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举报
开通vip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doc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摘要: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发展前景入手,详细研究了甘肃省裕固族的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况、开发...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doc 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摘要: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发展前景入手,详细研究了甘肃省裕固族的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况、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西北地区;裕固族;开发和保护 一 、 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 1. 民俗 概括地说就是民间风俗或民俗风情,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服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流行文化,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居民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惯例、规矩,从而有了各自多彩的民俗风情习惯。 2.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风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交融与发展:在旅游的过程中,既带来了游客所在地区的民俗风情,同时也认识了目的地的一些民俗内容,游客充当了民俗文化交流的使者。 (3)了解民俗是做好旅游接待的重要前提。旅游接待者一方面要熟悉本地的民俗风情,以回答游客可能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了解主要客源地的相关民俗, 以避其忌讳。 二 、西北地区民俗风情概况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惯。甚至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社会发展进程不一样,民俗风情也不完全相同。我国西北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省境内,陕西省境内只有少数的回族。西北五省分布有16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除回族和汉族用同一语言外,西北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 民俗风情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1. 物质民俗:即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不断重复积累的活动模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产品形式,如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 2. 社会民俗:也叫组织民俗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民俗,之人们在生活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3.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与制度层面上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层面的民俗。如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伦理观念等。 4. 语言民俗:有口语约定俗成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 三、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县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以“裕固”作为本 民族正式、统一的名称,意为富裕巩固。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 (一) 民居 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客人进入帐房后,按男左女右分坐,坐序按客人身份、辈份、年龄排列,身份高、辈份大、年长者为上。正上方客人不能坐或走过;主人给客人双手递茶碗、饭碗,也从上席开始。给客人斟茶,盛饭均由主妇操作,客人不得自己动手,不得随意拿饭勺或茶壶,主人请客人用餐时,客人不得走动。解放后,由于实行定居,老人、儿童都住在定居点的土房中,大多不跟随畜群移动。在黄泥堡等农业区,都住土房。 (二) 饮食习俗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手抓肉、肉肠、“支果干”是裕固族人最喜爱吃的民俗风味食品。裕固族饮食的最大特点有:一是既有肉、酥油等畜产品,又有米、面等农产品,融合农牧饮食于一体;二是一日三茶一饭即每天喝三次酥油炒面茶。一般不吃驴、骡、马、鸡、鱼等尖嘴圆蹄动物肉。 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四)服饰 裕固族男子头戴圆顶金边扇形白毡帽,帽顶镶有金色或黑色的图案。