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 1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3分×4) 1、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础。由柏拉图(BC427-BC347)提出。他认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人们由于受世俗的蒙蔽往往看不到理念的存在,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才能回忆起先天灵魂中固有的、永恒不变的理念。 2、回忆说:由柏拉图(BC427-BC347)提出。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人的思想是固有的,知识就...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 1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3分×4) 1、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础。由柏拉图(BC427-BC347)提出。他认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人们由于受世俗的蒙蔽往往看不到理念的存在,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才能回忆起先天灵魂中固有的、永恒不变的理念。 2、回忆说:由柏拉图(BC427-BC347)提出。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人的思想是固有的,知识就是回忆,人在学习知识时只不过是对灵魂深处已有知识的回忆而已。 3、《政治家篇》:作者柏拉图(BC427-BC347)。本书主要将哲学家统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更加接近于现实的国家。 4、《法律篇》:作者柏拉图(BC427-BC347)。书中描述了法律统治的第二等的理想国家。《法律篇》的混合政体论试图说明一种使现存政府达成稳定与秩序的手段,即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制约、势均力敌以获得政治上的稳定,机构设置表明柏拉图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的重视。 作者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该书对希腊158个城邦的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进5、《雅典政治》: 行了调查分析,按其内容来说应该叫做“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史”,旨在寻找一种合理、理想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6、中世纪:“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又称“中世”或“中古”时代;英文:Middle Ages。一般以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欧洲中世纪的时限。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意指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约公元4世纪或5世纪至15世纪。 7、神权政治论:在中世纪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政治理论。神权政治论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君权神授、天国至上、教会至尊、天启律法。 8、民族国家:民族国家(national state)就是指使用同一语言的人民,在同一政治组织下生活的国家。如果在许多地方政权之上建立起统一的政权,能把地方政权纳在统治之下,肃清地方主义,这便可以称作民族国家。 9、文艺复兴: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文艺复兴是指15 、16世纪,思想领域的一场在新兴资本主义和没落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整个欧洲以一场思想文化革命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 10、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传播,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这一时期,整个欧洲从西向东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15,、16世纪欧洲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恩格斯指出:“宗教改革——路德的和加尔文的宗数改革——这是包括农民战争这一危急事件在内的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 1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2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11、《乌托邦》:作者(英)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莫尔用“羊吃人”,来概括资本主义牧场的兴起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法律又逼迫他们充当雇佣工人的现状.他深刻地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们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富有者的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之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12、《太阳城》:作者托马斯?康帕内拉。在此书中,康帕内拉尖锐地揭露并抨击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罪恶世界、指出私有制带来的恶果,以及遍布社会的利己主义所引起的祸害,即诡辩、伪善和残暴。他还揭露统治意大利的国王、大臣和显贵专横残暴、欺压百姓的行径,认为他们之所以窃据高位,就是因为出身于统治阶级。《太阳城》是继《乌托邦》之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又一篇重要文献。 13、大宪章:“大宪章”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做出了限制。“大宪章”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件,它开创了英国以至西方依法限制王权(行政权)的传统。 14、长老派:长老派是主张废除主教制度,而代之以由教会中的长老主持教会事务的清教派别。长老派在政治上吸取了反暴君派的思想,但政治态度却非常温和,他们只是要求废除主教制度和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建立由长老会议管理宗教事务的教会,并宣称他们只服从不违反清教教规和国会制定的法律的君主。 15、掘土派:掘土派是革命时期代表广大贫苦农民利益要求的政治派别。杰拉德?温斯坦莱是掘土派政治思想的代表。 16、利尔伯恩:利尔伯恩是平均派政治思想的代表,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要求政治权利的平等。要求普选权是利尔伯恩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 17、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文化运动,其中又特别是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鼓动第三等级的反叛,为大革命广造舆论、进行理论准备的思想运动。它的主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理性为武器,反抗封建传统思想,特别是反抗封建宗教思想的束缚,推崇理性,鼓吹理性至 上。 二、问答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五、材料分析题的问题) 1、简述《理想国》中的分工原则, 答:分工原则——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国家起源于人民之间的相互需要。(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如衣、食、住、用及娱乐和受教育等,这些需要不能靠自己来满足,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这样,人们就需要结群而居,以一定的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彼此互相协作,互相服务。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关于国家起源上的需要决定论。) ?、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既然城邦被设想为一个人们共同生活于其中的服务体系,那么,满足人们诸种需要的最好途径莫过于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必然要求工作的专业化,这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每个人都必须在城邦中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工作,各做 - 2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3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这样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城邦创造质量好、数量多的产品。只有分工精细严密,社会机体才能正常生存和运转,否则,工不工、农不农、兵不兵,会给城邦带来极大危害。在柏拉图看来,分工原则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完成或达到正义的必需。)柏拉图从个人需求的多样性与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出发,将城邦(国家)的起源归结为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和社会分工,城邦国家是基于社会分工基础上的满足人们需求的社会协作组织。 2、简述《理想国》中的等级理论, 答:与分工相联系的等级理论。柏拉图认为,城邦(国家)至少需要三种职能才能使完善的共同生活成为可能。这三种职能就是生产职能、保卫职能和管理职能。由于分工本身要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专业化发展方向,因此,与三种职能相对应,需要三种特定的人,即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虽然三者都是城邦生活所必需,但是由于他们在城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有等级之分。 