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举报
开通vip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专 业: 办学形式: 年 级:2009 级(专升本)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单位: 教学单位: 沈阳 完成日期: 2011 年 月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年级 函授或业余 学号 专 业 教学单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单位 毕业论文起止时间 自20 年 月 日 , 至 20 年 月 日 一、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及结果形式:...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 毕 业 论 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专 业: 办学形式: 年 级:2009 级(专升本)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单位: 教学单位: 沈阳 完成日期: 2011 年 月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年级 函授或业余 学号 专 业 教学单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单位 毕业论文起止时间 自20 年 月 日 , 至 20 年 月 日 一、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及结果形式: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 I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进度安排: 四、研究所需条件及收集的资料: 五、指导教师对选题的评语: 本文选题就有(一定、较强)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指导教师签字: 2011 年 月 日 六、教学单位学术委员会意见: 教学单位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20 11 年 月 日 II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目 录 摘要 ........................................................... 1 前言 ........................................................... 3 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 5 二、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创立 ................................. 7 (一) 蒙养院(园)制度的确立(1903,1918) ...................... 8 (二) 幼稚园制度的确定(1919,1949) .......................... 9 三、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 11 (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前教育 ............................. 11 (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前教育 ............................. 11 1. 80年代:集体办园为主,少量民办园出现 ......................................... 11 2. 90年代: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学前教育走向市场 ........................... 12 3. 21世纪: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办量办园为主体 .................. 13 四、 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对策 ............................ 14 (一)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 14 1. 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 14 2.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 15 3. 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 15 4. 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 16 5. 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城乡差距大 .......................... 16 6. 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17 7.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来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 17 (二) 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对策 ................... 18 1. 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价值的重视与领导 ................. 18 III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 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18 3. 加强依法治教,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立法保障 ............................... 19 4. 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 20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 21 6. 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 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与服务机 构 ........................................................................................................................ 21 7.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扶持农村幼教发展 ................................... 22 8. 实施补偿性援助,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 23 五、 结语 ...................................................... 24 参考文献 ........................................................ 26 致谢 .......................................................... 28 IV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摘要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中国学前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殷周时期,在近代实现自身的转型,在现当代获得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我国学前教育在与世界学前教育同步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自身明显的发展特点。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消除贫困、缩小弱势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21世纪通过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之历程的理性疏理和盘点,特别是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问题,并基于这个研究提出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应对的策略,有助于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面向新世纪的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发展历程 问题和对策 1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the cornerstone of whole life development and carl be dated back to Ying and Zhou Dynasty(Modem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a history more than 1 00 years(It has played all important role in advocating basic education,improving citizens’ cultural level,pushing social economy forward, eliminating poverty,shortening the gap between the inferiorities and the rest and even in rais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enjoys its own character while developing with the pace of whole(By recall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preschool education’S development in 21“century,especially by systemically analyzing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s and problem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of our country,we Call find out effective Strategy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in future(It would benefit fulfilling the program of“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Turn of Centuries”,advocat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oroughly and improve quality and level ofpreschool education facing new century(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Process History Problems and Strategy 2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前言 从1903年,湖北幼稚园开办,中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建立。