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理论知识

举报
开通vip

武术理论知识武术理论知识(1):武术运动的概述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

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理论知识(1):武术运动的概述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特点 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 中国武术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武术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武术一直是循着相击的搏斗运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的。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套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有了武术的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流派越来越绚丽多彩。 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攻防技击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即使是套路运动,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一般也都具有攻防技击的意义。人们通过武术的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的攻防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运动。这种练功方法,对内能够理脏腑、理经脉、调精神。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使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3、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武术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 二、作用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的内容、分类 (一)拳术: 1、长拳:属外家拳是查、华、炮、洪、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燕青拳术的总称。 2、太极拳: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简化、四十八式、八十八式、综合竞赛套路等。 3、南拳 4、形意拳 5、八卦掌 6、通臂拳 7、劈挂拳 8、地趟拳 9、象形拳: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形拳、醉拳等 (二)器械 1、短器械:刀、剑、匕首 2、长器械:枪、棍、朴刀、大刀 3、双器械:双刀、双剑、双匕首、双钩 4、器械:三节棍、九节鞭、绳镖、流星锤 (三)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和器械对练 (四)集体表演:六人以上的徒手和器械的集体表演,允许配乐。 集体表演的特点:队伍整齐、动作协调一致、风格鲜明。 (五)攻防技术:短兵、散打、推手 武术理论知识(2):武术的道德与礼仪 武德,是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的精神。我国古代对"武"的理解是泛指军事行动。《说文解字》上说要"止戈为武",它的意思是要以武禁暴治乱,止息干戈,而求得安定和平。"武"的原意并不是叫人们去"穷兵赎武"而称王称霸,恃强凌弱,怠意杀伤,灭人国家,占人土地,夺人财物,奴役人民。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不是"武",而是"侵略"了,侵略是不配称"武"的。"武"的含义是正义,如古代周武王讨伐元道之纣王,死后被溢为"武王";岳飞抗击金兵,死后被封为"岳武穆王飞这种冠以"武"的都是具有赞美和颂扬意义的美称。   近代以来,人们把练习拳脚、刀、枪技艺称为武术,其目的是为了防身和健身,并不是为了欺侮他人。我国武术界历来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尚武崇德。过去任何一个武术门派中如果出了败类,都要按照本门派中的"家法戒律"历数其罪,毫不留情地清理门户,以警示那些不守武德而干尽坏事之徒。古人尚且如此重视武德,我们今天的习武之人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武德精神。具体地说,我们今天练习武术,其目的主要是健身强体,防身自卫,同时也应具有主持"道义"的责任,比如说为了伸张正义,就应该做到"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习武之人,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开扩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遵纪守法的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却不谙事理,粗暴莽撞,遇事说不开,便一时性起,三拳两脚,手起刀落地使人气绝身亡,那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多大的灾难和不幸啊!因此,要求习武的人,都必须充分认识和完全理解武术的正当用途及习武的目的,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武德。  一、尊师重道     自古以来,武术界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凡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重阳武德”。武术正是在这种严格的、特定的师承关系约束下,在民间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称礼仪,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重道”,即尊尚武德、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 二、谨慎择徒     择徒是严格武德的第一关口。武术界有“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以观德”等之说。谨慎择徒作为一种手段,有效地限制了不法之徒跨入武林大门,保持了武林的纯洁。 三、除恶扬善 武林历来视不讲武德者,视豪门恶棍为不共戴天之仇。要求习武者主持正道,扶弱压邪,集中体现在“仁”与“勇”的结合。保卫国家抵抗侵略,是武德的最高体现。 