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省情省貌

甘肃省省情省貌

举报
开通vip

甘肃省省情省貌甘肃省省情省貌 第一节 地理概述 一、地理位置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人口2345万(1949年968万人),有汉族 保安...

甘肃省省情省貌
甘肃省省情省貌 第一节 地理概述 一、地理位置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人口2345万(1949年968万人),有汉族 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二、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 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省会兰州市,天水、嘉峪关、平凉、酒泉、张掖、金昌、白银等为省内主要城市。本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西走廊绵延于省内西北部;砂磁、戈壁与绿洲相间。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西倾山、龙首山、马鬃山等。本省河流多属黄河水系,以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历河等为主。 第二节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个稀疏的草原环境。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因此,这里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远在一二 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建国以来,先后在镇原县姜家湾、寺沟口、黑土梁,庆阳巨家塬,环县楼房子和刘家岔处,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用火的遗迹。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己发现的有1000处,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齐家文化;还有晚于齐家文化,发现己有铜器,已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的辛店、寺洼和卡窑文化。古代传说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也起于西北。近几年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东部秦安县大地湾发现并挖掘了一处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发现的7000年前的地画、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会堂式宏伟建筑,系国内首次发现。这处遗址堪与西安半坡村遗址相媲美。这里发现的罕见的三足钵、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字起源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第三节 人口分布、民族 一、人口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人口密度为55.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1982年的43.08人/平方公里多12.22人,比1990年的49.25人/平方公里多6.05人,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人口密度超过200人/平方公里的市(地、州)有临夏州(241.26)、兰州市(232.02)和天水市(223.91);超过100人/平方公里的有平凉市(181.79)和定西地区(138.69);酒泉市最低,为5.13人/平方公里。 2004年男性人口1354.43万人,占51.72%,女性人口1264.35万人,占48.28%,性别比为107.12:100。 2000年人口普查时,甘肃省14个市(地、州)登记的人口中,0-4岁的人口为678.35万人,占27%,同1990年相比,比重下降了0.9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1708.19万人,占6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5.56万人,占5%,与199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0.94个百分点。甘肃省共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9.9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在千人以上的16个,主要少数民族为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蒙古、撒拉和哈萨克族。其中,回、藏、东乡人口在40万人以上,回族人口最多,为118.49万人,东乡、裕固和保安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登记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93.69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91.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8.42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8.69%。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4万人,增长11.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2.68万人,增长17.59%。 少数民族人口之所以增长快,一是少数民族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方面享受着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二是由于少数民族享受较多的优惠政策,使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后生育的子女在民族成份上多数认定为少数民族,而一部分汉族人口也将其民族成份改为少数民族。 二、民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 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 少数民族。 第四节 文化与气候特产 一、文化特产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乏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肉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复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二、气候特产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是日照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 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 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 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甘肃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居突出地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糜子、胡麻、油菜籽、甜菜、棉花、大麻、烟叶、当归、党参等,此外还有各种蔬菜瓜果种植栽培,形成了种类繁多、布局合理的种植体系,很多产品已成为甘肃省的名优特产,如河西甜菜(含糖率居全国第二位)、敦煌长绒棉、山丹油菜籽、兰州水烟、黑瓜籽、天水花牛苹果、岷县当归、纹党、潞党等。畜牧业是仅次于种植业的农业经济部门,畜禽品种齐全,大家畜有马、牛、驴、骡、骆驼,小畜禽有猪、羊、鸡、兔等,有28个优良畜禽品种,其中河曲马、山丹马、岷县黑裘皮羊、合作猪、静宁鸡、甘肃双峰驼等是闻名中国的优良畜种。随着多种经济的发展,利用2万余公顷宜养鱼水面发展了渔业生产,共养殖100多个鱼种,其中红鳟鱼、细鳞鲑、大鲵、甲鱼、黄河鲤鱼、鸽子鱼、石花鱼为名优特水产品。依靠省境森林资源和宜林土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形成了以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薪炭林为结构,以冷杉、云杉、油松、华山松、栎类林、杨桦林等为优势种的林业生产体系,活立木总蓄积量1.74亿立方米。工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利用丰富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了基础工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配合,包括煤炭、石油、电力、冶金、机械、化学工业、建材、森林、食品、纺织、造纸等十几个部门在内的生产体系,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电力、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制造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基地。 第五节 旅游资源 一、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和政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位于临夏盆地南部。据考古学家考证,在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的晚中新世时,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纵横,大地上草木茂盛,是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1.已发现的化石种类及价值 迄今为止,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存放的古动物化石有近万件。