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举报
开通vip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 《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第24卷第1期苏州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ou(SocialScience) Vo1.24No.1 Feb.2oo7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 —— 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汪碧云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苏州日报》是一份带有浓郁...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 《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第24卷第1期苏州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uzhou(SocialScience) Vo1.24No.1 Feb.2oo7 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 —— 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 汪碧云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苏州日报》是一份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报纸,其办报风格和版面设计,体现了鲜明的水乡文化 特色和外柔内刚,精巧细腻的文化品格,与吴文化的艺术本质一脉相承. 关键词:苏州日报;吴文化;版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2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0695(2007)01—0138—03 号:1672— 《苏州日报》主要是在苏州本市发行的综合 性地方报纸,涉及的报道范围比较广,涵盖的信 息量比较大.它既有一般党报的专业特色,又保 持了自己的办报风格,深受本地百姓喜爱,又使 外地人刮目相看.只要深入解读《苏州日报》, 你会发现它不但严格遵循新闻规律,而且在办报 形式上承袭和借鉴了本土地域文化的理念.吴 文化艺术创作中的细腻,精致,平实风格,能在 《苏州日报》的版面设计上见到其投影. 一 ,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 水乡文化特色,可到水乡古镇的石板路上去 体验.在苏州,街巷临河延伸,河岸依依杨柳,石 栏石凳相连,房屋贴水而建,与水巷驳岸一起构 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再加上有对比 色彩的粉墙黛瓦,还有无处不见的小桥,极富 “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意蕴.苏州的这种 美,不仅融人人的心里,也渗进了苏州的报纸里. 《苏州日报》的”沧浪”版,是苏州文人舞文 弄墨的地方,他们在上面或抒情,或感叹.如果 你看到的就是这些,那就太可惜了,因为你遗漏 了它版式设计上的景致.在”沧浪”版,编辑很 少用线条去分隔文章,例如2005年11月26日 的”沧浪”版,整版总共有七篇文章,在划分七篇 文章的时候就没有使用线条,而是依赖自然的空 隔.一行行自然的空隔,犹如一条条水巷,把一 户户”人家”分开了.每篇文章布局相同,犹如 格局相似的”人家”错落有致地依傍在水道两 旁.这里没有浓艳的景致,但有一份淡雅的悠 闲.在这一版上,一幅《秋天马场》的油画和一 幅配合文章的说明性插图,是整个”沧浪”版仅 有的色彩,它们分别被安排在版面的两角,使版 面整体上看上去淡雅古朴,一如苏州古城的建筑 风格.这样的版式特点,与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十分相似:崇尚精神,而不看重表现这种精神的 形态;注重主观情愫的抒发,而不追求艺术布局 上的刻意人为.就像喜欢苏州美景一般,我喜欢 “沧浪”版这样的”淡妆”.无论是照片或是插 图,它都是淡色调的,与这里的文人气质很相配. “老苏州”版也是个值得驻足观赏的地方. 这里有对新苏州的赞美,也有对老苏州的怀念, 内容涉及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2005年11 月4日的”老苏州”版,就介绍了《阳春面》,《苏 州弹词中的鞋履文化》这样的特色文化.在版 式设计上运用的线条也非常少,边沿竖排的两篇 文章,将里面的5篇文章包围了起来.中间的隔 断也用了留白,仿佛苏州纵横交错的河道,让人 联想到依山傍水的好景致.”老苏州”中一个 “老”字,点明了该版的特点,因此版式也传递出 一 种不可忽略的久远的年代感.