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举报
开通vip

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第一章 腧穴总论 1.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言经气所居之处。 ?是疾病的反应点, ?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别称:腧穴在《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 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 虽然“腧”、“输”、“俞”三者均...

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第一章 腧穴总论 1.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言经气所居之处。 ?是疾病的反应点, ?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别称:腧穴在《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 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 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 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 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灵枢》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 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阿是穴多治局部病变。其命名由唐代孙思邈首先提出。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3. 腧穴的治疗作用(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如眼区及其周围的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 胃脘部及其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 膝关节及其周围的鹤顶、膝眼等奇穴均能治疗膝关节疼痛; 阿是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的病痛等。 ?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局部病证,还治疗本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 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反应。 >奇穴也具有一定的远治作用,如二白治疗痔疾,胆囊穴治疗胆疾等。 ?特殊作用, 是指有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可以通便; 如内关可治心动过缓,又可治疗心动过速; 如实验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既可使原来处于弛缓状态或处于较低兴奋状态的胃运动加强,又可使原来处于紧张或收缩亢进的胃运动减弱。 > 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4. 腧穴的主治规律 经穴的治疗作用呈现出一定的主治规律,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类。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经脉及其相表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对这一规律的概括。 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 如《灵枢》“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灵枢》亦载:“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起于手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 > 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均可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 经穴既可主治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又可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证。 如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不仅主治本经的咳嗽、胸闷等病证,还能治疗与其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头痛、项强等病证。 ?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的病证。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有相关性。 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等。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既各具特点,又有其共性,兹分经列表、分部绘图简介于下。 手三阴经 主 治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经 名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 病 手三阳经 主 治 本经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经 名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咽喉病,热病 目病、耳病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手太阳经 足三阳经 主 治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经 名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主 治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经 名 足太阴经 脾胃病 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主 治 本经特点 三经相同 经 名 任 脉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 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5. 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 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 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 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头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 穴的纵向距离 面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 18 直寸 棘突下(大椎) 部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腹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胁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腰 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上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肢 部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肢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臀沟至腘横纹相当14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1. 十四经脉主治概要 肺经: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与肺脏有关的疾患,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大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胃经: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脾经: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心经: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小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膀胱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肾经: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心包经: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三焦经: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胆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肝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督脉: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任脉: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2. 常用经穴的主治 手太阴肺经 中府 【主治】 ?咳嗽,气喘,胸满痛;?肩背痛。 尺泽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疾;?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孔最 【主治】 ?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肘臂挛痛。 列缺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太渊 【主治】 ?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 【主治】 ?咳嗽,咳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 【主治】 ?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癫狂。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合谷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诸痛症;?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 偏历 【主治】 ?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胀满,水肿。 曲池 【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五官疼痛;?瘾疹,湿疹,瘰疬。 肩髃 【主治】 ?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 迎香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症。 足太阴脾经 隐白 【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泄。 太白 【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体重节痛。 公孙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 三阴交【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症。 地机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 阴陵泉【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膝痛。 血海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大包 【主治】 ?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急性扭伤,四肢无力。 足阳明胃经 承泣 【主治】 ?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地仓 【主治】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 颊车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 头维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 下关 【主治】 ?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耳聋,耳鸣,聤耳。 梁门 【主治】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天枢 【主治】 ?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月经不调,痛经。 梁丘 【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急性胃痛,乳痈,乳痛。 犊鼻 【主治】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 足三里【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诸疾;?下肢痿痹;?心悸,高血压,癫狂;?乳痈;?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上巨虚【主治】 ?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胃疾患;?下肢痿痹。 条口 【主治】 ?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丰隆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咳嗽痰多;?下肢痿痹。 解溪 【主治】 ?下肢痿痹,踝关节病,垂足;?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 内庭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热病;?胃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厉兑 【主治】 ?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热病,多梦,癫狂。 足少阴肾经 涌泉【主治】?昏厥,中暑,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血,咽喉肿痛,喉痹;?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急救要穴之 一。 太溪【主治】?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咳嗽,气喘,咳血,胸痛 ?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痛,下肢厥冷。 照海 【主治】?失眠,癫痫;?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复溜 【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肓俞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攒竹 【主治】 ?头痛,眉棱骨痛;?眼睑目闰 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呃逆。 天柱 【主治】 ?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鼻塞;?癫狂痫,热病。 风门 【主治】 ?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骨蒸潮热,盗汗。 心俞 【主治】 ?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盗汗等心与神志病变;?咳嗽,吐血。 膈俞 【主治】 ?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症;?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肝俞 【主治】 ?肝疾,胁痛,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胆俞 【主治】 ?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疾患;?肺痨,潮热。 脾俞 【主治】 ?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疾患;?背痛。 胃俞 【主治】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肾俞 【主治】 ?腰痛;?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耳鸣,耳聋。 大肠俞【主治】 ?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 膀胱俞【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腰骶痛;?