我国目前 最有权威的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邱占祥院士等一批文物专家,对馆藏化石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这批馆藏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分别埋藏于和政地区四种岩性不同的地质层中: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河湖相地层中,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其中一级品50多件,二级品180多件,三级品350多件,同时专家确认:“和政发掘的化石,是举世罕见的铲齿象和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数量远远大于整个欧亚大陆已知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地点的采集数量,在全世界是少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和展览价值。 科研价值 生活在1300万年——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一直深受中外地质古生物学家的密切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许多科研单位,以及美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学者多次来临夏考察,进行地质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确认我县收藏的这批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将对临夏地区晚第三纪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古动物群演化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新信息。“我们认为和政征集的6000多件古动物化石标本,其中不乏极其珍贵、有极高科学研究价值的标本,有些标本不仅在国内可称为精品,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不可多得的典型化石,有重大的学术意义”。(邱占祥) 珍藏价值 古化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本世纪20年代在内蒙古通古尔发现的铲齿象化石和陕西保德发现的三趾马动物群,在世界古生物学界享有盛名。而这些化石绝大多数现存放在国外博物馆中,这对我国开展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政县馆藏的“这批化石标本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和上述经典地区的化石相媲美,从而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 展览价值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存放的这批化石标本均为已灭绝动物的化石,其中绝大多数标本是头骨和牙床,特别是象等大型动物和长颈鹿、犀牛等中型动物的骨骼化石形态特异,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外,对广大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也具有较强的直观科普教育,是认识甘肃史前生物与环境的生动历史教材。 2.馆藏化石的特征及意义 和政古动物化石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其中三趾马化石储量及已采集的头骨化石标本数量为欧亚大陆之首,超过了世界最著名的希腊三趾马动物群产地皮克米和萨拉摩斯;铲齿象动物群化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欧亚大陆上也是最丰富的,其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库班猪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批标本。这批化石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关键的晚新生代,是生物进化的实证,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展览价值。有些标本不仅在国内可称为精品,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不可多得的典型化石,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这批化石标本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和上述经典地区的化石相媲美。在馆藏化石中,相当完整、比较完整的标本中,完整率达97.3%, 它们全系已灭绝动物遗存。和政地区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是完全清晰的,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来判断,和政地区有可能包含多个动物群的层位,甚至有比三趾马动物群更早的层位。和政地区富含化石地层的岩性与其他地区也不尽相同,是一种很接近黄土的土状堆积,这些都表明在晚中新世时和政地区的古地貌和古气候条件已经和黄河中下游有所区别,而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我国地貌和气候的改造,以至对全球气候格局的影响一直是我国科学家探索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如此丰富的古动物化石,特别是如此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使我们有可能对晚新近纪的哺乳动物群的演变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些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连续剖面是反映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不可多得的证据,他的潜在的尚待发掘的价值绝不逊色于闻名与世的珠峰南坡的西瓦利克,具有世界意义。和政化石被誉为古动物学界的“东方瑰宝”、“高原史书”。它的出土与发现,掀起了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神秘面纱,打开了人类窥视黄河古老文明的窗口,引起了国内外古动物学界的广泛关注。 3.文物保护开发 和政古动物化石是祖国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遗产,为了开发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历届临夏州委、州政府及和政县委、县政府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发现到保护、征集,经历了从不知到认知,到完全认识其独特价值的艰难过程。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9月,投资1525万元,占地19.2亩,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正式竣工开馆。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政古动物化石的综合保护和持续开发,作到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有效结合, 2005年8月5日,占地44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博物馆二期馆又开工建设, 2006年8月7日,博物馆二期馆正式竣工并开馆。馆内共展出四大动物群不同时期代表性的180多件精品古动物化石和动物骨架15具,并穿插绘制达800平方米各种不同动物生活场景大型背景画。营造古动物生活的实景,通过瀑布、小桥、流水、巨型山体、机械动物、动物雕塑、空间成像等现代化的声、光、电展示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古动物生活的原始生态环境。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博物馆,一、二期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举办风格独特的科学展览,接纳国内外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专业文化交流和青少年及广大游客科普方面提供了便利,为古城宁河架起了一座连接五湖四海的桥梁。化石博物馆是世人了解古动物的窗口,每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来到这里,都将经历一次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二、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 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位于和政县吊滩乡小峡之中,距兰州市145公里、临夏市55公里,顶峰海拔2730米。景区面积33平方公里,由南无台、西方顶、玉皇峰、鸡冠山四峰组成。因其突兀挺拔,状似笔架,又名“笔架山”。这里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如涛、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古有“须弥翠色”之景名,园内有乔木、灌木200余种,野生花木174种,有野生药材205种,有一定经济和观赏价值的野生果品类数10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景区四季变化鲜明,景观丰富多变,又有"绿色植物王国"之美称。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松鸣岩佛寺,镶嵌于悬崖绝壁,掩映在万绿丛中,气势雄伟,险要壮观,悠悠数百载香火不断,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更是盛况空前。其主要景点有:独松迎客、幽寺钟声、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悬泉飞瀑、天桥、一线天、同心松等。 第六节 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改革促进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十一五”和后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9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达到7341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05年粮食产量达到837万吨,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在调整改造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6%;服务业持续增长,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城镇化水平达到30%。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2005年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5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3.4亿元。 