至今100余年历史。 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可分为三期:1903年至1936年为起步期,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工作在学前教育理论著作中附带进行;1937年至1976年是挫折时期,在国内外社会变局的影响下,研究处于停滞状态;1976年至今是恢复与发展时期,研究工作渐趋成熟。作为年轻的学科,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诸多领域尚待开拓。1903年至1936年,是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关这一时期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很难见到。没有专门的中国学前教育史著作出版,部分学前教育专家在研究学前教育理论时(附带涉足学前教育史领域。当时出版的学制、管理、书院、女子教育、科技教育、地方教育等专题教育史著作种类繁多,唯独不见学前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另一方面,就连通史类的中国教育史专著里,也没有中国学前教育史的影踪。只有少数教育史方家对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关照,如舒新城于1927年在《教育杂志》19卷第2期发表《中国幼稚教育小史》,便是较早研究中国学前教育史的论文。但总的来看,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仍主要反映在张雪门、张宗麟等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学前教育理论著作中。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雪门的《幼稚教育新论》,全书共六章,与中国学前教育史研究相关的内容是:史料的功夫已有所加深。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宗麟的《幼稚教育概论》,共九章。该书对世界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有简单的总结。其中,粗线条地勾勒了我国从1903年到1926年学前教育发展的概貌。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宗麟的《幼稚园的演变史》,共七部分。概述了从1903年到1935年间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幼稚园的演变史》,书中关于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是当时最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直到“抗战”爆发丽,我国还没有出版一本专门的中国学前教育史著作。 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些在学前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耕耘的学者,只是在其理沦著作中,对中国学前教育史进行了初步总结。对1937年到1949年间的学前教育研究,由于多种原因几乎不见这一时期的重要论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逐步安定,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但研究工作仍无重要起色。这种状况延续到文革结束。1982年,由钟昭华、唐淑、尹德新编辑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是一重要成就。近20年来,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专著出版了12种,既有通史性质的研究,也有断代史研究;除上述专著外,中国学前教育史,有部分成为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如牟映雪的《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研究》(1999年)、王春燕的《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2003年)等博士学位论文[1-3]。 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史的通史性研究相对成熟(在中国学|j仃教育史专著中,共有6种通史性的著作。其中,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李定开编著《中国学前教育》,均出版于1990年,可以视为中国学前教育史专著的开山之作。但是,专题研究亟待拓展,在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史的专题研究中,王春燕的《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几乎是惟一的成果,因而亟需拓展。故从拓展的专题来看,本文主要从中国学前教育当前面临的的管理、经费、体制、师资、中外学前教育交流等方面,迸行探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议报告中就将“儿童学前教育与保育: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作为学前教育部分的标题。这充分反映了OECD成员国已经意识到了在人生早期向幼儿提供教育资助的深远意义:这是面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 学前教育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 4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国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学前教育思想。其后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曾或多或少地论及学前教育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欧美一些著名教育家如瑞士的培斯塔洛齐、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以及意大利“幼儿之家”的创办者蒙台梭利等人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6]。 一、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中华民族关于幼教的理论由来己久。古人已经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强调教育子女要从小抓起。早在殷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学前教育思想。其后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曾或多或少地论及学前教育问题。提出“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列女传》卷一)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可以被看作中国古代学阿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是目我们所能见到的比较全面地论述学教育问题的著作。 所以颜之推完全可以称的上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学教育思想家。宋代理学家朱熹编写的《章蒙须知》,对当代和后代的学教育思想都产生过巨大影晌。林通说:“父善教子杆,教于孩提。”(《省心录》)孩提,一般指二三岁之问。程颗、程颐也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教子者,当其婴孩,鞠予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二程遗书》卷二)在理学当中,最能说明学教育意义与价值的要算程颢的一段话:“古人虽胎教与保傅之教,犹胜今日痒序乡党之教。古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人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见有铄,更有甚天理?须人理皆尽,然尚以些秉彝消铄尽不得,故且恁过。一日之中,起多少巧伪,萌多少机陷,据此个熏蒸以气动气,宜乎圣贤之不生,和气之不兆也。”(《二程语条》卷二)在程颢看来,学前教育(胎教与保傅之教)比学校和 5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社会教育(瘁序乡党之教)更为重要,对于日后的成才和成人的价值更大。如果人在幼年时,“耳目游处,所见皆善”,就容易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反之,人在幼年时期,就“所见皆不善”,刚刚能说话,就学些污言秽语,每天都见到许多奸诈机巧之事,那么他的天理必然受到遮蔽,以后尽管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他也难以成为圣贤之人了。学前教育为什么具有如此理您的效果昵?我国东晋思想家葛洪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葛洪认为,良好的学前教育有着巧夺天工之妙,可以做到习、性自然混成一体。他说:“少者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葛洪:《抱朴子》)也就是说由于儿奄能够精神专一,记忆牢固,所以早期学习到的东西能够与人的自然资质浑然为一。颜之推认为:“幼而学者,如F1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颜氏家训?教子》)可以说,颜之推已经萌生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他最推崇的仍然是学前教育,所谓“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便是对学前教育的充分肯定。因为在颜之推看来,实施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可以节省教育时间,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子生咳是,师保固明仁智礼义导习之,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入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刚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颜氏家训?