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举报
开通vip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判断和认识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向,是政府、企业和家庭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而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离不开对经济指标的考察。本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供学员更好地学习和把握。 第一节 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 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判断和认识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向,是政府、企业和家庭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而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离不开对经济指标的考察。本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供学员更好地学习和把握。 第一节 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等于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产活动的成果,便有国内生产总值不同的测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全社会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生产法核算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从全社会看,不同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的结果是社会最终产品。产业部门增加值反映 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本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二)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生产法反映了增加值的价值构成。其中,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生产单位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形式的报酬,固定资产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磨损的价值,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税金(不包括所得税)与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的差额,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利润。 (三)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的一种计算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再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货物和服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支出法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反映核算期内一个国家最终需求的总规模和结构,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反映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国外对我国货物和服务的需求。 二、失业率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 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失业率“度”的掌握标准大体是3,以内为劳动力供给紧张型;5,左右为劳动力供给宽松型;7,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反映。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我省为3.7%。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就业情况。比如,外来劳动力中的失业人员、不愿进行登记的失业人员和已经登记失业但实际处于隐性就业的人员以及农村上亿的多余劳动力急需就业,这些都不能得到完全反映。所以,还需要按国际通用做法,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以此调查失业率数据。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此外,还有自愿失业,即按目前市场上的工资水平不愿从事工作的失业,以及受季节因素影响的失业等。 (一)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者供求状况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只要人们改变工作单位,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寻找工作,必然会有摩擦性失业的存在,它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代价,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二)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规模 和构成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都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改变。劳动力供求结构往往会滞后于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即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结构性失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和代价,结构性失业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这恰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标志。 (三)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因而常常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当国民经济总需求 或总产出下降时,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也会减少,这种需求变化又会引起对劳动力这种派生需求的变化,在工资刚性条件下,国民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会排斥就业,形成周期性失业。 三、通货膨胀率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两点。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的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价格总水平是用价格指数衡量的。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 指数(PPI)和GDP折算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可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其公式如下: 式中:п代表通货膨胀率;CPI1代表本期价格指数;CPI0代表基期价格指数。 假定消费品基期价格指数为130,本期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36,则通货膨胀率п为: 根据价格上涨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中度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四种。这种划分并无严格的量化标准。西方经济学术界一般认为价格总指数涨幅在3%,5%的属于温和或爬行的通货膨胀,涨幅在5%,7><10%的属于中度通货膨胀或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涨幅在<10%以上的属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涨幅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则属于恶性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可从多方面考察,但最重要原因应该从商品供求关系方面分析,因为其他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最终都 是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而发生作用的。从商品供求关系角度分 析通货膨胀原因有三种。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性持续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能使需求增加,从而引起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主要由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及宏观消费政策中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成本增加转移到价格总水平上导致的通货膨胀。 3、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理论上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是混在一起的,成为混合型通货膨胀。一般认为,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时,需求曲线上升是主动的,必然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上升,即成本的提高;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上升是主动的,但也会引起需求曲线的上升,即需求的增加。总之,是需求和供给共同变化了通货膨胀。 四、基尼系数 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差距,一般按公认的基尼系数来计算,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L和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线OD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L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 A+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0,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0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2,0.6之间。 基尼系数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在此介绍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G=1-[(X1-X0)(Y1+Y0)+(X2-X1)(Y2+Y1)+„+(Xn-Xn-1)(Yn+Yn-1)] =1-?(Xi-Xi-1)(Yi+Yi-1) 式中:Xi为累积家庭比率;Yi为累积收入比率:i=0,1,„,n. 五、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 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或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会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六、贡献度与贡献率 贡献度与贡献率反映的是在某种数据的变化过程中,它的各个构成要素贡献的大小或者变化的程序与方向(正、负)。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如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上式贡献率越大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3)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如 第二节 主要供给指标 一、农业增加值 (一)农业增加值的概念 农业既我们俗称的大农业,全称是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以上四业的服务业。四业中的农业是一个狭义的农业概念,它实际上就是指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棉花、油料作物(花生、芝麻、油菜等)、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等)、麻类作物、烟叶、蔬菜、水果、饮料和香料作物、中草药及其它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活动,所以又称小农业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包括林木栽培、木材采伐和运输、林产品的采集等生产活动。畜牧业是指牲畜饲养、家禽饲养、野生动物捕猎和饲养等生产活动。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植物的养殖和捕捞等渔业生产活动。 