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

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

举报
开通vip

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 《方言与中国文化》教案 阮桂君 2009-2010(上) 授课对象:全日制本科生 授课性质:通识课 授课思路:讲明白什么是方言,讲明白什么是文化,讲明白方言和文化的关系,讲明白我们 可以为方言和文化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内容:1.概述性的内容:语言、汉语和方言;汉语的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汉语方言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2.方言与文化的具体表现:方言造词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接触与文化交 流之间的关系;汉语方言与地方戏曲的关系。 目...

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
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 《方言与中国文化》教案 阮桂君 2009-2010(上) 授课对象:全日制本科生 授课性质:通识课 授课思路:讲明白什么是方言,讲明白什么是文化,讲明白方言和文化的关系,讲明白我们 可以为方言和文化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内容:1.概述性的内容:语言、汉语和方言;汉语的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汉语方言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2.方言与文化的具体表现:方言造词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接触与文化交 流之间的关系;汉语方言与地方戏曲的关系。 目录 第一讲 绪论 (3学时) ........................................................................................................ 4 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 ........................................................................................... 4 (一)语言 ............................................................................................................... 4 (二)汉语 ............................................................................................................... 4 (三)现代汉语 ....................................................................................................... 5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 ........................................................................................... 5 1(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 6 2(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 6 3(共同语标准的确立 ............................................................................................. 7 三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 8 第二讲 汉语方言形成和历史发展的轮廓(6学时) ........................................................ 10 一、史前汉语的多源性 ................................................................................................. 10 1(汉族的形成勾勒 ............................................................................................... 10 2(华夏族的融合性质 ........................................................................................... 11 3(汉语发展的史前状况 ....................................................................................... 11 二、上古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 ..................................................................................... 12 1.从万国到大一统 .................................................................................................. 12 2.部族语言差异的文献记录 .................................................................................. 12 3(雅言存在是一个事实 ....................................................................................... 13 4.长江流域语言的特殊性 ...................................................................................... 13 5.南方汉语的形成 .................................................................................................. 14 6(先秦汉语方言地理的基本格局 ....................................................................... 14 三、秦汉魏晋时期的汉语方言地理格局 ..................................................................... 14 (一)秦汉时期汉语方言分布图 ......................................................................... 14 (二)以先秦齐语为例说说先秦汉语方言的研究 ............................................. 14 (三)齐语的范围 ................................................................................................. 15 (四)齐人的形成和发展 ..................................................................................... 16 (五)齐语 ............................................................................................................. 17 (六)齐语和雅言 ................................................................................................. 18 (七)“东夷”考 ................................................................................................... 19 (八)齐语和齐文化的地位 ................................................................................. 19 (九)启发 ............................................................................................................. 21 四、 中古以来汉语方言基本格局的形成 ............................................................. 21 (一)京畿方言的不断变动加速了北方汉语的演变和融合 ............................. 21 (二)南方汉语的演变 ......................................................................................... 22 (三)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汉语的差异 ............................................. 22 (四)三次大规模北民南迁的浪潮 ..................................................................... 22 1(永嘉南渡及其余波 ................................................................................... 22 2(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 24 3(靖康之乱后北民南迁 ............................................................................... 26 (五)移民与方言 ................................................................................................. 27 (六)南方六大方言的形成历史 ......................................................................... 28 1(吴语 ........................................................................................................... 28 2(湘语 ........................................................................................................... 30 3(赣语 ........................................................................................................... 30 4(客家话 ....................................................................................................... 30 5(粤语 ........................................................................................................... 31 6(闽语 ........................................................................................................... 31 五、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发展 ......................................................................................... 32 (一)北方汉语的特点 ......................................................................................... 32 1(东北官话: ............................................................................................... 32 2(胶辽官话: ............................................................................................... 33 3(江淮官话 ................................................................................................... 33 4(西南官话 ................................................................................................... 33 5(新疆的汉语方言 ....................................................................................... 34 6(北京官话 ................................................................................................... 34 7(冀鲁官话 ................................................................................................... 35 8(中原官话 ................................................................................................... 35 9(兰银官话 ................................................................................................... 35 附:官话方言各区的古入声今调类的异同列表 ......................................... 36 (二)南方九大方言的情况 ................................................................................. 36 1(晋语 ........................................................................................................... 36 2(吴语 ........................................................................................................... 36 3(徽语 ........................................................................................................... 37 4(赣语 ........................................................................................................... 37 5(湘语 ........................................................................................................... 37 6(闽语 ........................................................................................................... 37 7(粤语 ........................................................................................................... 38 8(平话 ........................................................................................................... 38 9(客家话 ....................................................................................................... 38 (三)元明清时期官话的传播 ............................................................................. 39 1(都市化 ....................................................................................................... 39 2(官话的通行与小说的传播 ....................................................................... 39 3(吴语的普遍存在及主体地位(p98-113) .............................................. 39 4(书场与说书艺人 ....................................................................................... 42 4(朝鲜时代流传的中国文言小说 ............................................................... 43 5(江户时代中国文言小说在日本的流传 ................................................... 43 6(近代石印术的普及与通俗小说的传播 ................................................... 44 (四)民国时期国语的传播 ................................................................................. 44 1(国语传播的官方贡献 ............................................................................... 45 2(国语传播的民间推动 ............................................................................... 47 3(媒体对国语传播的贡献 ........................................................................... 49 5(余 论 ....................................................................................................... 52 第三讲 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3学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61 第四讲 从地名透视文化内涵(3学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61 第五讲 汉语方言与戏曲及小说(3学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61 第一讲 绪论 (3学时) 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 (一)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 从社会属性来看,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劳动的产物,它和人类社会一起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手势、旗语、图画等各种交际工具相比较,语言使用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意传情的精细性,使它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因为思维活动必须以一种物质形式为依托,最方便、最灵活的依托就是语言。没有任何依托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语言的社会交际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全民性。不论穷人还是富人,不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语言都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服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协调行为,组织生产。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一种语言如果离开了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语言,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从自然属性来看,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事物的标记,语言符号是用声音形式标记事物或思想的。语言的各种要素和单位,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语音、语汇、语法是语言系统的三要素,其中语法结构和基本语汇决定着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语言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对书面语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形式和加工形式,对口语的规范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和规范,就形成了标准语,即文学语言。 (二)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如同汉民族的历史一样,汉语的历史也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到今,汉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汉字产生以前,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属于原始阶段;先秦时代,属于上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时代,属于中古汉语阶段;从晚唐五代开始至五四运动以前,属于近代汉语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长期言文分歧的重新统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逐步形成,进入了现代汉语阶段。 每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不是突变的,而是渐进的,是通过旧质到新质的逐渐积累、转化而实现的。同时,语言内部各要素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一般说来,语汇对社会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几乎处在经常的不断变化之中;语音的演变比较缓慢,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明显地觉察出来;而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变化则最为缓慢,是语言中最稳固的部分。汉语也不例外,其发展也呈现出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在语言谱系分类上,汉语同我国境内的藏语、彝语、苗语、壮语、傣语、侗语以及境外的泰语、缅甸语、老挝语等都是亲属语言,同属汉藏语系。一般认为,汉藏语系除汉语外还 有藏缅、苗瑶、壮侗(侗台)三个语族。中国是使用汉藏语系语种最多、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三)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汉语”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民族共同语。本教材使用的是广义的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共同语和方言。方言有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之分。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地域方言是社会内部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本教材所说的方言是指地域方言。民族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世界上的数千种语言当中,现代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在国内,现代汉语不仅是占我国人口95%以上的汉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最主要的交际语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普通话在两地的地位日渐提高。