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2005-08-02)   〈作者:刘文勇〉   一、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对需求不足的解释: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消费函数,即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消费函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进展层出不穷。简要回顾西方主要的消费函数理论有: 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在增加,消费是...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 (2005-08-02)   〈作者:刘文勇〉   一、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对需求不足的解释: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消费函数,即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消费函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进展层出不穷。简要回顾西方主要的消费函数理论有: 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是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在增加,消费是“完全可逆”的,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这一理论假设下,可得到如下的个人消费函数: Ct=b0+b1Yt+ut 其中,Ct为第t期的消费支出,Yt为第t期的绝对收入,b0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自发性消费,b0<0,b1为边际消费倾向,0<b<1。 2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 杜森贝利认为,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收入与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即消费具有“示范性”或“攀附性”;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即消费又具有“不可逆性”。根据这一理论假设,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可近似地简化为下式: Ct=b0+b1Yt+b2Ct-1+ut 其中,Ct-1为第t-1期的消费支出。 3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 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他只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其一生的消费,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一生的消费。因此,消费者现期消费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而且与消费者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有关。消费者一生中各期消费支出流量的现值要等于一生中各期期望收入流量的现值,这种行为可称作“前瞻行为”,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描述这一假设的消费函数可得下式: Ct=b1Yt+b2At+ut 其中,At为第t期消费者所拥有的资产。 4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设消费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可得到的收入的平均值。弗里德曼假定,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一个固定比例,而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是不相关的,在此基础上的消费函数的形式为: Cpt=k(r,wu)Ypt+ut 其中,Cpt为第t期的持久消费,k为比例系数,是持久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它受到利率r、非人力财产与持久收入的比率w及其他因素u的影响,Ypt为第t期的持久收入,弗里德曼用实际收入Yt的几何级数来对其进行测定。对上式进行考伊克变换,可得如下的消费函数模型: Ct=b1Yt+b2Ct-1+ut 上述建立在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假设基础之上的消费函数,从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角度考察,消费函数无外乎这么两大类:一类不考虑滞后因素的影响,只以现期的绝对收入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即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另一类考虑滞后因素的影响,即以现期收入和前期消费作为主要解释变量。但是,西方的消费函数理论大都是从抽象的收入、消费的角度考察二者关系的,从而简单地忽略了收入分配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然而正如我国学者高鸿业教授所说,由于收入分配差别的存在,全社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消费规律,如"资本家消费由剩余价值量决定,而工人的收入和消费则从属于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规律。"只有在明确消费的阶层性的前提下,消费函数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所以,科学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某些有用的概念、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为背景,探讨以收入分配为基础的消费函数,才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意义的。 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收入较高,在满足他们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要之外,还有大量剩余,这些剩余在转化为储蓄之后,能够为这个阶层提供大量的财产收入。所以,无论在现期还是未来,无论在退休前还是退休后,这个阶层均不会面临生活水平下降的危险,除非他们的财产受到某些意外的损失。这样,这个阶层的消费者不可能对未来收入给予太多关注,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应比较符合凯恩斯的假说,即随收入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此阶层的消费还有其独特之处:第一,由于他们在消费上几乎不存在预算障碍,所以就不存在消费压抑现象,即他们的消费已经在现期得到满足。如果暂时收入增加,则绝大部分将转化为储蓄,即比较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第二,由于消费存在生理极限,因此他们的收入增长只能带来微弱的消费增长。这两个特点说明,此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很低。据工商部门披露,目前属于此阶层的有私营企业主、演艺界人士、企业承包者、经纪人、合资或外资企业中方经营管理人员等。 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收入在全社会中最低,他们的现期收入在满足消费之后,已所剩不多。所以,尽管这个阶层的消费者能够意识到未来的风险,有比较强的储蓄欲望,但他们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的储蓄,而必须将收入的大部分消费掉。其消费相对于其它阶层来说难以压缩,因为此阶层消费的绝大部分都是以食物支出为特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据1999年我国的一项抽样调查,贫困阶层的恩格尔系数高达0.8以上,这意味着低收入阶层消费中至少有80%是为了吃饭,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消费极为困难。即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收入增量中绝大部分也不会用于储蓄。其原因在于,这个阶层的储蓄,是在消费受到高度压抑的前提下出现的,也就是通俗所称的“从牙缝里攒出来的”。所以,此阶层的收入若有提高,首先将导致他们被压抑的消费释放出来,储蓄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所以这个阶层的高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即使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也将是缓慢的递减。 中等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收入处于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所以这个阶层的消费也呈现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特征。他们的收入已达到一定水平,所以消费压抑的现象已大大缓解。但是,他们的消费仍然在两个方面受到压抑:首先,他们的现期收入与某些高档消费品的售价还有一定距离,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储蓄才能负担得起。其次,尽管拥有中等收入,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工薪阶层,资产存量有限,所以不能向高收入阶层那样规避风险,而必须考虑维持退休之后的消费水平,这又导致了与生命周期假说相类似的储蓄行为。所以如果这个阶层的收入因为转移支付而提高,并不会如持久收入假说所断定的那样,会将增加的收入作为暂时收入储蓄起来,因为他们的消费毕竟还是受到压抑的,只不过受压抑的程度比低收入阶层大大减轻。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情况来看,中等收入阶层主要是城市的工薪阶层。这个阶层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时代曾享受政府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多种社会福利,后顾之忧比较少;但是,由于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并不能保证消费者一生稳定的生活水平,所以此阶层的消费者仍然有较强的储蓄动机。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社会福利改革措施出台,社会福利由政府承担转变为主要由个人承担,所以此阶层消费者的储蓄意愿大大增强,造成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局面。可见,这个阶层的行为已经接近生命周期假说,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受到一生收入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对此阶层的消费已经不起作用。这个阶层的储蓄意愿之所以强烈,是由于必须自己承担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如果政府能够通过高额累进税对这个阶层进行转移支付,提高由公共财政负担的社会福利的比重,则此阶层的消费意愿就会上升。