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

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

举报
开通vip

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 第 一章 绪 论 一、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发生短路时 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或线路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电气设备损伤或损坏,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的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

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
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 第 一章 绪 论 一、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发生短路时 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或线路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电气设备损伤或损坏,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的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瓦解。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地、迅速地和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的装置。 二、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 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 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限额将则是180?+(60?,85?)。 1 4)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 如单相接地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的增大,可构成过电流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的降低,可构成电压保护 ;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根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 ;根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成差动保护; 根据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出现的电流、电压相序分量,可构成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负序功率方向保护等。 2、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分类 模拟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最早的电磁型保护、之后的晶体管保护、集成电路保护、最后演变成微机保护;虽然其类型不断演变升级,但它们都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和执行回路 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3、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l)选择性 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2)速动性 速动性就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对于反应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要求快速动作的主要理由和必要性在于: <1>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2>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少发电厂厂用电及用户电压降低的时间,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保证厂用电及用户工作的稳定性。 <3>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 <4>快速切除故障可以防止故障的扩大,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设备自动投人的成功率。 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不要求快速动作,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带延时地发出信号。 3 )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2 所谓系统 最大运行方式 ,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效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系统 最小运行方式 ,就是在同样的短路故障情况下,系统等效阻抗为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表示式为: <l>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增加(如过电流)的保护装置: 用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 <2>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降低(如低电压)的保护装置: 用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故障该保护应动作时,不应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动作;而在不属于它动作的任何情况下,则应可靠地不动作。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器保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一、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电流会突然增大,故障相间的电压会降低。利用电流的这一特征,就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装置的中心环节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反应于一个电气量而动作的简单继电器的典型。 1、电流继电器结构及动作原理 (1)电磁型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形式有螺管线圈式、 吸引衔铁式和转动舌片式三种,如图 2.1 所示。 电流继电器在电流保护中用作测量和起动元件, 它是反应电流超过一整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工作的,以吸引 衔铁式继电器为例进行分析,在线圈 1 中通以电流 通 ,则产生与其成正比的磁,通过由铁心、空气隙和可动舌片而成的磁路,使舌片磁化于铁心的磁极 3 产生电磁吸力,其大小与 距 可表示为 成正比,这样由电磁吸引力作用到舌片上的电磁转 ( 1 ) 式中 比例常数; 电磁铁与可动铁心之间的气隙。 ( a )螺管线圈式; (b) 吸引衔铁式; c) 转动舌片式 图 1 电磁型继电器的结构原理 1 —线圈; 2 —可动衔铁; 3 —电磁铁; 4 —止挡; 5 —接点; 6 —反作用弹簧 正常工作情况下,线圈中流入负荷电流,继电器不工作,这是由于弹簧对应于空气隙 产生一个初始力矩 减小到 。由于弹簧的张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因此,当空气长度由 时,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为 式中K3比例常数。 另外,在可动舌片转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克服摩擦力力矩 。因此 : 4 1 )继电器动作的条件。为使继电器动作,必须增大电流 来增大电磁转矩,使其满足关系式: ,通过增大电流 Mdc?Mth+Mm (2) 2 ) 动作电流 。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 器的动作电流(起动电流),记作 。 称为继电 3 )继电器的返回条件。继电器动作后,当 将返回。为使继电器返回,弹簧的作用力矩 力矩 之和,即 减小时,继电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必须大于电磁力矩 及摩擦 或 (3) 4 ) 返回电流。 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值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记为 , 5 )返回系数。 返回电流和起动电流的比值成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可表示为 (4) 6 ) 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 ?改善继电器线圈的匝数; ?改变弹簧的张力; ?改变初始空气隙的长度。 7 ) 剩余力矩 。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中,随着气隙 的变化,都将出现一个剩余力矩 ,从而使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都雪崩式的进 5 行,继电器要么动作、要么返回,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状态,具有明显的“继电特性”。同时,该力矩还有利于继电器的触点可靠的接触与断开。 2、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 在被保护线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2 )最小运行方式 在同样短路条件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系统等值阻抗的大小与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多少等有关。 3 )最小短路电流与最大短路电流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大,称之为最大短路电流。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称之为最小短路电流。 4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 对因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使起动保护装置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记作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是用电力系统的一次侧参数表示的,当一次侧的短路电流达到这个数值时,安装在该处的这套保护装置就能够起动。 