腹泻,便秘。 次髎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疾患;?小便不利,遗精,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 【主治】 ?腰背痛,下肢痿痹;?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志室 【主治】 ?遗精,阳萎,小便不利;?腰脊强痛。 秩边 【主治】 ?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承山 【主治】 ?腰腿拘急、疼痛;?痔疾,便秘。 飞扬 【主治】 ?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昆仑 【主治】 ?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申脉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腰腿酸痛。 至阴 【主治】 ?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手少阴心经 少海 【主治】 ?心痛,癔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胁痛;?瘰疬。 通里 【主治】 ? 心悸,怔仲;?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神门 【主治】 ?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变;?高血压;?胸胁痛。 少府 【主治】 ?心悸,胸痛;?阴痒,阴痛;?痈疡;?小指挛痛。 少冲 【主治】 ? 心悸,心痛,癫狂;?热病,昏迷。?胸胁痛。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主治】 ?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后溪 【主治】 ?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养老 【主治】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小海 【主治】 ?肘臂疼痛,麻木;?癫痫。 天宗 【主治】 ?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颧髎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 动,齿痛,三叉神经痛。 听宫 【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等诸耳疾;?齿痛。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中渚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外关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支沟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疼痛;?热病。 肩髎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翳风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角孙 【主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目翳;?齿痛,颊肿。 丝竹空【主治】?癫痫;?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齿痛。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主治】?心痛,心悸,善惊;?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肘臂挛痛。 郄门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胸痛;?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痫。 间使【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 内关【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呃逆,?胁痛,胁下痞块;?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热病;?肘臂挛痛。 大陵【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口臭;?胸胁满痛:?喜笑悲恐,癫狂痫;?臂、手挛痛。 劳宫【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烦闷,癫狂痫;?口疮,口臭;?鹅掌风。 中冲【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率谷 【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 头临泣 【主治】?头痛;?目痛,目眩,流泪,目翳;?鼻塞,鼻渊,?小儿惊痫。 风池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等内风为患者;?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耳聋,口眼歪斜等外风为患者;?颈项强痛。 肩井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 日月 【主治】?黄疸,呕吐,吞酸,呃逆等胆府病;?胁痛。 环跳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遍身风疹。 风市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遍身瘙痒。 阳陵泉 【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胆腑病;?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小儿惊风。 光明 【主治】?目痛,夜盲;?胸乳胀痛;?下肢痿痹。 悬钟 【主治】?痴呆,中风,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丘墟 【主治】?目赤肿痛,目生翳膜;?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下肢痿痹。 足临泣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侠溪 【主治】?惊悸;?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颊肿,目外眦赤痛,胁肋疼痛,膝股痛,足跗肿痛;?乳痈。 足窍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胁痛,足跗肿痛。 足厥阴肝经 大敦【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月经不调,崩漏,缩阴,阴中痛,阴挺;?癫痫,善寐。 行间【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中痛,疝气; ?遗尿,癃闭,五淋;?胸胁满痛;?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太冲【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 ?胁痛,腹胀,呕逆,黄疸;?癃闭,遗尿:?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蠡沟【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小便不利,疝气,睾丸肿痛。 曲泉【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章门【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疾。 期门【主治】?胸胁胀痛,乳痈;?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奔豚;?伤寒热入血室。 督脉 腰阳关【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 命门【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小腹冷痛,腹泻。 至阳【主治】?黄疸;?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 大椎【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癫狂痫,小儿惊风;?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哑门【主治】?暴瘖,舌缓不语;?中风,癫狂痫,癔病;?头重,头痛,颈项强急。 风府【主治】?中风,癫狂痫,癔病;?眩晕,头痛,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 百会【主治】?中风,痴呆,癫狂痫,癔病,瘈疭;?头风,头痛,眩晕,耳鸣;?惊悸,失眠,健忘;?脱肛,阴挺,腹泻。 神庭【主治】?癫狂痫,中风;?头痛,目眩,失眠,惊悸;?目赤,目翳,鼻渊,鼻衄。 水沟【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癔病,癫狂痫,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闪挫腰痛。 任脉 中极【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癃闭;?遗精,阳痿,不育;?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关元【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五淋,便血,尿血,尿闭,尿频; ?遗精,阳痿,早泄,白浊;?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 气海【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 ?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气喘。 神阙【主治】?阳气暴脱,形寒神惫,尸厥,风痫;?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水肿,鼓胀,小便不利。 中脘【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疳疾,黄疸;?癫狂痫,脏燥,尸厥,失眠,惊悸,哮喘。 膻中【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嗝,呃逆;?产后乳少,乳痈。 天突【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瘖,瘿气,梅核气,噎嗝。 廉泉【主治】?舌强不语,暴瘖,喉痹,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 3. 常用经穴定位 手太阴肺经 中府 【定位】 在胸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尺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 【定位】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列缺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太渊 【定位】 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鱼际 【定位】 第,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少商 【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定位】 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合谷 【定位】 在手背,第,、,掌骨间,当第,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又名虎口。 偏历 【定位】 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曲池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肩髃 【定位】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定位】 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太白 【定位】 第,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公孙 【定位】 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三阴交【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地机 【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阴陵泉【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血海 【定位】 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大包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足阳明胃经 承泣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地仓 【定位】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颊车 【定位】 在下颌角前上方约,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头维 【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下关 【定位】 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梁门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梁丘 【定位】 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犊鼻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又名外膝眼。 足三里【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上巨虚【定位】 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条口 【定位】 上巨虚穴下2寸。 丰隆 【定位】 外踝尖上,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解溪 【定位】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内庭 【定位】 足背第,、,趾间缝纹端。 厉兑 【定位】 第,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手少阴心经 少海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通里 【定位】 腕横纹上 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神门 【定位】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少府 【定位】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少冲 【定位】 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足少阴肾经 涌泉【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太溪【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照海【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复溜【定位】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肓俞【定位】脐旁0.5寸。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定位】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攒竹 【定位】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天柱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风门 【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 【定位】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 【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 【定位】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 【定位】 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 【定位】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定位】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骶后孔。 次髎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委中 【定位】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志室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又名精宫。 