教子》颜之推以其特有的教育家的睿智意识到,当儿童尚在婴儿时期,能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施加教育,不仅教育者可以有效地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而且可以使儿章在教育的过程中免去许多惩罚甚至皮肉之苦。这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受教育者都是有益的。”可见,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聪明、智慧于世,与我们的前辈十分重视学前教育是分不开的。对于幼儿教育,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总结出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如在教育对象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与当代一位教育家提出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异曲同工的:在教育方法上提出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身教示范”等,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7-12]。 6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创立 学前教育的近代化,是指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制度相适应的传统学丽家庭敦仃,逐步向’J近代化人J二业,上广:和资本主义发展十?适应的近代学前公共教育转化演变的历史过程。?这是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与教育传统,在蒙养之教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关于学前公共教育制度的理念却并非来源于我国古代悠久的儿童教育历史,它是一种“舶品”。如果把1903年9月我国第一所官方不办的湖北武昌幼稚园作为我国学前公共教育制度不端的标志,那么,我国学前公共教育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仅行进了一个世纪的路程。从学酊教育制度在这片国土上落地生根的那个时候起,中国幼教界就一直在致力于使来自异域他邦的理论和观念本土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教育新思潮风起云涌, “民主与科学”、“教育救国”成为时代呼声。中国幼教界亦乘风破浪,掀起了幼稚教育中国化的改革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幼儿教育思想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欧美一些著名教育家如瑞士的培斯塔洛齐、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以及意大利“幼儿之家”的创办者蒙台梭利等人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效法同本迸行变法维新,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章,并主张从幼儿教育抓起。康有为设想了四级教育制度,其中3--5岁的幼儿教育为第一个教育阶段,国家应设立育婴院。梁启超在《教育政策私议》中介绍日本学制时,也提倡设立两年制的幼稚园?。先进思想家们的积极宣传(为学前公共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清政府迫于压力,于1901年宣布实施新政,教育改革是其内容之一,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开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1904年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指出:“各国皆 7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所设之蒙养院,为保育三岁以上至七岁幼儿之所,令女师范尘为保姆以教之。??”由此可见,葵卯学制规定设立的蒙养院已属于幼儿园性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真正实施即由此开始。 在从传统的学前家庭教育向有组织的学前公共教育转化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三部近代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既是学前公共教育发展到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对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实际进程先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正是随着三部近代学制的演变而逐渐摆脱传统家庭教育的束缚,逐步建立起与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学前公共教育制度的。而且,作为整个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13-15]。 在20世纪这一百年中,中国的近代幼儿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对期。 (一) 蒙养院(园)制度的确立(1903,1918)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传统的封建教育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对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世纪末,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开始学习和介绍西方的教育制度。积极宣传儿童公育思想,为清末中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1901年,清朝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废除科举,并开始兴办新式学校。这种“兴学育才”的需要。是清末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社会基础。 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其产生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近代化的不端。清木出现的这批幼儿园有公办的、私办的,有独立设蔑的,也有附设的。据统计,1907年有蒙养院428所。同年,北京的京师第一蒙养院也宣告成立。1904年初,张之洞等人重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办称“癸卯学制”正式颁行,包括为幼儿教育专门制定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章程”规定,在育婴堂和敬节掌内划出一 8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院即为蒙养院,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保姆由乳媪和节妇训练而成。蒙养院章程规定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3,7岁儿童,每日受教时间为4小时,强调学前儿童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与初等小学之授以学科者迥然有别”。同时,“章程”又明确规定“蒙养家教合一”,建立蒙养院的用意还是在于加强家庭教育。《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它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作用,指出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和地位确定下来,蒙养院成为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我国幼儿教育从此由几千年的家庭教育走向社会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 ,当时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建设市胎教院、疗婴院、幼稚园的主张。1912,1913年教育部公布“壬子癸丑学制”,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招收未满6岁的儿章,附设在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或以“公立私立之蒙养园代附属蒙养园”。从这些规定看,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中的教育机构,但未单独成为学制系统的一级。蒙养园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不设于育婴堂、敬节堂内,而被纳入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这也标志着学前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蒙养园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蒙养园的发展,到1918年,单上海一地就新建蒙养园12所。蒙养院(园)制度。第一次正式确定了3,7岁幼几的专门教育机构在学制上的地位,但蒙养院(园)从形式上移植了日本近代的幼教模式,在思想内容上则依然是封建传统教育的延续[16-18]。 (二) 幼稚园制度的确定(1919,1949)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国的幼儿教育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幼儿教育也从近代学习同本转向主要学习欧美。1922年9月,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或称“新学制”。“壬戌学制”与“王子癸丑学制”不同,不再 9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采用日本的模式,而是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的框架。即小学六年,分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个学制规定的学前教育,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章”,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改变了以前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制中没有独立地位的状况,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新学制的颁布,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如1922年12月,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及第一师范分别设立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即南京鼓楼幼稚园。