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难民法

国际难民法

举报
开通vip

国际难民法国际难民法 (具有普适意义的,可能与本案有关的) 一、专门规定保护难民的条约: 1933年《难民公约》 1931年《国际联盟南森国际难民署的规约》 1946年《国际难民组织章程》 1950年《联合国难民署章程》 1951年《难民公约》 1967年《难民议定书》 1959年欧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取消难民签证的欧洲协定》 1980年《关于转移对难民责任的欧洲协定》 1954年《关于领土庇护公约》 二、使用难民保护的人权保护公约: 所有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条约都可以适用于难民 世界层面上主要...

国际难民法
国际难民法 (具有普适意义的,可能与本案有关的) 一、专门规定保护难民的条约: 1933年《难民公约》 1931年《国际联盟南森国际难民署的规约》 1946年《国际难民组织章程》 1950年《联合国难民署章程》 1951年《难民公约》 1967年《难民议定书》 1959年欧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取消难民签证的欧洲协定》 1980年《关于转移对难民责任的欧洲协定》 1954年《关于领土庇护公约》 二、使用难民保护的人权保护公约: 所有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条约都可以适用于难民 世界层面上主要有: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1930年《关于强迫劳动的公约》 1945年《联合国宪章》 1954年《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 1957年《废止强迫劳动的公约》 1961年《减少无国籍人状态公约》 1966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公约》 区域性保护人权条约: 1950年《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欧洲公约》及其12个议定书 1957年《欧洲引渡条约》 1961年《欧洲社会宪章》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和修订议定书 1987年《防止酷刑、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欧洲公约》及其两个议定书。 三、国际习惯 1、难民不推回原则: 不得强制将难民退回到其生命和自由受到威胁的领土范围,包括不难民驱逐或引渡到其生命 。 和自由受到威胁的国家 ——————联合国难民署编:《难民》(中文本)第123期,2001年版,17页,第六章,关于不推回原则的国际习惯法地位之详细论述。 ?1980年难民高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执委会第31届会议通过的第17(XXXI)号“影响难民的引渡问题”决议称:“重申普遍公认的‘不推回’原则的基本性质;认识到难民应受保护,不被引渡到他们根据1951年《难民公约》第1(A)(2)项所列举的条件有充分理由惧怕在那里会遭受迫害的国家,请各国保证在订立引渡条约和制定有关引渡的任何国家立法时,应充分考虑到‘不推回’原则;希望各国适用现有的引渡条约时,应适当顾及‘不推回’原则。”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方案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难民国际保护问题的结论》,联合国难民署1985年出版,第31页。 2、对接纳的难民的安置和给予应有的法律地位、行政协助、劳动就业和特定的福利待遇,难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非法剥夺、难民不受种族、民族及其他任何歧视、不受奴役、不得充作奴隶、不得对难民施以酷刑、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不得侵犯难民的思想、良心和宗教的自由、不受刑事溯及的追诉和不得非法拘留或逮捕难民等也应属于 国际习惯。 根据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4条第二款规定:“不得根据本条规定而克减第6条(生命权)、第7条、第8条(第1和第2款)、第11条、第15条、第16和第18条。” 第七条 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特别是对任何人均不得未经其自由同意而施以医药或科学试验。 第八条 一、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一切形式的奴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 二、任何人不应被强迫役使。 三、(甲)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 (乙)在把苦役监禁作为一种对犯罪的惩罚的国家中,第三款(甲)项的规定不应认为排除按照由合格的法庭关于此项刑罚的判决而执行的苦役; (丙)为了本款之用,“强迫或强制劳动”一辞不应包括: (1)通常对一个依照法庭的合法命令而被拘禁的人或在此种拘禁假释期间的人所要求的任何工作或服务,非属(乙)项所述者; (2)任何军事性质的服务,以及在承认良心拒绝兵役的国家中,良心拒绝兵役者依法被要求的任何国家服务; (3)在威胁社会生命或幸福的紧急状态或灾难的情况下受强制的任何服务; (4)属于正常的公民义务的一部分的任何工作或服务。 第九条 一、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 二、任何被逮捕的人,在被逮捕时应被告知逮捕他的理由,并应被迅速告知对他提出的任何指控。 三、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应被迅速带见审判官或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并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等候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但可规定释放时应保证在司法程序的任何其他阶段出席审判,并在必要时报到听候执行判决。 四、任何因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 五、任何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赠偿的权利。 第十一条 任何人不得仅仅由于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 四、难民的概念 1967年《难民议定书》的难民概念: Art1 DEFINITION OF THE TERM “REFUGEE” A.