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形势分析

举报
开通vip

经济形势分析经济形势分析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 展面临过热;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 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IMF 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 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2011 年国际经济形势 IMF 在 2010 年 10 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

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形势分析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 展面临过热;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 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IMF 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 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2011 年国际经济形势 IMF 在 2010 年 10 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 5.25%,高出此前预测值 0.5 个百分点;预计 2010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 4.8%,2011 年为 4.2%。IMF 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 2010 年的经济增长率为 2.7%,2011 年为 2.2%。本 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 2009 年下滑 3.2%。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 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美国经济在 2010 年二季度实现了 3.7%的增长, 尽管较上季度回落 1.1%, 但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 表明经济已开始复苏。另外,美国经济先行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美国供应管 理协会每月公布)——9 月份为 54.4,已连续 14 个月超过 50 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 岭,预示美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扩张势头。 然而,美国 9 月份的失业率为 9.6%,与 8 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 4 个百分点,这对 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数据显示,美国 8 月份的成屋销售中位价环比 下跌 1.9%,较危机前最高价位下跌 23%,7 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跌 27%,8 月份销售量 环比仅增长 8.55%,这显示出住房补贴政策退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冲击,预计 2011 年美 国房价仍将在底部震荡。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 IMF 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 2.7%,明年经济增长率为 2.2%,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 大。 欧元区经济复苏弱于美国,主权债务风险为中长期增长埋下隐患。欧元区 2010 年前两 季度 GDP(不变价)分别实现 1.1%和 2.4%的小幅增长,走出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衰退。从 经济领先指标来看,PMI 到 2010 年 9 月已连续 12 个月大于 50,预计 2010 年第三季度欧 元区仍将实现 2%左右的增长,IMF 的预测认为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 1.7%,2011 年为 1.5%。 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员国的主权债务风险。研究发现,在欧洲央行和 IMF 对希腊提供上千亿欧元救助的同时,欧盟推出了高达 7500 亿欧元的救助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1703693102_0,使欧元 区短期内面临的主权债务风险下降, 但欧元区成员国中期主权债务将集中到期, 届时市场流 动性风险将会上升,再融资难度和成本都将增加。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传染到金融机构,欧元 区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将更加明显。此外,欧元区 8 月份失业率为 10.1%,连续 4 个月维持 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阻力之一。高失业率、主权债务风险和金融市场 脆弱性已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欧元区二次探底的风险上升。 日本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上升,全球最高负债率增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日本 GDP 在 2010 年二季度仅增长 0.4%,经济景气指数(制造业 PMI 指数)连续 4 个月下滑,并在 9 月份首次跌破 50 这一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着日本经济未来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 大。 日本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1)日元对美元的快速大幅升值抑制了出口。自 2010 年 5 月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由 1?95 升至当前的 1?80,升值幅度高达 16%,日元 升值导致日本 8 月出口环比下降 12%。(2)失业率仍处于危机以来的较高水平,抑制国内 消费增长。日本 8 月份失业率为 5.1%,高出危机前 1.3 个百分点,尽管失业率低于欧美, 但考虑到日本妇女就业率低(低于北欧约 15 个百分点)等因素,日本的失业情况仍相当严 重。(3)国债占 GDP 的比重超过 200%,加之零基准利率对国际资本吸引力下降,日本的 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尽管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使债券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下降, 但日本 经济低迷不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货币政策接近失灵,未来日本政府以增发货币方式偿 还债务的可能性上升,从而增大日本未来的通胀风险。本文预测日本经济在 2010 年第四季 度 可能出现负增长,未来复苏之路艰难。 根据 IMF 的预测,新兴市场国家 2010 年经济增长率为 7.1%,2011 年为 6.4%, 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基数相对较小,劳动力充足、廉价,金融市场国 际化程度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限,因此今明两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过热迹 象已经显现。 受益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回暖, 俄罗斯经济快速复苏。 “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 2010 年第二季度 GDP 增长率为 5.2%,超出一季度 1.3 个百分点。从 PMI 指标来看,除 9 月份 略低于 50 以外,近一年来的综合 PMI 均高于 50,这表明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扩张态势。 由于原油等资源类商品对俄罗斯经济举足轻重, 目前国际油价较危机时期大幅回升, 粮食价 格也有上行之势,引发俄罗斯出口的同比大幅增长,本文预计俄罗斯经济将保持复苏之势。 巴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热钱流入压力增加。巴西是“金砖四国”之中经济增长最快的 国家,2010 年前两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超过 15%,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巴西经济仍保持 6, 以上的增速,经济领先指标 PMI 也显示巴西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巴西为抑制经济 过热已连续三次加息,使隔夜利率高达 10.75%,远高出国际主要货币基准利率的水平。高 利率对国际热钱是巨大的“诱惑”,尽管巴西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控制热钱流入,但效果并不 理想,未来巴西的汇率机制将面临热钱冲击的考验。 印度经济增长持续高速,但通胀压力较大。印度 2010 年前两季度的 GDP 增长率都在 10%之上,由于 9 月份服务业 PMI 为 55.6,连续 12 个月高于 50,本文预计未来印度仍保 持快速增长,但目前印度的 CPI 高达 10%,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高达 6.61%,对通胀的抑 制有可能引发实体经济的增速放缓。 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崩溃, 房价未来五年将处低位。 发达国家过去十年的房地产周期与 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明显不同, 因为房地产周期变动被银行的信贷强化了。 宽松的货币条件和 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使家庭融资变得更加容易, 进而放大了家庭的投资杠杆。 去杠杆化使本 轮房地产衰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 杆化过程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 票和债券更加困难。 因此, 房地产市场复苏比由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问题触发的衰退复苏更 加艰难。 西班牙和爱尔兰的复苏更为缓慢。 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信贷投放的相互作用促成了这两个 国家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导致房地产在所有产业中占比“畸高”,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2006 年底, 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房地产业占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12%和 10%, 而欧元区 的平均比重为 7%。过度“繁荣”的房地产业的衰退直接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和失业率剧增, 目前西班牙的失业率超过 20%。 将本轮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相比发现, 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和私人消费支出走 势与历史走势基本一致,房价趋稳,私人消费逐步恢复,但房地产投资仍远低于历史水平, 恢复非常缓慢。 