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 ,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 。(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 ,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 。(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 和 。(2分) 二、简答题(10分)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笔者曾化用陶渊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的名言,对学生说:“语文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借此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隐性”增长的特点,这个隐性增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可是,不少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积累,认识不到积累的重要性。他们或轻视积累,或浅尝辄止。还有许多学生对积累的认识肤浅简单,认为积累不过是记住几个词句而已。甚至一提到积累,有人就想到了死记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了书袋子和书呆子。好像强调了积累,就会磨灭了学生的灵性和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论。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谈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共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积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浚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如果不积累字、词,我们就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积累句、段、篇,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就可能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反过来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同一段文字,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异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学生通过感悟不仅能沉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 1 之有内容,言之有思想,感悟和情感是我们在阅读或观察时,因思考的参与并过滤而获得的。 三、积累的途径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积累,就会有收获。积累的途径,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条: 1(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 从教材、名著、报刊中积累,是积累中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根本,它囊括了不同时代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报刊则是当今社会社会风云、人生百态的反映。从教材、名著、报刊中,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既可以积累字、词、句、段、篇,把它们摘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积累语感,还可以积累感悟或情感。例如读了一段或一篇好文章,文字触动了心灵,让我们心里有了感慨,然后我们把自己的思想火花、灵魂的触动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有了思想感悟的积累,这是积累的丰厚收获。 2(从生活中积累 从生活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场所、不同事情去积累。我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媒体去积累,可以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去积累,还可以在各种生活体验中去积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去积累。例如,大街上,你看到一位少先队员扶着盲人走过马路;校园中,你看到一位同学随手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寒风中,你看到母亲倚门而望,等待着上晚学的你的归来,母亲瘦弱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会有一丝震动,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真善美,生活中到处都洋溢着一种爱,把你的这份感动、瞬间的领悟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这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最好财富。 3(从大自然中积累 从大自然中积累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途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大自然就像一位智慧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人类应如何去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领悟,就会获得许多生活的道理,积累许多生存的智慧。例如,春寒料峭,我们来到广袤的原野,突然发现一株新绿顽强地冲破压迫它的土块,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的时候,我们难道不为这弱小的生命如此顽强而受到震撼吗,我们能不为生命力如此强大而感动吗,金秋时节,我们来到或平原,或山冈,来饱览生命辉煌的时候,忽然一片黄叶从我们的眼前飘然而逝,此情此景,我们定会感慨:茫茫宇宙中,生命原来是如此短暂而脆弱~进而生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柔情,大自然的朝暾夕照,月盈月亏、风雨雷电等等,都会触发我们丰富的联想,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悟,我们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一笔丰厚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我们的灵魂就会变得高尚起来,我们的情感会变得丰富起来,我们的思想会变得深刻起来,我们的生命会变得充实而昂扬。 四、积累的方法 正如语文学习有积累之法一样,积累也有方法。掌握了积累的方法,我们积累时才会事半功倍。 1(做有心人 俗话说,“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一个学习上的和生活上的有心人,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保证。生活中虽然处处有语文,但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有心人,而是一个学习的懒汉、生活的局外人,那么即使面对生活中铺天盖地而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也会无动于衷。就像一个懒汉,即使走进一座金矿,面对遍地的黄金,也会熟视无睹一样。做有心人,就是要时时处处留心生活,多观察,多思考,披沙拣金,让积累的囊中充实。 2(要做到“勤” “勤”是积累的重要方法,俗话说:“人勤地不懒”。一个农民,勤劳就能致富;一个学生,勤奋就可能成才,我们不仅要做到“手勤”,多记多写;还要做到“嘴勤”,多问多读多说;做到“耳勤”,多听;做到“脑勤”,多思多悟。“勤”,能让一片荒地长出粮食;“勤”,也能让语文学习积累的天地结出硕果。 3(要做到“恒” “恒”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是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其中就包含着“恒”的道理。“荀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说的就是“恒”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积累时“恒”显得尤为重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怕一天积累一点,日积月累,数量一定不会少,那种“一暴十寒”的积累,定会是囊中羞涩,竹篮打水 2 一场空。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没有止境,积累也没有止境。我们一定要勤积累,多积累,让丰厚的积累来增加我们的语文素养,形成我们的语文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 、 、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 、说、 、写 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 、 和 。 4、1903年颁行的《 》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 和 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 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 。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 、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 、 、立意、 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 、说明文、 。 12、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C】 A(莱茵 B(布鲁纳 C(杜威 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布鲁姆 D(布鲁纳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A】 A(视觉型媒体 B(听觉型媒体 C(视听型媒体 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B 】 A(钱梦龙 B(李吉林 C(魏书生 D(于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C 2( B 3( A 4( A 5( C 6( D 7( C 8( A 9( C l0(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品德素质、才智素质 2、听、读、 3、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 4、《奏定学堂 章程 公司章程范本下载项目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 》 5、重道轻文、文道分离 6、思维能力 7、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精要 9、审题、开源、谋篇 10、制约性、瞬逝性、 11、记叙文、论说文。 12、人物、情节、环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 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 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3 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基础工具性 ?思想教育性 ?社会实践性 ?文学性 ?知识性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说明教学内容。 ?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规定了基本篇目 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 ?研究结构 ?把握线索 ?概括主题 ?语言训练 ?读写结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1、中学语文教学阀是研究中学语文实践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必修课。 2、《红领巾》教学法:是1953年北京师大苍岑教授接受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建议,在师大附中指导实习生试教《红领巾》(小说)注重用谈话法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指出朗读,复述,分析课文是语文课的主要因素,不能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改进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 4、理论性,把语文教学一切现象作为研究的客体,揭示其内在规律获得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普遍法则。 5、实践性,表现在从生动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探源穷理进行科学抽象,做出理论的概括,同时把科学抽象出的理论,有用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并受其验证。 6、综合性,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与多种学科有这血缘关系,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都是相关的基础学科,他拥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科学基础,但它们都指统摄与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加。 7、性: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与多种学科有着血缘关系,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都是相关的基础学科,它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科学基础,但是它们都,只统摄于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加。 8、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以一定的语文知识武装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品质,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的过程。 9、过程: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种因素而统一以展的过程。 10、讲授法是教师以口述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是传统教学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它的最大价值在 4 于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情感信息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积极,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体开展语文教学,往往能够促使语文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法效果。 12语文学法指导是:要求教师按照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指导学生了解学习心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技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的体现,语文学习兴趣是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 14、语文学习理论是指导学生迅速,高效地学习语文理论依据,也为教师成功地教学提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参考。正确掌握语文学习理论不仅有利于促进语文学过程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5、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源”。 16、阅读能力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根据对阅读过程的纵向考察,阅读能力是由认读、理解,鉴赏,活用四种基本能力构成。 17、文学作品教学: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类文体的教学,文学作品的教学,除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服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外,还应重视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 18、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又是一种意蕴丰厚,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 19、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兼容文字,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因素,具有多种艺术相交叉,互为渗透的多重性特证。 20、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而言的,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语言为基础,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古代那书面语言。 21、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一旦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形象力的主要途径。 22、听话能力是指一切语言的听知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不但能更直接的,更广泛地吸收信息获得知识,开拓事业,更能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23、口头辩论是一种高级的话语训练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座谈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4、思想品德教育,简称为德育。德育的内涵和实质,及时把统治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立场,态度及道德规范,通过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活动。 25、政治素质是指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信念。 26、理解能力,是指读者把感知的阅读材料联系起来,运用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领悟并把握基本质含义的能力。 27、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思维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以及审美价值等进行鉴别欣赏个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能力。 28、活用能力,就是指读者能够把通过阅读理解,鉴赏而储存起来的各种知识和信息,根据需要灵活提取使用的能力。 29、导读法是教师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诱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自读能力,并养成自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30、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31、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影像等手段,展现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题材。 