3、《理想国》中是如何论述等级间的关系的, 答:柏拉图坚持认为阶级关系不能打破,但为了保证让统治阶级中最优秀的人掌握政权,柏拉图又反对世袭制和血统论,柏拉图认为于三个等级的划分并不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因为它遵循着等级开放原则,不是血统而首先是人的天赋决定他属于哪一个等级。在柏拉图看来,人究竟处在这三个等级的哪一个等级上,不是取决于财富,也不是取决于出身,而是以对他们的天赋能力的估价为基础,以人们天资上的差异为根据。也就是说,统治者擅长于统治术,武士擅长于战争术,而工匠只擅长于从事生产。 4、《理想国》中是如何论述等级划分的理论依据的, 答:第一、柏拉图认为划分这三个等级与道德有关系,有道德上的必然性。(四德说)柏拉图认为国家的善是由三种基本的美德构成的,即节制、勇敢和智慧。而国家的美德只能通过它的成员的美德表现出来。这三种美德相应地反映在三个等级身上。(具体说来,节制是工匠所应具有的美德,只有通过工匠对统治者的俯首帖耳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扬。而勇敢这种美德只有在武士身上才能最好地表现出来,同时武士也应兼有节制的美德。只有统治者才具有智慧的美德。柏拉图又进一步说,三个等级的人之所以具有三种不同的美德,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们的天性不同所决定的。他认为,人具有三种天性:理智、意志和情欲、.这三种天性也分别体现在二个等级身上。统治者的天性是理智,所以他们具有智慧的美德。武士的天性是意志,所以他们具有勇敢的美德。工匠的天性是情欲,他们的美德只能是节制。他说在三个等级中,第一个等级人数最少,第二个等级人数也较少,第三个等级人数最多。如果各个等级都安分职守,国家就会井然有序,这样,第四个美德即正义就会自然而至。 第二、柏拉图还用一种宗教神话为他的三个等级的学说提供理论依据。见原著他说,神在创造人的时候用了三种不同的质料,所以创造出了三个等级的人。最好的一种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所以最珍贵,他们只能作统治者(卫国者)。次好的人是神用银子做成的, - 3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4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因而就成为统治者的辅助者,作为武士阶级(兵士):;而普通群众则是用铜和铁做成的,所么是卑贱的,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一般说来,孩子们通常都是属于他们的父母的那一等级的,如果他们不属于那一等级的话,就是相应地升级或降级了,升级或降级也会有,但是不会很多,“因为神给统治者所作的第一条重要的指示便是教他们特别保护种的纯洁性”。 5、柏拉图对理想国家的构建(哲学王治理、制度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答:1、理想的国家——哲学王治理的国家 (1)为什么统治国家的应该是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包含着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从价值上说,理性无疑处于最高层次,欲望处于最低层次,激情处于二者之间。他认为,个人是城邦的缩小,城邦是个人的扩大。一个人灵魂中的要素与一个城邦的相应要素之间应该是相同的。一个城邦也应该有分别代表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三部分人构成。毫无疑问,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理性,勇敢的军人富有激情,从事粗鄙经济活动、谋衣求食的生产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欲望。柏拉图说,正如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于主导地位,统率激情、控制欲望一样,一个好的国家也应该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生产者。 (2)为什么哲学王能够很好的治理一个国家 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智慧的学问,是关于规律、本质等问题的学问。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而具备了这样一些优良品格的人,必定能把握住永恒的理念,理解任何事物本来的原型,不会为形形色色的多变的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理想的制度才能实现。 2、理想国家的制度设计 柏拉图依据正义原则设计了理想国中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用以保证理想国家的基本原理能够合乎逻辑。 (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的各种制度很少涉及到占人口多数的生产者,尤其是培养哲学王的教育制度和共产优生制度,只涉及统治者和护卫者。对生产者则只强调了其节制的美德,并应安于第三等级以维持和谐的政治秩序。) (1)教育制度 1)严格的目标明确的教育制度 柏拉图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统治者)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在《理想国》一书中,法津明显地被置于次要位置。因为柏拉图设想统治者哲学家具有超人的智慧和真实的知识,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其手段主要是教育。 理想国的教育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柏拉图要求哲学家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士城邦的政治目的的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都被赋予政治意义。听有的教育都不单纯是为了传授知识、娱乐和其他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慧,所以都被纳人政治轨道,即都属于政治教育。 教育的最高成就,就是培养出把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教育工作的第一项是对原有的教育内容进行审查和删改,如在诗歌、戏剧和故事中.把神描写成不道德的或把英雄描写为放荡不羁的,都会对读者产生错误的诱导,描写地狱的可怕及战争的恐怖等情节,也会对 - 4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5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培养公民勇敢的美德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都要予以删除,统治者要对此制定出标准来。甚至音乐的曲调,用什么乐器,绘画雕刻创造什么形象。都要进行审查。凡对塑造“公民—战士”的灵魂有害的甚至仅仅是“无用”的都应禁止和消灭。柏拉图称这是“净化城邦”, 如果不这样做,“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地中咀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 2)如何培养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凡事开头最重要,教育也是这样。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大。所有的生物,在幼小柔嫩阶段,都更容易接受陶冶。他主张,对幼儿主要给他们讲故事,故事的内容要精心设计,精心挑选,经过审定。他认为,“用故事来铸造儿童的心灵,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更重要。”然后教他们体育。柏拉图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循循善诱,要采用做游戏的方法,不要强迫他们学习。他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到了20岁的时候,国家要进行一次挑选。在体育训练、战争演习和恐怖艰苦中表现突出的青年人应被挑选出来,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其中首先要教他们算术,其次要教他们几何学,然后还要进行一次挑选,把其中的优秀者挑出来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哲学。柏拉图强调必须在其他学科都把握了之后再来学习哲学,再经过5年的哲学学习之后,这些优秀人物就能够通过哲学的辩证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他们将获得善的理念,达到对可知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个时候,再把他们派回到实际工作中去,让他们指挥战争或其他公务,让他们接受实际锻炼。经过15年的实际工作锻炼,到50岁,那些在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能被选拔到统治阶层 也就是说,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也好,国王也罢,他们虽然“有种”,但还是要中来。 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实际工作的考验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对这些被选拔出来的人,“我们将要求他们把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注视着照亮一切的光源。在这样的看见了善本身的时候,他们得用它作为原型,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自己” 柏拉图要求,那些被选拔出来的担任治国重任的人们,必须以天下为公、鞠躬尽瘁,俯首甘为孺子牛。只有当他们已经培养出像自己一样的后继者的时候,他们方可辞去职务,并利用晚年的时间继续研究哲学。这时候“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纪念碑,像祭神那样祭祀他们”。 (2)共产制度 1)柏拉图主张,在统治阶级内部,任何人都不得拥有私有财产,不得拥有私人住所、土地、金钱和贮藏室;他们要像士兵一样,住公共营房,在公共食堂就餐。通过禁欲式的生活方式,他们能拯救自己,也能拯救他们的国家。 2)柏拉图主张,在统治者内部废除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关系,代之以按照统治者要求进行的有节制的交配,其目的除了使统治者远离家庭的诱惑之外,还在于获得尽可能优秀的后代。 国家要严格监督男女之间的生育事宜,最优秀的男女可以多生育,最劣的男女要少生育。儿童一生下来,要经过严格的体检,有缺陷的孩于被秘密地处理掉,优秀的孩子被送到托儿所去,由国家抚养,这就可以保证后代的品德才智超过前代,国家才不致衰败。同时,家庭的废除可以使统治者免于受妻儿私情的困扰而损害城邦公共利益,统治者内部也不会因争夺私产而发生纠纷,城邦也就可以获得安宁和秩序。 6、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 5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6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答:思想特点:1、作为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己任。