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

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

举报
开通vip

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 伤科推拿学讲义 伤 科 推 拿 学 讲 义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一、 中医伤科学的定义: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古称疡医、金镞、正体、正骨。 二、 中医伤科学内容: 内伤与外伤:内伤包括伤气、伤血、伤脏腑;外伤包括伤筋、伤骨、伤皮肉。 1、 伤科三大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 2、 与五脏的关系: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肺主皮毛。 三、 伤科发展简史: (一)起源: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一种自...

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
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 伤科推拿学讲义 伤 科 推 拿 学 讲 义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一、 中医伤科学的定义: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古称疡医、金镞、正体、正骨。 二、 中医伤科学内容: 内伤与外伤:内伤包括伤气、伤血、伤脏腑;外伤包括伤筋、伤骨、伤皮肉。 1、 伤科三大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 2、 与五脏的关系: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肺主皮毛。 三、 伤科发展简史: (一)起源: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一种自发状态的本能活动,表现为外治法的初始应用。 (二)发展初期:周朝至汉代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其中《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对伤科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华佗: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擅长外科手术。 张仲景:创立了牵臂式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术,主要用于急救。 (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期:魏晋、隋唐时期。 1、 晋代的葛洪著有《肘后方》,又称为《肘后救卒方》和《肘后备急方》。 2、 南北朝的龚庆宣著有《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 3、 隋朝: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是现存最早的病理专著。 4、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四)宋元时期: 1、 元代的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创立了悬吊复位法。 (五)明清时期: 1、 明代薛已著有《正体类要》。 2、 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 3、 清代吴谦编著了《医宗金鉴》之《正骨心法要旨》。 (六)近现代 第二章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损伤:损伤是因外来暴力作用于人体,而使之受伤的总称。 一、损伤分为外损和内伤两类: (一)外伤:分为伤皮肉、伤筋、伤骨。 1、 伤皮肉:挫伤:闭合性损伤 创伤:开放性损伤 2、 伤筋:分为筋伤未断裂者和筋伤断裂者两类。 筋伤断裂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 轻度:出现一小部分的肌纤维撕裂,肌纤维无明显的长度与弹性改变,按摩后多能很快恢复。 (2) 中度:肌纤维撕裂严重或肌腱部分断裂,并伴有周围组织的损伤,一般24—48小时内不做推拿。 (3) 重度:肌腱大部分或全部断裂或撕脱 (4)撕脱性骨折。 处理:以手术为主。 3、 伤骨:分为轻伤与重伤 轻伤:骨骼表面的骨膜受到损伤。 重伤:分为骨折和脱位。 (1) 骨折:又分为骨碎、骨断、骨裂。 骨碎:粉碎性骨折 骨断:又分为横形骨断、斜形骨断、与螺旋形骨断。 骨裂:裂纹性骨折。裂纹在X线片中呈暗影。骨裂一般不宜用重手法。 压缩性骨折:多发于椎体,常因垂直暴力所致。 病理性骨折:由于周围组织感染而使引起骨质松脆,容易骨折。 (2) 脱位:分为半脱位与全脱位 半脱位:常见于骶髂关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以及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 全脱位:常见于颞颌关节及肩关节。 (二)内伤:分为伤气、伤血、伤脏腑 1、 伤气:分为气闭、气滞、气虚和气脱。 2、 伤血:分为瘀血与亡血。 3、 伤脏腑:分为头部内伤,胸胁部内伤和腹部内伤。 二、损伤的其它分类方法: (一)根据受伤时间的长短,损伤可分为新伤与陈伤。 新伤小于15天,陈伤大于15天,但这并非绝对,临床还应考虑到患者体质等影响因素。 (二)根据损伤的过程和作用力的性质,损伤可分急性、慢性损伤。 1、 急性损伤:突然的、一次性损伤。 2、 慢性损伤又称劳损,是指累积微细的损伤。如腰肌劳损。 陈伤与慢性损伤的区别: 陈伤即旧伤,又称老伤或宿伤,指已经发生的损伤。 慢性损伤又称为劳损,是指累积微细的损伤。 共同点:(1)陈伤多有急性损伤史,而慢性损伤多没有; (2)疼痛部位局限,压痛明显;劳损疼痛范围广泛; (3) 陈伤多有瘀肿,娄缩或二者并见;而劳损则没有; (4) 陈伤多有功能障碍,劳损没有; (5) 陈伤多见粘连,故沉疗应以拨离粘连为主;劳损多以点按等手法为主。 (三)根据损伤的程度,损伤可分为轻伤与重伤,影响分类的因素: 1、 病因性质;2、时间长短;3、作用的强度与深度。 (四)根据受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是否完整,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五)根据病因,可将损伤分为: 1、 物理性损伤,如光、电、外力、噪声损伤等。 噪声损伤的过程: 听力适应?