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举报
开通vip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2009年12月 第z3卷第6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ILNAL0FXXIANGUN?ERSlTY Dee.20o9 V01.23N0.6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董四代 (武夷学院管理系,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以其高度综合性,超越批判性,思想包容性,历史能 动性,表 达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话语之源.在历史上的社会变革 中,它曾是一 种”返古...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2009年12月 第z3卷第6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ILNAL0FXXIANGUN?ERSlTY Dee.20o9 V01.23N0.6 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 董四代 (武夷学院管理系,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以其高度综合性,超越批判性,思想包容性,历史能 动性,表 达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话语之源.在历史上的社会变革 中,它曾是一 种”返古开新”的根据;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明撞击中,它转变为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 的文化资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它又实现着新的转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 含义. 关键词-大同;乌托邦;共同理想;社会变革;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09)06—0005—03 “大同”理想历来被认为是对自然经济的理想 化,或者是出自中国先贤的乌托邦空想,因而对它的 含义揭示和历史评价也往往失之偏颇肤浅.可是, 当我们认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现代化追求和社 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选择时,又不能不重视它在其中的作用. 近年来,小康,和谐,民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展中的关键性术语,那么,它们与传统”大同”理想有 什么关系,如何认识”大同”理想的含义和特点,这就 成为一个理论研究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 ,传统”大同”理想的深刻含义 马克思说过:”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 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 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 完成的结果开始的o”[1192从现实社会的中心问题回 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 溯历史,分析其由来和发展, 法.所以,马克思主义还说:”前期历史的?使命?, „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 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 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2188今 天,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时,就有必要从中国文化的源和流上,认识中国 现代化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和实践命题的历史根据. 《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描述,被公认是中国传 统理想的最早系统表达,也是雅斯贝尔斯称之为”在 意识上认识自己的限度”,”为自己树立最高目标”的 “在自我的深奥的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_3J8 的”轴心期”命题.但理论界对它的内涵的揭示并 不够充分,往往以对自然经济理想化的乌托邦空想 给予概括.因而,就有必要进一步揭示它的含义. 《礼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 然后又叙述了”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情况下,提 出了以公共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实现社会秩序化的”小康”社会情 景. “礼运大同”虽然文字简洁,但却有深刻的内涵: 第一,它以高度的概括性综合了先秦各家的社 会理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各 派思想家”欲以其学易天下”,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 主张.孔子以复周礼表达建立新秩序的愿望,提出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 氏》);孟子则提出了君民同忧同乐,为民治恒产的 “仁政王道”方案.墨家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 力者不生”(《墨子?天志》下)和”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的社会主张.道家则以出世的方 式抗议世风日下,提出”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礼运大同”对先秦各家思想进行高度概括,集其精 华,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 收稿日期:2009—08—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资 源”(08JA710032)的阶段性成 果. 作者简介:重四代(1947一),男,河北蠡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 5? 第二,它以超越的批判性突出了理想社会的境 界特征.