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present Convention, the term “refugee” shall apply to any person who: (1) Has been considered a refugee under the Arrangements of 12 May 1926 and 30 June 1928 or under the Conventions of 28 October 1933 and 10 February 1938, the Protocol of 14 September 1939 or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fugee Organization; Decisions of non-eligibility taken by the International Refugee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activities shall not prevent the status of refugee being accorded to persons who fulfil the conditions of paragraph 2 of this section; (2) As a result of events occurring before 1 January 1951 and owing to well founded fear of being persecuted for reasons of race, religion, nationality, membership of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or political opinion, i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and is unable or, owing to such fear, is unwilling to avail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that country; or who, not having a nationality and being outside the country of his former habitual residence as a result of such events, is unable or, owing to such fear, is unwilling to return to it. In the case of a person who has more than one nationality, the term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shall mean each of the countries of which he is a national, and a person shall not be deemed to be lack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if, without any valid reason based on well-founded fear, he has not availed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one of the countries of which he is a national. B.(1)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Convention, the words “events occurring before 1 January 1951” in article 1, section A, shall be understood to mean either: (a) “events occurring in Europe before 1 January 1951”; or (b) “events occurring in Europe or elsewhere before 1 January 1951”, and each Contracting State shall make a declaration at the time of signature, ratification or accession, specifying which of these meanings it applies for the purpose of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is Convention. (2) Any Contracting State which has adopted alternative (a) may at any time extend its obligations by adopting alternative (b) by means of a notification addressed to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C. This Convention shall cease to apply to any person falling under the terms of section A if: (1) He has voluntarily re-availed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or (2) Having lost his nationality, he has voluntarily re-acquired it; or (3) He has acquired a new nationality, and enjoys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of his new nationality; or (4) He has voluntarily re-established himself in the country which he left or outside which he remained owing to fear of persecution; or (5) He can no longer, because the circumstances in connexion with which h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refugee have ceased to exist, continue to refuse to avail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Provided that this paragraph shall not apply to a refugee falling under section A(1) of this article who is able to invoke compelling reasons arising out of previous persecution for refusing to avail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of nationality. (6) Being a person who has no nationality he is, because of the circumstances in connexion with which h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refugee have ceased to exist, able to return to the country of his former habitual residence; Provided that this paragraph shall not apply to a refugee falling under section A (1) of this article who is able to invoke compelling reasons arising out of previous persecution for refusing to return to the country of