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举报
开通vip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承》2010年第8期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 ?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鑫 [摘要]儒家文化的“成人之道”不仅注重内外兼修,全面发展,而且还强调个人的价值要体现在对集体、社会的贡献中。汲 取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并加以运用,有助于加强道德建设,强化人的奉献意识,提升人的进取精神,增强人的集体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人的全面发展 儒家文化发轫于春秋时期,是孔子通过总结历史文化,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承》2010年第8期 汲取儒家文化精髓 ?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鑫 [摘要]儒家文化的“成人之道”不仅注重内外兼修,全面发展,而且还强调个人的价值要体现在对集体、社会的贡献中。汲 取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并加以运用,有助于加强道德建设,强化人的奉献意识,提升人的进取精神,增强人的集体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人的全面发展 儒家文化发轫于春秋时期,是孔子通过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历史文化,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儒家文化中人的发 1 展,就是儒家所说的“成人之道”。这种“成人之道”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流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其理论观点精芜杂糅,瑕瑜并见,既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汲取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中的精髓,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的发展的目标———成圣 儒家人的发展所关注的就是人在宇宙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儒家的人生观认为,人应追求现实的人生目标,从现实的人生态度出发,探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问题。在儒家的文化意识 “圣人”情结。牟宗三在《成人与成圣》中中,始终凝结着浓厚的 指出:“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理想境界是圣人的境界。”儒家 贤人、君子、仁人志士等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个包括圣人、 在儒家看来,黄帝、尧、舜、禹、汤、文王这些人不同层次的系统。 物,不但创建了丰功伟绩,而且道德高尚,集“内圣”与“外 2 王”于一体,是人伦之至,因而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楷模。人们应该向这些圣人的方向发展,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正道直行,自强不息。 (二)人的发展的模式———“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这是庄子学派用以概括上古文化学术的术语,后来被儒家认同采用,成为儒家表述其文化思想特征的一个基本概念。儒家思想文化,不管是道德哲学,还是政治哲学,都把“内圣外王”作为中心问题,打通伦理与政治的界线,使之融会成为人生哲学。这种伦理政治理论,确认人是道德人,道德内源于心、外推于人。这种内求“圣”以自我超越、外求“王”以实现乐土的人的发展模式就是“内圣外王”的模式。这一模式根源于人的精神层面,落实于社会的物质层面,因而具有由精神及物质的特征。这一模式始于内在的道德修养,终于外在的国家天下,因而具有由内及外的特征;这种模式小至一人一身,大至国家天下,因而具有由小及大的特征;这种模式先己后人,成己成物,修己爱人,按照身、家、国、天下的序列进行,修身是齐家的准备,齐家是治国的准备,治国是平天下的准备。从格物到平天下,是“内圣外王”成人模式的具体实施。 (三)人的发展的途径———“尊德性”和“道问学” 3 《中庸》首先提出“尊德性”和“道问学”的概念:“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和“道问学”实际上正是儒家成人的两种最主要的途径。前者强调的重点是道德品行的修养,后者强调的重点则是经传理论的学习。儒家理想人格的实现是通过内省和学习的途径来达到的。内省指通过积极的内心活动,使道德达到心灵的自觉 即通过“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在化。内省是一种思维过程, 推敲、析虑、感悟中弄清是非和善恶。由于内省主要是为了提 “尊德性”。儒家在其漫长的发高内在的德性修养,宋儒称之为 展历史中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包括立志、自讼、自省、慎独、改过、涵养、养气、尽心、存养、力行等。儒家重视人的立志,志向高远,使人有成圣的坚定 儒家认为还应该重视学习,主要是对信念和明确目标。同时, 儒家典籍的学习,对圣贤行迹的学习。由于求学问主要是为了实现道,所以宋儒称之为“道问学”。孔子重视学习,说自己“十 4 ,不但学习经典礼乐知识,而且还“多能鄙事”,有五而志于学” 学习一些下层民众的生产劳动技术,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人。孟子反对“尽信书”的学习方法,要求人们在“读其书”时须“知 ,对一个人包括前贤做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其世”(四)人的发展的社会期望———德化天下儒家的“德化”思想,是儒家道德理想的一种体现。推行王 贤人和君子的事业。儒者不仅在立身行道,实行仁政是圣人、 事中集中体现了“德治”“德化”,更是把造就更多的圣贤君子作为王道政治的目的之一。在儒家眼中,王道政治是一种公平合理的社会政治,“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孔子就非常推崇尧、舜的德治德化业绩,把尧、舜看作是实行德化政治的楷模人物。他十分重视道德对政治的作用,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也十分推崇王道政治,提出“隆礼尊贤而王”的政治主张。秦汉以后,历代儒家学者都反复倡导王道政治,主张最高统治者应该正心诚意、重义轻利、崇圣尊德、忧恤下民,从而实现理想的社会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二、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的特色 5 (一)重德思想 儒家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德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和修德观,使人们汲汲于道德修养,重视道德生活,重视人的名声节操。重德思想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 [作者简介]冯鑫(1977-),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教师。山东烟台264007。 144 《传承》2010年第8期 量,不仅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更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道德 追求和道德理念,成了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人修身进德,则会受到亲人、族人、乡人、乃至政府的称赞敬仰,给其生活带 来好处;一个人败德污行,则会受到亲人、 族人、乡人、国人的鄙视非难,甚至终生不齿,给其生活带来不利。历史实践证明,当社会舆论对个人道德监控有较强大的力量时,社会道德风气较好;反之则较坏。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公议、品评人物的风气,选官取才以德为先,以人的道德品行作为评价社会角色的首要标准。道德状况关系着一个人的立身从政、命运前途,从而激励人们砥砺名节,加强道德修养。 (二)进取精神 6 刚健进取的精神,一直体现在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中。《周易》中强调“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对 “仁”的追求。