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

[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1(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着。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间的斗争或互助关系,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竞争和协作等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例如动物的保护色,即指生物具有与环境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拟态是指动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

[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
[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1(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着。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间的斗争或互助关系,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竞争和协作等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例如动物的保护色,即指生物具有与环境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拟态是指动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3(认识实验常用器材,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使用要点: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p”所成的像是“d”;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光线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视野变小,物体体积增大,视野光线变暗。 4(科学探究三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的过程及结果。科学探究往往要经历五个基本步骤:通过详实的观察提出问题,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最后得出结论。 5(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成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 6(常见生态系统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7(生物圈: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环境的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1公里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23公里的高度。 第二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为主要供能物质。 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中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3(人体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如下:、 唾液 胰液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肠液 胃液、胰液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蛋白质 氨基酸 肠液 胆汁、胰液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进人淋巴循环系统 肠液 4(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各条食物链共同形成的体现复杂营养关系的网状结构就是食物网。 5(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下: 光(条件) 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叶绿体(场所) (原 料) (产 物) 6(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氧气 水+二氧化碳+能量 7(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所需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水分则由低浓度的溶液(土壤溶液)流向高浓度的溶液(根毛细胞)。 8(植物的根尖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场所。 9(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0(人体呼吸运动中各方面的变化是:吸气时,肋骨上举,膈下降,胸廓容积扩大;呼气时,肋骨下降,膈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第3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 1(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后,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植物细胞相比于动物细胞所特有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细胞中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果汁——液泡中的细胞液。 3(多细胞生物的生长过程是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变大来实现的,即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两个过程。细胞分化: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差异,并且分别执行着不同的功能。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组织。 4(植物体具有五大组织,即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基本组织。 5(器官是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顺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为生殖器官。 6(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颅腔和体腔;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内有胃、肝、小肠、大肠、肾等器官。 7(动物体具有四大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8(系统是由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人体具有八大系统。各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9(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组成的结构组成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0(在生物圈中,有些生物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我们把这一类生物称之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等。它们能独立进行运动、呼吸、消化、生殖等多项生命活动。 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但没有叶绿体,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没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这个过程叫做发酵。 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趋利避害。 1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净、2滴、3取、4浸、5展、6盖、7染。 第4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1(自然界中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中,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叫做被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的叫做裸子植物。 花的结构: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雄蕊包括花药、花丝两部分。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子房内含有胚珠,外为子房壁。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不结种子,都用孢子繁殖,叫做孢子植物。蕨类植物成熟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蕨类植物一般没有地上茎,具有根、茎、叶。苔藓植物矮小,没有根,有茎、叶。 3(家兔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体腔被膈分为胸腔和腹腔。用肺呼吸。家兔消化管很长、盲肠粗大等特征都与它的植食性相适应。 4(胚胎在子宫里发育成胎儿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 5(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躯干和尾部覆盖着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身体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在水中不易被敌害发现;身体体表有侧线;运动器官是鳍;呼吸器官是鳃。 6(藻类植物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部分藻类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急剧繁殖或大量聚集会导致“赤潮”和“水华”。 7(家鸽是鸟类,它具有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很薄,胸肌发达,可以驱动双翼;血液循环系统发达,体温恒定;气囊内可贮存大量空气,以协助呼吸,又可散发体内的热量;消化系统发达,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8(蝗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外具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听器和气门。 9(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的刚毛运动,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来呼吸,有脑和神经,因而对外界的刺激较灵敏、准确。 10(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1(生物的学名是用拉丁文表示的,用双名法命名: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 12(生物分类体系有七个阶层:界、门、纲、目、科、属、种。 13(动物二大类: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4(植物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 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其组成如下: 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 血液循环系统 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 心脏——由四个腔组成 血液----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血液的分层现象(在血液中加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血浆(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大量的水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 红细胞(下层,红色,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 输氧的功能) 血细 白细胞(有细胞核,包围、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胞 两层交界处, 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止血和凝血) 白色物质 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 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并通过心脏连在一起。其循环途径如下: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压: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 3(血液在血管与心脏之间的流动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而它在三种血管之间的流向则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AB0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0型。 5(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尿液、汗液、呼吸 6(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组成如下: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肾小管 7(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 2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送回血液,其它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等) 尿液的排出: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8(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部分。 9(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是指能传导的兴奋。 