或许是已历经反复的原因,当时的希腊奴隶制虽然危机四伏,但还没有达到岌岌可危的程度。与此相一致,作为这一时代的思想家,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也不偏激。他的思想虽不乏深刻,但是极为稳健,容易被接受。或许是看到了两极分化所带来的可怕后果,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中庸之道”。有人据此把亚里 这似乎也有点道理。2、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的集士多德定性为中等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 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头脑冷静、思想严谨。他分析、研究、综合、吸收了他以前几乎所有思想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可谓兼收并蓄。这一方面使得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异常丰富,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那么彻底,使得他的思想带有明显折衷主义的特点。 形成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城邦时代向帝国时代的转折点上。而他却专注于对城邦的研究,对城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认真地调查、比较、分析,广泛地探讨了城邦的各种问题,研究了理想城邦的基本原则,规划了它们几乎每个细枝末节。从而将希腊城邦政治文化的成果以理论的形态保存下来并传给后世。 7、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 答:(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研究的是如何实现一个国家的“善”,是最高的“善”。 (2)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他认为,政治学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政治制度。他将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前人关于政治体制理论进行回顾;第二是对158个城邦的政治体制进调查分析,考察一下什么样的政制保全了城邦,什么样的政制毁坏了城邦,为什么有的城邦治理得好,有的治理得差;第三是进一步考察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每一个城邦应该怎样维持秩序,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法律和风俗等。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则采用了经验的、历史的研究方法。《政治学》虽然也带有很强分析、演绎的特点,但它是在《雅典政制》的基础上写成的。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是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亚里士多德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地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首先,他自觉运用了历史的和经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学生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与现实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理论。现存的《雅典政制》就是这个调查材料的一部分。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的精确的定量水平。但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其次,为了认识城邦的本质,他自觉地采用了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溯源法,即由追溯城邦的起源而认识城邦本质的方法,二是将城邦分解为最基本要素,通过对其基本要素的分析而认识其本质的方法。 8、如何理解“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这句话 - 6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7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答:“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 (1)人的自然特征和需求方面 他认为,人类结成一定的社会团体,过上群体的生活,能够有利于实现人类生活的“自给自足”,并且“人类虽在生活上用不着互相依赖的时候,也有乐于社会共同生活的自然性情,为了共同利益,当然能够合群”。 (2)人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是指任何事物的固有的天然的本性,也即是指其具有的特长、用处和功能。每一事物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本质,并不为他物所有。一事物若失去其本质那便不再成其为该事物。人的本质 “不仅指手足眼耳等生理方面的特长和功能,而且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品德和优点”。这是人的本质,也是人存在的目的。因为这个木质不是先天就已经获得了,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人存在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本质使自己成其为真正的人。而要实现自己的本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城邦。城邦不仅能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更主要的是,只有通过城邦的政治生活,参与公共事物的辩论与决策,才能不断训练和培养一个人的理性和美德,实现其本质与目的。 9、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 答:1、国家的起源 (1)“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从亚里士多德“万物都有一个向善的目的”这一世界观出发,他认为,人类的目的是实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其中,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是最重要的,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性。任何孤立的个人都不可能实现这三种善业,特别是第三种即良好道德这一善业更不可能由孤立的个人实现。为此,人们就必须组织起来,结成社会团体。其中“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 (2)国家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需要’本身就是各种迫切的发明的教师。”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之所以要在政治上组织起来,之所以要组建国家,归根结底是为了过“优良的生活”。 (3)国家的形成 人类也同世间其他生物一样,雌雄是不能单独延续自己的种类的,于是,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便组成了家庭。家庭“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不过,家庭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们意志的结合,而是出于生理自然。由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人类更广泛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由若干家庭组成的村坊。村坊最自然的形式是由一个家庭繁殖而衍生的聚落,这些由家庭的繁衍而发展起来的村坊,都是由年龄最高的长老统率的,后世的国王就是由家长和村长演变而来的。此后,若干村坊又组合为城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家庭、村坊和城邦是人类社会团体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的环节。 2、国家的本质 (1)公民的本质 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即 - 7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8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因为这两个机构是城邦最高权力所寄托的地方。有权参加这两个机构才是真正的公民。 (2)城邦的本质 由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力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真正的城邦,城邦的本质就是人们生活在一起可以达到至善生活的共同体。 3、国家的目的--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最善的最美好的生活。 (1)城邦的长成与国家的目的 城邦的“长成”是人们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它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优良的生活”。 (2)“优良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优良的生活或全体公民的善业,具体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外物诸善”、“躯体诸善”和“灵魂诸善”,而只有幸福(至乐)的人生才能拥有这些诸善。灵魂诸善可以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德性明哲,同时它又无所依赖于外物,而善德和明哲可以使人的幸福更加充实。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了灵魂的善而借助于外物,而不应该为了外物面使自己的灵魂处于屈从的地位。 10、对理想国家的设计 答:1、理想的城邦是具备一定规模、内部分工复杂的城邦 ?、理想的城邦应该是一个能够实现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城邦,只有能够高度自给自足的城邦才是一个真正的城邦。 城邦要实现高度的自给自足,其条件就是:首先,城邦的人口应该有足够的数量,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军事力量,城邦公民的财产应该“足够维持其素朴(节制)而宽裕的生活。”其次,组合在这样的城邦里的人们又应该是不同的种类,而不能追求整个城邦的人们的整齐划一。