历史上, 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投资与房价走势正相关, 相关系数约为 0.3。 IMF 预计未来 5 年发达国家房地产价格将回归到基础价值, 每年跌幅在 0.5%,1.5%, 在此期间, 房地产投资将持续低迷。 亚洲将出现另一轮泡沫。对于亚太的加拿大和北欧部分国家来说,2009 年以来的房价 和房地产投资大幅反弹, 但反弹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这些国家当前的房价租金比和房价收入 比依然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计量模型显示房价已严重偏离基本价值。 对于部分亚洲国家和地 区,像中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本面对高房价形成了支撑, 但由于相关验证不足,这种支撑可能并不可信。空置率上升、房贷规模扩张和巨额外资流入 (尤其是流入中国)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过热,北京、上海、南京和深圳的房价比其他城 市偏离基本价值更为严重。 通过与过去的经济复苏比较, 依靠房地产推动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更加渺茫。 在房 价仍深陷低迷的发达国家,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房屋止赎率仍制约着房价回升; 在房地产价 格和住房投资反弹的发展中国家, 对泡沫的担忧在短期内将抑制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所起的 作用。 对 2011 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近期,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对 2011 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判断,笔者经 过收集整理,也相应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于 2011 年通货膨胀的判断 对 2011 年通货膨胀形势,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2011 年通货膨胀压 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是对 2011 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 2010 年 11 月 份之前预测值都在 4%以下,但自 12 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 CPI 的预测已经均在 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 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 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预计 CPI 为 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预计为 4.5%; 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 4.3%; 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 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的预测均为 4.2%。 二是关于 2011 年 CPI 走势。 主流观点均认为 CPI 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月度涨幅 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 2010 年下半年开 始的,这决定了 2011 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 2010 年 CPI 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 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 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 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估计, 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 高峰时价值的 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 5%就是大约 30 万亿美元,如果美 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 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 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 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 50 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 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 3%,7%,未来该比例上升 1 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 4850 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 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 年国际大宗 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 105 美元/桶,铜价涨至 11000 美元/吨,黄金 涨至 1700 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 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 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 “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专家的看法,认为 2011 年 CPI 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 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 散, 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 规律计算,2011 年 CPI 上涨的均值约在 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 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 上涨,可以判断 CPI 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 CPI 翘尾因 素看,在 2011 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 3.8%,全年为 3.0%(2007 年和 2009 年 12 月份的 CPI 环比涨幅均为 1%,2008 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 0.5% 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 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关于 2011 年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 2011 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 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 2010 年 12 月份发布的《2010 年世界经济 形势与展望》 认为, 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 业率、 脆弱的金融系统、 主权债务压力, 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 预测 2011 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 2010 年的 3.6%下滑到 2011 年的 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 也认为, 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 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 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 将导致 2011 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 3%,比 2010 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 出 了具体的判断, 主要有: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 2010 年 12 份发布的 《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 GDP 总值可望于 2011 年恢复到危机 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2010 年 10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 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 9.6%, 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 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 中国社科院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 2015 年美国赤字占 GDP 的比重要 达到 110%,意大利将达到 125%,日本达到 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 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 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 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 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 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 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 2011 年仍然非常突出。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 并认为制约 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 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 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 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 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 低迷。 