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举报
开通vip

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 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金红光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起止年限: 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 一、研究内容 面向工业、建筑等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针对现有分布式供能系统所面临的燃烧过程不可逆损失巨大~微小型动力循环叶尖泄漏损失大~缺少动力变温余热的利用技术~以及系统变工况下供能装臵大幅度偏离额定工况引起的系统效率低等技术难题~本项目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是...

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 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金红光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起止年限: 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 一、研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面向工业、建筑等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针对现有分布式供能系统所面临的燃烧过程不可逆损失巨大~微小型动力循环叶尖泄漏损失大~缺少动力变温余热的利用技术~以及系统变工况下供能装臵大幅度偏离额定工况引起的系统效率低等技术难题~本项目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是: ,1,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 基于能的品位高低~逐级、有序地转化和释放燃料化学能~进行燃烧以及热能梯级利用,对各个能量转化和利用过程进行品位关联,耦合燃烧前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后热力循环~能量品位“无缝”接续地转化~综合梯级利用的原理。 具体阐明高品位燃料化学能释放的品位有序化机理~高、中品位热能的热动与热声转换机理~低品位热驱动制冷循环机理,阐明燃料化学能释放~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过程以及循环之间的品位关联规律与能量耦合机制。 ,2,多能源互补机理与全工况性能调控机制 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化石能源有机结合~减少单一高品位化石能源转化不可逆损失的多能源品位互补机理,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输出的系统动态关联规律~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主动调控机制。 主要在于阐明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燃料化学能释放、热能转换的品位互补机理~多能源输入与系统冷热电动态输出特性的关联机理,阐明蓄能与燃料热功转换的相互作用规律~系统全工况性能的“品位互补~全时调控”机制。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以下研究内容: 围绕第一个关键科学问题“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本项目从高品位的燃料化学能释放~以及热转功过程的梯级利用~到中低温动力余热的热声发电、吸收式制冷的梯级利用开展研究。主要内容有: 1,燃料化学能释放机理:燃烧前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后热力循环的品位关联规律,燃料化学能释放的品位有序化机理,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逐级、定向转化方法。 2,微小型动力的热功转换机理与方法:微小型燃气轮机流动规律与热力循环,对转冲压发动机原理与动力机械新方法,大振幅行波热声转换物理机制与损失机理,中温变温热源驱动的热声发动机热功转换方法。 3,动力余热驱动的正逆循环耦合机理:动力余热驱动正逆循环的功冷并供转换规律,吸收式分级制冷循环耦合和冷量品位提升机理。 4,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机理与方法:燃料化学能释放、热 的品位关联规律,燃料化学能与动与热声转换、余热驱动制冷,热泵,循环耦合 热能的梯级利用方法。 围绕第二个关键科学问题“多能源互补机理与全工况性能调控机制”~主要内容有: 5,多能源品位互补机理: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燃料化学能释放、热能转换的品位互补机制,多热源互补的吸收式热泵循环新方法。 6,多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的动态规律:太阳能动态变化与燃料化学能释放的作用机制,多能源互补与热驱动吸收式循环动态特性,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输出的系统动态关联规律。 7,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主动调控机制:蓄能介质、蓄能/释能机理与方法,分布式供能系统变工况特性、冷热电联供目标下的主动蓄能与燃料热功转换的作用规律,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主动调控方法。