此后全 国各省市的幼稚园都有所发展,1927年,陶行知在乡村办起了我国第一批幼教机构。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制订了教育宗旨、教育政策,整理并充实了各项教育法令、法规。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创建了一大批各种不同类型的幼稚园。其中有公立的,也有私立民办的:有附属于其他学校机关的,也有单独设立的:有普通性质的,也有实验性质的:有设在城市的,也有设在农村的。这是幼儿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开创时期,形成了幼教机构的基本模式。从数量上看,幼稚园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47年,全国幼稚园数为1301所,有13万多孩子入园受教育。此外,同时并存的还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幼儿教育机构,这主要是指在苏维埃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老解放区的多种形式的托儿所、保育院,它们为培养和教育革命后代。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贡献。新学制的颁布,确立了幼稚园制度,我国的幼儿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实验、改革、发展的时期,一批教育家开始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在幼教界开创实验研究之风,使中国的幼儿教育走上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但此时期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又极不平衡[19-20]。 10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前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制定了发展方针和一系列的条例和规程,将幼稚教育改为幼儿教育,并列入学制体制中,其机构称为幼儿园,后经维持、改造、取消,到1954年已经陆续接管了外国在我国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接管了全国民办幼儿园,将之全部改为公立。此时,政府强调发展托儿所、幼儿园是为了帮助母亲们解决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问题,幼儿园、托儿所是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这一历史时期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是政府全面负责,办园主体是只存在公办性质幼儿园,也可以说,只存在国家教育权。这样的办学体制在计划经济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前教育 1. 80年代:集体办园为主,少量民办园出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1982年12月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规定:一“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民间办学的合法性。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得长期以来高度集权、国家包办教育的办学体制有了一定的松动,预示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应当指出,这个决定只是从纵向层面下放了部分办学权,即中央下放了一部分办学权给地方,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国家包办教育的圈子。1988年8月1日几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幼 11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地方性和群众性。发展这项事业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国家包起来,要依靠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一起来办。在地方人民政府举办幼儿园的同时,主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幼儿园不仅有全民性质的,大量应属集体性质的,以及由公民个人依照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举办的。” 从以上政策看当时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办学主体性质走向多元化,包括国家、集体、公民个人;关于办学主体格局的规定,提出了幼儿园应大量属于集体性质,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虽然在这一时期政府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但是因为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属于公有性质,所以企业办园也是带有公有性质。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办园越来越多,整个幼儿教育中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仍然非常少。这一时间整个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格局可以说还是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其中主要是集体办园所占比重较大,民办园仅有少量。 2. 90年代: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学前教育走向市场 幼儿教育走向社会化的现象的真正出现是在9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量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纷纷改制,幼儿教育作为企业福利项目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改革。其中一种改革形式就是把幼儿园推向市场,让幼儿园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改革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办学形式、办学主体更加多样化。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给幼儿教育领域带来了市场竞争,加速了幼儿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政策大力提倡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 12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育。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此时,在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学前教育开始走向市场,政府责任逐渐缩水。 3. 21世纪: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办量办园为主体 时间的步伐迈进了21世纪的大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整体转型的深入,大量的集体幼儿园,国有企业幼儿园纷纷改制完成;义务教育的普及开始全面展开。新时期的学前教育既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又面临强烈的市场需求。此时,民办幼儿园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各种需求,城市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正朝着公办与民办并存且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而在农村地区,随着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幼儿教育的正规化教育模式受到冲击,一大批的作坊式民办园突起。就在此时,教育部等部门适时提出了2003一2007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确立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了幼儿教育办学体制格局,即:“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 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办学体制是一个系统,办学体制的确立或变革必须回答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在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定位问题。《指导意见》提出的改革与发展总目标确定了新时期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及其格局。“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的政策回答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定位问题,即,政府在学前教育中处于引导与示范作用,引领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教育思想;而提供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体还是在社会力量。事实上,,政府对待各类教育的态度与责任,既影响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选择,又影响民众举办教育的态度与实践,还影响到公民个人对教育的抉择。因此,在当前的办学体制政策之下,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的举办,一方面,很 1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大程度上促进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民个人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在城市已基本形成了公办为示范,民办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格局。