用金丝边作料的习俗,是裕固族东迁时传下来的,表示富贵平安。同时还有戴耳环、佩短刀、悬绣花烟袋、火镰、小酒壶、佛像等生活习俗。 裕固族少女头戴用红布料作底,上缀各色珊瑚、海贝、珍珠和丝线的宽带子。带子前下边缘连有各色珍珠帘,垂在前额上的称“沙尔达戈”,头后连接两条长飘带,脖颈戴几串珊瑚、珍珠、耳垂玉石、珍珠,胸前佩戴红布料做的方块胸饰, 上缀海贝、珊瑚,下垂五色珠串成的线穗,称为“舜尕尔”。后背上辫子连着的用红布料作底、五色丝线镶边、镶满珊瑚珠的饰物,称为“格吾赛”,足穿翘头高腰布鞋。 (五)裕固族的婚姻民俗 裕固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户之间不能通婚,同姓不同户可以结婚。传说这是裕固族古代时期由博格达汗和青格思汗定下来的规矩。 裕固族有明确的婚姻禁忌观念和规定,例如:有配偶的人不能重婚,近系的人不能通婚,辈份不等的人也不能通婚,如果是同姓同户的通婚甚至要被赶出部落;如果现在发生此类行为,村民就会认为是不吉利的事。 裕固族的婚姻形态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东部地区裕固族的婚姻形态与西部裕固族的婚姻形态又有不同。在裕固族中,还存在一些古老的婚姻形态,主要有: 1、帐篷戴头婚(也可称“立帐篷杆子婚”) 这是裕固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一种婚姻形式。一般来说,当姑娘到了15岁或17岁时,无论是贫苦人家还是富裕人家,都要在自己的大帐篷旁边另立一个小白帐篷,并择吉日给姑娘举行戴头面仪式。 姑娘戴头面后,就有了社交自由和权利。他如果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就可以同居、可以生儿育女,不受任何非议。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能够居住在一起的,所生的子女称男子为姨父;感情较差或临时性的,所生子女称男子为叔父。有时帐篷戴头婚的妇女可能与其一个男子白头偕老,有时也会因为与男子的感情不好而分手以后,又与其他男子同居。有时也存在有的男子遗弃女方的情况。但在同居期间,男子必须帮助女家劳动,否则会受到冷遇,不受女方父母欢迎,甚至不能继续维持原来的同居生活,而妇女却不受男子约束,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权利也很大。如果双方不能维持这一关系,分手时,男子不能带走任何东西,孩子跟着女方。 这一形态的婚姻方式实际上是女不嫁、男不娶,家庭中以女方为主的婚姻形式。 此外,这也是一种养女招女婿的方式,一般都是没有生育的夫妇,领养女儿后招婿。裕固族过去只领养女孩,领养男孩的极少。 2、“勒系腰婚”婚姻形态 这一婚姻形态仅存在于东部地区裕固族,它与“帐房戴头婚”婚姻形态较相似。这是多为生育几胎均为女儿、或家庭贫苦的人家的一种招婿方式。即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如果没有男子来提亲,在举行成年礼的同时,就要举行“勒系腰”婚礼形式,先由两个已婚成年妇女给姑娘戴“头面”。头面戴好后,开始勒系腰,即将戴了头面的姑娘的腰带(俗称系腰)系在姑娘的腰上。勒系腰时会有一人在旁边高喊“某某某家的姑娘的系腰勒给某某家了。”以让人们知道。勒系腰婚不管其姑姑家和舅舅家的男孩子年龄有多大,是僧人还是未出家,有的甚至是两、三岁的小孩。如果姑姑或舅舅家没有尚未婚娶的儿子,那么就可以将腰带系给已经有了家室的姑表兄弟和舅表兄弟。如果姑姑和舅舅家都没有儿子,也可以系给别人家的儿子。勒系腰婚仪式之后的第二天,姑娘从白帐篷内搬回与父母同住。从此,她就可以与其他男子自由交往。生下孩子后,必须姓被勒系腰家的姓。 3、门当户对婚(有人称其为“正式婚姻”)。 旧时,这种婚姻包括帐篷杆招婿,大多在有钱人家和有权人家举行,婚礼比较隆重,消费亦客观,但一般多属于父母包办婚姻。 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包办婚姻、童养媳等逐渐被裕固族人所抛弃,自由恋爱,领取合法结婚证受到重视。但是1958年的反封建运动和后来“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使裕固族的婚俗文化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与其有关的民族服装、传统民族民间歌曲以及在裕固族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独特风格的唱“沙特”、“尤达觉克”等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慢慢地逐渐恢复传统的婚礼习俗。自由恋爱成为当今裕固族社会的择偶方式。裕固族同其他草原游牧民族一样,特别重视婚礼,将其看做人生最大的喜事,都尽可能操办得隆重一些,当然隆重程度如何要由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决定。从提亲到成婚的全部过程包括如下几个程序: (1)提亲与定亲仪式 提亲和定亲是婚礼仪式的最初阶段,也是必经阶段。当男女青年相识、恋爱之后,由男方家请合适的人作介绍人,选吉日,带着哈达、两瓶酒、一包茶、两斤冰糖(或白砂糖)以及奶粉等礼物到女方家提亲。如果不同意,就会拒绝收礼 物,这样男方再三恳求,直到答应。从提亲到订婚,快则二三个月或半年,慢者持续一年。 提亲初步成功后,男方父母名正言顺地到姑娘家说亲,正式取得对方的同意,商议彩礼的数额和举行婚礼的事宜。 (2)送彩礼 当男方提亲成功后,就要开始准备彩礼了。彩礼是指男方父母和亲戚付给对方以一定数量的礼物。裕固人十分重视婚前的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女方家宰牛羊,摆上酒席,接待主要客人,而男方家对女方家参加订婚仪式的亲属都赠送礼物。传统的聘礼还是要按女方家提出的条件和要求送上。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给新娘及新娘家的礼物;专为新娘父母及其舅舅准备的礼物;为新娘其他亲戚准备的礼物。 当然,娘家都会给女儿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裕固人认为,嫁妆是娘家给女儿的一种财产形式,也是属于她自己应该从家中继承的财产部分。