四、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自古以来是武林所推崇的武德信念,按照武德的认识价值衡量,重义轻利实质是习武者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认识,它能唤醒习武者既勇又武、刚强不屈的人格尊严,完善其披肝沥胆、万死不辞的信念,最终借武技行为去反映这种认识,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五、勤学苦练     习武者必先学武德。这并非仅是社会的要求和约束,也不仅是事关自身品德修养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习武能否登堂入室,学得武艺的精髓真谛。这种修养也微妙地运用到技术和战术上。     至于在武功修炼中,“诲人不厌,学而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孔子的名句,同样是武林的座右铭,并由此构成了众多的专门武术谚语: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学不专,拳必滥”;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等。     这些集中反映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并成为所认同的、有效的约束手段。 抱拳礼 学武术要讲武德,施“抱拳礼”是武术界的礼节。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拇指弯曲,两手手心向外前推。这样做含义宽广,其重点有三: (1)武术界五湖四海皆兄弟; (2)左手拇指弯曲,意在武术界内“莫称大”; (3)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表示武术界的友谊永记心间。学武者以德行为先,经常遵守奉行武德,乃终生大事。它的难度不亚于武技,从某种角度讲,修身修性方面的武德锻炼,要超过技术方面的难度。 武术理论课教案(3):武术技术图解的方法及其应用 武术图解是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重要方式,它是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是讲解动作的详细过程、方法和要领的。插图是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和方向的。     正确掌握武术图解知识,便于自学,对自修能力的培养和较好地理解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运用图解知识来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有利于交流、推广、继承和发展,对促进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起着积极的作用。武术图解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往返路线、叙述顺序、动作名称和要领说明等方面。 一、运动方向 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随着躯干姿势所处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向地心为下,离地心为上;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之分。转体时,则以转后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以此类推。如各种套路开始的预备势,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以图中人体躯干姿势为准。  武术的动作多而复杂,身体变化较大,但始终以躯干姿势来确定方向,不受头部和视线的影响。 二、运动路线 武术插图中一般用虚线(------?)和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个动作将要进行的路线。箭头为止点,箭尾为起点。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左右边,一般左虚右实,如《少年拳》第一动“抡臂砸拳”(图1—5),其运动路线就是遵循“左虚右实”的原则。但有的插图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用虚线表示;有的上、下肢分别用虚线和实线来表示。     此外,有的图中还标出了足迹图,用来表示脚在运动中的路线变化。虽然用法不一,但作用都是相同的,都是表明下一运动将进行的路线。 三、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一般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则转向原来的右侧方向。弄清每段的前进方向之后,即使在前进中有转身的动作变化,转身后仍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样每段的方向就不容易搞错。在学习比较复杂的套路时,每段的前进 方向经常变化,这时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段分成若干小节来学习。套路的起势和收势应在同一方向,并且位置接近,如果练习中出现方向相反或不能基本还原,说明练习中运动方向出现了错误,则应对照图解,逐一检查和纠正。 四、叙述顺序    文字叙述过程中,一般先写下肢(步型、步法、腿法等),继之写明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再写上肢动作(手型、手法、肘法、持器械方法及运动方法),最后注明目视方向。个别情况下,也有以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来写。另外,文字说明中有“左(右)”或“右(左)”的写法,表示左右均可或左右互换的意思;有“同时”的写法,则表示无论先写或后写的身体各部位都应一齐运动,如上下肢同时运动,先写下肢后写上肢。 五、动作名称    为简化文字说明,方便记忆与交流,武术图解常使用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多以下肢的主要动作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来命名,如“马步顶肘”、“弓步冲拳”、“提膝刺剑”、“歇步劈刀”等。有的根据动作形象命名,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乌龙盘打”、“金鸡独立”等。掌握动作名称的含义,有利于帮助我们阅读图解和理解动作。 六、要领说明     有些武术图解中,在动作的后面附有“要领”或“要点”之类的文字说明,提示该动作的技术要领,或者说明应注意之处。例如,“冲拳”的要领是拧腰、顺肩、急旋臂;弓步的要领是前弓、后蹬、挺胸、立腰等。阅读时须认真领会,只有掌握了要领,并反复练习才能正确地完成该动作。
本文档为【武术理论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4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