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

举报
开通vip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 1.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希腊人尽情地展示着人类的自然天性,体现出现世 的、世俗的乐观的气质。同时他们又相信命运的不可知和不可抗拒。?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并存。古希腊文学很大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许多作品还充满了神奇的 想像、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征。?古希腊文学 作品种类繁多,具有独创性。后世西方文学的几乎所有样式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原型。 2.古希腊文学的分期 答:古希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 1.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希腊人尽情地展示着人类的自然天性,体现出现世 的、世俗的乐观的气质。同时他们又相信命运的不可知和不可抗拒。?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并存。古希腊文学很大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许多作品还充满了神奇的 想像、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征。?古希腊文学 作品种类繁多,具有独创性。后世西方文学的几乎所有样式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原型。 2.古希腊文学的分期 答:古希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氏族 公社瓦解,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第二时期,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其中,公 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主要文学成就是抒情 诗、散文和寓言;从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是希腊的奴隶制兴盛时期,是希腊文学的“古 典时期”,主要成就是悲剧、喜剧和文学理论;?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 世纪中叶,希腊被马其顿控制,亚历山大开始东侵,这是古希腊奴隶制衰亡时期,亦称“希 腊化”时期。这时期文化中心逐渐由雅典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希腊本土文学进入衰落阶 段。主要文学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3.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答:?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 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 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 这一点。埃斯库罗斯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 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虽不可抗拒,但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 的;敢于抗争命运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虽然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欧里庇得斯认为 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4.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艺术成就) 答:(1)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是:?肯定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 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也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 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2)艺术价值:? 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对于两个10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51天和40天中的内容。?人物塑造上,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 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 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5.为什么说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答:古代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它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 式,在诗歌、喜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罗马文学本身的成就不如希腊,但它作为连接 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西方文学听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罗马征服希腊以 后,广泛地接受了希腊文化,利用帝国的优势,把希腊文学迅速地推向了地中海周围广大的 地域。罗马文学中的东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为西方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罗马文学对希 腊文学的摹仿,不仅使希腊文学得以保存并传扬四方,还由于罗马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的渗 透而具有彨独特的价值。因此,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毫不过分的:“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 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近代的欧洲。” 6.简述普劳图斯的喜剧成就 答:在希腊新喜剧的影响下,罗马的戏剧首先繁荣起来,产生了普劳图斯等戏剧家。普劳图 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他把希腊戏剧加入罗马生活的情节,搬上了罗马的舞台。他 一生创作了百余部不同类型的喜剧,但流传下来的仅有20余部,其中著名的有《双生子》和 《一罐黄金》。《双生子》讽刺了当时罗马上层社会的生活。《一罐黄金》通过写一个本来诚实 的穷老头儿爱伏克里翁得到了一罐黄金后却终日惶惶不安的精神状态,展示了人在金钱面前 所暴露出来的本来面目,表现出物质诱惑对人性和家庭的破坏作用。普劳图斯对以后的欧洲 文学有较大影响。他的喜剧成了后来许多大作家取材的源,像莎士比亚、莫里哀、莱辛、普 希金和果戈里等都曾利用他的作品创造形象。 7.简析早期基督教文学在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中介”桥梁作用 答: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它产 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 公元前4世纪末,雅典和斯巴达争雄,结果两败俱伤,北方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乘虚而入, 吞并了希腊诸联邦。然后亚历山大挥师东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埃及、波斯、印度等 地。代表中东地区文化最高成就的希伯来文学,就是在这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传到西方,并在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终于产生了早期基督教新文学和基督教新文化。基督 教文学成为新纪元之初欧洲崭新的文学思潮,开启了后世欧洲文学的新传统。代表早期基督 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基督教以希伯来犹教的《圣经》为经 典,称为《旧约全书》。基督教把《旧约》、《新约》全称为《圣经》。《圣经》对西方社会文化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是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 8.比较《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的异同 答:?两者在形式和情节上都有许多相似之点。例如,埃涅阿斯的海上漂流和游地府,与奥 德修斯相似;从埃涅阿斯和图尔弩斯的身上可以看到骁将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影子;天神 参与人间战争,也是《埃涅阿斯纪》和《荷马史诗》的共同特色,从情节的承续性看,《埃涅 阿斯纪》可以说是荷马两大史诗的续篇。?但维吉尔和荷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不同,因 而,他们的观点和倾向也不同。?荷马史诗是经过漫长岁月流传在人民当中的口头文学,是 表现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古希腊人民对部落战争、城邦国家的某些愿望;维吉尔的史诗却以 建立一个统一、奴隶制国家的盛世为目标。?两者对英雄业绩的评价也不同。维吉尔的史诗 是以厌恶战争为主调的,他认为战争破坏了美好的一切,给人类带来了死亡、贫困和废墟。 因此他赞颂罗马的统一与和平,赞颂为建立新国家而献身的英雄。荷马史诗则以歌颂战争为 主调,他们把部落间的掠夺战争看作是建立英雄业绩的大好时机,他的英雄都是乐观豪迈、 以杀戮和制服异邦为荣的。?荷马史诗的格调刚健粗犷,感情是明朗而炽热的,代表人类童 年时期的向往和需求。〈埃涅阿斯纪〉作为“文人史诗”充分发挥了个人风格的特长,史诗结 构完整,语文精练,韵律严谨,其格调是柔和而细腻的,感情是深沉而哀婉的。在写作技巧 上,已没有说唱文学的特点。?维吉尔不擅于写战争,而擅长刻画爱情心理。他对殉情心理 的细致描写,是荷马史诗所缺乏的。 9.简述希腊神话中几个主神的名字 答:?前奥林波斯神系--混沌神(哈俄斯),光明,大地(地母该亚),黑暗神(厄瑞波斯) ,白昼, 天空(天神乌拉诺斯),提坦诸神(六男六女),克洛诺斯,宙斯,瑞亚,赫拉;?