秩边 【定位】 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承山 【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飞扬 【定位】 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昆仑 【定位】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申脉 【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至阴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定位】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 后溪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养老 【定位】 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缘中。 小海 【定位】 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天宗 【定位】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颧髎 【定位】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见图3-41)。 听宫 【定位】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见图3-41)。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郄门【定位】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间使【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定位】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中冲【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手少阳三焦经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 关冲 【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见图3-68)。 中渚【定位】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见图3-68)。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见图3-69)。 支沟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见图3-69)。 肩髎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见图3-70)。 翳风【定位】乳突前下方与耳垂之间的凹陷中(见图3-73)。 角孙 【定位】当耳尖发际处(见图3-73)。 丝竹空 【定位】眉梢的凹陷处(见图3-73)。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定位】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率谷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头临泣 【定位】目正视,瞳孔与风池穴连线上,入前发际0.5寸。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肩井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日月 【定位】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 环跳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或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 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光明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悬钟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丘墟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临泣 【定位】第四、五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侠溪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间纹头上凹陷处。 足窍阴 【定位】第四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足厥阴肝经 大敦 【定位】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行间 【定位】足背,当第一、二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蠡沟 【定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曲泉 【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章门 【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 期门 【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任脉 中极【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关元【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神阙【定位】脐窝中央。 中脘【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膻中【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廉泉【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督脉 腰阳关【定位】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哑门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0.5寸。 风府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1寸。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神庭 【定位】额前部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4(常用经穴刺灸方法 手太阴肺经 中府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云门 【操作】 向外斜刺,.,,,.,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天府 【操作】 直刺0(5,l寸。 侠白 【操作】 直刺0(5,l寸。 尺泽 【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尤其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及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 孔最 【操作】 直刺0(5,l寸。 列缺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 经渠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渊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鱼际 【操作】 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少商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合谷【操作】 直刺0(5,l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偏历【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曲池【操作】 直刺0(5,l寸。 肩髃【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迎香【操作】 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手少阴心经 少海 【操作】 直刺0(5,l寸。 通里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 神门 【操作】 直刺0(3,0.5寸。 少府 【操作】 直刺0(3,0(5寸。 少冲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阳明胃经 承泣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地仓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颊车 【操作】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l寸。 可向地仓穴透刺。 头维 【操作】 平刺0(5,1寸。 下关 【操作】 直刺0(5,l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梁门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天枢 【操作】 直刺 l,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梁丘 【操作】 直刺 l,1(2寸。 犊鼻 【操作】 向后内斜刺0(5,l寸。 足三里【操作】 直刺1,2寸。强壮保健用,常用温灸法。 上巨虚【操作】 直刺 l,2寸。 条口 【操作】 直刺 l,1(5寸。 丰隆 【操作】 直刺l,1(5寸。 解溪 【操作】 直刺0(5,l寸。 内庭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 【操作】 浅刺0(1寸。 足太阴脾经 隐白 【操作】 浅刺0(1寸。 太白 【操作】 直刺0(5,0(8寸。 公孙 【操作】 直刺0(6,1(2寸。 三阴交【操作】 直刺 l,1(5寸。孕妇禁针。 地机 【操作】 直刺 l,1(5寸。 阴陵泉【操作】 直刺1,2寸。 血海 【操作】 直刺 l,1(5寸。 大包 【操作】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操作】 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l寸。 遇到阻力时,不宜强行进针,应改变进针方向或退针。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具宜细,消毒宜严。禁灸。 攒竹 【操作】 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 天柱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门 【操作】 斜刺0(5,0(8寸。 肺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心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膈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肝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胆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脾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胃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肾俞 【操作】 直刺0(5,l寸。 大肠俞【操作】 直刺0.8,1.2寸。 膀胱俞【操作】 直刺或斜刺0.8,l.2寸。 次髎 【操作】 直刺 l,1(5寸。 委中 【操作】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志室 【操作】 斜刺0(5,0(8寸 秩边 【操作】 直刺1(5,2寸。 承山 【操作】 直刺1,2寸。 不宜作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飞扬 【操作】 直刺 l,1(5寸。 昆仑 【操作】 直刺0(5,0(8寸。 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申脉 【操作】 直刺0(3,0(5寸。 至阴 【操作】 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慎用。 后溪【操作】 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养老【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操作】 直刺0(3,0(5寸。 天宗【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颧髎【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 听宫【操作】 张口,直刺 l,1(5寸。 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少阴肾经 涌泉 【操作】直刺0.5,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太溪 【操作】直刺0.5,0.8寸。 照海 【操作】直刺0.5 ,0.8寸。 复溜 【操作】直刺0.5 ,1寸。 肓俞 【操作】直刺1,1.5寸。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郄门 【操作】直刺0.5,1寸。 间使 【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 【操作】直刺0.5,1寸。 大陵 【操作】直刺0.3,0.5寸。 劳宫 【操作】直刺0.3,0.5寸。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渚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操作】直刺0.5,1寸。 支沟 【操作】直刺0.5,1寸。 肩髎 【操作】直刺1,1.5寸。 翳风 【操作】直刺0.5,1寸。 角孙 【操作】平刺0.3,0.5寸。 丝竹空【操作】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率谷 【操作】平刺0.5,0.8寸。 头临泣【操作】平刺0.5,0.8寸。 风池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肩井 【操作】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日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环跳 【操作】直刺2,3寸。 风市 【操作】直刺1,1.5寸。 阳陵泉【操作】直刺1,1.5寸。 光明 【操作】直刺0.5,0.8寸。 悬钟 【操作】直刺0.5,0.8寸。 丘墟 【操作】直刺0.5,0.8寸。 足临泣【操作】直刺0.5,0.8寸。 侠溪 【操作】直刺0.3,0.5寸。 足窍阴【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 大敦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 【操作】直刺0.5,0.8寸。 太冲 【操作】直刺0.5,0.8寸。 蠡沟 【操作】平刺0.5,0.8寸。 曲泉 【操作】直刺1,1.5寸。 章门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督脉 腰阳关【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命门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至阳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风府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百会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神庭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为急救要穴之一。 任脉 中极【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关元【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神阙【操作】一般不针,多用艾炷隔盐灸法。 中脘【操作】直刺1,1.5寸。 膻中【操作】平刺0.3,0.5寸。 天突【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泉【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5.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目疾。 印堂 [主治] 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太阳 [主治] ?头痛;?目疾;?面瘫。 定喘 [主治] ?哮喘、咳嗽;?肩背痛、落枕。 夹脊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主治] ?胃痛、腹痛、胸胁痛;?消渴。 腰眼 [主治] ? 腰痛;?月经不调、带下;?虚劳。 十宣 [主治] ?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八邪 [主治] ?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 外劳宫[主治] ?落枕、手臂肿痛;?脐风。 膝眼 [主治] ?膝痛、腿痛;?脚气。 胆囊 [主治] ?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阑尾 [主治] ?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内踝尖[主治] ?牙痛、乳蛾;?小儿不语;?霍乱;?转筋。 