his former habitual residence. D. This Convention shall not apply to persons who are at present receiving from organs or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other than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protection or assistance. When such protection or assistance has ceased for any reason, without the position of such persons being definitively sett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solution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se persons shall ipso facto be entitled to the benefits of this Convention. E. This Convention shall not apply to a person who is recogniz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he has taken residence as having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hich are attached to the possession of the nationality of that country. 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nvention shall not apply to any person with respect to whom there are serious reasons for considering that: (a) he has committed a crime against peace, a war crime, or a crime against humanity, as defined in the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drawn up to make provision in respect of such crimes; (b) he has committed a serious non-political crime outside the country of refuge prior to his admission to that country as a refugee; (c) he has been guilty of acts contrary to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因此,1967年《难民议定书》下的难民概念应包括: (1) 根据1926年5月12日《关于俄国和亚美尼亚难民颁发身份证件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或1928 年6月30日《关于将俄国和亚美尼亚难民享有的特定便利措施扩展到其他种类难民 的协议》,或1933年10月28日《关于难民国际地位的公约》,或1938年2月10 日《“关于来自德国难民地位的公约”附加议定书》,或1946年12月14日《国际难 民组织章程》之规定取得难民身份的人。即法定难民。 (2) 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 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 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由于上述畏惧不能 或不愿返回该国家的人。即使国际难民组织在其执行职务期间所作关于不合格的决 定也不妨碍对符合此条件的人取得难民资格。 对普通难民概念扩大的难民概念: 1、《非洲难民公约》第1条第1款:“在本公约内,‘难民’一词应指凡有正当里有畏惧由于 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因而留在其国 籍国之外,并且不能或由于有这种畏惧而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因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 述情况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之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第2款规定:“‘难民’一词也使用于由于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严重危害其原住国或 国籍国的一部分或全部领土上的公共秩序的时间而被迫离开其常住地道其援助国家或其国 籍国之外的另一地去避难的人。” 2、《卡塔赫纳宣言》第3条第3款曰:“回顾从中美地区难民成批流动所得的经验和非洲统 一组织的公约(第1条第2款)和美洲人权委员会包噶所持立场,需要考虑扩大难民的概念 以便在这个地区更广泛适用。因此,建议在本地区使用的难民定义或概念应在1951年公约 和1967年议定书包括的诸因素之外,难民还应包括由于普遍暴力、外国入侵、国内武装冲 突、大规模侵犯人权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秩序的情况发生,使其生命、安全、自由受到严重 威胁而逃离他们的国家的人。” 《卡》获得了难民高专方案执委会、美洲国家组织和联合国大会的认可,成了中美洲国家解 决本区难民问题的重要依据。 凡符合1969年《非洲难民公约》定义的难民和1984年《卡塔赫纳宣言》定义的难民也郡守 难民署的援助和保护,这是根据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联合国难民署编:《难民署简介》(中文本),1996年版,第7页。 非《联合国难民署章程》定义的难民: 流离失所者: 在难民署行动中描述的流离失所的人事围绕针对那些被国内战争或叛乱而分裂的国家内失所的人给予人道主义援助。 五、难民身份的取得的条件 1.栖身于其本国或经常居住过之外 2.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或返回以前经常居住国 (1)不能或不愿受本国的保护 难民署指出:“不能得到这种保护暗含着非当事人愿意看到的外部环境。比如。或许由于某种战争状态、内战或其他严重骚乱,致使原籍国无法实施保护或是这种保护不起作用。原籍国也可能拒绝对申请人的保护。这种拒绝保护的做法可能证实或加强了申请人对迫害的畏惧,而且确实成了一种迫害的因素。” ——联合国难民署编:《甄别难民地位的程序与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手册》(中文本),1995年版,第24页。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8条称:“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力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3款:“缔约国承允:(1)确保任何人所享有的本公约确认之权利或自由如遭受侵害,均获有效之救济„„” (2)不能或不愿返回以前经常居住国 此条件使用于申请难民身份之无国籍人。 3.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 (1)畏惧迫害: ?