听力疲劳?听力损伤,此损伤可恢复。 2、 化学性损伤,如工业污染、空气污染、毒蛇咬伤等。 3、 生物损伤,是新兴的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六)根据损伤因素的职业特点: (1)生活损伤;2、工业损伤;3、农业损伤;4、交通损伤;5、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多见于运动员,“运动推拿”是新兴的课题。 第二节 病 因 伤病: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损害因素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通过人本的内在变化而反应出来。 病因:破坏了人体对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损伤的病因: 一、外因即外在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外力作用,分为四种情况: 1、 直接暴力,直接作用于机体,暴力作用之处即损伤之处; 2、 间接暴力,通过纵轴或横轴的传导而作用于机体深部骨骼或关节等,容易导致骨折与关节脱位,如传达暴力和扭伤暴力; 3、 肌肉收缩:肌肉的过度收缩,如肌痉挛; 4、 持续劳损:如项韧带劳损,还可导致疲劳性骨折。 (二)外感六淫与邪毒感染: 1、 外感六淫常见的有痹证,可分为肌肉痹与关节痹(伤科角度)。从中医角度可分为风寒湿痹与湿热痹。风邪可致行痹,寒邪可致痛痹,温邪可致着痹,腰突症与肩周炎均可归痹证; 2、 邪毒感染:可导滞化脓性感染,常有开放性损伤史,一般不做推拿。 二、内因:内部因素: 内因包括以下因素: 1、 年龄; 2、 性别:如颈椎病,男性多为神经根型,女性多为椎动脉型,又如,骶髂关节半脱位多发于女性; 3、 体质: 4、 解剖结构,如肩关节活动最大,所以常发生骨折、脱位,腰三 椎最粗大,所以常受损伤; 5、 职业工种:如农村人常见腰突症;城市人常见颈椎病。 第三节 病 机 一、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1、 肿与痛是气血损伤的病理反应,先肿后痛形伤气,先痛后肿气伤形,气血两伤多肿痛并见; 2、 气滞会导致血瘀,从而引起瘀血,又反作用而导致气滞; 3、 蓄血可引起瘀血泛注而攻心,亡血可导致血脱晕厥; 4、 气血的虚实与伤痛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对伤痛的过程和愈后有一定影响。 二、损伤与筋骨的关系: 筋骨损伤可累及气血,也可累及肝肾精气,同时气血功能失常及肝肾精气盛衰,也关系到筋骨损伤后的恢复。 三、伤与经络的关系: 1、 脏腑的伤病能影响经络运行; 2、 经络的运行阻滞又能引起脏腑和筋骨的功能失调; 四、伤与脏腑的关系: 1、 脏腑不和能引起经络的阻滞和气血的凝滞,从而使皮肉筋骨干失濡而导致肢体的病变; 2、 各种病候与脏腑息息相关,损伤瘀血可反应于脏腑而引起病候;脏腑病候与骨关节病变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 第三章 辨证诊断 第一节 问 诊 问诊的内容: 一、主诉:案例:1、腰痛一个月,加重三天; 2、颈椎病:(1)颈项部疼痛伴左上肢放射一周(为神经根型)。(2)颈项部疼痛同时伴上下肢麻木(为脊髓型);(3)颈项部疼痛同时伴恶心呕吐(椎动脉型); 3、肩周炎:肩周疼痛伴活动障碍一月; 4、 腰突症:腰部剧痛,伴右下肢 后外侧的放射痛。 主诉包括主要症状和发病时间。伤科主诉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情况;功能受限情况;肿胀或畸形。 二、疼痛:问疼痛应注意: 1、 起始日期;2、疼痛性质;3、疼痛部位;4、疼痛程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疼痛服药后可明显减轻。 三、受伤的时间: 侧弯腰最易出现腰椎间盘后突。 四、受伤时的原因和体位: 五、伤势:受伤部位及程度。 六、伤处:受伤部位的各种症状。 七、受伤时的肢体功能:判断肢体功能。 1、 功能受限出现的时间(损伤时还是损伤后出现); 2、 功能受限出现的部位: 临床最易出现功能受限的部位如下: (1)颈项部(2)肩部(3)腰椎(4)踝关节(5)腕关节(6)指关节。 3、 受伤后肢体功能受限的程度(根据活动范围判定)。 (1)冈上肌损伤,肩外展60度—120度时痛剧,超过或不及时减轻; (2)梨状肌损伤:抬腿大于60度痛减。 八、过去史: 腰突症常有8—10年腰痛史,其发展过程为: 腰痛?腰腿痛?腿痛。 屈颈试验阳性阳性,患者可提示腰突症。 九、家庭与个人生活史: 十、医治经过及其他:就诊前曾服任药及如何诊治。 第二节 望 诊 定义:望诊是通过视觉或借助于触摸来观察疾病表现于外的病情、病态方法。 一、望全身,包括望神色与形态。 形态的改变:如骨折、脱位肿胀等。 步态:划圈步,提示大脑神经受损。 二望局部:包括: 1、 望畸形;2、望肿胀、瘀斑(肿胀的程度及色泽变化);3、望创口,主要指开放性损伤,应注意(1)创口的大小;(2)创口的深浅;(3)创口边缘的整齐度。 4、 望肢体的功能:包括主动与被动活动。 三、望舌质与舌苔: 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出自《辨舌指南》。 四、量法:定义:对伤肢诊断时可用尺或量角器来测量伤肢的长短,粗细以及关节活动的大小等,并与健侧作比较。通过量法,能使辨证既清楚又具体并,可以正确地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1、 量长短:直线距离; 2、 量粗细:粗于健侧,可提示骨折、脱位、伤筋肿胀;细于健侧,可见于肌肉萎缩。 3、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伤科多指小于健侧,即受限,常采用中立位0度法和邻肢夹角法。 第四节 闻 诊 ——听诊 根据伤科特点可分为: 一、听筋的响声 (一)关节摩擦音 首先把一只手放于关节近端,另一手放于远端做活动。 1、 柔和音:声音很细很匀,见于慢性或 急性关节疾患; 2、粗糙音:见于骨性关节炎,多指骨质增生,多见于唇样骨质增生; 3、尖细音:骨、关节内有一游离体或移位的软骨。 (二)腱鞘炎和腱周围炎的摩擦音。 1、弹响指:屈拇或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屈指和伸指时会听到弹响声,多为肌腱通过肥厚的腱鞘时产生; 2、 捻发音:多见于股四头肌、跟腱、前臂伸肌群的腱周围炎。 (三)关节弹响声:多见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二、听创伤引起的皮下气肿的摩擦音:有捻发音或捻发感。 三、听骨擦音:是骨折的特征之一,见于横断且不错开,不接触(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临床检查多不用,以免患者过痛。 四、听入臼声:入臼声见于关节脱位而又整复成功者。 关节脱位整复成功后应固定一下。 