而另一方面,正如本文对办学体制涵义界定时所提到的,办学体制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不同体制此消彼长的过程,对社会力量办园的鼓励与支持,民办园的大量崛起的同时,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退居二线,起示范与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一影响最为明显,政府责任的轻微转移,政策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20-26]。 四、 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对策 (一)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1. 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一方面,人们同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士(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如社会上不少部门和人士将学前教育仅看作是一项“看孩子的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个体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国民素质全面提高中的奠基性作用,对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基础”的重要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这严重影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上,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即使在认知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少偏颇,重孩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 14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力、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儿童学习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2.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在当前政府精简机构的背景下,特别是由于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币要件缺乏应有的认识,冈而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省市幼教行政机构,除北京、天津等极个别城纷纷撤消,由基教处一名同志兼管,不少省市甚至没有幼教专职干部,或专职干部不“专干”,大大削弱了该地区幼教实际领导力量。还有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近几年的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中基本不提或根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这样的状况与当前新形势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是极不相称的。精简机构对克服一些政府机构的臃肿庞杂、提高办事效率是必要的,但并非所有部门都要压缩精简,而应视情况分别对待。对于当前国家社会经济、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部门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否则,眼前的失误不仅极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可能阻碍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它不利于一代人素质的提高,势必影响基础教育及其后教育阶段的质量与效益。 3. 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较低的立法状况对新形势下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真J下重视与支持,有效地协调学前教育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关系,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例如,由于缺乏有力的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法律的规范,不少地方在学前教育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和办园条件改善等方面,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 15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健康发展。又如,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有关政策的制约,近几年来,有一些单位随意关停并转幼儿园,或将幼儿园出租出售。针对这种情况,尽管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红头文件明令禁止,(但收效甚微(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师队伍的此外,近年,各种社会力量办了很多幼儿园,他们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群众,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对这些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师资格、收费标准、人事制度、办园质量及其视导、评估等缺乏应有的政策规范和必要的自主权保障,因而不利于社会力量办园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4. 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1995年),即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例如,在不少省市,幼儿教师培训尚未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许多地方的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等也大多与幼儿教师无缘。这既影响了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幼儿教师提高素质的积极性。特别是,有的农村幼儿教师至今仍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待遇,比如,他们的工资、职称、进修、医疗、保险等,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5. 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城乡差距大 2000年全国幼儿教师114(4万人!而专任教师为94(65万人!占74,。城市幼儿教师数为4H4(6万人,农村幼儿教师数为69(8万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72(99,。2001年一年间,专科毕业以上的教师就达到31(9,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中等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改制为专科而其幼师学生毕业人数大增的缘故。因此!,至1J2002年!幼儿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猛增到93(82,。2003年!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70(91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7(9万人!增长 16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幅度比较大!这说明幼儿教师队伍也在走向专业化。具体情况见表I,但城乡差距大!仅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来看!幼儿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还不到40,,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是非公办教师!学历较低!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差!这对于幼儿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是极为不利的。 6. 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1998年,幼儿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最高水平!也仅为1(36,,在1996—2002年间,幼儿教育经费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这与在园幼儿占全国普通教育总人数的996的比例相比,经费的比例过小,虽然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并且在2003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幼儿教育,“按成本合理收费”的改革,即按每一个幼儿园的实际 7.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来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近些年,幼教领域对教育科研日益重视,许多幼教工作者积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f=已取得了促成效。但侄学11i『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展卜(,我们认为月前还存在着不少不利因素。首先,近几年虽然国家级或省市级的幼教科研项目均有所增加,但与中小学相比,无论住项口数量还足在经费支持上都仍存在很大差距,这在客观上影响学前教育科研更普遍、深入的开展。其次,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缺乏对儿童行为、心理发展需要及其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也尚缺乏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缺乏分析、总结、提升自身教育经验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力量仍较薄弱。