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应对我国节能减排重大需求~为开拓新一代分布式供能技术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为:构建能的品位与循环耦合理论框架~丰富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吴仲华先生总能系统理论~保持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微小型燃气轮机、热声热机、余热制冷与热泵、蓄能等关键过程的理论设计方法,凝聚和培养高水平科研队伍~建立创新研究基地~提高国家分布式供能技术持久发展的自主研发能力。 五年预期目标 理论创新方面~建立燃料化学能有序释放的基本原理~揭示燃料化学能释放与燃烧后热力过程及循环的能量耦合规律~提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全工况系统性能调控方法~构建能的品位与循环耦合理论框架~突破传统热力循环仅考虑热能利用的局限性~在燃料化学能、热能综合梯级利用的系统节能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国际一流的理论研究成果。 技术突破方面~提出燃料与中低温太阳能的品位互补方法~实现系统源头节能,研究新型对转冲压发动机原理~促进微小型动力技术革新,提出变温动力余热驱动热声发电新方法,建立多热源互补的吸收式正逆耦合循环与热泵循环新方法,提出功能热流体等蓄能新介质及其蓄能/释能新工艺,建立分布式供能的自主创新技术支撑。 示范验证方面~基于本项目建立的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理论~面向工业和建筑节能~提出多能源互补与全工况集成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通过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验证。 此外~在项目的执行期间~发表200篇以上学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其中国际期刊100篇以上~申请20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出版3部以上学术著作~培养若干名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生150名~建立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基地~举办国际会议。项目主要成果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 三、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总体学术思路 围绕科学问题和项目目标~从项目层面和课题层面基于学科交叉和领域渗透~本项目以能的梯级利用理论为主线~从能的梯级利用和系统全工况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长期以来~燃料化学能的传统利用方式是在燃烧后构建热力循环~主要基于卡诺定理~试图不断提高循环初参数~提高循环效率。但事实上~燃烧前的化学能释放存在巨大的作功能力损失~是开拓新一代供能系统的最大潜力所在。然而~卡诺定理只适用于燃烧后的热能利用范畴~对于化学能的转化与释放则不再适用。本项目突破卡诺定理的局限性~发掘燃料化学能作功潜力~从本质上认识燃料化学能转化与释放规律~借助燃料转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关联燃料化学能与燃烧热能的品位~探索燃烧前后能的品位相互之间的基本作用规律~揭示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逐级、定向转化机制~开拓燃料化学能“有序转化~梯级释放”的根本途径,进一步~以品位“无缝”接续转化的思路~构建燃烧前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后热力循环之间~以及热力过程之间的能量耦合关系,实现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 传统供能系统一般只考虑单一化石燃料的冷热电转换。即使采用可再生能源~也仅仅将其作为系统用能的数量补充。太阳能热利用是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分布式供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单一太阳能集热温度越高~集热效率越低~与追求升高初温~提高效率的热力循环相矛盾~导致太阳能热发电效率难以提高。本项目突破单一太阳热能热功转换局限于卡诺循环的传统思路~探索中低温太阳能与化石燃料品位互补的能量释放新方法~研究燃料转化反应、热功和热冷转换等热力循环、热力过程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品位互补的理论与方法。以中低温太阳热能驱动燃料转化的吸热反应~产生高品位的太阳能燃料~可以显著提升中低温太阳热能的品位~大幅度提高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的互补利用水平。 只考虑用户需求~供能系统完全跟随用户需求变化~或者通过负荷“消峰填谷”蓄能的被动调控传统思路~忽视了供能侧调节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解决系统变工况效率下降的问题。本项目结合多能源输入的动态特性和用户冷热电逐时负荷的动态特性~发掘供能侧对变工况的调节潜力~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热化学互补的“源头蓄能”~以及功能热流体、溶液蓄能、化学蓄能等多元蓄能的新方法~协调主动蓄能与燃料热功转换的作用~以及能源、供能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动态匹配~开拓多能源互补、主动调控的新途径~以提高供能系统全工况效率。 总体技术途径 以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理论为项目研究的主线~指导整个项目研究。结合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和交叉性~按照能源梯级利用的层次性~即高品位燃料和热力循环、中低温余热转换利用~及其整体系统集成~将项目分为:1,燃料转换与微小型燃气轮机~2,先进动力余热利用与蓄能~以及3,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创新三个研究方向。