5 )保护装置的整定 所谓整定就是根据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起动值(一般情况下是指电力系统一次侧的参数)、灵敏性、动作时限等过程。 3、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根据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在满足可靠性和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原则上总是越快越好。因此,各种电气元件应力求装设快速动作的继电保护。仅反应电流增大而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也称为无时限流速断保护。 (1)、工作原理 无时限速断保护是为了保证其动作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速断保护只保护被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具体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6 对于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在每回电源侧均装有电流速断保护。在输电线上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可用下式计算 ( 5 ) Id?min?(2)Ex?0.866( 6 ) Xs?min?X1L 图 2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 1-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2-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 由式( 5 )和( 6 )可看出,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值随短路点的位置而变化,且与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有关。 和 与 的关系如图 2.6 中的曲线1和2所示。从图可看出,短路点距保护安装点愈远,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愈小。 (2)、整定计算 1 )动作电流 为了保证选择性,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如 点 即 B 变电所短路时,通过保护的最大保护电流(最大运行下的三相短路电流)来整定。即 7 可靠系数 对保护 1 ( 7 ) 把起动电流标于图 2.6 中,可见在交点 M 与保护 2 安装处的一段线路上短路对 2 能够动作。在交点 M 以后的线路上的短路时,保护 2 不动作。因此,一般情况下,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本条线路的一部分,而不能保护全线路。 2 )保护范围(灵敏度 )计算(校验) 规程规定,在最小运行方式下,速断保护范围的相对值 为 15%~20% ,即 式中 ——最小保护范围; 当系统为最大运行方式时,三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大;当系统为最小运行方式时,两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小。求保护范围时考虑后者。由图 2 可知 ( 8 ) 其中, 代入式( 8 )整理得 ( 9 ) (3)动作时限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没有人为延时,只考虑继电保护固有动作时间。考虑到线路中管型避雷器放电时间为 0.04~0.06s ,在避雷器放电时速断保护不应该动作,为此在速断保护装置中加装一个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一方面扩大接点的容量和数量,另一方面躲过管型避雷器的放电时间,防止误动作。由于动作时间较小,可认为 t=0 。 ( 4 )电流速断保护的接线图 8 图3 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电流继电器接于电流互感器 TA 的二次侧,它动作后起动中间继电器,其触点闭合后,经信号继电器发出信号和接通断路器跳闸线圈。 (5)、对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 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缺点:?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可能无保护范围。如图 2.9 所示 ,在最大运行方式整定后,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无保护范围。?在线路较短时,可能无保护范围。 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由于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必须增设一套新的保护,用来切除本线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作为无时限速断保护的补充、配套保护,这就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1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要求 增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线路全长,,对它的要求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在满足足够的灵敏度的前提下具有较小的动作时限。 ( 2 )工作原理 1 ) 为了保护本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必须延伸到下一条线线路去,这样当下一条线路出口短路时,它就能切除故障。 2 ) 为了保证选择性,必须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 3 ) 为了保证速动性,时限尽量缩短。时限的大小与延伸的范围有关,为使时限较小,使限时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范围。因而动作时限 比下一条线路的速断保护时限 高出一个时间级差 ( 3 )整定计算 9 。 1 )动作电流 动作电流 按躲开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进行整定 I'' dz?Kk''?I‘dz下一级( 10 ) 2 )动作时限 。为了保证选择性,时限速断电流保护比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高出一个时间级差 ,即 ( 11 ) 当线路上装设了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以后,它们联合工作就可以 0.5s 内切除全线路范围的故障,且能满足速动性的要求,无时限电流速断和限时速断构成线路的“主保护”。 3 )灵敏度校验。 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灵敏性),是只在它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灵敏度的高低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为 ( 12 ) 式中 ——被保护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流过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短路 时,保护在故障时可能不动,就不能保护线路全长,故应采电流; 当 取以下措施: ?为了满足灵敏性,就要降低该保护的起动电流,进一步延伸出速断 保护的保护范围; ?为了满足保护选择性,动作限时应比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的时限高一个 ,即 使之与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但不超过下一条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 10 图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 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接线图 1 )单相原理接线 如图 4 所示, ( 5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能保护本条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元件(下一条线路)的后备保护(有时只能对相邻元件的一部分起后备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寻求新的保护形式。 5、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 1 )工作原理 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其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而时限按阶梯性原则来整定的一种电流保护。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它不起动,而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则能反应电流的增大而动作,它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也能保护下一条线路的全长。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的近后备保护,也作为下一条线路保护和断路器拒动的远后备保护。 ( 2 )整定计算 1 )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 电器能可靠返回进行整定 ,且在自起动电流下继 ( 15 ) 2 )灵敏系数校验。要求对本线路及下一条线路或设备相间故障都有反应能力,反应能力用灵敏系数衡量。本线路后备保护(近后备)的灵敏系数有关规程中规定为 (16 ) 11 作为下一条线路后备保护的灵敏系数(远后备),〈〈规程〉〉中规定 ( 17) 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电压闭锁的过流保护,这时过流保护自起动系数可以取 1 3 )时间整定。由于电流?段的动作保护的范围很大,为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其保护延时应比下一条线路的电流?段的动作时间长一个时限阶段 为 ( 18 ) ( 3 )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的配合 过电流保护是一种常用的后备保护,实际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过电流保护仅是依靠选择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因此在负责电网的后备保护之间,除要求各后备保护动作时限相互配合外,还必须进行灵敏系数的配合(即对同一故障点而言越靠近故障点的保护应具有越高的灵敏 系数)。 ( 4 )对定时限过电流的评价 定时限过电流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单侧电源的放射型电网能保证有选择性的动作。不仅能作本线路的近后备(有时作主保护),而且能作为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在放射型电网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一般在 35kV 及以下网络中作为主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主要缺点是越靠近电源端其动作时限越大,对靠近电源端的故障不能快速切除。 