奥林波斯神系--阿 波罗(太阳神),三个摩伊拉(命运女神),赫拉 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 阿弗洛狄忒(爱神),阿 忒弥斯(月神),缪斯(文艺女神) 10.简述荷马史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它的成就还在于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 的英雄万象。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奥德修斯是其中的代表。?阿喀琉斯是神与人之子,是 希腊联军的主将。他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他作战勇猛过人,自觉地遵从部落集体利益,体现 出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的主将,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 形象。他作战勇猛,指挥英明,视保家卫国为己任。与阿喀琉斯相比,赫克托耳更具责任感 和集体主义精神。战场上他不畏惧对方比自己强悍,一心想杀死对方,把为部落而死看成是 一种荣誉。但他不是一个完人,由于他的盲目和自负,不仅了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也葬送了 整个部落的命运。?奥德修纪在史诗中是以智多星的面目出现的。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 不屈不挠,但在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贯穿这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 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史诗中出现的神虽然是“法 力无边”,然而有的时候却强于神。这种重视现实的英雄、赞美他们的强大力量、蔑视各种困 难的描写,是古希腊人豪迈的乐观精神的表现。 11.简述希腊戏剧的起源 答:?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是掌管葡萄栽种、葡萄酒酿造的神。从 远古开始, 希腊人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的活动,古希腊戏剧就起源于此。?希腊 悲剧起源于活动中的“酒神颂歌”。?祭祀活动最后的狂欢游行歌舞,后来就发展为喜剧。 12.简述希腊神话的特征 答:?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古希腊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有人类的 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 力。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 感受,可以说是“人话”。? 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 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 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 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希腊神话不仅 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有发展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3.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答:?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 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则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 则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有人称希腊悲剧 为“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一般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古希腊人认为在人 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它是不可抗拒的,不可解释、难以捉 摸的。悲剧主人公的结局是逃不出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的。?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 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限于思想及科学水平,无法认识。所谓人与命运的冲突,实际反映 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命运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三个时期各有不同的表现。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 神,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但他双强调人的意志。索福克勒斯向命运提出怀疑与挑战。在 他看来,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命运有捉弄人的邪恶性质。诗人 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和坚强的意志。欧里庇得斯不相信命运。他认为命运在人的本身,强调 事在人为,强调命运靠自己掌握。 14.中世纪英雄史诗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的长篇史诗。从作品形成的时间和 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前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 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这类史诗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末期的历史事件和部落 英雄的光荣事迹,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巫术气氛和异教色彩。著名的作品有〈贝奥武甫〉 等;后期英雄史诗是中世纪中期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和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发展以后的产物。后期英雄史 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后 期英雄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成。最著名的后期英雄史诗有 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 征记〉等。〈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 15.《列那狐传奇》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列那狐传奇》是中世纪城市叙事诗的代表作。它是一部“禽兽史诗”,实际上是描绘 十二、十三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它以列那狐为中心,描写它与其它禽兽间的关 系。作品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兽喻人。列那狐与各种禽兽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市民与贵族、 僧侣之间的矛盾以及市民内部的冲突。狮王代表昏庸专横的国王,狼和熊代表残暴愚蠢的封 建主和骑士,笨驴和骆驼代表主教和教皇,麻雀、鸡、兔、蜗牛、鸭等小动物代表普通百姓, 而列那狐则是机智善辩的市民和富裕商人的象征,在它身上体现市民阶级的二重性:一方面, 它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 想。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人民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 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斗争。?《列那狐传奇》通过描绘各种动物之间的争斗,表现了极为丰富 的社会内容。 16.《神曲》的思想意义何在? 答:长诗对“宇宙三界”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如下意图:?人类应该从迷惘和错误中,经 过苦难的考验,脱离黑暗走向光明,到达真理和至善至美的境界。可见,长诗表现了诗人对 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最高真理的追求。?虽然长诗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写成,但是作品的主要 内容则取材自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着强烈的现实性。特别是《地狱篇》,通过但丁和各种亡 魂的对话,鲜明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接触到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神 曲》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但丁把现实生活中人民所痛恨的各类恶人放在地狱里受惩罚, 这体现了但丁鲜明的爱憎和进步倾向。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揭露和批判,《神曲》对教会的贪婪 腐化、对封建统治者残暴专横、对制造国家分裂和内部纷争的危险分子,以及对市民的贪财 好利,都进行了无情的挞伐。神曲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神曲》的进步性还表 现在它对新的思想和生活态度的肯定上。《神曲》关于游三界的构思,是以基督教的禁欲、苦 修为内容的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但在作品的实际描写中,却表现出对现世生活斗争的强烈 兴趣,主张在生活与斗争中应该循理性的教导,还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书中反对蒙昧主义、 提倡追求真理,赞美人的才能与智慧,肯定文化知识的重要,这一切都是同教会的教义相悖, 是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17.骑士文学对西方文学有何影响? 答:骑士文学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中的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礼 教、肯定现世生活的思想内容,为后来文艺复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二是其以一两个人物的 冒险经历为线索、以虚构和人物刻画、心理描写为特色的创作风格,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形成 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8.