32、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物,事理的文章,它或对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构造,关系,成因,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让人又所“知”。 33、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推理来阐明道理,揭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章体裁。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容的说理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论辩性三个方面。 34、语文素质,是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地能力,提高文言素质与开发学生智力是相互依存地辨证统一 5 体,学生语文素质地培养,不是纯粹讲授,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听说读写语文技法,而是把观察,想象思维同理解,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地能力。 35、想象力是在客观事物地影响下,在言语地调节下,人脑中已有地表象经过构造和组合,而产生新表象地心理能力。 36、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地审美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地创造,树立正确地审美观点,培养健康地审美情趣,形成崇高地审美理想。 37、语文美育地过程,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活动相统一地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地过程中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地审美实践活动。 38、审美鉴赏是人对审美对象地鉴别,欣赏和评价,它要求区别审美对象地性质,类型,形态和价值。 语文教学法案设计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语文教学地规律和原则,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制订地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简答题一、实践性,语文教学法理论就是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和提升。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自觉中的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要选用典型的丰富的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示例,应征语文教学法理论也可选用适量的反面经验示例引起警示。加深对理论和法则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要将语文教学法原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探索这些原理的途径和方法,如开展语文教学小品活动,微格教学训练,试讲活动等,在实践研究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法理论,培养语文教学能力。 再次,要在实践中,对观察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表现,利用见习,实习和课余节假日到中学进行调查,访问,观摩和观看优秀教学录象片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对接触实际,对组织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不断领悟熟悉语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 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光荣感和责任心。 三、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象: 中学语文教学法以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现象为学科研究对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以展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四、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基础。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以下几种: 1、观察调查法(可分为:自然观察调查法;系统观察调查法;控制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3、历史文献法;4、经验总结法。 五、语文学科性质解放前的论争主要有: 语文有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等之争。 六、语文学科性质解放后的论争主要有: 一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二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七、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说明;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多质性的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同时也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蝗认识不断深化。 八、语文学科的特征:一是符号性;二是民族性。 九、根据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特征的理解,一些语言学家认为符号学要建立三个分支; 一是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二是语义学,研究符号学与他所指的对象关系; 6 三是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 十、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各不相同的东西,各有自己的结构原理和发展规律,甚至说语言是对思维的一种干扰, 思维可以脱离语言赤裸裸地单独存在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维先于语言。 第三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辩证的关系。 1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人类交际的需要。 二、要认识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三、要充分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 12、语文是传递文化最重要的工具,它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面上得到阐释。 一语文是记载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二语文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三语文是学习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13、克服对“人文性”的偏见和误解,重建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一、有的过分强化非理性精神,以之取代人文精神。 二、有的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伦理精神。 三有的以为人文精神就是文人精神。 14、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又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文化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文化指的是人类全部的创造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第二个层面:文化指的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创造物,其中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 第三个层面:文化表现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在此层面,文化作为匡正人类行为的内在整合力量,它是人的自由 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 15、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 二、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作用。 三、有助于教学法效果的评价。 16、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 二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 三语文科学性质与语文教学目标。 四学生身心发展屯语文教学目标。 17、目前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确立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二、依据语文学科任务及知能体系编制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三、依据素质教育理论构建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18、现以大陆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台湾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纲要》为例,比较和 分析三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异同: 一、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均由初中及高中两段组成,表述明确,层级分明,但分级教学目标阐述详略不一。 二、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较为相似,大致分语文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和思想道德四个方面。但大陆语文教学目标体 系相对完备。 三、听、说、读、写构成了语文能力目标基础,但重点和要求不尽一致。 四、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思想道德目标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内涵差异较大。 19、语文教学目标经过分级分类,合理安排之后,要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还需求质定量具体落实。 7 一要具体,准确地设定语文教学目标。 二对一些语文教学目标应加以量化。 三对目标实施控制及检测。 20、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一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 二调整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 三增设“教学评诂”与“教学设备”的内容。 四取消基本篇目,规定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21、新大纲提出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是对语文教学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前语文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 必须认真研究,落实在行动上。 一、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重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三、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究。 22、台湾国民,中学的国文教学目标有五项。 一、指导学生在国文学习中,继续国民小学的教育,增进生活经验,启发思辨能力养成伦理观念激发爱国思想,弘 扬中华民族文化。 二、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培养听话与说话的能力与态度。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了中国语文的特质,培养阅读能力及写作技巧,培养其欣赏文学的作品兴趣及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读物”培养欣赏文学的作品兴趣及能力。 五、指导学生明了汉字的结构,以正确的执笔姿势及运笔方法使用毛笔写楷书与行书。 23、当代语文教材,初中课本《编辑大意》对教学内容有如下提示: 一、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改称“语文”。 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语文科中更显得重要。 三、选文要内容充实,思想正确,同时也要注意文字跟口语一致,真实而生动。 四、利用课本进行听、说、读、写四项作业训练课后有注释和提要,语法,作法相机进行。 24、高中语文教材。 一、立足人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突出文学教育,调整课文比例。 三、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更加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25、语思结合原则的依据: 一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 二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 三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朦胧服务。 26、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 一、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二、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培育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 27、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遵循思维发展规律。 二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 28、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8 一动作思维(直学行动思维)。 二形象思维。 三形式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四辨证思维(辨证逻辑思维)。 29、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 一思维的敏捷性。二、思维的灵活性。 三思维的深刻性。四、思维的独创性。 30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这包括如下几点: 一培养独立性品质。 二培养连动性品质。 三培养多向性品质。 四培养跨越性品质。五、培养综合性品质。 31、语文双基的特点: 一、语文双基的具有稳定性。 二、语文双基的具有普遍性。 三语文双基的具有迁移性。 32、语文双基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的统一性。二、两者的差异性 33、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 一、要组织最化的读写听说训练过程。 二要发挥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 34、文道统一原则的依据。 一、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大纲的规定,必须制定和贯彻本原则。 二、根据教学客体——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三、根据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的特点是决定的。 35、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作用至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编选文质兼美的教材,确保文道统一原则的顺利贯彻。 二、可以正确处理教材中文道不完全统一的各种矛盾。 三、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合乎情理的教学。 总之,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实现文道统一的可能性。 36、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一重道轻文派。 二、重文轻道派。 三文道并重派。 四、文道统一,以文为主。 37、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 一要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三要运用适宜的方法。 38、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一间接性。二、指导性。三、简捷性。 39、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这种“人格的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教化与陶治。 二、体验与唤醒。 9 三、理解与表达。 40、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 一我国古代的教学过程理论。 二、我国近代和现代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学过程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41、《中庸》的五段教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对阅读教学过程有一定借鉴作用,可 作这样一理解。 一要大量阅读文章获得感性认识。 二、要善于从阅读中仔细审察,提出问题。 三、要缜密地思考问题。 四、要在思考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形式作出分析和概括,评价优劣,明辨是非。提高到理性认识。 五、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身体力行进一步课化认识,培养能力。 4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完整教学过程理论和方案,他的四段理论: 一、明了——用讲授予法,直观法分析明了教学内容。 二、联想——用谈话法,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三、系统——用叙述法、使知识系统化获得新的结论。 四、方法——用练习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掌握技巧。 43、莱茵德国教育家的五段教学法: 一预备——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二、提示——提出教学要求,明确教学重点。 三、比较——将新课文与旧课文作比较。 四概括——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五应用——进行造句和短文练习等。 44、日本东京教授垣内松三的全文法读法他分为五个教段: 一文意之直观。 二、结构之理解。 三字句之探究。 四内容之理解。 五、由解释达创作。 近代教学法 45、王森然的四段教程: 一参考,简介作者和作品。 二、研究,研究课文作法和作者素养。 三、讨论,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和批评。 四、读后,抒发感想,续写作余论。 46、黎锦的三段教程。 一理解,包括预习和整理。 二、练习包括比较和应用。 