而这些与现在社会上尤其是一些教育行政和科研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忽视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密切相关。在不少地区,负责教育科研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士对学前教育的性质与作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学前教育科学性更是认识不足,因而使学前教育科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常得不到有力支待。这既不利于深入研究、认识儿奄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规律,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与教师培训按科学规律进行,从而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27-30]。 17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 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对策 1. 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价值的重视与领导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重视与发展的地位,加强对学前教育的主管意识,把学前教育发展切实列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中。应着眼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总结我国幼教50年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借鉴世界幼教发展有益经验,认真研究、制定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与近期且标。县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学前教育管理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以利于贯彻国家关于幼教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并落实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学前教育发展长远规划与年度计划。各级政府不仅要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的保障,而且应积极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 2. 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静教育是个体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近年来来自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表明,科学、适宜的学前教育对个体良好行为、情感态度、性格的形成,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而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升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商意 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章与未义深远。据美国,项长达30 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前者的学业完成率高、就业率高、成婚率高,而犯罪率低。该项研究结果还证明:每在学前教育上投资l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由此可见,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任何一个教育阶段。正如美国《教育研究国家重点》(1997年)所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对大孩子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忽略了五岁以 18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前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那就无法提供教育改革合适的道路图”。美国的学前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与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密切联系的。尽管美国长期面临着巨大的福利保障赤字与财源危机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政府与国会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平衡预算,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但托幼事业的经费不但没有减少,而且逐年增加在国会讨论政府预算案时。克林顿总统要求给予幼教育全额拨款。如上文所述,联邦一级针对学前儿章的保育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发展资金,这为促进儿章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入学准备及未来的学业成功、生活幸福,以及幼儿教师素质提高、学前教育科研的深入不展和受惠儿章范围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美国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O,6岁的儿童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而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长期以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与1.3亿的学前儿童规模极不相称,从根本上难于支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规模缩减,特别是学前教育质量在不少地区出现严重下降,“十五”期间相关发展目标没有实现,“十一五”期间仍有迸一步下滑的危险。这种状况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究其原因,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我国幼教经费的严重短缺不无关系,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长期缺乏基本的财力保障。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不仅是应该的、必须的,而且是追切需要实现的。 3. 加强依法治教,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立法保障 “依法治教”是发达国家对本国学前教育投入和事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教育事业朝着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下,我国学 19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前教育也开始走向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但主要是围绕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办园体制改革和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指导等方面展开的,如《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1987)、《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加强学前班工作的意见》《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1995)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等。但关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一一学前教育的投入,至今还没有明确而专门的法律规定。我国比较集中以法律条款规定有关教育财政问题的是《教育法》,这是我国教育的一部根本大法,在第七章专门规定了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问题(第53条至66条),但却没有对学前教育投入的明确规定。我国的幼儿教育经费一直以来是包含在义务教育经费之中的,没有单独的预算,长期以来中央财政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相应地,各省、市、县也少有或没有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即使有了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提出的预算建议,由于没有预算单列,所以很难在政府预算中得到反映,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学前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脱节,这在根本上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财力保障,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律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确定性、公开性的特点,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其预算单列和合理使用,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求。从前述可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呼唤立法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学前教育立法对保障事业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启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与现实需要的调研,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学前教育法》,重点明确规范学前教育的责任、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办园条件、经费投入、教师责任与权利、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 4. 