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业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它在数值上等于小农业(农作物种植业)增加值、林业增加值、渔业增加值、牧业增加值以及为支持上述产业的服务业增加值之和。 (二)农业增加值的核算 农业增加值用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农林牧渔业全部货物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量,通过将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得出。生产周期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采用间接方法进行估算。 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范围,历史上曾作过数次调整。1957年以前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1958年及以后,林业中 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从2003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森林采运业产值。农业中取消了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产值,将野生林产品的采集划归林业。 农林牧渔业的中间投入是农林牧渔业生产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将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和中间投入相减就得到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如果计算总产值和中间投入采用的都是现价价值,得出的就是现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价的统计量是以某个固定时期的价格来计算核算期的统计量。我国曾经分别把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作为核算不变价生产总值的基期,现在使用的核算基期是2000年。在2000年以前,不变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出按照现价总产出速度以外推法计算,不变价中间投入用价格缩减法计算。2001年以后,不变价总产出也改用缩减法计算,缩减指数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时对总产出和中间投入进行缩减的计算方法称为双缩法。 二、工业增加值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 工业包括自然资源采掘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 部门,以及工业产品修理、修配部门。对工业部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细分的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工业增加值所涉及的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三大门类共47个大类。 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各行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工业增加值在数值上等于工业各行业的生产总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从价值分配的角度工业增加值可以分解为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企业盈余。 除了按GB/T4754,2002分类外,还有几种增加值数据的分类方法: 1、轻工业增加值和重工业增加值。轻工业主要是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是为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是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2、不同经济成分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主要按生产部门的性质划分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3、工业增加值流向的分类统计数据。即将工业增加值按收入法核算分为四个主要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企业盈余。 (二)工业增加值的核算 我国的工业增加值采用两种方法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收入法是按照工业增加值在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来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为: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法是用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的中间投入。计算方法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为我国境内(除港、澳、台)的全部工业企业。工业统计的范围历史上曾做过数次调整,因此使用数据时,应注意这些历史数据的统计口径。1984年以前,我国在工业产值的计算中不计入村及村以下的工业生产。村及村以下单位的工业生产产值计入农林牧渔业。从1984年以后,村及村以下的工业生产产值计入工业部门。1997年以前,我国工业的统计范围按隶属关系划分,分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和非独立核算生产单位、村办工业、城 镇合作工业、农村合作工业、城镇个体工业、农村个体工业六大部分。1998年及以后年份,工业统计调查范围由按隶属关系划分,改为按企业规模划分,分为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两部分,国有企业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报表制度每月向统计部门报送相关统计资料。规模以下的企业的数据资料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 工业增加值的发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曾分别把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作为不变价格的计算基期。2002年以前,我国采用不变价格核算工业增加值。2002年4月起,在全国试行价格指数缩减法核算可比价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三、建筑业增加值 (一)建筑业增加值的概念 第二产业包括两大门类,一是工业,二是建筑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中的门类E,包括土木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建筑、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装修装饰三个大类的产业。土木工程建筑包括房屋建筑、矿山建筑、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建筑、堤坝、码头、电站建筑以及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但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活动纳入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建筑业覆盖的行业范围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 建筑业增加值是建筑业在核算期内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总和,它反 映了建筑业的总体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二)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 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覆盖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装修装饰三个大类的建筑企业。从1996年年报起,建筑业的统计范围由原城镇及城镇以上各种类型的建筑业企业调整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从2002年年报起,建筑业统计范围由原来具有建筑业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调整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 建筑业增加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核算,其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费、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 四、第三产业增加值 (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概念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 利、环境和公共实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15个门类48个大类。 经常有人把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但从我国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实践来看,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农林牧渔服务业虽然直接为农林牧渔业提供生产服务,但在后来的产业分类上划归了第一产业。建筑业是服务业,但是在产业划分上单独作为与工业并列的一个部门划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时还存在许多非服务业的行业,比如计算机软件业中就存在着许多以软件产品为生产对象的企业,由于软件产品不具备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服务”特征,就不能把这样的企业划入服务业,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不是服务而是一种知识产品。 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第三产业所包括的所有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之和。 (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核算 第三产业是由很多具体行业组成的。按收入法核算,行业的增加值可以按收入分配分解为四项: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行业的增加值等于这四项之和。把所有行业的增加值进行汇总,就得到整个第三产业的增加值。 应当注意的是,第三产业不包括门类代码为A、大类代码为05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实际上,一直到2002年,这一产业在统计上还属于第三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主要是为第一产业提供支持性的服务活动,与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关系比较密切。从2003年,我国在统计上将其划归第一产业,这样就和国际组织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保持了一致。 第三节 主要需求指标 一、消费需求 (一)消费和消费函数 通常,我们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大需求中,消费占据了主体地位。消费在一国经济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消费分三类:第一类是耐用消费品;第二类是非耐用消费品;第三类是服务。随着食品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和家庭预算中医疗保健、娱乐和教育比重的不断增大,服务部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新创造的财富中,大部分都是用于消费的。但是,如果一国将其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消费,往往导致对新厂房和新设备的投资比较少,从而导致其较低的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率。相对于收入而言,高的消费一般只会导致较低的投资和较慢的经济增长;相反,较低的消费,从而获得较高的储蓄带来投资的增加和较快的经济增长。 消费函数反映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由凯恩斯提出,其假设前提是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已检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 (二)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而言,人们生活消费都是量入为出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有所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相应的减少。可以说,决定我们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收入水平。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消费倾向的高低。人们的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越大。 