可以说,现代汉语对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互相学习,对于国家的统一,对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大团结,无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上,使用汉语的人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还有1000万华侨或华裔仍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汉语也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使用的语言之一。1973年联合国把汉语列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法定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自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同我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国的国际影响愈来愈显著,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也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分支学科,1993年汉语水平考试(HSK)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标准考试。 现在,在高科技领域,汉语信息处理及其自动化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电子技术领域的主攻方向之一。中文信息处理中的汉字键盘输入技术、汉字自动识别技术和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并逐步走向广泛的实际应用,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可以预言,随着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汉语必将在国内及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 1(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比如,英吉利的共同语是在伦敦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伦敦方言便是它的基础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近几百年来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之所以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其一,北方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是我国的国都所在。自公元1153年金迁都到中都燕京(北京)以来,上下800多年,北京始终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而为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最终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高度提供了特殊的社会背景。 其二,北方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北方方言的分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占说汉语人数的三分之二;并且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高,从哈尔滨到昆明,南北相距达3000公里,两地人通话不存在很大困难,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三,从晚唐五代以来直至明清,前后逾千年,许多重要的白话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方言或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些作品流传到广大的非北方方言区,对非北方方言区的作家、作品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方方言能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正是以上各种重要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2(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过程,可以从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来考察。 (1)书面语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书面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的书面形式。 长期以来,文言文是统一的书面语言。最初,这种书面语也是建立在口语基础上的。但从两汉开始二者逐渐脱节,差异越来越大。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写的则是以先秦诸子以及《左传》、《史记》等为范本的古文文体,这一状况与社会及语言的发展很不适应。 到了晚唐五代,在禅宗语录和通俗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这就是现代汉语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源头。从晚唐五代的变文,到宋代的话本,乃至元代的杂剧、明清的章回小说,如明清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尽管仍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和地方色彩,但基本上都是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写的。这些作品在北方方言区、同时也在非北方方言区的广泛流传,不仅扩大了北方方言的影响,而且促使非北方方言区的作者也用北方方言从事创作。 不过,这一时期白话文还未走出通俗文学作品的圈子而成为通用的书面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潮使白话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这一文体改革运动对汉语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言文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只是残存在政府公文、法律条文、报刊社论、新闻及上层社会交往应酬的书信等领域中。但当时的白话文尚未反映共同语口语的全貌,常 常夹杂着不同程度的文言成分、方言成分以及滥用的欧化句式等,需要进一步改革。 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是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既批判文言,又批判带文言腔和西洋腔的白话文,推动了白话文的大众化,促使现代白话文逐步走向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汉语言文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报纸、公文、法律等一律采用白话文,从而使白话文这一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2)口语方面:北方方言的代表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在白话文学作品流传的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北京话作为政府的通用语也随着传播开来,并成为各方言区之间的共同交际工具。明清时代,它被称为“官话”,清末正名为“国语”。进入20世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相继发生,加速了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发展。从提倡和推行“读音统一”到“国语运动”的蓬勃开展,从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一直到拉丁化新文字的先后制订和推行,对共同语应有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对共同语在更广阔范围的推广,无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语”这一称呼在我国大陆被含义明确的“普通话”所取代,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推广和普及。 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存在形式,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推动着共同语向不断完善的方向发展。 3(共同语标准的确立 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立了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 (1)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共同语的语音通常以基础方言的代表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在大方言区内,语音系统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不可能以整个区域的语音为标准。而各方言区之间的语音分歧更为复杂,人为地兼采不同语音系统的音作为标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1913年,“读音统一会”为现代汉语共同语拟定的国音标准(后称“老国音”),以京音为主,兼顾其它方音,结果证明不可行。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北京语音的标准音地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对“老国音”加以调整,采用了北京语音作为国音标准(后称“新国音”)。 对于北京语音系统中的一些特殊的土音成分和异读现象,需要加以审定和取舍。198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涉及普通话异读词读音的国家标准。例如,“复杂”只读fùzá,“比较”只读bǐjiào,“教室”只读jiàoshì。 (2)语汇,以北方方言语汇为基础。现代汉语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北方方言语汇自然是共同语语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作为共同语语汇的基础,北方方言语汇也要舍弃其某些过于土俗的成分。比如,“玉米”一词,在北方方言区就有“包米”(东北)、“棒子”(河北、山东)、“玉茭”(山西)等多种说法,这些词的使用范围太小,不能作为共同语的词语。 另一方面,共同语也要从其它方言、古语词和外来词中吸收所需要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丰富自已,像“名堂、尴尬,接洽、商榷,沙发、的士”等词就已吸收进或保留在共同语中。 (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规范的标准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现代白话文著作”要与早期的白话文著作相区别,无论是宋元明清的白话文,还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都同现代白话文有明显的差别;“典范的” 要与一般的相区别,“典范的”是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有广泛的代表性,才能在规范的发展和巩固上起决定性的作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语法规范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规范化的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它可以把规范的标准稳固下来,便于人们遵循。 三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统一与分化现象。语言的统一形成了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则形成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古老的汉语发展到今天,既形成了汉民族共同语,又保存有各具特色的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也就是通行于某一地域的地方话,它具有地方性的特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从属于共同语的,汉语的方言也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方言与方言之间有的甚至不能直接通话,但汉语共同语和汉语方言有着共同的历史来源,语音上有整齐的对应规律,基本词汇和语法系统也大体相同,因此汉语方言并是不独立的语言,而是汉语的地域分支。 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历史、地理等,如社会分化、人口迁徙、山川阻隔等;内部因素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在各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与外族语言的接触等。 汉语方言的差异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其次是词汇方面,再次是语法方面。 汉语方言的研究一向比较注重语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词汇方面重于收集基本的方言词汇;语法研究近年来也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汉语方言比较复杂。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目前主要有两种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 1(七区说 1955年10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提出,把汉语方言分为八区,即: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后来又有人把闽北话和闽南话合为闽方言,形成了“七区说”。现代汉语教材大多采用这一说法。七区的大体情况是: 官话(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又分为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东三省及内蒙的部分地区;(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青海、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新疆汉族的方言地区;(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南通的小部分、浙江大部分地区。 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 赣语,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大部分地区。 客家话,以广东梅县(今梅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以粤东、闽西、赣南、桂东南地区为主。 闽语,内部分歧最大,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最重要的是 闽东、闽南方言,分别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闽语分布在福建、海南大部地区、广东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温州部分地区、台湾大多数汉民族居住区。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 客家话、闽语和粤语,还随华侨传布于海外。 2(十区说 随着调查研究工作的全面和深入,人们对汉语方言的分区,理论上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分区也就越来越精细。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新近的调查,提出了新的汉语方言的分区理论及新的分区意见。 在方言区的划分依据上,主要是两个标准:一是古入声字的演变,据此区分官话区和非官话区,官话方言除江淮官话外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非官话方言古入声字今仍读入声;二是古浊音声母字的演变,据此划分九个非官话方言。 在方言分区的层级上,按五个层次来划分:大区—区—片—小片—点。 按这一理论,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个区: 官话区 晋语区 吴语区 徽语区 赣语区 湘语区 闽语区 粤语区 平话区 客家话区 其中,官话区是大区,下面又分为八区: 东北官话区 北京官话区 冀鲁官话区 胶辽官话区 中原官话区 兰银官话区 西南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 相对官话而言,其他九区是非官话区。 第二讲 汉语方言形成和历史发展的轮廓(6学时) 一、史前汉语的多源性 1(汉族的形成勾勒 1汉民族形成之初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体,其文化也有诸多源头。 已发现的700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其中重要遗址不仅有黄河流域中游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有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以及长江流域中游的大溪口 2文化-湖北龙山文化、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等。 汉民族的主源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华夏文明非常厉害,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分布范围来看看世界上同一时期其他文明的情况: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超过20万平方公里;古埃及文明:不到10万平方公里;晚一点的印度河文明鼎盛时期:不超过130万平方公里;更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分布范围更为狭小;而华夏族的其中一支的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前)范围达到150平方公里;6000年前陕西沣水一段长20公里的河岸旁就有氏族村落十几个,一个村落有几万至十几万平方米的面积,每个村落人口达到四百到五百。5000年前河南洹(huan2)水一段长7公里的区域内,村落达到19个。)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其地域囊括黄河中游广大中原地区,人口达到1355,3923人(根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提供的参考数据)。商周两代在夏的基础上向东向西两侧融合了黄河下游和关中一带的部族,逐渐形成庞大的华夏共同体,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向南融合了长江流域中游的楚族和下游的越族,到秦汉时期最终建立起封建大一统的国家体制,从此成为汉族。此时 1现代中国人至少有10中成分:1)黄帝的后代;2)匈奴族;3)羌族;4)鲜卑族;5)契丹族;6)女真族;7)蒙古族;8)讲藏缅语族语言的民族;9)讲掸语的民族;10)讲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此外,在中国本部(作者认为中国本部就是传统说的18省)还有另外三种群体一定存在过:1)前722-前207年的戎人;2)618-959年的突厥人;3)无从追溯其起源年代的尼格里陀人。 现代中国人从公元前722年以来是由着丝绸、食稻米、筑城垣的黄帝后代繁衍生息构成的,他们是最早期的我群。自公元之初起,通过吸收骑马、喝马奶酒、吃生肉的匈奴人,牧牦牛的羌人,养猪的通古斯人和套马的蒙古人,现代中国人的队伍得以扩大。与此同时,在我群扩展到长江以南的过程中,他们还吸收并整合了文身的掸语民族、行火葬的藏缅语民族和住干栏的孟-高棉语民族。 关于人种类型的结论: 黄帝的后代是短头狭鼻型; 通古斯人是长头狭鼻型; 藏缅语诸民族是长头阔鼻型。 黄帝的后代在地理上的中心是中国东部,通古斯人是北部,藏缅语民族在西部,孟-高棉语民族在南部,掸语民族则在西南部。穿插在这5个主要族群之间的是北方的匈奴人,南方的小矮人和遍布中国本部各地的蒙古人。 历史上的趋势是:通古斯人占取黄帝的后代的地盘,而后者占取其他三个主要民族群体的地盘。 我群在历史上的两次大迁徙 永嘉移民潮和靖康移民潮。永嘉移民和靖康移民在性质上大有区别,前者代表着皇帝后代的较为单纯的形式的移民。理由在于:第一次北方打入侵时期,匈奴人、通古斯人和羌人在一定程度上与永嘉移民后仍留在北方的黄帝的后代混血了。永嘉移民不仅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民族分布,而且也给长江以南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几个世纪以后的靖康移民已经不代表我群的最初形式,它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混成的移民潮了,其中加入和熔铸了一系列新的成分。这意味着1644年以前,尽管除了=蒙古人以外北方的入侵民族很少跨过长江,但匈奴人、通古斯人和羌人的血液可能已经在中国南方人的血管中流了好几个世纪了。(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李学勤所分中国文化类型七个文化圈:长江中下游的楚文化圈、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圈、黄河下游的齐鲁文化圈、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圈、中原以北(包括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等)的北方文化圈、西南的巴蜀滇文化圈以及陕甘的秦文化圈。 的汉族分布面积已达到65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 2(华夏族的融合性质 华夏族是由夷羌苗黎诸部族融化而成。 《国语》等书的记载:华夏族祖先是同出于少典氏的炎帝与黄帝。炎黄等血源性部族和部落联盟结成了地缘性的部族,征服了蚩尤。黄帝又战胜了炎帝,成为黄河流域的最高部族首领,后来禅让至尧舜禹。 舜和禹以及后来的夏商周诸王都以黄帝为祖先,实际上并非都出自黄帝部落。 《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记六国年表序》:“禹兴于西羌。” 《尚书序》:商代灭夏之前,经历了“自契至于成汤八迁”的长期发展历史,其祖先是活动于渤海沿岸的东夷。 《孟子离娄下》称周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人也。” 周与羌的关系密切。古公亶(dan3)娶羌人姜女为妻,周太王与周武王娶的也是姜姓女子。 在以黄河部族为核心的华夏族不断融合其他部族的过程中,华夏族的方言“夏言”逐渐成为各部族的共同语,也就是汉语的前身。 显然,和华夏族、华夏文化一样,夏言也有多个源头。 3(汉语发展的史前状况 3原始社会是汉语发展的史前期。语言产生于氏族社会的部落之中。人口繁衍导致部落不断分化,部落方言也随之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部落有联合成部落联盟,而基本方言相同的部落才结合成一个大的整体。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相应的也就有上万种部落方言。但是血源性的部落方言还不是地域方言,部落共同语才开始具有地域性,而部落方言与部族共同语的关系则是后来地域方言与民族共同语关系的雏形。 我国的原始语言,应该产生于四五十万年以前。现在的官话方言区,从甘肃、青海向东,尤其是陕西、晋南直到冀鲁豫等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等的分布范围,是我国原始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也是汉语从形成到发展的中心地区。 史料为证: 束世澄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选辑》(1955)中裴文中《中国文化之生成及其发展》一文在论及为什么陕中、豫西、晋南等地区是原始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时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优美,有黄河曲折经流,又有较大的河流由各方流来,这样就使其突土壤肥沃,再加气候温和,宜于农畜的发展,因此,在附近各方发展的民族,都向这个自然条件优美的中心地区移动。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紧集在这个中心区域,各种民族就不能不相互吸取较高的生产技术,好争取优好的经济生活状态。这种混合后的文化是强大有力的,由这个中心地区再向各方移动,在中心地区则又与其他移来的文化相互混合,吸取了较高生产技术,文化因而向前进展一步。”