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广大幼教工作者应充分认识与重视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加强对新形势下儿 20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童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早期环境、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学前教育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等的研究,深入探讨儿童早期发展和学前教的独特性与规律性,以更科学地按照个体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进行教育,促进儿章的健康、和谐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新形势下事业发展政策、体制的研究,在人员、经费、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倾斜、给予应有保障,以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必然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予以进一步的重视,将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帮助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更新教育观念与思想,改善师生互动与教育行为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保障素质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普遍、全面的实施。同时,要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待遇。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地研究、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和进修等问题,以保障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与素质的提高。 6. 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 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 教育与服务机构 地方政府当然有责任继续办好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并使其成为当地幼儿教育的骨干和示范;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还应继续办好所属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 21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由社区或由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当;我国学教何还是以证胤教育机构为主,而受经济和人口两人要素的制约。要尽快满足儿章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主要靠发展诈规化的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以社区为依托,依靠基层社区各部门的力量,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的各种芷规与非证规的学前教育和早期服务机构,如幼儿园、幼儿班、儿童活动-p心,儿龋r1托中心、亲子乐园等,组织、实施各种丰富多彩的、适于儿章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并加强对其办园条件、教师素质、办园行为和教育质量的视导、评估和引导,以既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又有利于满足更多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与服务的需求,并促进更多儿童在早期积极、健康的发展。 7.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扶持农村幼教发展 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教育部要同其他部门相联合,统筹管理辖区内的幼儿园,办好示范园,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和督导制度,以规范办园行为和办园方向。各级政府部门应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办园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用于举办不同体制、不同形式的幼儿园,发挥社会力量办园的主体作用。我国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民办幼儿园将成为幼儿园的主体。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大部分是民办的。如,在美国,学校附设幼儿园实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而幼儿园、日托中心、母子游戏中心等大多属民办,多由集团经营。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幼儿园大多出企业、团体、私人、慈善机构主办。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尚且短缺,更何况学前教育。因此,由国家包办学前教育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居民家庭收入增加,个人素质提高,人们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 22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切,经济承受力有所增强,这是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我国的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它兼有教育、公益、服务、产业等多重属性,因此,它不能由政府包办。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民办学前教育不用国家经费,为几百万名幼儿提供了入园机会,为几百万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几十力(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为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加大农村幼教的管理力度。由于农村地区的政府投资很少,在农村地区更应该积极鼓励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办幼儿园,在农村各乡镇,教育部门应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这些幼儿园在农村的示范作用。这些幼儿园要面向本社区内的幼儿园,做好科研、教师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 8. 实施补偿性援助,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发达国家,如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具有明显的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处境不利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差距,促进了他们的学业成功,为美国基础教育在更大程度上的成功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迸了美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近年来,英国、埃及、印度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都把为贫困儿童从出生起提供科学的学前教育,作为其消除贫困、缩小社会差异的治本之策,并加大投入实施学前教育的国家行动,通过科学的学前教育促进贫困和弱势儿童早期潜能的充分发展。在我国,同样存在着贫困儿奄、残疾儿煮、少数民族儿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学前儿童,这些儿童明显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是我国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是不 无裨益的。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具有偏向城市,偏向公办园和少数机关园,扶强而不助弱的特点:财政投入的地域之间、幼儿园之间和幼儿之间严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从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基本 2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分析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国家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投入不足,缺乏政策性的倾斜或保障,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弱势群体和正常儿童之间分配不公。如果不及时地加以规范和引导,这种不均衡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它将影响一大批儿帝甲(等地亭受教育资源,其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学习机会的获得将受到损害,进而导致这些儿章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低下。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在发展学静教育事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导向与调控作用,在保证各地区、各主要方面基本财政供给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中西部农村及其他贫困、欠发达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对处境不利的弱势儿奄群体实施补偿性援助,保障贫困欠发达地区儿章和弱势儿章的基本的学习机会和受教育权利,充分体现政府的意志,从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和健康发展[30-33]。 五、 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世代因承,积淀了极为丰厚、值得称道的幼儿家庭教育传统。