消费倾向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平均消费倾向,其二是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英文缩写为APC),就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的计算公式是 APC,C/Y 其中,APC代表平均消费倾向;C代表消费总量;Y代表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反映我们某段时间(例如一年)的收入中有多大比例是用于消费的,一般而言,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总是小于1的,因为人们的消费支出通常不超过其收入,我国的消费倾向在近一些年基本维持在60%左右,1978年以来,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最高是1981年的68.1%,最低是1993年的57.3%。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英文缩写为MPC)是消费增量在国民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边际消费倾向的计算公式是 MPC,ΔC/ΔY 其中,MP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ΔC代表消费增量,ΔY代表收入增量。 边际消费倾向反映我们某段时间(例如一年)的收入每增加<10000元钱,会从这增加的收入中拿出多少钱用于增加消费。相对平均消费倾向来说,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要大很多。1981年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达到90.4%,最高是在1999年;到了2002年,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39.4%,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指标和最终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是指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的统计指标。 最终消费指标,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本国常住单位(包括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以及长期居住于本国的外国公民、企业和国际组织)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支出的总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和最终消费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统计口径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与最终消费指标有一些差别。关于服务性消费和虚拟消费的归类问题:就服务消费(如理发、学费等)而言,最终消费包括服务消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类消费额;就虚拟消费(如农民自产农产品的自我消费、自有住房的消费等)而言,最终消费包括虚拟消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内容。 其次,就指标的使用而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和最终消费统计比较而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指标的使用更为普遍。原因在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统计指标能够大体反映消费需求状况,并且提供月度数据,时效性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及时观察到消费需求的变动。 最后,就两大指标的作用而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便于对消费变动进行及时监测,而最终消费指标更加准确,对于更深入、更确切的分析作用比较大。在实际中,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的变动趋势比较接近,一般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作反映消费需求变动的最重要指标。 (四)城市消费指标和农村消费指标 根据消费所在的区域的差别,消费指标可以分为城市消费指标和农村消费指标。 城市消费指标与农村消费指标主要分三组:第一组是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第二组是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第三组是城镇居民最终消费和农村居民最终消费。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按照行政区划的归属,按照销售单位所在地是属于城市还是农村,可以分为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所谓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就是销售单位属于城市(包括县级市)的部分;所谓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就是销售单位属于县及县以下的部分。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支出的全部开支。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通过对城乡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反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 城镇居民最终消费和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中,按照消费主体不同,居民最终消费分为城市居民最终消费和农村居民最终消费。 (五)政府消费指标与居民消费指标 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指标可以分为政府消费指标和居民消费指标。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从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的角度考虑,把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大类,有助于我们观察居民消费与政府(或集团)消费的各自情况和特点。 (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推动力。 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时,消费需求的变动会带来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当消费需求增加时,增加的社会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由于在多数情况下,经济 社会总是存在闲置生产能力,增加的社会总需求将会刺激企业投资,增加社会总供给,改善企业效益,提高居民收入。相反,当消费需求呈现疲软之势时,经济增长会有明显的减速甚至后退。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在历史上的增长情况看,消费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消费增长较快时,经济增长速度也较高;消费市场疲软时,经济增长也放缓。这表明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消费需求的贡献率来反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消费拉动的,其计算公式是: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t-Co)/(GDPt-GDPo)×<100% 其中,Ct代表当年消费,Co代表上年消费,GDPt代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o代表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经济增长率中有多少个百分点是由于消费需求增加而带动的,可以直接用消费的贡献率乘以经济增长率得到。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理论上无论是消费还是国内生产总值都应是不变价的,由于不变价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不容易得到,可用现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直接计算得到贡献率,再乘以实际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得到消费拉动的百分点,其计算公式是: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例1:计算2002年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02年中国名义GDP(支出法)为<106546亿元,2001年中国名义GDP(支出法)为98593亿元,增加7953亿元;2002年中国名义最终消费支出为62057亿元,2001年中国最终消费为58927亿元,比上年增加3130亿元。消费的增加额3130亿元占GDP增加额7953亿元的39.4%。计算过程如下 200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t-Co)/(GDPt-GDPo)×<100% ,(62057,58927)/(<106546,98593)×<100% ,3130/7953×<100% ,39.4% 例2:计算200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 已经知道2002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为8%,用贡献率相乘,求2002年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计算过程如下: 200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39.4%×8% ,3.2%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2002年中国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 二、投资需求 根据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主要包括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者三个部分。本部分所考察的投资需求主要是指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中,主要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库存增加两大部分。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投资活动的产物,是由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的那部分固定资本。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投资需求的最重要指标。按照不同的管理渠道,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2、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小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受到众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的预期收益率和资本利率是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越快,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越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也越快;如果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利率越低,企业对未来收益率的预期就越高,那么,企业就有更大的积极性筹措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争取在将来获取更多的收益,因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得越快。 其次,在我国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还有一些特殊性。由于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双重阶段,与之对应的整个中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还在推进之中。因而,除了上述的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之外,我国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其政府行为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1、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基本建设,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拨款、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更新改造,是指利用企业基本折旧基金、国家更改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预算拨款、企业自有资金、国内外技术改造贷款等资金,对现有企、事业单位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包括固定资产更新)以及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福利设备等工程和有关工作。 