧城市”建设的全局,协调好信息化与基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平衡好信息建设、信息化和产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 89 源。“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在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应统一部署、总体设计、分级统筹、分步推进。以提升市政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为抓手,注重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的人气商气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信息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打造城市新品牌。 90
本文档为【某县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1K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