三、发展包括创作和活用。 47、蒋伯潜的四段教程: 一预习检查。 二、试讲与范讲。 三试读与范读。 四、讨论。 10 48、我国近代和现代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结合国外教育理论,设计多种语文教学过程方案,及教程,他们的共同 特点是: 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咸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分析,进行听说读定的全面训练, 激发师生共同珠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至于各教程的顺序和每段的设置,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借鉴它们,不能拘 泥于形式,而要根据今天的实际进行改造和创新。 49、前苏联凯洛夫五段教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课。 三、讲授新课 四巩固新课。 五、布置作业。 当代语文 50、钱梦龙的教程。 一自读:疏通课文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二、教读,教师点拔,开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领会读书之法。 三、作业: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习的迁移。 四复读。 51、黎世法的教程。 一、自学。二答疑。三复习。四作业,五改错,六小结。 52、魏书生的教程。 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疑,五自测,六自结, 53、当代语文教学过程方案,虽然他们的理论基础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明确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协调发展,重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反馈信息调节 和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这些特点表明,语文教学过程正在向科学化最优化方向迈进。 54、语文教学历史经验和现实理论科学总结,这三个段教程的具体如下: 一感知性教段。 二、理解性教段。 三、实践性教段。 这三个教段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感知性教段是认知的基础,理解性教程是认知的深化,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实践性教段是认知的发展,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实践性教段的思想要必变。 55、怎样能实语文教学过程优化呢,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制定优化程序。 三语文教学方案,手段,方法优化。 四语文教学双方和谐默契—实现优化程序。 56、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一树立全面充意识。 二树立培养全面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意识。 三对立所有学生孝得到发展的意识。 57、教学方法的二重性。 一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单一性和综合性。 三适应性和局限性。 58、教学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 11 第一层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基本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法。 第二层是以实物为基础,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是有训练技能的功能的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发现法。 第三层次的教学法是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如暗示法,发现法。 59、朗读法的一般要求。 一、读准字音, 二,把握语调, 三,研究速度 60、朗读的方式有: 一教师范读。二学生个别朗读,三集体朗读 四分角色朗读。 61、默读的一般要求: 一培养直映能力,二培养速读能力, 三要重视检查默读的效果。 62、运用练习法的一般要求是: 一加强练习设计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性,应根据教学要求,作出科学部署,使主训练序列化,体现训练的计划性,能力的渐进性, 成为教学教程整体结构的重要环节。 二练习内容要全面,突出重点,易适当。 三练习形式要多样,习题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 四练习要讲求效率,难度,量度适当。 五要加强指导,批评和讲评。 63、朗读,讲授法,议论法,练习法四类教学方法牟基本出发点是: 一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已趋向组合化,立体化,所以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体系研究。 二教学方法有多种体系,每种体系甚至每种方法才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作用。 64、在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 一掌握语文教学运动方向,设计和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方式。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三正确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懂得运用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支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从面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65、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听从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二充分合理利用课内外时间,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6、确立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语文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行为。 二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67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一般人在生活中自发随意的,潜移默化的学习是不同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活动,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 条件,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可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 二学生是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他们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去重复前人创造这些知识和经验时的各种实践, 但是,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往往是从文学符号的识记,理解,运用的训练等实践开始,逐步形成语文技能,固而各 种形式的训练等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密切联系生活有有意学习为主,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大容量的理性知识内容,具有一定规定 性,、判断性;所学的知识内容,又有着较清晰的系统性,阶段性,教学过程又是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里,按照预先设 12 计的程序展开,固而具有一定程序员的操作性,受控性。 68、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 二增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兴趣。 三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多种兴趣,培植厚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 69、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语文,达到目的内部动力,它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方法介绍如下: 一确定远大的奋斗目标,树立长期性学习动机。 二明确自己的需要所在,增强阶段学习动机。 三讲请课文的具体要求,强化近景性学习动机。 四帮助学生正确地归因,引导期望性学习动机。 五不断提供成功的机会,满足成就性学习动机。 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直接必性学习动机。 70、我国古代学习过程理论指导: 一,孔子的学习过程理论。 二、荀子的学习过程理论。 三、朱熹的学习过程理论。 四、王夫子的学习过程理论。 71、国外学习过程理论指导。 一联系理论——试误说 二完形理论——顿悟说 三发现理论——潜能开发 四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 72、“为迁移而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语文语文教学上,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迁移能力。 一要注意学习内容相同因素的迁移。 二要注意学习策略的概括迁移。 三要注意事理关系的迁移。 四要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间的渗透联系及其相互迁移。 五要注意防止负迁移。 7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要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学对眼前的提高学习成绩和将来的终身学习都会受益无穷。 二要精心诱导设计,采用种种方法,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三要介绍正确的自学方法,督促学生掌握自学的基本技能技巧。 7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适应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适合于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成长。 75、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应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一自学的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三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自学打下基础。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一群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 二指导学法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树教学整体观。 13 三严格要求与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注重指导效果。 77、现代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快速读书法。 二提纲挈领法。 三SQ3R学习法。 四联想求导学习法。 78、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一善于合理支配学习时间。 二善于适应各种学习的自然环境,能在各种环境中学习。 三讲求良好的读书卫生习惯。 四养成常规的学习习惯,养成多动脑,勤发问,做笔记,善于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五养成严肃认真,不断进取,有错必改的学习态度。 7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二严格要求,因材施教。 三点滴积累,持之以恒。 四示范点拔,表扬激励。 80、阅读活动的本质特点: 一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 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新智活动。 三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它是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的总和。 四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 81、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二学习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丰富文化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 五陶冶情操,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82阅读能力的构成 一认读能力 二理解能力 三鉴赏能力 四活用能力 83、读教学过程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创造性原则 84、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措施。 一综合设计教学目标。二编织合理的教学内容。 三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四化选教学方法。 五高效评估教学效果。 85、制定综合教学目标,设计三项总目标: 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和各级各类人才奠定语文基础。 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能力。 三要发挥多功能的作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86、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优选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是: 14 一要从语文教学目标的任务出发遵循语文教学原则,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度,分析师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可 能性,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法为教育人服务”。 二采用任何方法尽可能调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中要组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中教学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单纯使用某一种教法,难以达到 理想的教学效果。 87、评估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 一质量效应。二时间效应。三心理效应。 88、设疑法的基本要领是: 一精心设疑。二引导设疑。三指导解疑。 89、情境教学法的基本要领。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二表情朗读,激情讲述。 三注重训练,照顾全面。 90、在语文教学中要搞好记叙教学,必须注意把握其文体特征,探讨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篇章结构。 二掌握文章精髓,揭示深刻主题。 三探讨表达方式,提高读写能力。 四领会遣词造句。品味语言特点。 91、记叙文要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构,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结构。 一,素,抓住线索。 二,解结构类型,研究层次段落。 三,分析结构因素,学习谋片布局。 92、说明文教许应注意把握一下几点: 一,理清说明顺序,掌握结构特点。 二,抓住事物特征,领会文章内容。 一,研究说明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二,分析语言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93、议论文教许应注意的要点: 一,明确论点、论据、理解思想内容。 二,研究结构方式,把握论证的逻辑性。 三,探讨论证方式,体会写作技巧。 四,掌握语言特点,做到学以致用。 94、散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散文的主体性特征分析。 二,散文的品类及其教学要点。 三,散文的线索构成方式分析。 四,文的意境构成形式分析。 95、小说教许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导学生分析情节结构。 1、弄清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 2、弄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弄清构成情节的各个场面。 4、了解情节表现的特征。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形象。 15 1,刻画任务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分析。 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 物描写手法的分析。 三,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 四,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视角。 96、如何确定和抓住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人物和主题的关系来分析。 二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三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来分析。 101、诗歌教学 一把握诗歌的抒情特征。 1,诗情的真实性。 2,诗情的典型性。 二、探讨诗歌的意境创造。 1,诗言的构成因素分析 2,诗境的形象特征分析。 三,品鉴诗歌的艺术语言。 1,引导学生分析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词。 导学生分析诗的语言结构。 102、戏剧教学。 一弄清戏剧的种类 二把握戏剧的特征 1演出性特征 2集中特征 3场性特点 103、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人物,能力的目的,概括的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学生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和他们将来地发展打下初步地基础。 2汲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地东西丰富学生地词汇,借鉴古代作品地掌法技巧,以提高对现代语文地读写能力。 3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对民族自豪感和高尚情操。 104、文言实词的教学实际来看,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识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第二帮助学生注意古今词义地变化,不可随意以今义古义。 第三帮助学生了解古语中一词多义地现象。 第四帮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现象及其规律。 105、虚词的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帮助学生把握文言虚词在某些语境中虚词不虚的特点。 二帮助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三帮助学生逐步的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用法上的一些规律。 