2、房地产开发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指房屋开发投资和土地开发投资,以及应分摊计入投资 的各项费用。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上升。我们通过有关数据可以说明这点,从1986年到200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从<101亿元上升到了773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1.1%,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3.2%上升到17.9%。与之相比,从1986年到 2002年,用于更新改造的投资只有6584亿元。 (二)存货增加总额 一个国家一段时间内新创造的财富除了用来消费和出口外,就是用于投资,形成资本,其中一部分是形成固定资产,另一部分是被用来增加企业库存。按照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本形成总额是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组成,存货增加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之一。 存货增加,是指企业存货价值的变动额,即期末存货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 存货增加可分为意愿性存货增加和非意愿性存货增加两大类。意愿性投资,是指除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库存外,如果企业预期未来几个月销售形势会比较好,为了避免到时不能提供足够的货源,则可能预先加大生产,增加库存。非意愿性存货增加,则是指除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库存外,由于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尽管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但是却卖不出去,产品积压起来被迫变成存货投资,此时,存货的增加并非是企业所想要的。 (三)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与消费需求不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投资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投资需求对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都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投资需求必然带来社会总供给的增加,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 投资增长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同方向波动。当投资增加时,首先会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和效益,同时,居民就业也会随之上升,收入会增加,并促进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相反,当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时,企业效益和居民收入都会下降,整个经济的增长也会有所回落。从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增长速度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变动基本上保持同步,当投资增长加快时,经济增长速度也较高;当投资增长放慢时,经济增长也会减缓。 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增加,必然提高有效需求,引起产出增加,而且产出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正倍数,这个正倍数就是所谓的投资乘数。与消费一样,我们常常关注一定量的投资活动究竟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公式如下: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t-Io)/(GDPt-GDPo)×<100% 其中It代表当年投资,Io代表上年投资,GDPt代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o代表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例1:计算2002年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按照支出法核算,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加7953亿元,固定资本形成增加5049亿元。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计算过程如下: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t-Io)/(GDPt-GDPo)×<100% ,5049/7953×<100% ,63.5% 与消费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求出当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例2:计算2002年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百分数。 按照支出法核算,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增长率8%,当年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3.5%。求2002年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计算过程如下: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百分数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63.5%×8% ,5.1% 也就是说,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增长率8%,其中大约有5.1个百分点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 三、政府购买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划分,即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政府日常活动所需的或者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资金直接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得相应的物品和服务。我们把政府支出的购买性支出称之为政府购买。 (一)行政管理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这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和保证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须支付的支出。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对外援助支出以及外交外事支出五大类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的主要特征 首先,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公共支出的特性。因为行政管理支出的资金来源对国民收入的税收收入,通过政府的行政管理,为全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以服务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其次,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刚性的特征。由于国家管理机构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这决定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必要性。由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法律规定性,因而不能轻易加以改变,这决定了相应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刚性。 (二)国防支出 1、国防支出的概念 国防支出,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用于军事工程和科研的费用以及各军兵种经常性开支、后备部队经常性开支和战时的作战费用。 2、国防支出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支出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照国防费用的种类划分,我国的国防支出可以分为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按照国防费用的支出项目,我国的国防支出可以分为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 (三)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概念 教育支出是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政府用于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教育支出主要包括各类公立学校的经费支出、对各类私立学校的补助支出、对有生活困难的初等和中等学校学生的补助支出(如伤残人、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奖学金和贷款支出以及对业余教育和劳动就业培训、在职培训的补助支出等等。 2、我国教育支出的特点 首先,从总量上讲,由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对教育的支出有了巨大的增加,我国教育支出的绝对数目和发展速度上都有较快增长。其次,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教育支出水平依然很低,教育经费的矛盾依然突出。再次,除了人均教育支出水平较低外,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也很大。 (四)政府投资性支出 1、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概念 政府性投资支出,是指政府主体的投资活动,是国家积累基金运用的重要形式。 2、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分类 一般而言,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投融资。基本建设投资,是指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和一部分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是政府投资的主要内容;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从发展基础部门和稳定基础产业产品价格的角度出发,对国家基础部门的政策性投融资,与无偿拨款和商业性投资都不相同。 四、净出口 (一)净出口的概念 在分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时候,我们一般考察进口额、出口额和净出口额这三个指标。因为这三个指标反映了进出该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的货物总金额。其中,主要关注的是净出口这一指标。所谓净出口,就是指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它从总体上反映了一国的外贸余额。如果该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差额就是正数,叫顺差;相反,如果该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差额就是负数,叫逆差。由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的货物部分就是此处所指的净出口,但是,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服务部分并没有包含在内。 (二)影响净出口的主要因素 净出口规模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首先,净出口的规模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如果该经济体的经济 增长比较快,需求比较旺盛,该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也比较旺盛,此时的出口需求相对比较弱,从而整个经济体的净出口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相反,如果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比较缓慢,需求不是很旺盛,该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也不会旺盛,此时的出口需求相对比较强,整个经济体的净出口可能呈现上升的趋势。 其次,净出口的规模取决于该经济体的国际收支情况。如果该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出现盈余,该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将增加,出口需求将下降,从而整个经济体的净出口可能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相反,如果该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该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将下降,出口需求将上升,从而整个经济体的净出口可能会出现上升趋势。 