一篇《遥对城 墙的”破箬帽”》扣印在微黄的底纹中,插图是手 收稿日期:2006一O9—2O 作者简介:汪碧云(1984一),女,江苏宜兴人,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广播 新闻专业03级学生. 138 工白描,十分纯朴,水乡古镇的味道油然而生. 特别有意思的是,每篇文章的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旁都有一杯咖 啡图案.以我的理解,它寓意品文犹如品咖啡, 需要慢慢地品尝,才能领悟其中的味道.这种 版式,有一种返古的意味,似想让读者从中回味 老苏州那千年的古代文明,由此产生怀旧之感. 这样的版面,内容和形式是和谐而统一的. 二,外柔内刚的双面绣风格 在吴文化的滋润之下,苏州民风柔和,温文 尔雅的才子佳人甚多.《苏州日报》继承这样的 文化风气,版面设计线条柔美,色彩缤纷而不张 扬.像上面提到的”沧浪”版,”老苏州”版,都 是给人以这样的感觉:无论是文人笔墨还是明间 艺术,都追求雅致而舒展.吴文化中当然也有阳 刚的一面,但这阳刚是内在的,犹如苏州历史上 的范仲淹,顾炎武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这是 典型的苏州刺绣精品”双面绣”风格.它可以在 绣品的两面,同时绣上精美的图案,其一举两得 的艺术效果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同样,《苏州 日报》的版面设计也是细腻和阳刚两种风格兼 具.比如”要闻”版,”现场”版等便属于阳刚风 格,它们的版式设计略显粗犷,标题凸显醒目,重 在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它反映出吴文化艺术中 的另一面品格. 我们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它在报道的过程中应该不带主观色彩.出于 这个新闻基调,报纸在版面设计上也要考虑相应 的风格,达到协调和统一.《苏州日报》的新闻 版基本上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文章内容充实; 文章与文章之间,线条清晰,板块结构简洁而明 快;对于重大新闻标题的处理,醒目突出.例如 2005年11月13日的”要闻”版,上面有7篇通 讯,1篇图片新闻,1篇长消息,1篇深度报道,容 量相当大.在这一版的版面安排上,编辑合理利 用区域,直接以黑色直线划分界线,使内容看起 来紧凑有序,整齐划一.虽然配有图案,但新闻 版每个版面的主色调是一致的——统一的黑色 字体,红色着重号,无不透露出新闻报道的严肃 性.这里就没有”阴柔”的味道. “现场”版是一个非常贴近社会民生的板 块.它的新闻大多反映社会现象,并通过评论对 读者有一定的建议和警示.有关市民经济,生 活,健康,服务的新闻,在那里都可以找到,因此 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它的版面设计也不乏新闻 版面的严肃性,在有序的线条划分下,新闻报道 多而不乱,区域之间有棱有角.较之其他版面的 图片,这里的新闻图片通常以说明性的照片为 主.照片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很强,对读者具有视 觉冲击力.例如2005年l1月20日的”现场” 版的两张巨大的照片,就被摆放在版面显要的位 置,有先声夺人之效应.这样的图片,便不再淡 雅柔媚,而是具有阳刚之气.由此可见《苏州日 报》柔刚兼容的特点. 柔刚兼容,也是苏州的文化特点.人们都说 “小桥流水”,”吴依软语”体现的是阴柔美,其 实它远远超出这一个性.比如体现苏州建筑意 韵的”粉墙黛瓦”,虽只有黑白两种色彩,但它的 色彩包容性却十分强.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 彩,都能与其构成美妙无比的画面.可见,阴柔 与阳刚是完全可以兼容的.而这一文化特点,恰 恰吻合了《苏州日报》版面”柔刚兼容”的做法. 三,精巧细腻的细节设计 精巧细腻,能让我们想到苏州着名的工艺美 术作品,如苏绣,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玉雕, 缂丝,剧装戏具,民族乐器等等.宋应星在《天 工开物》中说:”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可见苏州人的细腻精巧集中表现在他们的工艺 美术品上.《苏州日报》也有这个特点.在版面 设计中,当编辑将文字,图片,线条,标题等不同 元素排列组合到一起时,每一种元素的运用,都 体现了地域文化中的精雕细琢精神. 《苏州日报》”视觉”版是以图片为主的一个 版面,对图片选用很讲究.我总结了一下该版 的特点:一是有视觉冲击力;---是有新闻价值;三 是主题集中.例如2005年11月15日的”视觉” 版,主题为”启程”.整版总共有五幅图,被划分 为左一右四的局面.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联系,编 辑也用特殊手法把它们贯串了起来.例如图片 《小狗穿冬衣》中的主角小狗,它已经穿越了自 己的图片,而将头伸向了另一幅照片.此处设 计,有趣而巧妙,突破了图片平铺的呆板与局限. 这样的设计,别致而艺术,夸张又真实,会受到不 同读者喜爱. “流行”版编得更是年轻而有活力.