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史馆解说词.doc

校史馆解说词.doc

举报
开通vip

校史馆解说词.doc校史馆解说词.doc 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校史馆~很荣幸为您介绍~ 校史馆是2006年9月28号暨我校50周年校庆时期开馆的,占地近1200平方米,由形象厅、历史通道、成就厅、师大文库、时空通道五个板块构成,全方位的展示了我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办学的成就。 这边是签到台,请诸位不吝赐教,过来留个墨宝吧~ 大家现在已经进入第一展区:形象厅。左面墙上的图片是从卫星上看到的我校全貌,全校占地近3300亩,这是校园,这是教职工生活区,这是大家现在所在位置——图文信息中心。后面有沙盘...

校史馆解说词.doc
校史馆解说词.doc 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校史馆~很荣幸为您介绍~ 校史馆是2006年9月28号暨我校50周年校庆时期开馆的,占地近1200平方米,由形象厅、历史通道、成就厅、师大文库、时空通道五个板块构成,全方位的展示了我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办学的成就。 这边是签到台,请诸位不吝赐教,过来留个墨宝吧~ 大家现在已经进入第一展区:形象厅。左面墙上的图片是从卫星上看到的我校全貌,全校占地近3300亩,这是校园,这是教职工生活区,这是大家现在所在位置——图文信息中心。后面有沙盘大家到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我校全貌。正面立柱上盘旋的50根钢管是为我校点燃的50支生日蜡烛,同时寓意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大人的奉献精神。右面展板展示的是我校的校标、校训、校歌,它们集中体现了我校的深厚文化底蕴、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今天的校标的确立经历了五次的更新,逐步完善、成熟。这是初创时期的校标,这是一只飞翔的燕子,这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是一座挺拔秀丽的山峰,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也似一个大大的“人”字,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还似“一本打开的书”,寓意“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今天校训的确立也历经两次的提炼,从“唯实”到“勤奋 求实 文明 创新”到今天的“砺学砺行 唯实唯新”。校歌“我们为精神家园守望”是由梅新林书记作词,孟卫东作曲的。正面展板上的学校形象墙与烛光曲遥相呼应,展示我校整体形象。 从这里,我们步入历史通道。您看到的这些图片展示了历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关怀。这边的是我校的五十年简史,五十年来我校从创立到1985年更名浙江师范大学期间经历了“迁、分、停、合”的曲折历程,这在浙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堪称少见。这是我校的院系科沿革表,简洁地反映了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从初创时的5个科发展到今天的19个学院62个专业。 从这里开始的“历史沿革图”分“初创、南迁、重建、更名、突破、拓展、转型”七个阶段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的50年风雨办学历程。?1956年创立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所白手起家的高等院校——杭州师范专科学校。说到白手起家有中文系首位副主任、学校最年长的教授戴林湮先生的画为证,这是50年校庆时戴老回忆当时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的老校门所做的。这张是首届毕业生的毕业文凭,那边橱柜真有实物展出,等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全部改招本科生。1960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刊。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新成立的浙江师范学院属省直属院校,是当时全省唯一一所高等师范院校。那边墙上挂着的巨幅照片就是浙江师范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马上大家过去时可以仔细看一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1965年我校南迁金华,即现校址。南迁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文革后学校办学进一步受阻。1970年学校一分为三,被迫撤销停办,全体人员、设备调配给金华、丽水、台州三地。?文革后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在废墟上重建。1974年原分三地的教职员工陆续回校,学校恢复重建。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2年浙师院金华分校、金华二中相继并入我校成为专科部和附中。在这一阶段学校秩序迅速恢复正常,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85年学校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确立“唯实”校训,同年,提出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摆脱“纯师范性”束缚,学校从全封闭型向半开放型高师办学转变。?乘着“南巡”的春风,在国家大环境的促进下我校人思改革、谋发展,主要取得了5个方面的突破:纯师范性的突破,兴建、改建一批非师范专业;硕士点零的突破,1993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学科零的突破,1995年现当代文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学校或省“文明校园”称号;同年,学校新建27000多平米教工宿舍,解 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学校在稳定的基础上谋求更新更大的发展。1999年在第五届教代会,确定“提高”是学校新一轮创业的核心,并审议通过《浙江师范大学2001——2005发展规划纲要》,学校先后实施两期新征土地1700多亩。2001年全校本专科在校生达13270人,跨入“万人大学”行列。今天我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5026人,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1136人,长短期留学生893人。