《神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神曲》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的代表,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首先,它是一部梦幻 与写实交融的作品。《神曲》虽然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在理性和信仰的指引下 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很深厚了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 杂的党派之争,反映了教皇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梦幻与现实的交融,反映了 作者对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新的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次,《神曲》的 艺术结构独具匠心。它一向以构思严密而著称,表现出诗人惊人的想像力和宏伟的构思能力。 曲的每一部,篇幅几乎相等,行数也大致相同。每部三十三歌,每节三行,加上序诗,全诗 共一百歌,工整匀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但又因性质不同而色调 分明: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色调阴暗,炼狱是宁静和希望的境界,色调柔和爽目;天 堂是幸福和喜悦的境界,色调光辉耀眼,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艺术地描绘出地狱的可怕、 炼狱的痛苦和天堂的神秘。?再其次,〈神曲〉广泛使用了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比如, 诗歌开关的森林、狮、豹、狼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诗歌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但丁象征了 迷途的人类,维吉尔象征了理性,贝亚特丽齐象征了信仰。作品的结构也是象征的:“3”的 含义(3部、33篇、3韵句)就意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最后,〈神曲〉还是第一部不用拉丁文而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但丁通过自己的作品 为创立意大利文学语文奠定了基础,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采用民俗语言开辟了道路。 19.怎样理解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 答:?恩格斯在论述但丁时,曾经有这样的表述:“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 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就是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概括了但丁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 丁及其创作是中世纪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的标志,既有中世纪旧时代的烙印,又有资本主义 先进时代的先进意识。?但丁生活在13世纪后期和14世纪初的意大利,正是意大利封建制 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代。?但丁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新旧交替 时代的现实生活。青年时期的但丁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活动,他主张城邦自治,反对教皇的 权威,主张意大利走和平统一的道路,这些都反映了但丁思想的进步性。?但丁早年的诗集 〈新生〉对纯洁爱情进行歌颂,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具有自然清新的风格,但 也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他的政论著作〈帝制论〉,提出了建立政教分离的统一国家的主张, 但又美化王权,寄希望于神圣罗马帝国。他的代表作〈神曲〉更为突出地反映了新旧思想的 尖锐矛盾。这些都说明了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伟大诗人。 2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宗教色彩。早期的资产阶级作家们,以人 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贵族和僧侣上层的败德恶行严加抨击,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进 行嘲讽批判,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中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他们的批判一般多限于道德 方面缺乏深刻的政治尖锐性。?其次,这一时期的文学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更 加成熟。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古典文学问研究,特别是作家们参加了反封建反教会的实际斗 争,促进了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家们力求了解现实,反映现实,他们都爱把文艺比作 反映现实的镜子,说明他们在更加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写作。?第三,这一时期是 欧洲主要国家的民族文学诞生的时期。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反映民族生活、富于民 族色彩、使用民族语言的民族文学先后建立了起来,有的国家还产生了本国文学最杰出的代 表。他们从民间传说和语言中汲取营养又借鉴了古典和外国的文学成就,加以革新创造,从 而为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奠定下基础。?另外,欧洲文学中的许多重要体裁,也在这 一时期奠定了基础。彼特拉克的抒情诗、薄伽丘的短篇小说,塞万提斯、拉伯雷的长篇小说, 莎士比亚的戏剧,蒙田、培根的散文,都是这些体裁的最初成就,对后来的欧洲作家有着深 远的影响。 2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意义 答:?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 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的。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 定,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对阻 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起着强大的冲击作用,因而在当时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 人文主义还对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哲学、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2.如何理解堂?吉诃德这一艺术形象 答:?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巧妙结合于一身。?一方面,这个犯了时代错误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 活中恢复过了时的骑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他幻想, 脱离实际,处处歪曲现实,行为荒诞。他的荒唐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害人害己。?另一方面, 堂吉诃德又是一个的悲剧人物。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不顾个人安危,不 怕牺牲,勇往直前,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贵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 争精神。清醒时,他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行侠和改造社 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是处于新旧 交替时代的西班牙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的 矛盾的反映。 23.《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答:?〈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创造了一种新型小说,既模 仿骑士传奇的题材和体裁,又吸取了流浪汉小说环境描写的长处,使主人公触及下层的社会 生活。它还摈弃了骑士传奇的梦幻成分,一改流浪汉小说主人公的消极形象,发展了英雄史 诗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斗争精神。总之,它既注意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又不因循守旧,对 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综合革新,把欧洲长篇小说推到近代小说边缘。?〈堂吉诃德〉还 成功地塑了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经典的艺术,这两个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 止的,而是发展的,性格鲜明生动。?作品以主仆游历为线索,经常插入一些独立的小故事, 使作品能广泛地反映现实,统一中又富于变化。?在艺术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 采用对比、幽默、嘲讽、夸张等手法。如在人物设置上富有对比性,主仆二人的形象,既对 立又相辅相成。?〈堂吉诃德〉的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它形式多样,时而庄重,时而诙 谐,有时含蓄,有时明快,一扫骑士小说华而不实的绮丽文风。它还采用西班牙人民通用的 口语,体现了民族的风格。 24.如何理解桑丘潘沙这一形象 答:?桑丘潘沙与堂吉诃德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他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淳朴 劳动农民的典型。?