难民署认为:“迫害一般指对人权的任何严重侵犯。在难民的情况下,‘迫害’指基本权利由于种族、宗教、国际、政治见解或特定社会群体成员资格的原因而遭受严重侵犯的行为。” ---联合国难民署、各国议会联盟编:《国际难民法指南》(中文本),2004年修订,第145页。 ?根据: 1951年《难民公约》第31条第1款规定:“缔约国对于直接来自生命或自由受到第1条所指威胁的领土未经许可而进入或逗留于该国领土的难民,不得因该难民的非法入境或逗留而加以惩罚。” 第33条第1款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到威胁的领土边界。” 这两条,可以认为范围几人的生命和自由的行为应属迫害。 而古德温—吉尔认为“难民公约和其他国际文件没定义什么是迫害。”P72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在库布拉斯季奇案中指出:“危害人类罪中的迫害最是根据歧视理由,对习惯国际法或条约法中规定的基本人权严重的或悍然的违反,其严重程度达到了危害人类罪中的其他罪行的程度。” ?据此,凡使个人的生命和自由受到或将受到威胁的行动或情势即为迫害,出于同样的原因,其他侵害人权的行为也构成迫害。 ——联合国难民署编:《甄别难民地位的程序和标准手册》(中文本),1995年版,第14项。 (2)畏惧迫害的正当理由 所谓正当理由就是个人畏惧迫害的产生是由于他的中苏、宗教、国际、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或持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 ?种族原因的迫害?宗教原因的迫害?国籍原因的迫害?属于某一社会团体的迫害?由于政治见解的迫害 六、难民取得的特殊情况 1、逃避战争或武装冲突的人2、逃兵和逃避兵役得人3、使用武力或从事过暴力活动的人呢 4、为家庭团聚的人 CASES: 1.1943年,西方同盟建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旨在为盟军所解放地区的战争受害者提供 救济。在此期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目标最终还扩大到战争难民的遣送回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但“被 迫离家的人”(displaced people,DP)与“难民(refugee)之间的界限想当模糊,因为这些概 念不断地被重新界定。” ------------------Leonard Dinerstein, America and Survivors of the Holocau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p.671 2.1946年2月,联合国大会成立了一个非永久性的组织,即国际难民组织(International refugee organization,IRO),以负责处理二战遗留的难民问题,如确定难民地位、重新安置难民】对 难民加以保护等。国际难民组织章程将帮助的群体范围分成几类,其中难民包括:1.2.3.4。 另外,过紧难民组织还有权援助流离失所者,包括“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国土”或“其他因为 种族、宗教或政治原因而被逐国门”的人们。 ------------------UNHCR:《难民的国际保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1.2可见,国金难民组织署章程突破了以往的地域界限,将流离失所者也包括在内,大大扩 展了难民的范围。 3.《日内瓦难民公约》 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8月8日决定委派一个有关难民和无国籍人员的特别委员会,该委员 会的任务是在考虑各国政府和专门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有关难民地位公约草案及有关无 国籍人员地位议定书草案。1951年7月,签订了《日内瓦难民公约》,1954年4月22日生 效。公约序言声称此公约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的人人享有基 本权利和自由而不受歧视的原则,为保证难民可以最广泛地行使此项基本权利和自由”而签 订。 《日内瓦难民公约》第三十三条:禁止驱逐或强制遣返原则 难民不推回原则 Art 33 Prohibition of expulsion or return (“REFOULEMENT”) 1.no contracting state shall expel or return (“refouler”) a refugee in any manner whatsoever to the frontiers of territories where his life or freedom would be threatened on account of his race, religion , nationality, membership of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or political opinion. 2.The benefit of the present provision may not, however, be claimed by a refugee whom there are reasonable grounds for regarding as a danger to the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he is, or who, having been convicted by a final judgment of a particularly serious crime, constitutes a danger to the community of that country. 4.对非公约难民的保护 联合国大会于1957年通过1167(XII)号决议,赋予难民署“斡旋”职能:通过参与地区 性问题的解决,保护章程规定范围之外的有关“难民”,以扩大了难民署的职权和保护援助 的范围。 10.27 案例:1994年卢旺达的难民大逃亡 ?只用“移民”这个术语根本不能准确反映人们被迫离乡背井的是谁。 ?受政治迫害的难民在心理上出于一种深切的恐惧、不确定,在生活上处于一种极度贫困之 中,“环境难民”同他们的处境相同。满足了:被迫离家、跨越国界、害怕返回的关键性条 件。 章程难民:1950年12月通过的联合国难民署章程,即要求“留在其本国之外,比如不具有国籍、不能或者不愿意返回其以前经常居住国家的任何人。” 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也明确的指出,由于土地等自然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或者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数百万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仅仅是用“移民”这个词语无法表达人们别无选择的事实;只有称之为“难民”才能更精确地表达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迁移至别处生活居住。----------------《环境难民还是环境移民----国内外环境移民称谓和定义研究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本文档为【国际难民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08
浏览量: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