本项目力图寻求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将旋转作功和气体动能作功相结合~形成与只考虑旋转作功的传统微小型动力机械完全不同的新概念~研究对转冲压发动机,探索中温动力余热驱动~无机械运动部件的热声发电新途径,不同于传统固定、间歇的蓄能/释能~研究功能热流体的流动、连续蓄能/释能新方法,改变传统仅考虑用户需求的被动调控~研究冷热电联供目标下的主动蓄能构成机制与全工况性能强化机理。 考虑认知规律的深入发展~以及过程研究与整体系统研究的层次提高~由分布式供能系统理论方面的理论突破与发展、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关键过程机理验证、以及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创新~构成逐步推进的三个研究层面。最终形成两个项目出口——建立多能源互补的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理论、提供关键过程的自主创新技术支撑。 围绕两个科学问题及其研究内容~本项目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 燃料化学能释放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从理论层面建立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在方法上研究能的品位互补分析法~为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层提供方法论。为了验证原理的适用性~拟研制10kW槽式太阳能驱动化石燃料,替代液体燃料甲醇/二甲醚,裂解或重整燃料转化实验台~集热温度区间200,300?~采用研制的新型一体化吸收/反应器~燃料转化率与太阳能热化学效率设计分别达到80,和50,。获得太阳能聚光比、辐照强度、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特征方程~分析太阳能集热温度、集热效率、反应进度、化石燃料转化程度等关键因素对太阳能品位提升的影响规律~对比太阳能采集与热化学反应之间不同耦合方式的品位提升特点~验证并阐明燃料化学能有序释放的机理。实现燃烧过程不可逆损失减少20,,30,~燃料节省10,,15,~实现燃料源头节能。 微小型燃气轮机内的流动机理:本课题拟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传热学理论方法~研究叶顶间隙流场的复杂涡系与波系结构~揭示叶顶间隙的泄漏机理~提出新的抑制叶顶间隙泄漏的密封方法,同时研究可调导叶的尾涡结构与叶轮内 的分离涡结构之间的相互干涉机制~通过改变导叶形状、数目和角度~实现对流场的有效调控。高马赫数叶轮机械流动图谱的获取。由于受到测量手段的限制~动叶内部流场细节主要依靠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目前旋转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速度一般处于跨音范围~进行数值模拟所需要的若干经验性修正系数是否适用于马赫数2.0的流动条件~还需要进行细致的对比考察。在这方面~拟通过对大量试验结果的分析~对这些经验性参数进行适当的修正。通过分析对转冲压发动机的复杂激波波系流场~寻找高马赫数下对转冲压叶轮的流动组织模式~提出对转冲压压气机和对转涡轮的设计方法。 中温变温热源驱动的热声动力转换机理: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存在不能有效利用300-500?温区动力余热的缺陷~本课题采用热声发电方式来高效地利用这一温区的动力余热~可以使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适合分布式供能功率范围的大振幅回热器、热声换热器的非线性传热和能量输运规律~本课题拟首先从声学的途径反演线性区域的工作规律~然后采用大功率的压力波发生器驱动进行非线性区试验~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途径揭示其非线性工作特性。对于大功率热声发动机的研究~非均匀流场、温度场的分布将导致大尺度回热器、热缓冲管内的热声声流和不稳定现象~本课题拟基于相似准则理论~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手段研究相关的效应和工作机制。如何高效利用变温热源的热声流程是当前热声研究的新问题~我们将以加热器/回热器耦合一体化构造热声转换单元~结合实现高效行波声场的研究思路~建立变温热源驱动的新型热声发动机~实验上通过调节变温热源及发电机电负载的手段开展其变工况运行规律和工作特性的研究。同时~将建立整机系统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程序~形成计算软件包。 正逆循环间以及逆循环间的能量耦合机理:围绕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低品位动力排烟余热大温降利用以及多能源互补的问题~从解决热力学基础问题着手开展研究。首先将动力排烟的中温变温余热热源视为不同温度的多热源系统,基于氨水混合物、溴化锂溶液的基础热力学物性模拟和吸收式循环构型图谱~研究正逆耦合循环形成机制和中温变温热源驱动的吸收式循环的构建机制,其次~基于工质的Gibbs自由能和可用能~分析工质热物性对循环耦合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功冷并供循环、多热源驱动吸收式分级制冷,热泵,循环的能量特性。为了验证理论成果~设计并建立动力输出为20kW和制冷量为10kW的氨水功冷并供实验系统和制冷量为10kW的多热源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分级制冷,热泵,循环实验系统~进行机理验证实验研究。在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力余热与中低温太阳能、地表热能互补的热泵原型机的设计方法以及正逆耦合循环功冷并供系统设计方法。 