四神聪[定位] 在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定喘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胃脘下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眼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八邪 [定位]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外劳宫[定位] 左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指寸)。 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胆囊 [定位]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阑尾 [定位]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内踝尖[定位] 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四神聪[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印堂[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太阳[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定喘[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夹脊[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胃脘下俞[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腰眼[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十宣[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八邪[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外劳宫[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膝眼[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胆囊[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阑尾[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内踝尖[操作] 常用灸法。 第三章 刺灸法 1. 毫针消毒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2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1~1.4kg/厘米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将针具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经过消毒的毫 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并用消毒布或消毒纱布遮盖好。 (3)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亦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具有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已消毒的毫针,应用时只能一针一穴。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2(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3(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4(治疗室内的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凉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再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2. 针刺前的体位的选择 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3. 进针法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 (3)舒张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 ?(管针进针法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行者。 4.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的概念和选择 ?(角度 针刺的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在此仅从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5)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对天突、风府、哑门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应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5(行针法的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 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 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循法 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的循按。 “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弹法 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 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摇以行气”。 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 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 通过行气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6. 得气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临床两个方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判断。 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 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 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 ?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因此,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 ? 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 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7. 常用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 ?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 其他补泻 ?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8.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晕针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 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 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滞针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 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 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 肉的紧张。 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弯针 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 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 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断入体内。 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 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 ?(断针 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 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 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现象 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 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 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 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 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 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 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血肿 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现象 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有紫色。 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 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9. 针刺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 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项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 重的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11. 灸法的种类 无瘢痕灸 直接灸 瘢痕灸 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艾 灸 „„ 温和灸 悬起灸 雀啄灸 艾条灸 回旋灸 实按灸 太乙针灸 常用灸法 温针灸 雷火针灸 温灸器灸 灯火灸 其他灸法 白芥子灸 天 灸 蒜泥灸 斑蝥灸 …… 10. 灸法的种类及其适应证 (一)艾灸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2)无瘢痕灸: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 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 (1)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4)隔附子饼灸: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2)艾卷(条)灸 1> 悬起灸 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 “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瘥)。”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温和灸:施灸时将灸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2> 实按灸 若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绵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 ?太乙针灸: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雷火针灸:临床上除治上症外,大体与“太乙针灸”主治相同。 3>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 4> 温灸器灸,又名灸疗器,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二) 其他灸法 (1)灯火灸: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 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症。 (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 ?白芥子灸: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喎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蒜泥灸: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斑蝥灸:可治疗癣痒等证。 11. 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 ?扶阳固脱,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消瘀散结,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 ?防病保健 “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惊。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以防噤。” “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 沛,长寿不衰。 12. 拔罐法罐的吸附方法 (1)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 (2)(水吸法)煮罐吸法 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选用竹罐。可根据病情需要在沸水中放入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即称药罐法。 (3)抽气吸罐法 用注射器从橡皮塞刺入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住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 13. 拔罐法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留罐,又称坐罐,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走罐,亦称推罐,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 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 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留针拔罐,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 针罐配合的作用。 14. 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 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 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 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患 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 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约如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 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 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隔盐灸 :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 壮数为止。 温和灸 :施灸时将灸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肢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0分钟, 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 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图5-28)。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15.