6、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及评价 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相相邻的后备保护,因此必须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条线路和下一段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一整套保护,叫做三段电流保护。 实际上,供配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比如,处于电网末端附近的保护装置,当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 0.5~0.7s 时,而且没有防止导线烧损及保护配合上的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而将过电流保护为主要保护。在某些情况下,常采用两段组成一套保护, ( 2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 12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是指各段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与动作时限的关系曲线。电流三段式保护的保护特性及时限特性如图 5 所示。 图 5 电流三段式保护特性及时限特性分析图 继电保护的接线图一般可以用原理图和展开图形式来表示。电流三段式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如图3、4 所示。 ( 3 )阶段式保护的选择性 电流速断保护是通过选择动作电流保证选择性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通过选择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是通过同时选择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这是应当重点理解的环节。 ( 4 )对阶段式电流保护的评价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并且一般情况下都能较快切除故障,一般用于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单侧电源电网中。缺点是它的灵敏度和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的影响,此外,它只在单侧电源的网络中才有选择性。 7、电流保护接线方式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就是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 ( 1 )三相完全星型接线主要接线方式 13 1 )三相完全星型接线方式如图 6 所示,三个电流互感器与三个电流继电器分别按相连接在一起,形成星型。三个继电器触点并联连接,相当于“或”回路。三相星型接线方式的保护对各种故障,如三相、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都能动作。 图6 完全星型接线图 图 7 不完全星形接线图 图 8 两相电流差接线图 2 )相不完全星型接线方式 两相不完全星型接线方式如图 7 所示。它与三相星形的保护的区别是能反应各种相间短路,但 B 相发生单相短路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 2 )各种接线方式在不同故障时的性能分析 1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各种相间短路。 前述三种接线方式均能反应这些故障(除两相电流接线不能保护变压器外),不同之处在于动作的继电器数目不同,对不同类型和相别的相间短路,各种接线的保护装置灵敏度有所不同。 2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两点接地短路 14 图 9 串联内线路上两点接地的示意图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小接地电流)中,某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只有不大的对地电容电流流经故障点,一般不需要跳闸,而只要给出信号,由值班人员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找出接地点并消除之,这样就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对于这种系统中的两点接地故障,希望只切除一个故障。 ?串联线路上两点接地情况,如图 9 所示,在 切除距电源远的线路。 若保护 1 和保护 2 均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时,如果它们的整定值和时限满足选择性,那么,就能保证 100% 地只切除 BC 段线路故障。如采用两相星形接线,则保护就不能切除 B 相接地故障,只能由保护 2 切除 BC 线路,使停电范围扩大。这种接线方式在不同相别的两点接地组合中,只 能有 2/3 的机会有选择地切除后面的一个线路。 ?放射性线路上两点接地情况如图 10 所示, 和 点发生接地短路,希望 图 10 放射性线路上两点接地的示意图 在 点发生接地短路时,希望任意切除一条线路即可。当采用三相星型接线时,两套保护(若时限整定相同)均将起动。如采用两相星型接线,则保护有 2/3 的 15 机会只切除任一线路。因此,在放射性的线路中,两相星型比三相星型应用更广泛。 ( 3 )各种接线方式的应用 三相星形接线方式能反应各种类型的故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不因故障相别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应用如下方面: 1 )广泛用于发电机、变压器、大型贵重电气设备的保护中。 2 )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作为相同短路的保护,同时也可保护单相接地(对此一般都采用专门的零序电流保护)。 3) 在采用其它更简单和经济的接线方式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时,可采用这种接线方式。 两相星形接线方式较为经济简单,能反应各种类型的相同短路。主要应用于如下方面: 1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广泛地采用它作为 相间短路保护在 10kV 以上,特别在 35kV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在分布很广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两点接地短路常发生在放射型线路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两相星形接线以保证有 2/3 的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要使保护装置均安装在相同的两相上,一般为 AC 相)。如在6 ~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对单相接地可不立即跳闸,允许运行 2 小时,因此在 6~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过流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两相星形接线方式。 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具有接线简单、投资较少等优点,但是灵敏性较差,又不能保护 Y/ -11 接线变压器后面的短路,故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作为配电线路的保护。这种接线主要用在 6 ~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作为馈电线和较小容量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二、双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 1、方向性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在单侧电源网络中,各个电流保护线路靠近电源的一侧,在发生故障时,它们都是在短路功率的方向从母线流向线路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动作,但在双侧电源网络中,如只装过电流保护是不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 2 )几个概念 16 1 ) 短路功率 :指系统短路时某点电压与电流相乘所得到的感性功率。在不考虑串联电容和分布电容在线路上短路时,短路功率从电源流向短路点。 2 ) 故障方向 :指故障发生在保护安装处的哪一侧,通常有正向故障和反向故障之分,它实际上是根据短路功率的流向进行区分的。 3 )功率方向继电器 :用于判别短路功率方向或测定电压电流间的夹角的继电器,简称方向元件。由于正反向故障时短路功率方向不同,它将使保护的动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4 ) 方向性电流保护 :加装了方向元件的电流保护。由于元件动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在反向故障时把保护闭锁。 2、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如图 2.25 ( a )所示 . 图 2.25 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17 方向过电流保护是利用功率方向元件与过电流保护配合使用的 一种保护装置,以保证在反方向故障时把保护闭锁起来而不致误动作。主要由方向元件 ` 电流元件和时间元件组成。只有电流元件和功率方向元件同时动作时,保护装置才能动作于跳闸。 3、功率方向继电器的 90 ? 接线方式 ( 1 )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由于功率方向继电器的主要任务是判断短路功率的方向,因此对其接线方式提出如下要求。 1 )正方向任何形式的故障都能动作,而当反方向故障时则不动作。 2 )故障以后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接近于最大灵敏度角 应尽可能地大一些。并尽可能使 ,以便消除和减小方向继电器的死区。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广泛采用的功率方向继电器接线方式为 90 ? 接线方式。所谓 90 ? 接线方式是指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当 cos =1 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流 相位相差90 ? 。 ( 2 )方向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接线图 1 )接线图 如图 2.27 所示。电流继电器 1 、 3 是起动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 2 、 4 是方向元件。各相的电流继电器和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触点是串联的。时间继电器 5 使保护获得必要的动作时限,起触点闭合可以跳闸和发出信号。 2 )按相起动原则 按相起动原则是指接入同名相电流的电流继电器和方向元件的触点直接串联,而后再接入时间继电器线圈的接线, 3 )动作特性 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 90 ? 