一方面,他具有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的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他对现 实有正确的判断力,常常纠正堂吉诃德的错误和偏激。?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封建制度下小 私有者的弱点,眼光短浅,狭隘自私,讲求实际。他当骑士侍从不是为了建立“丰功伟业”, 而是幻想通过冒险生活寻求一条摆脱穷困的生活出路。?桑丘的形象反映了农民的困苦处境 和变革现实的民主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 25.如何理解夏洛克这一形象 答: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犹太商人,它是莎士比亚剧作中一 个比较复杂的形象。他吝啬、贪婪,没人性,冷酷无情,受到歧视。作为一个贪财图利、设 计害人的高利贷者,莎士比亚给以讽刺和批判,让他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下场。但是作 为一个犹太人,一个受歧视的民族成员,莎士比亚对他又有所同情。他对种族歧视的抗议振 振有词,很有说服力。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使得他成为莎士比亚笔下最有争论性的人物之一。 ? 什么是“荷马问题”? 答:“荷马问题”的核心是诗史的作者和形成问题。数千年来一般都认为“荷马史诗”是 “荷马”所写,但是自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对其作者进行怀疑。到现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马” 的说法,认为这不书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 什么是文艺复兴? 答:15、16世纪、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出现了一个研究古代文化、复 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在这种“复古”运动中,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一个繁荣的时期,这就 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 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与教会的神权统治针锋相对的。教会以神为最高权威,把封建统治加以 神化。人文主义则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用个性 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 ?用理性来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 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 ? 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唯理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 规则。 ? 什么是“三一律”? 答: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时间、地点、动作的 三个统一于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 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 简述《伪君子》的答丢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揭露答丢夫这个骗子的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答丢夫是一个 利用宗教手段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他内心卑劣、心狠手辣,却能言善辩,巧于应付。他利 用伪善手段混入奥尔恭的家,目的是骗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财产,将自己的卑鄙行为 打扮得冠冕堂皇。他能面临绝境而脱身,进而嫁祸于人,等到一切败露不能再骗人时,他欲 置恩人于死地。 ? 简述《伪君子》的艺术特点。 答:?在艺术上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纯,发生在 奥尔恭家中,利用室内环境构成了关键性的情节。 ?《伪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的艺术构思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 ?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 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备。第三、四幕正面揭发答丢夫伪善的罪恶用心。 第五幕进一步揭示他的凶恶目的和危害性。 ?戏剧冲突本身也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答丢夫的伪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剧性的。这些 悲剧因素足以显示伪善者的掠夺本性,增强了作品的战斗力。 ? 简析18世纪启蒙文学的特点。 答:?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 什么是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首先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名称从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 来。感伤主义作家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会的罪恶,因而对理性采取否定态度。他们在作 品中批评贵族与大资产阶级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量,力 图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感伤主义作家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 创造了日记体、游记体等新小说形式,给欧洲文学带来了新因素。 ? 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 答:德国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在17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中,发展到更加强烈的程度。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突出地代表了这一文 学思潮的精神,因而人们用它来命名这一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 争的高潮,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但是它的反抗带有自发的性质。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 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尔。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出现的许多作家中,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 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 就是这一运动中出现的最出色的作品。 ? 简述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性格。浮士德一生不断地犯 错误,但他从未沉沦,在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继续探索。这种精神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 ?浮士德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内在的矛盾性。他除了不断追求崇高理想的一面之外, 还有贪图尘世享受的一面。前一方面促使他前进,后一方面使他在魔鬼的诱惑下犯错误。他 的这种矛盾性也是当时资产阶级本身存在的两面性的反映。 ? 简述华兹华斯提出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答: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中声望最高的一人。他的杰作之一是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在1800年出版的第二版中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提出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要扩大诗歌题材的范围,不仅写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生活里 的事件和情境,并且强调对内心世界的发掘。他很重视继承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提倡采用 人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写诗,主张诗歌语言散文化,反对矫揉造作的“诗的词藻”。同时还强 调诗人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的主张是和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对立的。这篇《序言》 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 什么是“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东方叙事诗》主人公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 立,对封建暴君统治进行不屈的反抗,但是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 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最后只能以悲剧而告终,拜伦通过他 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 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 简述19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 ?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 同。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 精神”,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 良主义。 ?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 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 简述《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答:《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杰作。它具有现实主义 文学共有的艺术特征。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 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 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 ?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它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随于连向上爬的过程自然地分成三 个部分。 ? 简述《人间喜剧》的宏伟构思。 答:巴尔扎克立志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他采取两种办法把作品连成整体。一种办法是分类整理。他把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 究”三大类。“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第二个办法是人物再现法。即同 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这人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许多有关作 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构成完整的形象。《人间喜剧》里总共写了二千四百 多个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过二三十次。 ? 简述《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答:《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可分为五方面。 ?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这类作品有:《苏城舞会》、《古物陈列室》、《高老头》、《弃妇》、 《幻灭》、《农民》等。 ?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这类作品有:《高利贷者》、《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 《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 ?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这类作品有:《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幻灭》等。 ?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这类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 《农民》中的米雪龙老爹。 ?对理想社会的探索。这类作品有:《乡下医生》、《乡村教士》。 ? 简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特征。 答:?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从经济角度去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 简述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答: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和现实主义一样,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 自然主义的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自然主义反 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 机。 ? 简述象征主义的观点。 答:?象征主义这厌弃庸俗丑恶的现实世界,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 观事实。为了展现超现实的隐匿在物质世界背后的“另一世界”,常常运用大量的按时和象征 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意图。 ?象征主义者不满资产阶级的社会现状,对它感到厌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反叛者, 是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破坏者和艺术上的革新者。 ? 简述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象征主义诗人厌恶现实世界,拒绝如实对它进行描写,他们追求“理想世界”,但又 认为“理想世界”是神秘的、超现实的,只能以象征加以暗示,作家只沉醉于挖掘自己的“主 观世界”。 ? 什么是唯美主义? 答: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认为,不是生活高 于艺术,而是艺术高于生活。只有艺术美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反对作家应有任何功利主义的 目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并且不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 简述列夫?托尔斯《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答:《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 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一方面是写地主、资产阶级的寄生、腐朽、罪恶。另一方面 是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动人民。 ?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从法庭活动开始。根据法官的面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颠倒是 非的法庭。 ?对官办教会的深刻披露。小说描绘了监狱里举行的宗教仪式是替沙皇反动政府的罪恶 勾当作辩护的。 ?《复活》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完全颠倒的俄国,讽刺了颠倒社会 的法律和法庭。 ? 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答:?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 物事件串成一体。 ?鲜明的讽刺色彩。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 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 现人物心理。 ? 简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形象。 答:葛利高里是哥萨克劳动者中出类拔萃的一员,他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找“真理”,即使 陷入反革命泥坑,当了叛军骨干,也没有丧失劳动人民的某些特征民族。他体现了十月革命 前后哥萨克中农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 经常处于斗争的焦点。 ? 简述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答:?着重表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 系的全面颠倒、异化和扭曲。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把人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表现出对自然全盘否定的态度。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揭示出一幅异化的途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造 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疏远。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极力表现人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 ?在表现上述四种关系的畸变和扭曲时,现代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注意表现 瞬间、复杂多变的内心情绪结合印象,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打破时空正常顺序的跳荡式的 自由联想,采用怪诞、荒唐、梦幻、反理性和反逻辑的手法。 ? 简述《旧约?创世纪》的思想倾向。 答:它的基本主题是颂扬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功德,表现出上帝是人类命运的主 宰者。重要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巴勒斯坦居民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的朴素想 象和理解,特别是反映了人类敢于违抗神命的创造精神。 ? 简述希伯来文学的意义及影响。 答:?是希伯来民族发展和以色列、犹太王国兴衰历史的艺术记录,提供了大量具体的 生活画面,为认识希伯来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学成就,有着重大的意义。 ?希伯来文学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十分明显。语言通俗生动,好用形容语,使要表现的 内容具有感情色彩。善于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了早期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倾向。诗歌方面吸收了埃及文学的某些成分,并将其本民族化,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并成为《圣经》的组成部分以后,和《新约》一起,对欧洲 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经》中的人物、情节、典故丰富了欧洲社会生活的内 容,成为欧洲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 什么是物语? 答:物语在日文中有“语说事物”之意,类似我国的小说和传奇。物语文学有个性发展 的过程。它开始有两种形式: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传奇物语是富于深化色彩的故事,代表作 为《竹取物语》。