最后,净出口的规模还要受到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如果一个经济体进行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关税过高、非贸易壁垒过多,该经济的出口相对较低,进口相对较高,从而,该经济体的净出口就比较低甚至于为负数;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体进行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关税不高、非贸易壁垒也不多,该经济体的出口相对较高,进口相对较低,从而,该经济体的净出口就比较高。 (三)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居民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既可以由国内厂商提供,也可以通过进口由国外提供。就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如果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减少,社会总供给就会减少,在社会总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带来对国内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反,如果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增加,社会总供给就会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带来对国内产品需求的减少,将减慢我国经济的增长。净出口本身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净出口数额就大, 贸易顺差就越大,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 第四节 与财政政策相关的主要指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政府财政的职能 为了矫正市场失灵,我们需要财政。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特别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公共产品,消费者既不愿意为这些公共产品付出成本,又想通过搭便车的方法来享受公共产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出现政府这种超级结构来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为了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来实行收入的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财政也是政府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有关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达到其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自20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危机以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提出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经验。 政府的财政职能,是指政府应当履行的经济职责。政府的财政职能主要有三方面: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财政收入分配的职能以及财政稳定经济的职能。 (二)财政政策的含义和分类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部门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调节财政收支规模、收支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一系列方针、准则、措施的总称。 2、财政政策的分类 按照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划分,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总量财政政策和个量财政政策。总量财政政策是指引起社会经济总量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财政政策。个量财政政策,是指影响相关经济个量增减变化,只对相关微观主体发挥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 按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的方式,财政政策可以分为自动稳定性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性财政政策。所谓自动稳定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制度中的“内在稳定器”如累进税、救济金等在经济波动时发挥作用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公共工程、转移支付等来稳定社会经济、烫平经济的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组成。也就是说,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等内容。 1、财政政策的目标 在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最少的费用满足国家的行政职能正常运转的需要。到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混和经济时代,只有通过政府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市场均衡。现在,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主体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指定者和执行者。对于财政政策主体而言,最关键的要求是要求财政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3、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策主体行为达到政策目标所选择的各种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国债、一般性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4、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各种政策要素通过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传导机制的核心是传导媒介,而最为重要的传导媒介就是收入分配、货币供应量和价格,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引起以上媒介体中间变量的改变来达到预期目标。 二、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使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依据一定的原则,通过国家财政筹措的所有资金的总和,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财政收入是观察一国或地区政府收入的核心指标。 2、财政收入的分类 财政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国家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内收入。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税收、国债和货币的财政性发行等三种方式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在我国,过去主要采用税收、国有企业上缴利润、行政性收费、政府内外债等四种方式;现行的财政收入主要采取税收、政府内外债两种形式。 按照财政收入的收入形式不同,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公债收入和收费收入。按照财政收入的归属单位的不同,财政收入又可划分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本部分所谈的财政收入,指的是狭义的财政收入,即财政预算内收入,不包括预算外收入和债务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三大因素 首先,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情况。当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时,经济收益也比较好,财政收入的情况就比较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相反,当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时,经济收益也比较差,财政收入的情况就比较差,而且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最基础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才能使财政收入的总额增大。就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在绝对数目和相对比重而言,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都比发展中国家要高。 其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调整。当增加税种,或者提高税率时,或者减少税收优惠时,都将增加税收收入,进而增加财政收入;相反,当减少税种时,或者降低税率时,或者增加税收优惠时,都将减少税收收入,进而减少财政收入。 最后,影响财政收入的是税收的征管力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和个人偷税和漏税甚至于暴力抗税的现象十分普遍。近些年来,由于税务机关加大了税收的征管力度,使得税收收入有了较大的增加,财政收入也相应地增加了许多。最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远远快于GNP增长,其主要原因就是加强了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征管工作,而且还清理了企业和个人应纳税款的拖欠问题。 (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1、税收概述 税收是最古老的财政收入之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 的出现而出现的。与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来源相比较,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税收加以分类如下: 按照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税,是指管辖权和收入支配权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税收;地方税,是管辖权和收入支配权归属于地方政府的税收;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中央和地方共同征收或支配使用的税收。 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移,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转嫁到其他人的税种;间接税,是指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给其他人负担的税种,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都属于间接税。 2、税收原则 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系统讨论了税收的原则: (1)税收的平等原则,即一国国民,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原则。 (2)税收的确实原则,即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便变更。 (3)税收的便利原则,即各种赋税完税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必须给纳税人 以最大的便利。 (4)税收的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2)现代意义上的瓦格纳税收原则: (1)税收的财政收入原则,即税收收入应该能够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且要有弹性,随着财政的变动而变动。 (2)税收的国民经济原则,即税源的选择要有利于保护税本,税种的选择应该考虑到难以转嫁或者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3)税收的社会正义原则,即要求税收负担遍及社会的各个成员,税收负担应该力求公平合理,采用累进所得税制,对最低生活费用免税。 (4)税收的行政性原则,即要求纳税时间、纳税方式以及纳税数量预先规定清楚,纳税手续便于纳税人,征收费用尽量节俭。 3、税率问题 税率,是指纳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重。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税率,可以将税率分为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等四种税率。名义税率,是指税率表中所列的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实际税率,是指纳税人真实税负的税率;边际税率,是指按照纳税人收益多少分等级课税的税率;平均税率,是指实际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以及定额税率三种。