细胞体 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10(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大脑-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 脑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肾单位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生命中枢”,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 肾单位 神经系统基本的生命活动 脊髓 肾单位 肾单位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肾单位 脊神经 肾单位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肾单位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2(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的反射,如吮吸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发射;条件反 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高级反射,如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13(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过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 ?视神经(传导)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14(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廓收集?外耳道?鼓膜(振动) ?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15(生命活动不仅仅靠神经系统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16(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以及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它们分别可以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激素,以及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17(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成年人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甲状腺肿大 胰岛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糖在体内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糖尿病 18(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 骨骼 骨连结 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 活动的连结(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骨骼肌 骨的基本结构: 骨膜: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和成骨细胞(骨 的生长和再生) 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 骨质 骨松质(长骨两端部分,呈蜂窝状) 骨髓: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19(动物的行为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分类: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母鸡孵小鸡;动物的吮吸行为;蜘蛛织网。后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关键词——“模仿”“训练”;马戏团小狗会“算”算术;黑猩猩摘取食物;“尝试与错误”(蚯蚓走迷宫)。 20(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保卫细胞为半月形。 2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料燃烧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场所),利用光能(条件),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产物)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第六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1(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由睾丸产生;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由卵巢产生。精子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会形成受精卵,并移动到子宫内膜发育成胚胎。成熟的胎儿连着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就是分娩。 2(哺乳动物发育的两个阶段: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人体的发育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等几个阶段。 4(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进人青春期后,由性激素造成的性别上的其他 差别称为第二性征。遗精和月经是男性和女性最明显的第二性征。 5(青春期的生理特点表现在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性发育等方面。 6(体外受精的动物有鱼类和两栖类等;体内受精的动物有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 7(卵生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胎生动物为哺乳动物。 8(克隆就是指生物的无性生殖。动物的克隆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直接由一个动物细胞产生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动物后代。 9(鸟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盘等部分组成。 10(青蛙的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1(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1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 13(植物的有性生殖: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 雄蕊:花药、花丝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会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的胚珠。 胚珠里有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里的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种现象,叫做双受精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果实 胚 珠 种子 (受精卵 胚 受精极核 胚乳) 14(植物依靠根、茎、叶这类营养器官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15(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 16(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发育成根。种子萌发时如果子叶出土,在播种时,种子应该播得浅些。植物的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来的。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生长点促进芽轴伸长,芽轴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17(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18(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稳定不变的染色体。 19(染色体在生物细胞的体细胞中多数是成对出现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上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也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20(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问的传递示意图如下: 父亲体细胞 ?精子 (23对) (23条) ——? 受精卵—?子女 母亲体细胞 ?卵细胞 受精 (23对) 发育 (23对) (23对) (23条)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日都要减少一半。生殖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会分离,基因也随之分离。 21(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 22(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且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23(在相对性状遗传中,表现为显性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表现为隐性的基因组成为dd;基因组成为Dd的,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那种性状会表现出来。 24(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第23对是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25(女性的染色体为44+XX,卵细胞内染色体为22+X;男性的染色体为44+XY,精子内染色体为22+X或22+Y。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主要取决于精子内性染色体的种类。 26(遗传病: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等。 2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使后代增加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后代婴儿的死亡率也增高。 28(生物发生的变异有的是可遗传的变异,有的是不能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也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能遗传的有利变异,能使生物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 29(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人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人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 30(原始大气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但是没有氧气。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然后出现了原始生命。 31(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新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32(生物的进化规律:现代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3(人工选择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3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5(类人猿是指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这类与人类的形态、结构相似,亲缘关系很近的哺乳动物。人类与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36(人类的进化: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工具的使用和制作促进了大脑的发达;在群居的劳动和活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 第七单元环境与健康 1(病原体:环境中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由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 3(抗体:病原体进人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4(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保护性反应,它能维持人体内部生理活动的稳定。 5(疫苗: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将疫苗接种进人体后(人在不发病的状况下,可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使人不再患由这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计划免疫:即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这些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 6(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病毒投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组成。 7(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8(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9(血吸虫的传播途径: 成虫(在动物体内) 虫卵(排出体外) 经感 皮染 肤 尾蚴 毛蚴(在水中) 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 10(艾滋病(MDS)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为艾滋病病毒(HIV)。 1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杜会适应能力良好;中 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拥有愉快的心情。 12(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3(现代生话中健康生活所需注意的是: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现代生活方式等。 14(计算成年人体重指数(BMI)的公式: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15(懂得医学常识:学会拨打“l20”急救电话,学会紧急止血法,学会安全用药。
本文档为【[初二理化生]生物会考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0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