106、关于文言文句子的教学,因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熟悉古今不同的词序 第二识别词语省略的现象。 第三掌握常用的固定句式。 107、引导学生争取分析,深入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发的特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16 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 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 2因文解道,是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途径。 3批判继承,是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是文章表现形式的分析。 1因道悟文,是分析文章表现形式的基本手段。 2研讨章法,是分析文言文表现形式的重要方面。 108、串讲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实际水平,明确学生阅读课文困难所在,有重点的、明确透彻的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 题,不能无的方矢,平均用力。 二是讲解词句,疏通文意,已使学生理解本文为度,不要旁征博引,搞繁琐的考剧。也不要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更不要在枝节问题上打转转,一定要能够通过串讲给学生清晰完整的印象。 三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09、教学中评点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要顾及全篇,从整体着眼,抓住文章的要旨,突出文章的特点,重在评析最能体现文章思想的要点和表现技法 方面的精彩之笔。 二是点评分析,应当力秋内容贴切,简明精练,要言不烦。 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作点评,教师不能一手包办。 110、作文教许的地位。 一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作文教许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是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11、作文教许的功能。 一是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二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言语的准确表达和创新能力。 112、三级思维训练是按“物 意 文”也即“观察分析表达”。三级组织训练,具体有三级六段44步。 第一级,两段通过观察写各种观察日记,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级,两段通过分析写各种分析笔记,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三级,两段通过写语感随笔等,进行语感训练,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 113、三级训练的内容。 一级是写作材料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选择和积累真实生动的,新颖的材料。 二级是写作能力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从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进行训练。 三级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14、美国作文训练序列。 一是思维表达的训练体系。 二是一般文体的训练体系。 三是文字表达的训练体系。 四是段落写作的训练体系。 五是实用文体的训练体系。 六是综合写作的训练体系。 115、作文写前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 一是写前观察,积累,选用材料。 二是明确目标激发写作激情。 17 三是帮助审题,构思,立意。 116、卷面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 一是批也称批语 二是改也称改笔 三是其他批改方式。 四批改常用符号。 117、作文讲评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中心。 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118、作文讲评的方式。 一是综合讲评。 二是佳作讲评。 三是专题讲评。 四是对比讲评。 119、观察训练。 一是观察的对象。 二观察的指导。 三观察的形式。 四观察题的设计。 120、改写 1、改编题材2、改变表达形式3、改变局部4、改变角度。 121、口头作文训练。 一是录音式口头作文。二是广播式口头作文。 三社会生活模拟式口头作文。四其他。 122、书面作文训练。 一是命题或自由命题作文。二是实践或情景作文。 三是整理资料式作文。 123、口语交际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是能够强化思维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是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基础学历。 124、听话的基本能力。 一、语音的感知力。 1、辨析听音。2、定向听音。3、同步听音。 二、语义的理解力。 1、鉴别是非。2、提炼中心。3、语意组合。 语言的品评力。 语言的审美力。 125、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 一是专心静听。二是带情倾听。三是积极反馈。四是宽容聆听。五是释读体态语。 126、听述式语境。 一是记忆性听述。二是概括式听说。三是推出式听说。 18 127、听问式语境。 一是辨析性听问。二是分析性听问。三是分解式听问。 四是阶梯式听问。 128、说话能力的构成。 一是内部语言组织能力。二是语言编码生成能力。 三是外部语言表现能力。 129、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 一是语言规范,正确表达。二是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三是通俗形象,简洁明快。四是委婉得体,情理相容。 五是富于激情,注意体态语。 130、诵读式说话语境。 一是朗读,既是阅读的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良好说话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是朗诵,是把艺术语言迁移到日常口语表达重去,达到最佳的口语表达效果。 三是背诵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传统方法。 131、诵读语境训练的作用。 一是诵读,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二是诵读,能密切学生读和写,语和文的联系。 三是诵读,积累大量语言材料。 四是背诵,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 133、叙述式说话语境。 一是详细复述。二是简要摘述。三是评论综述。 四是创造扩充。五是口头作文。六是看图说话。 134、叙述语境训练的作用。 一是有易于培养学生说话系统的连贯,抓住重点的能力。 二是当众口头作文,有助于激发学生在公众场合即席说话的勇气。 三是看图说话,提高学生观察作品及欣赏能力的提高。 135、论辩式说话语境。 一是座谈讨论式。边听边说的活动,大家围绕一定的中心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二是,论辩是具有一定知识理论水平和说话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说话训练形式。 136、论辩式训练语境的作用。 一是论辩使思维和语言处于紧张状态,是训练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应变能力的极好形式。 二是辩论涉及的容量大,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是论辩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137、说演式说话语境。 一是讲故事。二是讲演。三是模拟表演。 138、说演式说话语境训练作用。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展示自己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是结合第二课堂,贴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三是通过写讲演稿和改编剧本,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9、语文基础知知识识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规律。 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学生兴趣。 1导研究规律和方法。 2多举实例,注意练习。 19 3多联系社会生活用语实际。 三提高语文学习的科学化进程和语文素质。 140、教师要培养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兴趣,在教法上要注意: 一导研究规律和方法。 二举实例,注意练习。 三多联系社会生活用语实际。 141、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一汉语知识。二常用文体知识。三文学常识。 142、语文基础知识独特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教材编排上,有相对独立的系列。 二在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的讲授也是相对独立的。 三在语文测试中也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单独作为试题内容编制。 14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 1、析法。2、比较法。3、讲练法4、图表法5勾连法6、归纳法。 144、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应注意的事项。 一处理好各类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密切联系课文。 三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 四讲求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加强直观教学。 145、语文学科德育的依据。 一教学的育性要求。 二语文学科固有的属性。 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146、语文学科德育特点主要表现: 一相涵性。 二随机必。 1德育内容上的随机性。 2德育方法上的随机性。 三情理性 四潜隐性。 1、由于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是用文学形象来宣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作家的政治 倾向,审美观点,道德标准等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接表露,而是潜隐于形象之中。 2、在语文课中,德育的过程也是潜隐性的。 147、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 1爱国主义的思想素质。2、科学思想教育。 2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二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 1、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确定学生无产阶级政治方向。 2、通过对资本主义反动腐朽本质的揭露,坚定学生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三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 1国民公德教育。 20 2社会公德教育。 3家庭道德教育。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1坚强的意志。2、创新意识。 2务实的精神。4、乐观的情绪。 148、怎样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一利用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民族英雄和革命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斗争精神。 三利用祖国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 四利用自然山川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49、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1通过课文的意境分析,以境育情 2深入开掘课文义理,以理育情 3重视情绪渲染,以情育情 二艺术形象分析法。 三语言文字品评法 1抓住富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语言 2抓住意蕴丰富的语言 3抓住议论抒情的语言 四引申教育法 五多媒体辅导法教学媒体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视觉媒体,一类是听觉媒体,而视觉媒体有分为放映性和非放 映性。 199、情感熏陶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感染诱发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通过课文的意境分析,以境育情 2深入开掘课文义理,以理育情 3重视情绪渲染,以情育情 150、语文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二是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是要指导正确的观察法。 151、语文教学中培养记忆力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任务。 二是要重视记忆内容的选择和理解。 三是要指导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152、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求 一是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再造想象。 二是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创造想象。 三是培养想象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指导想象的方法。 153、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力的要求 一是掌握思维方法。二是剖析文章思路。 三是创设问题情景。四是鼓励质疑问难。 154、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 一是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21 二是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 三是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四是培养创造心理品质。 155、民主氛围的创造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是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三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56、良好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两方面的内容。 一、智力方面。 1创造能力需要观察力作为基础。 2创造力更离不开丰富和新颖的想象力 3创造力和要求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和批判性。 二、非智力因素 1激发创造情感。 2引导浓厚兴趣。 3培养坚强的意志。 157、语文教学审美的教育特点。 一是形象性。二是情感性。三是愉悦性。 158、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美。 二是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 三是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 159、怎样指导学生理解和培养审美能力。 一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是调动原有的审美经验。 三是激活情感体验。 四是克服概念化弊病。 160、语文美育的原则。 一是坚持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统一。 二是坚持共鸣和观赏的统一。 三是坚持审美个性和审美共性的统一。 161、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是语文教学设计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工作蓝图。 二是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进修的重要途径。 三是语文教学设计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162、语文教学的设计要求。 一是讲求科学性,符合理论法则。 二是讲求艺术性,富有教学情趣。 三是讲求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益。 163、语文教学计划的制订。 一是学段教学计划。 二是学年学期教学计划。 三是单元教学计划。 164、编写教案 一备课 22 1、确定教学目的。2、钻研教材内容。3、了解学生实际。 4、安排教学程序。5、选择教学方法。6、选择教学媒体。 7、编制反馈练习。 二、设计课型。 1、阅读课。2、作文课。3、听说课。 三、设计导语。 1、解题式导语。2、过渡式导语。3、悬念式导语。 4、情景式导语。5、趣味式导语。6、激情式导语。 四、设计提问 1、启发式提问。2、疏导式提问。3、质疑式提问 4、探究式提问。 五、设计结尾 1、归纳总结2、首尾照应。3、画龙点睛。4、比较拓展 六、设计板书。 1、结构型综合式板书。 2、词语型归纳式板书。 3、线索型回环式板书。 4、填空表格式板书。 七、教案的编写。 1、课题计划2、课时计划3、教后记。 165、钻研教材的内容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统揽全局,疏通教材。 二是熟读教材,把握全局。 三是处理教材,筛选内容。 166、语文复习的意义。 一是语文复习是巩固,强化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是语文复习是促进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结构的重要策略。 三是语文复习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迁移的重要保证。 167、语文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一是平时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 1、知识复习可以应用归类法包括:纵横归类法、义项连接归类法、列表分项归类法、结构提纲归类法。 2、读写能力巩固提高可以适当采用强化训练法,包括:强化阅读能力训练法、强化写作能力训练法。 二、学段总复习。 1、抓纲务本,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2、加强动态语言训练,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3、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4、加强速读训练,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168、语文课外实践的特点 一是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二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三是教育功能全面性。 169、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是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1统语文课堂教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 23 2传统语文教学是一切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进行的。 