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突现主题的故事,代表作为《伊势物语》。以后在传奇 物语、歌物语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故事性作品。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 氏部《源氏物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简析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 答:?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创作上注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感受。 ?通过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传统美学的物哀。 ?描写细腻,在写人,写景,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方面非常细腻,感人。 ?小说中往往产生一种日本禅宗影响下的意境,一种空灵的感觉。 论述题 ? 试论哈姆莱特的矛盾性。 答: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在剧中的身份是一个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但同时同时又是一个人主义 者形象。他离开宫廷,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哈姆雷特具有有 崇高的理想,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 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 ?忧郁的哈姆雷特形象给我们第一个突出的印象。但忧郁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理 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哈姆雷特的思考是深刻而有力的,但是父 亲交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是行动。在这个问题上哈姆雷特却时时迟疑,一再拖 延,极度忧郁。正是由此,造成了他行动上大延宕。 ?总之,哈姆雷特尽管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但他没有坚强的精力 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 ? 以《哈姆莱特》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答: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由于时代和艺术发展本身的条件所决定,他 的现实主义又带有自己的独特性。他的剧作的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剧本, 并不是取之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框架中填补了现实生活的血肉,注入了时代精神的灵魂。 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浪漫主义的因素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哈姆 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莱特关于演剧问题的一番谈话,可以代表莎士比亚本人的艺术见 解。 ?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 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 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的剧本本来是一个宫廷复仇的故事,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所 写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墙的限制。 ?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 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情节曲折动人, 冲突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其间的起伏变化就是 由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性格冲突来决定的。 ?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 了情节的生动性。他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哈姆莱特》 第一幕以哈姆莱特与鬼魂相会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以波洛涅斯派人打探儿子品行 的戏剧开场。 ?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哈姆莱特具有崇高的理想,斗争的决心,但他理想脱 离实际,行动脱离群众,致使他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最终在强大的恶势力前倒下。 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人物处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 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哈姆莱特性格的发展史正是这一特征的很好 实例。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比之中,显示出哈姆莱特的远大志 向和坚定意志。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哈姆莱特的独 白有六次之多,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从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内心活 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 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他的剧本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 哈姆莱特丰富的语言处处都符合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王子身份。 ? 试论19世纪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 的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 义文学的本质特征。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法则,对作家的想像和感情是一种束缚,而浪漫主 义强调作家创作的绝对自由,并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重要地位,从作家的主观出发来认识现实、 反映现实。 ?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受卢 梭“返回自然”思想和泛神论的影响,厌恶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 看成是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用自然的美来对照社会的丑。 ?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束缚,想像丰富,感情真挚, 表达自由,语言通俗,浪漫主义作家喜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民间文学是各国传 统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出作家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适应了 当时社会活动的需要。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 中世纪和异国的题材,曲折离奇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传奇性的人物形象,描绘,描绘奇幻神 秘的景象和绚丽多姿、激动人心的场面,用以对抗平庸丑恶的现实。 ?浪漫主义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家主张创作自由,对古典主义的按“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进行创作、束缚创作自由的做法坚决反对,并在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展开斗争。 ?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有纲领、有理论、有大量创作实践的文学思潮,首先于18世纪末在 德、英、法等国兴起,很快便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形成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在许多国家发 展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如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格的? 答: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 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 格”的标准。 现实主义作家在唯物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他们自觉地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创作中把人物性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描写,时代和环境 造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风貌,对环境的描写,注意选择 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场景,巴尔扎克谈他的创作时说过:“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 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 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 高尔基认为:“十九世纪全部文学差不多都建筑在这个典型上面”由于当时各个阶级对大资产 阶级的统治极为不满,形成个人反抗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 现象,于是个人反抗、个人奋斗的典型就成为这时期文学的主要形象。