1999——2000年学校进行了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体制改革,建立学院制、教师聘任制、全员聘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后勤社会化制度,同时在全省高校率先推行比较彻底的学分制教学改革。学校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用力度,2000年中科院院士万惠霖、工程院院士陈火旺加盟我校。1999年创“行知学院”,2000年建“初阳学院”。在这一阶段期间,浙江财经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铁路司机学校2000、2001、2004相继并入我校。?2003年在校第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思想。至2006,即校庆50周年我们已完成第一步战略思想,成功由传统师范大学问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转型。至2020年,我们将与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力争成为一所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经历了50多年沧桑变化的我校正逐步走向辉煌,这一切一切的成绩都是在师大历任的领导班子的英明领导下和全体师大人艰苦奋斗中取得的。正面展板上就是引领师大人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历任领导班子。这些是我校历任书记、校长;这幅是现任领导班子的合影;这些是1988年至今的历任校党政领导的合影。 从这里我们步入成就厅。这幅展板是对奋斗在我校教学、科研一线的师资力量的简介。这幅是1985——2005年教授、博士人数增长图这两幅是截至06年6月我校专任教师结构和学位结构示意图。据最新数据统计我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083人,专任教师1308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282人,副高职称教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0余人。从这块展板开始介绍我校的高层次人才体系: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龚昌德)、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万惠霖院士2000年起受聘我校生命与化学科学学院院长兼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金国藩院士2001年起受聘我校信息光学研究所所长;李邦河院士2002年起受聘我校数学研究所所长。这两位是我校双聘教授:章培恒教授是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2001年起受聘我校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郑杭生2006年受聘我校双聘教授。截至今年,我校双聘教授已增至5名。这位是我校省特聘教授朱卫东,现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我校现有省特聘教授5人。这些是我校的校特聘教授12人。现在我们已有校聘教授29名。这是2005年受聘我校的尖峰学者周小平,尖峰团队动力系统学术团队。这些是我校省“1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3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5人。并有一批教师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教学科研和综合类奖项、政府特殊津贴、曾宪梓奖等。 看完这些请看看您左手边展示的我校的学科建设成果,我校推行“积木成林,推优扶新”的思想,从2000——2005年科研工作发展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校从开始的一点一滴,到现在已硕果累累。我校有省重点学科16个,其中A类8个B类8个。这些是学科的具体介绍。 正面展示的是我校的四大特色研究:儿童文学、教育技术学、非洲教育、中国农村问题研究。其中儿童文学学科是在我国高等院校同类学科中成立最早、师资力量最雄厚、研究成果最突出、人才培养最具成效的。该学科汇集了蒋风、韦苇、方卫平、周晓波、张嘉骅等众多国内儿童文学界的重要学者,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外广有影响力的学术群体。其中蒋风教授是“国际格林奖”唯一的中国大陆评委。那边展橱中有他在2006年于第二次世界儿童文学大会上获得的功劳牌。今年第13届国际格林奖揭晓,蒋风教授在连续两届获该奖项提名 后,问鼎国际格林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6年成立国内高校首个儿童文化研究院。2010年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在我校召开。 育技术学创建于1978年,是国内首批招生的院校之一,该学科是A类省级重点学科。教 其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 非洲教育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专门从事非洲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聘请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路庭恩教授为中心顾问。非洲史研究领域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中国非洲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对非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非洲建立汉语教学中心(现为孔子学院),2001年开始承担教育部援非培训项目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援外基地,2003成立非洲教育研究中心,2006年承办首届“中非大学校长论坛”,2007年非洲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2009年成立国内首个“中非合作论坛研究中心”,研究院现已成为外交部、教育部处理对非事务的重要资讯机构。 2009年我校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当选“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之一。 今年 10月29日,国内首个非洲博物馆在我校非洲研究院正式开馆,首部非洲艺术研究领域专著《非洲艺术研究》首发,11月28日中国高校首个涉非教学机构中非商学院在我校正式成立,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任学院院长,我校非洲研究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地。 