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1(点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 (速刺法)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毫米深, 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2(散刺法 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图5-40),以 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 入脉中(2,3毫米),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 毒邪得泻。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 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复盖敷料。 16. 三棱针的适应证 ?(点刺法(速刺法)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散刺法,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 刺络法,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挑刺法,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适应范围 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17.皮肤针法的操作方法、叩刺部位、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1(叩刺部位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 (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 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是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2(刺激强度与疗程 刺激的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三种。 (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叩刺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3(操作 (1)叩刺:针具和叩刺部位用乙醇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 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刺激强度。 (2)滚刺:是指用特制的滚刺筒,经乙醇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 (二)适应范围 皮肤针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三)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 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 第四章 治疗 1. 针灸治疗原则的含义及应用举例 (1)补虚泻实,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虚则补,实则泻,是属于正治法则。 ?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 1> 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 2>应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范畴,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 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 1> 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 2> 应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穴、水沟、素髎、丰隆、血海等,也可起到祛邪的目的。 “宛陈则除之”,“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 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如由于闪挫扭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以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如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 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 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2) 清热温寒 1(热则疾之 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如风热感冒者,当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 肿、止痛的作用。 2(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 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3) 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 例如,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应当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 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 当中风患者出现小便潴留时,应首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深刻含义。 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阳不足为本,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标本同治 在临床上也可见到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如体虚感冒,如果一味解表可使机体正气更虚,而单纯扶正由可能留邪,因此,应当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 列缺等。 (4)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 1> 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 如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与一日不同时辰的相应变化规律,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等。 2> 因时制宜还包括针对某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规律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时机。 如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来前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常在经前乳房胀痛较重,治疗也应在经前一周开始。 ?(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 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应用壮数较多;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 “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 其治宜艾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因人制宜, 就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1> 由于男女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如妇人以血为用,在治疗妇人病时要多考虑调理冲脉(血海)、任脉等。年龄不同,针刺方法也有差别。 “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患者 个体差异更是决定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环节。 2> 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刺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 2. 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针灸的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和阴阳 针灸的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最终达到的根本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如中风后出现的足内翻,从经络辨证上可确定为阳(经)缓而阴(经)急,治疗时采用补阳经而泻阴经的针刺方法,平衡阴阳; 阳气盛则失眠,阴气盛则多寐,根据阳蹻、阴蹻主眼睑开合的作用,取与阴蹻相通的照海和与阳蹻相通的申脉进行治疗, 失眠应补阴蹻(照海)泻阳蹻(申脉),多寐则应补阳蹻(申脉)泻阴蹻(照海),使阴阳平衡。 ?扶正祛邪 针灸的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补虚泻实原则来实现的。 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 3. 处方选穴规律的概念和应用举例 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辨证对症选穴。 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定穴位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 ?近部选穴: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 如巅顶痛取百会;胃痛选中脘;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远部选穴: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等。 ?辨证对症选穴: 1. 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1> 如发热、多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均无明显局限的病变部位,而呈现全身症状,这时我们采用辨证选穴, 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行间等。 2> 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 如牙痛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选太溪、行间。 2.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 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落枕穴;崩漏选断红穴等;这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 4. 常用配穴方法的概念和应用举例 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经脉配穴法、部位配穴法。 ?按经脉配穴法:经脉配穴法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1> 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如胆经郁热导致的少阳头痛,可近取胆经的率谷、风池,远取本经的荥穴侠溪;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2>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 另外,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将详细论述。 3> 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 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的合谷配足阳明的内庭;落枕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 ?按部位配穴法: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宫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 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 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本配穴法,具体配伍应用将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介绍。 2> 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又称“偶刺”。本配穴方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 如膀胱疾患,前取水道或中极,后取膀胱俞或秩边; 肺病可前取华盖、中府,后取肺俞; 临床上常见的俞、募穴配合应用就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3>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在临床上常选择左右同 一腧穴配合运用,是为了加强腧穴的协同作用; 如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梁丘等;当然左右配穴法并不局限于选双侧同一腧穴, 如左侧偏头痛,可选同侧的太阳、头维和对侧的外关、足临泣; 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 5(五输穴的概念和应用 概念: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穴,简称五输穴。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古人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 《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定的概括。 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十二经脉中每条经有五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六十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属。 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又作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庭可清泻胃火。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 “荥”穴分布在掌指(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 “输”穴分布于掌指(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 “输”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的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 ?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难经》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例如,肺经的实证应“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故可选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即尺泽; 肺经的虚证应“补其母”,应选本经属“土”的五输穴,即输穴太渊;这都属于本经子母补泻法。 同样,在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应在其子经(肾经)属“水”的五输穴,为肾经合穴阴谷。 ?按时选用: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难经》“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这实质上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 >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以不同的五输穴,本针法将在附篇中介绍。 