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经证实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有5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并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l...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经证实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有5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并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胃黏膜粗糙、变薄、白相为主的患者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检查胃黏膜粗糙、变薄和白相为主具有很大的关系,在诊断中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治疗进度缓慢、恶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避免病情发展为胃癌的几率[1]。必须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的准确性,以便于治疗的有效进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病变恶化的风险。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病情[2]。为进一步探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现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就不同检查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检查后,确定无其他特殊疾病的影响。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化妆呢上腹疼痛,并有饱胀等不适现象,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加重,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情均维持在4天-21个月不等。排查胃十二指肠并、肿瘤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21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61.7±4.6岁,均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在一般数据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可比性。1.2方法选择电子内窥镜实行对患者胃部的直视检查,观察其主要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包括胃黏膜变薄,黏膜皱襞变薄且平;白相为主,患者的胃部血管充分暴露、镜下较清晰。黏膜有红白两种颜色,且主要以白相为主;黏膜粗糙,黏膜表面不平整,膜壁较为粗糙,有细小颗粒或结节状突起。取病变部位的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主要步骤为先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标本进行固定处理,并用石蜡包埋,采用HE染色法染色,由病理科医生在镜下观察做出诊断。病理诊断结束后,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病变及病变部位的诊断价值。1.3观察指标通过两种方法检查诊断后,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下表现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不同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诊断结果的影响。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的比较经两种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诊断中,所有7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证实,同时有50例患者得到病理诊断证实,诊断准确率为71.4%,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2诊断方法中内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内镜检查下发现有30例患者发生胃黏膜粗糙、变薄和白相为主,其中有2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相似度达到96.7%。内镜检查中有8例发生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其中有6例得到病理诊断确诊,符合率为75.0%。31例内镜检查下显示胃黏膜粗糙,其中有23例得到病理诊断证实,17例发生异性增生,20例发生肠上皮化生。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较多,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性都有可能造成患者胃黏膜的损伤,进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大约存在10%-15%的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为胃癌,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患者患病早期及时做出诊断,能有效降低患者该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也有利于临床治疗的有效进行[3]。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主要以内镜检查为主,并通过与病理诊断的配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效果较好。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的符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考虑为病理医生的阅片经验不足,未能很好的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期以及病变类型,同时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失误,切片数量不足以及病变部位未切取到的可能[4]。同时病理诊断结果与患者胃黏膜粗糙、变薄以及白相为主关系密切,在诊断过程中,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能有效确定病变类型,以利于医生尽快制定出科学的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诊断中,应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联合应用,可实现两种诊断方式的鉴别意义,有效的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在胃黏膜粗糙、变薄、白相为主的患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周思宁.慢性姜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55-156.[2]孙芳红,曲爱华.慢性姜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0):255-256.[3]马艺宁,宋福勤.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17-118.[4]李瑶.慢性姜缩性胃炎内镜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大家健康,2013,6(3):4-6.
本文档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中的临床对比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3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