五、听啼哭声:多用于小儿,因为儿科为哑科,小儿之啼哭声对于疼痛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切 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摸法 脉诊:通过脉诊,可察知机体的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 一、切脉 (一)伤科脉象: 1、 浮脉:新伤、瘀肿、疼痛剧烈; 2、 沉脉:腰脊部的损伤; 3、 迟脉;主瘀血阻滞和伤筋挛缩; 4、 数脉:损伤、发热; 5、 滑脉:胸部挫伤、气血壅滞; 6、 涩脉:气滞血瘀,经络不畅的陈伤; 7、 弦(紧)脉:外寒所致的劳伤; 8、 濡脉:见于气血不定所致的劳伤; 9、 洪脉:损伤后瘀血生热; 10、细脉:体弱久病,诸劳虚损; 11、芤脉:损伤出血过度; 12、结代脉:剧痛。 室性早搏,可致代脉,房性早搏,可致结脉。 (二)伤科的脉诊纲要: 1、瘀血停积者多系实证,帮脉宜坚强而实,不宜细而涩,洪大者顺,沉细者恶。 2、亡血过多多系虚证,故脉宜虚细而涩,不宜坚强而实,故沉小者顺,洪大者恶; 3、 六脉模糊者,证虽轻而预后必恶; 4、 外证虽重而脉来缓和有神者,预后良好; 5、 重伤痛极时脉多弦紧,偶然出现结代脉,系疼痛引起的暂时脉象,并非恶候。 二、摸法的用途: 1、 摸肌紧张: 脊柱侧弯,多由一侧肌肉过度紧张所致,而骨性紧张不多见。肌肉紧张所致的脊柱侧弯,在推拿治疗时,一般不用拨法。 (1)摸肌紧张的部位;(2)摸肌紧张的程度。 推拿治疗时,用力应逐渐减弱,这样能够使患者的痛阈(耐受阈)逐渐降低,有利于自我保护。 2、 摸压痛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 (1)部位:直接压痛即损伤处;间接压痛;骨折的特征之一:纵轴性叩击痛。 (2)性质:刺、锐痛,多见于急性损伤;酸痛多见于慢性损伤;放射痛多见于神经根受压。 3、 摸畸形:(1)先天畸形;(2)后天畸形,包括骨折、脱位、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隆起。 4、 摸肤温:用手部触摸效果最佳。 伤科常见慢性疾患肤温多变冷; 5、摸异常活动:出现类似关节活动的活动,或关节活动超过正常范围,提示有骨折或韧带的断裂等; 韧带的作用;限制关节活动的幅度。 6、摸弹性固定:弹性固定:关节脱位的主要特征之一; 7、摸肿块:摸肿块的大小、形态、硬度、游移感、边界是否清楚。肿块的边缘清晰,则预后良好;反之预后不良。 骨折的主要特征: (1)骨擦音;(2)纵轴性叩击痛;(3)异常活动。 (二)摸疹中的常用手法: 1、 触摸法: 用手细心触摸患处和周围,可察知局部变化。 2、 挤压法: 用手挤压患处的上下、左右、前后,主要判断硬伤,即骨关节损伤。 3、 叩击法: (1)纵轴叩击:用来检查骨折;(2)叩顶法:针对颈椎病;(3)叩腰法:类似叩顶法,主要检查是否有放射。 4、 旋转法; 5、 屈伸法。 可检查关节功能,还可检查肌张长和肌力,可慢慢加大幅度。 第四章 伤筋概论 概 述 伤筋定义:现代医学称为软组织损伤。 凡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软骨以及附近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和自身退变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功能和解剖的异常,而无骨折,脱位及皮肤破损者,均属于伤筋。 “伤筋动骨”:筋伤与骨关节损伤并发,强调损伤的过程; “骨碎筋伤”:骨碎与筋伤是两种不同的病变,强调损伤的结果。 第一节 病因病理 分为五个方面: 一、急性损伤,主要由暴力引起。 病理表现:(1)轻度伤筋:少量出现血或肌痉挛。 处理:冷敷,可用轻柔的手法。 (2)重度伤筋:肿胀明显,或有皮下瘀血,或有不同程度的肌腱撕裂。 处理:24—48小时禁按,冷敷。 二、陈旧性损伤:原因:由急性损伤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不完善,或治疗不及时。 病理表现:筋肉的挛缩变硬,劳累及受凉加重。 三、慢性损伤: 原因:1、持续劳损2、职业特点3、先天畸形。 病理表现:局部酸痛或渗出物纤维化等。 四、风寒湿侵袭:可致寒湿痹。 病理表现:筋僵、筋聚、筋挛、筋缩、筋软、筋出槽; 痹证日久可致萎缩,如肩痹(肩周炎)可致三角肌萎缩;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是筋出槽的表现。 五、自身因素:如腰突症,主因:椎间盘突出(自身退变)。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伤科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点: 1、 疼痛;2、瘀血肿胀;3、功能受限。 一、急性损伤: (一)表现:有典型的外伤史,发病比较急,局部剧痛、刺痛拒按,反向性的肌紧张,可能肿胀或功能障碍。 检查:局部僵硬、拒按、皮湿升高,皮肤肿胀,可有瘀血,被动活动受限,局限、明显的压痛。 二、陈旧性损伤: (一)表现:有急性损伤史,往往会感到晨起加重或夜间加剧,适度的活动可减轻,劳动过度可加剧,可能为隐痛或钝痛等,但范围较局限,局部有瘀肿或萎缩抑或二者并见,功能不同程度地受限。 (二)检查:局部僵硬,疼痛多为慢性,部位较局限,轻度拨离时有粘连征,功能受限。 麻主气虚,柱血虚,麻木则主气血俱虚。 大多数的陈旧性损伤发生在关节区。 三、慢性劳损: 表现:多出现酸痛、因痛、压痛广泛,喜按,肌束呈条索样改变,没有功能障碍。 检查:多发生于腰部及肩胛内侧,多发于肌束的边缘,包括起止点,疼痛以慢性痛为主,肌肉僵硬,弹性降低,多呈粗大的条索状,多无肿胀,萎缩,关节功能无障碍,若发生于腰部可见腰椎的侧弯。 四、损伤综合征:常见的有:腰三横突、梨状肌损伤、前斜角肌(胸廓出口)、臀上皮损伤、网球肘、颈肩综合征。 损伤综合征与慢性劳损的表现有相似之处,但综合征较局限,若急性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多出现肿胀或者说功能障碍。 检查:部位局限,压痛明显,可有放射或血管受压征。 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原则 伤科的治疗原则:治病求本 一、推拿治疗的步骤: 放松—治疗—放松 (一)放松手法: 作用:1、解除痉挛;2、缓解疼痛;3、详知局部表现。 力度:轻、快、柔。 手法:揉、按、拿、滚、摩、推。 (二)治疗手法: 作用:解决根本问题。 力度:力度较重,时间较长,应注意患者的体质和年龄。 手法:点、滚、拨、扳、拔伸。 (三)缓解手法: 作用:1、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2、解除重手法运用所引起的肌紧张或肌痉挛;3、高速气血,协调阴阳。 力度:轻、柔、缓和。 手法:揉、拿、搓、抖、擦、推、摩。 在应用治疗手法时,要与放松手法相结合。 二配穴: 1、 阿是穴:伤科的阿是穴大多是病变所在; 2、 局部取穴:除阿是穴以外的腧穴; 腰肌劳损常取腰俞、大肠俞、八廖、秩边。 斜方肌劳损常取肩外、肩中、天宗、肩井等。 止痛效穴:位于曲池下三寸,手三里外一寸。 三、其它疗法: 1、 局封:局部封闭,适用于损伤综合征。 2、 局麻:局部麻醉,如腰部硬膜外麻醉。 