人们各有所能,各有所长,以至于人们能够各以其所能通工易事,相互补益。 ?、反对柏拉图的共产制的主张: A、认为共产制度行不通,因为这种制度不合乎城邦的本性,不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无助于实现城邦的目的,反而导致城邦走向灭亡。 B、提出私有公用主张 这种私有公用制的好处是能划清每个人的利益和支配范围,从而可以免去许多争吵每个人都注意自已利益范围以内的事情,各个家庭的境况就可以改进同时,要用道德风尚的力量促进对财物实行公用。 C、相应的土地制度 亚里士多德主张为了实行私产公用,一个理想的城邦,其土地应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公产,归城邦所有;另一部分为私产,为公民个人所有。公产的用途有两个:一个是祭祀,一个是供公共食堂所用。为了使全体公民都关心城邦整体的安全,亚里士多德主张把私有土地也分为两部分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土地在近郊,一部分在边疆这样既体现了公平、正义,又能保证在外敌袭击、骚扰时,全体公民可迅速动员起来,一致对外。 2、理想的城邦是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的城邦 ?、中产阶级掌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应该以“中庸”为原则,应该由中产阶级来执掌政权并且建立一个共和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地位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又不会因财产太多而引起穷人的舰靓。他们具有中庸之美德,顺从理性,不走极端,并且最终能够成为贫富两个阶级的仲裁者这样的政体显然能够有效地防 - 8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9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止两极分化,减少竞争,防止内部分裂。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全邦没有任何一部分存在着改变现制的意愿,这才算是稳定” ?、公民平等参与政治与轮番为治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是依据公正的原则,让全体公民参与政治。由于城邦的公民都拥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因此,公民在政治上应该拥有同等的机 会,不可能使城邦的某些公民终身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而城邦的执政官终身为执政官。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执政官应该轮流退休,执政官退休以后了使公民能够参与政治, 应该和其他自由人处于同等的地位上。 ?、公民参政的条件具备与能力的具备——城邦中的一般公民是否有能力参政,在什么程 度上可以参政,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城邦中的一般公民,如果不让他们参与城邦的政治,就等于一个城邦中的大批穷人被排除在公职之外,这样,城邦中就保留了许多敌人。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赞赏梭伦的一些做法,既把平民群众作为一个集体,并且给予这个集体两种权力,第一是选举执政入员,第二是在执政人员任期届满时,由他们审察执政官的业绩。虽然按照平民的个人能力是不能担任任何官职的。但是,如果把平民集合在一起,他们的审察能力却是良好的。 至于公民是否能够承担起选举执政和审察执政的职责,亚里士多德也持肯定.的意见。对于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指出,就群众的单个人而言,他们的判断能力显然不如专家,“但当他们集合起来,就可能胜过或至少不比专家们有所在某些技术逊色。”。中,创作者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评判家,真正能够评判执政宫业绩优劣的人们应该是城邦中的普通公 ,更不能是执政宫自己。 民,而不应是那些所谓的专家 11、中世纪的特点 答:中世纪的特点是:西欧文明的全面倒退。1、在经济上,表现为城市工商业文明变成了乡村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2、在政治上,表现为公共权力发达的帝国权力系统变成了靠私人契约关系维系的封建制度;3、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的、世俗的、高素质的文化变成了一元的、宗教的、低水平的文化,教会控制了全部文化生。 活 12、神权政治的主要特点 答: 13、二元结构与政教之争 答:1、二元结构: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具有二重性,人可以分成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截然不同。肉体属于此岸世界,是鄙俗的,甚至是罪恶的;只有灵魂才能进入天国,得到永生,或被打入地狱。由于人的二重性,所以便有人的生活的二重性,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或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世俗生活是人的罪的产物,它本身就是罪恶的渊薮,只有宗教生活才是神圣的。出于对人和人生的这种二重性的理解,社会组织也分化为两个,即教会和国家。 - 9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0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2、政教之争:中世纪的人,除了少数极端分子外,一般都承认教会和国家各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教权与王权各有其特定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国家负责臣民世俗的物质生活领域,以其强制力量来实现社会安定和正义,制止犯罪,使人们得到世俗的幸福;而教会则负责信徒的精神生活和宗教生活,以其精神的权威指导信徒的灵魂,使其得到天堂的幸福。 但是,宗教领域与世俗领域的区分仅仅是理论上的,两种权力的实际关系十分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交叉和重合的。教会和国家都受一种内在的追求权力的本能的驱使,企图扩充自己的权力范围,取得对对方的优势地位直至完全控制对方。于是政教之争是政治思想的主题。随着现实社会中教会与世俗权力斗争的展开,教权与政权的关系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思想所研讨的主要问题。 14、教会与国家 答:1、国家和教会都是上帝的产物,但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托马斯承认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和国家一同存在的是罗马教会,罗马教会是耶稣建立的。国家和教会虽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但其目的各自不同。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即在国家中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这一任务由世俗的统治者完成。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即在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任务,世俗的统治者是不能完成的,只有比世俗统治者更高的等级——即掌管人们精神事务的教士等级才能完成。 、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士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阿奎那认为2 ,只有上帝和上帝在尘世的代表罗马教皇才能感化、限制、以至废黜暴君。因而限制或废黜暴君的权力属于教会而不是人民。 3、教权高于俗权前提下,世俗君主的职责。世俗君主的职责在于专心致志地领导他所支配的社会走向幸福生活。 15、国家的目的 答:国家的目的是谋取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是按照道德原则生活。因而国家的目的就是“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 (1)、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阿奎那提出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社会必须融洽无间 团结一致;其次,这样团结起来的社会必须以行善为目标;最后,必须保证过有道德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丰裕物质条件。 (2)、实现国家目的的条件——需要有管理人群的政治权力。 ?、人们需要一个指导者。共同生活的人群只有有正确的指导,才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捷径,政治权力就起这种指导者的作用。 ?、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福利,但人们既然过社会生活,就产生了公共利益、它是社会团结的纽带。为了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人照顾公共福利。政治权力就是为此而设立的。 ?、社会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任何统一体都需要控制力量.否则便无法统一行动。如同人体受人脑支配,宇宙受上帝支配一样。社会共同体也需要建立政治权力,起这种支配的作用。 - 10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1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16、最好的政体 答:最好的政体——君主政体 1、原因。阿奎那提出,在符合正义原则的前提下,统治者的人数越少越好。一个社会的幸 、和平与安宁,而一个人最能保证社会的团结一致与和福和繁荣在于保全它的团结与一致 平安宁。这是因为:首先,凡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的,就比多样体更容易产生统一。其次,自然始终以最完善的方式进行活动,最接近自然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最后,经验证明,凡多数人统治的城市和省份,常常由于相互倾轧、不断纷争而陷于分裂。反之,一个国王统治的地区则一派升平,公道盛行,财富充盈,民情欢腾。 2、对君主政体的修正与约束:实际上,他主张的是一种类似于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他认为,这种政体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最符合上帝的意志。 17、法的分类 答: ?、永恒法即“神的理性”的体现,是万法之源。永恒法高于一切法。一切法只要与真正的理性相一致,就总是从永恒法产生的。 ?、自然法。自然法是管理人类行为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体人类,它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们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引导人们了解上帝和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人法即国家制定的法律。