不论是儒家的”仁政王道”,还是墨家的”兼 爱尚同”,农家的”君民并耕”,都是针对现实提出的 理想方案,并因其立场和方法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 “礼运大同”以其超越性,把社会理想上升到一种境 界,不仅摆脱了现实的困扰,而且对道家的”出世解 放”思想进行转化,融汇其中,因而也就包含了一种 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体现出了终极关怀的意义和动 态的过程意识.”礼运大同”虽然是以自然经济为背 景而形成的,但这种超越的批判性和境界追求却没 有赞美自然经济的色彩,从而可以使之能够面对文 明发展中的矛盾而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第三,它以思想的包容性形成了历史的生命力.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中,人们提出了不少关系社 会发展的命题,这些命题都有一种”原初的问题意 识”,为后人的探索开了先河.”礼运大同”把《左传》 中提出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和”民生厚而德正” 转化为”男有分,女有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达了对民生 的关怀,描绘了民生的理想状况;把《中庸》中”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万物并 育而不相害,道并而不相悖”转化到社会生活中,提 出”讲信修睦”,”谋闭不兴”,形成了一种和谐理念, 从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 第四,它以追求的能动性形成了自身的发展动 力.《礼记?礼运》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种”道”体现着对”天下为公”的求索,因而也就把 《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体现到了其中,从而可以使之以 “裁世界万物,求人间大道”的追求面对变化的世界, 不断吸收新的文明成果,保持一种不懈追求的动力, 使其自身得到充实和发展.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提出了一个”轴心期”的 概念,他认为在人类文明发祥期,希腊,中国,印度和 巴勒斯坦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命题.”轴心期代 表着人类精神的觉醒,人类意识开始从历史深处的 潜流中涌出,变成自觉的精神光环,照耀着原本黯然 无言的历史”.”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产生, 思考和创造的一切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回顾这一 时期,并被重燃火焰”[3]1.”礼运大同”就是中国”轴 心期”提出的社会理想,它不仅对现存的政治和社会 保持着一种批判精神,而且成为历史上人们追求光 明的希望之星. 在传统封建社会里,”大同”理想被边缘化了,只 是在主张改革的政治家的方案中,在不满现实的文 人的文学作品中,它才被回顾或被形象描述.在明 末清初的早期启蒙中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活力.李 贽,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都以”返本开新”的手 ? 6? 段,以解释传统的方式提出新的社会主张,”大同”理 想及其包含的平等民生思想表达了新的历史内容, 被重新燃起了火焰. 二,如何认识传统”大同”理想 近代以来,在中西文明撞击中,”大同”理想又被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新的生命活力,并且成为 先进中国人批判封建主义,判断资本主义和追求社 会主义的理论根据,进而规定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走 向.虽然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它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和畸变,但它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进行新的解释. 正所谓:理想之星可能因天气变化而失色,但它永远 闪耀在夜空.为认识”大同”理想在近现代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就必须对它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首先,怎样评价”大同”乌托邦? 理论界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乌托邦至多是 一 种空想社会主义,它与历史的发展是成反比的,因 此,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与乌托邦划清界限. 其实,这一概念远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明晰和简单, 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乌托邦的认识必 须放到历史进程中,而不是对它进行”非此即彼”的 理性判断.乌托邦描绘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社会 图景,表达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就此来讲,它 使人们批判现在,追求未来,是一种历史进步的动 力.赫茨勒认为,乌托邦的特点是让人们”认识到有 可能创造人类更美好的幸福,便要求扫除当前社会 和道路的弊端,与他们的时代决裂,摈弃旧的传统与 宗教,政治偏见,消除那些阻挠他们前进,使他们不 得自由的种种遗产,摆脱?现行的?陈词滥调,超越他 们所处的时代,宣讲一些为群众所难以理解的东西, 重新创造一个世界”.他还说:”现实和理想虽 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知道,除非有一个崇高的理想树 立在它的前面,现实是不会长足进步的.”H有一 个能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理想,是人们精神健康向上 的体现.因此,莫里斯?迈斯纳说:”历史的动力(而 且的确是一种历史必然的动力),不是乌托邦实现, 而是对它的奋力追求.正像韦伯曾经指出的:?人们 必须一再为不可能的东西奋斗,否则他就不可能达 到可能的东西了.?也正像卡尔?曼海姆所警告的那 样:?如果摒弃了乌托邦,人类将会失去塑造历史的 愿望,从而也会失去理解它的能力.”把现实理 想化是庸人的思维,把理想现实化必然导致理想之 灯的熄灭.追求理想,保持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在理 想之光的照耀下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是社会变革 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不能一 般地反对乌托邦,而是要分析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对于”礼运大同”也应持的这种态度,即要客观 地认识它在中国社会变革中发挥的导向作用. 