多能源互补机理与全工况性能调控机制 ,2, 蓄能/释能机理与分布式供能系统变工况性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以整体代局部~着重考虑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供能、蓄能/释能、用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并在试验系统上集成测试~同时完善其运行调节性能的技术路线~以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即根据反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热力学分析方法~确定适应于分布式供能系统全工况特性的蓄能/释能过程~开展相应蓄能/释能介质的热物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蓄能/释能系统~搭建实验装臵~研究蓄能/释能系统的流动特性和热传输特性的物理机制、蓄能/释能过程动态特性及其与分布式供能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作用机制~最终建立蓄能/释能装臵的理论设计方法,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研制适宜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主动蓄能50kWh化学蓄能/释能装臵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 分布式供能单元特性之间的关联及其与系统特性的作用机制:首先~根据品位分析方法~分析燃料化学能释放、热功转换、余热制冷等过程能量的品位特征~及其与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的互补机制~建立过程匹配、循环耦合的集成方法~以实现多能源输入、多产品输出的品位互补~通过百kW级实验系统进行机理和方法验证。其次~在单元过程变工况特性和用户冷热电负荷动态特性基础上~分析变工况条件下系统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和特性规律~采用主动蓄能方法~以实现系统全工况调控~建立50kW动力、100kW动力余热制冷和400kWh蓄冰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验证。进而~提出多能源互补和全工况高效调控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建立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基地~开展核心技术匹配和主动蓄能全工况性能实验~系统性验证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理论和系统集成方法~指导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示范~节能率达到30,。 创新点: 能源梯级利用理论创新 拓展传统热力循环理论框架~突破仅仅考虑燃料燃烧后热能利用的传统学术思路~在国内外首次揭示燃料化学能释放的品位有序化机理~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燃料化学能与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的品位互补机理~创建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理论。 分布式供能技术方法与系统的创新 提出化石燃料与中低温太阳热能品位互补方法~建立新型槽式太阳能燃料转换一体化吸收/反应器,发明适合分布式供能的新型发动机~提出对转冲压发动机的理论和设计方法~有望形成动力机械 的一次革新,阐明变温余热驱动的热声动力转换方法~建立国际上首套利用中温动力余热驱动的热声发电装臵,提出基于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和全工况系统集成方法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 可行性分析: 应对我国能源战略发展与开拓新一代分布式供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本项目依托相关国家研究项目基础~汇集国内优势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研究骨干~制订了新颖的学术创新思路、总体 工作方案 公交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创建卫生村工作方案 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明确的研究目标~拥有完成项目研究所需的先进实验设施~具备了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条件。 ,1,学术思路新颖 学术思路新颖性是实现本项目目标——建立多能源互补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必要条件。本项目在项目层面以燃料化学能的研究、动力余热热声发电的研究和吸收式分级制冷,热,的新循环等研究~以及多能源互补和主动蓄能的研究~体现了学科领域拓展和学术方法创新~从而形成了攻克项目难题的研究方案保障。 ,2,项目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合理 在本项目申请提出前期~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重在创新、慎密计划”的原则~在“一个项目主线、三个研究方向、三个研究层面和两个项目出口”的总体技术途径的指导下~考虑了科学问题的前沿性、关键过程设臵的合理性、以及研究技术路线的策略性等因素~本项目组全体研究骨干充分讨论和交流~形成了对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途径的统一认识~为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制定了完整、合理的项目方案。 ,3,项目前期研究基础坚实 近年来~本项目参加单位曾负责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863、国家973、国防973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各类研究项目~在项目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为本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4,优势的研究队伍和先进的科研条件 本项目的研究队伍集中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单位~以国内的学术领域带头人领军及作为项目研究骨干~是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3位科学院院士~以及3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们都曾领导或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近年来~项目组成员之间通过多个项目合作~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了跨领域学科交融、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本项目参加单位拥有一批完成本项目研究所需的先进测试仪器、实验装臵、研究设施与科研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课题设臵: 围绕科学问题一“燃料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的研究内容~本项 燃料化学能释放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课题2 “微小型燃气轮机目设臵课题1 “ 热力循环”、课题3 “动力余热驱动的热声发电”和课题4 “动力余热驱动的循环耦合和功冷并供”。围绕科学问题二“多能源互补机理与全工况性能调控机制”的研究内容~本项目设臵课题5 “蓄能/释能过程与主动蓄能”和课题6 “多能源互补的全工况系统集成”。同时~课题1和课题4也涉及科学问题二的研究。 课题1瞄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理论及其在分布式系统集成方面的拓展~发挥对整个项目的引领作用。课题2的研究解决分布式动力的核心问题,课题3探索中温动力余热的新途径,课题4研究动力余热大温降的循环耦合机理与功冷并供,课题2、3、4旨在解决分布式供能中的热能梯级利用问题。课题5“蓄能/释能过程与主动蓄能”和课题6“多能源互补的全工况系统集成”主要从系统层面研究全工况性能调控和示范验证。 各课题针对项目预期目标开展研究工作。课题1、课题4、课题5拟在能的品位与循环耦合的理论方面寻求创新,技术突破方面~课题2针对新型对转冲压发动机原理~课题3将提出变温动力余热驱动热声发电新方法~课题4将建立多热源互补的吸收式正逆耦合循环与热泵循环新方法~课题5拟提出功能热流体等蓄能新介质及其蓄能/释能新工艺,此外~课题1、课题4、课题5、课题6的研究成果将为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验证提供支撑。 ,1,课题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课题1、燃料化学能释放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 研究内容: 1)燃料化学能有序释放机理。包括探索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的物理本质与燃料转换反应Gibbs自由能基本特性,分析燃料化学能、Gibbs自由能和热能的品位关联与变化规律,研究燃料化学反应Gibbs自由能的有序释放~揭示燃料化学能释放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2,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的品位互补机理。包括探索和建立燃料化学能、太阳能和热能的品位表征与分析方法,研究太阳能燃料转化中品位变化的物理本质~揭示燃料化学能释放品位降低和中低温太阳能品位提升的互补机理。3,化石燃料与太阳能的品位互补方法。包括:探索燃料化学能、反应作功能力、热能三种能的基本品位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即“燃烧前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后热力循环”耦合机制,提出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逐级、定向转化,间接燃烧、太阳能燃料转换等,方法。 预期目标: 1,建立燃料化学能有序释放的基本原理~揭示燃料化学能释放与循环的品位耦合规律,2,提出中低温太阳能燃料热化学方法~开拓有序转化、多能源互补 3,建立新型抛物槽式太阳能燃料转换一体化实验平台~完成燃料化的新途径, 学能有序释放的机理验证~达到燃烧过程不可逆损失减少20,,30,的目标~燃料节省10,,15,~实现燃料源头节能。 课题2、微小型燃气轮机热力循环 研究内容: 1,微小燃机的研究。包括:顶部间隙的复杂涡系与波系之间的耦合关系,微小型径向压气机及径向透平的变工况性能及特性规律,微小型燃气轮机内的流动损失机理。2,高马赫数叶轮机械流动机理研究。包括:对转压气机/对转涡轮内部复杂流动,叶片表面边界层转捩模型,强激波与叶片表面边界层的相互作用。3,对转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分析、优化与实验验证。包括:高、低压压气机的性能匹配,旋转冲压叶轮的优化设计方法,对转冲压压气机边界层控制方法,对转涡轮叶片高效冷却方法。 预期目标: 1,揭示微小型燃气轮机顶部间隙泄漏的流动损失机理~提出有效的抑制间隙泄漏的方法~微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效率不低于29,,2,建立对转冲压发动机的理论和设计体系~研究对转冲压发动机内部复杂激波波系的流动图谱~阐明对转冲压发动机的三维激波波系的影响因素及组织方法,3,构建对转冲压发动机实验平台~实现对转冲压压气机的实验验证。 