裕固族的嫁妆,以前主要是一套民族服装(包括头面)以及羊和牛、马等物。 (3)娶亲 男方父母或亲属要带着哈达、茶、烟等礼物,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子,裕固人叫“要日子”。这期间,男方设立新帐篷,准备迎亲。在居民点,多设新房;而在牧业点,搭起新帐篷,室内一般具备组合柜、电视机、洗衣机等。 吉日选定后,男女双方家长就要选婚礼主持人、伴娘以及介绍人。同时,还要选几位能唱会说的人迎送客人、唱歌敬酒。最后,双方决定邀请参加婚礼的客人名单。双方亲属必须在结婚前一两天或三天到达各自亲戚家里,宰牛宰羊,备酒、炸油果、烤馍,并准备婚礼的有关事宜。 到送亲的头一天下午,客人们纷纷来到新娘家门口,主客之间寒暄一阵,便把客人让进大房,为客人接风洗尘。亲友们带上哈达,酒等礼物到女方家祝贺。等客人们来齐,并按地位、年龄入席坐定之后,娘家主人给客人敬酒,婚礼即将开始。主人要用酥油奶茶,油果子和牛羊背子等手抓肉招待来宾。同时,由专门聘请的歌手开始唱歌,向上座依次敬酒。代表女方唱的是劝慰新娘之歌,而男方歌手唱的是向客人敬酒、致谢的歌。 (4)送亲仪式 结婚日娶亲时都讲究娶迎亲人数是单数去,双数来。过去都是父亲去娶亲,原因是家里要新增人口,人家要给男方一个人,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必须亲自迎亲。现在受周边汉族影响多是新郎亲自去。 女方出嫁,必须在日出前出发,日落赶到婆家。其意为姑娘就像早晨的太阳,给新的家庭带来希望。送亲时,娘家要有一个领队人,多为女方舅舅。男方在迎亲时,特带一些礼物送领路人,以免迎亲路上受到挑剔。这时,新娘披上盖头,由伴娘扶上马背。新娘骑白马,据说白马代表大象,象征吉祥。然后,新娘的亲兄弟或表兄弟同骑在马背上,扶助新娘,由伴娘拉马缰,在众人的陪同下离开娘家。临行时,要唱送别歌,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5)迎亲仪式 娘家送亲那一天,男方要在中途迎亲。新郎家要派几个机灵敏捷的人及善跑的马,在迎亲路上选择一块好地方,铺上地毯,摆上羊肉(也有一整只羊的各部位或一只羊的胸叉肉和背子)以及哈达和酒迎候,裕固语叫“古孜额”,本地汉语也叫“打尖”。送亲队伍到来时,他们迎上去高声问候,并拉住领队人的马缰,请他们下马稍事休息。等他们下马坐下来之后,打开酒,先向天地鬼神及山神敬酒,而后为送亲队的领路人(一般为女方家舅舅和亲属)献哈达、敬酒敬食迎说下话,表示男方的一片诚心。然后,双方的人都要迅速上马驰骋,边歌边比试马的走手和骑手的敏捷,而且迎亲队伍要一定先于送亲队伍到达。 (6)踏帐习俗 现在已演变为娘家人骑马绕三圈时主人出来迎接的习俗。 (7)让客仪式 娘家送亲队伍来到新郎家时,由男方家与新郎同辈的一个青年,跪在地上,双手捧盘向客人敬上迎亲酒。这时新郎家小伙子们奋力抓住娘家所有来客的马缰,不论年龄大小,都得一律扶来宾下马,特别是对新娘的父母亲、舅舅十分客气,即使挨他们打也得忍受着将他们接入男方家客房。在迎接新娘家客人的时候,男方家所有的客人不分职位高低,都要出门迎接。此时,新娘不入大帐篷,须在小帐篷内背朝门向里跪坐,“待格其”(伴娘)和新娘的姐妹等陪同她吃喝。送亲的人到男方家,男方的亲属边敬酒,边用酥油奶茶手抓羊肉招待客人。而送亲 领头人到男方的厨房去察看宴席的准备情况。然后,由歌手代表娘家诵说《阿斯嘎尔拉》,夸耀酒席的丰盛。 (8)“交新娘”仪式 新郎用方盘端上为新娘准备的绿色绸袍、头面、耳环、手镯及彩巾等物,由“待格其”为新娘洗梳打扮,正式为新娘戴上头面。代表新娘唱歌的人要唱《戴头面歌》,姑娘和在场的人都要哭嫁。同时,出门举行给婆家交新娘仪式。新娘站在娘家队里,新郎站在男方队中,双方父母及舅舅等亲属站在人群中央。由新娘的舅舅代表娘家人给婆家交新娘,并说一些客气话,说我们的姑娘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请婆家多多指教。再把嫁妆摆放在人群中央的大桌上,然后娘家人将姑娘交到婆婆手中。 (9)吃喜宴 仪式完备,众客人进入帐篷开始吃喜宴。多为一桌八个凉菜,十四个热菜,而且以牛、羊、鸡、鱼等肉菜为主。宴席一开始,首先让新郎新娘在宴席厅中站好,由男方家的歌手为宾客颂说最受人们尊崇的《沙特》(东)、《尤达觉克》(西),唱完以后,把干巴骨交给新郎,并祝愿他们生活美满幸福。新郎先将其挂到帐篷杆上,事后放到寺院或交给喇嘛。随后喜宴正式开始,席间家属和长辈为来宾敬酒;接着新郎新娘敬酒;期间穿插歌手们的欢唱,宾客们畅怀共饮,最后将汤端上桌,大家喝完后,来宾自觉散宴。娘家主要亲属留下,继续喝酒唱歌,直到大家都有些醉意为止。 三(裕固族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 (一)总体思路 1.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地方政府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和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没有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因此,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以及各部门的主动协调配合,为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政治环境、生态环境。 2.抓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目前,交通是制约西北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裕固族自治县建成现代化通信网,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3.实施区域联合发展战略 裕固族自治县应积极发展区域间相互合作,共同培育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使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与周边各省在做好丝路精品文化游的同时,利用这一机会吸引游客走进裕固族,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开发时应按照市场需求合理有序的进行发 掘,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一样,不能盲目随从, 应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尽可能原生态、原汁原味的开发。 