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无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统一的税率,税率的高低不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多少而改变。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按照课税对象规定一个固定税额,一般采取从量定额计征。定额税率可分为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级定额税率三种。 4、税负率问题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的总体税负水平,目前国际上用来统计宏观税收负担率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课税总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称之为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或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To?GNPO)×<100% 其中,To代表当期国家税收总额,GNPo代表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是衡量一国税收负担水平及税收分配的相对规模的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愈高,国家财政收入水平就愈高;相反,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愈低,国家财政收入水平就愈低。因此,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常用来作为国与国之间税收负担比较的综合性指标。其高低通常与一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的税负承受能力成正比。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课税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或者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To?GDPO)×<100% 其中,To代表当期国家税收总额,GDPo代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国际税负比较中,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比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运用得更为广泛。因为,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后的社会最终产值(或增 加值)与劳务价值的总和,综合反映国土范围内经济活动成果的总量指标。 3)国民收入税负率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的部分。它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国民收入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家课税总额占同期国民收入的比率,也称之为国民收入负担率或国民收入税收率。国民收入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 国民收入税负率,(To?NIo)×<100% 其中,其中To代表同期国家税收总额,NIo代表同期国民收入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国民收入税负率上升,税收相对规模扩大,国民总体税收负担加重;相反,如果国民收入税负率下降,税收相对规模减少,国民总体税收负担减轻。国民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补偿价值之后的余额,减去了国民经济中的产品转移价值,同时减少了中间产品重复计税因素,因此,国民收入税负率指标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如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积累水平、总体税负状况以及该国的经济实力和税负承受能力。影响国民收入税负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职能范围、税收弹性、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等。 三、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概述 1、财政支出的概念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以国家权力为依据进行的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国家职能活动造成的耗费。其实质在于,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计划地使用于各种途径上去,通过财政资金的支出,满足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公共部门等方面活动的需要。 2、财政支出的分类 首先,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政府日常活动所需的或者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资金直接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和服务。 其次,按照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不同划分,从静态上,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从动态上,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再次,按照财政支出的层级来划分,财政支出由中央支出、省级支出、市级支出、县级支出和乡级支出组成,省级及省级以下的财政支出统称为地方财政支出。 最后,按我国预算管理的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 出。财政经常性支出,是指用于保证国家行使一般的管理职能和保证文化、教育、科学等项事业发展必需的开支。财政建设支出,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建设方面的各项支出。 四、财政赤字 (一)财政赤字的概念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通常有两种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财政赤字是反映财政风险的核心指标。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是由于某种原因人为计划安排的赤字;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的赤字,是实际发生的财政支出大于实际财政收入的部分。通常情况下,考察的财政赤字是决算赤字。 (二)计算财政赤字的三种公式 由于财政赤字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数量对比关系,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公债收支,有如下财政赤字的计算公式。 1、包括公债收支的财政赤字公式 这种财政赤字公式,包括所有的公债收支情况,所有的公债收入都计入财政收入中去,所有的公债支出(包括还本和付息)都计入到财政支出当中去。此时,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 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公债收入),(财政支出,公债支出) 由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赤字称为硬赤字。1994年以前,中国财政部公布的赤字都是硬赤字。弥补硬赤字,一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或透支予以弥补,二是通过发行新的国债予以弥补。1994年以后,依照《预算法》,财政部不得再向人民银行透支,国家不允许财政打硬赤字。 2、不包括公债收支的财政赤字公式 这种财政赤字公式,是指所有的公债收支都不能进入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范围之内。此时,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 财政赤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由这种方法计算出的赤字称为软赤字。现在财政部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均是软赤字。从1994年到1999年,我国一直使用这一财政赤字计算公式来核算和公布财政赤字的大小。尽管这一公式的采用,使得我国的财政赤字统计口径与国际惯例接轨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也并未与国际通行的财政赤字口径完全吻合。 3、包括公债付息支出的财政赤字公式 为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当年的公债收入和公债还本支出都不进入财政收支项目,但当年发生的公债利息支出应列入到财政支出当中。因而,此时的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 财政赤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公债付息支出) 从2000年开始,为了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财政赤字的规模,我国政府开始采取上述的财政赤字计算公式。 五、公债 (一)关于公债的概述 1、公债的概念 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根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取得收入。作为公共债务,政府债务的公共债务与个人或者私人部门举借的私债在获取收入的依据上是相同的,都是基于信用基础上的收入。 公债又常常称为国债。严格来讲,公债与国债是有区别的,因为作为政府债券的公债一般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其中中央政府债券称为国债。由于我国的《预算法》规定只有中央政府财政发行公债,因此,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公债和国债大体上是同一概念。 2、公债的特性 公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相比,具有财政性、经济性和金融性三种特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形式,公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财政性。当今世界各国,都将公债作为调节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在现代宏观经济调控中,公债的作用不可小视。除了作为财政范畴之外,公债还是特殊的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公债,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都越来越重要。 3、公债的种类 1)按照公债发行主体的不同,公债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中央公债,是指由中央政府作为债务发行主体的公债;地方公债,则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发行主体的公债。在我国的政权结构和法律制度下,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 2)按照公债发行的地域不同,公债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国内公债,是指在国内发行的公债,国内公债的认购主体是本国居民和企业,国内公债的债权人包括居民、国内企业和组织团体等,国内公债的发行单位采取本国货币;国外公债,是指政府在境外发行的公债,国外公债的认购主体是外国个人、外国企业、外国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组织团体等,国外公债的发行单位采取债权国或第三国的通货。 3)按照公债偿还期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短期公债,是指债务期限在一年内的公债;中期公债,是指债务期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公债;长期公债,是指债务期高于<10年的公债。由于短期公债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成为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中期公债常用于政府弥补财政赤字或进行中长期投资,在整个公债份额中占较大比重。长期公债则用于大型项目或者突发事件,但由于偿债时期过长具有一定通货膨胀的危险。 4、公债的结构 公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的债务之间形成的债务来源和发行期限等方面的有机组合,包括公债的持有者结构、公债的期限结构和公债的利率结构。 1)公债的持有者结构 公债的持有者结构,是指公债在不同性质的持有主体之间的构成比例,也称为公债资金来源结构。公债的持有者,可以是居民,企业,或是金融机构。不同的公债持有主体,对公债的发行成本和公债的经济调节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看,公债的主要持有者是各种结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以及银行。以结构投资者为主的公债持有者结构是健全的公债市场的主要标志。 2)公债的期限结构 公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偿还期限公债在公债总额中的构成比例。按照偿还期限不同分类的公债有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较为合理的公债期限 结构,应该是短期公债、中期公债、长期公债并存,避免某一期限类型的公债过于集中。