课题3、动力余热驱动的热声发电 研究内容: 1) 大振幅行波热声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包括:行波热声发动机自激振荡物理机制、演化过程及其数理模型;大振幅条件下Rayleigh和Gedeon声流产生的物理机制及其对热声热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降低热声声流损失的技术途径; 大尺度谐振管管中的非线性声波传播规律、损失机理及低耗散谐振方法。2)交变流动回热器及热声换热器的工作机制及数理模型。包括:大振幅回热器的非线性效应及数理模型,热声换热器的动态、时均能量输运过程与转换机理。3)大功率行波热声发动机热声转换特性。包括:大功率行波热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关键部件最佳匹配规律,发动机回热器内部非均匀流动导致的局部声直流现象及其对热声转换性能的影响规律,混合工质气体强化热声转换效应。4,变温热 源驱动的热声发电系统新流程及工作特性。包括:变温热源加热的新型热声转换流程,热声发动机变工况的声功输出特性,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的高效耦合和最佳匹配机制,热-声-电的变工况、变负载运行规律。 预期目标: ,揭示动力余热驱动的大振幅行波热声转换过程中若干关键的非效应过程1 机理~并建立其系统的热动力学设计理论,2,提出高效利用变温余热驱动的热声动力转换新方法和新流程~使本项目研究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3,建立国际上首套利用中温动力余热驱动的5kW热声发电装臵~相对卡诺效率达到35%左右。 、动力余热驱动的循环耦合和功冷并供 课题4 研究内容: 1,研究热驱动正逆循环间以及逆循环间的能量耦合形成机制~构建功冷并供的正逆耦合循环~以及多热源驱动冷量品位提升逆循环。2,研究工质热物性对上述循环耦合特性的作用机制,剖析传统循环内部能量输运与不可逆损失形成和分布规律~揭示循环耦合与冷量品位提升机理。3,建立功冷并供正逆耦合循环实验系统以及双热源驱动吸收式分级制冷,热泵,循环实验系统~开展机理验证研究。4,研究热驱动逆循环的变工况特性~以及多能源互补与热驱动吸收式循环动态特性。5,提出动力余热与中低温太阳能、地表热能互补的热泵原型机设计方法以及功冷并供系统设计方法。 预期目标: 1,揭示动力余热驱动的正逆循环间耦合机理~以及多热源吸收式分级制冷,热泵,循环耦合和冷量品位提升机理,2,提出正逆耦合循环功冷并供系统理论设计原则及方法,3,提出动力余热与中低温太阳能、地表热能互补的制冷,热泵,理论设计原则及方法,4,建立首套动力输出为20kW和制冷量为10kW的正逆耦合循环功冷并供实验系统~实现循环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5,以上,5,建立首套制冷量为10kW的双热源驱动吸收式分级制冷,热泵,实验系统~实现循环单位动力余热烟气制冷,热泵,性能系数提高18,25,以上。 课题5、蓄能/释能过程与主动蓄能 研究内容: 1)研究适宜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蓄能介质遴选原则~开展蓄能介质热物性研究。包括:探索蓄存中温,200,300?,余热的吸收式化学蓄能过程及其蓄能工质对~研究基础热物性,遴选适于蓄存低温至中温,常温,300?,余热的固液相变蓄能介质,研究用于冷、热量高密度传输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输运特性。 2)揭示潜热型蓄能介质的蓄能/释能流动性能和热传输特性强化的物理机制。包括:研究蓄能/释能介质的热力循环和传热传质性能,分析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蓄能/释能、流动性能和热传输特性强化的物理机制。3,研究蓄能/释能过程动态特性及其与分布式供能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作用机制。包括:蓄能/释能过程的动态特性,蓄能装臵主动蓄能/释能的容量调控机制,高效蓄能/释能工艺和理论设计方法。4,研制蓄存200,300?中温余热的50kWh化学蓄能/释能装臵样机~并进行机理验证试验。 预期目标: 提出适合分布式供能系统主动蓄能的几种蓄能介质~获得蓄能密度、输运特性相关的相关热物性基础数据,阐明蓄能/释能介质流动性能和热传输特性强化的物理机制、蓄能/释能过程动态特性及其与分布式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作用机制,建立蓄能/释能装臵的理论设计方法~完成50kWh的蓄能/释能机理验证实验~蓄能介质输送能耗降低50,。 课题6、多能源互补的全工况系统集成 研究内容: 1,多能源品位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机理与方法。包括: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输出的品位互补机理,燃料化学能释放、热功转换、热冷转换、太阳能集热等能量转换品位互补的系统集成方法,分布式供能品位互补集成方法的实验验证~分析能量梯级利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系统全工况性能与主动蓄能的调控方法。包括:分析微小动力、动力余热制冷和热泵的变工况特性~冷热电负荷需求的变化规律~以及关键单元特性与系统变工况特性的关联规律,研究变工况下的多种能量转换的品位变化关联机制~以及系统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和规律,研究多能源互补、冷热电联供目标下的主动蓄能构成机制~以及主动蓄能对系统性能的调控方法,开展系统变工况实验研究~分析主动蓄能对系统变工况性能的影响。3,系统示范验证研究。包括:研究多能源互补和全工况性能主动调控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开展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工业园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验证研究。 