“如此,在中心地区,文化发展加速。”p7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1962):“夏部落是由十多个大小近亲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部落和方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每一个部落都“有独特的、仅为这个部落所有的方言”。 和夏部落结为联盟的还有它的远亲氏族部落,以及东方夷人的一些氏族部落。夏部落的活动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和其他氏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夏朝参加多次迁徙,大体上都不出这一带地方。”p7 王力《汉语史稿》:“依照甲骨文字的体系相当完备的情况看来,如果说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还算是谨慎的估计。”p7 裘锡圭《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笔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中国青年出版社,351页):“这些符号不是图绘,也不是无目的的任意刻划的产物。它们大概也不会是跟语言毫无关系的一些表意符号,不然为什么会有11个符号排列有序地刻在一起呢,另一方面,从遗物的时代和符号形式来看,它们也不可能是成熟的文字。所以它们大概是一种原始文字。”(山东邹平丁公遗址1235号龙山文化灰坑中发现的陶盘残片上的11个符号,学者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以上是裘锡圭先生的看法。这些陶盘上的符号说明东夷族的祖先在距今4000-4200年的时候也已有原始文字。)p7脚注 二、上古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 1.从万国到大一统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汉时期,是汉语发展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地缘性部族的兼并、联合取代了血源性氏族的分化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黄帝时期的万国到夏已并为三千,西周则为八百诸侯,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兼并为齐楚燕赵韩魏秦等少数强国。与此适应,上古时期汉语的发展也出现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潮流。强国的方言逐渐取得优势,形成了若干方言区域。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一方面推动了部族方言的融合和汉族共同语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方言口语可以跟书面语分道扬镳提供了可能性。 2.部族语言差异的文献记录 先秦文献中关于部族及语言差异的记载: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左传?襄公十四年,十六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 《孟子万章》:此非君子也,齐东野人之语也。 “五方”即中原华夏族及毗邻的部族集团居住地区。其中,东夷、西戎与华夏同处黄河流域,首先开始融合。黄河下游的东夷是商的发源地,周时进一步与黄河中游的华夏族融合,周初姬姓各族被封为中原“诸夏之国”的诸侯,异姓功臣姜太公吕望被封为东夷故地的齐国诸侯。黄河上游、秦岭西北的西戎,春秋战国时被秦国征服,一部分向漠北迁移,大部分融入秦,进而随秦与华夏融合。 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为南蛮之地。其中汉水流域的楚为荆蛮,下游太湖流域的吴越为蛮夷。 先秦时期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关于方言差异的记载。例如: 《左传文公十三年》: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 者,吾与之先。”使士会。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战国策秦策》:“周人谓鼠未腊者朴,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乃死鼠也。因谢不取。” 由此可见,当时秦晋(魏)之间、齐楚之间,甚至同处于中原腹地的周郑之间都存在方言的差异。 3(雅言存在是一个事实 秦晋齐楚之间有共同语性质的雅言存在,又称夏言,即黄河中游诸夏之国的语言。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下面的一些事实: 荀子是赵国人,操雅言,先后到过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 孔子是鲁国人,曾经周游列国。据《论语述而》记载,即使在鲁国境内,凡是教书、接待宾客、出席礼仪,孔子也都使用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夏(雅)、楚、越”是三个不同朝代、不同行政等级的概念,荀子却习惯于将它们相提并论。例子: 《荀子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显然荀子是把它们作为一组人文历史地理概念使用的。“夏”即“诸夏”,代表北方黄河流域的部族和文化,楚、越分别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中游和下游的部族和文化。战国时代,黄河流域的诸夏与东夷西戎进一步融合,语言也更趋向一致,尽管存在秦、晋、齐等方言差异,但用雅言可以相互沟通。 从下图诸侯国之间的亲属关系可以看出,诸侯各国之间的语言有其共同的来源。亲属关系上的认祖归宗也意味着语言上的认同。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悬殊、声音各异,但是在源头上是可以找到共同的来源的。 4.长江流域语言的特殊性 长江流域的习俗语言则与黄河流域有较大差别。这是因为南方的居民构成不同于北方,南方是少数汉族与多数百越人杂居。《史记》、《汉书》、《吴越春秋》等都记载夏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于会稽,以主禹祠,因此,越王勾践是汉族祖先大禹的后代。 《汉书地理志》进一步说明:“自交趾(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至会稽(今苏南、浙江)七八千里,百粤(,百越)杂居,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从越人的习俗、语言看,也与汉人迥然不同。 《史记越世家》称:“越人纹身断发,披草莱而邑。”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有一则关于越人语言的记载: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之泛舟于新波中也,„„榜木+世越人拥楫而歌,歌词曰:“滥兮汴草滥予昌木+玄泽予昌州州食+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招越译而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蹇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如王子。山有水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词显然是语音转写,其与楚语差别是在太大,与秦之与魏、齐之与楚的差异不可 同日而语。 5.南方汉语的形成 南方居住的是百越民族,其土著的语言是异族语言,不属于汉语方言。早期南迁汉族先民的方言与土著的语言双语并存,在相互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取得了优势,最终形成作为南方汉语的楚语和越语。 6(先秦汉语方言地理的基本格局 综上所述,夏言是当时的北方方言,楚语、越语则是南方方言。那时南北汉语的界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这就是先秦汉语方言地理的基本格局。 三、秦汉魏晋时期的汉语方言地理格局 秦汉魏晋时期的汉语方言地理格局大体沿袭了这种南北分野的局面。林语堂1927年根据《方言》一书,写成《前汉方音区域考》一文,将秦汉方言分13个方言区:秦晋、西秦、郑韩周、齐鲁、燕代、赵魏之西北和燕代之南部、魏卫宋、陈郑之东部和楚之中部、东齐与徐、吴扬越、荆楚、南楚、梁和西楚。吴扬越大致相当于先秦的越,荆楚、南楚相当于先秦的楚,梁和西楚为巴蜀一带,其他九处相当于夏。 西汉时期北方诸夏的方言进一步趋于混同。《方言》中106次提到秦,其中与晋并列82次,可见秦方言与晋(魏)方言已何为秦晋方言。先秦文献中较为突出的齐方言则已经淡化,常与鲁、宋并列,单列仅14次。据《方言》记载,吴扬越与其西边的楚有不少通用词,与北边的东齐则少有通用词。可见越与楚接近,而与夏仍南北对立。 扬雄《方言》将楚分为三区,北区荆楚与诸夏之国陈宋魏乃至齐已经产生了一批通用词。《方言》有时候甚至直接用“夏”称代“荆楚”。例子: 《三国志卫凯传》记载,三国时“关中膏腴之地,顷遭慌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 西晋郭璞在《方言注》中常常将东齐、北燕、关西等方域的词改为通语,其中尤以楚语变通语者为多。可见楚语北区已经开始与夏言混同,这表明北方汉语在长江中游已开始向南扩散。秦灭巴蜀(今四川)后建立巴郡,与中原交通,北方汉语随之向长江上游一带扩散。 (一)秦汉时期汉语方言分布图 (二)以先秦齐语为例说说先秦汉语方言的研究 赵振铎先生在序中指出,上古汉语存在众多的方言。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大的方言群。这些方言群的成因可以从整个汉民族人民的历史得到说明。根据《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北周公旦于曲 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管叔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封。”后来管蔡联合纣的后人反对周王朝,周公平定了这次叛乱,那已经是周成王时代,于是又封殷的后人微子开于宋,封康叔于卫,封唐叔于晋,封蔡叔于蔡。成王之后,康王又分封了一批诸侯。 扬雄《方言》里有许多古国名,如“晋、周、燕、齐、鲁、魏、宋、卫、陈”,它们的形成和西周分封诸侯以及这些诸侯国的消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君按:一般认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语言传统是一致的。汉民族有统一的文化来源,那么汉民族的语言也有统一的来源。现在乃至周秦存在的复杂的方言现象只是远古时期单一方言的分化。这种看法与西方的通天塔的传说相类似,也就是说,人类的语言开始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以后随着民族的分化、迁徙以及山川的阻隔,语言就出现了分化,分化的原因很多,有来自语言内部的,也有来自语言外部的,如气候、土质、地理环境等等的影响,就形成了目前复杂多样的方言样式。但是我倒是在想,远古时期,假定人类从猿进化到人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去考虑:人类在低级阶段的时候,例如还是处于类人猿的阶段,那个时候相互之间的沟通是否会有困难,我们把南非的大猩猩和中国神农架的大猩猩放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会有沟通上的困难,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从十大方言区中分别拿一只狗出来,然后把这些狗聚集在一起,这些狗相互之间是不是会因为无法沟通而最后各奔东西呢,是否物种越是高级,相互之间的沟通就越困难, 我有这样一个假设:最初人类还是动物的时候,相互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简单的,除了寻找食物,就是繁衍后代,这些天生的遗传基因就已经决定了的东西,不会让动物之间无法理解。当地球上出现了适当的环境和机遇的时候,在这个广袤土地上的类人猿开始进化到人类。这种进化是逐渐的,有快有慢的,但是绝对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进化着,它在整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类人猿的地方,它都逐渐地发生着变化。最初进化成人类的类人猿还处在真正的人和猿之间,它们有了更高的智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开始尝试着用有声的、复杂的声音——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而在这个时候,其他地方也同样进行着如此的事情。当类人猿进化到人,而人开始创造并使用工具的时候,人类从此具有了智慧和创造能力,而智慧和创造能力的结果是出现差异。一群没有创造力的生物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充满创造力的人类则不会安于现状。地球东部的人类开始了它们的语言的理解,受到东部地域的特定影响,创造出有东部特色的语言,地球西部的人类则创造出符合西部特点的语言。当大伙还是猿猴的时候,还可以用简单的手势或者呲牙咧嘴来进行交流,而一旦成为人,一旦掌握了更为高级的交流手段,获得了更为高级的交际工具,相互之间却无法正常沟通了。这个时候相同地域相同生活习惯的群体之间则在沟通上相对比较容易,于是出现了第一批双语人,这些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能够让双方都可以接受并接听懂的语言——这就是原始的通语。 汉民族有些特殊,虽然各地方言语音差异非常之大,但是由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文字(如甲骨文),而且这些文字还是意象文字,在人之上具有强大的共通性。文字的传播使得语音差异非常巨大的各个地区,从中原到蛮夷,都可以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 所以,在我看来,语言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是多源头的。乔姆斯基强调的人类大脑中预存的语言机制实际上是最初人类作为类人猿的时候所具有的共同的动物性的共性表现罢了。 (三)齐语的范围 该文研究的齐语包括了今天山东地区先秦两汉人民的交际用语。亦即先秦时代的齐语,鲁语和东夷齐语;两汉时期的青州、徐州和兖州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他们内部,还可以分为三个较大的方言区:齐语区、鲁语区、东齐语区。这三个区域,大致以齐国的临淄、鲁国的 曲阜和位于今天胶东半岛的莱子国故都黄县为代表,然后逐渐扩散。 布龙菲尔德关于“重要方言分界线是紧挨着政治界限并行的”(427页)这个观点的论述: 假设在一片辽阔的区域上起了分化,某一个城镇由于居住其中的重要人物或者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变成了经常的宗教仪式或政治聚会或贸易往来的场合,周围村寨的居民不时地来到这个中心市镇。在这些访问期间,他们注意家乡方言特别“侉”的形式,用旁的不致引起误会的或惹人笑话的形式来代替,这些受爱好的形式应该是各地完全通行的或通行最广的;假使没有这样一个形式,选择常常落在中心市镇的形式上。村人回家后,他继续使用这样一些新词语,他的相邻亲友便加以模仿,一则因为他们知道新词语的来源,再则因为这位曾经访问中心市镇的说话人在家乡提高了声望,通过第二和第三手,以致其余,这些词语会传到更遥远的人们和地方去,这个市镇变成了言语中心。(587页) 君按:这里其实还应该包括流行语。流行语不一定是常用的,也不一定是通行最广的。但是由于它的新奇和活力,获得大家的模仿。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李学勤所分中国文化类型七个文化圈:长江中下游的楚文化圈、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圈、黄河下游的齐鲁文化圈、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圈、中原以北(包括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等)的北方文化圈、西南的巴蜀滇文化圈以及陕甘的秦文化圈。 (四)齐人的形成和发展 齐人:甲骨文中已有“齐”的出现: ?5?4》) 在齐师贞,王(伐/正)往来无灾。(《前?2 在齐师,佳王来征人方。(《前?2?15?3》) 郭沫若认为: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亡,别立新国,仍其旧称也。 4春秋时齐地颇广大,殷代之齐,当指齐之首都营丘附近,今山东临淄县也。 汪启明先生所说的齐这个名称,范围要更大。在太公封齐以前,齐人是指东夷族的一些部落,他们主要居住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齐太公立国之后,齐指的是齐国的主体民族——姜姓统治集团和鲁国以及其他在山东地区的封国的居民。田氏代齐之后,这个概念没有改变。秦汉以后的齐民,理所当然指的是《汉书地理志》中所说的青州徐州兖州三州,即今天的山东地区全部,以及河北省的西南部江苏省的北部的居民。注意:郑玄、何休所说的“齐人”语,比这个范围要窄一些。、 最早的齐民应该是创造了“沂沭细石文化(,—B.C.5400)——北辛文化(前5400—前4300)——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600)——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600)”的居民。这群原始先人是齐的土著居民,东夷人是后人给他们的称呼。证据呢,考古发现,沂河源头到中游长170多公里、宽十几公里的地域内,曾经发现了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化石和近百个旧石器、细石器地点。这说明这里曾经是几十万年来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生活着齐人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5现代学者一般说的齐,是指姜太公封齐之后的齐。姜太公的籍贯众说纷纭,如果从他的家族姓氏来看,他的最早族源应该在陕西,然后,由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进行 6迁徙。他曾经屠牛朝歌,垂钓渭河,有学者根据《孙子?用间》的“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4 郭沫若《卜辞通纂》573页。 5 《史记》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是“东夷之士”。又说他“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吕氏春秋?当染》和《首时》、《淮南子?氾论》高诱注,《水经注》九都说他是“河内汲人”,刘向《列仙传》说他是冀州人。 6 杨善群《姜太公籍贯和早年活动》,《史林》,1987年第2期,又宣兆琦《姜太公族源及迁徙路线考》,《管 说他是从事间谍活动,商灭后,又帅大军征讨淮夷,徐夷,在江苏徐州一带建立了吕城,而 7吕国的始封地在今天山西霍县,这才是吕尚的老家。到伐纣胜利后,“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于是吕尚率领他的家族从山西太岳山区的吕国,迁徙到了山东的营丘,这便是齐姜的开始。8当时的齐国很小,是爽鸠氏、季(艹/则)、逢伯陵、蒲姑氏以前的地盘。孟子说:“周公之 9封于鲁,方百里也,太公之封齐也,亦方百里也。”在这个小地方,姜氏家族带上他的军队以及整个家族,开始了艰苦的开发。齐鲁两国是姜、姬两姓的后裔,姜太公的语言应该和当时齐国原来的姜姓集团同出一辙。而这些姜姓集团则是从西北迁徙过来的羌族。章太炎、闻 10一多、童书业、李白风、杨善群等就持以上的观点。 章太炎认为,姜姓部落本来生活在陕西,在这之前,姜姓部落的人生活于西北游牧的 11羌族中间。“姜,羌也。”在西北游牧的羌族进入陕西进行农耕,这支农耕的羌族部落于是叫做姜。对于在西北老家的羌族,任乃强先生有一个说法: “印支半岛是孕育黄色人种的胎盘。羌族的祖先是就是从缅甸等地沿横断山脉进入康青藏大高原的猿人,嗜食鱼者,群居于沿海及河湖地区,并沿海向东北方向移进,嗜猪食禽兽者,群居于山林,并沿山村向北方移进„„直到横断山脉的北部,进入青藏大高原,并形 12成了羌族„„是亚欧美三大洲最早出现的人群之一。” 从考古的发现来看,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图形文字,有人认为与汶川县石纽 13山刳儿坪夏禹圣母祠的石刻古代羌文字十分相似。 以上论述主要用来说明齐与羌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系。 (五)齐语 齐语和羌语有关系。 A(姜太公封齐实际上是一种武装占领。带了大批的军队过去。这个军队数量有多少汪启明先生认为数量不在少数,因为他们一到营丘就和当地的莱夷国进行了战争,而且胜利。一个国家(莱夷国)打不赢一支军队,说明军队人多。(君按:这种推理可以认为是对的。但是也有一定问题:当时总人口不多,军队的人口能够达到多少值得商榷,打胜仗未必一定考人多,美洲印第安人最初往往几百几千人却被欧洲来的殖民者几十人就打败了,原因不是人数而是战争用的装备和武器。姜姓军队的装备武器肯定是当时最先进的,因为他们刚刚伐纣结束,不仅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还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弱。用这样的一支军队来和莱夷国这样一个尚处于极低生产力的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无疑是天上的神兵与手无寸铁的绵羊之间的战争。不过汪先生指出姜尚到营丘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移民是有道理的。) 俞敏先生讨论了羌语和齐语之间的关系: 姜(羌)个姬两个部族说的是一种语言的两个方言。请想想,弃学话不是跟姜嫄学么,姜嫄跟弃的父亲说话,古公跟太姜说话还要翻译么,在北美印第安人那里,凡是从一个母系 子学刊》,1990年第4期。 7 何光岳《姜齐建国述略》,《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又《吕国的形成和迁徙》《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8 王玉哲《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2期。 9 孟子告子上 10何光岳《姜齐建国述略》,《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又《吕国的形成和迁徙》《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11 章太炎《检论》卷一。 12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民族研究》1979年第2期,1980年第1期。 13 《羌族研究》第2辑,《四川民族史志》1992年增刊。 14氏族分出来的部落,都说一种方言,彼此听得懂。姜、姬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B(羌人为什么要从西北迁入到齐地呢,俞敏认为是因为羌人想得到齐地的盐、贝壳和珠子。汪启明认为羌族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游牧民族,他们向东海边移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形:黄河和燕山山脉使得他们只能游弋于其间。在很早的时期,他们就来到山东 15并且定居下来,而且先后建立了不少姜姓国家。这些姜姓集团,与当地土著居民在战争、通婚、迁徙、通商中进行了民族融合和语言融合,在这种融合中,究竟是哪种语言为胜利者,或者哪种语言成为语言的底层,就从现有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看,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是从后来的历史看,他们之间发生了融合是毫无疑问的。 关于语言融合,萨丕尔有一个著名的论述: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或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使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和交换。很难指出有完全独立的语言和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一个部落往往很小,和说别的方言甚至说完全无关的语言的陌生部落通婚不是罕见的事。在原始的水平上,通婚、部落之间的交易和一般的文化交换比我们都水平上更具有相对重要性,邻居的人群接触,不论成都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语言上的交互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一边倒的。被看 16作文化中心的人群发出的语言,自然更可以对附近的语言发生显而易见的影响。 对于萨丕尔的论述认可的话,东夷文化作为一种十分发达的文化,有时土生土长的文化,肯定更多地被保存了下来,语言也是一样,东夷语在和羌语的融合中,东夷语留在了底层。在姜太公到齐国的时候,他对原来的东夷文化有较多的保留。这在《史记》中就有记载: “至国,修其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力,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管仲相齐时,也是“俗之所俗,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可见,齐太公到齐国之后并没有强迫同化东夷人的原来风俗,而是各从其便。语言上当然也是如此。山东本地许多部落集团的本身就是姜姓,与太公家族是同一个种族,相互适应是比较容易的。在语言上找到共同之处,相互达到沟通也是不困难的。 当然,齐语除了本身在内部的相互融合、竞争、交流之外,还受到当时来自大规模移民带来的语言压力。齐的政策,使得“人民多归齐”,这里的人民不仅仅是齐地本来的原居民,还包括从河南等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人民。这些人的语言从书面上来看与齐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口音上的差异肯定实际存在,所以在语言上会有相互之间的交融的问题。