3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封闭型的,是采用单调划一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4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语文课外活动重在知识的运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社交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等。 二是培育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为丰富精神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天地。 170、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指导学生学好读物。 二是指导课外阅读的形式。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 2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 3开设选修课 4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三是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指导精读。 2、指导速读 3、写读书笔记。 4及时检查、评比课外阅读的成绩。 171、课外写作活动指导,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观察笔记。二是课外练笔。三是编写刊物。 四是写作竞赛。 172、课外听说活动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朗诵会。二是演说会。三是故事会。四是辩论会。 173、家庭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希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 二是希望家长购置一些有利于开展语文活动的资料和器材,购买一些适应青少年阅读的书籍杂志,供子女翻阅,扩 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是希望家长让孩子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174、社会语文实践活动指导。 一是要充分认识社会语文教学的意义。 二是要大力优化社会语文教学的环境。 三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语文教学活动。 175、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原则。 一是寓教于乐。 1、学生活动和教师辅导相结合。 内外相结合。 二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步骤。 1、认真制订计划。 2、建立组织。 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 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 三是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2、提高老师的素质。3、加强科学研究。 24 176、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 一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任重道远。 二是语文教师工作虽苦犹乐。 三是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提高。 177、语文教师的作用。 一是传道,二是授业,二是解惑。 178、语文教师的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 1要端正教育方向,忠诚教育事业。 2要关爱学生,教学相长。 3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二是专业文化素质。 1、文知识素质。 2、教育理论素质。3、科学文化素质。 三是语文教学能力素质。 1、语文能力素质。 2、教学能力素质。 179、语文教学能力素质。 一语文能力素质。 1、阅读能力素质。2、写作能力素质。3、听语能力素质。4、说话能力素质。 二、教学能力素质 1、教材处理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方法选用能力。4、组织教学的能力。5、教学评改能力。6、教学 研究能力。 180、语文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指: 1、要善于学习,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2、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根据自身条件,选准课题,由小到大,先推广他人改革成功之经验,后开展自己设计的 实验项目。 3、要勤于积累,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 4、敢于动笔,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报告科研成果,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理论。 181、生语文学习考评的意义。 第一测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第二为学生家长提供反馈信息。三是为社会提供人才录用资料。 182、文学习考评的要求。 一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 二是考评手段应该力求科学化。 ?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 ?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 ?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183、语文测试的类型和方法。 一是不同目标的测试。 随时测试。2、阶段测试3、水平测试。 4、选拔测试。 二是不同内容的测试。 综合测试2、单项测试。 三是不同主持者的测试。 25 他测。2、自测。 四是不同形式的测试。 口试。2、笔试。 184、语文课题的要求。 一是效度。二是信度。三是难度。四是区分度。 185、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意义。 一是鉴定教师语文教学效果。二是检验学校的语文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文语文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86、语文教师考评的内容。 一是教师的素质考评。 二是语文教学工作过程的考评。 三是语文教学工作效果的考评。 187、教师工作考评的方法。 一是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途径。 自我评估。2、学生评估。3、同行评估。 4、领导评估。 二是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程序。 明确评估的具体目标,确定评估指标。 2、认真组织考评的实施。 188、教1、中学语文教学阀是研究中学语文实践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必修课。 2、《红领巾》教学法:是1953年北京师大苍岑教授接受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建议,在师大附中指导实习生试教《红领巾》(小说)注重用谈话法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指出朗读,复述,分析课文是语文课的主要因素,不能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改进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 4、理论性,把语文教学一切现象作为研究的客体,揭示其内在规律获得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普遍法则。 5、实践性,表现在从生动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探源穷理进行科学抽象,做出理论的概括,同时把科学抽象出的理论,有用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并受其验证。 6、综合性,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与多种学科有这血缘关系,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都是相关的基础学科,他拥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科学基础,但它们都指统摄与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加。 7、性: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与多种学科有着血缘关系,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都是相关的基础学科,它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科学基础,但是它们都,只统摄于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加。 8、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以一定的语文知识武装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品质,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的过程。 9、过程: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种因素而统一以展的过程。 10、讲授法是教师以口述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是传统教学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高效性,示范性诸方面。 11、议论法是师生,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信息的教学法,议论法一般由提问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组成,是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但运用时要防止论题以偏概全,讨论放任自流,对于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宜滥用讨论法。 12、语文教学媒体是贮存和传递语文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情感信息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积极,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体开展语文教学,往往能够促使语文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法效果。 12语文学法指导是:要求教师按照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指导学生了解学习心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技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3、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的体现,语文学习兴趣是在学生的好奇心 26 和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 14、语文学习理论是指导学生迅速,高效地学习语文理论依据,也为教师成功地教学提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参考。正确掌握语文学习理论不仅有利于促进语文学过程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5、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源”。 16、阅读能力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根据对阅读过程的纵向考察,阅读能力是由认读、理解,鉴赏,活用四种基本能力构成。 17、文学作品教学: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类文体的教学,文学作品的教学,除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服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外,还应重视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 18、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又是一种意蕴丰厚,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 19、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兼容文字,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因素,具有多种艺术相交叉,互为渗透的多重性特证。 20、文言文是和白话文相对而言的,是以先秦典籍所反映的古代语言为基础,至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古代那书面语言。 21、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一旦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形象力的主要途径。 22、听话能力是指一切语言的听知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不但能更直接的,更广泛地吸收信息获得知识,开拓事业,更能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23、口头辩论是一种高级的话语训练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座谈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4、思想品德教育,简称为德育。德育的内涵和实质,及时把统治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立场,态度及道德规范,通过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活动。 25、政治素质是指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信念。 26、理解能力,是指读者把感知的阅读材料联系起来,运用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领悟并把握基本质含义的能力。 27、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思维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以及审美价值等进行鉴别欣赏个评价的能力。 28、活用能力,就是指读者能够把通过阅读理解,鉴赏而储存起来的各种知识和信息,根据需要灵活提取使用的能力。 29、导读法是教师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诱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自读能力,并养成自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30、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31、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影像等手段,展现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题材。 32、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物,事理的文章,它或对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构造,关系,成因,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让人又所“知”。 33、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推理来阐明道理,揭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章体裁。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容的说理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论辩性三个方面。 34、语文素质,是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地能力,提高文言素质与开发学生智力是相互依存地辨证统一体,学生语文素质地培养,不是纯粹讲授,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听说读写语文技法,而是把观察,想象思维同理解,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地能力。 35、想象力是在客观事物地影响下,在言语地调节下,人脑中已有地表象经过构造和组合,而产生新表象地心理能力。 36、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地审美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 27 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地创造,树立正确地审美观点,培养健康地审美情趣,形成崇高地审美理想。 37、语文美育地过程,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活动相统一地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地过程中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地审美实践活动。 38、审美鉴赏是人对审美对象地鉴别,欣赏和评价,它要求区别审美对象地性质,类型,形态和价值。 语文教学法案设计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语文教学地规律和原则,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制订地实施方案。 简答题 一、实践性,语文教学法理论就是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和提升。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自觉中的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要选用典型的丰富的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示例,应征语文教学法理论也可选用适量的反面经验示例引起警示。加深对理论和法则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要将语文教学法原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探索这些原理的途径和方法,如开展语文教学小品活动,微格教学训练,试讲活动等,在实践研究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法理论,培养语文教学能力。 再次,要在实践中,对观察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表现,利用见习,实习和课余节假日到中学进行调查,访问,观摩和观看优秀教学录象片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对接触实际,对组织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不断领悟熟悉语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 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光荣感和责任心。 三、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象: 中学语文教学法以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现象为学科研究对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以展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 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四、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基础。