人类虽然存在着为善的自然倾向,但只有实行“某种锻炼”才能使之臻于完善。有的人由于神的帮助,自愿过有德行的生活,有的人则性情乖戾,易于作恶,很难为忠言所感动,必须用压力和恐吓手段才能使他们不做坏事。由于只有用此种手段才能防止坏人作恶,才能保证其他人过太平生活。所以,人法的制定是为人们享受和平的,是有德行的生活所必需的。 ?、神法即《圣经》,是补充和修正人法缺陷的依据。之所以需要神法是因为:人类最终目的是追求更高的福利,过有德行的生活,这一目标为人类的天然才能所不能及;人类判断往往不可靠,只有神法才不可能发生错误;人的判断只涉及显而易见的外表活动,故人法不足以指挥和规定内心动作,不能禁止一切罪恶,而神法则是防止一切罪恶产生的原则。 18、文艺复兴运动 答:1、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与发端 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作为由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进步性的革命力量,随着自己经济力量的壮大,必然要求用自己的世界观改造社会。因此,15 、16世纪,在思想领域的一场在新兴资本主义和没落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整个欧洲以一场思想文化革命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 其发祥地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城市。一般以l4世纪彼脱拉克开创的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 - 11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2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发轫。这位学者发现了西塞罗轶失的书信。校勘了古罗马历史家李维的著作,并恢复用拉丁文写作。15世纪。运动开始波及欧洲各国直至1 6世纪达到鼎盛阶段。 2、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是在以古鉴今,借古非今。在复兴古典文化外衣的掩护下,利用古希腊哲学中的唯物论思想和无神论传统来反对禁锢人们思想千余年的宗教神学;利用罗马法的某些原则来为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提供依据;利用古代人类学中的以人为中 因此。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典文心的现实主义风格来反对以神学为中心的腐朽的封建文化。 化的简单再现而是资产阶级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巨大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革命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宗教势力展开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搏斗,其目的便是建立属于资产阶级自身的思想体系。 3、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精神——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体。它的鲜明特点是以“人和自然”这两个范畴为核心,强调人和自然是和谐的,要求重视人、爱惜人、赞美人。针对中世纪以来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蔑视人的尊严,轻视世俗生活的主张,人文主义提出了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幸福”,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伟大,肯定人能充分发展其智慧、知识和力量,肯定个人的努力能提开宇宙的秘密,并为人类谋求幸福等。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体现为: (1)人本代替神本。人文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性代替神性,人本代替神本,以此来反对教会权威和信仰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的巨大作用。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教会鼓吹宗教信仰和盲目服从,强迫人们承认教会是人们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人文主义者却尖锐地指出天主教的全部罪恶就在于鄙视人的存在。人是有理解能权威。 力、自制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的。要全面理解人的价值,就应该把人与野兽进行比较,面不要把人与全知全能的上帝进行比较。 (2)个性解放代替封建桎梏。人的理性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一种高贵的存在。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就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当中。这种自然本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意志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神权最大的不合理和罪过就是为了神而牺牲了人,泯灭了人的理性,扼杀了人的意志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3)以世俗伦理反对禁欲主义。对于中世纪神权关于禁欲和天国幸福的泯灭人性的论断,人文主义者提出了现世幸福和世俗享受的主张,提出了“灵”与“肉”的一致性主张。人文主义对现世幸福、世俗伦理的颂扬打破了中世纪神权认为现世的物质生活即是罪恶的传统。这种把人作为一切出发点和归宿的主张在当时无疑具有极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4、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与作用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种新世界观和一套新文化,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刺激了新的民族语言,如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的产生,促进了文学研究、考古学、翻译事业的勃兴,带来了哲学的更新、近代政治学的创立、现代实验科学的莫基、印刷术的发展、学校的兴办。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 当时的政治思想家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提出许多不同于古代与中世纪的观点。首要的是,政治观念开始摆脱神学的影响,具有世俗的特征。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治思想家,如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康帕内拉,法国的布丹,英国的莫尔等,已经从人本身出发,用人的眼光观察、解释社会政治问题.以理性和经验为根据,提出并论证他们的政治要求和主张。用这种观点看待社会政治问题,国家就被解释为人的需要的产物,政权的得失成了人的实力相互较量的结果,法律也成为理性与权利的表现。这样,不仅封建教会披在国家身 - 12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3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上的神圣外衣被剥掉了,而且古代人将国家看作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道德目标而组成的共同体的观点,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权力代替神意和道德.成为国家与法律的基础。近代新型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就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 19、宗教改革运动 答:1、宗教改革的产生 人文主义的传播,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这一时期,整个欧洲从西向东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15,、16世纪欧洲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恩格斯指出:“宗教改革—路德的和加尔文的宗数改革—这是包括农民战争这一危急事件在内的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2、宗教改革的作用 (1)、在宗教改革进行当中,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对封建教会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近代意义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运动中已经初步地得到表达。以个人的信仰自由为基础。各国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新教教义。结果不仅在精神上为信仰方式与信仰仪式的转变提供了论证,而且在实践上为教徒按照平等原则组织廉价教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进一步促动了国家政治制度上的变更。 (2)、宗教改革也表达了资产阶级希望在国内与国外摆脱教皇国的干预,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与统一的民族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的要求。 表面看来,宗教改革运动将欧洲国家划分为相互对峙的新教与天主教国家,造成国际领域的纷争但是教皇国逐渐退出各国教俗两界的权力范围,各地教会势力几乎被全部逐出政治事务,这些都加强了国王的独立、威望与统治地位。 (3)、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广大农民、平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劳苦民众不仅积极参加宗教改革运动,而且积极把它扩展为一场政治的和社会的革命。他们在运动初期配合了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廷的斗争。而且进一步攻击整个封建社会制度,要求取消一切封建特权和压迫,在现世建立没有剥削、没有私产、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 20、人性论 答:1、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自私的欲望,并且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它总是超越了人自身的能力所及。