接线方式的保护装置,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相的线电压,其值很高;第二,适当地选择继电器的内角 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且有较高的灵敏性。方向继电器在一切故障情况下都能动作的条件为 和电压 18 两相式接线适用于小接地电流系统,作为各种形式相间短路的保护,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如果装有专门的接地保护,也以采用两相式接线作为相间短路的保护。 4、对方向性电流保护的评价 1 )方向性电流保护的主要优点是在单电源环形网络和多电源辐射型电网中,都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2 )理论上当保护安装地点附近正方向发生三相短路时,由于母线电压降低至零,保护装置拒动,出现“死区”。运行经验指出,三相短路的几率很小。 3 )由于保护中采用了方向元件使接线复杂,投资增加,可靠性降低。因此,在应用中如果保护装置在起动值、动作时限整定以后,能够满足选择性要求,就可以不用方向元件。例如: 1 、对电流速断保护来讲,如图 2.28 的保护 7 ,如果反方向线路 CD 出口处 短路时,由电源 供给的短路电流 ,那么,在反方向任何地点短路时,保护 7 都不会误动。即从整定值上躲开了反方向的,这时可以不用方向元件。 2 、对过电流保护来讲,仍以上述保护 7 为例,如果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 大于保护 2 过电流保护的时限 ,即 在在反方向发生短路时,从时限上保证了动作的选择性,因此保护 7 可以不用方向元件(但保护 2 必须采用方向元件)。 方向过电流保护,常用于 35KV 以下的两侧电源辐射型电网和单电源环型电网中作为主要保护,在电压为 35KV 及 110KV 辐射型电网,常常与电流速断保护配合使用,构成三段式方向电流保护,作为线路相间短路的整套保护。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 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 1、 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功率的分布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接地故障具有如下特点: 19 1 )故障带内的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 2 ) 零序电流的分布,决定于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及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数目和位置,而与电源的数量和位置无关。 3 )故障线路零序功率的方向与正序功率的方向相反,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 4 )某一保护(如保护 1 )安装地点处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如 与 )的相位差取决于背后元件(如变压器)的阻抗角,而与被保护线路的零序阻抗及故障点的位置无关。 2、零序电压、电流过滤器 ( 1 )零序电流过滤器 为取得零序电流,可以采用三个电流互感器按图 2.31 ( a )的方式连接,此时流入继电器中的电流为 接地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序电流,即 在正常运行和相间短路时,零序电流滤过器 也存在一个不平衡电流 ,即 它是由于三个互感器铁心的饱和程度不同,以及制造过程中的某些差别而引起的。 ( 2 )零序电压过滤器 20 为了取得零序电压,通常采用如图 2.32 所示的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或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接成星形并将中性点接地,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从 m,n 端子上得到的输出电压为 发生接地故障时,输出电压 U 为零序电压,即 正常运行和电网相间短路时,理想输出 。实际上由于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及三相系统对地不完全平衡,在开口三角形侧也有电压输出,此电压称不平衡电压,以 表示,即 3、 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又称零序 I 段。 ( 1 )整定计算 与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类似,零序电流速断保护起动值的整定原则如 下: 1 )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3 ,即 ( 2. 17 ) 2 )躲过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期合闸时出现的零序电流 3 ,即 ( 2. 18 ) 根据式( 2. 17 ),式( 2. 18 )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先取其中的较大值作为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21 3 )如果线路上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时,零序电流速断应躲过非全相运行又产生震荡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4、 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又称?段。 ( 1 ) 整定计算 1 )动作电流 ?零序?段的起动电流应与下一段线路的?段保护相配合。 当该保护与下一段线路保护之间无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时,该保护的起动电流 为 ( 2.21 ) ——下一段线路零序?段保护的起动值。 ? 当该保护与下一段线路保护有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时,该保护的 起动电流为 ( 2.22 ) ——在下一段相邻线路保护零序?段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时,流过本保护装置的零序电流计算值。 2 )动作时限 零序?段的动作时限与相邻线路保护零序?段相配合,动作时限一般取 0.5 秒。 ( 2 ) 灵敏度校验 零序?段的灵敏系数,应按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的最小零序电流来校验,并满足 ? 1.5 的要求,即 = ( 2.23 ) 22 式中 ——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的最小零序电流。 5、零序过电流保护 零序过电流保护又称?段保护,它用于本线路接地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和相邻元件(线路,母线,变压器)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在本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段拒动和相邻元件的保护或开关拒动时靠它来最终切除故障。在中性点接地电网中的终端线路上也可作为主保护。 ( 1 )整定计算 ? 躲开在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相间短路时所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即 ( 2.24 ) 式中 ——可靠系数,取 1.1 , 1.2 ; ——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相间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与下一线路零序?段相配合就是本保护零序?段的保护范围,不能超出相邻线路上零序?段的保护范围。当两 个保护之间具有分支电路时(有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时),起动电流整定为 ( 2.25 ) 式中 ——可靠系数,取 1.1 , 1.2 ; ——在相邻线路的零序?段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地短路时,流过本保护范围的最大零序电流计算值。如与相邻线路保护间有分支电路时,则 条相邻线路零序?段的起动值。取?、?中最大者。 ( 2 ) 灵敏度校验 1 )作为本线路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最小零序电流 3 来校验,要求 ? 2 ,即 取下一 23 ( 2.26 ) 2 )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时,按相邻线路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 地故障时,流过本保护的最小零序电流 3 来校验,要求 ? 1.5 即 ( 3 ) 动作时限 零序?段电流保护的起动值一般很小,在同电压级网络中发生接地短路时,都可能动作。为保证选择性,各保护的动作时限也按阶梯原则来选择。如图 2.33 所示,只有在两个变压器间发生接地故障时,才能引起零序电流,所以只有保护 4 、 5 、 6 才能采用零序保护。图 2.33 中同时示出了零序过电流保护和相间短路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相比可知前者具有较小的动作时限, 这是它的优点之一。 6、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 1 )构成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时应注意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 )在多电源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每个变电站至少有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以防止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产生危险的过电压。 2 )在图 2.34 所示双侧电源供电系统中,它的两侧电源处的变压器中性点均直接接地。如将 TM-1 侧的电源去掉,则为单电源供电网络,在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中, TM-2 变压器短路时,短路电流不流过保护 1 。但在零序电流保护中, TM-2 变压器短路时,零序电压侧流过保护 1 。此时,为了保证保护 1 动作的选择性,就须采用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这一点应特别注意。即在零序电流保护正方向有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的情况下,不管被保护线路的对侧有无电源,为了 24 防止保护的灵敏度过低和动作时间过长,就须采用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2) 动作特性 以图 2.34 为例,在 点接地短路时,一部分零序电流要经过 TM-2 变压器构成回路,一部分零序电流要经过 TM-1 变压器构成回路。断路器 1QF , 4QF 处的零序电流保护均可能动作,为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2QF 、 3QF 的动作时间应为 〈 同理,在 点发生接地故障时,要求 > 显然,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必须加装功率方向元件,构成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 3 )解决措施 1 )假设母线零序电压为正,零序电流由母线流向线路方向为正。故障线路两侧零序电流的实际方向为负,零序 功率为负,非故障线路远离短路点侧的零序电流也为负,近短路点侧零序电流的 25 方向为正。