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以下几种: 1、观察调查法(可分为:自然观察调查法;系统观察调查法;控制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3、历史文献法;4、经验总结法。 五、语文学科性质解放前的论争主要有: 语文有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等之争。 六、语文学科性质解放后的论争主要有: 一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二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七、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说明;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多质性的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同时也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蝗认识不断深化。 八、语文学科的特征:一是符号性;二是民族性。 九、根据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特征的理解,一些语言学家认为符号学要建立三个分支; 一是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二是语义学,研究符号学与他所指的对象关系; 三是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 十、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各不相同的东西,各有自己的结构原理和发展规律,甚至说语言是对思维的一种干扰,思维可以脱离语言赤裸裸地单独存在 28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维先于语言。 第三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辩证的关系。 1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人类交际的需要。 二、要认识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三、要充分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 12、语文是传递文化最重要的工具,它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面上得到阐释。 一语文是记载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二语文是传播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三语文是学习文化最重要的工具。 13、克服对“人文性”的偏见和误解,重建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一、有的过分强化非理性精神,以之取代人文精神。 二、有的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伦理精神。 三有的以为人文精神就是文人精神。 14、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又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文化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文化指的是人类全部的创造物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第二个层面:文化指的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创造物,其中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 第三个层面:文化表现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在此层面,文化作为匡正人类行为的内在整合力量,它是人的自由 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 15、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 二、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作用。 三、有助于教学法效果的评价。 16、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 二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 三语文科学性质与语文教学目标。 四学生身心发展屯语文教学目标。 17、目前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确立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二、依据语文学科任务及知能体系编制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三、依据素质教育理论构建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18、现以大陆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台湾的《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纲要》为例,比较和 分析三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异同: 一、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均由初中及高中两段组成,表述明确,层级分明,但分级教学目标阐述详略不一。 二、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较为相似,大致分语文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和思想道德四个方面。但大陆语文教学目标体 系相对完备。 三、听、说、读、写构成了语文能力目标基础,但重点和要求不尽一致。 四、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思想道德目标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内涵差异较大。 19、语文教学目标经过分级分类,合理安排之后,要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还需求质定量具体落实。 一要具体,准确地设定语文教学目标。 二对一些语文教学目标应加以量化。 三对目标实施控制及检测。 21、新大纲提出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是对语文教学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前语文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 29 必须认真研究,落实在行动上。 一、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重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三、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究。 22、台湾国民,中学的国文教学目标有五项。 一、指导学生在国文学习中,继续国民小学的教育,增进生活经验,启发思辨能力养成伦理观念激发爱国思想,弘 扬中华民族文化。 二、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培养听话与说话的能力与态度。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了中国语文的特质,培养阅读能力及写作技巧,培养其欣赏文学的作品兴趣及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读物”培养欣赏文学的作品兴趣及能力。 五、指导学生明了汉字的结构,以正确的执笔姿势及运笔方法使用毛笔写楷书与行书。 23、当代语文教材,初中课本《编辑大意》对教学内容有如下提示: 一、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改称“语文”。 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语文科中更显得重要。 三、选文要内容充实,思想正确,同时也要注意文字跟口语一致,真实而生动。 四、利用课本进行听、说、读、写四项作业训练课后有注释和提要,语法,作法相机进行。 24、高中语文教材。 一、立足人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突出文学教育,调整课文比例。 三、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更加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25、语思结合原则的依据: 一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 二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 三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朦胧服务。 26、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 一、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二、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培育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 27、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遵循思维发展规律。二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 28、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作思维(直学行动思维)。二形象思维。三形式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四辨证思维(辨证逻辑思维)。 29、培养思维的智力品质。 一思维的敏捷性。二、思维的灵活性。三思维的深刻性。四、思维的独创性。 30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这包括如下几点: 一培养独立性品质。二培养连动性品质。三培养多向性品质。四培养跨越性品质。五、培养综合性品质。 31、语文双基的特点:一、语文双基的具有稳定性。二、语文双基的具有普遍性。三语文双基的具有迁移性。 32、语文双基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的统一性。二、两者的差异性 33、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 一、要组织最化的读写听说训练过程。 30 二要发挥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 34、文道统一原则的依据。 一、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大纲的规定,必须制定和贯彻本原则。 二、根据教学客体——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三、根据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的特点是决定的。 35、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作用至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编选文质兼美的教材,确保文道统一原则的顺利贯彻。 二、可以正确处理教材中文道不完全统一的各种矛盾。 三、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合乎情理的教学。 总之,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实现文道统一的可能性。 36、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一重道轻文派。二、重文轻道派。三文道并重派。四、文道统一,以文为主。 37、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 一要树立正确的观点。二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三要运用适宜的方法。 38、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一间接性。二、指导性。三、简捷性。 39、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这种“人格的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教化与陶治。二、体验与唤醒。三、理解与表达。 40、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 一我国古代的教学过程理论。 二、我国近代和现代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学过程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41、《中庸》的五段教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对阅读教学过程有一定借鉴作用,可 作这样一理解。 一要大量阅读文章获得感性认识。 二、要善于从阅读中仔细审察,提出问题。 三、要缜密地思考问题。 四、要在思考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形式作出分析和概括,评价优劣,明辨是非。提高到理性认识。 五、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身体力行进一步课化认识,培养能力。 4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完整教学过程理论和方案,他的四段理论: 一、明了——用讲授予法,直观法分析明了教学内容。 二、联想——用谈话法,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三、系统——用叙述法、使知识系统化获得新的结论。 四、方法——用练习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掌握技巧。 43、莱茵德国教育家的五段教学法: 一预备——复习旧课,预习新课。 二、提示——提出教学要求,明确教学重点。 三、比较——将新课文与旧课文作比较。 四概括——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五应用——进行造句和短文练习等。 近代教学法 45、王森然的四段教程: 一参考,简介作者和作品。 二、研究,研究课文作法和作者素养。 31 三、讨论,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和批评。 四、读后,抒发感想,续写作余论。 46、黎锦的三段教程。 一理解,包括预习和整理。 二、练习包括比较和应用。 三、发展包括创作和活用。 47、蒋伯潜的四段教程:一预习检查。二、试讲与范讲。三试读与范读。四、讨论。 48、我国近代和现代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结合国外教育理论,设计多种语文教学过程方案,及教程,他们的共同 特点是: 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咸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分析,进行听说读定的全面训练, 激发师生共同珠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至于各教程的顺序和每段的设置,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借鉴它们,不能拘 泥于形式,而要根据今天的实际进行改造和创新。 49、前苏联凯洛夫五段教程: 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三、讲授新课四巩固新课。五、布置作业。 当代语文 50、钱梦龙的教程。 一自读:疏通课文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二、教读,教师点拔,开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领会读书之法。 三、作业: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习的迁移。四复读。 51、黎世法的教程。 一、自学。二答疑。三复习。四作业,五改错,六小结。 52、魏书生的教程。 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疑,五自测,六自结, 53、当代语文教学过程方案,虽然他们的理论基础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明确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协调发展,重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反馈信息调节 和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这些特点表明,语文教学过程正在向科学化最优化方向迈进。 54、语文教学历史经验和现实理论科学总结,这三个段教程的具体如下: 一感知性教段。二、理解性教段。三、实践性教段。 这三个教段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感知性教段是认知的基础,理解性教程是认知的深化,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实践性教段是认知的发展,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实践性教段的思想要必变。 55、怎样能实语文教学过程优化呢,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制定优化程序。 三语文教学方案,手段,方法优化。 四语文教学双方和谐默契—实现优化程序。 56、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 一树立全面充意识。 二树立培养全面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意识。 三对立所有学生孝得到发展的意识。 57、教学方法的二重性。 一科学性和艺术性。二单一性和综合性。三适应性和局限性。 58、教学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基本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法。 第二层是以实物为基础,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是有训练技能的功能的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发现法。 第三层次的教学法是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如暗示法,发现法。 32 59、朗读法的一般要求。一、读准字音,二,把握语调,三,研究速度 60、朗读的方式有:一教师范读。二学生个别朗读,三集体朗读 四分角色朗读。 61、默读的一般要求: 一培养直映能力,二培养速读能力, 三要重视检查默读的效果。 62、运用练习法的一般要求是: 一加强练习设计的计划性,应根据教学要求,作出科学部署,使主训练序列化,体现训练的计划性,能力的渐进性, 成为教学教程整体结构的重要环节。 二练习内容要全面,突出重点,易适当。 三练习形式要多样,习题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 四练习要讲求效率,难度,量度适当。 五要加强指导,批评和讲评。 63、朗读,讲授法,议论法,练习法四类教学方法牟基本出发点是: 一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已趋向组合化,立体化,所以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体系研究。 二教学方法有多种体系,每种体系甚至每种方法才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作用。 64、在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 一掌握语文教学运动方向,设计和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方式。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三正确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懂得运用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支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从面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65、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听从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 二充分合理利用课内外时间,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6、确立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语文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行为。 