5(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方,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 因此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二)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 1.宣传促销的形式和作用 旅游产品的经营者将旅游产品推销出去的唯一方式就是依靠旅游试产的宣传促销。目前旅游市场上的促销方式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但可以分为人员宣传促销和非人员宣传促销。在市场需求的指导下,裕固族应通过这两类宣传方式树立形象、突出特色、促进需求和创造需求。使旅游者了解熟悉自己的产品。促进旅游市场的开拓及保持客源的稳定增长。 2.宣传促销的基本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在宣传中务必实事求是,如弄虚作假,必将会引起旅游者的反感损害旅游目的地名声。 (2)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有区别的进行宣传。如有些游客对裕固族的特色食物感兴趣,则可以加大美食方面的宣传。而有的人对裕固族独特的礼节、风俗感兴趣,则可以加大在民俗习惯方面的宣传促销,使游客有机会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增强时间体验。 (三) 基本思路 1. 树立和运用现代旅游观念 传统的旅游开发观念是对最好的旅游景点进行深度开发,往往是在缺乏 需求预测的前提下,带有投机心理的开发;现代旅游的观念是把最好的景点 保护起来,注重预测,对开发制定一定的限度。 2. 多层次,开放式发展 以往的开发模式仅限于对民俗风情资源的开发,而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要求转变单一的、闭塞的开发模式,将裕固族民俗风情资源的开发与草原风光、当地的人文历史结合起来,走对外开放,多层次,多道路的发展道路。 3.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多样化的开发旅游纪念品 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三大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突出地方优势。将具有特色的民俗习惯经过精心包装,使之成为特色旅游项目,如使游客参与到裕固族的婚礼等各个富有民族气息的活动、礼节中去,或者为游客提供举行裕固族婚礼等参与性旅游项目,提供骑马,住帐篷等特色休闲项目。裕固族的帽子服饰等都是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四(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保护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本真性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4. 依法保护原则 5. 共同保护原则 6. 分级、分类保护的原则 (二)保护措施 1(建立完善的民俗文化立法保护体系,包括国际立法,国内法,专门法。 2. 建立科学合理的民俗旅游资源管理机制,如政府保护,社会参与等。 3. 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民俗文化,如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村,创办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物态化保存民俗文化遗产等措施。 总之,裕固族地区要依托旅游资源,走旅游扶贫的道路,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特色旅游的道路,调动广大裕固族人民的积极性,绝不盲从,走出一条适合裕固族发展的道路,将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引领裕固族的经济走上快速平稳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 唐学锋、苟世祥著,重庆出版社2001年4月 2.《甘川青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石培基、王录仓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中国民俗风情揽胜》 张紫晨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4.《西部民俗风情千解》 张树枫等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5.《中外民俗》 游明谦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6.《中外民俗学论文选》王文宝编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 7.《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观览》张小莹编著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8.《人文地理学》 赵荣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
本文档为【甘肃省裕固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29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