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 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 而中国、 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 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 欧元、 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 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 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 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 30 年世界经济 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 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 长”两部分, 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 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4 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 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 2011 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 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关于 2011 年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当前存在较大分歧。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 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 持前一种态度的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认为,2011 年影响我国经 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 下,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 增长率预计可以达到 10%左右。巴 曙松(微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认为经济上行压力仍大 于下行压力,2011 年经济增速至少在 9%以上,主要理由是:中低端产品出口 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会持续增加;中国内需空间较大, 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仍较低,政府保障房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快于 2010 年。 持后一种态度的观点有: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 2010 年 12 月发布的 《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复苏 乏力的影响,可能减缓中国的增长速度,预计 2011 年经济增长预期为 8.9%; 世界银行在 2010 年 11 月对我国 2011 年经济增长预测为 8.7%;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认为, 鉴于采取对信贷增长更为严格的限制、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和限制银行 对房地产业贷款风险敞口等措施,以及中国政府计划在 2011 年实施退出策略, 2011 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增速为 9.6%。 笔者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理由是: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 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 具体来看:一是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2010 年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个主要原 因在于 2009 年出口为负增长,基数太低,但如果与危机前出口规模相比,2010 年出口增速只 有 8%左右。2011 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不会太高, 预计全年出口增 15%左右。二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 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 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 显现,预计 2011 年全年消费增 15%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基础设施改善有利于 推动耐用品消费,如道路、电力设施、电视信号等设施与汽车、家电消费存在明 显的正相关关系)。三是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已经过 去,加上货币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都构成了投资增速 的下滑压力,但考虑到 2011 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有很多新项目上马, 保障房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同时,根据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山东省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的分析,2011 年政府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心很大,预计 2011 年投资增速会比 2010 年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在 20%左右。 关于对 2011 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建议 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赞同 2011 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工具选择和幅 度上存在分歧。马骏(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认为,2011 年合适的货币增长应 该是 15%,贷款增长应该是 14%,即 6.5 万亿元;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 研究主管)预计 2011 年还将 4 次加息,每次 25 个基点,银行信贷规模约在 6 万亿元,7 万亿元,信贷增速从 2010 年的 18%降至 12%,14%;高善文(安信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到 2011 年年中会有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不排除会 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 学家)认为,2011 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 1 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哈 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建议更多发挥汇率工具的作用。 也有的专家反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如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通 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比,始终应放在次要位置,且当前通胀是成本推进型的,紧 缩型货币政策无益于通胀问题的解决,只会压低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他建议继 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使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对抗通胀 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评析和宏观政策建议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 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 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 面的认识和做法。 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 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 市经济的对策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 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 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 滞后效应估计不足。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一、从头几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长加快,首季度 GDP 增长 9.9,,比去年同期提高 2.3 个百分点,这 也是 1997 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2、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电信、物流、 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3、效益提高,前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94,,全国财 政收入增长 37,。 4、物价回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 0.5,,尤其是一些先 导性价格指数上升颇为明显,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甚至上涨了 5.5,。 今年以来的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对于经济运行中的新 情况和新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 1、“非典”已经对旅游、航空、餐饮、外贸和利用外资等方面带来较大冲击, 对国内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显露,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还将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一些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如房地产投资增长偏快,结构不合理。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34.9,, 大大高于去年全年增长 21.9,的水平。 又如,冶金、建材纺织、汽车等行业发展持续升温,带动了原材料、燃料等价格 上扬。 一些重工业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增速明显超常,加剧了一些地方电力供 应紧张的矛盾。 钢铁工业投资在去年 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猛增 153.7,,而且新增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档次低、污染重、能耗高;电解铝生产能 力的扩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国家明令禁止的立窑水泥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 纺织行业投资增长 65.8,;汽车生产增长 54,。个别地方在政府保护下盲目发 展汽车项目,汽车行业规模小、布局散和自主开发能力弱的矛盾突出。由于某些 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 一旦市场需求变化, 势必加大金融风险。 3、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回潮。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禁令和市场供求情况,新建 了一批钢铁、水泥、玻璃、铁合金、电解铝等项目。