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举报
开通vip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设计人 :李 琴 备课组审核: 领导审核: 时 间-------- 班 组-------- 学生姓名---- ---- 期 数 -1- -总序号-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人 :李 琴 备课组审核: 领导审核: 时 间-------- 班 组-------- 学生姓名---- ---- 期 数 -1- -总序号-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 2.过程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 2(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学法指导:1(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读百遍,其义自现。2(还原情境,披文探义。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一、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二、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模块 1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预习导读评价单 1(填空: (1)鸟兽不可以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 。 ——《论语?微子》 (2)孔子主张“ ”,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则说:“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 伦比的深远影响。”其中的四大圣人是指: 、 、孔子和 。 2、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是鲁孔丘与,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2)一词多义 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无乃尔是过与, ?过犹不及 ?是谁之过与 殆 ?今之从政者殆而 ?农者殆则土地荒 ?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 与 ?孔子下,欲与之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是鲁孔丘之徒与 是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是知津矣 ?是鲁孔丘之徒也 (3)古今异义 丈人: 模块 2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明日: 从而: (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 孔子下 子路从而后 见其二子焉 欲洁其身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而谁以易之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奚自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3、翻译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未解决的问题 预习评价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 教师评价: 问题解决---评价单 思考探究: 1、读第一节(仪封人请见),回答:本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仪封人的心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2(读第二小节(长沮、桀溺耦而耕),回答:孔子是怎样理解桀溺所言之“津”的,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处世态度,你赞同吗, 模块 3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读第三小节(楚狂接舆),回答:从楚狂接舆的歌词中可看出接舆对孔子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待此时的行为的呢, 4(读第四小节(子路从而后),回答: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如何看这一待这一问题, 5、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问题拓展------评价单 1、如何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模块 4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导读单:一、填空:(1)丘也不与易也 (2)知其不可而为之 (3)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二、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桀通杰} 是鲁孔丘与, {与通欤} 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 (2)一词多义 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经过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过犹不及 超过 ?是谁之过与 过错 过失 殆 ?今之从政者殆而 危险 ?农者殆则土地荒 懒惰 ?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 近于 与 ?孔子下,欲与之言 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改革 变革 ?是鲁孔丘之徒与 语气词 “欤” 是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知津矣 这个人 ?是鲁孔丘之徒也 动词“是” (3)古今异义 丈人:今义为岳父,古义为老年男子的尊称。 明日:今义为明天,古义为第二天。 从而:今义为表顺承的连词,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而是连词。 (4)词类活用 耰而不辍 (名词活用做动词) 孔子下 (名词活用做动词) 子路从而后 (名词活用做动词) 见其二子焉 (动词的使动用法) 欲洁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重点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定语后置) 而谁以易之 (宾语前置)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 奚自 (宾语前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与其„岂若„”是固定结构) 3、翻译下列句子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 模块 5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决单: (三)思考探究 1、本则写了仪封人请见的事情。在仪封人心中,孔子是崇高而伟大的圣人。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2、?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之“津”,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做事情时应该艰苦努力,有一点锲而不舍的精神。 3、参考: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著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 孔子为自己的信念与理想而努力,周游列国、执著不易,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具体做法不敢苟同,要因时因地因世而异。 4、参考: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5、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拓展单: 1、如何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凸显了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惊人的毅力。勇于担当匡救天下的责任而不言放弃,这就是孔子。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是子路听了长沮、桀溺的话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所说的一番话。孔子的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另一个意思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他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前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那样的避世之士,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其中蕴含着孔子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后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混乱自己越不会避世,因为自己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有孔子的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考虑的是天下众生。 模块 6 路井中学 2015 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模块 7
本文档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8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