如果迁徙来的同一地方的人人数够多,则对当地的语言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六)齐语和雅言 关于原始汉语的情况,张琨先生有一个论述: 把原始汉语设想为一个语言,后来才分裂成方言群——例如先分裂成原始吴语、原始闽语等等——这是一个荒谬的假设。早期的汉语方言必定比现在更为复杂,一个小的相当独立的部落,必有它自己的语言。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人口的繁殖。语言接触的机会增多,也越趋频繁,方言越来越感受标准与统一的影响力,因此我们的原始系统不是一个历史上语言,而是一个假象的对立的系统,要用最简单、最合语言实际的办法来解释已知的历史文献 17的记录。 14 俞敏《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15 王献唐《山东古代的姜姓统治集团》。 16 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64页。 17 张琨《古汉语的母系统与切韵》台湾联经出版社,1987年版,66页。 君按:夏商周三代,应该说有共同语。夏商周三代以前,原始汉语的实际我觉得张琨先生的论述是正确的。从中华大地上几个原始的文明来看,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产生并且发展者的。黄河流域的蓝田人、北京猿人、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上游的元谋人、下游的河姆渡人。我们很难说这些原始人群相互之间有什么血缘上的联系,它们之间是并行而立的,独立发展的。它们的语言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况且被人为东夷和南蛮的广大南方区域有人认为远古时期那是百越民族的活动地点,这里生活着成千上万个部落,相互之间语言各异。 齐语和雅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一种读书音是没有疑问的,否则那些纵横家、那些阴阳家、包括儒者们就根本无法周游列国了。 君按:这实际上好理解。夏商周三代本身就有通语存在,周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种局面对于不出门的老百姓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一个村子里呆一辈子,最多也是到邻村走走而已,他们的方言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受到影响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要走出去,首先需要学习文学语言,也就是读书音。不管各个国家多么纷争,多么固守,从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六国时期虽然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读书人仍然有他们共同认可的读书音的。这个读书音可以说与三代一脉相承。只要读书人掌握了这个读书音,那么他们就可以游说天下诸侯了。同一个文字,在写法上六国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在读书音上有一个凌驾于六国之上的统一约定俗成的发音。 如果根据姜姓来自陕西的说法,那么春秋时期的齐语应当和当时的读书音接近,至少不会被判断为鸟语。从现代方言的分区来看,齐语当属于北方方言区。 (七)“东夷”考 A.东夷的文献记载: 周代以前的东夷与《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的东夷,要区别对待。 《史记》为西南夷、匈奴、南越、东越、朝鲜、大宛立传,没有东夷列传。 《汉书》增加了西域列传,也没有东夷列传。 《三国志》有东夷列传。 《后汉书》有东夷列传,但是其中的内容,在《史记》中则出现在《朝鲜列传》中,在《汉书》中出现在《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 唐代《晋书》有东夷传,《通典》《边防》中有东夷传。 东夷的范围,从以上的记载来看,范围越来越大,族属、种姓、名号越来越多。 B.东夷的地理位置 后汉书东夷列传: “言仁而好生,万物抵地而生,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此处所说的东夷是就一个民族的概念而言的,它指的是与华夏民族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民族。 (八)齐语和齐文化的地位 “汉语”一词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孟子》中就有“齐言”的说法,要比“汉语”一词出现得早得多。 汉语一词出现得比较晚,但是作为汉语的前身却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族的主体民族夏族就是以“夏”朝为名的,经历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人,每个朝代都以自己的国名来称 自己,如夏朝称夏人,周朝称周人,商朝称商人,直到汉代称汉人,但是他们都承认自己是夏人。在东周时期,诸侯割据,各个诸侯自相为称,有秦人、楚人、齐人、鲁人、晋人、卫人、宋人、蔡人、燕人、杞人、„„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诸夏”“我有夏”之人。国家概念的对立和民族文化概念的统一在当时的华夏区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文化如此,语言当然也如此。虽然各地语言有异,但是应该与夏语一脉相承。 齐语作为华夏语的一种,影响力很大。齐人在东夷时期已经是华夏一员了。一般认为 18华夏有三个集团:蒙文通认为是河洛、海岱和江汉三大集团。徐旭生认为是华夏、东夷和 19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是这三大集团的核心。(君按:蒙文通先生是从华夏族的活动地点来分的,河洛是黄河中游地区的陕地,海岱是黄河下游的齐地,江汉是长江流域的楚地。徐旭生先生则是从华夏族的构成来分的,他的分法,可以看出后来的华夏族实际上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华夏”一族是黄帝的部落,“东夷”则是齐地,苗蛮很明显是蚩尤的地盘。黄帝大战蚩尤,最后胜利,于是也就占有了蚩尤所在的苗蛮领地以及当地的人口。) 东夷集团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尚书舜典》中记载流放“四凶”的故事:“(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有意思的是“四凶”都是西羌和南苗,没有东夷。王献唐认为: “四夷之中,若北若西若南,皆以不甘服起而与抗。惟东夷未起,因曰东夷为君子国。”20(君按:对于齐地的不起来反抗,一方面是齐地原本就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文化的发达。) 认为齐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一个分支是没有问题的。“周礼尽在鲁”,齐文化保存了三代的文化也是有籍可查的。而且春秋时期齐地还保存了其他地方已经失传了的音乐《齐》。齐文化传承三代的文化,但是她的地理位置决定她会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因素,这些齐地文化的特质对于后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语言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很简单: 1( 齐鲁发达的教育。孔子的教育事业。鲁地学生达到半数以上,语言的传播在所难免。 2( 齐国的商业发达。商人也会传播语言。同时其他地方的商人为了利益也会主动学习 齐语以便与齐国商人做生意谋取利益。 3( 稷下学官成为当时的一个文化中心。 4( 齐地的学者在其他国家担任重要官职,影响很大。 5( 汉代以后,齐地文化和语言的地位更加突出。具体表现有: A(《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 之子杜林,为作训诂,并列焉。(见《汉书艺文志》) B(从战国开始,就有博士官职。秦的博士掌管图书、议政事。备顾问。齐人淳于 越、伏生都做过秦博士。汉代博士主要传授经学。公孙弘时期的五经八师加上公 孙弘本人就是九人,其中七人在齐鲁。董仲舒虽然是赵人,但是他的出生地靠近 齐地,又长期在齐做官。俞樾在《礼记郑读考》一文中指出:“汉初传经大儒, 多出齐鲁,故齐鲁之语得入经传也。”林语堂在分析《汉书艺文志》的材料时就 认为:“汉朝经音家的师读,多属齐鲁方音„„自孔子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亦 近鲁),儒家崇之,其后师授相传多在齐鲁之间„„所以相传的师读多半含有齐 鲁方音。或可以说齐鲁的师读成为一种普通念书的读音(与各地土音不同),„„ 21且简册文字,也难免有齐鲁方音的色彩,古文出于孔壁,更不必说。” 18 蒙文通《古史甄别》。 19 徐旭生《中国古代史的传说年代》。 20 王献唐《山东古国考》。 21 语言学论丛?周礼方音考。 (九)启发 根据上面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先秦两汉的楚语、先秦两汉的吴越语、先秦两汉的巴蜀语、先秦两汉的秦晋语、先秦两汉的燕朝语等研究。主要方法就是以扬雄《方言》为基本依据,然后根据各个时期的韵文、诗歌以及散见于各类书籍的语言记载。 四、 中古以来汉语方言基本格局的形成 晋隋唐宋是汉语发展的中古期。 :“北方汉语在两汉时代可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以说还是纷歧异出的。这从《方言》所列举的众多地域中也可以看出。但是北方经汉末丧乱、三国纷争、五胡乱华,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数量都很大。这种历史背景促使了北方汉语的混化,后来经过隋唐宋三代的长期稳定发展,北方汉语进一步相互融合,内部一致性大为增强了。‘北方话’作为一个方言大区也就是在唐宋时代才逐渐明确起来的。”p8 (一)京畿方言的不断变动加速了北方汉语的演变和融合 秦以后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抑制了北方各方言 的发展,而以京畿方言为中心的统一趋势则进一步加强。 京城迁移与京畿方言的变化: 西周雅言是以东都成周(今洛阳附近)方言为基础的; 西汉通语是以京畿长安(今西安)的秦晋方言为基础; 东汉西晋的北方通语是以洛阳话为基础; 三国时,以洛阳、长安两京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后汉书董卓传》:“迁天子西都长安„„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天子东归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中原、关中一带的方言进一步混化。 隋唐建都长安,背诵建都开封,均在中原、关中地区。 洛阳音的尊崇 古都洛阳唐为东都,宋为西京,长期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其语音被尊为“正音”。即使东晋、南宋偏安江南期间,人们仍以洛阳音为正宗。例子: 东晋名士流行“洛生咏”。 《南齐书张融传》:“张融,吴郡吴人也。出为封溪令。广越嶂崄,獠贼执融,将杀食之,融神色不动,方作‘洛生咏’,贼异之而不害也。” 《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逾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注:宋明帝《文章志》:“(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南宋绍兴籍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 唐宋盛行科举,并以诗词为重。因此,以中原之音为基础的《广韵》、《集韵》等韵书的正音系统对历代读书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开始出现话本等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的文学 作品,逐渐形成了共同语的词汇语法基础。这些都使北方汉语更趋于统一,从而奠定了其汉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地位。 (二)南方汉语的演变 北方汉语随着大规模的北民南迁而不断向南扩展。中古时期南北汉语的界线已从淮河、秦岭一线向南推进到长江一线,并进一步向江南推进。 东晋时京城一度迁到江南建康(今南京),使长江下游原属吴语的南京、镇江地区纳入北方话的系统。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又使位于吴语腹地的杭州话打上了北方话的深刻烙印。 安史之乱后,北方移民大批涌入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的地区。史料记载: 《旧唐书地理志》:“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今豫南鄂北)百姓、两京(长安、洛阳)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乃置荆南节度使。” 随着北民南迁,这一带也被纳入北方话的范围。 (三)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汉语的差异 《颜氏家训音辞篇》: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词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讹钝,得其质直,其词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逾。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辨。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 《切韵序》: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舒缓。 《经典释文叙录》:方言差别,故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或失在清浅或滞于重浊。 (四)三次大规模北民南迁的浪潮 西晋永嘉之乱导致晋室南迁,形成南北分裂局面,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此后,中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再度引起北人南迁的移民浪潮。移民沿东中西三条路线南下。 东路:经江淮至江南、皖南,再至江西、福建、粤东、粤北; 中路:经湖北至湖南,再至两广; 西路:由陕西至四川,再至云贵。 北方汉语随着长达千年的移民运动一波一波地向南扩散,深刻地影响了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奠定了南方六大方言与北方方言并存的汉语方言地理的格局。 1(永嘉南渡及其余波 (1)中原战乱与北民南迁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四次迁徙高潮:A永嘉初,匈奴公开反晋,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成为主要战场,上述地区以及江苏、安徽淮北地区的地主、贵族、官僚和农民相继渡过淮河。311年,汉军攻陷洛阳,引发了第一次难民潮。西晋灭亡后,东晋在建康建立, 东晋立国江南对北方士人南下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王导谢安等北方大姓巨族均在东晋建国后渡江南下。B东晋立国江南后,曾先后派桓温、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但是最后又退回到江南,但是晋军的军事行动对北方百姓的南渡提供了方便,不管是强制迁徙还是自愿迁徙,这一阶段的南迁移民不在少数。C4世纪中期,前赵、后赵、前秦等少数民族政权逐鹿中原,关中所受破坏尤其严重,来自关中地区和今甘肃境内的“秦、雍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帝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书》卷三七,《州郡志》)部分移民进入四川盆地。D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被北魏占领,大量中原流民再次渡过淮河南迁。在关中,氏人的战乱迫使关陇人民再度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地区。 (2)移民的来源和分布 三条路线:东中西。 A东线:移民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长江南岸的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和苏北移民的集合地,长江两岸集中了大量来自北方的流民,东晋建立的第一个侨县——怀德县,就在建康附近,目的是安置从琅琊南迁的近千户北方移民。河南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 B西线是指关中移民沿陆路从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C另外,部分来自关中地区和洛阳一带的居民沿汉水南下,进入今陕西汉中和湖北襄樊一带,形成中线。总的来说,这次移民主要来自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以及安徽、江苏二省的淮北地区,其中尤以山东和河南输出人口最多。 (3)东晋南朝侨州郡分布表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391-398页,表10-3) 地区 安徽 江苏 江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 合计 侨州70 93 3 56 4 18 32 28 21 1 2 328 郡数 A从上表可以看出,接受移民最多的是今江苏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今南京、镇江、常州以及江北的扬州、淮阴一带。由于地缘关系,江苏移民多来自山东(一半以上)、河南和安徽。陕西、山西、河北的移民也不少,这主要得益于东晋南朝立国建康所形成的巨大吸引力。 B安徽接受移民数量居第二位,移民主要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淮北地区的移民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从侨州郡的分布看,移民在安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之间,今芜湖附近也有少量北方移民。 C移民在湖北则主要分布在以襄樊为中心的汉水流域,即郧西、竹溪、钟祥等地区,移民大多数来自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和山西。 D江陵一带也接受了部分来自山西、陕西和甘肃的移民。成都东北以及川陕交通线附近地区也吸收了大量来自陕西、甘肃的移民,即所谓的秦、雍移民。 总体上来看,这次移民的分布大致以四川盆地中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中部为限,此线以南地区只有少量分散的移民,此线以北却集中了大量移民。由于迁移路线的差别,移民在南方的分布也形成了两个明显的集中区,这就是长江下游、淮河流域为中心的东区和长江上游、汉水流域为中心的西区。东区的移民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区的移民主要来自关中地区。 2(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1)南迁原因以及区域。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大起义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二股移民大潮。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南迁移民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和关中地区。今河北、山东和河南北部地区是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主要战场,受战祸影响最深,南迁人口也最多。关中地区为唐朝政治中心所在,安史之乱、吐蕃东侵以及唐末农民大起义都把这一地区作为首要目标,战祸惨烈,外迁人口也很多,是仅次于华北平原的南迁人口的重要来源地。此外,今甘肃、陕西西部地区也有部分汉人在吐蕃东侵的推动下进入四川和鄂西。 (2)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各阶段北方移民分布表(单位:人) (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第三卷266页表8-2,该表反映的是贵族、官僚的迁移状况)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 五代 合计 时期 时期 江南 数量 47 11 46 34 138 百分比 35 17 11 21 18 四川 数量 18 12 141 60 231 百分比 14 18 35 38 30 淮南 数量 16 7 35 11 69 百分比 12 11 9 7 9 江西 数量 25 8 23 12 68 百分比 19 12 6 8 9 福建 数量 2 11 92 22 127 百分比 1 17 23 14 17 荆襄 数量 10 8 13 7 38 百分比 8 12 3 4 5 湖南 数量 12 5 30 8 55 百分比 9 8 7 5 7 岭南 数量 3 3 21 5 32 百分比 2 5 5 3 4 合计 数量 133 65 401 159 758 百分比 100 100 100 100 100 与第一次移民大潮相比,这一次人口入居区几乎覆盖了南方的全部。江南、四川、江西、福建是接受移民最多的地区,两湖地区也接受了相当数量的北方移民,淮南和荆襄地区作为南北交界地带,成为北方移民南迁的过渡地带,吸引的移民也很多。岭南地区首次接受了大批来自北方的战争难民。就迁徙的时间而言,由于唐末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造成移民也多,相对而言,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期间的战争由于持续时间较短,移民规模较小。当然可能前期移民会随着北方社会重新安定下来而回迁,唐末五代政权变动及其新政权采取的各项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有利于移民的定居。具体来看: A( 江南地区。 包括今苏南、皖南和浙江地区,唐天宝年间属江南东道,当时泛称江南或江东、江外。 这一地区开发最早,又有大量早期移民迁入,所以成为北方移民南迁的首选之地。除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沿江地区是移民的分布中心外,长江以南的皖南、钱塘江以南的越州地区也接受了大量的北方移民。a.润州-苏州区。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市)位于大运河和长江汇合处,北方移民南下多沿运河而进,聚集此地,故该州接受移民最多。苏州是另一个移民聚集区,天宝时期苏州有76000户左右,其中移民占2-3万户,人口多大数十万。b.宣州-歙州区。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是这一时期接受移民较多的地区。宣州(今安徽宣州市)有水道通长江,北方移民渡江后即首先到达这里,所以安史之乱期间该地区人口暴涨。位于皖南山区的歙州(今安徽歙县)也接受了大批北方移民。c.越州。唐代越州今浙江绍兴县,是钱塘江以南接受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 B( 江西。 今江西全省唐代天宝年间属江南西道。该区在唐后期也接受了大量北方移民,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周围和赣水沿岸。值得一提的是,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北方移民在唐末发生了再次迁徙。唐末起义军从五岭北上,一路直指长安,一路进逼广陵(今扬州),转战江西北部诸州,原来聚集在此地的北方移民如惊弓之鸟,纷纷南迁,进入赣南、闽赣及粤赣山区。这部分移民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客家民系的先祖之一。(详见《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二一,《陈元光传》) C( 福建。 今福建在唐天宝年间属江南东道,该区历史上原本为闽越人聚居地,长期以来汉人较少,唐代始有大批汉人移居福建。主要有三次高潮:a.初唐时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今福建漳州地区“蛮僚”起兵反唐,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陈政奉命帅将领113名、府兵3600名进入闽南平叛。后其母和兄弟又带58姓军校前来支援。平叛后,陈氏弟子及其部下皆定居在漳州一带,成为今漳州、潮州地区汉族居民的始祖。b.第二次发生在安史之乱后。大批北方移民从浙江金衢盆地翻过武夷山峡口进入闽西北。c.第三次在唐末。885年,为了避开河南军阀秦宗权,光州固始人王潮率兵渡过长江进入江西,然后溯赣江-汀江而上,进入福建汀州、漳州,有众数万。后王氏割据福建,部众皆留福建。唐末农民起义经过福建,北方人口也随之大量而至,农民军转战江西,使原来居住在江西东北部、东部地区的北方移民进一步往南迁徙,大量进入福建。唐末五代时期,福建人口增长居全国之首。这些移民主要从江西东部、浙江西部进入闽西,沿闽江流域而东,再向北、南方扩散,以部分还进入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的潮州地区。(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载《历史地理》第七辑) D( 湖北。 今湖北省在唐天宝年间分属山南东道及淮南道、江南西道。该区离唐两京长安、洛阳都较近,又是安史之乱后江汉漕路所经之地,为北方移民高度集中的地区,其中尤以襄阳、鄂州和荆州接受的移民数量最多。 E( 湖南。 湖南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湘西北地区靠近荆州的澧州(今湖南澧县境内)和朗州(今湖南常德市),皆在洞庭湖以西。 F( 四川。 安史之乱唐玄宗率文武百官逃入蜀中,平民百姓随之如蜀的也很多。虽然玄宗返回长安 后有人随之回迁,但是定居下来的也不少。唐末黄巢攻占长安后,唐僖宗率文武百官、文人士子逃难成都,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因中原战乱不愿还乡,或自己还乡而把子孙留在蜀中。