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料的辑录

史料的辑录

举报
开通vip

史料的辑录史料的分类 史料按照是否是历史事件当事人、参与者与亲近者的记录可以分为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历史学家一般极重视第一手资料。当然在一手资料找不到或很少的情况下,二手资料便显出其重要性,当然如何甄别二手资料准确性,对于史学家而言也是极重要的事。 史料按照存储的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 文字史料是最常见的,比如正史、类书、地方志、私人笔记或者日记等。实物史料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碑铭、器物、遗址等几类,一百多年来专家又发现了很多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比如敦煌文书、汉简、甲骨等...

史料的辑录
史料的分类 史料按照是否是历史事件当事人、参与者与亲近者的记录可以分为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历史学家一般极重视第一手资料。当然在一手资料找不到或很少的情况下,二手资料便显出其重要性,当然如何甄别二手资料准确性,对于史学家而言也是极重要的事。 史料按照存储的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 文字史料是最常见的,比如正史、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地方志、私人笔记或者日记等。实物史料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碑铭、器物、遗址等几类,一百多年来专家又发现了很多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比如敦煌文书、汉简、甲骨等等,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作用很大,在文字资料中很多以前不清楚的、有疑问的问题搞清楚了,需要实物证明的史料得到了证明。口传史料更多地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没有文字的地区流传,作为保存先人事迹与奋斗历程的手段,许多没有记录在书上的人物、事件和思想得到发掘,扩大了人们对历史与社会的认识。由于影视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声像史料与数字化史料出现了,它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可感,大大扩展了史学影响的群体和受众,让史学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存在形式。 史料的收集 要获得较全的史料,中国古代史要搜集正史、类书、丛 1 书、地方志、私人笔记、敦煌文书、竹简、碑铭、游记、考古发现等。另外诗词也要搜集,因为诗词等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社会、人生、情感的观察与思考,利用诗词有时能等到很好的效果,这方面陈寅恪先生做的很好,他的“以诗证史” 中国近现代史要搜集的资料更多,如文书、笔记、日记、报刊、契约、家谱、地方志、遗迹等都要注意,而档案馆、图书馆尤其要去 史料的辑录、校勘、辨伪与考据 文本的资料、考古的资料、口述的资料,有的互相印证,有的互相矛盾,比如尧禅位于舜一事,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是尧看舜品德高尚禅位于他,而《竹书纪年》则说舜是通过斗争获取政权!要从众多非常零碎、片段、残缺和真伪混杂的历史资料中复原历史真实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对这些历史资料认真作出辑录、校勘、辨伪、考证,以确定哪些史料可靠、可信,哪些史料部分可靠、可信,有一定史料价值,哪些史料是胡编乱造,没有史料价值。 史料辑录,是研究者围绕准备深入探究的课题,要认真作出综合性的按照子课题分类的史料辑录、摘编。辑佚,就是将已佚古书尚存于他书中的各片段,重新整合成册,以最大可能恢复原书面貌。他通常是从古代经、史、子、集诸书 的大量注疏引文中,从经过分类编次的类书中,从抄辑其他古书而成的资料性著述中,辑出佚书、轶文的部分或大部分文字。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魏晋人著述200余种,其后90%以上原书俱佚。(《三国志》65卷,西晋陈寿撰。《魏书》30卷,《晋书》15卷,《吴书》20卷,无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志。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简略,且无志。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作注主要是增补史实,他广搜博采,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于元嘉六年成书,字数为《三国志》的3倍,不仅使《三国志》的史料大为丰富,而且还纠正了正文的某些谬误,故与正文具有同等史料价值。)除此之外,还有后人辑佚的辽史资料,《辽史拾遗》24卷,清厉鄂撰,成书于乾隆八年,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从300余种史籍中摘录有关辽史的史料,对《辽史》的本纪、志和列传分别加以补充,对记载有误的分别作了考证。辑佚之时,对于引用佚书的古代文献要尽可能的选择可靠地版本,将这些文献中所引用的佚书文字一一录出,凡引用详略不同、文字不一者,应详加考释校正,然后逐一编订。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史料由于年久错简、辗转传抄讹误,或本就记载的失实,故对搜集起来的史料必须“去粗取精、去伪求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校勘与辨伪。 校勘,校勘又叫校雠,是指用精密的方法、确凿的证据,通过查勘和核对,以校正古书中由于抄写、翻刻、破损、漫漶、错简等原因造成的各种讹误、缺漏。除此之外,广义的 校雠还包括定书名、编目录、辨真伪、辑佚字等。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校正古籍中的错别字和标点,那只能说是一种狭义的校勘,即普通所谓的“校对”。校勘学,也称校雠学,它是研究有关校勘问题,即校勘对象、校勘方法、校勘史等方面内容的一门学科。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种种错误,古谚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遐览篇》)因秦焚书事件,书籍损失很大,存世之书,或出于口传,或出于壁中。西汉初年,朝廷多次下诏搜罗天下图书,并命人整理。武帝时,汉兴近一百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又命陈农到全国各地去访求遗书,并指定光禄大夫刘向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本书校雠完毕,由刘向总其成。《别录》谓:“校雠:一人读书,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所以校勘工作很早就有了。从汉唐到宋代,记载校勘成果的书籍不断出现。进入清代,随着考据学的兴起,书籍校勘大盛,校勘学获得进一步发展,校勘成果也进一步发展。如阮元在《礼记注疏校勘记序》中谓:“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阙文两千二百一十有七,文字异者两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十有一。”一部《礼记》校 出的讹误共达11662字,占了全书的11.78%。这一方面说明古籍传之后世讹误之多确实惊人,另一方面也足以看出清代学者校勘之勤,收获之丰。乾嘉学者常常给经过自己整理和考证的古籍写校勘记,并总结校勘经验,介绍校勘成果。像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章学诚的《校雠通义》。近人陈垣先生以其多年治史经验,并结合前人有关校勘学的成就,在校勘的实践和校勘学理论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像这个《元典章》,自元代雕版印行后600年间无刻本。清代学者沈家本用当时从日本借回的的缮钞本刊刻,人称沈刻本。沈刻本刻写虽精,但错误极多。1925年,陈垣先生在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时,在故宫发现一本元刻本《元典章》,于是,从1930年夏起,用了9个月时间,以故宫元刻本及其他四种钞本与沈刻本校勘,得沈刻本谬误一万两千余条,“其间无心之误半,有心之误亦半”。据此撰成《元典章校补》一书。此后,他又将校勘出谬误的十分之一,提炼概括为50例,撰成《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书中说明校勘的原则和方法,并总结出“校勘四法”,成为我国校勘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总结性的科学著作。简单说了中国校勘学的发展,那么校勘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大体说来有四项,即整理错乱、删去衍羡、补上脱漏、改正讹误。1.错乱的产生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在将散乱的简牍穿编成册时前后次序发生错乱,称之为错简;另一类是书籍因年深月久,装订
本文档为【史料的辑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5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26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