伤科检查常用试验 1、 屈颈试验:提示腰突症 做法:患者仰卧,四肢自然放平,主动或被动慢慢抬头屈颈,脊髓后方可抬离5cm,前方可抬离1.5cm,颈椎后间隙增大,椎管内容物可上升由于椎间盘突出而受压。 2、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做法:患者坐位,颈部稍前屈,医者一手抵住患者头部侧方,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反向牵拉,出现患肢疼痛或麻木为阳性。 3、 压顶与叩顶试验:提示颈椎病 做法:前倾位时出现恶心呕吐者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压顶或叩顶试验,又称椎间孔压缩试验。 令患者头部稍偏向健侧,术者以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右手握拳轻击左手之背,如患者出现上肢放射痛或原有放射痛加剧为阳性,可能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4、 阿狄森氏征:提示销骨下动脉受压兼而提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用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也叫前斜角肌综合征)和颈肋综合征。 做法:患者端坐,双手放于大腿上,医者用双手触及两侧之桡动脉, 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在颈椎后伸位做左右侧弯运动,比较两侧,当患侧桡动脉搏动消失或明显减弱而健侧正常或轻度减弱为阳性。 5、 挺腹闭气试验:主要提示腰突症。 做法:患者仰卧,双手置于身侧,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提起,深吸气后屏气,腰痛者为阳性。 6、 直腿抬高试验:又可称为拉塞格氏征。注:下列6、7、8又称为坐骨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托于一侧足踝的后方,另一手压于膝前方,在保持膝关节的同时,用托于踝部的手将下肢徐徐抬高,直至患者感觉下肢有放射痛或术者感到有阻力时为止,此时下肢与床的角度即直腿抬高的角度。 在小于60度时出现阳性体征可提示腰突症,腰椎后关节紊乱、腰肌牵拉伤及腰椎部受寒。 7、 健侧直腿抬高试验,如出现患侧的阳性体征,则可提示腰突症。 8、 直腿抬高加台试验: 患者仰卧,将患肢于膝关节伸直位下被动抬高一定程度,即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然后将患肢降低5—10度,可使放射痛消失,此时将患肢踝关节背屈,如坐骨神经颁区放射痛复现即为阳性,可提示腰突症。 9、 内收髋试验,又称为梨状肌紧张试验。 使患者屈膝屈髋并内收,出现臀部向下肢的放射痛为阳性,可提示梨状肌损伤。 10、“4”字试验: 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另一腿屈曲并外旋,将外踝部放于对侧膝部,呈“4”字状,术者一手按于直腿侧的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放于屈曲之膝部并向下按压,如骶髂关节疼痛为阳征,可提示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病变。 11、屈膝屈髋试验,可检查腰骶、骶髂关节(仰卧位)患者仰卧,医 者将其双侧膝、髋尽力屈曲,然后将手放于屈曲的小腿上段,并向下压及向头部推,如出现腰骶、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12、床边试验: 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并使大腿垂下,对侧屈髋屈膝,令患者用双手将屈曲之膝抱于胸前,医者一手放于髂嵴以固定骨盆,另一手将下垂的大腿下端尽量下按,如能诱发任一侧骶髂关节痛即为阳性。 13、斜扳试验: 患者侧卧位,类似斜扳法,不扳而压。 提示:骶髂关节病变腰突症及多尾受压。 14、股神经牵拉试验,提示股神经受压: 病人俯卧,患侧伸膝,医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过伸,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在二三腰椎或三四腰椎间盘突出为阳性,其余阳性。 15、跟臀试验:检查腰骶关节及髋关节病变: 患者俯卧,医者将一侧膝关节屈曲,使足跟触及臀部,骶髂关节病变时,可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随之抬起。 16、俯卧位梨状肌损伤试验:检查梨状肌损伤。 患者俯卧,患侧膝部屈曲,医者一手握患侧踝部作髋部的内外收展,另一手放于同侧梨状肌体表投影处,以触及梨状肌拨动为宜。 17、拇趾背伸跖屈试验: 患者仰卧,脚伸直,医者双手交叉放于大拇趾处,使拇趾背伸跖屈,如其功能降低为阳性,可提示腰突症。 18、胸廓挤压试验: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医者将一手掌按于其背部正中,另一手按于胸中,然后两手轻轻对压,如有肋骨骨折,则骨折部位出现疼痛。 19、前屈旋颈试验: 令患者头颈部前屈,然后嘱其做左右旋转动作,出颈椎处出现疼痛为 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如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 20、颈椎扭曲试验: 患者坐位,头略后仰,作主动旋转动作,如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为阳性,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该试验患者有时可出现呕吐与瘁倒。 21、拾物试验: 该试验是检查儿童脊柱有强直畸形的较好方法。 术者将一物轩于地上,令患儿捡起,如有脊柱僵直病变时患儿往往先用一手压在膝上,将腰背保持伸直位,然后屈曲髋,膝关节将物拾起,此为阳性,提示脊柱病变,如脊柱结核所致强直。 22、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压者将双手分别放于两侧髂嵴上,用力向外下方按压,称为分离试验,反之,两手将两侧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骨盆挤压试验。如果这丙项试验能诱发疼痛为阳征。 提示:骶髂关节病变或骨盆骨折。 23、(1)阿狄森氏征; (2)上肢过度外展试验:患者两上肢自然下垂,术者将其两上肢逐渐外展,上举过头,同时触摸桡动脉搏动,如患侧较健侧明显减弱为阳性。 (3)挺胸试验:患者立正挺胸,并用力将两肩向后合拢,并触摸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为阳性,但必须两侧对比,因为本试验在部分正常人也可呈阳性体征。 (4)上肢外展后伸试验:患者两上肢外展90度后尽力后伸,术者触摸两侧桡动脉,减退或消失为阳性,此试验也必须两侧对比。 上述四个试验可提示胸廓出口综合征。 24、搭肩试验:是肩关节脱位的特殊检查法。 患者屈肘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手能搭肩而肘不能贴近胸壁,或肘能贴近胸壁而手不能搭肩者为阳性。 25、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大结节连线内侧,医者 用直尺贴于患者上臂外侧一端接触外上髁,另一端能与肩峰接触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26、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患者肘屈90度,医者手握患者腕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令其用力屈肘并前臂旋后,肱骨结节间沟处疼痛为阳性。提示肱二头肌腱鞘炎或长头腱滑脱。 27、肩关节外展试验:患者从中立位主动外展肩关节。 (1) 若功能丧失,并伴有疼痛,提示肩关节粘连。 (2) 外展疼痛,越接近90度越痛,提示肩关节粘连。 (3) 外展时疼痛,上举过头反而不痛或痛减,多提示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 (4) 在60—120度范围内痛,即痛弧,超过或低于该范围反而不痛,多为冈上肌损伤炎症及肩袖破裂。 (5) 若冈上肌完全断裂,主动外展幅度小于40度,而被动大于90度时,患肩又可主动外展。 28、密耳氏试验: 患者肘稍屈,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伸直过程中出现外上髁疼痛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 29、抗阻力伸腕试验:又称为伸肌紧张试验 患者屈腕,医者用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出现肘外侧疼痛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30、屈肌紧张试验: 患者背伸腕关节,术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屈腕,如肘内侧疼痛则提示肱骨内上髁炎。 31、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患者屈肘90度掌心向下,医者握患者前臂远端,另一手握腕部,使患手被动尺偏,然后伸屈腕关节,使尺侧发生挤压和研磨,如疼痛明显为阳性,提示三角软骨损伤。 32、握拳尺偏试验: 患者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握拳,拇指屈曲握于掌心医者一手握患者前臂远端,另一手握其手部,使腕关节尺偏,如桡骨茎突剧痛则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3、屈腕试验: 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停留30秒,如出现手指麻木或疼痛则提示腕管综合症。 第五章 上肢部伤筋 第一节 肩部病症 一、肩周炎 (一)解剖生理: 1、 关节:(1)肩肱关节:肱骨头与肩胛盂体积之比为1:3,前方韧带较薄弱,易向前脱位。其周围韧带有喙肩韧带(喙突—肩峰):为肩关节上方的韧带;盂肱韧带(肩盂—肱骨头);喙肱韧带(喙突—肱骨头),作用:悬吊肱骨头,控制肩部外展、外旋。 (2) 肩锁关节、韧带: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 (3) 胸锁关节 (4) 肩胛胸壁关节:被前锯肌分为两部分。 2、 肌肉:(1)三角肌:外展、外旋、内旋、前屈肩肱关节。 (2)斜方肌 (3)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共同构成肩袖。止于关节囊外侧和肱骨的外科颈。作用:悬吊肩关节,稳定肱骨头,协同三角肌外展。 (4)胸大肌:内收、内旋肩关节,损伤后对肩关节损伤不大。 (5)背阔肌:内收、内旋、伸直肱骨。 3、 神经:臂丛神经 (二)肩周炎概述 肩周炎又名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多发于右肩。 定义: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以整个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反应为病理改变,以肩部疼痛为和肩关节运动受限为主症的常见病变。 (三)病因病理: 1、 病因:(1)气血不足;(2)外感风寒湿邪;(3)外伤筋骨。 2、 病理改变:肩关节周围筋肉的退行性变。 过程:(1)初期:炎性渗出,致痛物质导致周围肌肉拘挛,以疼痛为主。 (2)后期:炎性渗出变性,而导致纤维化,机化,形成疤痕组织,肩关节粘连,以功能障碍为主。 (四)临床诊断要点:包括病史、症状、体征或检查。 1、病史:(1)外伤史;(2)劳累;(3)受凉。 肩周炎特点之一:发展缓慢。 2、症状: (1)疼痛与压痛:多见钝痛或酸痛,压痛广泛三角肌的下滑囊、喙突、结节间沟、冈上冈下窝可明显压痛。 早期:部位局限,阵发性的疼痛,痛剧,偶尔放射至肘部或颈部,甚至前臂及手腕,功能了障碍不明显,在天气剧变受凉及时性劳累时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 后期:持续性疼痛并减轻,以粘连为主,肩关节功能障碍,压痛广泛。 (2)活动障碍:病程越长,活动障碍越明显,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主动被动都受限,外展时出现“扛肩”。 扛肩:肩关节外展时肩胛骨上提。 (3)萎缩:废用性萎缩,日久萎缩广泛,以三角肌最明显,可出现“方肩”畸形。肱骨头肩峰下脱位时,方肩更明显。 3、 检查:软组织损伤X线、CT片检查不明显。 (五)肩周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疼痛并波及多个关节,往往是大关节,以膝关节最多见,静止疼痛,适度活动可减轻。服用抗风湿药物症状减轻,活动不受限。 2、 关节结核病:典型的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以及白细胞计数增多,关节周围弥漫性肿胀,多发于20~30岁,多有结核之病史。 3、 化脓性关节炎:有创伤史,炎症反应更典型。 (六)推拿治疗: 1、 治疗原则: (1)早期:舒筋活血,通络止痛。(2)后期:拨离粘连,滑利关节。 2、 手法;一指禅、滚、点按、拿拨、扳、拔伸、摇、搓抖。 3、 时间:15~20分钟。 4、 步骤: (1)轻拿或揉,然后用滚或一指禅(用滚法时应配合肩关节活动)3~5遍。 (2)点穴:肩瘐、肩瘳、肩贞、肩井、肩前、天宗、缺盆、曲池、合谷。 (3)弹拨 (4)托肘摇肩,症状轻者可用大幅度摇肩。 (5)各方向扳肩。 (6)牵拉:斜上牵拉;背后牵拉。 (7)搓抖。 (七)辨证加减: 1、 受凉重者,可加搓、抹、擦、推等温热手法; 2、 麻木重者:可加弹拨、拍法。