中唐、唐末和五代是中原移民向蜀中迁徙的高峰时期。 G( 岭南地区。 由于远离中原战火,又有灵渠水道、大庾岭陆路与湖南、江西相通,由海路则可从福建进入广东及广西南部,所以岭南地区成为这一时期北方移民避难的好去处之一。黄巢起义军转战广州、桂林等地也导致北方人口移居此地。北方移民在岭南分布较广,尤以广东韶州、潮州,越南北部以及广西钦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其中既有北军南戍,也有难民南迁。唐代戍守岭南的官军多来自北方。戍守广西的士卒多来源于湖北、安徽。安史之乱后,荆湖和徐泗地区汇集了大量北方移民,人口增长很快,成为唐代后期戍卒最重主要的来源。因此,移居广西的戍卒实际上也包含了大量北方移民。《元一统志》称邕州“言语类荆襄,衣冠同中州”。 (3)本次移民的路线与永嘉移民潮的路线稍有不同。 首先是由关中直接进入四川地区的移民数量大增,单独形成一条西线。中路则由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而后再下江陵、鄂州,穿过湖南北部,进入湘中地区和岭南。在东路,移民沿大运河、汴河、泗水等水路,从华北进入淮南、江南,而后经皖南进入江西。在此,移民又分为两支,一支向东越过武夷山进入福建,一支沿赣水翻过大庾岭进入广东北部。 3(靖康之乱后北民南迁 (1)三个阶段 这次人口南迁开始于北宋末年金兵攻宋的战争,到靖康之乱时达到高峰,南宋建立后又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元代初年才告结束。前后达100多年。具体来看可以分位三个阶段: A靖康之乱时期北方人们的南迁 所谓靖康之乱实际上应该从北宋宣和末年(1125)年金军大举进攻宋开始,到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宋金和议为止,时间长达17年。在此期间,金军灭宋的战争和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北方地区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流离失所,纷纷南迁。宋室南渡更带动了以官僚、贵族为主体的中原人口的大迁徙。 B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 此段时期只有局部的人口迁移,而且持续时间不长,远不如靖康之乱时期的规模。主要发生在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大量居住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汉族居民纷纷南下,年底,江淮之间的人们再次南下渡过长江。与此同时,迁入荆襄之地的西北归来之人甚众。 C南宋蒙元对峙时期 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到蒙古灭宋1279年间双方战争十分惨烈,交战的主战场是荆州襄阳、江淮一带,由于蒙古军实行屠城政策,迫使当地居民大量南迁。1236年,蒙古军攻入江淮,江淮难民自镇江上岸,向东流徙,从常州到苏州、湖州,从苏州、湖州又流徙到杭州、秀州。同年,京西南路各州丧失殆尽,当地居民迁入江陵和鄂州。蒙古灭南宋后,南宋政权从杭州迁徙至温州,从温州迁徙到福州,再到岭南,在此过程中,大量文武百官及其 部属也随之进入浙东、福建以及广东地区。 (2)移民的分布p52-58 (3)南宋时期的移民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A(北方移民迁出地有所变化。西晋末、唐末时期的移民多来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而南宋时期的移民中则包括了大量荆襄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人口。P59 B(移民迁居地也有所变化。前两次大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如江东、湖北、赣北等地,而这次移民已大量迁往丘陵地区如今江西、福建、湖南、两广和海南地区,其中尤其以江西、福建两地接受移民最多。由于大量移民迁入,江西、福建人口迅速增长,人地茅盾开始突出,从宋代开始,江西、福建成为中国南方移民的主要输出地区,江西移民向湖南的迁徙、福建人口向两广及海外地区的迁移构成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移民史的主要内容。P59 C(这次南下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它对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强了唐后期五代形成的全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南重北轻的割据。江南、江西、福建等地吸收移民较多的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数量跃居全国前三位,并成为后来人口输出的主要地区。P61 (五)移民与方言 就世界范围而言,最具标志性意义、最易于观察得到的文化要素是种族、语言、宗教和风俗,而在中国则以语言和风俗最具典型性,宗教的意义相对较小,种族的意义更降到次要地位。移民对语言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移民与土著的相互影响决定了语言的发展的特点和方向,更体现在人口迁徙导致一种语言从其原生地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及其地域特色的形成,从而对语言的地理分异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移民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语言的扩散;第二,促进语言自身的整合与分化;第三,移民语言冲击或者融合土著语言,形成新的语言或方言。 汉语方言格局的形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移民、政区、地理、交通以及语言本身内部的演变等,但是移民无疑是方言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吴语在南方六大方言中最为古老,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商末周太伯、仲雍的南迁。这支移民原来居住在渭水中游,文化发达程度远较东南蛮越土著为高,所以太伯、仲雍成了新居地的首领,建立了吴国,他们的华夏语言也就扎根在当地,成为吴语的最初基础。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三国时期,原始吴语已经演化成与当时中原地区有较大差异的一种方言。由于吴语3000多年来一直受到不断南下的北方移民语言的强烈影响,所以吴语历史虽然悠久,其表现形态却并不古老,而比较原始的吴语特征却保存在闽语中。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最早源于古楚语。春秋时代,湖南属百越,战国初年,楚国南取洞庭、苍梧(今湘、资流域)以后,又西并沅、澧流域,湖南全境属楚国所有,古楚语通行全境。而楚人也来自中原,殷商时代,楚人居住地的中心在今河南濮阳一带。殷末中原大乱,楚人鬻熊率族人西南迁徙至丹阳,成为南方楚国的始祖,南迁楚人多用语言当然也属华夏语言,后来才演化成楚语,时间约在西周时期。战国以后,楚国活动中心迁至淮河流域,今湖南境内的古楚语又慢慢演化成湘语。由于古吴语与古楚语形成时代差不多,所以二者比较接近,今天吴语和湘语也还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浊声保留完整。 粤语的形成晚于吴语、湘语。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设置官 吏,又派遣大量士兵、罪犯等戍守岭南,这些官员和士卒使用的语言就成为日后粤语的先声。当然,粤语不是秦代出现的古粤语后世独立发展的产物,由于历代均有中原移民进入岭南,所以粤语不断受到各个时代中原语言的冲击和影响,与北方方言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正因为如此,粤语虽然形成时代较早,较多地保留了中原上古汉语的特点,在形态上却并不显得古老,它有一整套完整的文白读音系统,以至任何现代歌曲都可以用粤音来演唱。 闽语的形成比粤语更晚。秦代虽在浙南、福建地区设立了闽中郡,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秦代曾经设县或者移民于闽。直到西汉后期,今福建境内才出现一个东冶县(今福州),说明已有少量移民由北而南进入了福建,但当时境内仍然以越人、越语占主导地位。闽语的形成应在汉末三国晋初的百年间。这一时期由于中原多故,孙吴立国江东,大量移民进入江南,使江东、浙北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一部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移民福建,沿海地区和闽西北相继建立了罗江、汉兴、建安等十一县,特别是孙吴时期将越人外徙江淮之间,北方移民大量进入福建,从而形成了古闽语的基础。由于福建地形闭塞,加上唐宋以后福建人口已呈饱和态势,接受移民有限,受北方方言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色,比先其形成的吴语、粤语在形态上更显得古老,本字无考的读音很多。由于移民进入福建的路线不同,而沿海和内地之间长期相互隔绝,所以古闽语的内部差异越来越大,时至今日,闽语仍然可分为闽北话和闽南话,相互之间根本不能通话。 赣语和客家语的形成年代最晚。在东晋南朝时期的第一次汉族南迁高潮中,部分移民进入赣北、赣中地区,他们使用的语言自然成了赣、客家语的前身。中唐以后至两宋时期,赣、客家语进一步发生分化,一方面,大批北方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江西地区,与先期的移民语言融合,形成了赣语;另一方面,一些原来聚居在此地的北方移民则继续南下,进入赣南、闽西,由于地形闭塞,这部分移民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话。 北方方言的南方次方言的出现也可以从几次大规模的汉族人口南迁中找到端倪。 西晋永嘉之后持续100多年的北民南迁中,由于东晋和南朝建国以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大批北方衣冠和下层百姓云集此地,移民人口数超过当地土著。在镇江、南京地区,北方方言取代了吴方言,奠定了该地区下江官话(江淮官话)的最初基础,并且将吴语推到了镇江以东的地区。 与此同时,北方移民沿中路进入洞庭湖地区,大量移民的迁入,打破了古楚语——湘语对两湖地区的垄断地位,西南官话的雏形开始出现。安史之乱后,两湖地区尤其是洞庭湖以北地区集中了大量来自北方的移民,《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记载:“自至德(唐肃宗年号,756-758)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湖,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如此庞大的移民必然带来北方方言的巨大冲击,它进而取代了荆南地区的故有方言,奠定了西南官话的基础。 当然,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南方方言,是在广泛吸收所在地的土著语言,经过千百年的移民活动所带来的不断冲击,相互交融、渗透、混合的结果。现代汉语方言中或多或少都残留有南方土著语言的底层。 (六)南方六大方言的形成历史 1(吴语 ?吴语源自北方姬姓部族,吴国的始祖与周王室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历史记载:《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 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越合一 春秋时吴国臣服于楚国,后来逐渐强盛,曾破楚、亡越、称霸中原,最后被越国所灭,吴越合为一体。吴越两国诸侯本来都是华夏后裔,两国的土著居民同为越族,习俗语言也没有多大差异。史书有记载: 《吕氏春秋贵直篇》:夫齐与吴地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 吴语和越语随着吴越合而为一而合流,成为现代吴语的前身。 ?古吴语的范围 古吴语的范围比今天大,包括苏北、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这可以根据某些史实来判断。例如,吴王夫差曾在苏北扬州一带筑邗沟以争霸中原,伍子胥弃楚奔吴之地在安徽韶关。文献也有佐证: 《左传哀公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今江苏如皋东),公及卫候、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卫候之舍。„„乃舍卫候,卫候归,效夷言。 三国时期,东吴以京口(今镇江)、建业(南京)为都城,江淮一带居民大批涌入江南,同时安徽、江西一带居民也则向东迁移,吴语北界遂开始由淮河向长江退缩,西界则向江浙东移。此次吴语边缘地区向中心区的移民史籍多有记载: 《三国志蒋济传》: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 《三国志吴主传》: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 古吴语还包括闽越(今福建闽语地区)。闽越一带周时归越国统治,秦初属会稽郡,秦征服东欧(今温州一带)、闽越后,析置闽中郡,汉时分封为东海国、闽越国,闽越后来仍属会稽管辖。文献记载: 《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 《宋书州郡志》:汉武帝世,闽越反,灭之,徙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后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会稽。 ?吴楚接触 三国时闽为东吴属地,吴人大批入闽,吴语对这一带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东吴时,江东经济显著发展,土著山越居民大批降伏出山,吴语与山越语进一步接触。东吴辖地及豫章(今江西)乃至荆州(今湖北、湖南),吴语和楚语也曾连成一片。 《水浒传》中山东人宋江在江州(今九江)浔阳楼题反诗称“心在山东身在吴”,可见宋时仍视江州为吴地。 ?江淮官话与吴语之关系 从语言特点看,江淮官话里至今留有吴语的底层。 永嘉丧乱后,北方人口南迁,长江两岸今江苏境内设有侨郡23,侨县75,其中原青徐二州(今山东、江苏淮河北部)占18郡60县。东晋定都建业,吴音与北音一时并重,后来北音占据上风,南京一带终被纳入北方话范围。 唐安史之乱后,又有大批北民南迁入吴。有记载: 唐代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序》: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称:天下衣冠世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北民三度南迁。对杭州话的影响甚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吴语的最终确立 吴语最晚到三国魏晋时已经完全形成,晋以后流行以婉约细腻著称的吴歌,歌中女性以“侬”自称,“吴侬”即成为吴人、吴语的别称。 2(湘语 扬雄《方言》已提及湘语,但尚未独立,只能依附于荆楚,如称南楚江湘、荆汝江湘。 《方言》卷十有一个条目: “曾、訾,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谓何为曾,或谓之訾,若中夏言何为也。” 由此可见,湘语的前身是南楚语。 楚源自华夏集团祝融八姓之一的芈姓部族。南楚开发较晚,东汉时期,中原汉人沿汉水经湖北南下湖南,这一带经济才得到开发,人口迅速增加。史书记载: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从元始二年到永和五年138年间,长沙郡(今湘北)人口从23万增加到105万,零陵郡(今湘南、桂北)从14万增至100万。三国时期该地区在东吴的治理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永嘉后,秦雍(今陕西)一带北人纷纷沿着汉水南下荆州,继而进入洞庭湖流域,这一带人口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东晋、南朝将长沙、零陵等郡从荆州析出设立湘州。随着湘地的逐步开发,以及楚语北区逐渐融入北方话,湘语终于同楚语分道扬镳,自成一系了。 3(赣语 江西一带介于南楚和吴之间,是所谓的“吴头楚尾”的过渡地带,汉时属豫章郡,与湘地开发大体同步,其人口同一时期也从35万增至166万。安史之乱后,长安、洛阳土族及鄂北、豫南一带百姓又大批涌入湖南、江西。 古楚语和吴语差别不是太大。史书记载: 《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奔吴至江中遇渔夫,渔夫所唱吴歌与楚辞很接近:“日已西兮,余心忧悲,月已迟兮,何以渡为,事寝急兮将奈何~” 三国东吴辖区及于湘地,吴语和湘语更趋混同。 永嘉之乱后,中原并司豫州(今陕西、河南)汉人为躲避战乱,沿颖水至江淮、皖南和太湖地区,进而进入鄱阳湖流域的赣北、赣中。安史之乱后又有大批豫南、鄂北移民迁入这一带。唐末黄巢起义迫使这些原本客居皖南、赣北、赣中的汉人再度迁徙到免于战火的闽西、赣南。这两次迁徙过后都有四百年左右的休养生息,但是这些客居南方的中原汉人始终未能与当地汉人融为一体,反而不乏与畲族通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移民的方言虽然未与当地汉语融合,但是却影响当地的方言。 第一次南迁,使江淮一带的方言日后与吴语分道扬镳,被纳入北方话的范围,自成体系成为江淮官话; 赣北、赣中一带的方言受到移民的影响拦腰切断了吴语和湘语,最终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自成一系的赣语。 4(客家话 客家人的五次大规模迁徙:(详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二种) 第一次:两晋之际,河南、山西移民进入江西北部和江浙西部地区; 第二次:唐末黄巢起义后,两晋以后迁居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的中原移民再次南下迁徙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韶关地区;第二次南迁到达赣南、闽西,移民语言仍然没有融入当地方言,日后独立形成了客家方言。 第三次:宋元之际客家人由赣南、闽西徙居粤东以及广西钦州廉州地区;宋末蒙古元人南下,客家人第三次迁徙,到达粤东、粤北,客家话随之扩散到那一带。“客家”之称也许是相对于当地有土地的“主户”而言,抑或是对当地少数民族“土家”而言。源自中原的客家人三次南迁长达千年,深刻地影响了所到之处的方言,至今仍能观察到某些痕迹。例如: 客家方言、赣语、苏北南通、泰州、如皋一带的江淮官话,以及晋南、关中一带的西北官话虽然地域并不相连,但是都具有中古全浊声母今音一律为送气清音的特征。这种现象很难解释,但是从客家几度移民的路线来看就很好理解了:中国全浊声母清化后一律变成送气清音本来是晋南、关中方言的特征,永嘉移民将它带到了江淮官话地区,后来又进入赣语区,唐末则带到了今天客家所在的区域。 第四次:清初客家人由闽粤进入江西北部、广东西部、四川和广西中部地区; 第五次: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发生土客大械斗后,粤西客家大量迁徙海南岛、广西中部以及海外地区。 5(粤语 粤语未见于上古文献。西周以前,岭南一带土著居民基本上是越族。春秋战国时,楚人逐渐进入岭南。 《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赫赫楚国,抚有夷蛮,以属诸夏。”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楚子称霸,朝贡百越。” 楚悼王还派吴起发兵平定百越,使楚文化进一步渗入岭南。 秦统一六国即派50万大军平岭南,家眷随军就地驻扎,并设立南海郡,郡治理番禺(今广州),北方汉语从此进入岭南。 古粤语当由楚语、越语和北方汉语融合而成。唐时常将名臣仕宦贬至岭南,客观上推动了中原文化对岭南的教化。北宋靖康祸后,又有大批北方汉人进入粤地,广东人口激增,经济有较大发展。唐宋移民的语言对粤语的形成影响很深。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的一条语录反映了这种情况:“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盖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以来,只是太南边去,故有些热。” 今天的粤语音系在各方言中仍然是最接近《广韵》的。 6(闽语 闽方言保留了上古轻唇归重唇,舌上归舌头的现象,其形成早于客赣方言。早期入闽的汉人多为吴越人士,因此闽语至今仍留有吴语的底层。秦时从会稽郡析出闽中郡,治所东冶(今福州)。这是最早入闽的北方汉人。西晋永嘉后,青州徐州和司豫一带的北方汉人纷纷南下,大批北方士族涌入江东,后因与江东士族利益发生茅盾,遂转而向南开发。 《闽书》记载: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这些人的语言“北夹夷虏,南染吴越”,与古闽语交融后逐渐脱胎形成新闽语。唐开科举,文教盛行,以中原之音为基础的《广韵》音系作为文读系统进入闽语。因此,闽语以音韵层次复杂著称。唐以后称闽人为“福佬”,标志着闽语的形成。 五、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是汉语发展的近代时期。 这一时期,七大方言各自独立发展,同时又相互接触。其中,北方汉语发展较快,东南六大方言则相对保守。 (一)北方汉语的特点 A基础方言东移,B继续向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广人稀之地扩张。自元代起,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随着新兴文学样式元曲的兴盛,北京也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北曲主要用北京口语写作,周德清特地为元曲创作编写了《中原音韵》,该书所移居的语言为“天下通语”。这表明北京音取代了中原正音长达千年的通语地位。明代推行移民和屯垦戍边政策,《明史食货志》记载:“太祖时徙民最多”,“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清代除继续向西北、西南移民外,还向东北大批移民。历史上东北人口较少,满清入关后筑“柳条边”严禁关内居民越界垦殖。19世纪初,黄河下游连年灾害,大批破产农民铤而走险“闯关东”,清廷被迫开禁,遂形成移民狂潮。明清移民主体是北方居民,他们将官话扩散到青海、四川、广西、云贵、东北等地。 1(东北官话: 尹世超《哈尔滨话音档》:“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跟这三省毗连的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远古时期这里便有汉族移民,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一直很少。从唐代契丹、靺鞨经金元两代女真直到明末形成的满族,历代在这一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从辽代开始,才有大批汉族人从内地移居东北。这些汉族人大都是契丹建立辽国后,从幽燕地区被掠夺到东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他们所说的幽燕方言的影响逐渐扩大。到12世纪中叶金女真统治者迁都燕京时,已大都使用或会使用汉语了。金灭辽后,继续强迫大批关内汉族人移居东北。他们和早期来的汉族人加在一起,数量相当可观。汉族文化高,人口多,汉语在东北各族语言中自然占了优势。这种汉语就是以燕京话为中心的幽燕方言在和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密切接触过程中形成的早期东北官话。”p8 现在,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与这三省毗邻的地区,分为吉沈、哈阜、黑松三个片,包括吉林、沈阳、延吉,哈尔滨、长春,黑河、佳木斯、齐齐哈尔等172个市县旗。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比较接近,古清音入声字今音也是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主要的区别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上声的比北京多,如“塌、削、割”,“福、革、国”,“百、铁、脚”,“腹、粟、客”等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都念上声。此外,东北官话大多没有[ ]声母,把北京话[ ]声母字读作零声母。如哈尔滨、长春等地读“如、人、柔、软”等于“鱼、银、油、远”。 2(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的前身是胶东方言,就是《孟子》中所说的“齐东野人之语也”。这个地区的人们偏居山东半岛东隅,北、东、南三面环海,正是所谓“天尽头”的地方,虽然西部与齐鲁大地连接,但是方言之间存在不少差异,所以扬雄《方言》单独举到“东齐”或“东齐之间”就有30次之多。胶辽官话的形成是胶东方言通过移民向辽东一带扩散的结果。罗福腾《胶辽官话研究》:“胶辽官话从它的根据地——山东半岛地区,跨海散播到东北地区,完全是由于清代以来,山东人口大量向东北移民造成的。”“辽东半岛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登州府和莱州府,迁入时间集中于清代早期和中期。胶东移民的方言奠定了大连、丹东、营口方言的基础。”(1998,博士论文打印稿)p9 现在,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省的胶州半岛和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分为青州、登连、盖桓三个片,包括青岛、潍坊,文登、大连,盖县、桓仁等44个市县。胶辽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读上声。如“接、发,骨、竹,曲、脚,客、缺”等字烟台都念上声。 3(江淮官话 根据鲍明炜考定,“南京方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吴语,现今则属于北方方言,从吴语到北方话是很大的转变”(《南京方言历史演变初探》,收入《语言研究集刊》第一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刘丹青《南京话音档》:“江淮方言区自古位于中国南北两大语言文化区的中间,至今该区居民仍有这种居中心理,称无入声的北方诸方言为‘侉’,称吴语区等南方地区的方言为‘蛮’。较为稳固而定型的江淮方言区当形成较晚,因为这一带居民的流动非常复杂和频繁。江淮方言是在这一带原先的南方方言(主要是吴语)和不断南下的历代北方人的方言长期融合之下形成的。”p9 现在,江淮官话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三省长江以北沿江地带。