农村问题研究主要有四个方向,《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对我校农村问题研究活动、成果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今年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从工商学院分离成立独立的校级研究中心。 这边是落户我校的五大科研基地:省重中之重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该学科是我省首批20个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是催化新材料与绿色化工技术、纳米电化学、无机材料与晶体工程等。万惠霖院士任所长,朱伟东教授任副所长,钟依钧教授是学科带头人。我校现又增加了两门省重中之重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作物病害防控。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等教育学,该基地在国外高等教育理论介绍、高等教育评论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这是徐辉教授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做专题报告,,这档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基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取得全省领先,全国先进地位,其中我们刚了解的儿童文学研究更是全国领先,并在国际儿童文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两浙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研究也取得全国领先地位。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是我校新增的另一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是梅新林教授,这些是该基地获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奖以及代表性在研项目。今年,我校非洲研究中心新增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全省共有2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至此,我校成为省内除浙大外唯一一所有2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高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2006年由省文化厅设立的三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基地主要设置民间造型艺术、民间音乐与表演艺术、民间文化等3个研究方向。其中民间文 化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和先进地位。在此之外还增加了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和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这里请稍停您的脚步,我们右边的如山状的书架是我们的师大文库,展示现任教职工和校友所捐赠的专著,共1179本,还在陆续收集中。这些师大人智慧的结晶将是我们的傲世典藏。中间圆形展台上的八块展板展示了我校八大重要科研成果。左边展板展示的是我校半个世纪薪火相传,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底蕴,科学品格和教育传统,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大家可以根据兴趣仔细参观。 《红楼梦哲学精神》获得浙江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对长期纷争不断的红楼梦主题之谜进行了新的解说,是红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阐释著作。《现代汉语与当代文学》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该书的特色是提出“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这一命题。《语感论》的作者高玉教授,王尚文教授因此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誉为语文教育家与语文教改的先行者,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引领者。《东方之子》栏目曾对他进行专题采访。《国外大学教学与教改译丛》由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徐辉教授主编,该丛书题材涉及大学教学与教改的方方面面,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美育论》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它是现代美学与现代教育学的交叉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美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特有的“感性教育功能”。《吕祖谦全集》是浙江文化工程的重大项目,共24册,是浙江文化工程的首批重要成果,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社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精品图书。《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获得浙江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便携式警用滚动指纹采集处理机及系统研制”获得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部分已进行推广并投入市场运作,用户反应良好。 从这幅地图上您可以看到我校的本科招生点分布16个省市。这幅示意图展示了2000——2005年五年来我校学生人数的变化。下面是我校教学条件简介:我校现有拥有实验室48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实验室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3亿元。拥有三个时代的图书馆:老图书馆、邵逸夫图书馆、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现有纸质图书310余万册、电子图书205万余种。现有运动场馆总面积128253平方米,还有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攀岩场地。 现有师范专这些是我校的课程介绍:我校现有62个专业,非师范专业已经超过师范专业,业25个,非师范专业37个。我校现已形成由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学校资助的院级重点建设课程构成的四级课程体系。