腕指部:可加揉、捻、钳。 3、 肌萎缩重者:可用击点、捏拿、弹拨极泉。 (八)功能锻炼与热敷: 1、 热敷法:(1)毛巾浸热水;(2)毛巾浸中药汁。 2、 功能锻炼法:(1)双手托天(2)爬墙(3)体后拉手(4)梳头(5)弯腰晃膀。 二、肱二头肌损伤 (一)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 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肩部疼痛的一种病症。 无菌性炎症特点:水肿、纤维化、机化、粘连; 有菌性炎症特点:红肿、热痛及白细胞增多等。 1、 病因:(1)急性损伤。原因:过度外展并后伸肩关节;(2)短头腱的退变。 2、 病理变化:损伤后导致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3、 诊断要点: (1)病史:急性损伤史,劳损史或退变史; (2)症状:A、疼痛肩前、喙突处疼痛;B、肿胀:不同程度的肿胀;C、受限:肩外展并后伸时受限; (3)检查:A、压痛点:位于喙突处,粗大、隆起或呈条索样改变;B、受限:外展并后伸时受限;C、试验:抗阻力屈肘试验阳性; 4、 治疗: (1)治疗原则:A、急性期(一周内):舒筋活血,通络止痛;B、非急性期:理筋、松解粘连; (2)步骤:A、轻揉(放松);B、局部揉、拨、粘连严重,可用动态弹拨。动态弹拨适用于点状损伤处于非急性期。做法:医者一手按压阿是穴,另一手活动关节;C、擦、推法,速度应变慢。 (二)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 1、 诊断要点: (1)病史:A、先天性小结节发育不良;B、长头腱退变,可与默默组织游离,以及周围组织的退变;C、外伤性滑脱; (2)症状:长期的肩部酸痛,伤后疼痛剧烈,肩关节呈轻度内收内旋状,肘关节屈曲,离位的长头腱发生绞锁; (3)检查:A、结节间沟及周围压痛明显;B、肩关节由前屈到外展外旋时可摸到长头腱在小结节上滑动或听到弹响声;C、各方向活动均受限。 2、 推拿治疗: 1、 式治疗原则:理筋整复; 2、 步骤:A、局部放松,手法宜轻柔;B、整复活:一手拇指放于滑脱的长头腱的内侧,另一手握腕,使患肢由外展向内旋活动。C、巩固:轻柔的拿、擦、揉、滚、最后点穴,做热敷。 (三)肱二头肌长头肌的肌腱炎和腱鞘炎: 1、病因病理: (1)病因:A、肩关节长期的外展外旋;B、急性损伤后迁延;C、长头腱退变; (2)病理变化:充血、肿胀、粘连。 2、诊断要点: (1)病史:外展外旋史、迁延史、退变史; (2)症状:肩前外侧疼痛,受限出现在外展外旋,特别是后伸位; (3)检查:A、压痛点:位于结节间沟处;B、受限:主动被动皆受限;C、试验:屈肘抗阻力试验阳性;D、过度内旋试验阳性;E、X线检查是否有骨性退变。 3、 治疗:放松—治疗—缓解,可加动态弹拨。 三、冈上肌损伤: 特征之一:痛弧。 冈上肌外侧被三角肌,内侧被斜方肌覆盖。作用:固定肱骨与盂周, 协同三角肌守成肩部外展。 (一)病因病理: 1、病因:(1)慢性劳损;(2)急性损伤后迁延不愈;(3)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 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钙化),多见于欧美各国之患者。 2、病变为粘连—坏死—钙盐沉积,为自限性病变。 (二)诊断要点: 1、病史、急慢性损伤史; 3、 症状:(1)急性期:冈上窝及肩外侧出现剧痛,甚至连带三角肌; (2)慢性:局部酸痛,受累、受凉加重; 3、检查:(1)压痛点:位于冈上肩外侧,急性期压痛明显,多伴肌紧张或肌痉挛,可有肿胀现象;慢性期压痛广泛,肌腱变硬或呈条索样,有弹动感,无肿胀; (2)展时出现痛弧。痛弧:在冈上肌损伤中,当肩外展时,在60—12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而超越或不及时反而不痛或疼痛减轻,这种现象称为疼痛弧症,简称痛弧。 (三)推拿治疗: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筋。 手法步骤:用推法沿冈上窝从内侧到外侧,可起到理顺作用; 点穴 、滚、擦、动态弹拨。 第二节 肘部病症 (一)视诊: 1、 按解剖位伸直,肘关节略向桡侧偏移,在5—20度范围内正常,称为斜带角。大于20度称肘外翻,小于15度称肘内翻,这两种情况都属先天性; 2、 肿胀:肘关节肿胀多发于鹰嘴窝附近。 )轻度肿胀:尺骨鹰嘴侧窝隆起,肘横纹不消失;(1 (2)重度肿胀:整个肘变粗大,肘横纹消失; (3)菱形肿胀:多发于慢性关节炎。 3、 畸形:损伤引起的畸形多见于骨折与脱位。 (二)触诊: 1、 肘直线、肘三角; 2、 压痛点的位置; 3、 摩擦感或异常活动,主要判断是否有骨折。 (三)活动检查:起屈伸作用的主要是肱尺关节,其次是肱桡关节,肱桡关节还可使前臂旋转,临床病变多发于肱桡关节。 尺骨鹰嘴滑囊炎又叫矿工肘,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网球肘,内上髁炎又叫高尔夫球肘。 一、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又叫肱骨外侧骨膜炎。 (一)病因病理:多发之人群:摄影师、农民(尤其是女性)多发于30~40岁,还有网球手。 1、 病因:(1)前臂长期反复旋转;(2)一次性剧烈的过度活动; 2、 病理变化:(无菌性炎症)、缺血性炎症。 (二)临床诊断: 1、 病史:多有急慢性损伤史,但多不明显,以右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比1。 2、 症状多出现肘外侧疼痛,多以酸痛或刺痛为主,劳累加重,晨起或夜眠时加重,疼痛严重时可向前臂扩散,甚至腕手无力。 3、 检查: (1)压痛点:位于肱桡间隙,肱骨外上髁的后侧,桡骨小头外缘,伸腕肌压痛,从前臂往下广泛压痛; (2)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密尔氏试验)阳性; (3)抗阻力伸腕试验和抗阻力前臂外旋试验均阳性; (4)X线检查:有骨膜不规则和少量钙化点。 (三)治疗: 1、 原则;舒筋活血,拨离粘连、止痛; 2、 取穴:阿是穴、曲池、手三里、肘瘳,合谷、外关; 3、 步骤: (1)用鱼际滚、按揉肱骨外上髁及伸肌周围; (2)弹拨(静态)、点穴; (3)动态弹拨:一手按压压痛点,另一手握腕作前臂旋转; (4)大鱼际擦,须用介质。 (四)其他疗法: 1、 局部封闭:可用当归、红花、川芎注射液; 2、 中药:内服舒筋汤,外敷定痛膏; 3、 针灸:肘后三针,曲池、肘瘳、手三里。 梅花针透刺外加拔炎罐。 第三节 腕部病症 一、腕手部的检查: (一)视诊: 1、 畸形: (1)急性损伤引起的骨折、脱位(骨与骨可出现小的脱位)。 (2)非急性损伤:包括软组织的损伤、神经的损伤和动脉的损伤; 2、 肿胀: (1)临床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手指梭形肿胀; (2)沿肌腱的肿胀,一般指腱鞘炎或腱周围炎。 3、 异常活动: (1)手足抽搐,多由缺钙引起。Ca2+缺乏后,可由Na+补充,Na+通 道为快通道,可发生物电反应。 (2)手足震颤: A、 常见于帕金森氏征,中医称之为震颤麻痹。