分为洪巢、泰如、黄孝三个片,包括合肥、南京,泰州、如皋,黄冈、孝感等108个市县。江淮官话是官话到非官话的过渡地区,与其他官话的主要区别是古入声仍读入声。比如:“接、铁、叠、灭”, 扬州读[, ]、[, ]、[, ]、[, ],都是入声。 4(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地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全省及湖北、湖南的部分县市,至今对这个方言的总和研究成果还不多。崔荣昌《成都话音档》:“四川方言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同古代的巴人、蜀人和历次华夏族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四川官话亦是外地移民带来的。元末明初的战乱和大移民,使大批湖广籍和部分河南籍、陕西籍和安徽籍的军人和平民留居四川。„„因此可以说,早在600年前,官话方言就从东面和北面深入到四川了。到清朝前期,以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北)为主的大批移民入川,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四川话和西南官话的体系。”毛玉玲《昆明话音档》:“汉族人口逐步迁徙到云南定居。在历史上较大规模的移民有先秦时楚威王派大将庄足+乔入滇;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举兵入滇,以其地设益州郡,移民垦殖;唐天宝年间,派20万大军讨伐南诏,兵败后士卒流落云南,与白族融合,汉语得到广泛使用,故《新唐书南蛮传》说:‘语言与中国同’。”李蓝《西南官话内部声调与声母的异同》(博士学位论文,1995):“明初经营西南,西南评定后向云贵两省大量移民。„„这次移民使云贵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奠定了云贵两省以汉族为主体的人口格 局,汉语方言也随之形成并一直延续下来。”“湖北、湖南和广西的西南官话大致是分别以江陵、江夏(今武昌)和桂林为中心发展形成的,由于千百年来商旅往来而与以四川话为中心的西南官话逐渐趋同,明清两代的大移民又使云贵川鄂湘桂六省的方言更趋一致,以至我们今天已可以把这几个省区的西南官话看成是一种一致性相当高的方言了。”p9 现在,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江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分为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十二个片,包括成都、重庆、宜昌、汉阴、大庸,大理、维西、瑞丽,遵义、威信、怀化,昆明、贵州,灌县、赤水、泸州、内江、雅安、剑川,襄樊、十堰、随州、钟祥,武汉、天门、临湘,岑巩、台江、靖县,都匀、贵定,郴州、零陵,南宁、柳州,常德、鹤峰等517个市县。西南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古入声字大多数地方不论清浊都读阳平,比如“接、别、铁、灭”等字,成都、昆明、武汉都读阳平。 5(新疆的汉语方言 新疆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语在新疆的通行有悠久的历史。周磊《乌鲁木齐话音档》:“今天新疆境内的汉语方言和清代移民直接有关。清代后期,戍边、经商、逃荒、避难,到新疆的汉民络绎不绝,其中以来自陕西、甘肃两省的为多。”现代新疆汉语方言在新疆分布为兰银官话北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和北京官话片。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方言》1993.4):“自清乾隆年间至新疆解放以来二三百年间,新疆先后发生过三次移民浪潮。这三次移民浪潮造成了新疆的三片汉语方言。”据刘俐李文: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在1759年清乾隆统一新疆后和1884年光绪新疆建省前后)的移民主要集中于北疆和东疆,来源于陕甘,以甘肃河西及其毗邻地区的人居多,“甘肃河西话是北疆片的基础方言”。一、二次移民浪潮,到南疆的汉族移民很少,因为清廷严禁汉民移居南疆,中原官话南疆片则是“以陕西回族话为基础形成的”。“新疆建省前夕,南疆出现大批回族民户,多系清廷安置的被陕西回民头目白彦虎裹胁至南疆的陕西回族民众。„„他们所用的关中方言经过发展演变,就成了当地的汉语,以致影响到后来移居的汉语使用者。”新疆的北京官话俗称“新疆普通话”。“它的出现起因于新疆的第三次移民浪潮。本世纪(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数以万计的人由关内入疆,屯垦戍边、支边务农、复员转业、知青奔赴新疆、企业支边、毕业分配、投亲逃荒等,此外还有不少服刑者。”“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分布于天山南北,大多在人迹罕至之地开荒造田。创建新业,形成新移民区„„新移民区的汉语并不统一,就全局看,并没有哪种方言有突出的人数优势或交际优势。但新移民区总要有一种通行语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在社会统一、经济发展、教育普及、普通话影响增大的五六十年代,加之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介和语言审美心理的作用,自然选择了普通话。”“因此,新疆北京官话片的分布不像南北两片汉语方言那样在地理上连成一整片,而是分成几片,或是零星分布。” p9-10 6(北京官话 林焘、周一民、蔡文兰《北京话音档》:“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是由汉族和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建立起来的。早在隋唐时期,北京已是边陲重镇,是历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冲突与融合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公元1153年,金代把国都迁到燕京,这就是北京正式成为一国都之始。从辽至金,„„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涌进北京,原住在北京的汉族人被迫或自愿和他们杂居在一起,加强了和他们的联系,和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广大的汉族人们反而在政治上 完全分离,交往也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达300年之久。和外族语言长期密切接触,和广大中原地区的本民族语言反而关系疏远,北京话从一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处于这种和其他汉语方言完全不同的特殊语言环境中。”“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明初采取了大量移民的政策充实北京,移民从山西、山东直到江浙一带,每次动辄万户。„„北京的人口结构在这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北京话接触最频繁的已经不是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语言,而是来自中原和长江以南的各地汉语方言。方言之间虽然有分歧,但同是汉语,差别终究不大,再加上来源不一,五方杂处,不可能只向某一地区的方言靠拢,这可能就是中古以后发展迅速的北京话到明代趋于稳定的主要原因。”p10 现在,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市及其郊县和邻近的河北、辽宁、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分为京师、怀承、朝峰、克石四个片,包括北京市及昌平,怀柔、武清、承德、多伦,朝阳、赤峰、克什克腾,克拉玛依、石河子、布尔津等地。北京官话的语音是普通话的标准音。与其他官话的区别主要是古清声母入声字今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下列古清音入声字,“发、泼、黑” 北京话读阴平,“节、结、折”读阳平,“铁、百、塔”读上声,“括、阔、切”读去声。 北京官话的形成方式和其他官话的形成方式显然不同,前者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西北汉语方言区的人们迁入北京,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语言长期交流的结果,后者是远古华夏、东夷等的语言向四周扩散并与当地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交融的结果。前者称集束型,后者称散布型。 7(冀鲁官话 此外,还有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南部、天津市以及山东西北部地区,分为保唐、石济、沧惠三个片,包括阜平、保定、天津、唐山、昌黎、抚宁,石家庄、邢台、济南,沧州、惠民、日照等164个市县。冀鲁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或大多读阴平。如:“滴、福、百、刻”济南读[ ti]、[ fu]、[ pei]、[ k ei],都是阴平。 8(中原官话 现在,中原官话分布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1个省区,以河南省、陕西省关中、山东省西南部为中心。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南疆九个片,包括郑州、大名、临沂、淮北、雎宁,上蔡、曲阜、颍上,洛阳、成武、徐州、砀山,信阳、蚌埠,汾西、新绛、河津、灵宝,西安、宁县、泾源,汉中、陇西、固原、西宁,天水、海原、民和,库尔勒、吐鲁番、伊宁等390个市县。中原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次浊入声字也读阴平。比如西安话“滴、福、铁、腹”都念阴平,“鹿、木、力、密”也念阴平。 9(兰银官话 现在,分布在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分为金城、银吴、河西、塔密等四个片,包括兰州、榆中,银川、吴忠,酒泉、玉门,塔城、乌鲁木齐、哈密等56个市县。兰银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今读去声。比如“塌、擦、杀、刷”,兰州话都念去声。 附:官话方言各区的古入声今调类的异同列表 北京东北 冀鲁胶辽中 原兰银西南江淮 官话 官话 官话 官话 官话 官话 官话 官话 阴阳阴 阳 古清音 阴平 上声 阴平 去声 阳平 入声 上去 上(多)去 古次浊 去声 去声 去声 去声 阴平 去声 阳平 入声 古全浊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阳平 入声 (二)南方九大方言的情况 东南地区唐宋时已经开发,人口密度超过中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宋代行政区划也就比较稳定而得以长期延续。人口地理和行政地理的稳定对方言地理影响深刻,因此,东南地区六大方言相对稳定。 1(晋语 “晋语是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山西省除西南部28个市县属中原官话、西北角广灵县属冀鲁官话外,全部属晋语。河北省西部张家口等地,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以东地区,陕西省延川以北地区,均属晋语区。晋语分为并州、吕梁、上党、五台、大包、张呼、邯新、志延八个片,包括太原、文水,汾阳、佳县、兴县,长治,五台、米脂,大同、包头、榆林,张家口、呼和浩特,邯郸、新乡,志丹、延川等175个市县旗。晋语有入声,根据这条标准可以把晋语跟周围的官话分开。比 如:“发、杀、克、德”,太原读[,! ]、[,! ]、[ ]、[, ],都是入声。 2(吴语 分布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此外安徽南部也有14个市县穿插吴语。吴语分为太湖、台州、瓯江、婺州、处衢、宣州六个片,包括常州、苏州、上海、杭州,天台,瓯海、温州,金华,衢州、上饶,铜陵等128个市县。吴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仍读浊音,比如“稻—到”、“技—寄”两组字,上海读[ ]—[, ]、[ ]—[, ],声母清浊不同:“稻、技”是浊声母字,“到、寄”是清声母字。 3(徽语 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旧徽州府,浙江的旧严州府,以及江西的德兴、旧浮梁县等地,位于整个皖南地区南部。徽语分为绩歙、休黟、祁德、严州、旌占五个片,包括绩溪、歙县,休宁、黟县、婺源,祁门、景德镇,淳安,旌德等16个市县。徽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多读送气清音,近似赣语,如“步”字休宁读[, , ],“共”字绩溪读[ , : ];带鼻音韵尾的字比较少,近似浙南吴语,如“塞”字歙县读[ , ],“线”字绩溪读[, : ] 4(赣语 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和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地区,以及湖南东部、西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福建西北部。赣语分为昌靖、宜浏、吉茶、抚广、鹰弋、大通、耒资、洞绥、怀岳九个片,包括南昌、靖安、平江,宜春、浏阳,吉安、茶陵,抚州、广昌、建宁,鹰潭、弋阳,大冶、通城、岳阳,耒阳、资兴,洞口、绥宁,怀宁、岳西等101个市县。赣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为送气清音。如“头、大,茶、坐”字,南昌读[, ,]、[, ! ],[,, !]、[,, ,],都是送气音。 5(湘语 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水、资水、沅水流域以及广西的全州、兴安、灌阳和资源。湘语分为长益、娄邵、吉溆三个片,包括长沙、益阳、衡阳,娄底、邵阳、全州,吉首、溆浦等61个市县。湘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为不送气清音。如“爬、桥”字,长沙读[ ,!]、[ , !,];老湘语平声大多读浊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如“铜、茶”,“病、坐”,吉首读[ ,?]、[ !],[, ]、[,,, ]。此外“东”读如“登”,如:长沙“董、农、忠” 念[ , ]、[ , ]、[ ,, ],等于“等、能、蒸”。 6(闽语 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大部地区、广东东部雷州半岛;此外,广西、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也都有闽语。《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闽语看作大区,下分为七区:闽南区、莆仙区、闽东区、闽北区、闽中区、琼文区、邵将区;包括厦门、台北、潮州,莆田、仙游,福州、福安,建瓯,三明,海口、文昌、万宁、崖县、东方,邵武、将乐等111个县市。闽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多数读不送气清音,少数读送气清音,“猪、张、池、陈”等字读[,]声母;如“猪”字,厦门读[ tu](文)、[ ti](白),福州读[ ty];“池”字,厦门读[ ti],福州读[ tie]。 7(粤语 当地人叫“白话”,分布在广东、广西,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此外,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华侨大多也说粤语。粤语分为广府、四邑、高阳、勾漏、吴化、邕浔、钦廉等七个片,包括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梧州,鹤山,高州、阳江,四会、玉林,吴川、化州,南宁、柳州、邕宁,钦州、北海等88个县市。粤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多今逢阳平阳上读送气清音,逢阳去阳入读不送气清音。此外,塞擦音声母各地都只有一套,一般只有[,,、,, ]或[, 、, ],没有[, 、, ]或[, 、, ],如“猪、在,蚕、床,街、桥”,广州读[ , 、, ,, !, 、 , ?, ! 、 ,];多数地区有以[ ]为主要元音的一套韵母,如广州的“朵”[ , ]、“虚”[ , ]、“津”[ ,, ]、“香”[ , ?]、“略”[, ]。 8(平话 广西中部地区的汉语方言,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之间交通要道附近。平话分为两片,从桂林以北的灵川向南,沿铁路到南宁形成主轴线,柳州以下为桂南平话,鹿寨以上为桂北平话;包括融水、融安、百色、龙州、横县,阳朔、平乐、钟山、富川、贺县等地。平话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都是不送气清音,比如“途、度,渠、巨”,南宁亭子平话念[ ,,、,, , , 、, ];又如“桃、求”,三街平话念[ ,!,、 , ,,],九屋平话念[ , 、 ! ]。 9(客家话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七省区,主要集中在广东东部、中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客家话可以分为粤台、粤中、粤北、惠州、汀州、宁龙、于桂、铜鼓八个片,包括梅县、新竹、高雄、兴宁、惠阳、韶关,和平,惠州,英德,长汀,宁都、龙南,于都、桂东,铜鼓、浏阳等200多个县市。客家话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送气清音,如“鼻、倍、病、白,穷、件、坐、直”,梅县读[, 、, 、, !? 、, ! , ,?、 ! 、 ,, ,、,, , ],这一点与赣语相似;但客家话“渠、辫、笨、队、赠、铡”等字多数读不送气清音,与赣语不同,如“辫、笨”梅县读[ , 、,, ],南昌读[, 、, , ]。部分古全浊上声与次浊上声字都有读阴平的,如“马、冷,弟、柱”,梅县读[,! 、,!? ,, ! 、,, , ],这是客家话区别于其他方言的主要特点。 上述方言的分区代表了目前汉语方言研究最新的系统性成果。但是汉语方言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的外部表现是同一个区域内,不同的方言穿插交错分布,形成同省同县乃至同乡而方言不同的局面;内部表现是同一方言内部分歧较大,不但可以划分出方言片,还可以划分出小片,甚至方言点。比如广东省分布有粤语、客家语、闽语和韶州土话四种方言。其中客家话可以分为粤台片、粤中片、粤北片、惠州片四个片;粤台片又可以分为嘉应小片、兴华小片、新惠小片、韶南小片四个小片;嘉应小片分布在梅县、蕉岭、平远等三个县市以及 台湾的苗栗、桃园、新竹三个县与屏东、高雄的部分地区。 对汉语方言的这种分区汉语方言学界有些争议,主要是有的学者对晋语与平话独立设为一区有不同的看法。 (三)元明清时期官话的传播 1(都市化 江南市镇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中间环节,其文化功能在于疏通与缩短了文化传播渠道,缩小了城乡文化的差距,促成了城乡之间的文化认同。这样使江南不仅在经济上自成一体,而且在文化形态上也体现出强烈的区域整体感。 2(官话的通行与小说的传播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还有一种整个帝国通用的口语,被称为官话,是民用和法庭用的官方语言。这种国语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一事实,即所有的行政长官都不是他们所管辖的那个省份的人,为了不必使他们必须学会那个省份的方言,就使用了这种通用的语言来处理政府的事务。官话现在在受过教育的阶级当中很流行,并且在外省人和他们所要访问的那个省份的居民之间使用。懂得这种通用的语言,我们耶稣会的会友就的确没有必要再去学他们工作所在的那个省份的方言了。各省的方言在上流社会是不说的,虽然有教养的人在他的本乡可能说方言以示亲热,或者在外省也因乡土观念而说乡音。这种官方的国语用得很普遍,就连妇孺也都听得懂。”(利玛窦、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31页。)p29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摘录了唐通事子弟练习唐话的教科书《小孩子》中的一段话,也很能说明问题:“打起唐话来,凭你对什么人讲,也通得了,苏州、宁波、杭州、扬州、绍兴、云南、浙江、湖州这等的外江人,是不消说,对那福州人、漳州人讲,也是相通的了。他们都晓得外江说话,况且我教导你的是官话了,官话是通天下,中华十三省,都通的。”(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讲中国语称为“唐话”) 清俞正燮(1775-1840)《癸巳存稿》卷九“官话”:“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著地方官训导。廷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福建省城四门设立正音书馆。十三年,奉旨展限四年。乾隆二年,弛其令。令州县与士民相见,及教官实心教导,保荐时列入政绩。”(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九“官话”,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二十六年(1937),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3(吴语的普遍存在及主体地位(p98-113) 吴语成分普遍存在并在明清小说方言构成中占主要地位,最终出现了成熟的影响深远的吴方言小说。 ?吴语的普遍存在 鲁国尧《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一文中提出一个假设:南京话是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明末标准官话的代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带去大量南京及其他江淮方言区的人,从而使得南京话在明代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利玛窦中国札记》所述的太监赠送南京男孩教神父南京话一事,取得支持这一假设的重要线索。 从明清小说所涉及的方言成分看,我们可以把这一假设扩大为整个下江官话。下江官话是整个北方方言侵蚀、改造吴方言后形成的次方言,它保留了少量的吴语特征。下江官话通行的地区主要是安徽中部、苏州北部、湖北东部及南京一带。这一地区正是明代的经济、文化中心。两宋以后,经济中心的南移,东南地区日益称为经济的枢纽地带,以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六府所辖的江南地区为中心,延伸至安徽、苏北的部分地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工商业市镇兴起并形成巨大的市镇网络。市镇之间河汊纵横,有长江、太湖、运河、淮河几大水系,交通非常便利。弘治《吴江县志》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民生富庶,城内外接栋而居者烟火万井,楼台亭榭与释老之宫掩映如画。其运河支河灌注入城,屈曲旁通,舟楫甚便。其城内及四门之外皆市廛闤阓,商贾辅辏,货物腾涌,垄断之人居多。”可见当时人口密度高,外来人口多,加之其中商人所占比重大,使人口流动性较大。 很难设想,如果这一地区各地的方言差异显著,人际之间的交流能够频繁地实现和继续。事实上,江苏、浙江北部包括嘉兴、湖州、杭州甚至宁波,都属于北部吴语,各地方言虽然有音变差异,但通话是不存在障碍的,而社会上层与士子文人中间更为普及的则是下江官话。明代谢榛(1495-1575)《四溟诗话》:“及登甲科,学说官话,便作腔子,昂然非复在家之时。”(《四溟诗话》卷三?三,郭绍虞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67页。)何良俊(1505-1573)《四友斋丛说》:“雅宜不喜作乡语,每发口必官话。”(《四友斋丛说》卷一五?史一一,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132页)明张位《问奇集》:“大约江以北入声多作平声,常有音无字,不能具载。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若其各处土语,更未易通也。”(《问奇集》,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籍?汇集》:“各地乡音”,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1922年版)以南京话为代表的下江官话本身保留了平声分清浊、多入声等吴语的特点。明清小说家多属于文士阶层,又以江淮地区尤其是江南居多。其所属阶层和生活地域的特有语言习惯在在明清小说中表现为以官话为叙述和对白的主体语言,间杂吴方言的语言范式。 日本学者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言教育史研究》摘录了唐通事子弟练习唐话的教科书《小孩子》中的一段话,也很能说明问题:“打起唐话来,凭你对什么人讲,也通得了,苏州、宁波、杭州、扬州、绍兴、云南、浙江、湖州这等的外江人,是不消说,对那福州人、漳州人讲,也是相通的了。他们都晓得外江说话,况且我教导你的是官话了,官话是通天下,中华十三省,都通的。”(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讲中国语称为“唐话”)这段资料表明,南京官话为代表的下江官话已经成为明代的通语。虽然清代北京话的影响取代南京话,但是明代小说的语言范式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被改变而保留了下来。加之随着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等的流传,吴方言的影响还是越来越大,用吴语写成的方言小说对很多人来说也并不显得陌生了。 ?乾嘉时期方言小说的重大发展 明清小说中吴语的成分普遍存在这个事实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真正吴语文学的出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明清小说中只是某些吴语的词汇形式在人物的对白中偶尔露面。真正的吴语文学应该从清末的《海上花列传》和《九尾龟》等成熟的吴语小说的出现开始的。在这之前,乾嘉时期的《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对方言问题都非常重视,强调“书内诸人一切语言口吻,悉本前书,概用习俗之方言”。