这时只须加装反应零序功率而动作的继电器就可保证选择性。在 点接地,只需满足 即可保证选择性。 四、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电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对负荷供电没有影响。在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再继续运行 1 , 2h 。因此单相接地时,一般只要求继电保护有选择地发出信号,而不必跳闸。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的特点 ( 1 )单电源单线路系统的单相接地 如图 2.39 所示的单电源单线路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三相对地有相同的电容 ,在相电压 作用下,每相都有一个电容电流 流入地中,而三相> 在 点接地,只需满足 电流之和等于零。即 在 A 相接地时(图 2.40 ),各相对地的电压为 26 故障相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原来的 倍。因此,故障点 D 的零序电压为 可见,故障点的零序电压 大小与相电压 相等。各相对地电容电流为 其有效值为 从接地点流回的电流 为 即为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算术和。 ( 2 )单电源多线路系统的单相接地 如图 2.41 所示,当线路? A 相接地时,电容电流分布在图中用“ ”表示。 类似于简单网络的分析,在此接地电流 为 27 有效值 式中 ——全系统每相对地电容的总和。 从分析各元件(发电机出线端、线路始端的)电流互感器所反应的零序电流可得如下结论: 1 )单相接地时,全系统都将出现零序电压,而短路点的零序电压在数值上为 相电压 ; 2 ) 在非故障元件上有零序电流,其数值等于本相原对地电容电流,电容性无 功功率的实际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 3 )在故障元件上,零序电流为全系统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相量和,电 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为由线路流向母线。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 根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的但相接地时的以上特点,可构成相应的各种保护。 ( 1 )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是利用故障线路另序电流较非故障线路为大的特点,来实现有选择性地发出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 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如图 2.42 所示,保护装置由零序电流互感器 零序电流继电器 的起动电流 和所组成。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必须大于本线路的零序电容电流 (即非故障时本身的电容电流),即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可以按被保护线路上发生接地故障时流经保护的最小零序电流(即为全网络中非故障线路电容电流的总和)来校验,灵敏系数为 28 由上式可见,当系统出线越多时,全网络的电流越大;或被保护线路的电容电流越小时,零序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就越容易满足要求。 ( 2 )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在出线较少的情况下,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差别可能不大,采用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很难满足要求。此时可采用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由上节分析可知,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 ;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 。因此,利用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可明显区分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 此时,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的接线和工作原理与大电流接地系统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极为类似,只是在使用中应注意相应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要采用正极性接入方式接入 3 和 3 ,且最大灵敏角为 90 度。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的特点 在 3 , 6KV 电网中,如果单相接地时接地电容电流的总和大于 30A , 10KV 电网大于 20A , 22 , 66KV电网大于 10A ,那么单相接地短路会过渡到相间短路,因此在电源中性点需加装一个电感线圈。单相接地时用它产生的感性电流,去补偿全部或部分电容电流。这样就可以减少流经故障点的电流,避免在接地点燃起电弧,把这个电感线圈称为消弧线圈。 在图 2.43 所示电网中,在电源中性点接入一消弧线圈。当线路?上 A 相接地时的电流分布如图 2.43 所示,与图 2.41 相比,不同之处是在接地点又增加了一个电感分量的电流 ,因此,从中性点流回的总电流为 ——消弧线圈的电流,设用 L 表示它的电感,则 。 由于 和 的相位大约相差 ,因此 将因消弧线圈的补偿而减少。 根据对电容电流的补偿程度不同,消弧线圈可以有完全补偿、欠补偿及过补偿三种补偿方式。 29 ( 1 )完全补偿法 完全补偿就是使 ,接地点的电流 近似为零,从消除故障点电弧,避免出现弧光过电压的角度来看,这种补偿方式是最好的。但是由于 对于 交流电感 L 和三相对地电容 将产生串联谐振,从而使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严重升高,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在实际上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 2 )欠补偿法 欠补偿法就是使 ,补偿后的接地点电流仍然是电容性的。如果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当某个元件被切除或因故障跳闸,则电容电流就将减少,很可能又出现 的情况。和( 1 )有相同的缺点。因此这种方式一般也是不采用的。这里顺便说明,一般在电力网中欠补偿方式是不采用的。 ( 3 )过补偿法 过补偿法就是使 补偿后的残余电流是电感性的。采用这种方式不可能发生串联谐振的过电压问题,因此在实际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大于 的程度用脱谐度 P 来表示,其关系为 一般选择脱谐度 P 为 5% , 10% ,而不大于 10% 。采用过补偿时,由于 , 30 所以 的实际方向与图 2.43 所示的方向相反。 距离保护,就是一种可以满足高压电网发展要求的新原理保护,它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电网中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并且有足够的快速性和灵敏性。 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一、 距离保护的概念 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大小,故有时又称阻抗保护。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线路阻抗为负荷阻抗 , 即 当发生线路故障时,母线测量电压为 ,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为 ,即 ,这时的测量阻抗为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短路阻抗 在短路以后。母线电压下降,而流经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增大,这样短路阻抗 比正常时测量到的 大大降低, 距离保护的实质是用整定阻抗 与被保护线路的测量阻抗 31 比较。 如图 3.1 所示 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内时,即当 时保护动作; 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外时,即当 因此,距离保护又叫低阻抗保护 。 2、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时,保护不动作。 距离保护是利用测量阻抗来反应保护安装处到至短路点这间距离的,为了保证选择性,获得广泛应用的是阶梯型时限特性,这种时限特性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相同。 距离保护第?段是瞬间动作的,其动作时限 仅为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为了与下一条线路保护的?段有选择性地配合,两者保护范围不能重叠,因此,三段的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到下一线路中去,而为本线路全长的 80%~85% ,即?段的动作阻抗整定为 80%~85% 线路全长的阻抗。为了有选择性地动作,距离?段的动作时限和起动值要与相邻下一条线路保护的?段和?段相配合。根据相邻线路之间选择性地配合的原则:如两者的保护范围重叠,则两保护的动作时限整定不同;如动作时限相同,则保护范围不能重叠。 距离?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元件)的后备保护,其动作时限 的整定原则与过电流保护相同,即大于下一条变电站母线出线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一个 ,其动作阻抗应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来整定。 3、 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以下五个主要元件组成。 32 1 )起动元件 当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起动元件瞬间起动保护装置,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了故障,并兼有后备保护的作用。通常起动元件采用过电流继电器或阻抗继电器。为了提高元件的灵敏度,也可采用反应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分量的复合滤过器来作为起动元件。 2 )测量元件 用来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判断短路故障的方向。通常采用带方向性的阻抗继电器作测量元件。如果阻抗继电器是不带方向性的,则需增加功率方向元件来判别故障的方向。 3 )时间元件 用来建立距离保护 II 段、 III 段的动作时限,以获得其所需要的动作时限特性。通常采用时间继电器或延时电路作为时间元件 4 )振荡闭锁元件 用来防止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距离保护的误动作。在正常运行或系统振荡时,振荡闭锁元件将保护闭锁,而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解除闭锁开放保护,使保护装置根据故障点的远近有选择性地动作。 