B、见于甲亢患者。C、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可致癫痫急性发作。 (二)触诊: 1、 压痛、叩击痛: (1)桡骨茎突压痛,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掌指关节侧方压痛,提示1、2、3、4指屈肌腱腱鞘炎; (3)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中央压痛,伴有手指放射或麻木,提示腕管综合征; (4)局部叩击痛,常提示神经受压。 (三)活动检查:弹响指提示屈拇、屈指肌腱腱鞘炎。 (四)活动幅度:背伸30,60度;掌屈50,60度;尺偏30,40度;桡偏15,20度。 二、腕关节扭伤: 腕关节附近的韧带:桡腕背侧韧带、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 (一)病因病理: 1、 病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如手撑地、持物的突然旋转; 2、 病理变化:过度活动导致韧带轻度撕裂。 (二)临床诊断: 1、 病史:外伤史 2、 症状: (1)腕部疼痛无力或关节活动不灵,急性损伤局部疼痛明显,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2)活动受限,压痛明显。 慢性损伤疼痛不甚,无明显肿胀,仅在大幅度活动时疼痛加剧,往往会出现无力或不灵感。 在检查各方向活动时应根据韧带附附着来判断。 (三)治疗: 1、原则:舒筋、活血、止痛; 2、取穴:阿是穴,随经取穴; 3、步骤:(急性扭伤冷敷后沟疗,手法宜轻柔)。 (1)点按腧穴:可起到通经止痛作用; (2)揉周围及局部,可起到解痉作用,并弹筋或弹拨; (3)摇腕,以拔伸为前提; (4)擦法,以透热为度。 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一)解剖生理: 腱鞘分两层,内层与肌腱紧连,两层之间为滑液,两条肌腱: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 (二)病因病理: 1、病因: (1)急性损伤;(2)长期摩擦;(3)慢性寒冷。 2、病理变化: (1)初期:以轻度的渗出为主;(2)后期:以鞘壁增生为主。 扳机指:肌腱发生绞锁。 (三)临床表现: 1、病史;无明显外伤史,其发展过程是慢性的渐进过程; 2、症状:早期以局部酸痛为主,后期表现疼痛剧烈,拇指活动受限,强行屈指时会出现疼痛加剧或向周围放射,可放射至手部、肘部和肩部,或可出现绞锁、扳机指,弹响声; 3、 检查: (1)压痛点:桡骨茎突处压痛,还可触及硬的结节,与软骨相似,触之光滑可移动; (2)活动:可出现扳机指或弹响声; (3)握拳尺偏试验呈阳性; (4)X线检多阴性。 此病症又称为葫芦性的肿大。 (四)治疗:效果不大理想,但有一定疗效。 1、原则:疏通狭窄、活血化瘀、止痛; 2、取穴:阳溪、列缺、曲池、合谷; 4、 步骤: (1)用滚法,滚前臂伸肌; (2)点穴:阳溪、曲池、合谷、列缺以及阿是穴,重点在桡骨茎突的上下方; (3)在拔伸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4)经典手法:推按阳溪穴:(以右手为例):术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的桡骨茎突部, 右手食、中指挟持患者拇指,拇指及食指握住其余四指向下牵移,同时向尺侧尽力屈曲,然后术者用左拇指捏紧桡骨茎突处,用力向掌侧挤按,同时用右手用力将患者腕掌屈再背伸,反复3—4次。 (5)大鱼际擦。 (五)其它疗法: 1、肩部封闭:适用于早期,可用VB11、VB12,普鲁卡因(麻醉) 2、针灸:阿是穴、阳溪、合谷、曲池、手三里、外关可加灸法; 3、 手术:切开腱鞘进行松解。 四、腱鞘囊肿: 定义:发生于关节囊及关节附近的囊肿,有单、多囊之分。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背部、腕掌侧、手指的背面、手指的掌面、足背部、膝的侧面、腘窝。好发于表壮年,女性多见。 (一)病因病理: 劳累多见,还有外伤,可使滑液增多、渗出而发病。可能为疝状物, 也可为粘液样变性可结缔组织胶样变性。 (二)临床表现: 1、 主要表现:局部有一个发展缓慢的半球样突起,局部酸痛无力,在远端可能为囊肿与腱鞘相连; 2、 检查: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早期以胶液样变性为主,质软有波动感,后期小而坚硬。 (三)治疗: 1、 原则:使囊壁破裂,消肿止痛; 2、 手法:揉法和挤压法。揉周围而挤压局部。 (四)其它疗法: 1、 敲击法:用木板与小锤使其紧张后用力敲击; 2、 辗轧法:用木板压紧、用力推揉; 3、 针灸:用5根针,分刺四周及底部; 4、 药物注射:用不着针刺破囊壁,抽出液体,然后注入少量的激素或其他药物; 5、 手术:将囊壁清除彻底。 囊肿纤维化时,多用药物注射法,注入变性处。 五、腕管综合征: 定义:又叫正中神经卡压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所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症状。 (一)解剖结构: 腕管由腕骨沟与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组成,内有食、中、无名及小指的深浅屈肌和平共处拇长屈肌以及整套中神经,9条肌腱构成两个腱鞘;拇长屈肌单独一个,其余8条共同一个腱鞘,正中神经位于这两个腱鞘之间,腕横韧带变性增生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的重要因素。 (二)病因病理: 1、 腕横韧带增生;2、腕骨骨折;3、腕骨错位。 (三)临床诊断: 1、 病史:腕部劳损史,多发于女性,年龄在40岁以上; 2、 症状:腕掌侧的局部酸痛和桡侧正中神经支配区的3个半指的感觉过敏、麻木、刺痛或灼痛,在夜间、劳累、阴冷、潮湿时加重,偶见反向放射至前臂或肩部。 3、 检查: (1) 压痛伴放射痛:采取方法:正中神经叩击试验;?屈腕试验:令患者屈腕90—30秒;?压脉带试验:局部按压出现酸痛并伴正中神经支配区的放射痛; (2) 大鱼际肌检查:萎缩或肌力下降,感觉降低,甚者无法完成对掌运动; (3) X线检查:主要与骨折与脱位相鉴别。 (四)治疗: 1、 原则:疏通狭窄、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2、 取穴:大陵、内关、外关、合谷、鱼际以及阿是穴; 3、 步骤: (1) 推揉及双掌对压患处; (2) 拨法,拨腕部,一手中指掐揉局部,另一手握患肢的食、中、无名、小指进行摇动,并用直擦与横擦,横擦顺沿腕横韧带; (3) 拔伸并点穴:可加分推小心,手指麻木可加捻箝。 可用温经通脉的膏药外敷,夹板固定,中药外洗。 针灸可取大陵、内关、外关、合谷、鱼际以及阿是穴。 第六章 脊柱部伤筋 一、脊柱部伤筋的检查: (一)视诊: 1、生理弯曲:(1)生理弯曲的变浅;(2)平直或后突;(3)后突增加,主要由椎间盘的退变导致周肌肉紧张所引起。 