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举报
开通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内容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在成都所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内容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在成都所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兵车行》 [常识?速览] [识作者]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 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 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 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比如“三 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言、七言古体长篇,亦诗亦史,展 1 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上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方面的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探背景]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巧识文] 这首叙事诗是讽世伤时之作。用行人问答的方式,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知识?梳理] 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本诗虽为七言诗,但间杂三言、五言,带来节奏的多变;用韵上全诗八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朗读时注意体会上述两个特点。 全诗分三层,第一层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时的悲惨情景。 马萧萧车辚辚,/,/行人/弓箭/各/在腰。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第二层: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2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 第三层,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首叙事诗,突出的特点是寓情于叙事之中。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朗读时注意体会这个特点。 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 战争,给人带来的是一双双呆滞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呼喊,是一团团疾驶飞扬的尘土,还有一堆堆荒郊野外的白骨。任何一位闪耀人道主义光芒的作家无不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诗圣杜甫的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 [文本?精析] 1(本诗开篇是如何描写悲惨的送别场面的,在这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揭露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的“开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为后文的倾诉做了渲染铺垫。 2(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耶娘妻子走相送”中“走”字的艺术效果。 3 【答案】 “走”是“跑”的意思,刻画出亲人突然被抓去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亲属们追奔呼号,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 3(“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句中的动作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试赏析。 【答案】 “牵衣”表达出不舍之情,“顿足”表达出悲痛之情,“拦道”表达了焦急之情,“哭”表达了无奈和愁苦之情;连续的四个动作,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神态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集中展现了上千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4(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 【答案】 “海水”意指流血之多,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句一果一因,并形成鲜明对比,把战争灾难写得极为真切,道破了苦难的根源,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强烈抨击朝廷意志造成的流血成海的荒谬。 5(在封建社会,人们往往重男轻女,可是本诗为什么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答案】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6(“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句诗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与前面的 4 “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说明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7(“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 【答案】 基本内容 联系 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边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千村万落生荆杞,象,由一点推及普遍,既扩大了诗的容量,又加 田园荒芜,满目凋敝 深了表现的广度和力度 8.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首尾圆合,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旅夜书怀》 [常识?速览] [探背景] “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靠朋友严武接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在成都无所依靠,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经过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时,写了这首诗。 [巧识文]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孤独、凄冷、绝望的境界,抒发了诗人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悲愤心情。 [知识?梳理] 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5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该诗前两联写景,融情于景。颔联境界阔大,但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和凄怆心情。后两联“书怀”,颈联为反语,表达诗人愤愤不平之情。尾联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 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江岸边,夜间停泊着一只高桅孤立的小船。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辽阔;月影波动,大江无声汹涌奔流。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天地苍茫,有谁能,识我江郎才俊,沙鸥飘零,只能空叹息茫茫星空,泣笑苍天;人似沙鸥,唯有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愁怨„„ [文本?精析] 1(作者在诗中是怎样将壮阔的景色与凄冷的情怀结合起来的, 【答案】 (1)一、二句写近景,“细草”“独夜舟”都是作者自比。“细草”说明自己地位低下,孤苦无依。“独夜舟”则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 (2)三、四句写远景,用衬托的手法,用寂寞空旷的境界衬托出自己的孤独。 (3)七、八句又运用比喻手法来抒发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 (4)总之诗人通过比喻和衬托,将自己置于雄浑辽阔的环境之下,以壮阔的景色来展示自己的渺小和孤独。 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什么意思,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认为一个人闻名于世不能靠诗写得好,应该靠为国为民的政绩。做官应到老年体弱多病才退休,而不应该因受排挤而离职。