二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观,有助于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67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一般人在生活中自发随意的,潜移默化的学习是不同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活动,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 条件,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可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 二学生是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他们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去重复前人创造这些知识和经验时的各种实践, 但是,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往往是从文学符号的识记,理解,运用的训练等实践开始,逐步形成语文技能,固而各 种形式的训练等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密切联系生活有有意学习为主,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大容量的理性知识内容,具有一定规定 性,、判断性;所学的知识内容,又有着较清晰的系统性,阶段性,教学过程又是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里,按照预先设 计的程序展开,固而具有一定程序员的操作性,受控性。 68、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 二增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兴趣。 三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多种兴趣,培植厚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 69、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语文,达到目的内部动力,它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方法介绍如下: 33 一确定远大的奋斗目标,树立长期性学习动机。 二明确自己的需要所在,增强阶段学习动机。 三讲请课文的具体要求,强化近景性学习动机。 四帮助学生正确地归因,引导期望性学习动机。 五不断提供成功的机会,满足成就性学习动机。 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直接必性学习动机。 72、“为迁移而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语文语文教学上,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迁移能力。 一要注意学习内容相同因素的迁移。 二要注意学习策略的概括迁移。 三要注意事理关系的迁移。 四要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间的渗透联系及其相互迁移。 五要注意防止负迁移。 7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要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学对眼前的提高学习成绩和将来的终身学习都会受益无穷。 二要精心诱导设计,采用种种方法,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三要介绍正确的自学方法,督促学生掌握自学的基本技能技巧。 7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适应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适合于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成长。 75、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应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一自学的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三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自学打下基础。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一群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 二指导学法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树教学整体观。 三严格要求与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注重指导效果。 77、现代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快速读书法。 二提纲挈领法。 三SQ3R学习法。 四联想求导学习法。 78、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 一善于合理支配学习时间。 二善于适应各种学习的自然环境,能在各种环境中学习。 三讲求良好的读书卫生习惯。 四养成常规的学习习惯,养成多动脑,勤发问,做笔记,善于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五养成严肃认真,不断进取,有错必改的学习态度。 7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阐明意义,反复教育。二严格要求,因材施教。三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四示范点拔,表扬激励。 80、阅读活动的本质特点: 一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 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新智活动。 三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它是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的总和。 四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 34 81、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二学习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丰富文化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 五陶冶情操,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82阅读能力的构成 一认读能力二理解能力三鉴赏能力四活用能力 83、读教学过程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创造性原则 84、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措施。 一综合设计教学目标。二编织合理的教学内容。 三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四化选教学方法。 五高效评估教学效果。 85、制定综合教学目标,设计三项总目标: 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和各级各类人才奠定语文基础。 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能力。 三要发挥多功能的作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86、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优选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是: 一要从语文教学目标的任务出发遵循语文教学原则,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度,分析师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可 能性,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法为教育人服务”。 二采用任何方法尽可能调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中要组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中教学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单纯使用某一种教法,难以达到 理想的教学效果。 87、评估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 一质量效应。二时间效应。三心理效应。 88、设疑法的基本要领是: 一精心设疑。二引导设疑。三指导解疑。 89、情境教学法的基本要领。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二表情朗读,激情讲述。 三注重训练,照顾全面。 90、在语文教学中要搞好记叙教学,必须注意把握其文体特征,探讨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篇章结构。 二掌握文章精髓,揭示深刻主题。 三探讨表达方式,提高读写能力。 四领会遣词造句。品味语言特点。 91、记叙文要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构,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结构。 一,素,抓住线索。 二,解结构类型,研究层次段落。 三,分析结构因素,学习谋片布局。 92、说明文教许应注意把握一下几点: 一,理清说明顺序,掌握结构特点。 二,抓住事物特征,领会文章内容。 35 一,研究说明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二,分析语言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93、议论文教许应注意的要点: 一,明确论点、论据、理解思想内容。 二,研究结构方式,把握论证的逻辑性。 三,探讨论证方式,体会写作技巧。 四,掌握语言特点,做到学以致用。 94、散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散文的主体性特征分析。二,散文的品类及其教学要点。 三,散文的线索构成方式分析。四,文的意境构成形式分析。 95、小说教许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导学生分析情节结构。 1、弄清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2、弄清情节发展的线索。3、弄清构成情节的各个场面。4、了解情节表现的特征。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形象。 1,刻画任务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分析。 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 物描写手法的分析。 三,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 四,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视角。 96、如何确定和抓住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人物和主题的关系来分析。二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三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来分析。 101、诗歌教学 一把握诗歌的抒情特征。 1,诗情的真实性。2,诗情的典型性。 二、探讨诗歌的意境创造。 1,诗言的构成因素分析2,诗境的形象特征分析。 三,品鉴诗歌的艺术语言。 1,引导学生分析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词。 导学生分析诗的语言结构。 102、戏剧教学。 一弄清戏剧的种类 二把握戏剧的特征 1演出性特征2集中特征 3场性特点 103、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人物,能力的目的,概括的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学生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和他们将来地发展打下初步地基础。 2汲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地东西丰富学生地词汇,借鉴古代作品地掌法技巧,以提高对现代语文地读写能力。 3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对民族自豪感和高尚情操。 104、文言实词的教学实际来看,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识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第二帮助学生注意古今词义地变化,不可随意以今义古义。 第三帮助学生了解古语中一词多义地现象。 第四帮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现象及其规律。 105、虚词的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帮助学生把握文言虚词在某些语境中虚词不虚的特点。 36 二帮助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 三帮助学生逐步的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用法上的一些规律。 106、关于文言文句子的教学,因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熟悉古今不同的词序 第二识别词语省略的现象。 第三掌握常用的固定句式。 107、引导学生争取分析,深入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发的特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 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 2因文解道,是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途径。 3批判继承,是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是文章表现形式的分析。 1因道悟文,是分析文章表现形式的基本手段。 2研讨章法,是分析文言文表现形式的重要方面。 108、串讲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实际水平,明确学生阅读课文困难所在,有重点的、明确透彻的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 题,不能无的方矢,平均用力。 二是讲解词句,疏通文意,已使学生理解本文为度,不要旁征博引,搞繁琐的考剧。也不要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更不要在枝节问题上打转转,一定要能够通过串讲给学生清晰完整的印象。 三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09、教学中评点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要顾及全篇,从整体着眼,抓住文章的要旨,突出文章的特点,重在评析最能体现文章思想的要点和表现技法 方面的精彩之笔。 二是点评分析,应当力秋内容贴切,简明精练,要言不烦。 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作点评,教师不能一手包办。 110、作文教许的地位。 一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作文教许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是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11、作文教许的功能。 一是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二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言语的准确表达和创新能力。 112、三级思维训练是按“物 意 文”也即“观察分析表达”。三级组织训练,具体有三级六段44步。 第一级,两段通过观察写各种观察日记,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级,两段通过分析写各种分析笔记,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三级,两段通过写语感随笔等,进行语感训练,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 113、三级训练的内容。 一级是写作材料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选择和积累真实生动的,新颖的材料。 二级是写作能力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从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进行训练。 三级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14、美国作文训练序列。 一是思维表达的训练体系。二是一般文体的训练体系。三是文字表达的训练体系。 四是段落写作的训练体系。五是实用文体的训练体系。六是综合写作的训练体系。 37 115、作文写前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 一是写前观察,积累,选用材料。二是明确目标激发写作激情。三是帮助审题,构思,立意。 116、卷面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 一是批也称批语二是改也称改笔三是其他批改方式。四批改常用符号。 117、作文讲评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中心。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118、作文讲评的方式。 一是综合讲评。二是佳作讲评。三是专题讲评。四是对比讲评。 119、观察训练。 一是观察的对象。二观察的指导。三观察的形式。四观察题的设计。 120、改写 1、改编题材2、改变表达形式3、改变局部4、改变角度。 121、口头作文训练。 一是录音式口头作文。二是广播式口头作文。三社会生活模拟式口头作文。四其他。 122、书面作文训练。 一是命题或自由命题作文。二是实践或情景作文。三是整理资料式作文。 123、口语交际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是能够强化思维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是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基础学历。 124、听话的基本能力。 一、语音的感知力。 1、辨析听音。2、定向听音。3、同步听音。 二、语义的理解力。 1、鉴别是非。2、提炼中心。3、语意组合。 语言的品评力。 语言的审美力。 125、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一是专心静听。二是带情倾听。三是积极反馈。四是宽容聆听。五是释读体态语。 126、听述式语境。一是记忆性听述。二是概括式听说。三是推出式听说。 127、听问式语境。 一是辨析性听问。二是分析性听问。三是分解式听问。四是阶梯式听问。 128、说话能力的构成。 一是内部语言组织能力。二是语言编码生成能力。 三是外部语言表现能力。 129、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 一是语言规范,正确表达。二是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三是通俗形象,简洁明快。四是委婉得体,情理相容。 五是富于激情,注意体态语。 130、诵读式说话语境。 一是朗读,既是阅读的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良好说话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是朗诵,是把艺术语言迁移到日常口语表达重去,达到最佳的口语表达效果。 三是背诵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传统方法。 