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这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总是困扰着人类。人性是邪恶的,这是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的总体评价。正是基于人类的普遍利己主义,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他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 2、人类是诈伪轻浮的,他们见利忘义,但又不知感恩图报,他们是如此计较个人的得失以至于欺骗和背叛成为人们常用的伎俩。 人是不可信的。人民服从君主也只是处于不得已,一旦自己不受压迫,他们就企图压迫别人,一遇到可能,他们就会倒戈推翻君主的统治。因此,君主如果完全信赖人们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难免灭亡的命运。 3、人类虽不能做到至善,但也不是完全的恶。人类的善恶在某种程度上受国家和社会环境 - 13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4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对人类的巨大影响。社会组织和领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本性。人类在某种情势下是具有合作的可能性的。尤其是当人类面临逆境,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是可以表现出勤勉、德行、勇敢和自制力等优良品性的。 马基雅维利在论述人性恶的时候也给人类的自然需求和欲望赋予了合理性内涵。对于权力、名誉、财富的追求是人类必须和应该从事的事业。这种欲望无可非议。这对于中世纪禁欲主义道德观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21、权力政治观 答:权力政治观(批判希腊罗马道德政治观和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1、权力是国家的核心与政治的目的 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的产生根源于人的邪恶本性而导致的战争状态;为了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残杀和毁灭,人们便自愿结合起来,选举领袖,颁布约束邪恶的法律和刑罚,于是就产生了国家。所以国家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没有权力的约束,人们就会追求自己的狭隘目的而危害整个社会。没有权力,就没有统一和秩序。统治者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夺取、扩大、保有自己的权力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2、(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 从当时意大利国内四分五裂,国际上强邻逼近的形势来看,领土的统一与权力的集中是国家函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所以他讲的权力就是使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他对自由的理解, 而是紧紧和国家相联的。他指出,自由首先意味着独立,即不受也不是从个人权利出发, 外来侵略势力与暴政的干涉。他进一步强调说,一个自由的民族应该有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屈服于专制政权的统治。 3、马基雅维利认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要法律和军队。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律来治理,人民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会变得坚定、精明、文雅。然而法律离开权力则一无所用,这样他更强调实力的作用。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是贪婪的,欲望是无穷的,法律有时也无能为力,因此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 只有掌握优良的军队,国家才会有良好的法律。在谈到军队的类型时,马基 雅维利以切身经验痛切地指出,为封建领主服务的雇佣军队不能适应国家的需要。因为他们是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对任何人都不忠诚,谁出的钱最多,他们就为谁卖命。有时对雇主的重视比对敌人构成的威胁还要大。同理,外国援军也会使国库耗竭,在危急中又几乎肯定会为统治者招致失败。他主张国家急需训练一支自由市民组成的义务军队,所有17岁至40岁、身体健康的公民都要接受军事训练;部队要作到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忠于国家。他特别强调君主要重视战争的艺术,将一切注意力和心思用在这方面。只要君主手中的军队装备精良。国家又有良好的同盟,就能对付任何危险。总之,战争成败将决定君主全部事业的成败。 权力就是军队和法律,是君主统治权获得的基础,是国家秩序稳定的最可靠保证。 22、政体理论 答:1、政体分类方法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历史上依次出现过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他将这三种政体称为正确形式,而将它们的变形称为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群氓统治。这些政体周而复 - 14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5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始地循环更替,都不稳定持久。因此他认为最好的形式是混和政体,即将三种正确形式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让人民代表、贵族代表和选任的国家元首同时参与政权的行使。 2、共和政体是国家的理想政体 (1)、共和政体有利于保证私有财产的稳定性,防止国家财产落入一个人手中。 共和政体有利于促进人民的福利,有利于实现自由平等,易于取消封建政权,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迅速增加私人和公共的财富并能缓和由于财富不均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并且,自由平等有助于发展人的才能,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和对公共事业的热爱。 (2)、只有共和政体才能产生真正自由、公平的法律和健康的宗教。 建立一个国家同维护一个国家不同,当一个国家真正建立之后,自由、公平的法律和健康的宗教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在一个王国当中,政府保持稳定的首要条件也在于法治。“为了防止非法暴力行为的发生,必须使用法律手段以制裁官员们的滥用权力”,“统治者目无法纪的行为和荒唐的扰民政策会引起政治危机。”?古罗马的共和政体就是以优异的法律为基础的。这样的政体既能约束贵族的专横,也能恰当地约束入民使其坚定、精明、文雅。优良的共和政体可以避免群氓政体和暴君政体的弊端。 (3)、共和政体有利于人民在统治过程中发挥作用。 马基雅维利认为,参政者众多的政体更为稳定。因为人民比较精明和坚定,具有比君主更好的判断力。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大众的意见对事态的预言是非常灵验的。 3、君主政体是意大利必须选择的政体 (1)、意大利不具备实现共和政体的条件。 要实现理想的共和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只有这些条件具备才能实现。因为共和政体要以人民的德行和秩序作为前提,而意大利的人民群众已被宠坏,市民德行颓废,社会已陷入腐败和混乱之中。 (2)、马基雅维利认为建立任何类型的秩序,都只能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建立君 主制的政府,因为在人民主体已完全腐败的情况下,法律是无力加以约束的。必须建立某种高高在上的政权,这一政权凭借君主之手,依靠完全而绝对的权力,就可以限制权贵极大的野心和腐化堕落 在当时的意大利,国家统一问题是首要问题,而统一的出路就是建立绝对的君主专制,通过强有力的君主来克服分裂,消灭或抑制贵族的野心,激发人民的德性,恢复社会的秩序,繁荣经济,使国家强大。 23、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 答:主要政治思想及其特点 1、宪政思想 (1)胡克的政治思想——自然法与契约论 (2)柯克根据大宪章强调并捍卫议会的立法权力。。 2、保皇派及其政治思想 代表封建王权与上层封建贵族的政治派别是保皇派,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 是罗伯特?菲尔麦,他阐述其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是革命后期发表的《论父权、国王的自然权力》。菲尔麦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用父权理论论证英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 长老派是主张废除主教制度,面代之以由教会中的长老主持教会事务的清教派别。长老 - 15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6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派在政治上吸取了反暴君派的思想,但政治态度却非常温和,他们只是要求废除主教制度和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建立由长老会议管理宗教事务的教会,并宣称他们只服从不违反清教教规和国会制定的法律的君主。长老派的斗争得到英国国会的支持。 4、独立派及其政治思想 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要求的是独立派。独立派在政治上主张人民主权。独立派之前的人民主权思想将人民看作一个整体,独立派的人民主权思想中已将人民理解为 即将个人看作人民的基础。对独立派政治思想做详尽阐发的是弥由个人自由结合的集体, 尔顿与哈灵顿。 5、平均派及其政治思想 (1)平均派 平均派是内战和共和国时期主张共和与民主的政治派别,因被指责为极端平均主义和想要“平分人们的产业”而得名。平均派政治思想的代表是约翰?利尔伯恩。 (2)利尔伯恩的政治主张 ?、政治主张的核心是要求政治权利的平等。 ?、要求普选权是利尔伯恩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 利尔伯恩这些主张的提出,对于健全议会职能,从立法上保证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防止资产阶级、新贵族寡头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他关于立法者不能同时是司法者的思想对以后分权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提出进一步发展革命的纲领,而是将实现民主改革的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持的议会身上。