(《后红楼梦》“凡例”,丁锡根:《中国历代小 说序跋集》,1176页) 乾嘉时期出现了《蜃楼志》、《岭南逸史》、《俗话倾谈》等间有粤语的小说,《闽都别记》则保留了大量的福州方言、俗谚。但是这些书的影响都不及同一时期吴语色彩强烈的《飞跎全传》和《何典》。《飞跎全传》亦名《扬州话》,是以扬州土语编辑成书的。 ?成熟的吴方言小说 真正标志着吴语小说成熟的是清末民初的《海上花列传》。孙玉声(1863-1939)的《退醒庐笔记》载:“而余则谓此书通体皆操吴语,恐阅者不甚了了;且吴语中有音无字之字甚多,下笔时颇费研考,不如改易通俗白花为佳。乃韩言:‘曹雪芹撰《石头记》皆操京语,我书安见不可以操吴语,’”(孙玉声《退醒庐笔记》卷下“海上花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65页)可见韩子云是有意识地以吴语著书,独树一帜。胡适认为《海》的文学价值在于“终久引起了少数文人的鉴赏与模仿;他的写定苏白的工夫大大地减少了后人作苏白文学的困难。近二十年中遂有《九尾龟》一类的吴语小说相继出世。《九尾龟》一类的书的大流行便可以证明韩子云在三十多年前提倡吴语文学的运动此时已到了成熟时期了。”(《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513页) 鉴于《海上花列传”致客省人几难卒读,遂令绝好笔墨不获风行于时”(《退醒庐笔记)65页》的教训,《九尾龟》对方言的使用较为谨慎,有保留地使用苏白,作者严格区分人物身份,倌人操苏白,嫖客说官话,叙述语言采用官话。这种改动既减少了其他方言区读者的阅读障碍,又使懂得吴语者体会出人物的情志神韵。 之后晚清谴责小说大量出现,以《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负曝闲谈》、《海天鸿雪记》等最富盛名。这些小说都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儒林外史》的重新流行是源于上海及苏州地区,这对当时在上海从事创作活动的一批讽刺小说作者影响极大。《儒林外史》用的是长江流域的官话,最普通,最适用。加之《海上花列传》的启示,晚清谴责小说在以下江官话作为主体语言的同时,突出了吴语色彩。胡适指出:“三百年来历,凡学昆曲的无不受吴音的训练;近百年中,上海成为全国商业中心,吴语也因此而占特殊的重要地位。加之江南儿女的秀美久已征服了全国少年的心;向日所谓南蛮鴃舌之音久已成了吴中女儿最系人心的软语了。”(《胡适论中国古典文学》508页) 方言对表现小说人物的独特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还可以深入到文化层面。应该说,在本方言区内,方言对于促进文化的一体性,加强区域文化的认同是有益的。以方言创作的小说在本方言区内能够更好地唤起读者的亲切感,获得他们的认同,传播得更快。所以晚清吴方言小说及吴语色彩强烈的谴责小说在上海、苏州地区盛极一时。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方言小说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时候,是存在阅读上的困难的。吴方言本身与北方方言差别太大,北方读者阅读是存在很大困难的,甚至本方言区的人也并非人人能够读懂的。这是方言小说的本身局限。 君按:吴语小说的大量刊行,吴语小说在吴语区的传播,对吴语的词汇、语法范式的传播功不可没。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原本就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的词汇、句子如今通过这些吴方言的小说经过视觉的加强就会内化成一种非常稳固的形态占据一个人的行文。明清时期吴语小说的广泛流行对于后来的国语乃至普通话的形成造成不言而喻的影响,造成目前普通话中某些吴语语法范式存在的事实。(如“VV看”“VV+结果补语”等) 4(书场与说书艺人 “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重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由于说书把文字阅读变成了听觉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叙事状人,生动逼真,辅之以艺人的表情、姿态,有小说不可替代处,故广为欢迎,长盛不衰。从宋元到明清,说书艺术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通俗小说互用相长,或小说被改编成小说节目,或书直接演化为小说,或文人记录说书材料,整理成小说又进而反过来影响说书,总之书场及说书人一直是明清小说传播的重要渠道。 ?书场。P140-142 清费执御《扬州梦香词》: “评话每天午后登场,设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说杂家小说一段。开场者为敛钱。然后敷说,如《列国志》、《封神志》、《东西汉》、《南北宋》、《五代》、《残唐》、《西游记》、《金瓶梅》种种,各有名家,名曰‘正书’。”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书有乾隆乙卯1759初刻本): “大东门书场在董子祠坡儿下厕房旁。四面团坐,中设书台。门悬书招,上三字横写,为评话人姓名,下四字直写,曰‘开讲书词’。屋主与评话以单、双日相替敛钱,钱至一千者为名工。各门街巷皆有之。”(《扬州画舫录》卷九“小秦淮录”,《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60年版,207-208页) 指迷生辑《海上冶游览》,寄月轩主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有专开设书场者,葺屋一大间,延请一二女先生,或三四人,中设高台小几,下列听客之座,多至百余座,茗碗手巾俱备,每客收钱四十余文至七十余文不等,视先生人数为多少焉。门外悬牌,大书‘某日夜几点钟请某某女先生弹唱古今全传’。届时先生乘舆而至,登台高坐,台下之客,环坐而听。所唱开篇之后,继以正书一段,少停,再歌小曲一出,噶然而止,亦即哄然而散矣。” 以上这一类都是专业书场,设施较好,听众中多达官贵人,其中许多人经常光顾,有固定座位。 下层市民光顾更多的是露天书场,属于临时性书场。露天书场随意简便,特别吸引下层平民。关于露天书场的记载有: 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儿》,《曲艺》1959年第7期: 北方有所谓“明地儿”。也叫“撂地儿”,即说书人走街串巷,在人流聚集之处画地为场,沿途说书。 徐益吾《扬州风土小记》: “城内书场所在多有,地仅三弓,围坐数百。说者高踞坫台,口讲指画,手舞足蹈;环坐者耸耳而听,娓娓不倦,犹学生入堂听讲也。” 《扬州画舫录》卷一一“虹桥录下”,253页: “歌船宜于高棚,有座船前。歌船逆行,座船顺行,使船中人得与歌者相款洽。歌以清唱为上,十番鼓次之;若锣鼓、马上撞、小曲、摊簧、对白、评话之类,有皆济胜之具也。”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文诰刻本。回忆记载扬州清明节露天书场的盛况: “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瞽者说书:立者林立,蹲者蛰蛰。” 此外还有堂会书场、茶馆书场,也很广泛。 ?说书人p143-147 说书艺人地位卑微,其生平事迹记载很少,仅以绰号相传。但是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得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说书人。说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有《三国》、《水浒》一类的历史战争和英雄事迹,而且公案、神魔、世情、市井琐事等故事皆有评话。 《扬州画舫录》卷一一“虹桥录下”记录扬州说书的情形,个人擅长有所不同,题材多样: “郡中称绝技者,吴天绪《三国志》,徐广如《东汉》,王德山《水浒记》,高晋公《五美图》,浦天玉《清风闸》,房山年《玉蜻蜓》,曹天衡《善恶图》,顾进章《靖难故事》,邹必显《飞跎传》,谎陈四《扬州话》,皆独步一时。近今如王景山、陶景章、王朝干、张破头、谢寿子、陈达山、薛家洪、谌耀廷、倪兆芳、陈天恭,亦可追武前人。” 说书人多有师承关系,技术能力相对较高,对听者的吸引力非常大。可以说明清说书风气相当之盛。 君按:说书人走街串巷,城市乡下都有他们的影子,这些说书人用质朴的乡音,或者用靠近白话的乡音来演绎各种小说故事,这种行为对提高农村的普遍历史文化知识功不可没,而且说书人所说的语言也会间接影响听众。在广播电视产生之前,说书艺人的活动相当于近代的广播电视的功能了。 4(朝鲜时代流传的中国文言小说 朝鲜时代(1335-1897)在时间上大体与明清两代相契合,在长达五百余年的岁月中,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文言小说,源源不断地传到朝鲜半岛,被当地读者所接受、所模仿。P330-331 5(江户时代中国文言小说在日本的流传 江户时代(1603-1867),日本通晓汉文的人已从公卿贵族延伸到僧侣、武士和庶民阶层,中国商船频繁往来带来大量书籍,加之印刷术的传入,使得这一时期刻印和流传的小说数量激增。由于民族和文化差异,日本读者对白话小说的接受相对于文言小说难度较大。文政九年(1826),日本学者野天希一(1791-1859)就曾对当时中国“得泰”号上的船员说:“贵邦载籍极多,,不惟五车二酉。而群籍中俗语无译语者,有不可句者矣。是以余可读者读之,不可读者不敢读,故不免夏虫之见多矣”,“《聊斋志异》、《今古传奇》皆尝看看。《聊斋志异》,小说中之尤者,吾乐读之。但《奇观》多俗语不可解者,故不卒业而止。愿乞借以请教。”(日《文政九年远州漂着得泰船资料》,关西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可见,方言俗语对日本读者阅读白话小说构成了巨大障碍。而自奈良、平安两朝以来,唐宋的古文及史传传统已深深植根于日本,并形成了一种和式的汉文传统。(《参见王三庆:《日本汉文小说研究初稿》,《城外汉文小说论究》,台湾:学生书局1898年版,23页》无论从语言、写作技巧还是接受心理的角度,文言小说都比白话小说更易于被日本人阅读和模仿。因此,我们虽不能低估通俗小说的影响力,但总体上文言小说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更大。P339-340 6(近代石印术的普及与通俗小说的传播 ?维新变法下的“小说界革命” 石印术的普及及石印版小说的流传与维新变法大背景下出现的小说界革命、清末留日高潮有着直接的关系。小说界革命是维新变法政治理想在文学领域内的延伸,由梁启超所发起和倡导的小说界革命的文学主张对近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和流通产生了直截而深刻的影响。其最为显著的成果当然是把新小说推到了前台。同时由于其在客观上根本地改变了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使小说从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掀起了晚清小说创作、批评。刊印与阅读的高潮,因而也带动了传统的明清通俗小说的传播。许多小说界革命倡导者、鼓吹者更是直接投身到小说创作与出版发行活动之中,创办报刊,购置印刷设备,为小说的传播提供了人力资源。如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新小说》;1904年10月陈去病、汪笑侬等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是近代第一份喜剧专业期刊和革命文艺刊物,设有小说专栏;1904年,在康有为的支持下,维新人士狄楚青在上海创办《时报》和有正书局,有正书局从1909年10月到1917年11月期间曾发行著名的《小说时报》等。 ?小说界革命与留日人员 清末留日高潮本身就是维新运动的直接产物。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390页:“明治时期的日本在清末儒家维新派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在基本上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引进代议制政府的成就,以及它发扬的为国效劳而不是满足个人或某个地区利益的精神,看来可以成为任何追求现代化的国家的榜样。” 从2896年清政府派遣13名留日学生后的十余年内,中国出现了留学日本的狂潮。1899-1911年间留日的人数大致如下:1899-200人,1900-280人,1901-280人,1902-1058人,1903-1242人,1904-2557人,1905-8000人,1906-23000人,1907-17860人,1908-5217人,1009-5266人,1910-3979人,1911-3328人(王春南《清末留日高潮与出版近代化》,《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留日人员从日本引进设备,对出版业的革命和繁荣意义重大。石印业的发展对于书刊的印行如虎添翼,为近代通俗小说的传播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P376-378 ?近代报刊与小说传播 报刊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在近代通俗小说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报刊数量多且多载小说。1872-1911年间共有期刊218种,从1902年《新小说》创刊到1910年,短短数年间,就出现了19种小说杂志,其中尤以上海地区为集中。(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2年版)报刊出版周期短,发行量大,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传播速度,扩大了读者面。报刊还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其销售面,如设立代派处、特约贩卖所以便于外地读者订阅。许多报刊采用随报附送小说或娱乐副刊的形式提高发行量。1906年3月1日《申报》为上海《新民丛报》支店刊登广告:“本报开办数载,久为士大夫所称许,故销售至一万四千余份。现第四年第一期已到,定阅者争先恐后,此诚民智进步之征也。” (四)民国时期国语的传播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民国时期,时局 动荡,汉民族的共同语也经受着内部的革新和外部的冲击,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言同文”口号的提出,促使政府开始考虑共同语的确立。国语的最终确立一方面是汉语本身的内在规律使然,另一方面也有政府规划之功,也有知识分子、学术界人士的民间推动,更有新式媒体的传播之能。正是多方面的综合之力,才使得国语以辐射之势向全国扩散,为建国后语文现代化的建设和普通话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1(国语传播的官方贡献 ?国民政府的语言规划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语文运动。例如秦代的“书同文”,北魏孝文帝强迫汉化,《切韵》、《广韵》的编纂,《中原音韵》的编订,雍正皇帝责令“官话”的学习,都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起过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如北魏、辽、金、元、清各代,都曾拿他们的本族 22语言作为国语。如《隋书?经籍志》记载,北魏(鲜卑语)国语书就有十余种;又如《二十四史》中即附有《辽金国语解》、《金史国语解》等。但是这些只不过是当时法令上的一个名义,实际上社会通行的还是汉语。这些虽然也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的语言规划,但是真正的 23语言规划还是在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新政府刚刚成立不久,教育部就宣布要建立“读音统一会”,以建立全国的标准语。191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上肯定了“国语”的名称,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此后,经过“国语研究会”等组织的促进及社会的强烈要求,北洋政府教育部终于在1918年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并决定在全国高等师范附设“国语讲习科”,讲授注音字母和国语。高等师范中“国语讲习科”的设立,为国语的传播在师资上做好了准备。紧接着“国语统一筹备会”积极为正音作不懈努力,1920年推动国民政府向社会颁布了“国音字典”,1921年,教育部采纳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建议,将国民学校的国文改为“国语”,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变文言文为白话文,使国语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法定地位得以确立。 不过此时议定的国语标准音是一个“折衷南北,牵合古今”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脱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能够掌握这套标准国音的人寥寥无几,对国音的推广效果甚微。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进一步修改了国音标准和注音字母,决定放弃南北方言混同虚拟的“老国音”,改为以实际存在的北京语音作为“国音”的标准,被称为“新国音”,由此确定了共同语的明确标准。 北京自元代起,经明清两个朝代,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话在国人的心中具有“官话”、“正统”的地位。北京音的最终确立,“一下子就涌现出了一百万以上 24,它使国音的传播不再困难,而且可能的师资来代替我(指的是赵元任)这个孤家寡人” 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 这是中国社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规划。国民政府为推进国语运动,推广国语,从 25民国初期到30年代,颁布了二十多条语言规划方面的政令、条令以及布告,为国语推广 22 唐?长孙无忌等:《隋书?经籍志》,商务印书馆,1955年11月第1版,35页记载有“鲜卑语十卷”、“鲜卑语五卷”、“鲜卑语号令一卷”等语。 23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85,289页。 24 转引自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87页。 25 这些政令有:1918年11月,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令;1919年4月,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音类次序令;1920年1月,教育部改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训令;1920年2月,教育部修正国民学校令及施行细则令;1920年4月,教育部废止国民学校各科文言教科书通告;1920年12月,教育部公布国音字典训令;1922年10月,教育部改高等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及中学并重语体文语体函;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1925年4月,申明初级小学应一律用国语教科书训令;1926年11月,教育部议定国语罗马字拼 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舆论向导。政府自上而下的语言规划一方面使国语有了法定的地位,为国人确立了一种共同习之的语言,使有四亿人口的大国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法定的全国统一的国音;另一方面也为国家的统一、南北的贯通做出了贡献。 ?国民政府的教育推动 国音的确立,国语的确定,首先是通过教育系统强制推行的。而教育本身的发展则为国语的推广提供了便利。它使更多的民众进入学校接受现代教育,使国语的受众急剧增加;白话教科书的改革也对国语文法规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教育的兴起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国语传播的范围最初只是在知识界,随着义务教育的兴起,大量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国语。 中华民国成立后明令“规定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这是中央政府明令推行义务教育的开始。此后义务教育得到长足进展。1917年7月,教育部《国民学校令》的颁布,使中国的义务教育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从以下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教 26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状况: 学年度 民国元年 民国5年 民国14年 民国24年 民国34年 国 立 学校数 86318 120097 , 291452 269937 小 学 学生数 2795475 3843454 , 15110199 21831898 国 立 学校数 , 653 687 3164 , 中 学 学生数 , 75595 129978 573262 , 国立师学校数 79 84 154 312 770 范学校 学生数 9469 10524 18011 56679 202163 国立职学校数 253 195 301 256 434 业学校 学生数 28605 24959 37992 31897 91278 除了国立学校外,私立学校的发展也相当迅速。民国20年的时候,有私立初等学校60871所,学生2743572人,占所有公私立学校初等学校总数和学生总数的23.4%。 抗战时期,中国的义务教育依然有较大的发展,到1946年底,全国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和扫除文盲区域的19个省市,共计315780保,设立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与其他小学237000所,平均每4保设立3所学校,共有学龄儿童38173765人,已受教育的儿童29890227人,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76%多;文盲总数为92890227人,历年扫除文盲53163077人,约 27占文盲儿童总数的57%多,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义务教育的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的崛起,使得整个教育事业向着平民教育的路子挺进,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而更多的人则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接触并掌握了国语。 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留学生外派的力度,大量留学生被派往日本、法国、德国、 音法式布告;1928年9月,大学院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布告;1928年12月,教育部公布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规程;1930年4月,国民政府改注音字母名称为“注音符号”并一体传习推进训令;1930年5月,教育部公布注音符号推进委员会规程;1930年7月,教育部公布各省市县推行注音符号办法;1931年1月,教育部印布国音字母单张;1931年10月,教育部准专函并令行将简易的国音字母表附印入各印刷品中指令;1932年5月,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布告;1933年3月,停止印行不合标准国音之印刷物等训令;1933年4月,教育部整齐国内外学生“译名”训令;1933年10月,国民政府规定公文标点款式;1934年1月,教育部民众教育应推行国语训令;1934年4月,纠正小学习文言文及读经训令。(见黎锦熙著:《国语运动史纲》,上海书店,1990年12月版,目录页14-15页。) 26 本表中的数据引自曾天山:《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事业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87,90页,109,116页。 27 曾天山:《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事业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118,119页。 美国等国,客观上也将汉语带出了国门。这些留学生为汉语在民国时期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2) 白话教科书的改革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教科书则是学校教育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白话文教科书的推广使国语的文法得到确定,同时语文教科书的注音字母和国音标准也对学生的语音规范起到正音的作用。 自清末维新运动发端的国语运动到1920年正式下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改国语,再到1922年废止一切文言文教科书,历时30多年,初步实现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一致,使国语在全国各地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达到语音、语言和文法的统一。 在这个大背景下,白话文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中华书局最先推出适合共和政治的《中华教科书》,带动了新式教科书的大批产生;商务印书馆1912 年秋季出版了全套 28的《共和国新教科书》;1917年商务又出版了庄俞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的《国语教科书》,从居家、处世方面取材,以儿童周围事物和见闻立义,注意农业、工业、商业等实用知识和日常应用知识,穿插了不少聪明孩子的故事,该书在出版后10年间,共发行七八千万册,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语文教科书,不过该教科书的语言特点还处于半文半白;1932年开 29明书局出版了由叶圣陶亲自编写的《国语课本》,以确实能够发展儿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内容紧贴儿童生活,从儿童周围开始,逐渐拓展到社会,材料活泼隽永,问题兼容博取,文章力选各体的模式,词句语调切近儿童口吻,以适应儿童学习的心理。