尽管它 l39 仍沿习着传统和正规的东西,但不受形式的拘 泥,它更追求个性,突出生活的五彩斑斓.追求 流行,是”流行”版的特色,所以它色彩欢快跳 跃,不仅使用新颖的图片配合文章,而且使用了 许多活泼可爱的卡通插图,有的篇幅还运用了彩 色底纹.例如2005年11月15日的”流行”版上 的《成绩让我傻了眼》一文,运用了绿色底纹,给 整个版面增加了活力.另外,文章的文字不再沉 默,也追求起个性来.一首题为《太多烦恼》的 诗,有六小段组成,有趣的是,它每一段都成规则 梯形,整体效果非常别致.由此可见《苏州日 报》在版式上精雕细刻.这也正是吴文化艺术 形态的主要特色. 我们知道,吴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是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的.苏州最早的勾吴 文化”是外来区域文化(中原周诸文化)与本土 文化(江南土着文化)整合的产物.从一开始, 勾吴文化就属于一种杂交型的文化;同时,它博 采众长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已经显现,这对后 世的吴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永新主 编《吴文化读本》第15页)从《苏州日报》版面设 计的特点来看,它的确是在不断地”兼容并蓄, 推陈出新”.作为一家党报,自觉地把优秀的地 域文化传统,运用到内容编辑,版式策划等诸多 方面,这就能够使之在文化色彩上特立独行,别 具一格,自然也会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和欢迎. (指导老师:高建国) (责任编辑:政梁) (上接第137页) 道的本土性,因而颇受本地百姓欢迎. 从上面分析看出,《苏州日报》从不同角度 体现了新闻的本土化.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我认 为与本地深厚的吴文化传统的影响有关.所谓 吴文化,就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人民在 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其核心是指吴地人的精神风貌,观念意 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苏州日报》抓住了 这一点,以此作为地方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优 势,再加上现代经营方法和新闻采编手段的运 用,依托苏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报纸便体现 出了与众不同的办报理念与特色,使其在党报的 竞争中独树一帜,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那么,《苏州日报》是如何利用本土文化(即 吴文化)来经营媒体的呢?我认为有三方面的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一是抓住本土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加以 传播.上面从”地方上的大事和政经成就”, “本土的民生新闻”,”本土的文化及历史遗存”, “本土的教育新闻”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苏州日 报》,实际上它代表了苏州吴文化中的精华.苏 州的亲民政策,苏州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苏 140 州重教尚文的传统,苏州经济上的现代化发展, 都是本土最富特点也最突出的文化特点,更是广 大的苏州百姓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自豪的内容. 《苏州日报》把它当作重点传播的对象,自然是 深受读者欢迎;二是以本土文化的理念来经营媒 体.苏州本土文化的理念,其核心是古今融合, 重文亲民,文经兼顾.而这也正是《苏州日报》 的新闻采编思想,我们通过上述四点内容就可 以看出;三是既恪守本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 中最优秀的部分.我们肯定上述内容,并不意 味《苏州日报》就固守它们而自封,恰恰相反,这 张报纸同时体现了在文化上的极其开放的态 度,最明显的就是它对先进文化内容的热情包 容.《苏州日报》上的许多版面并不都是针对本 土文化来设的,它还有不少如”网络”,”汽车”, “时尚”,”红粉佳人”等版面.表面上看,它们是 对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背叛,实际这 种传播对象的包容与扩展,也是吴文化精神的体 现.从这一角度说,《苏州日报》应该是本土文 化最忠实的传播者了. (指导教师:高建国) (责任编辑:政梁)
本文档为【用灵动的设计张扬地域文化色彩——简论《苏州日报》的版面风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