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既有其赖以存在的亲缘基础,又有它自身无法规避的现实原因,在以其优势存在的当下,不管是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从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以期对该现象有一个合理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13—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研究 摘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既有其赖以存在的亲缘基础,又有它自身无法规避的现实原因,在以其优势存在的当下,不管是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从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以期对该现象有一个合理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13—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逐渐将教育孩子的重任留在了老一辈(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肩上,这些隔代长辈成为孩子的监护人,使原先稳定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改变,而出现了当今普遍存在的“隔代教育”现象,其实质反映的是农村中的家庭教育状况。基于此,从孩子被抚养的角度来说,目前农村的隔代教育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一,父母在家,祖辈部分代管的形式,其二,父母一方在家,祖辈帮助抚养的形式,其三,父母双方不在家,祖辈全部代管的形式。 1 一、我国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 (一)隔代教育现象日益突出 据中华家庭研究会2004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我国1.2亿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2000万左右,而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通过隔代抚养的。14周岁以下占86.5,,按全国3.16亿儿童来看,每18个孩子就有一个没能与父母在一起。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有近七成的孩子是在隔代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且年龄越小祖辈抚养的比例越大。而且,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70,也是属于隔代教育。年轻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虽然在提高,但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隔代教育现象都相当普遍,成为一个全社会面临的问题。 (二)隔代教育孩子年龄偏小 下面是一个关于我国中部某地区一个农村的五个组中,家庭隔代教育中儿童的年龄结构表, 由上表可见,在农村隔代教育中,幼小年龄段的孩子是占绝大多数的。根据《中国妇女报》于2008年3月1日报道的文章《全国妇联公布我国未成年人家庭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义务教育段达3000多万,学龄前儿童占总体比例的27.05,,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祖父母生活在一 2 起的占48.35,,其中0—5周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0.19,。 这些年龄偏小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缺乏完整的亲子教育,正常情感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性格上的偏差。弗洛伊德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成年期的每一个痛苦都可以在其幼年找到伤痛的烙印。”可见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对其人生的健康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说明早期教育与心理影响同样重要,儿童时期的认知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得来,因而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儿童的整个成长发展中尤其关键。隔代教育在此时就在无形中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而农村隔代教育在孩子入学接受教育的时期也一般不会发生责任的转移。 二、隔代教育在我国农村产生的原因 (一)隔代教育赖以存在的亲缘基础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伦理,像“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一直是老一辈的期盼,并未因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的实施而彻底消除。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使祖辈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热衷于发挥他们的余热,主动承担抚养孙辈的责任,老人很容易产生“不亲儿子亲孙子”的倾向,这在古人所说的“老人十拗”里也有谈及。可见,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社会里,隔代教育是有其存在根源的。加之目前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在55岁左右, 3 从心力与体力来讲,都是有能力帮助代养孙辈的。在中国普遍的农村中,祖辈年龄更呈现年轻化的势态。因而在亲缘的基础上,这种人力资源的优势在我同家庭隔代教育中发挥得更充分。 (二)基于现实考虑下的隔代教育选择 南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始终还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官方的说法就是流动人口,然而他们的多种权益难以保障。作为离乡在外的务工经商人员,只有在他们自身根本利益得以保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孩子的问题。面对生活的压力,作为孩子直接监管人的父母,往往会抛开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毅然外出务工,对于幼小孩子的抚养往往是难有精力完成的,对于适龄入学儿童,又会因为户口与学校的问题而给农民工带来种种压力和经济困难。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父母会将孩子托付祖辈照管,使其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农村家庭隔代教育多数也因此而产生。 三、农村家庭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隔代监护人教育方式简单 在农村,隔代教育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并且他们很多是要参加生产劳动的,对于教育方式的选择多数是放任,少数则是粗暴。而一个稳定状态下的家庭教育形式应该是民主与权威并存的,而非简单的放任与粗暴。对于采取以上方式,也并非初衷,南于多数祖辈是经历了困苦的生活时 4 代而走过来的,在进行隔代抚养时,无形中出现“补偿心理”,容易无限制地迁就与容忍后辈。父母不在场的教育,一般权威与民主型教育方式也难凸显其意义了。