我国早在殷周时期就萌发了学前教育思想。其后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曾或多或少地论及学前教育问题。对于幼儿教育,总结出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同时,在学前教育思想探索中,提出了不少远见卓识:但是关于学前公共教育制度的理念却并非来源于我国古代悠久的儿童教育历史,它是一种“舶来品”。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受限于封建体制的约束、桎梏,幼儿教育无法实现自身的转型。满清末期,列强入侵。为挽救皇权,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主张办学常,其中包括兴办幼儿公共教育机构。1903年初次诞生于中国领土的第一个幼儿公共教育机构以及在湖南等省扩增蒙养园等举措,纵然是 24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首创,但其宗旨显然十分有限1903年,少数筹办洋务官员,突破仅固于家庭教育的环节,迈出历史性步伐,创办了我们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儿童进入小学之前的第一个公共教育机构,其意义十分深远。中国幼教百年多历史,与同期一些国家幼教历史相比较,有着很大区别,因为它经历了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从而形成自身发展特点。 1. 兴办幼儿公共教育机构的目的、任务,必然从属于时代需要和政权性质 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曾经为幼儿教育机构颁布了不少政策、法规。例如,1915年在《国民学校令》中明确“蒙养园以保育满三周岁至入国民学校年龄之幼儿为目的”,1943年在《幼稚园设置办法》中规范了幼稚园园长和教师的任职资格。当时,公、私立等类型幼稚园的数量逐年增长,1946年全国幼稚园数量1:91924年增加5倍,入园幼儿比1924年增女f121倍。但是,尽管1926年1月曾经有教育“应使其革命化、平民化,并注意平民学校的扩充”和“注意工、农、妇教育”的政策宣告,事实上都从未付诸实践,其政权性质也决定不可能付诸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召不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门”。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幼儿园收三足岁到七足岁的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这样,举办幼儿园的目的、任务和对象,便明确地指向了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建设,指向了服务于以工农为主的全国劳动人民,指向了使妇女得以解脱长期压迫在身的枷锁而获得参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权利,指向了幼几园负有国家学制第一环的使命以及使幼儿获得未来服务社会的全面发展基础的责任。 2. 政府明确政策、制定规章是促使幼教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的国家,随着生产力飞速跃进,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大工业生产,幼儿公共教育机构在19世纪初期便应运而生。1809年在英国为工人子女创造第一所幼儿学校的欧文和1816年开始从事幼儿公共教育、并于1937年组 25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织新型幼教机构的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便是创造世界幼儿公共教育史的杰出代表。而中罔的小农经济延缓了幼儿公共教育机构的诞生期。直至1903年清政府官员张之洞、张百熙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规定:“按各国皆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之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3—7岁儿童„”。据此,湖北武昌建立了中国第一处幼教机构,名日蒙养院。山此可见,中固幼教机构冈政策导向而诞生与西方幼教机构出自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迥然不同。教育部1912年公布的学制系统,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冈列入学制:1919年“五四”运动后,依据教育部1922年颁布的学制改革案中的规定,蒙养园义改名为幼稚凼列入学制系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根本解决新型幼儿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目的任务开始,直到现在的50几年过程中,幼儿教育为适应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不同阶段的需要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以政府颁布的法规和法规性文件为依据的。 透视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用吸纳。继承、创新等精神铸就的发展观纵贯着这百年的历史。今天,我们要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角度来全面地考察中国学前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稽粕。本 1文就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作了概括性总结:?、指出封建社会到解放前, 2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 3后,学前教育才有了历史性的转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 4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变革迎来了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当前面对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也面临着日口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才能使我国学前教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主编(《教育政策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总第67期) 3(陈厚云,方明主编(《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 26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4(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张宗麟主编《幼稚教育演变史》(见《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7( 《“活教育”批判》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8. 参见《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通讯》,1979年12月( 9( [美]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主编《教育的传统与变革》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版( 10(鲁洁( 《试论教育学的本土化》(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93年。 11(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陈厚云,方明(《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 13(王湛(?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1年11月10日 14(曾晓东( 《供需现状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一一对我国幼几教育事业的经济学分 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 1 5(蔡迎旗(《幼几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教育发展研究》2006( 16 17(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03年)[M] 18. (美)绚翰(杜威,赵样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入是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9. 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 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关于调查报告关于XX公司的财务调查报告关于学校食堂的调查报告关于大米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早期教育》2003年第5期 20. 唐淑,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1. 唐淑、冯小霞主编,?百年中国幼教》[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中国教育报,1999 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5. 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85 27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6. 中国学前教育史资科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科选[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2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8(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29. 教育大辞典(第2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0. 何晓夏(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1.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 33. 邹文、李剑萍主编《幼儿教育政策法规选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年 致谢 28
本文档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