5 )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元件 用来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失压时,引起阻抗继电器的误动作。 二、 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 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装置的核心元件,它主要用来作测量元件,也可以作起动元件和兼作功率方向元件。 1、阻抗继电器的特性 按相测量阻抗继电器称为单相式阻抗继电器,加入继电器的只有一个电压 和一个电流 。由于电压与电流之比是阻抗,即 ,所以测量阻抗电压和电流来实现。 继电器动作情况取决于 小于预定的整定值 入电流互感器 TA 和 33 的值(即测量阻抗),当测量阻抗 时动作,大于整定值时不动作。运行中的阻抗器是接 电压互感器 TV 的二次侧,其测量阻抗与系统一次侧阻抗之间的关系为 ( 3.1 ) 对于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原则上在阻抗复数平面上用一个小方框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当短路点有过渡电 阻存在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将不在幅角为 的直线上,此外,应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都存 在角误差,使测量阻 为幅角的直线,抗角发生变化。所以,要求阻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不是以 而应将其动作范围扩大,扩大为一个面或圆(但整定值不变)。 3、全阻抗继电器 ( 1 )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全阻抗继电器动作边界的轨迹在复数阻抗平面上是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相当于继电器安装点),以整定阻抗 区,圆外为非动作区。 其特点如下: 1 )无方向性。 当测量阻抗位于圆外时,不满足动作条件,继电器不动作;当测量正好位于圆周上时,处于临界状态,继电器刚好动作,对应此时的阻抗就是继电器的起动阻抗 ;当保护正方向短路时,测量阻抗位于第?象限,当保护为半径的圆,如图 3.10 所示,圆内为动作反方向短路时,测量阻抗位于第?象限,但保护的动作行为与方向无关,只要测量阻抗小于整定阻抗,落在动作特性圆内,阻抗继电器就动作。 34 2 ) 无论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 定阻抗在数值上都相等,即 4、 方向阻抗继电器 ( 3.7 ) 为多大,继电器的动作与整 由于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没有方向性,在使用中,将它作为距离保护 的测量元件,还必须加装方向元件,从而使保护装置复杂化。为了简化保护装置的接线,选用方向阻抗继电器,它既能测量短路阻抗,又能判断故障的方向。 4、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为了保证距离保护正确测量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除了采用正确的接线方式外,还应充分考虑在实际运行中,保护装置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之发生误动。一般来说,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有: 1 )短路点的过渡电阻; 2 )在短路点与保护安装处之间有分支电路; 3 )电力系统振荡; 4 )测量互感器误差; 5 )电网频率的变化; 6 )在 Y/ -11 变压器后发生短路故障; 7 )线路串联补偿电容的影响; 8 )过渡过程及二次回路断线; 9 )平行双回线互感的影响等等。 5、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和计算方法 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1)、距离保护 I 段整定计算 当被保护线路无中间分支线路 ( 或分支变压器 ) 时定植计算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故障整定,一般可按被保护正序阻抗的 80 ,, 85,计算,即 35 (3.50) 对方向阻抗继电器则有 线路末端仅为一台变压器 ( 即线路 ) 时其定值计算按不伸出线路变压器内部整定,即按躲过变压器其他各侧的母线故障整定 (3.51) 保护的动作时间按 0 s ,即保护固有动作时间整定。 当线路末端变电所为两台及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变压器均装设差动保护时 如果本线路上装设有高频保护时,距离 I 段仍可按 1) 项的方式计算 . ,当本线路上未装设有高频保护时,则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故障或按躲过终端变电所其他母线故障整定 或 4) 当线路终端变电所为两台及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变压器未装设差动保护时,此时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末端故障整定按下式计算 (3.53) 式中 — 终端变电所变压器并列运行时, 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最小阻抗值。 5) 当被保护线路中间接有分支线路或分支变压器时按躲过本线路末端和躲过分支线路 ( 分支变压器 ) 末端故障整定,即 (2) 距离保护 II 段整定计算 1) 按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 段配合整定 (3.55) 36 (3.54) 2 )躲过相邻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 ( 3.56 ) 3)按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II段配合 整定 (3.57) 最大灵敏角 式中 —线路正序阻抗角。 保护动作时间 式中 —相邻距离保护 II 段动作时间。 4 )按保证被保护线路末端故障保护有足够的灵敏度整定 当按 1 )、 2 )、 3 )各项条件所计算的动作阻抗,在本线路末端故障时保护的灵敏度很高,与此同时有出现保护的 段与 II 段之间的动作阻抗相差很大,使继电器的整定范围受到限制而无法满足 段、 II 段计算定值的要求时,则可改为按保证本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条件整定,即 ( 3.58 ) 式中 —被保护线路正序阻抗 ; —被保护线路 末端故障时保护的灵敏度。 ( 3 ) 距离保护 ? 段整定计算 按躲过线路最大负荷阻抗配合整定 1 、当距离 ? 段为电流起动元件时,其整定值为 37 ( 3.69 ) 2 、当距离 ? 段为全阻抗起动起动元件时,其整定值为 最小负荷计算为 (3.71) 3、当为方向阻抗起动元件时, 其整定值为 当方向阻抗元件为 接线方式时, ? 段整定值为 ( 3.72 ) 5)距离? 段的灵敏度 线路末端灵敏度计算为 ( 3.74 ) 后备保护灵敏度计算为 对距离? 段灵敏度的要求: ( 3.75 ) 对于110KV线路,在考虑相邻线路相继动作后,对相邻元件后备灵敏 度要求 ;对于220KV及以上线路,对相邻元件后备保护灵敏度要求 ;若后备保护灵敏度不满足时,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可考虑装设近后备保护;对于相邻元件为 接线的变压器,当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两相短路时,按 接线的阻抗继电器,其反应短路故障的能力很差,一般起不到足够的后备作用。 ( 4)距离保护各段动作时限的选择配合原则 1)距离保护 段的动作时限 38 距离保护 段的动作时限按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一般不大于 0.03,0.01s,不作特殊计算。 2)距离保护II段的动作时限 距离保护 II段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式特性逐段配合。当距离保护II段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 段配合时,若距离 段动作时限(本身固有动作时间)为0.1s以下时,II段动作时间可按0.5s考虑;当相邻距离保护 段动作时限为0.1s以上时,或者与相邻变压器差动保护配合时,则距离II段动作时限可选为0.5,0.6s。当距离保护II段与相邻距离保护II段配合时,按 中 计算,其为相邻距离保护II段的时限。当相邻母线上有失灵保护时, 距离II段的动作时限尚应与失灵保护配合,但为了降低主保护的动作时限,此情况的配合级差允许按 3)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 ,0.25s考虑。 段的动作时限 段的动作时限仍应遵循阶梯式原则, 第四章 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和高频保护 一、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1、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纵差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原理构成的。 图4-1线路纵差保护工作原理说明(正常运行及区外故障) 39 图7-2线路纵差保护工作原理说明(区内故障) 即当线路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指在两侧电流互感器所包括的范围之外故障)时,如图7-1所示,在理想情况下,流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 Ig=(Im,In)=(IM,IN)/ nTA =0 ..... 其中nTA为电流互感器变比。 当线路内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 Ig=(Im+In)=(IM+IN)/ nTA = IK/ nTA 式中 IK——流入故障点总的短路电流。 2、不平衡电流 (1)稳态不平衡电流 设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为 Im=(IM,I?1)/ nTA In=(IN,I?2) / nTA 式中I?1、I?2——分别为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 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Ig=(Im,In)=[(IM,I?1),(IN,I?2)]/ nTA =(I?2,I?1)/ nTA =Iunb I unb——不平衡电流, (2)暂态过程中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差动保护是瞬时性动作的,因此,需要考虑在外部短路的暂态过程中,差动回路出现的不平衡电流。这时短路电流中除含有周期分量外,还含有按指数规律衰减的非周期分量,短路电流波形如图7—3所示。 ?...?????.......?????????? 40 图4—3 外部短路暂态过程中的短路电流和不平衡电流 (a)一次侧短路电流;(b)不平衡电流 为了保证差动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必须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 若不平衡电流大,则继电器动作电流就增大,保护灵敏度下降。为了保证保护的灵敏度,又要保证继电器在区外短路可靠不动作,区内短路灵敏动作,一直是差动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光纤纵差保护是通过光纤通道将测量信号从一侧传送到另一侧的。