阴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少 商 鱼 际 太 渊 经 渠 尺 泽 手厥阴心包经 中 冲 劳 宫 大 陵 间 使 曲 泽 手少阴心经 少 冲 少 府 神 门 灵 道 少 海 足太阴脾经 隐 白 大 都 太 白 商 丘 阴 陵 泉 足少阴肾经 涌 泉 然 谷 太 溪 复 溜 阴 谷 足厥阴肝经 大 敦 行 间 太 冲 中 封 曲 泉 阳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井(金) 荥(木) 输(水) 经(火) 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 商 阳 二 间 三 间 阳 溪 曲 池 手少阳三焦经 关 冲 液 门 中 渚 支 沟 天 井 手太阳小肠经 少 泽 前 谷 后 溪 阳 谷 小 海 足阳明胃经 厉 兑 内 庭 陷 谷 解 溪 足 三 里 足少阳胆经 足 窍 阴 侠 溪 足 临 泣 阳 辅 阳 陵 泉 足太阳膀胱经 至 阴 足 通 谷 束 骨 昆 仑 委 中 子母补泻取穴表 脏 腑 金 水 木 火 相火 土 金 水 木 火 相火 土 本 经脉 肺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三焦经 胃经 经 母穴 太渊 复溜 曲泉 少冲 中冲 大都 曲池 至阴 侠溪 后溪 中渚 解溪 子 母 子穴 尺泽 涌泉 行间 神门 大陵 商丘 二间 束骨 阳辅 小海 天井 厉兑 穴 他 母经 脾经 肺经 肾经 肝经 肝经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胆经 小肠经 经 母穴 太白 经渠 阴谷 大敦 大敦 少府 足三里 商阳 通谷 足临泣 足临泣 阳谷 子 母 子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脾经 脾经 肺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胃经 胃经 大肠经 穴 子穴 阴谷 大敦 少府 太白 太白 经渠 通谷 足临泣 阳谷 足三里 足三里 商阳 6. 原穴、络穴的概念和应用 原穴: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原穴临床应用: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因此,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 络穴临床应用: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的病证外,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 “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 如肝经络穴蠡沟,既可治疗肝经病证,又可治疗胆经病证;同样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病证。 督脉络穴为长强,任脉络穴为鸠尾,脾之大络为大包,主要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偏历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外关 手少阴心经 神门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支正 足太阴脾经 太白 公孙 足阳明胃经 冲阳 丰隆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蠡沟 足少阳胆经 丘墟 光明 足少阴肾经 太溪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 飞扬 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如肺经先病,先取其经的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本经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7. 背俞穴、募穴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临床应用: ?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如肺热咳嗽,可泻肺之背俞穴肺俞;寒邪犯胃出现的胃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脘。 ?背俞穴和募穴还可用于治疗与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如肝开窍于目,主筋,目疾、筋病可选肝俞;肾开窍于耳,耳疾可选肾俞。 ?根据“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脏病(阴病)多与背俞穴(阳部)相关,腑病(阳病)多与募穴(阴部)联系。 临床上腑病多以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俞,„„”。说明了脏腑之气可通过气街与其俞、募穴相联系。 由于俞、募穴均与脏腑之气的密切联系,因此,临床上常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 《素问》载:“口苦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口苦。治之以胆募、俞。”即是最早记载的俞募配穴法。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 六脏 背俞穴 募穴 六腑 背俞穴 募穴 肺 肺 俞 中 府 大肠 大 肠 俞 天 枢 心包 厥 阴 俞 膻 中 三焦 三 焦 俞 石 门 心 心 俞 巨 阙 小肠 小 肠 俞 关 元 脾 脾 俞 期 门 胃 胃 俞 中 脘 肝 肝 俞 章 门 胆 胆 俞 日 月 肾 肾 俞 京 门 膀胱 膀 胱 俞 中 极 8. 八脉交会穴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八脉交会穴是古人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可治疗奇经八脉病证的八个腧穴,认为这八个腧穴分别与相应的奇经八脉经气相通, “周身三百六十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这里的“八穴”就是指八脉交会穴,足见古人对其的重视。 ?在临床上当奇经八脉出现相关的疾病时,可以对应的八脉交会穴来治疗。 如督脉出现的脊柱强痛,可选后溪;冲脉出现的胸腹气逆,可选公孙。 ?临床上也可把公孙和内关,后溪和申脉,足临泣和外关,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疗有关部位的疾病。 ?按时取穴的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也是以八脉交会穴为基础。 [附]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主治 相配合主治 公 孙 冲脉病证 心、胸、胃疾病 内 关 阴维脉病证 后 溪 督脉病证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申 脉 阳蹻脉病证 足 临 泣 带脉病证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外 关 阳维脉病证 列 缺 任脉病证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照 海 阴蹻脉病证 9. 八会穴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临床应用: ?这八个穴位虽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把其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要穴位。 如六腑之病,可选腑之会穴中脘;血证可选血之会穴膈俞等。 ?八会穴还可治疗相关的热病。《难经》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10. 郄穴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有空隙之意。 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临床应用: 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最等。脏腑疾患也可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诊断。 十六经脉郄穴表 经脉 郄穴 经脉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足少阴肾经 水泉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足阳明胃经 梁丘 手少阴心经 阴郄 足少阳胆经 外丘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阴维脉 筑宾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阳维脉 阳交 足太阴脾经 地机 阴蹻脉 交信 足厥阴肝经 中都 阳蹻脉 跗阳 11. 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临床应用: ?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灵枢》指出:“合治内腑”,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特点。 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依次分别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 临床上六腑相关的疾病常选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肠痈取上巨虚,泻痢选下巨虚。 ?合穴也可协助诊断。 12. 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交会穴具有治疗交会经脉疾病的特点。 如三阴交本属足太阴脾经腧穴,它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因此,它不仅治疗脾经病证,也可治疗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证。 如关元、中极,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 如会阴,是任脉、督脉、冲脉的交会穴。 中府是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大椎是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13. 头痛 【经络辨证】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 侧头痛为少阳头痛, 后枕痛为太阳头痛, 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 方义 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1?实证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方义 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 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2?虚证 治法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方义 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 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14. 面痛 【经络辨证】眼部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证;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于、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 【治疗】 治法 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足太阳及手足中明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四白 下关 地仓 合谷 风池 配穴 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颌部痛者,加颧髎、迎香;下颌部痛者,加承浆、颊车、翳风、内庭;风寒证者,加列缺;风热证者,加曲池、 尺泽;气血瘀滞者,加太冲、三阴交。 方义 攒竹、四白、下关、地仓,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面口合谷”,与风池相配可祛风、通络、止痛。 15. 落枕 【经络辨证】本病属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筋证。 【治疗】 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 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髃、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方义 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 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 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16. 漏肩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经络辨证】手太阳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病“肩似拔”,当肩后部压痛明显是时,为手太阳经证; 手阳明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其病“肩前臑痛”,当肩前部压痛明显时,为手阳明经证; 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其病“肩、臑、肘、臂„„外皆痛” 当肩外侧压痛明显时,为手少阳经证。兼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为外邪内侵; 肩部有外伤或劳作过度史,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脉涩,为气滞血瘀; 肩部酸痛,劳累加重,或伴见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虚弱。 【治疗】 治法 通经活血,祛风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阿是穴 配穴 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手阳明经证者,加合谷;手少阳经证者,加外关。外邪内侵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加 足三里、气海。 方义 肩髃、肩髎、肩贞分别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穴,加阿是穴和奇穴肩前,均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 17. 腰痛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经络辨证】疼痛在腰脊中部,为督脉病证; 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证。 【治疗】 治法 活血通经。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阿是穴 大肠俞 委中 配穴 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 方义 阿是穴、大肠俞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委中为足太阳经穴,“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18. 痹症 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辨证】 主症 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若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为行痹(风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为痛痹(寒痹); 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为着痹(湿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为热痹。 【治疗】 治法 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主穴 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 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跟据部位循经配穴。 方义 病痛局部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风邪偏盛为行痹,取膈俞、血海以活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 寒邪偏盛为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 湿邪偏盛者为着痹,取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 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可泻热疏风、利气消肿。 19. 坐骨神经痛 【经络辨证】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和经筋病证。 【治疗】 治法 通经止痛。以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大肠俞 腰夹脊 环跳 委中 阳陵泉 悬钟 丘墟 操作 诸穴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产生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 20. 面瘫 【经络辨证】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 【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方义 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 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21. 