并且老人有时候思想相对保守,观念比较陈旧,极少能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如亲子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 农村家庭隔代教育使年轻的父母从抚养孩子的繁重任务中得到暂时的解脱,为其外出务工经商创造了条件。祖辈由于长期的生活阅历沉淀了许多美好的品德,能让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也更有耐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拥有良好的情感价值倾向,这种氛围之下的隔代教育也使整个家庭的亲情与血缘联系更密切。尽管隔代教育存在以上有利的方面,但却无法取代亲子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方式的简单,让成长中的孩子失去很多学习与创造的机会。 (二)容易使孩子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 由于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感受到的亲子间的温暖很少,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对人生很多问题感到困惑,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在他们性格不够成熟的幼年期,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农村祖辈在管理与教育孩子方面容易产生放任的偏向或者是迎合的心理,不利于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儿童,在一个家庭里以母亲为中心的各种刺激对其人格发展影响很大, 5 如言语刺激在婴幼儿时期对其的个性发展就起重要作用,因为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与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儿童由此体验家庭环境的影响,萌发个性,产生人格发展的基础。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也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然而农村隔代教育家庭中,儿童长期远离父母,感觉刺激比较缺乏,父母的影响也就淡化了,这样对孩子人格早期发展必定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长期的隔代教育使亲子关系淡化 早期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而空间和时间的隔离,在心理上就使孩子与父母之间拉开了一定距离。没有沟通,少了来自于父母最实质的爱抚与照顾,使“爸爸”“妈妈”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空洞的代名词,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在农村完全隔代教育家庭中,父母都是常年在外的,孩子从根本上缺少了父母的影响,自然亲情关系也比较淡薄。子女对父母感情亲密真挚的程度决定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程度,也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由此看来,亲子关系越和谐,父母教育感染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四)使孩子价值观产生偏差 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经商,长年离家。对于孩子最多最容易实现的也无非是进行物质方面的补偿,但却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父母的这种补偿,对于心性未定的儿童来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慢 6 慢就容易滋生享乐与攀比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他们更易有孤独感,与人交往显得不自信,却倾向于通过这种外在的“富有”来充实他们的内心。当这种情形凸显严重却又得不到正确指引的话,很可能导致拜金主义。 (五)孩子学习状况普遍呈中等或偏下水平 农村隔代教育中成绩优良的孩子不多。笔者在调查走访时也发现,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督导和启发,大部分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据一项相关调差显示,见下表, 可见,隔代教育儿童中成绩优良者并不多,优良的仅占22.2,。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要求家庭与学校合力,甚至还要依赖社区教育的优势来共同完成。社区教育在我国农村的实施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发挥不了它的真正作用。而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教育在此处于“真空”状态,对于孩子学习的积极影响是很弱的。加之学校课程的设置为学校之外的辅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祖辈由于文化知识不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教育观念也无法与现代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对于“家教”并非像城市家庭所表现的一样,因而农村家庭隔代教育之下的孩子缺乏校外的督导。另外,基于孩子自身的特点,在缺乏严格管教的情况下,自然很难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从而导致隔代教育孩子学习成绩优良者很少。 人生之初就不断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家庭教育是首先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教育形式。儿童经验和知识的获得最初是 7 源于家庭,受整个家庭环境及培养者教育意识的影响。农村家庭隔代教育在亲子教育长期缺位的情形下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着各种影响,凸显的问题也可见一斑。缺乏亲子交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方面,但不可否认,作为祖辈培养者,他们自身的意识与教育观念也该作为关键因素来分析。重“养”不重“教”,在农村隔代教育中表现还很严重。虽然生在农村,但有些祖辈却忽视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不注重从小事培养他们坚强勤劳的性格。由于两代人还存在一定的文化冲突,祖辈对孩子兴趣和爱好方面也给不了足够的关注,儿童的潜能得不到最大发挥。 究其根本,在我国广大农村,完整的家庭教育模式已渐渐失去其稳定性,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渐失平衡。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使本应该在位的亲子教育被隔代教育完全或不完全取代。其中造成的问题也许还远不是我们所见到的,可能更多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积极面对与努力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有待于每个人的参与。但随着人们晚婚意识的加强,在人力资源方面会出现减弱的趋势,农村家庭隔代教育可能也会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而呈现不同的类型,进而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 8
本文档为【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8-01-08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