首先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传输;接到的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进行相位或方向比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 微机光纤纵差保护详细内容放在微机保护课里进行讲解。 测验题:已知:线路阻抗角为650;计算A处距离II段动作阻抗整定计算中所用的最小分支系数和距离III段灵敏度校验中所用的最大分支系数。 三、 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1、 高频保护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对于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要求配置全线速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凡是同时反应线路两侧电气量的保护均能实现全线速动。而要构成能反应两端电气量的 41 保护,必须具有能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信号和传输这个信号的通道。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广泛采用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 所谓高频保护,即是应用载波技术,以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通道,将线路两侧工频电气量(或两侧阶段式保护中测量元件的判别结果)调制在频率为40V,500KHz的高频电波上,沿通道互相传送;两侧保护收到此高频电波后,再将其还原为工频电气量(或判别结果)并在各自的保护中比较这些量,以判断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从原理上看,高频保护不反应被保护线范围以外的故障,其动作可以不带延时。 高频保护的结构框图如图4.1所示,它 由继电部分、高频收发信机和高频通道组成。 高频保护结构框图 F-发信机;S-收信机 2、 高频通道的构成 经高频加工的输电线路称之为输电线载波通道,简称为“高频通道”或“通道”。在输电线路的两相上作高频加工的通道,称为“相 - 相”制高频通道;只在一相上加工的,称为“相 - 地”制高频通道。“相 - 相”制高频通道的衰耗小,但所需加工设备多,投资大;“相 - 地”制高频通道的传输效率较低,但所需加工设备较少,投资较小。国内一般都采用“相 - 地”制高频通道。 3、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和高频信号的作用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有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和移频方式三种。 1)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 正常情况下发信机不发信,通道中无高频电流通过。当系统故障时,发信机由起动元件起动发信,通道中才有高频电流出现。因此,,这种方式又称为故障时发信方式。其优点是对邻近通道的影响小,可以延长收发信机的寿命。缺点是必须要有起动元件,且需要定时检查通道是否良好。目前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这一方式。 2)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 正常情况下,发信机连续发信,通道中经常有高频电流通过。因此这种方式又称长期发信方式。长期发信的优点是通道的工作状态可得到经常 监视,可靠性较高。 42 此外,无需发信起动元件,使保护简化,并可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其缺点是增大了通道间的相互干扰,并降低了收发信机的使用年限。 3)移频方式 正常情况下,发信机发出某一种频率的高频电流,用以监视通道及闭锁高频保护。当线路故障时,高频保护控制发信机移频,发出另一种频率的高频电流。这种方式提高了通道工作的可靠性,且加强了保护的抗干扰能力。高频保护的信号应在系统故障情况下起作用。当线路内部故障时,将保护开放,允许保护跳闸;当线路外部故障时,将保护闭锁。按高频信号逻辑性质不同,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如图 4.5所示。 1)跳闸信号 线路内部故障时,直接引起保护跳闸的信号称为跳闸信号。跳闸信号的出现,是保 护跳闸的充分条件,它与继电部分 P的动作信号间具有“或”的逻辑关系,如图4.5(a)所示,即有高频信号时,高频保护就发跳闸命令。 2)允许信号 线路内部故障时,将保护开放,允许保护跳闸的信号称为允许信号。有允许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只有继电部分动作,同时又有允许信号时,保护才能动作于跳闸,缺一不可。 3)闭锁信号 线路外部故障时,将保护闭锁的信号称为闭锁信号。闭锁信号是禁止保护跳闸的信号。无闭锁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闭锁信号与继电部 分的动作信号间具有“否”逻辑关系,如图 4.5(c)所示。只有继电部分动作而又无闭锁信号时,保护才能动作于跳闸。 目前国内使用的高频保护装置,多采用故障时发送高频闭锁信号的工作方式。采用闭锁信号,可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采用允许信号的主要优点是动作速度较快。在主保护双重化的情况下,一套采用闭锁信号,另一套采用允许信号,可得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采用跳闸信号的优点是能从一端判定内部故障。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多用于线路变压器组上。 第六章 电力变压器保护 一、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通常可分为 油箱内部故障和油箱外部故障 。 油箱内部故障 主要是指发生在变压器油箱内包括高压侧或低压侧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绕组的单相接地短路。变压器油箱内部故 43 障是很危险的,因为故障点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绝缘与铁心,而且会使绝缘物质和变压器油剧烈汽化,由此可能引起油箱的爆炸。所以,继电保护应尽可能快地切除这些故障。 油箱外部故障 主要是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和套管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直接接地系统)。 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状态 主要有过负荷、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中性点过电压、油箱漏油引起的油面降低或冷却系统故障引起的温度升高等。此外,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磁通密度较高,工作磁密与电压频率比成正比例,在过电压或低频率下运行时,可 能引起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等。 变压器继电保护的任务就是反应上述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并通过断路器切除故障变压器,或发出信号告知运行人员采取措施消除异常运行状态。同时,变压器保护还应能用作相邻电器元件的后备保护。 二、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2、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接线方式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主要是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的各种短路故障,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图 5.2示出了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变压器两侧分别装设电流互感器 和 接。 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 等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之差,欲使这 种情况下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基本为零,则应恰 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化。 ,并按图中所示极性关系进行连 (5.1) 即 (5.2) 若上述条件满足,则当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 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5.3) 44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的最 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即 应按躲开外部短路时出现(5.5) 从式(5.5)可见,不平衡电流 愈大,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也愈大。 太大,就将降低内部短路时保护的灵敏度,因此,减少不平衡电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就是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主要问题。为此,应分析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减少其对保护影响的措施。 2、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及减小不平衡电流的方法 实际上,由于变压器励磁涌流、接线方式和电流互感器误差等因数的影响,即使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等于变压器的变比,正常或外部短路是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也不会等于零,而是会流过一个不平衡电流 。并且在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很大,形成不平衡电流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不平衡电流对纵差动保护的影响。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1)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1)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常采用 Y,d11接线方式,因此,变压器两侧电流的相位为 。如图6.3所示,Y侧电流滞后?侧电流 同的方式,则两侧对应相的二次电流也相差 电流。 ,若两侧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相左右,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平衡 45 2)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与实际变化不同 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电流的大小是不相等的。为了满足正常运行或外部短路时,流入继电器差回路的电流为零,则应使高、低压侧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相等,则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比值应等于变压器的变比。