现有国家就精品课程3个,省级精品课程40个和一个教育部精品课程。这三幅图是我校教改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果。我校秉承“自主•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课堂”联动打破人才成长的界限,以“三个平台”并举打破人才培养的目标单一壁垒。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 我校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学校师生员工文艺建设。我校现有校级社团51个,院级社团155个。2006年我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这些是我校的特色教育文化活动。这是我校的实习基地分布示意图。连续8年的“生存之旅”是我校 特有的社会实践方式,即用50元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15天,凭自己的劳动挣钱,尽量节省开支,最后把所剩的钱全部捐给当地福利机构。这是社会对我校“生存之旅”的关注报道。 从这块展板开始介绍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今天我校共有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和研究生教育体系。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3年被批准为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自主招生单位之一。已招收七届共2100多名学生。2006年,被授权为农村教育硕士的主要培养学校。2003年开始就被批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单位。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成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中心成立。去年,我校喜获应用心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软件工程领域)、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学位授予权点。至此,我校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 这是我校部分优秀班级和优秀学子的介绍:我校先后有6个班级获得过“全国先进班 2006年初阳学院综合文科022班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个先集体”荣誉称号, 进班集体标兵之一,这是我校50年办学史上的第一也是当年浙江省高校班集体中的唯一。 这边上来是观景台,正对面的就是尖峰山,明代进士杜桓,在《金华十咏》第一首《芙蓉晴翠》中写道,“长山直下小尖峰,一朵芙蓉植半空;雨霁袭衣岚气湿,春深照眼翠光浓”, 所以,芙蓉峰,民间就称为尖峰山。那条就是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南的这片空地是我校的三期征地。在2010年3月11日设立浙江师范大学“共青林”, 旨在践行低碳生活理念,进一步弘扬爱绿崇绿造绿护绿的生态文化,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这面是我们的校友墙。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我校真可谓为国植贤五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50年共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他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最多的还是成为教育战线的骨干。目前,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中的45%是我校校友。 现在我们已来到校史馆的第五个展区:时空通道。右边是校庆长廊,展墙和展橱中展示的是从一周年校庆到五十年校庆的图片和纪念品。左边,为您展示我校面向世界办学情况。从1985年我校开浙江高师院校聘外籍教师先河,1987年获招收短期留学生资格,1997年获招收长期留学生资格,1995年向国外派遣留学生,2004年获得自费留学中介机构资格到今天先后与5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20个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1996年受国家教委委托我校在喀麦隆建立了汉语培训中心,迄今已向中心派遣了5批共9位教师,共计培训各类学生和政府官员600余人次,学员遍及非洲10个国家,2004年获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资格,长期承担我国教育援非高层培训工作,2007年11月在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升格成立孔子学院。同年,在乌克兰卢甘斯克大学也建立了孔子学院。2004年我校成为教育部的四个教育援外基地之一。2003年4月我校成立了国内首家非洲教育研究中心,2007年成立非洲研究院。这是我校与世界各国合作院校的分布示意图。这些是我校与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学院的合作交流图片。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学术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力度,1999年至今共派出各类团组280余批次。来访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999年至今,我校已接待短期 来访、学术交流人员共550余人次,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我校进一步加大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吸引了许多国外、境外高水平的学者,专家来校长期或短期工作。1999年至今,共引进专家、教师190余人,至今已有六人获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西湖友谊奖”。 这是我校的沙盘,它全面具体、形象可感的展示了我校全貌。经过一、二、三期陆续的新征用地我校的面貌已有了全新的改变,占地3011.17亩,建筑物总面积达98.4661余万平方米,共有师生员工3万余人。 这面展板展示我校面向未来,乘着新世纪的春风,紧抓时代新机遇,扬帆奋进,朝着总体目标,通过四大核心战略,面向新的辉煌。 今天的参观到此就告以段落了,谢谢大家的光临。希望我的介绍有助您更进一步地了解我校。其实这短短几十分钟的介绍只是将我校五十年发展洪流的大致脉络和半世纪辉煌业绩的点滴硕果展示给了大家,还有许多不到之处,敬请原谅。如有机会,希望再次光临时,能更详尽的为您展示我校历史、成就。
本文档为【校史馆解说词.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