异常:(1)脊柱前突,多由姿势不良,小儿麻痹、髋关节结核或上儿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以及腰椎滑脱所引起。 (2)脊柱后突:多由?小儿佝偻病(小儿营养不良所引起),缺钙后可引起钙的不定性沉积)。?成年人多呈弧形后突,主要由类风湿以及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 白塞氏病:服务部及二阴部起红斑,可用中药雷公藤治疗,但雷公藤有毒)。 强直性脊柱炎:可用塑料纸盖于患者背部,用蒜泥和艾绒以及其他中药混合作灸材涂于塑料纸上,然后点燃灸材灸治,效果很好)。 (3)老年人的脊柱后突多发于胸椎后部,多由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变所引起。 2、 侧弯:多发于脸腰结合段以及胸椎和腰椎,包括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或姿势性)病变。 (1) 器质性病变多由腰椎半脱位或骨折引起; (2) 功能性病变又叫保护性或适应性反应; 腰肌营损左侧多见,临床上腰脊多向患侧弯曲。 3、 其他:(1)骶部局部汗毛增多,多提示骶椎先天隐裂。 X线可查出:骶椎后天隐裂,多发于司机,但现在已不多见。 (2) 腰椎中线软组织损伤,多提示硬脊膜膨出。 (二)触诊; 1、 压痛:包括浅压痛、深压痛、间接压痛及反射压痛。 (1)浅压痛:多提示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以及腰肌扭伤; (2)间接压痛;提示椎间备用或小关节病变椎间盘突出,在挟脊穴 处有明显深痛,小关节紊乱多一侧压痛; (3)反射压痛:多见于内科疾病。心绞痛可在左侧心俞以及厥阴俞处有反射压痛;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可在右侧胆俞处压痛;俞绞痛可在一侧或两则肾俞处压痛。 (三)活动检查:颈腰椎各方向活动度: 1、 颈椎:前屈45度,后伸35~45度,侧屈45度,旋转30度; 2、 腰椎:前屈90度,后伸15度,侧屈15~20度,旋转30度。 第一节 颈部病症 颈 椎 病 定义:由于颈椎以及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所引起的综合证候群颈椎退变多以40岁开始,50岁可占人群的25%,60岁可占50%,而到了70岁则达到100%。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 轻型颈椎病:可出现颈顶疼痛、手指麻木,如颈型和神经根型重型有脊髓型、吞咽困难型、椎动脉型以及交感神经型,推拿治疗为保守疗法,而手术治疗则为积极疗法。 一、解剖生理: (一)骨骼:一个椎体往往横颈大于矢状肌。 横突内有椎动脉、椎静脉及交感社经通过。 椎间孔为神经根穿出之处。 颈椎体后缘薄而前缘厚,所以颈椎前突。 钩椎关节为椎体之间的关节。 椎体前有前纵、后有后纵韧带,前纵韧带较坚实,过防止脊柱过度背伸和椎间盘前突。 连结椎弓之间的为黄韧带,连结棘突尖端的为顶韧带,上宽下窄,在人类,棘间韧带颈段可逐渐退化。 棘突两旁为斜方仙,临床常见斜方肌劳损。 脊神经根位于钩椎关切后方和关节突关节前方,其前支支配运动。 第七颈椎横突不经过椎动脉。 椎间盘呈半胶质状,可维持头部活动,起缓冲、承重作用,其中1、2颈椎体间无椎间盘。 二、颈椎的变异: 1、 融椎:23椎和4.5椎常见。 2、 颈肋临床不多见,多在成年后出现血管神经受压。 三、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内因:主要由颈椎间盘退变所引起; 2、 外因;(1)外伤侵袭;(2)寒邪侵袭。 (二)病理变化: 1、 椎间盘的退变,可使椎体间隙为窄,附着于椎体的韧带松弛,椎体间相互摩擦从而引起椎体增生; 2、 颈椎的增生:分为四度: 一度:边缘轻度变尖;二度:形成唇样骨刺;三度:接近形成骨桥;四度:形成骨桥。 其中一度和二度适于推拿治疗。 增生的位置: (1)颈椎后缘增生:可刺汽船或压迫交感神经和脊髓。 (2)前缘增生:一般无特殊症状。 (3)侧方增生;横突孔内的椎动、静脉以及交感神经易受压。 (4)钩椎关节增生: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 (5)小关节突关节增生:主要引起神经根受压。 增生的影响:即刺激和压迫,压迫少见且难治。 (6)后纵及黄韧带增生:易引起脊髓及交感神经受压。 3、 颈椎移位:多由退变和外伤(包括骨折和脱位)所引起。 4、 骨折或脱位:脱位不常见,但寰枢关节由于发育不良可引起半脱位。 5、 脊髓或神经根的变化:脊髓由于长期受压或导致脊髓空洞,这是极难恢复的病变,临床不多见。 习惯性落枕,主要由斜方肌劳损所引起,可产生颈椎变形,可形成颈椎病,颈椎增生可导致斜方肌劳损,临床年轻患者以两侧为主,而老年患者则以中间为主。 四、临床分型诊断: (一)颈椎病临床常见症状: 1、 疼痛:持续性的疼痛或酸痛为主,多发于颈顶、肩臂、其次还有上背部和上胸壁; 2、 麻木放射:动脉受压,肢体有发凉表现;静脉受压,肢体可出现暗紫色或肿胀; 3、 受凉或劳累时加重。 (二)颈型:可将颈型归入神经根型或落枕。 临床诊断: 1、 有习惯性的落枕史; 2、 颈部的肌肉僵硬强痛或持续性的酸痛,颈部倾斜固定; 3、 压痛点广泛,主要位于顶背部; 4、 颈部活动受限。 (三);神经根型: 临床最常见,由于颈椎增生,主要是侧方,小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间的颈神经根所致,临床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 临床诊断特点: 1、 多见于40岁以上,起病比缓慢,多无外伤史。 颈椎间盘突出特征:单侧性、一侧突出,多见于30岁左右的人,起病较急,多有颈部外伤史。 2、 症状:(1)颈肩部的疼痛,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或酸痛(强痛)。 痛觉过敏组织有:前纵和后纵韧带、顶韧带,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神经根、混合神经的感觉纤维以及周围肌肉。 (2)上肢部的麻木、放射痛、无力。 3、 检查或体征: (1)外型改变,曲度变直,偶见侧弯; (2)颈椎活动不利; (3)压痛点:多在横突周围,(横突多位于挟脊穴深部),还有耳后、肩顶、臂外侧、棘突旁、肩胛骨的内上角,可向远处放射。 (3) 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丛:颈2—4,臂丛:颈5一胸,肱二头肌反射:检查颈丛,肱三头肌反射检查臂丛。 (5)叩顶或压顶(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为多种颈椎病的共征。 (6)感觉改变:早期敏感,后期感觉降低。 (7)反射的改变,主要为腱反射降低。 (8)肌力和肌张力降低。 零度肌力:肌肉完全
本文档为【伤科推拿学讲义[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03
浏览量: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