131、诵读语境训练的作用。 38 一是诵读,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二是诵读,能密切学生读和写,语和文的联系。 三是诵读,积累大量语言材料。 四是背诵,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 133、叙述式说话语境。 一是详细复述。二是简要摘述。三是评论综述。 四是创造扩充。五是口头作文。六是看图说话。 134、叙述语境训练的作用。 一是有易于培养学生说话系统的连贯,抓住重点的能力。 二是当众口头作文,有助于激发学生在公众场合即席说话的勇气。 三是看图说话,提高学生观察作品及欣赏能力的提高。 135、论辩式说话语境。 一是座谈讨论式。边听边说的活动,大家围绕一定的中心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二是,论辩是具有一定知识理论水平和说话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说话训练形式。 136、论辩式训练语境的作用。 一是论辩使思维和语言处于紧张状态,是训练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应变能力的极好形式。 二是辩论涉及的容量大,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论辩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137、说演式说话语境。 一是讲故事。二是讲演。三是模拟表演。 138、说演式说话语境训练作用。 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展示自己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是结合第二课堂,贴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三是通过写讲演稿和改编剧本,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9、语文基础知知识识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规律。 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学生兴趣。 1导研究规律和方法。2多举实例,注意练习。3多联系社会生活用语实际。 三提高语文学习的科学化进程和语文素质。 140、教师要培养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兴趣,在教法上要注意: 一导研究规律和方法。二举实例,注意练习。三多联系社会生活用语实际。 141、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一汉语知识。二常用文体知识。三文学常识。 142、语文基础知识独特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教材编排上,有相对独立的系列。 二在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的讲授也是相对独立的。 三在语文测试中也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单独作为试题内容编制。 143、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 1、析法。2、比较法。3、讲练法4、图表法5勾连法6、归纳法。 144、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应注意的事项。 一处理好各类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密切联系课文。 三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 四讲求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加强直观教学。 145、语文学科德育的依据。 一教学的育性要求。 39 二语文学科固有的属性。 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146、语文学科德育特点主要表现: 一相涵性。 二随机必。 1德育内容上的随机性。 2德育方法上的随机性。 三情理性 四潜隐性。 1、由于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是用文学形象来宣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作家的政治 倾向,审美观点,道德标准等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接表露,而是潜隐于形象之中。 2、在语文课中,德育的过程也是潜隐性的。 147、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 1爱国主义的思想素质。2、科学思想教育。 2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二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 1、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确定学生无产阶级政治方向。 2、通过对资本主义反动腐朽本质的揭露,坚定学生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三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 1国民公德教育。 2社会公德教育。 3家庭道德教育。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1坚强的意志。2、创新意识。 2务实的精神。4、乐观的情绪。 148、怎样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一利用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民族英雄和革命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斗争精神。 三利用祖国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 四利用自然山川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49、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1通过课文的意境分析,以境育情 2深入开掘课文义理,以理育情 3重视情绪渲染,以情育情 二艺术形象分析法。 三语言文字品评法 1抓住富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语言 2抓住意蕴丰富的语言 3抓住议论抒情的语言 四引申教育法 五多媒体辅导法教学媒体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视觉媒体,一类是听觉媒体,而视觉媒体有分为放映性和非放 40 映性。 199、情感熏陶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感染诱发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通过课文的意境分析,以境育情 2深入开掘课文义理,以理育情 3重视情绪渲染,以情育情 150、语文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二是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是要指导正确的观察法。 151、语文教学中培养记忆力的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任务。 二是要重视记忆内容的选择和理解。 三是要指导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152、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求 一是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再造想象。 二是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创造想象。 三是培养想象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指导想象的方法。 153、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力的要求 一是掌握思维方法。二是剖析文章思路。 三是创设问题情景。四是鼓励质疑问难。 154、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 一是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二是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 三是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四是培养创造心理品质。 155、民主氛围的创造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是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三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56、良好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两方面的内容。 一、智力方面。 1创造能力需要观察力作为基础。 2创造力更离不开丰富和新颖的想象力 3创造力和要求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和批判性。 二、非智力因素 1激发创造情感。 2引导浓厚兴趣。 3培养坚强的意志。 157、语文教学审美的教育特点。 一是形象性。二是情感性。三是愉悦性。 158、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美。 二是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 三是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 159、怎样指导学生理解和培养审美能力。 41 一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是调动原有的审美经验。 三是激活情感体验。 四是克服概念化弊病。 160、语文美育的原则。 一是坚持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统一。 二是坚持共鸣和观赏的统一。 三是坚持审美个性和审美共性的统一。 161、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是语文教学设计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工作蓝图。 二是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进修的重要途径。 三是语文教学设计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162、语文教学的设计要求。 一是讲求科学性,符合理论法则。二是讲求艺术性,富有教学情趣。三是讲求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益。 163、语文教学计划的制订。 一是学段教学计划。二是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三是单元教学计划。 164、编写教案 一备课 1、确定教学目的。2、钻研教材内容。3、了解学生实际。 4、安排教学程序。5、选择教学方法。6、选择教学媒体。7、编制反馈练习。 二、设计课型。 1、阅读课。2、作文课。3、听说课。 三、设计导语。 1、解题式导语。2、过渡式导语。3、悬念式导语。 4、情景式导语。5、趣味式导语。6、激情式导语。 四、设计提问 1、启发式提问。2、疏导式提问。3、质疑式提问4、探究式提问。 五、设计结尾 1、归纳总结2、首尾照应。3、画龙点睛。4、比较拓展 六、设计板书。 1、结构型综合式板书。2、词语型归纳式板书。3、线索型回环式板书。4、填空表格式板书。 七、教案的编写。1、课题计划2、课时计划3、教后记。 165、钻研教材的内容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统揽全局,疏通教材。二是熟读教材,把握全局。三是处理教材,筛选内容。 166、语文复习的意义。 一是语文复习是巩固,强化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是语文复习是促进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结构的重要策略。 三是语文复习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迁移的重要保证。 167、语文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一是平时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 1、知识复习可以应用归类法包括:纵横归类法、义项连接归类法、列表分项归类法、结构提纲归类法。 2、读写能力巩固提高可以适当采用强化训练法,包括:强化阅读能力训练法、强化写作能力训练法。 二、学段总复习。 1、抓纲务本,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2、加强动态语言训练,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3、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4、加强速读训练,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42 168、语文课外实践的特点 一是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二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三是教育功能全面性。 169、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是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1统语文课堂教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 2传统语文教学是一切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进行的。 3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封闭型的,是采用单调划一的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4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语文课外活动重在知识的运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社交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等。 二是培育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为丰富精神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天地。 170、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指导学生学好读物。 二是指导课外阅读的形式。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 2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 3开设选修课 4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 三是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指导精读。 2、指导速读 3、写读书笔记。 4及时检查、评比课外阅读的成绩。 171、课外写作活动指导,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观察笔记。二是课外练笔。三是编写刊物。 四是写作竞赛。 172、课外听说活动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朗诵会。二是演说会。三是故事会。四是辩论会。 173、家庭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希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 二是希望家长购置一些有利于开展语文活动的资料和器材,购买一些适应青少年阅读的书籍杂志,供子女翻阅,扩 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是希望家长让孩子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174、社会语文实践活动指导。 一是要充分认识社会语文教学的意义。 二是要大力优化社会语文教学的环境。 三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语文教学活动。 175、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原则。 一是寓教于乐。 1、学生活动和教师辅导相结合。 内外相结合。 二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步骤。 1、认真制订计划。2、建立组织。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 三是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43 1、更新观念。2、提高老师的素质。3、加强科学研究。 176、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 一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任重道远。二是语文教师工作虽苦犹乐。三是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提高。 177、语文教师的作用。一是传道,二是授业,二是解惑。 178、语文教师的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 1要端正教育方向,忠诚教育事业。2要关爱学生,教学相长。3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二是专业文化素质。 1、文知识素质。2、教育理论素质。3、科学文化素质。 三是语文教学能力素质。 1、语文能力素质。2、教学能力素质。 179、语文教学能力素质。 一语文能力素质。1、阅读能力素质。2、写作能力素质。3、听语能力素质。4、说话能力素质。 二、教学能力素质 三、1、教材处理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方法选用能力。4、组织教学的能力。5、教学评改能力。6、 教学研究能力。 180、语文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指: 1、要善于学习,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2、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根据自身条件,选准课题,由小到大,先推广他人改革成功之经验,后开展自己设计的 实验项目。 3、要勤于积累,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 4、敢于动笔,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报告科研成果,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理论。 181、生语文学习考评的意义。 第一测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第二为学生家长提供反馈信息。三是为社会提供人才录用资料。 182、文学习考评的要求。 一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 二是考评手段应该力求科学化。 ?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 ?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 ?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183、语文测试的类型和方法。 一是不同目标的测试。 随时测试。2、阶段测试3、水平测试。4、选拔测试。 二是不同内容的测试。综合测试2、单项测试。 三是不同主持者的测试。他测。2、自测。 四是不同形式的测试。口试。2、笔试。 184、语文课题的要求。 一是效度。二是信度。三是难度。四是区分度。 185、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意义。 一是鉴定教师语文教学效果。二是检验学校的语文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文语文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44
本文档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2KB
软件:Word
页数:91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