痫证 又称癫痫、痫证,俗称“羊痫疯”,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治疗】 (1)发作期 治法 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方义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故针刺可醒脑开窍。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激发肾气,促进脑神的恢 复。(2)间歇期 治法 化痰熄风。以督脉、任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丰隆 配穴 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内、内庭;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 三阴交;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 方义 印堂可调神开窍。鸠尾为为任脉络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理阴阳,平抑风阳。 间使为心包经穴,可调心神、理气血。太冲平熄肝风。丰隆为豁痰化浊的要穴。 22. 痿症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主要表现为手不能握,足不能行,肌肉消瘦呈枯萎状态。 西医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及此神经末梢病变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脊髓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炎、脑炎后遗症及外伤性截瘫等,均可参照 痿病治疗。 是指肢体经脉迟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痿缩的一类病证。 【辨证】 主症 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 兼见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肺热伤津; 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微种而麻木不仁,或足胫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为湿热浸淫; 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不华,神疲乏力,为脾胃虚弱; 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严重,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肝肾亏损。 【经络辨证】(无) 【治疗】 治法 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主穴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阳陵泉 三阴交 腰部夹脊穴 配穴 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 湿热袭络加阴陵泉、大椎、内庭; 脾胃虚弱加太白、中脘、关元; 肝肾亏损加太溪、肾俞、肝俞。 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 方义 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1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 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筋会阳陵泉,可疏调经筋。 23. 中风 【治疗】 (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 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 口角 斜者,加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者,加肩 、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 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方义 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 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 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 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 中风中经络、中脏腑,郁证以及痫证发作都会用到的穴位:内关和水沟。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 24. 眩晕 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 【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 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 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25. 不寐 通常称为“失眠”、“不得卧”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理跷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 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 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 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 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照海为元神之府,印堂可调理脑神,两穴相配克安神利眠。 四神聪、安眠穴镇静安神。 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26. 郁证 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哽塞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肾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 阴交、太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脑,水沟可醒脑调神。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内关又可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27. 心悸 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神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 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份、中极。 方义 心包经内关及郄穴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 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静宁神之效。 28. 呕吐 【治疗】 治法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 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 腹胀者,加天枢; 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方义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乃胃之募穴,理气和胃止呕。 29. 感冒 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 【治疗】 治法 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夹湿者,加阴陵泉; 夹暑者,加委中。 方义 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 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30. 咳嗽 【治疗】 (1)外感咳嗽 治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方义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选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取肺之背俞穴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2)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方义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 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 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31. 哮喘 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 【治疗】 (1)实证 治法 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曲池;痰热者,加丰隆;喘甚者,加天突。 方义 手太阴经列缺以宣通肺气,祛邪外出。 选其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 膻中乃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取肺之背俞穴,以宣肺祛痰。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2)虚证 治法 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肺俞 膏肓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 肺气虚者,加气海;肾气虚者,加阴谷、关元。 方义 肺俞、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 补肾俞以纳肾气。 肺经原穴太渊配肾经原穴太溪,可充肺肾真原之气。 足三里调和胃气,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肺气充则自能卫外。 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32.胃痛 【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 寒邪犯胃者,加胃俞; 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者,加太冲; 气滞血瘀者,加隔俞; 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内庭。 方义 足三里乃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和气止痛。 33. 腹痛 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言。 【治疗】 治法 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中脘 天枢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寒邪内积者,加神阙、公孙; 湿热壅滞者,加配阴陵泉、内庭; 气滞血瘀者,加曲泉、血海; 脾阳不振者,加脾俞、胃俞、章门。 操作 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证可用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强刺激1~3分钟。 方义 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中脘乃腑会、胃之募穴,天枢位于腹部,三穴可通调腑气。 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之气血。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而通调气机,通则不痛。 34. 泄泻 【治疗】 (1)急性泄泻 治法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 寒湿者,加神阙; 湿热者,加内庭; 食滞者,加中脘。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 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2)慢性泄泻 治法 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 脾虚者,加脾俞、太白; 肝郁者,加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方义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 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35. 便秘 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艰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甚至非用泻药、栓剂或灌肠不能排便。 【治疗】 治法 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以足阳明、手少阳脉穴为主。 主穴 天枢 支沟 水道 归来 丰隆 配穴 热秘者,加合谷、内庭;气秘者,加太冲、中脘;气虚者,加脾俞、气海;血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阳虚者,加神阙、关元。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痛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 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则肠腑通调。 水道、归来、丰隆,可调理脾胃,行滞通腑。 36. 癃闭 是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疾患。“癃”是指小便不利,点滴而下,病情较缓;“闭”是指小便不通,欲溲不下,病情较急。癃、闭虽然有 区别,但都指排尿困难,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故合称癃闭。 【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 秩边 阴陵泉 三阴交 中极 膀胱俞 配穴 湿热内蕴者,加委阳; 邪热壅肺者,加尺泽;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 瘀血阻滞者,加曲骨、次髎、血海。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 三阴交穴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除瘀滞。 阴陵泉清热利湿而通小便。 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气化。 (2)虚证 治法 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足太阳经、任脉穴及相应背俞为主。 主穴 秩边 关元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配穴 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者,加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 脾俞、肾俞补益脾肾。三焦俞通调三焦,促进膀胱气化功能。 37. 月经不调 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 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足三里;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方义 气海是任脉穴,可调冲任之气。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归来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38. 痛经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穴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 任。 39. 经闭 (1)血枯经闭 治法 养血调经。以任脉、足阴明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足三里 归来 配穴 气血不足者,加气海、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 潮热盗汗者,加太溪; 心悸者,加内关;纳呆者,加中脘。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 (2)血滞经闭 治法 活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中极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冲; 痰湿阻滞者,加阴陵泉、丰隆; 寒凝者,加命门、腰阳关; 胸胁胀满者,加内关。 方义 中极为任脉穴,能通调冲任,疏通下焦。三阴交、归来,通胞脉而调和气血。气调血行,冲任调达,经闭可通。 