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也可以合理债务分担还债压力。 3)公债的利率结构 公债的利率结构,是指不同利率水平的公债在公债总额中的构成比例。由于公债的期限结构决定了公债的利率结构,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对应着不同的公债利率,合理的公债期限结构是合理的公债利率结构的基础。还可通过资金的供求情况、公债的使用方向和公债的发行等诸多方面的安排,综合各种因素决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二)中国公债规模指标 考察财政对公债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应债能力,通常采用公债依存度、公债偿债率、公债负担率、居民应债率等指标。 1、公债依存度 公债的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公债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 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100% 公债依存度从流量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中央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通过公债来实现的。如果公债的发行量过大,则表明中央财政支出过分依赖于公债收入, 财政处于脆弱状态,对经济的未来发展不利。国际的公债依存警戒线是25%至35%。这个指标被各国广泛使用,它说明财政运转对债务的依赖程度,如果债务依存度过高,则反映财政困难较大。一般地,公债依存度不宜超过2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债依存度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然后回落的过程。1990年债务依存度为12.2%,此后持续攀升,1998年达30.7%,之后,又逐年回落,2001年为24.4%。 2、公债偿债率 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公债偿债的计算公式为 公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100% 公债偿债率反映了中央财政的债务清偿能力,由于公债的有偿性决定了公债规模必然受到国家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必须把公债规模控制在与财政收入相当的水平。国际通行的公债偿债率的警戒性是<10%左右。 3、公债负担率 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的公债累积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公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00% 这是存量意义上的公债规模,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上考察和分析公债数量大小。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债累积额最多不超过45%;我国财政预算内收入加上预算外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因而,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我国的公债负担率应该保持在20%左右。 4、居民应债率 居民应债率,是指公债余额与居民储蓄余额的比例。居民应债率的计算公式为 居民应债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居民储蓄余额)×<100% 居民应债率指标用来衡量居民的债务资金供给情况,一般认为,只要公债余额低于居民储蓄余额就行,居民应债率在<100%以下即可。 5、中国外债偿债率 通常认为,一国偿债率超过20%,即进入潜在的债务危机时期,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与外债规模的关系。2001年我国的负债率为14.7%,近年来该比例比较稳定;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同期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偿还全部外债的能力。 第五节 与货币政策相关的主要指标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 目前我国采用的货币政策框架为:以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为最终目标;传导机制以信贷渠道为主,多种传导渠道并存。 (一)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服务的,通常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以下几种: 1、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1984年1月至2006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共经历了<10次调整。 2、再贴现率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企业将未到期商业票据卖给商业银行,得到短期贷款,称为贴现;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再贴现率,实际上不仅仅是指中央银行在办理再贴现业务中收取的利率,还包括商业银行以国库券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取得贷款时,或通过回购协议将有价证券卖给中央银行取得短期资金时,中央银行向其收取的利率。因为,这些利率与再贴现率一样,都可以由中央银行随时调节,其作为政策工具的性质和作用是相同的。除了规定再贴现率之外,中央银行还在再贴现业务中规定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包括申请再贴现的票据范围、申请机构范围等,申请资格的放宽和收紧同样起到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当把这一内容也包括在政策工具内含中时,人们习惯上称为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 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4、利率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分为多个层次,从操作目标到中介目标,然后是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不外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四个方面。由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致的,币值稳定则包括国内价格稳定和汇率稳定两个方面,而汇率稳定又与国际收支平衡相关联,所以,四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键在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兼顾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和当时需要恢复社会生产力的背景是一致,事实上,双重目标不宜兼顾。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社会供需矛盾的缓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逐步向单一目标过渡。根据我国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目标的货币政策最终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保持币值稳定,包括国内物价稳定和汇率稳定,它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首要目标。 2、中介目标 从货币政策实施到货币政策能够作用于宏观经济,存在一段时滞。因此需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起到桥梁作用,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选取标准时要求作为中介目标的变量具备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对目标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迅速准确获知目标变量的信息;而相关则指中介目标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相关性强,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对过程目标的准确控制达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我国的 中央银行制度始于1984年,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的十几年,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曾经在我国充当着类似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且于1998年放弃了贷款规模控制。然而,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论在可控性、可测性还是在相关性上,效果都不理想,引发了对货币供应量继续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质疑。不过目前我国依然以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又称为“操作指标”和“行动对象”,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金融调控时,可以快速、及时、直观地获得的金融调节的结果。操作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中介目标的中间环节,因此,操作目标的选择,必须是与中介目标关系最为密切、对中介目标影响力度最强的金融变量。操作目标的选择与中介目标的选择一样,也有三个公认的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二、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度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存在于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部门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数量。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还将货币的范围扩展到一些流动性较强的短期证券,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因为它们可以容易地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而成为现实的购买和支付工具。因此,我们可以把货币进一步定义为是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这里 特别强调的普遍接受是指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这里的标准不是国家的批准与否,而是大众是否接受、承认。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国家规定的货币的普遍接受性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国家的规定仍然可能是行不通的,相反,有一些信用工具,如银行支票存款最初在法律上并没有地位,但是在经济中普遍被企业界承认和接受。由于货币的流动性不同,表明货币在流通中作为赎买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不同,形成货币购买力的程度不同,对市场供求关系、物价变动等方面的影响也就不同。从各国的实践看,根据金融资产的不同流动性,可以将货币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1=通货+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这也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然而,各种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以及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等也可视为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转变为现金,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可以包含在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中。根据流动的不同,可以将广义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单等) 在具体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问题上,由于各个国家的信用程度不同,金融资产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及其各个层次内容,也不完全一样。 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从1994年<10月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根据2002年最新修订的统计口径,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为:第一层次流通中的现金,即在社会上流通的现金,用符号M0表示;第二层次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用符号M1表示;第三层次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它定期存款,用符号M2表示。