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所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年间,国债资金投入244亿元,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投入,有效地拉动了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64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总投资的2.1倍。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点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一批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行政审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6.2%。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5.8%,利用外资规模平稳增长。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所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全省68个县区整体实现“两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成,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超过90%。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7%。48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7.2%,低收入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 17.2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6.02‰。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总量调控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7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五年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结构调整目标。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服务业发展壮大。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6:41.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左右,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可持续发展目标。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左右;城市环境质量和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指标范围内。 ----改革开放目标。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等重大改革取得新进展,要素市场建设有新突破;市场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面向国内外市场,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以定西为中心,辐射带动兰州、白银、天水、临夏北部、平凉的马铃薯种植业;以甘南、临夏、河西地区、陇东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以河西地区为主的酿造葡萄、啤酒大麦、玉米制种、蔬菜种植业;以平凉、庆阳、天水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业;以定西、陇南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业。继续发展百合、油橄榄、花卉、花椒、黄花菜、玫瑰、黑白瓜籽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持和培育发展包括农垦企业在内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十一五”期间,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建筑、运输、商贸、生态旅游等非农产业,进一步提高农村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大战略,实行政府推动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重点面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拓展劳务市场。加大劳务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完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组织,健全地区间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农民150万人次、输转农民工500万人次。 3.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突出县域特色,立足当地资源,促进县域内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形成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有效益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联城带乡、联工促农的重要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向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园区集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路子,支持经济强县率先发展,扶持经济较弱的县加快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权,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扶持机制,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新的增长点。 4.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田间灌排工程和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化基本农田。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一五”期间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504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万吨以上。建立和完善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旱作农业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高产优质高效耕作栽培、农业生物和农业信息等先进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5.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全面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好“千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并实施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以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农村“六小”工程建设,搞好农村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改善牧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基本解决无电村、无电户的问题,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解决3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新增沼气用户40万户。 6.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小康建设 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的投入。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选择发展致富产业,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完成3000个贫困村的扶贫建设任务。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工程,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力争“十一五”期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70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240万人左右。继续实施好生态文明小康村示范工程,扩大试点范围。鼓励条件较好的河西地区、 沿黄灌区和城市郊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7.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草场承包,落实草场使用权。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流转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占用制度,健全对征地农民的补偿机制。巩固农业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改革任务。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符合省情的农业扶持政策。以县为单位整合农业资金,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本文档为【甘肃省省情省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1-04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