但实际上由于电流互感器在制造上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往往选出的是与计算变比相接近且叫较大的标准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这样,由于变比的标准化使得其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一致,从而产生不平衡电流。在表6.2中,以一台容量为31.5MVA、变比为 的Y,d11变压器为例,列出了由于电流的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等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3)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 由于变压器各侧电压等级和额定电流不同,所以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它们的饱和特性、励磁电流 (归算至同一侧)也就不同,从而在差动回路中产生较大的不平衡电流。 4)变压器带负荷调整分接头 四、 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为了防止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作为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瓦斯保护 的后备,变压器还应装设后备保护。 1、 过电流保护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单相原理接线图 如图 6.20 所示。 保护的动作电流 I 按躲过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I 整定。 46 ( 5.10 ) 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应按下列情况考虑: 1 )对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应考虑切除一台变压器后的负荷电流。当各台变压器的容量相同时,可按下式计算: ( 5.11 ) 2 )对降压变压器,应考虑负荷中 图 5-20 电动机自起动时的最大电流,即: ( 5.12 ) 2、 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如图 6.21 所示。 保护的起动元件包括电流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即: 因而其动作电流比过电流保护的起动电流小,从而提高了保护的灵敏性。 47 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U 可按躲过正常运行时最低工作电压整定。一般取 U =0.7U ( U 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电流元件的灵敏系数按式 ( 6.12 )校验,电压元件的灵敏系数按下式校验: ( 5.15 ) 为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后保护误动作,设置了中间继电器 KM 。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低电压继电器动作,起动中间继电器,发出电压回路断线信号。 3、 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该保护由三部分组成: 1 )电流元件。由接于相电流的继电器 KA — KA 组成。 2 )电压元件。由反应不对称短路的负序电压继电器 KVN (内附有负序电压滤过器)和反应对称短路接于相间电压的低电压继电器 KV 组成。 3 )时间元件。由时间继电器 KT 构成。 装置动作情况如下:当发生不对称短路时,故障相电流继电器动作,同时负序电压继电器动作,其动断触点断开,致使低电压继电器 KV 失压,动断触点闭合,起动闭锁中间继电器 KM 。相电流继电器通过 KM 常开触点起动时间继电器 KT ,经整定延时起动信号和出口继电器,将变压器两侧断路器断开。当发生对称短路时,由于短路初始瞬间也会出现短时的负序电压, KVN 也会动作,使 KV 失去电压。当负序电压消失后, KVN 返回,动断触点闭合,此时加于 KV 线圈 48 上的电压已是对称短路时的低电压, KV 不至于返回,而且 KV 的返回电压是其起动电压的 K (大于 1 )倍,因此,电压元件的灵敏度可提高 K 倍。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在对称短路和不对称短路时都有较高的灵敏度。 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U 按躲开正常运行情况下负序 电压滤过器输出的最大 ( 6.16 ) 不平衡电压整定。据运行经验,取 与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比较,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的优点有: 1 )由于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较小,因此对于不对称短路,其灵敏系数较高。 2 )对于对称短路, KV 在 KVN 触点断开后起动,负序电压消失后,使 KV 接入电压 U 。此时, U 只要能维持 KV 不返回,即可使保护动作。而 KV 的返回电压为其起动电压的 1.15 , 1.2 (返回系数)倍,因此,电压元件的灵敏性可提高 1.15 , 1.2 倍。 3 )由于保护反应负序电压,因此对于变压器后的不对称短路,与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无关。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中电流继电器的灵敏系数与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的电流继电器相同,对于大容量变压器,可能保护的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为此,可采用负序过电流保护。 5、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 ,故障点的局部高温将使变压器油温升高,体积膨胀,甚至出现沸腾,油内空气被排出而形成上升汽泡。若故障点产生电弧,则变压器油和绝缘材料将分解出大量气体,这些气体自油箱流向油枕上部。故障越严重,产生的气体越多,流向油枕的气流速度越快,甚至气流中还夹杂着变压器油。利用上述气体来实现的保护,称为瓦斯保护。 如果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漏油或匝数很少的匝间短路、铁心局部烧损、线圈断线、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时,往往差动保护及其他保护均不能动作,而瓦斯保护却能够动作。因此,瓦斯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最有效的一种主 保护。 瓦斯保护主要由瓦斯继电器来实现,它是一种气体继电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与油枕之间的连接导油管中, 如图5.17所示。 这样,油箱内的气体必须通过瓦斯继电器才能流向油枕。为了使气体能够顺利地进入瓦斯继电器和油枕,变压器安装时应使顶盖沿瓦斯继电器方向与水平面保持1%,1.5%的升高坡度,且要求导油管具有不小于2%的升高坡度。 瓦斯继电器的形式较多。下面将以性能较好的开口杯挡板式瓦斯继电器为例说明其结构情况和工作原理。 49 正常情况下,继电器内充满油,开口杯在油的浮力与重锤 6的作用下,处于上翘位置,永久磁铁4远离干簧触点13,干 簧触点13断开。挡板10在弹簧9的保持下,处于正常位置,其附带的永久磁铁远离干簧触点13,干簧触点13可靠断开。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产生少量气体,汇集在气体继电器上部,迫使气体继电器内油面下降,使开口杯露出油面。物体在气体中所受浮力比在油中受到的浮力小,因而开口杯失去平衡,绕轴落下,永久磁铁 4随之落下,接通干簧触点,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当变压器严重漏油时,同样会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油箱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形成强烈油流,油流从油箱通过瓦斯继电器冲向油枕,该油流速度将超过重瓦斯(下挡板)整定的油流速度,油流对挡板的冲击力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挡板被冲动,永久磁铁靠近干簧触点,使干簧触点闭合,重瓦斯动作,发出跳闸脉冲,断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瓦斯保护的原理接线 如图5.19所示。 瓦斯继电器KB的上接点由开口杯控制,闭合后延时发出“轻瓦斯动作”信 号。KB的下接点由挡板控制,动作后经信号继电器KS起动出口继电器KOM,使变压器各侧断路器跳闸。为防止变压器油箱内严重故障时油速不稳定,造成重瓦斯接点时通时断而不能开靠跳闸,KOM采用带自保持电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为防止瓦斯保护在变压器换油、瓦斯继电器试验、变压器新安装或大修后投入运行之初时误动作,出口回路设有切换片XS,将XS倒向电阻R侧,可使重瓦斯保护改为只发信号。 瓦斯保护能反应油箱内各种故障,且动作迅速、灵敏性高、接线简单,但不能反应油箱外的引出线和套管上的故障。故不能作为变压器唯一的主保护,需与差动保护配合共同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 第七章 发电机保护 一、发电机的故障类型、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保护方式 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电能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电机本身也是一个十分贵重的电气元件,因此,应该针对各种不同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装设性能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 50 1、 发电机的故障和异常运行状态。 ( 1 )发电机的内部故障 内部故障主要是由定子绕组及转子绕组绝缘损坏引起的,常见的故障有: 1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2 )定子绕组单相匝间短路 3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 4 )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或两点接地; 5 )转子励磁回路电流消失。 ( 2 )发电机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不正常运行状态一般有: 1 )外部短路或系统振荡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 2 )定子绕组引起的三相对称过负荷; 3 )外部不对称短路或不对称负荷(如果相负荷、非全相运行等)而引起的发电机电流和过 负荷; 4 )突然甩负荷而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压; 5 )励磁回路故障或强励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转子绕组过负荷; 6) 汽轮机主汽门突然关闭而引起的发电机逆功率运行等。 51
本文档为【调度通信中心保护组继电保护技术讲课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359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5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