初年级课本的文字用手写体,由丰子恺书写并且绘插图,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手法新颖,前后印行 3040余版次;30年代世界书局出版了魏冰心等编写,薛天汉等校订的《国语读本》,课文内 3132容中采入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和儿童民歌,很有趣味性。 白话文教科书是中国近代教科书的重要标志,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它逐渐成为传播现代语言的工具,缩短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距离,使学生有机会从音、形、意三个方面系统地学习白话文,促进了国语的传播。 2(国语传播的民间推动 国家的语言政策对共同语的传播有着导向性的作用,但是共同语的真正传播却在民间,白话文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大众语运动都是从民间兴起的。 ?白话文运动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如果说国语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共同语推广的运动,那么白话文运动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从自发到自觉的共同语推广运动。 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六朝。在文言文行于上层的同时,六朝以后,白话文以另一条线索在民间文学、笔记语录等作品中流传。这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与民间口语接近的文 28 庄俞等编写,张元济校订:《小学初级学生用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9 叶圣陶编写:《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0 魏冰心等编,薛天汉校订:《小学初级学生用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1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191,280页。 32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03月第1版,431,447页。 体形式,在唐代变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流传下来。但是在正式文体和“正宗”的文学作品中,文言文仍占绝对统治地位,白话依然不能登大雅之堂。 清代末年,一批受过西学熏染的知识分子如黄遵宪、梁启超等逐渐意识到改革汉字、统一国语的重要性,把推行白话提到开启民智、富国强民的高度。清末留学生卢戆章提出改革汉字和制订切音字方案,王照提出了切音字方案“官话字母”。留学日本的朱文熊1906年创拟《江苏新字母》,采用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字母。此外还有汪荣宝等人主张仿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汉字,任取其偏旁作为汉语拼音字母。 早期知识分子的民间努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白话文的非正统地位,官方文书、正式文体仍然是文言占统治地位。 “五四”以后,白话文运动才真正具备了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意义,并以其新文化的性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高潮。这一时期的“语文现代化取得了质的进展,促使了 33现代汉语的最终形成”。胡适和陈独秀是这场全新的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1919年白话文言之争后,白话文战胜文言,从此逐渐被确认为正统。 不过从书面语运用的实际来看,民间对白话文的使用还是处于变革和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纯粹使用白话文的有,使用半文半白的有,受西文翻译的影响、有着西文文法特点的文体也有。《湘江评论》、《新青年》等上面的文章则全部用的是纯粹的白话文。像《新潮》这样的杂志所用的语言则夹杂着许多文言词语和句式。例如该杂志刊出的一则“特别启事”: “„《迷信与心理》之出版,迄今已六阅月。其广告除本杂志外,并登在京沪各报,为国人所共知。乃本年六月底„。” 其中的“之”、“已”、“阅月”、“为„所”、“乃”等用法明显带有文言的色彩。 有着西文特点的的句子在民国时期的书面语中很常见。例如冰心的一篇散文《樱花赞》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当我穿过圆穹似的/莲灰色的/繁花覆盖的/甬道的时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阵低沉的感 34觉。” 白话文运动是自下而上的国语传播的形式,由于它的迅速发展,而且顺应了汉语书面语发展的总的趋势,成为一股语言应用的潮流,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承认白话作为“国语”,并且通令国民学校采用。白话文运动使“言文”达成了一致,破除了国语传播的障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白话教科书的兴起,使国语的传播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和大众语运动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1934年起在国内掀起的一场历时最长、声势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深广的文字改革运动,而大众语运动是为了使白话文更进一步地贴近大众语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互为呼应,声势浩大,对国语的传播影响巨大。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玉章等人,大众语运动的主要发动者是陈望道等人。 吴玉章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受日文“假名”拼音和欧洲的拼音文字的启发,开始萌生汉字改革的思想。1928年至1937年,他被派往苏联、西欧工作期间,开始从事文字改革活动。1930年他撰写了《拉丁化中国字初学教本》一书,对汉字拉丁化作了初步尝试。1931年,他参与倡导和组织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提出了一种通俗而接近大众的、适应现代科学要求的、国际化的拼音文字的汉字拉丁化目标,体现出大众化、科学化、国际化的特色。由吴玉章等人在瞿秋白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拟成的《中国新文字方案》也在这次大会上被正式通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语拼音方案走 33 杨亦鸣:《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285页。 34 冰心:《樱花赞》,百花文艺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63页。 上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后,曾留日的世界语学者叶籁士在1934年发表了《大众语拉丁化》、《大众土话土话拉丁化》、《大众语运动与拉丁化》等文章,强调拉丁化是解决大众语问题的重要途径。次年,他连续出版了《中国话写法拉丁化——理论原则方案》、《工人识字用的拉丁化课本》《拉丁化概论》、《拉丁化课本》等4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拉丁化新文字从宣传介绍到推广实践的良性运作方式,为我国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鲁迅、陈望道等人也积极响应大众语运动,支持拉丁语新文字的改革。而吴玉章等则在陕甘宁边区推动拉丁化新文字的改革。 受西学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推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对推广国语、扫除文盲、教育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起了促进作用,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实 35施和普通话的推广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 此外,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研究汉语的语法特点,并出版了一批描写、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如: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907年章士钊的《中等国文法》;1920年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1921年许地山的《语体文法大纲》;1922年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1922年胡适的《国语文法概论》;1928年杨树达的《中国语法纲要》(写于1920年),30年代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20世纪40年代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1942,1944年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8年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这些专著对国语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支撑作用。 3(媒体对国语传播的贡献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时代性,它的变革不是一个自发的、自足的现象,它与社会结构、社会思潮的变革互为表里,它的变革的充分完成有赖于社会的转型。古代社会信息的闭塞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言的传播和互通。大众媒体在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文言向白话转变,为通语的确立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报纸的兴起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报纸是以客观事实的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利用印刷文字,以比较短的间隔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具有固定名称的散页连续出版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从19世纪20年代西方传教士、商人陆续在中国兴办报纸开始,19世纪60年代,国人也开始自己办报,从此报纸开始在中国成为开启民智的最重要工具。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基础是晚清的诗界革命和报章文体的出现。梁启超倡导文体革命,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其语言还处于“半文半白”,是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桥梁。“新文体”通过报纸这个载体引入了很多日文词汇,对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的“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新闻工作者,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作品都可以看出新文体的影响。白话文运动也从新文体中汲取了营养。 与梁启超《时务报》、《新民丛报》文体实践同时,以《中国白话报》为代表的另一种形式的文体改革也悄然而兴。梁启超的“新文体”是半文半白的,而《中国白话报》的文体是纯白话的。这股晚清报界的白话文风潮,集中表现在裘廷梁,陈荣衮,林白水等人身上。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创刊;1897年11月24日,《蒙学报》创刊;1898年,《无锡白话报》创刊,第五期改名为《中国官音白话报》;1901年6月,项藻馨创办《杭州 35 杨亦鸣:《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284页。 白话报》,1903年12月19日,林白水创办《中国白话报》;戊戌变法后,《安徽俗话报》、《宁 36波白话报》、《苏州白话报》、《伊犁白话报》等纷纷涌现。这些白话报纸把白话文的词汇、语法最大限度地传播至民间,为民国的白话报业的兴起奠定了群众基础。后来国统区的《申报》、《社会月报》等报纸都成为白话传播的前沿阵地。 进入2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白话报也蓬勃发展。1922年上海创立的《向导》周报,发行量最高时达10万份。面对工人的报纸在上海有《劳动周刊》、《上海总工会五日刊》、《上海工人》,北京有《工人周报》,湖北有《工人导报》,天津有《工人小报》等等。1925年创刊的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10期后发行量达3万份。一批受众为农民的报纸纷纷涌现:如广东的《中国农民》月刊、《农民运动》、《犁头》;湖南的《农友》,湖北的《湖北农民》、《湖北农民画报》,江西的《江西农民》、《锄头》、《血潮画报》,山东的《山东农民》、《山东农民画报》,陕西的《耕牛》等等。这些以工人、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对国语向底层民众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报纸的廉价特点使人人都买得起,从而大大扩大了读者群,增加了发行量,进而又吸引了大量的广告,使报纸的印刷和发行获得了经济来源。这使得报纸的经营方式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变——不必依赖政府或者政党的补贴,也不必受制于某个党派,而完全实现企业化经营。经营方式的改变,使廉价报纸在内容上实现了由“陈述政治观点”向“报道新闻”的转变,受众定位也由一定的群体或阶层转变为平民大众,报纸的形式和内容也都趋于通俗化和趣味 37性。这一点对语言的传播非常重要。国语的传播并非一句口号,也并非上层的知识分子或者政府单独可以奏效的,它必须有合适的传播途径,必须让人们耳濡目染,必须能够进入大众之中。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语法规范的辐射和影响。 国内共同语的确立,为海外华语的统一与传播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洋出现了大量白话报纸,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同时,南洋的华人,不管是讲粤语的还是讲闽语或是客家话的,都到上海聘请会讲国语的人到南洋,给他们的孩子用国语进行教育。这为国语在海外华人中的传播起了较大的影响。 ?杂志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与报纸相比,杂志的篇幅比较大,因而信息量也往往较报纸更加丰富。另外杂志对于事件的解释、挖掘和动向预测比报纸更加深入。杂志对个人的思想影响往往比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媒介更深刻。在民国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和民族思想的改造方面,杂志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从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新青年》杂志就开始了关于白话文改革的讨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蔡元培等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者们在理论上与保守势力进行斗争;同时《新青年》也开始大量刊登白话文传作的作品。其后推出的《每周评论》也促使各地相应的白话杂志出现,如《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新社会》、《学生周刊》、《少年中国》等也纷纷兴起,传播白话文。鲁迅、冰心、郁达夫、胡适的小说创作,进一步把白话文的作品推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不过从杂志的受众来看,主要影响的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对工农的语言产生极大影响的主要是共产党领导创办的一批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这些刊物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把国语通过书面的形式传播到社会的底层,传播到工人和无产者阶层。 ?无线电广播的传入与发展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36 方晓红主编,俞香顺著:《传媒?语言?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14,17页。 37 周鸿铎主编:《应用传播学史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4,15页。 1922年12月,无线电广播由美国人EG?奥斯邦传入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广播电台。此后不久北洋政府责成东北无线电监督处负责筹建广播电台。1926年后,哈尔滨、奉天、天津、北平等地的广播电台相继播音。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投入使用,发射功率达到500瓦,直接隶属于国民党宣传部,到1932年,这座电台的功率扩大到75千瓦,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管辖。1936年1月,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广播事业处理处。在中央建立广播电台的同时,地方上也纷纷建立广播电台,而且民营广播电台 38也大量涌现,到抗战前夕,广播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 洋人在中国建立广播电台,其工作语言有英语也有汉语,国民党的电台则主要是汉语,“九?一八”后,日本在东北三省建立了密集的广播电台网络,用汉语广播来实现他们的殖民统治的目的。虽然外国人、国民党以及其他民营广播电台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汉语的播音,在客观上促进了国语标准音的进一步传播。 广播是以声音符号传递信息的媒介,它与印刷媒介不同——它诉诸人的听觉。人的有声语言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比文字更具有可信度和感染力,声情并茂的传播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而且大量的音响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让人彷佛置身其中,对语言的接受显得更加容易简便。很多人通过听广播获得了对国语标准音的深刻认识,也在感情上对国语标准音更 39加贴近,在心理上更加易于接受。 如果说洋人、国民党中央以及地方的广播电台的受众是城市居民的话,那么共产党的广播电台的建立,则把国语标准音传播到了乡村。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中要求“各地应经常接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应不惜代价设立”。共产党的广播,其受众主要是广大农民,共产党一方面帮助农民扫盲识字,另一方面用广播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苏区、根据地的广播事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有机会接触国语标准音,也为建国后普通话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广告业的发展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五四”时期,具有革命性的报纸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想,同时为抵制洋货刊登了大量民族工商业的商品广告。广告媒介也迅速发展,除了传统之外,还增添了霓虹灯、车船、广播、路牌、电影、月份牌等。国民党统治时期,主要的广告媒介有报纸、杂志、邮寄广告、交通广告、橱窗广告、广播广告等。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广告行业已出具规模,大小广 40告公司近20家。广告内容的增加,广告媒介的多样化,使广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超越了市场的范围,从报纸到广播,从橱窗到交通指示牌,到处可以看到广告的身影。这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已经融入了大众的语言之中,对大众的流行语言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很多殖民主义色彩浓重的语言也在广告上表现,这也造成了中国近代语言词汇中殖民主义色彩浓重的特点。 ?电影的进入与发展对国语传播的影响 中国的电影,始于1905年任景丰的尝试。辛亥革命后,新民公司成立,并且于1913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的摄制,对此后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17年后,商务印书馆开始进入电影业,虽然前后持续时间不长,但是对传播新文化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五四以后,从1921年到1931年十年间的电影来看,艺术上并没有多少突破,但是电影公司的增加,电影演出的频繁,在对国语的传播上是有积极作用的。电影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效果,这种效果对于官话的传播可谓润物无声,在电影的发展中,国语 38 郝朴宁,陈路等著:《中国传播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08,211页。 39 周鸿铎主编:《应用传播学史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8页。 40 郝朴宁,陈路等著:《中国传播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12页。 也进一步深入人心。 从受众的角度看,国统区的电影主要在大城市,面对的是城市市民和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对城市底层大众的语言影响甚微。随着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国防电影运动的勃兴,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1938年1月)的成立,电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性逐渐突出,也从市民的比较狭小的受众范围扩大至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底层的工农。共产党“延安电影剧团”的成立,“昆仑影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人民电影的兴起,使得这种既有影像又有声音的传媒形式扩散至广大的乡村,同时也将国语的传播进一步影响至乡村。 5(余 论 民国时期“国语”的传播状况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最终形成和更大范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民国时期与西方诸国的交往,使外国人对中国的语言与文化产生兴趣,在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同时,西方人(尤其是传教士)也在学习中国的语言与文化,编写了不少如何学习汉语的小册子。虽然传教士对汉语的传播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传教或者是为侵略服务,但是他们在客观上还是促进了汉语的对外传播。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作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丁启阵《秦汉方言》东方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贺豋崧 著,石汝杰、岩田礼译《汉语方言地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6月版; 汪启明 《先秦两汉齐语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8月。
本文档为【方言与中国文化-自编(学生参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4KB
软件:Word
页数:98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