如司汤达《红与黑》 中的于连,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等等,都属于这种典型,作者通过描写他们 的个人反抗,个人奋斗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红与黑》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 个木匠的小儿子,从小就崇拜拿破仑,不满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飞黄腾达,而最终 出人头地的希望没能实现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人生。 从整部作品来看,于连的反抗虽然受自由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 反对等级压制,谋求个人出路,有时也不免有正义感,但他从不是革命者,他没有明确的革 命目标,不要求推翻封建王朝,所以玛特儿说:“他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罢了”他 憎恶贵族和教士的虚伪和卑鄙,但是双羡慕他们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他要飞黄腾达,但生 不逢时,不得不屈从封建势力,这样形成他又反抗又妥协,又热情又虚伪的矛盾性格,而他 的反抗和妥协都出于个人动机。当他受压时他的反抗性就占上风,当他认为对自己向上爬有 利,或统治阶级肯抬举他时,他就妥协投降了。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 抗和妥协的动摇态度。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正如司汤达指出的,当时“法国有二十万个于 连”,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尚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 表现也反封建的主题。 ? 试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答: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 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 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这特点在《红与黑》中表现 得很突出,对刻画于连矛盾而复杂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小说写于连反对当家庭教师, 他对父亲说:“我不愿当奴仆”“人我和奴仆同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他想逃去当兵,但又一 想,如果跑了做神父的好职位也就没有了,于是忍辱答应了。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他反抗和 妥协的矛盾性格和向上爬的决心。再如,描写于连对玛特儿的爱情关系,他的心理活动是很 复杂的,既有平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有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小说写他赴约之前, 先是高兴,然后是疑虑重重,最后想到要维护自己的荣誉,在这过程中,有感情的激动,也 有冷静的思考的安排,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表现出于连经过神学院的磨砺,已不是鲁莽的青 年了,他的性格发展了,司汤达以他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真实感, 这对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 试论《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答:?小说具有精细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注重物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反映时代风 貌,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紧密联系。围绕拉斯蒂涅来往于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院子这两个环 境,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拉斯蒂涅在两个引路人的唆使之下,完成 了他野心家的性格发展。 ?塑造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用个人的个性来体现典型性,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代表人 物的性格特征。从纵横两方面来塑造任务形象。纵的方面,写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横的方 面,写不同人物性格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关系中多方面的表现,使人物形象丰满、有立体 感。同时通过肖像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去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特 征。 ?具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小说两条主要情节线索:拉斯蒂涅从贵族子弟堕落为 野心家、高老头被儿女抛弃,两条次要情节线索: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被捕,主次分明、 写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历史是主线,贯穿全书,其他人物都组织到这条线索中,对 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小说同时利用戏剧结构的手法组织矛盾冲 突,惊心动魄,富有戏剧性效果。 ? 试论《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答:?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易卜生坚决拒绝 使用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 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使用“追溯法”,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把剧情的开场 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时刻。 ?把“讨论”带进了戏剧。剧情的发展过程,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剧中的夫妻关系对 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诸多问题抓住 了观众的注意力,促进人们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女主公娜拉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决不是单靠人物的独白或旁白取得,而是利用 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娜拉从幸福平 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灭,最后完成觉醒的转变,就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增加 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 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形象。 答:奥涅金是书时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介于十二月党人和庸俗的社会青年之 间的一批人,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没 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奥涅金对上流社会不满,却离不开上流社会;想干点 有意义的事情,却又脱离实际、脱离人民,他的性格是19世纪20年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产物。奥涅金的爱情悲剧是他人生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多余人“的性格是由 那个时代造成的。 ? 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 答:?划时代的独创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性 的长篇小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作品之一。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占有统治地 位的时代,普希金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独创性。 ?重大严肃的主题。以奥涅金的形象,生动准确地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脱离人民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影响着那个时代。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以后的“多余人”即有他身上的这种特征,又各具时代特色。 ?描绘的画面广阔,形式自由。作品由十四行诗构成,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自由形式使诗 人将形形色色的内容纳入其中,即包括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有对俄罗斯现实的描绘。 ? 试论《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 答:?作品具有史诗性。肖洛霍夫率先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整个俄 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 浩瀚的内容、众多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插曲,磅礴的气势和诗史的规模,堪称苏联史诗的高 峰。 ?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相结合。作家在叙述历史时间和描写历史人物时,将许多历史文 献资料写进小说之中,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使其具有编年史的特点。在塑造虚构形象葛利 高里时,作者融入自己参与历史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心里,将历史人物和人物命运紧密的结合 在一起。 ?哥萨克民间民族语言大量运用和饱含抒情的风景描写。