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与一生收入相对应,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但如果存在以政府的转移支付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即消费者的养老、医疗等项开支,主要是由政府财政通过向高收入阶层征收高额累进税支付的,则消费者就会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而不在收入高的时期进行高储蓄,即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措施有可能使此阶层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命周期假说。这方面的例证是,在欧洲的某些"福利国家",居民的储蓄率很低。总的来看,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数量上要高于低收入阶层和低于高收入阶层,处于中间状态。 二、国内对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解释: 1996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市场一直不旺,物价指数连续走低。理论界对此成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1) 由于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导致需求不足; (2)由于分配差距扩大,有钱的人边际消费倾向低,有钱少用,而没有钱的人尽管边际消费倾向高,但是没有多少钱可用,形成消费需求不足; (3)由于储蓄倾向过高,消费率过低,形成消费需求乃至社会总需求不足; (4)预期不确定性增强,谨慎动机普遍提高,储蓄倾向持续上升而即期消费倾向下降,形成消费需求不足; (5)道德信用危机,使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形成投资需求不足; (6)收入增长不足,增幅比前几年明显回落,从而形成需求不足; (7)结构失调。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变阶段,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化最活跃、结构升级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低附加价值产品走向疲软,再加上我国需求结构在城乡和区域上发生较大的偏差,以致于形成农村与城市、东部与中、西部消费之间的层级断层,表现出暂时性和虚假性的供给过剩; (8)由于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开发不足,从而形成低收入水平的相对过剩。上述诸多原因分析,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的,都有其根据和道理。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的原因,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 三、对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理性思考 需求不足使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中的相当大部分不能实现,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再生产,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或衰退。短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刺激“需求”,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等政策措施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使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到较顺利实现,同时还促进生产和服务再生产,从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长期来看,需求不足是社会分工不足所导致的(因而,要调整产业结构),而社会分工取决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安排(因而,要进行体制改革),制度安排作为上层建筑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因而,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生产力水平是有效需求不足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有长期影响力的原因;进而,解决需求不足的根本措施应该是: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原因如下:首先,关于社会分工的规模影响市场容量(有效需求)的解释。对于社会分工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有过论述。主要是两点:(1)“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市场商品的供给总量;(2)“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市场需求容量制约社会分工程度。阿林·杨格对斯密的分工与市场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他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命题,后人称之为“杨格定理”。杨小凯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2)不仅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而且市场范围也依赖于劳动分工;(3)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其中,第二点是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思想的重大发展。杨格认为市场规模不仅取决于人口规模,而且取决于购买力,后者又取决于生产率,生产率又依赖于劳动分工的范围。正是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相互作用下,二者才得以不断扩大。而经济的增长则正是在二者的相互加强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杨格认为真正的市场扩张还必须用“迂回生产法”、“分工链”的加长来解释。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普遍的迂回性,而社会分工作为生产整体的一个环节必然是迂回生产法,是从生产链上不同节点上分化出来的。专业化的链式分工使生产的迂回度加大,导致知识的积累,并使生产具有报酬递增性。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一是人类生产的一大特点,因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者必须同其他生产者交换,那么市场就能在报酬递增下扩张规模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表明在分工链上增加了节点,会使有经济性的规模得到级数倍增。假设把市场看作分工链的函数并假定市场的初始规模能保证专业化分工有最低的经济性,那么边际分工(分工深化)就会带来边际市场的几何级数扩张,可以说市场规模对劳动分工就具有无限弹性。市场不断扩大的前景,促使产业更精细的分工,产业链加长。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 其次,关于制度安排决定社会分工的解释。制度经济学理论表明,人们选择专业化分工与否,取决于分工所带来的利益与分工的费用比较。人们并不是不知道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而是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进行分工的费用太大,得不偿失,以至于人们宁可选择非专业化分工的形式。分工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出于分工导致“迂回生产”和“分工链”加长,所以也增大了交易费用。正因如此,人们才经常在分工与一体化之间徘徊不决。但是,制度的出现本来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的,如货币制度、保险制度等。人们在不断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是核心。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极大地激励人们创造、发明和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但产权制度是需要国家制度来实施和保护的,否则交易费用太高,交易很难进行。分工与交易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交易的分工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分工与否,取决于分工的好处与分工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只有在由分工带来的好处大于分工所增加的交易费用时,人们才选择分工。如果给定分工经济,要提高分工水平,获取分工的潜在收益,途径就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这种解释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形成的解释,但对于说明一定制度下,人们短期内对于生产方式的选择,还是有意义的) 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水平决定作为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 所以,从长期来看,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应立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国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态势的转变来看,需求不足在根本原因正是从高增长、高库存、低效率的计划经济转向高增长、低库存、高效率的市场经济转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转变正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解决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有效地解决。 当然,短期内就"需求不足"而采取的对策,毋庸置疑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以不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不能“饮鸩止渴”,以损害生产能力减少供给来维持平衡;在促进有效需求增加的时候,要防止损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渡浪费;不能违背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要原则--节约,毕竟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  
本文档为【《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目前“需求不足”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9-05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