预期目标: 1,建立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系统集成机理与方法,揭示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输出的品位互补机理~提出基于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新一代分布式供能系统~示范验证系统节能率达到30,以上,2,建立主动蓄能的系统全工况性能调控方法,揭示分布式供能系统全工况调控机制,建立50kW动力、100kW动力余热制冷和400kWh蓄能容量的分布式供能关键单元的联合实验平台~完成关键单元特性的联合实验~形成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基地。 ,2,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人员及经费比例 经费 序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 主要学术骨干 比例 号 , 中国科学院 燃料化学能释放蔡睿贤 张娜 17.84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与能的综合梯级金红光 翁一武 崔平 韩巍 利用 刘启斌 夏再忠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 杜建一 林其钊 微小型燃气轮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16.73 徐建中 淮秀兰 石可重 热力循环 赵庆军 赵伟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罗二仓 杨鲁伟 动力余热驱动的理化技术研究所 19.70 3 周 远 戴巍 甘智华 热声发电 孙大明 吴张华 浙江大学 动力余热驱动的郑丹星 王勤 浙江大学 4 13.01 循环耦合和 陈光明 何一坚 韩晓红 北京化工大学 功冷并供 纪培军 武向红 张寅平 张学学 清华大学 蓄能/释能过程14.87 5 史 琳 石文星 王馨 吴晓敏 与主动蓄能 中国科技大学 胥蕊娜 胡芃 东莞理工学院 杨晓西 范洪波 多能源互补的 17.84 6 邵友元 杨金福 杨敏林 中国科学院 全工况系统集成 左远志 隋军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四、年度计划 年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度 1,建立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表达式~燃料 成分、反应条件对燃料化学能释放过程不1,揭示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的可逆性的影响方程。 物理本质。 2,微小型径向压气机及径向透平的变工况2,掌握变工况性能、得到特性性能及特性规律~建立对转冲压发动机气曲线,完成热力过程分析程动热力过程分析算法,对转冲压压气机实序的编写,完成对转冲压压验台的方案论证与设计。 气机实验台的设计。 3,热声发动机与直线电机耦合工作机制和3,掌握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最佳匹配规律的理论研究。 机的最佳匹配运行规律。 4,分析不同能源作功能力的本质差异,剖4,提出功冷并供的正逆耦合循析传统单一热源驱动吸收制冷热泵,循环环、多热源驱动冷量品位提存在的本征局限性~研究正逆耦合循环和升逆循环以及动力与热互补逆循环间耦合的构建机制。 的复合驱动逆循环。 5,开展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系统集成机理5,完成“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验第与方法研究,研究“分布式供能系统实验平台”新建和改造设计。 一平台”的系统集成方案和设计方法。 6,完成一体化吸收/反应器和年 6,建立太阳能与化石燃料互补的热化学方10kW太阳能燃料转化实验法~研究太阳能吸收/反应器一体化理论台设计。 设计原则及方法~设计槽式太阳能一体化7,揭示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联供吸收/反应器~以及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系统中的品位互补机理。 化实验台。 8,发展蓄能介质的遴选方法~7,研究多能源输入、冷热电输出的品位互提出可行的蓄能/释能工艺。 补机理。 9,配制蓄能介质~获得部分蓄8,蓄能介质的配备、研制与热物性测量。 能介质的相关热物性数据。 9,开展系统变工况特性和全工况性能调控10,获得关键单元的变工况特方法的研究。 性~及其与系统变工况特性10,研究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化学蓄能/释能的关联规律。 过程及其实现方式。 年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度 1,研究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逐级、定向转化1,建立燃料化学能、与热能 机理~开展化石燃料热化学互补的能量转化的品位表征与分析方法, 模型理论分析~研制10kW槽式太阳能一体建立10kW槽式太阳能一 化吸收/反应器~以及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体化吸收/反应器~以及中 化实验台~开展集热性能测试。 低温太阳能燃料转化实验 2,微小型燃气轮机内的流动损失;构建对转冲台。 压压气机实验台,对转冲压发动机内部复杂2,建立损失模型~确定内部 激波波系的流动图谱。 流动内的熵分布规律,初 3,小功率模拟变温热源驱动的热声发动机原步建成对转冲压压气机实 理性实验平台的建立及其热声转换性能的验台并进行调试,绘制带 研究。 激波波系的流动图谱。 4,研制大振幅可压缩交变流动回热器的实验3,提出高效利用变温热源驱 平台~研究大动率热声发动机的流程结构及动的热声发动机流程。 热声转换性能。 4,建成大振幅、非线性效应 5,研究冷量的品位表征方法以及品位提升机回热器热声转换性能试验 制。 平台~提出适合于大功率第6,研究太阳热能、环境能源与燃料化学能释热声转换的热声发动机结二放、热功转换、热冷转换等能量转换品位互构。 年 补的系统集成方法。 5,构建热驱动的循环耦合与 7,构建动力余热、中低温太阳能、地表热能冷量品位提升机制。 