40. 崩漏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公孙 三阴交 隐白 配穴 血热者,加血海; 湿热者,加阴陵泉; 气郁者,加太冲; 血瘀者,加地机。 方义 关元为任脉穴,公孙通冲脉,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固摄经血。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邪除则脾可统血。 隐白为脾经的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足三里 配穴 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 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 盗汗者,加阴郄; 失眠者,加神门。 方义 气海益气固本,调补冲任。三阴交健脾益气,促进脾之统血作用。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化生有源。 41. 绝经前后诸证 治法 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俞 配穴 肾阴亏虚者,加太溪、照海; 肾阳不足者,加关元、命门; 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 痰气郁结者,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心神不宁者,加通里、神门、心俞。 方义 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 气海为任脉穴,可补益精气,调理冲任。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脾俞、肾俞三穴,可调补肝脾肾三脏。 42. 阴挺 治法 补脾益肾,固摄胞宫。以督脉、任脉、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气海 维道 子宫 配穴 脾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太溪; 伴有膀胱膨出者,加曲骨、横骨; 直肠膨出者,加会阳、承山。 方义 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穴位,可振奋阳气,升阳举陷。 气海为任脉穴,能益气固胞。 维道为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可维系带脉,固摄胞宫。 子宫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之有效穴。 43. 带下病 治法 固摄带脉,利湿化浊。以足少阳经、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带脉 中极 白环俞 阴陵泉 配穴 湿热下注者,加水道、次髎; 脾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照海; 阴痒者,加蠡沟、中都、太冲; 带下色红者,加间使; 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方义 带脉穴固摄带脉,调理经气。中极可清理下焦,利湿化浊。白环俞助膀胱之气化,利下焦之湿邪。阴陵泉健脾利湿止带。 44. 遗尿 治法 健脾益气,温肾固摄。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 肾阳虚者,加肾俞; 脾肺气虚者,加气海、肺俞、足三里; 夜梦多者,加百会、神门。 方义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膀胱俞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可健脾益气。 45. 瘾疹 治法 疏风和营。以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 风邪侵袭者,加外关、风池; 肠胃积热者,加足三里、天枢; 湿邪较重者,加阴陵泉、三阴交; 血虚风燥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呼吸困难者,加天突;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 方义 曲池、合谷同属阳明,擅于开泄,既可疏风解表,又能清泄阳明, 故凡瘾疹不论是外邪侵袭还是肠胃蕴热者用之皆宜。 本病邪在营血,膈俞为血之会,委中又名血郄,与血海同用,可调理营血,而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46. 蛇串疮 治法 泄火解毒,清热利湿。以局部取穴为主。 主穴 局部围针 相应夹脊穴 配穴 肝经郁火者,加行间、大敦、阳陵泉; 脾经湿热者,加血海、隐白、内庭。 方义 局部围针可引火毒外出; 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取相应的夹脊穴,直针毒邪所留之处,可泄火解毒,通络止痛,正符合《内经》所言“凡治病必先治其病所从生者也”。 肝经郁火甚者加肝井穴大敦、荥(子)穴行间、胆经合穴阳陵泉以清泄肝胆经火毒; 脾经湿热甚者加脾经擅清血热之血海,配合脾经井穴隐白、胃经荥穴内庭以清泄脾胃湿热。 47. 乳痈 治法 疏肝和胃,清热散结。以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梁丘 期门 内关 肩井 配穴 肝郁甚者,加太冲; 胃热甚者,加内庭; 火毒甚者,加厉兑、大敦点刺放血。 方义 乳痈为病,多为胃热、肝郁,故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胃经郄穴梁丘以清泄阳明胃热,取肝之募穴期门以疏通厥阴肝郁。 本病病位在胸,取内关可宽胸理气,与期门远近相配,更能疏泄厥阴壅滞。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用穴,系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所交会之 经脉均行胸、乳,故用之可通调诸经之气,使少阳通则郁火散,阳明清则肿痛消,从而收“乳痈刺肩井而极效”之功。 48. 扭伤 【辨证】 主症 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 兼见皮色发红多为皮肉受伤,青色多为筋伤,紫色多为瘀血留滞; 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瘀血阻滞; 若陈伤每遇天气变化而反复发作者,为瘀血阻络,寒湿侵袭。 此外,更宜根据扭伤部位的经络所在,辨清扭伤属于何经。如急性腰扭伤,脊椎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一侧或两侧腰部扭伤为伤在足太阳经。 【治疗】 治法 祛瘀消肿,通络止痛。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 腰部:阿是穴 肾俞 腰痛穴 委中 踝部:阿是穴 申脉 丘墟 解溪 膝部: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肩部: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 腕部: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髀部: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 配穴 ?可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配合循经远取, 如腰部正中扭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紧靠腰椎处)疼痛明显者可取手三里或三间,因为手阳明经筋挟脊内。 ?也可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 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者,除用阿是穴外,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以疏通脾经气血。 ?因为手足同名经脉气相通,故关节扭伤还可应用手足同名经取穴法,又称关节对应取穴法,治疗关节扭伤疗效甚捷。 方法是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髀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阳谷穴处寻找有最明显压痛的穴位针之; 再如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肘关节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压痛点针之。 方义 《针灸聚英?肘后歌》言:“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当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部 位的经络,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使通则不痛。 49. 痄腮 治法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翳风 颊车 外关 合谷 关冲 配穴 高热者,加大椎、商阳; 睾丸肿痛者,加太冲、曲泉; 神昏抽搐者,加人中、十宣或十二井。 方义 从患病部位看,本病以少阳经为主,牵及阳明,故取手足少阳之会翳风、足阳明经穴颊车,均属局部取穴,以宣散患部气血的蕴结。远取手少阳络穴外关、 井穴关冲、手阳明原穴合谷,以清泄少阳阳明两经之郁热温毒,且外关通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与擅治头面之疾的合谷同用,更有疏风解表清热消肿之功。 其他治疗 灯火灸法 选取患侧角孙穴,先将角孙穴处头发剪短,穴位常规消毒,取灯芯草蘸香油点燃,迅速触点穴位,并立即提起,可闻及“叭“的一声。一般灸治1次 即可,若肿势不退,次日再灸1次。 50. 目赤肿痛 治法 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合谷 太冲 风池 睛明 太阳 配穴 风热者,加少商、上星; 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方义 目为肝之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目系。 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泄风热。太冲、风池分属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为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可宣泄患部之郁热。 太阳以泄热消肿。 51. 鼻渊 治法 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迎香 印堂 风池 配穴 肺经风热者,加少商点刺出血; 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鼻为肺窍,故取肺经络穴列缺,以宣肺气,祛风邪。 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又上挟鼻孔,合谷、迎香可疏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其中迎香治鼻塞、不闻香臭最为有效。 印堂位于督脉而近鼻部,可散局部之郁热以通鼻窍。 风池疏风利窍。 52. 耳聋、耳鸣 (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翳风 听会 侠溪 中渚 配穴 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 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 肾虚者,加肾俞、关元。 方义 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四穴参合,为治疗本病之主方。 (2)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听宫 配穴 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 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 方义 肾开窍于耳,肾气和肾精的充足是耳之听聪的基础,耳鸣、耳聋之虚证责之于肾。 太溪、照海可补益肾精、肾气。 听宫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53. 牙痛 治法 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 配穴 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 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 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方义 合谷为远道取穴,可疏通阳明经络,并兼有祛风作用,可通络止痛,为治疗牙痛之要穴。 颊车、下关为近部选穴,疏通足阳明气血。 外关、风池疏解表邪,有祛风热作用。 太溪补肾阴,行间泻肝火,故能治阴虚牙痛。 内庭、二间清泻阳明之火邪。 54. 咽喉肿痛 (1)实热证 治法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少商 合谷 尺泽 陷谷 关冲 配穴 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大椎; 肺胃实热者,加内庭、鱼际。 方义 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泄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 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 合谷、陷谷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疏泄阳明之郁热。 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泄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 鱼际为手太阴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 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55. 晕厥 主穴 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配穴 虚证者,加灸气海、关元、百会; 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操作 足三里用补法;水沟、中冲用泻法;涌泉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水沟属督脉穴,督脉入脑上巅,取之有开窍醒神之功。 中冲为心包经井穴,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昏厥之要穴。 涌泉可激发肾经之气,最能醒神开窍,多用于昏厥之重证。 足三里可补益气血,以滋神窍。 56. 虚脱 主穴 素髎 水沟 内关 配穴 神志昏迷者,加中冲、涌泉; 肢冷脉微者,加灸关元、神阙、百会。 操作 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 方义 素髎属督脉穴,有升阳救逆,开窍清热之功,急刺可使血压回升。 水沟为苏厥救逆之要穴。 内关属心包经穴,可调补心气,助气血之运行以养神窍。 三穴合用,回阳固脱。 57. 高热 主穴 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配穴 风热者,加鱼际、外关; 肺热者,加少商、尺泽; 气分热盛者,加内庭、厉兑; 热入营血者,加中冲、内关、血海; 抽搐者,加太冲; 神昏者,加水沟、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穴出血。 方义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 十二井、十宣穴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三穴点刺,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合谷、曲池清泻肺热。 诸穴共奏清泻火热之功。 58. 抽搐 主穴 水沟 内关 合谷 太冲 配穴 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加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要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 心主血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助水沟醒脑开窍。 合谷、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为熄风止痉之首选穴。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先宜熄风止痉,然后对因治疗。 59. 心绞痛 主穴 内关 阴郄 膻中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阳气欲脱者,加水沟、百会。 操作 毫针泻法。 60. 胆绞痛 主穴 胆囊穴 阳陵泉 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操作 毫针泻法。 61. 胆道蛔虫症 主穴 胆囊穴 阳陵泉 迎香 四白 鸠尾 日月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操作 毫针泻法。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每次留针1,2小时。 62. 肾绞痛 主穴 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配穴 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操作 毫针泻法。
本文档为【Cqjcdjn201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2KB
软件:Word
页数:102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1-17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