国家花费很大力气关掉的一 些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等企业又死灰复燃,部分已被淘汰压缩的过 剩生产能力重新投入生产。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据了解,不少城市 都已经或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生产半导体材料。这些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大大 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求量和可能出口的数量。 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光缆建设也出 现了严重重复建设,国家公用通信网资源大量闲置。 三是基础设施的重复、超前建设。一些地区机场布点过于稠密,建成后不能 得到充分利用。 沿海、 沿江新建扩建大型深水泊位码头成风, 吞吐能力严重闲置。 一些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方花费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车流量稀少,难以得到充 分利用。 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矛 盾,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4、消费增长仍较缓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7.8,。然而, 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尽如人意, 与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增长 略显缓慢。今年 1 至 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9.2,,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 长,但比 1 月份下降 0.8 个百分点,比 GDP 增长低 0.9 个百分点,比投资增长 低 18.6 个百分点,比出口增长低 24.3 个百分点。今年前 3 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 数呈现下降走势, 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 1 月份下降 0.1 个百分点。 3 由此看来, 消费需求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5、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比如,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近 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走高, 继 2001 年增长 9.2, 之后,2002 年又增长 11.7,,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 16,。 现在已有不少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估计到夏季,用电供求矛盾还会更 加突出。又如,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面临严峻的缺水局面,一些主要矿产品原料 因国内紧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 6、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当前我国已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加快,下岗失业人员数量较大,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较多,就业 和再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好形势,当前我们首先要在认识上统一起来。既 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好成绩,又不能盲目乐观;既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要警惕 部分行业出现的过热苗头。特别是对“非典”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 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二、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决打赢两场战役 要处理好“非典”防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 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当前,我们一定要努力控制疫情扩散,严 防蔓延和反弹, 一定要对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做好充分的思 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掉以轻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把 “非典”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估计得严重一些,把解决的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 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一些,千方百计把“非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动摇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切不可因前几个月 经济形势比较好就有所放松。 现在,我们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 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弱。同时,要针对经 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采取措施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特别要在启动农村 消费需求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要用发展的办法,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区别情况,适时微调,解决好经 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 发挥好,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其中,要适当控制房地产“过热” 地区的土地供 给,调整高档商品房和普通住房的供给结构,严格控制别墅等高档房的建设。要 强化城市规划的约束力,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对其他已经出现投资“过 热”的行业,要搞好行业发展的规划和调整,抑制其过快增长。 总之, 我们一定要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牢固树立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 信心,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保持我国经济 发展的良好势头 浅析国内外经济形势 内容摘要: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年,,,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年代,,,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正文: IMF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5%,高出此前预测值0.5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2011年为4.2%。IMF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7%,2011年为2.2%。本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2009年下滑3.2%。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奥巴马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根据IMF的预测,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7.1%,2011年为6.4%,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基数相对较小,劳动力充足、廉价,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限,因此今明两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过热迹象已经显现。 受益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俄罗斯经济快速复苏。“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2010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为5.2%,超出一季度1.3个百分点。从PMI指标来看,除9月份略低于50以外,近一年来的综合PMI均高于50,这表明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扩张态势。由于原油等资源类商品对俄罗斯经济举足轻重,目前国际油价较危机时期大幅回升,粮食价格也有上行之势,引发俄罗斯出口的同比大幅增长,本文预计俄罗斯经济将保持复苏之势。 欧元区经济复苏弱于美国,主权债务风险为中长期增长埋下隐患。欧元区2010年前两季度GDP(不变价)分别实现1.1%和2.4%的小幅增长,走出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衰退。从经济领先指标来看,PMI到2010年9月已连续12个月大于50,预计2010年第三季度欧元区仍将实现2%左右的增长,IMF的预测认为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1.7%,2011年为1.5%。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员国的主权债务风险。研究发现,在欧洲央行和IMF对希腊提供上千亿欧元救助的同时,欧盟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使欧元区短期内面临的主权债务风险下降,但欧元区成员国中期主权债务将集中到期,届时市场流动性风险将会上升,再融资难度和成本都将增加。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传染到金融机构,欧元区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将更加明显。此外,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为10.1%,连续4个月维持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阻力之一。高失业率、主权债务风险和金融市场脆弱性已成为欧元区经 济增长的潜在威胁,欧元区二次探底的风险上升。 日本受福岛核危机,经济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说的是政治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 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 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性服务业。 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中国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本文档为【经济形势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