等各种形式能量的品位表征方法,研究多热6,建立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 源作用下循环内部能量流分布以及不可逆系统集成方法。 性分布规律。 7,建立多能源互补的能量品 8,蓄能材料基础热物性推算方法模型~开展位表征方法。 蓄能/释能实验台建设。 8,建立蓄能材料物性的推算 9,分析变工况下的多种能量转换的品位变化方法~建成化学溶液蓄/释 关联机制~以及系统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和能与功能热流体实验台。 规律。 9,实验揭示冷热电联供系统 10,开展中期检查工作。 的品位关联和性能变化规 律。 年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度 1,研究热化学反应中化学能、Gibbs自由能1,揭示燃料化学反应Gibbs和热能的相互转化现象~探索燃料化学能有自由能的有序释放机理。 序释放的普遍规律,实验研究太阳辐照强2,得到高低压压气机的匹配度、反应空速、原料组成等关键过程参数对特性;在对转冲压压气机燃料转换能量品位变化的影响。 实验台对试验件进行性能2,高、低压压气机的性能匹配,对转冲压压试验;建立叶片表面边界气机的实验研究;对转冲压压气机边界层控层转捩模型。 制。 3,掌握动磁式直线发电机的3,1kW级动磁式直线发电机的研制及其声-设计方法及其关键制造技电转换性能的研究,大尺度热缓冲管中热声术。 声流的可视化研究平台建立及研究。 第4,完成功冷并供正逆耦合循4,研究功冷并供系统能量调控机理~开展功三环、双热源驱动吸收式分冷并供正逆耦合循环~和双热源驱动吸收式年 级制冷,热泵,循环静态分级制冷,热泵,循环实验研究。 性能实验研究~揭示功冷5,开展能源梯级利用的系统集成实验研究~并供系统能量调控机理。 分析系统配臵、运行模式对系统性能的影5,完成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系响。 统集成的实验验证。 6,化学蓄能、相变蓄能复合蓄能材料的基础6,掌握蓄能/释能动静态特物性测量与推算方法研究,材料的蓄能/释性规律和热传输性能强化能特性规律与实验研究。 的物理机制。 7,开展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实验~分析系统配7,建成主动蓄能实验台。 臵、运行模式和变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完成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系8,研制主动蓄能系统全工况调控实验台。 统集成的实验验证。 年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度 1,研究太阳能热化学与分布式供能耦合的协1,完成关键过程参数与结构调机制~开展太阳能燃料转换实验研究。 参数对燃料转换过程影响2,对转涡轮叶片高效冷却方法,改进对转压的实验验证。 气机叶片的设计与实验,对转压气机/对转2,提出流道内对流换热模涡轮内部复杂流动。 型,完成改进后的对转压3,开展10kW级声功输出的大功率热声发动气机运行试验,建立对转机的研制。 压气机/对转涡轮内部流动4,开展制冷,热泵,循环动态性能实验研究。 模型。 5,分析燃烧前热化学反应与燃烧后热力循环3,掌握大功率热声发动机的的品位关联规律。 运行规律和工作特性。 6,多能源互补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示范系统方4,建立制冷,热泵,循环和案设计。 正逆耦合循环的性能分析7,研究太阳能热化学与分布式供能耦合的协方法。 第调机制。 5,开拓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四8,潜热型功能热流体输运特性实验研究,新逐级、定向转化的方法。 年 型蓄能介质的适应性研究,研究化学溶液蓄6,完成冷热电联供示范验证能/释能热力循环、传热传质性能~以及蓄系统方案设计。 能/释能工艺。 7,阐明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9,研究多能源互补和全工况高效调控方法,供能系统能的梯级利用特多能源互补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性。 计,实验验证主动蓄能的系统全工况性能调8,掌握蓄能/释能热力循环控方法。 和蓄能材料传热传质动态 特性规律~提出适合分布 式供能系统主动蓄能的蓄 能介质及其工艺。 9,完成主动蓄能全工况调控 方法的实验验证。 年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度 1,实验验证吸收/反应器结构参数对燃料转换1,完成化学能有序释放机理 过程反应特性和能量品位变化的影响。 的实验验证~建立化学能 2,旋转冲压叶轮的优化设计,完成对转冲压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原 压气机实验。 理。 3,完成动力余热驱动的热声发电系统整机系2,优化后叶轮的数值模拟与 统的优化设计及运行规律、热力转换特性的实验对比分析,获得对转 研究。 冲压压气机实验结果。 4,研究动力余热、中低温太阳能、地表热能3,提出高效利用动力变温余 互补的吸收制冷,热泵,系统、功冷并供系热的热声发电新流程、新第统理论模型与设计方法。 技术和系统设计理论。 五5,研究蓄能/释能过程动态特性及其与分布式4,提出动力余热驱动的多热年 供能系统全工况性能的作用机制。 源互补逆循环与正逆耦合 6,研究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燃料化学能循环理论方法。 释放的品位互补机制。 5,提出主动蓄能的冷热电联 7,开展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的~工业园区分供系统全工况性能调控方 布式供能系统示范验证。 法。 8,开展项目总结工作。 6,阐明多能源品位互补机 理。 7,完成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 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示范验 证。
本文档为【2010CB227300-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0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