它们不是脱离作品的思想内容 孤立存在,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开头引用的哥萨克古歌,既使人们忆起数百年前 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又预示着英雄的后代在浑浊的顿河边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 变革。小说中大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如暴风雨之中诅咒葛利高里以及葛利高里被打死后 的心理描写,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点:对哥萨克三次战争描写的片面性,对共产党人的描写违背了 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 试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特点与技巧。 答:意识流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西方现当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要求作家退出作品,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全部意识战线在读者面前。 意识流作品晦涩、难懂,经常出现清晰与蒙胧的仪式混杂、意识流动大幅度跳跃、时空颠倒。 意识流小说主要有一下特点: ?以内心独白为主干,通过自由联想贯穿人物的全部意识。内心独白包括了人物的全部 意识,而自由联想往往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或以某事物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没有 固定的方向,不受时空的局限。 ?大量使用象征是意识流文学的一个主要手法。 ?电影化与音乐化四语言和标点符号的创新。 意识流小说借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空间固定而时间流动的时间蒙太奇和时间不动空间迅速变化的空间蒙太奇。意识流作家还使 用特写、慢镜头、化入、化出、穿插闪会等电影手段,同时也常借用音乐中的奏鸣、协奏、 交响等各种结构。 ? 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答:《源氏物语》中,通过光源氏与周围女性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妇 女形象。小说真实地描绘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其中,藤壶、紫上、空蝉的形象最具代表性。 ?藤壶原为先帝的女儿,是皇家的公主,又是桐壶帝的宠妃,不亲身份高贵,而且还有 着与“豪门贵族”不同的善良品格,然而她的一生过得并不愉快,内心中始终充满着哀愁、 懊悔和疑惧,最终也没有逃脱一般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在贵族男子纵情恣欲的行为面前, 她只能成为罪恶社会的牺牲品。 ?紫上是小说一、二部的主人公,是作品中塑造的主要妇女形象。她不仅才貌出众,而 且具有贤淑、“忍从”等美德。紫上是继葵上之后光源氏的正妻,在家庭中尽量表现出温柔贤 淑、落落大方的姿态,不把自己的苦痛与矛盾流露在外。然而光源氏好色成性,经常背着紫 上干出一些偷香窃玉的事情,导致了紫上长年的郁郁寡欢、担心将来年老色衰被遗弃,导致 她的生命过早凋谢。 ?空蝉是中等贵族出身的妇女,不幸的命运使她成为比她大十岁的地方官伊的后妻。她 是一个聪明而善于思考的的女子,起级对光源氏的无理强求和粗暴行为十分愤怒,当与光源 氏接触后,被他的地位、相貌所吸引,。她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而光源 氏年轻美貌,但自己又是有夫之妇,常常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丈夫故去后,在矛盾重重万 分痛苦之下,最终削发为尼。 ?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论地位高低、经历和结局如何,但作为贵族男子渔色的对 象这一点是一致的,她们的绝大多数都是贵族社会的被损害者和牺牲品。从这些妇女的内心 痛苦和各种遭遇可以了解到平安时代腐朽糜烂的社会现实。小说在描写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 不幸命运的同时,也部分地接触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 论述《戈拉》中戈拉形象。 答:《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基本内容内容是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 和思想动向构成的。主要人物戈拉思想的成长和发展是小说情节的中心。戈拉的爱国主义思 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他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同他的宗教信仰及种性之间形成了尖锐 矛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印度教青年的一个领袖。在反帝的爱国斗争中,他走上了一条 复古的邪路,成了一个十足的精神狂。而这种宗教狂热,使他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现实斗争, 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下乡旅行,同时开始了他矛盾性格的转变。在接触了农村的现 实斗争后,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人民有所了解,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 但此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糟粕和偏见。 ?在印度教“忏悔礼”的时刻,养父告知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尔兰人的弃婴,根本没有资 格信奉印度教,更无权利举行这种宗教典礼。这个秘密的揭穿,使戈拉如梦初醒,自己卸下 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 ?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艺术概括。 他的基本矛盾是爱国主义思想同印度同印度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爱国主 义思想不断发展,印度教信仰不断削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方面。 ? 试论《戈拉》的艺术成就。 答:?显著的论辨性。这部小说的议论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人物间的论辩往往多于行动。 而论辩几乎成了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作品中所反映的带有争论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它本身 就带有论辩的性质。小说通过丰富多彩论辩、争议和交谈,直接展示出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同 政治观点和宗教偏见,批判驳斥了以哈伦为代表的向殖民主义者屈膝投降的奴才思想,也揭 露了印度教和梵社的缺点及错误,从而充分肯定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民族独立以及自由 解放的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倾向。 ?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小说中既塑造了以戈拉为代表的一系列正面任务,也塑造了反 面人物。不仅正面人物同反面人物形成对比,就是在正面人物之间,他们彼此的性格也是互 相对照,各具特点的。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表描写和塑造,既可以使各种人物的个性鲜明, 容易识别,又可以使中心人物戈拉的形象更为突出,具有立体感。 ?浓郁的抒情色彩。这部小说是作者倾注巨大的爱国热情创作出来的,尽管带有很强的 论辩性,但却表现出一种诗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小说中善于把叙事、论辩和抒情相互交织, 融为一体,自始至终都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激荡着感情的洪流。 ?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 ? 试论《雪国》主人公驹子的形象。 答:驹子出生在雪国农村,由于生活所迫,被卖到东京当陪酒侍女,几经周折,最终沦 为艺妓。小说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这两个方面写驹子的性格。 ?小说在日常生活方面,着重写她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苦练三弦。她记日记的态 度是认真的,表现坚持到底的毅力。她读小说不同于一般艺妓随波逐流,而有一种求知的欲 望和顽强的毅力。她不仅用普通琴书练习三弦,而且还研究高深的乐谱,尽管是出于职业的 需要,但仍表现出她顽强的毅力。 ?她明明知道岛村有家室,和自己的关系不能维持很久,但又不顾一切地在岛村身上倾 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可怜的境遇、身份扭曲了她,不能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去爱真正合乎 自己想要的人,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爱。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 作为一个艺妓,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形象,而是具有一定进取 心的形象。 ? 试论《雪国》的艺术特色。 答:?《雪国》在艺术方面色特色是充满诗意,抒情意味颇为浓厚。小说的结构是松散 的,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情节。驹子和岛村之间既没有谈什么惊人的话,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 的事。小说的美在平淡的无奇之中,魅力也正在于此。某种意义上说,《雪国》不像一篇小说, 更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小说在描写手法和安排结构两方面,继承日本传统和学习西方技巧。描写手法上,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很多地方通过岛村的意识流动和自由联想状物写人, 抒发情怀。结构方面,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 仪式流动和自由联想展开故事推动情节,适当冲破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 跳跃。既避免了因为意识随意流动,联想自由浮现,造成杂乱无章,有层次迭起,波澜起伏, 活而不乱。
本文档为【《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