其次,”大同”理想为什么能保持历史生命力? “大同”理想并没有因为自然经济的走向瓦解而 失去自身的生命力,而是在近代以来的中西文明撞 击和社会深刻变革中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精神.究其 原因,并不是一些人所讲的,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中心论反对现代文明,以颂古非 今的思维方式反对资本主义,站在自然经济立场上 追求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而是因为传统”大同”理 想内含的”大道”精神,民生诉求和和谐向往,一方面 吸收了进化论的历史观,从而使之与现代文明相适 应,使中国人的理想观从歌颂过去转向了追求未来, 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人根据社会平等和普遍幸福的原 则判断资本主义,形成了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 上的”世界大同”新理想.康有为把发展工商业,改 良政治,培养现代人才定位于小康,而把世界”大同” 视为最高理想,认为资本主义物质文明虽”创数千年 未有之异境”,但”不过世界之外观,于民生独人之困 苦,公德之缺乏,未能略有补救也”.孙中山批 判资本主义”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Jl讲, 进而阐释民生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认 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 同?主义”“.这就说明,”大同”理想可以面对现 代文明,并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形成新的生命力. 不论是康有为的”大同”论还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都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并与新民主主义 理论有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主义的价 值取向.正如拉塞尔?雅各比所说:”我们并非只能 在理性的建议和非理性的乌托邦两者中间进行选 择.乌托邦思想既不曾破坏也没有贬低真正的改 革.事实上,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切实可行的改革有 赖于乌托邦的梦想——或者至少可以说,乌托邦理 想推动着与日俱增的进步.” 再次,”大同”理想在现代化中有什么意义? “大同”理想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上形成 .『特有的魅力,但它的意义仅仅存在于追求未来时 对现实的反思和判断中,而不是把它实践化.否则, 就会在群众的”集体无意识”下,破坏现有秩序,导致 它自身的畸变和理想之光的暗淡.乌托邦之所以有 生命力,是因为现实是不完美的.现代化是现代性 成长导致的社会转型过程.现代性是一个总体性概 念,它既包括科学技术,市场机制,效率追求,也包括 以自由,平等为内容的政治发展和以不断祛魅为特 征的主体意识.但现代性又是以市场逻辑和理性主 义的合谋为实践特色的,因而它在推动经济进步,社 会解放和个性自由的同时,又会带来工具理性主义 盛行及其导致的人的异化,道德零状态,贫富分化和 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它既是一种解放进步的力 量,又是现代社会矛盾的根源.因此,传统理想的生 命力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也实现着转向.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不能依靠建立在客观必然性上的”理 性大全”,还必须使现代性体现出意义追求.不论是 人的发展,道德建设,共同富裕还是建设共同精神家 园,都不能在市场逻辑和工具理性的逻辑下实现,而 是必须求助于社会理想和以其为指导的人文建设. 这样,传统理想中包含的和谐理念,民生关怀,道德 诉求就具有现实的意义,并且在现代化中体现出了 新的时代内容.理想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它的生 命力体现在人们判断现实,追求未来的实践中.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以民 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则打通了理想与现实之 路,进而在现代性与理想境界追求之间保持必要的 张力.因而,”告别乌托邦”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肯定传统理想在现代化中的意义,并非排斥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而是要不断寻求理想与现实相结 合的途径,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传统理想创新的指导, 并在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瑞泉说:”尽管 有许多可以批评的地方,?大同?说毕竟曾经引导中 国历史的进程,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 分.在一个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它受 到某种冷落并不奇怪;但是它内部包含的价值一定 依然为当代人所信服.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同?仍 然是一种鼓舞人心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1989. [4][美]乔?奥?赫茨勒.鸟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0. [5][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乌托邦 主义[M].张宁,陈铭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o5. [6]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古中卅古籍出版社,1988. [7]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 托邦思想[M].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9]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现代性观念谱系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延明】 ? 7?
本文档为【传统“大同”理想的现代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05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