在这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M0是最活跃的货币,流动性最强;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流动性仅次于M0;M2不仅反映社会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能较好地体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由此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或者是“因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对于总需求过大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超额的货币数量引起的。从我国的历史数据看,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增加之后,往往都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影响的时间也比较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之间一直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其中被定义为M1的“狭义货币”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度相当高,而被定义为M2的“广义货币”则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才对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发生显著影响。 三、利率 (一)利率的概念及分类 1、利率的概念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本金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为:利率=利息/本金。利率通常用来反映利息水平的高低,也可用来反映资金的价格和增值的能力。 2、利率的分类 按照利率的期限来划分,利率包括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如活期存款利率、国库券利率;长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如各种中长期债券利率、各种中长期贷款利率等。按照利率的波动来分,利率包括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不作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限内随资金供求状况和物价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利率还可以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物价上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下的利率,即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利率按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我国目前的利率可分为三类:一是被严格管制的利率,主要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美元小额存款利率;二是正在市场化的利率,如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三是已经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除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以外的各种金融市场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大额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 (二)几种常见的利率 在我国现行利率体系中,有几种常用的利率指标。 1、法定利率 法定利率是法律授权货币当局规定的各种利率。目前我国法定利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利率,包括再贴现率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另一类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居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开办存贷款业务的利率。 2、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以法定利率为基础,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可自行确定的利率。浮动水平高于法定利率而低于最高限(含最高限)时,称利率上浮;浮动水平低于法定利率而高于最低限(含最低限)时,称利率下浮。 3、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相对于实际利率而言的,通常讲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它是银行挂牌执行的或从事融资业务的借贷双方协议规定的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时,这种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它没有剔除物价的变动。 4、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或除以)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来反映。实际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上涨率)]-1 第二种计算方法比第一种计算方法更准确。实际利率决定着公众的实际收益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利率水平对生产者、消费者、投资者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利率既是一个经济内生变量,也是一个政策变量。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广泛。 我国金融以银行存贷款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金融体系的主导价格。存贷款利率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变化关系密切。利率变动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总需求的增减,并以此来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1985年以来,金融机构法定存款贷款利率调整,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变化大体上一致。其中利率调整与CPI变化的同步性比与GDP增速变化的同步性更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利率政策调控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的变化。利率水平的调整,相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其参考的指标要滞后。利率上调一般会落后经济扩张如GDP快速增长2至3个季度,利率调控的主动性相对较弱。利率的调整更多是适应性的,是在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问题的要求下较滞后地出现调整。从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看,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还是通过货币信贷数量手段调控实现的,名义利率调整发挥辅助功能。对于企业扩张行为的控制,首先通过信贷控制,其次通过利率约束来实现。 四、存款准备金率 (一)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 金率。存款准备金包括两部分: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的情况自行掌握。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扩张乘数,引起货币信贷规模控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2006年7月5日,我国存款合计31.04万亿元,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表面上将冻结银行约1500亿元的流动性资金,算上目前4.46倍左右的货币创造效应,将有助于减少货币供应量6690亿元。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收紧作用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2、存款准备金调整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二是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如果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1个百分点,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进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管理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三是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 降低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信用主要靠贷款的发放进行的,准备金率的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更加审慎地运作,以保证自身的流动性需求,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 五、再贴现率 (一)再贴现率的概念及功能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规定的再贴现率买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票据的业务。中央银行在办理再贴现时,从票面总金额中扣除再贴现利息后,再将余额付给申请再贴现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是国外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主要方式。再贴现业务以经济活动中实物交易为基础,与中央银行的信用贷款相比更具稳健性。我国的贴现、再贴现业务从1981年开始试办,经历了从试点、推广到规范发展等几个阶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调控机制逐步完善,已成为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状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从我国再贴现业务运行过程来看,再贴现政策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二是货币政策告示功能;三是宏观间接调控功能;四是商业信用 票据化的激励功能。 (二)再贴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供求状况,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具有间接性、导向性等特点。 1、再贴现率影响信用创造 再贴现率的降低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市场资金的供给。调低再贴现利率,能够直接增加市场货币投放量,同时还可以影响到贴现、贷款、再贷款利率,并对债券市场利率的走向起到示范作用,从而降低投资者的融资成本,使市场资金更为宽松。 2、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信贷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规定票据的种类和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的资格,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还可以通过对要求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影响各种票据的再贴现数量,使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意图相适应,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适应。 3、再贴现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公众预期,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再贴现政策具有明显的“告示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产生心理预期。因为再贴现政策的核心是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一旦调整 再贴现率,实际上是向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公布其货币政策的取向,从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量,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影响市场利率的升降。提高再贴现率,表明中央银行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限制商业银行放款,减少企业单位的借款和开支;降低再贴现率,则表明中央银行将采取松动的货币政策,使商业银行放松贷款,扩大社会信用规模。上述政策都将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经济行为的变化。 PAGE — PAGE 30 —
本文档为【第二部分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