不仅如此,他从维护私有财产权出发,不仅没有提出满足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的主 却建议议会采取有效措施,迫使贫苦人民“还清债务”,以免使中小资产者“遭到张,相反, 破产”、利尔伯恩和平均派对议会的幻想及其阶级的狭隘性,是他们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6、 掘土派及其政治思想 (1)掘土派 掘土派是革命时期代表广大贫苦农民利益要求的政治派别。杰拉德?温斯坦莱是掘土派政治思想的代表。 (2)温斯坦莱的政治主张 他揭露、批判封建政治制度和私有制度的不合理性,抨击了资产阶级建立的共和国压迫、奴役人民的罪行,提出在英国建立一个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理想社会制度的主张。 24、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 答:1、国家的起源——从自然状态到国家 (1)自然状态的特点:洛克认为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人类曾经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他认为,这种自然状态有三个特点: ?、自由。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在自然法即人类理性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处理自己的财产和人身,不必征得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平等。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 ?、有序。 (2)自然状态下人的基本权利: - 16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7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在理性即自然法的支配下生活在一起,人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基本权利。 ?、财产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权利 洛克认为,正是劳动使一切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通过劳动从共有的东西中取出任何一部分使其脱离自然所安置的状态,就有了财产权。而无须其他共有人的明白同意。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除了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三项基本权利之外,每个人还享有另外两种权利,第一是人人都有惩罚罪犯和充当自然法执行人的权利(原著)。第二项权利是,受到损害的人有要求赔偿的权利。(原著) 洛克在这里之所以把三项基本权利和另外两项也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作了区分,是为他的社会契约做伏笔的。在洛克看来,人们在缔结契约时,所转让的只是后两项权利。在他看来,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这三项权利是天经地 义的、不可转让的。 (3)自然状态的缺陷 ?、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确定的、规定了的、众所周知的法律,为共同的同意所接受和承认为是非的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共同尺度。 ?、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 ?、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 (4)社会契约理论 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缺欠, 更好地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便相互订立契约,自愿放弃自己惩罚他人的权利,把它们交给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按照社会全体成员或他们授权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他认为,当人们这样做了之后,国家就成立了。 2、国家的性质 国家或政府是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洛克主张的是有限政府论,即政府的权力要受到契约的方式、目标以及人们同意的限制,要以人们的同意为基础。 (1)政府接受的权力是有限的,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力,但并不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一切权刊,只是在自然状态下所享有的执行自然法、惩罚犯罪的权力。 (2)政府是契约的参加者,其权力要受契约内容的限制。 人们在把权力授予政府时是附有条件的,即规定这样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3)政府权力受人们同意的限制。 洛克指出政治权力起源于契约和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以及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这表明,洛克在其对政治权力性质的理解中,强调同意的原则。 3、政府的目的 政府的性质与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洛克主张的政府是有限政府,它受制于明确而特定的目标,即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也就是政府的目的。 25、霍布斯和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区别 答: 26、法制的具体主张 - 17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8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答: (1)政府必须以正式公布和长期有效的法律来进行治理。 无论国家采取何种形式,政府都应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如果以公共的集体力量给予政府,并迫使人们服从其根据心血来潮或直到适用时还无人知晓、毫无拘束的意志而发布的临时命令,那么人类就会处于比自然状态还要坏的状态中。 (2)制定的法律应该被执行。 洛克相信,一个国家只有用法律手段治理才能顺利运转,没有它国家就不能存在,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3)强调公民在执法、守法方而应该一律平等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贵族和平民、贫者和富者都是一样的,任何人都逃避不了法律的约束。他指出,人们建立政治社会的目的就是要使政府“用明确不变的法规来公正地和同等地对待一切当事人”。 (4)认为法律的执行应有灵活性 洛克认为,对于与公众利益有关的偶然事故和紧急事情,法律不可能预见也不可能都加以规定,而且有时严格和呆板地执行法律反倒可能有害,所以对于法律所没有规定的许多特殊事情,应让执行者在相当范围内有权自由处理,灵活地运用法律。当然,其目的只能是为公众谋福利。 27、分权思想 答:为了能最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实现法治原则,洛克提出分权学说。 1、洛克提出了分权学说。他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所谓立法权,是指享有权利来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所谓执行权,是指经常存在的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所谓对外权,是指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和社会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 (1)立法权 ?、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 ?、立法权的归属是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他把国家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民主政体。在这种政体下,社会大多数人拥有最高的权力,运用全部权力为社会制定法律,并且通过他们自己委派的官吏来执行这些法律;第二,寡头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少数精选出来的人和他们的嗣子或继承人;第三,君体。在这种政体下,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一个人。君主政体又分为两种:如果立法权交给君主并传给其嗣子,就是世袭君主制;如果立法权交给君主行使终身,在他死后推定后继者的权力仍归于大多数人,就是选任君主制。 ?、虽然立法权是最高的,但是它是基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因此,立法机关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制的。 ?、洛克认为,立法权并不需要经常存在,因为持续有效的法律可以在短期间内制定,而为了保证公共福利,立法权应属子若干个人而不是集于一人之手。 (2)执行权。对于执行权,洛克认为它是经常存在的权力,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执行权属于单独一个人,这个人也参与立法。第二种情形,执行权不属于同时参与立法的人, - 18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19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而归属任何其他地方。 (3)对外权是国家的自然权力,它与加人社会之前人人基于自然所享有的权力相当。 2、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1)三权之中,立法权是最高权力,执行权和对外权都从属于立法权。当立法机关把执行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权力交给别人之后,他们认为必要时仍有权加以收回和处罚任何违法的不良行政。 (2)立法权和执行权应该分开,由不同的机关来掌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洛克认为立法权和执行权应该是分立的,不同的人执掌不同权力,这在“一切有节制的君主国家和组织良好的政府中都是如此”。 (3)虽然执行权从属于立法权,但执行权也享有一些特权 ?、主要是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的权力属于执行机关。为了避免使社会由于立法机关召集会议和行使职权有一定期间而随时随地遭到临时发生的这样或那样事情的干扰,只能把召集立法机关开会的权力委托给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还拥有自由裁量的特权。 (4)执行权和对外权虽然有区别,但应掌握在同一机关之手。