孟子慨然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提倡“壮士不忘在沟壑,战士不忘丧其元”的精 神。 孔、孟之后的儒家,无不以淑世利民相期望,并不断丰富完善这种刚健进取的精神气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这种积极人生观的表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儒家以其刚健进取的 精神气质培养人、 期望人、激励人,造就了许多志行高远、胸怀博大、积极进取的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献身精神 儒家的 “入世”人生观,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 7 非一人之天下也”。每个人都有济世利民的义务和责任,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为了济世利民,应有舍我其谁”的坚强信念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为此,儒家积极倡导为天下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孔子讲“杀生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儒家这种强烈的献身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作出巨大牺牲。 (四)群体意识 在儒家的视野中,身如家,家如天下,家、 国具有同构的性质:修身是为了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修齐治平,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把人看作是处于一定的 社会伦理关系中的人,因而人是家庭、 家族、国家、天下的人,即处于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中的人,人应该在家庭、 家族、国家、天下等集体范围内发展自身,完善自身。与此相联系,儒家特别强调人的群体意识,要求人用广博的胸怀对待现实社会,达 则兼济天下,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这与其追求 “立德”“立言”立功”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儒家追求的大一统现实要求,就是以“天下一家”“天下为公”“民胞物与”为其 8 价值指归的。这些都容易使人际关系和谐,使民众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比较牢固的群体意识。 三、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目标和归宿,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然而,当前在人的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借鉴儒家文化中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优良传 统和做法,对纠正这些不良倾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德性的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的社会属性使人的德 化成为必然” 。因此,我们应当很好地学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汲取其重视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修养、道德践履的做法,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视道德的精神氛围,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唤起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认识,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遵守道德规范,维护道德尊严,使之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在实践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通过道德内化,把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凝结为个人 9 内在的自觉的品行,培育新时期德性的人。 (二)培育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一些人付出牺牲和奉献的前提 下实现的,因而离不开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人。 大力弘扬儒家人的发展中的奉献精神,借鉴其德化方式,强化人们的奉献意 识,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要强化人的奉献意识,首先要营造奉献光荣的社会氛围,其次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这些措施,创造条件,开展活动,以奉献为莫大光荣,大力倡导积极奉献的社会风气,既使奉献意识深入人心,又使之见诸人的行动,并使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形成激励机制。通过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激励机制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的人。 (三)培育具有进取精神的人 儒家富有忧患意识,具有立志高远、 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主张人以积极进取的姿态主动寻求自身的发展。当前,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这种优良传统,采取有效措施,大 力提升人的进取精神,培育积极进取的人。首先,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了解中国当代国情、市 10 场经济运行规 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通过系统的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优良传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志向。再次,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健康 向上、奋发有为的风气。通过有效措施,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培养刚健进取的人。 (四)培育具有集体观念的人 积极弘扬和借鉴儒家时刻心系天下、视国如家的优良传统,通过正确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唤醒人的忧患意识,激发人的爱国热情,增强人的集体主义意识,筑牢道德防线,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不良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和侵蚀。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强化集体主义原则导向。要广泛,就要在全国范围宣传推广集体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逐渐培养造就基 于集体主义原则的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要深入,就是通过宣传教育,使集体主义真正深入人心,从自发变为自觉。要持久,就是要使集体主义导向持之以恒,成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集体主义精神成为人们生活和道德建设中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1 [1]许凌云,许强.中国儒学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3]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 [4]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5]王双桥.人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实习编辑:陈彧) 145 “““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2
本文档为【汲取儒家文化精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