洛克认为。执行权包括在社会内部对其一切成员执行社会的国内法,而对外权是指对外处理有关公共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但这两种权力几乎总是联合在一起的。对外权和执行权本身确有区别,但很难分开由不同的人掌握, 28、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的特点 答:(1)、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首先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启蒙思想家继承了笛卡尔以来的自然科学成果,在坚持理性主义的同时,注重比较试验的方法,用客观规律性和力学原理解释世界的运动。科学成了反对神学的强大思想武器。 (2)、在政治思想领域,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构成运动的主流。 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批判精神。他们的直接先驱是毕耶尔?贝尔,洛克的自由学说也深刻地影响了启蒙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旗帜,以自然法、契约论为理论武器,无畏地向封建专制制度、教会和宗教神学进攻。 (3)、平等问题在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 尽管对平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离不开财产私有制,认为经济平等是平等的基点。同时都相信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 从伏尔泰、孟德斯鸿到“百科全书派”,都承认人天生是平等和自由的,人的天赋能力是平等的,也承认政治社会中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卢梭在这个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他分析、批判了造成人们不平等的社会和政治原因,进一步要求人民共同享有政治立法权和财产占有上尽可能的平等。代表当时无产阶级要求的梅叶、摩莱里、马布里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财产自来是公有的,未来社会只有消灭财产私有,才能达到人们之间的真正平等。他们还尝试着提出一些社会改革方案。这些思想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眼界。 29、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19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20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答:卢梭首先指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人们即便有体质上的自然的不平等,其影响也几乎等于零。由于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他们学会使用工具和火,发明了农业和冶金业。特别是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财产上的不平等,接着产生了统治和奴役,人们之间便处在暴力和掠夺的最可怕的战争状态。 富人通过欺骗穷人的契约,组成了社会,产生了法律,但是一切国家的法律的普遍精 欺凌弱者,袒护富人,欺凌穷人。社会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神.是袒护强者, 律永远确定下来,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确认富人和穷人的状态,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人们为了逃避法律产生的不便和混乱,社会冒险把公共权力委托给私人,产生了政府和官吏。确认强者和弱者的状态,是不平等的第二阶段。随着派系的冲突和内战的尖锐化,政府达到腐化的极点,出现了专制权力。一小撮有钱有势的人达到了富贵的顶点,群众却匍匐呻吟于黑暗和贫困之中。最后暴君把一切个人变成最盲目地服从的奴隶。确认主人和奴隶的状态,是不平等的第三阶段,也是不平等的顶点。 30、公共意志理论 答:(1)公意理论的意义 卢梭为了统一自由与服从,提出了公共意志理论,它成为卢梭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之 “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他设想,公意是人民整体的意志,也自一。他说: 然包含个人的意志;那么个人服从公意,服从主权,也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等于自由。 (2)、公意的基本特点——整体性。 首先,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其次,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只有公意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任何人拒绝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再次,公意完全不同于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公意只有通过立法权力,即定期的人民集会表现出来。众意也是全体人的意志,但是公意和众意可能不一致,其原因就在于公意是从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而众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私意和团体意志也是从个人的私利出发的,彼此之间又有区别,比如政府成员的团体意志就是违背公意的。 总之,卢梭强调公意的整体性,强调公意本身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被代表的,这些都和他的主权性质直接相关。 31、人民主权学说 答:1、什么是主权。卢梭认为,所谓主权就是代表人民利益、代表公共幸福、反映公意的权力。“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卢梭实际上把公意或全体人民的意志当作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 2、主权在民。卢梭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必须是自由人之间自愿结合的。理由是要把现有的力量联合起来,克服共同的困难,因此,最初的社会契约论应该是共同协作式的。他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论只能是“人民同自已订立契约”,由此结合而成的共同体中的成员是自由平等的。既然契约是在人民中间订立,并且何权利并没有交给第二者,所以,由契约而形 - 20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21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成的国家,虽然必不可少地要有一些官员和管理人员,但他们不是主权者,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 3、主权的性质。 (1)主权不可转让。主权是不可转移的,因为主权者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有自己的意志,所以主权只能由人民掌握。如果人民唯唯诺诺地服从,就等于丧失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国家就此而告毁灭。 。他明确反对(2)主权不可分割。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意志不成其为公意前人的分权学说,反对将立法权、行政权、税收权、司法权、战争权、内政权、外交权并列平行的提法,认为这好像是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他以为这些权力仅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是从属于主权的,它们只能执行最高意志。 (3)主权不能被代表。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因为公意是不可能被代表的。所以,在讨论政体时,卢梭虽然承认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政治制度,承认各民族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组建自己的政府,但至少在理论上,他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应该是像古代雅典那种直接民主制。 4、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 (1)公意是通过法律来体现的,因为,法律的对象永远是普遍性的,它只考虑臣民共同体的抽象行为,而决不考虑个别行为。法律既然是公意的行为,是主权的体现,因此,主权的核心就集中体现在立法权上 (2)立法权属于人民。既然立法权与主权如此紧密相关,依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卢梭认为,一个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这个权力与主权一样,是不能分割、不能剥夺的、不能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的意志和命令全都不能成为法律,法律必须转移的。卢梭反复强调, 反映公意,正因为如此,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在法律而前人人平等。卢梭实际上不仅强调了主权在民,而且通过立法权的界定,又强调了主权为民。 5、政府只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他说,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意思是指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者那样的普遍性,而仅仅包括个别的行为;政府只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政府官员完全是一种任用,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口政府的统治意志只能是公意或法律,换言之,如果它想使自己具有一种比公意更为活跃的个别意志,就意味着政治体的解体。 四、原著翻译题(10×1)(亚里士多德一章中的任选两段)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来自洛克和卢梭两章) - 21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 22 - ?《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 22 - ?考试时间:2011年7月4日星期一,19:00——21:00~ ?考试地点:博远楼A 103 座位号 22
本文档为【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09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