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无法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的悲愤之情。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常识?速览] [探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重庆云阳)到达夔州(今重庆奉节东),一住就是 6 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上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其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显逊色,但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五首》即是一例。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怀明妃王昭君,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巧识文] 本诗塑造了王昭君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她有山川一样坚强的性格,有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的爱国之情,有对昏庸的统治者的怨恨之情,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写昭君的怨恨之情其实是寄托了作者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知识?梳理] 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怨恨”是本诗的诗眼,也是本诗的感情基调,它既有昭君之怨,更有作者之怨。 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 乘一匹白龙马,在塞外的漫天大雪中踟蹰不前。一袭红色的披风,将呼啸的北风漫卷。怀抱汉宫的琵琶,用纤纤玉指,将幽怨的古曲轻弹。你的浅吟低唱,飘过万里关山,跨越历史千年,至今仍在流传。你是汉宫秋月中的婵娟,你是吾辈心中永驻的红颜,你是民族的英魂啊~孤身远嫁塞外,遁入草莽和腥膻,用青春传递着国人的良善。 [文本?精析] 1(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答案】 王昭君有倾城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诗人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寄寓自己的不幸。 7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在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客 至》 [常识?速览] [探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乐趣。春意盎然的一天,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了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巧识文]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叙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知识?梳理] 第1步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是一首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叙事诗。诗人匠心独运,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喜欢与邻居相通的融洽气氛。 第2步悟读——诗情画境 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翔集。日日拄杖而行,不见半个客至,落红满径不曾扫,万物静观皆自得。不过静极思动,有时也会盼来个把友人畅谈一番。而友人果然就来拜访了。寂寞之中佳客临门,紧闭的柴扉被主人欢喜地打开,天地间平添一个外客,马上一扫寂寥。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留客,呼邻对饮,主客忘形。 8 [文本?精析] 1(《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叙事诗,试分析各联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总结全诗的感情基调、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艺术手法及特点。 【答案】 诗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分析 内容 户外景色 扫径开门 宴客就餐 邀邻助兴 感情 闲居江村的寂寞 佳客临门的喜悦 手法 寓情于景 选取典型场景、细节 主题 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基调 喜 特点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2.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突然撇开客人不提,这样是不是离题了, 【答案】 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利用这种民间常用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了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9 素材一 杜甫的政治忧患,根源于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根源于“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杜甫面临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一切不合理的现状,都进入了他忧患的视野。而国家民族的衰微,则是他忧患的核心。杜甫的政治忧患反映了一种社会良知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应用角度】 该材料可应用于与“忧患意识”“社会良知”“责任”“遭受冷遇”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杜甫,怀着“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国家民族的衰微,自然成为他忧患的核心。他的忧患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虽因多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执政者的重视,但仍是入世者的楷模。 素材二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热爱人民,关心民众生活,为他们的不幸而忧患重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乏关心民生的诗人,那些伟大的或优秀的诗人们,常常都表现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之情。但是,像杜甫这样,由感同身受而引发的对人民苦难的深切了解和关心的却并不多见。 【应用角度】 该材料可应用于与“关心民生”“理解”“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杜甫博大的胸怀,关注的是社稷苍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的是穷苦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念的是天下寒士;“剑外忽传收蓟北”盼的是战乱尽平。 素材三 安史之乱,民不聊生,诗人避乱蜀地,草堂三间,枣树一株,不设樊篱,任邻家老妇打枣充饥,后杜甫离去,亲戚便设了围墙,不让老妇进入。杜甫给亲戚写信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应用角度】 该材料可应用于与“人格”“善良”“悲天悯人”“人文精神”等相关的作文写作中。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穷”也兼济苍生。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辗转漂泊,却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无食无儿”的老妇人如此同情体恤,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这是何等善良淳厚的赤子之心~ 素材四 杜甫始终不忘自己是儒家的信徒,“儒冠多误身”“乾坤一腐儒”,他反复这样强调。他可能够不上政治家,但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穷尽了杜甫的一生。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备受后人赏爱,可是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 10 呢,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己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当人们都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离死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他们是弱者。杜甫捧着时代的血泪,反复提炼,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世界上只要还有不合理的贫富对立,这两句用红宝石拼成的诗句,就将永远使人警醒。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使自己从被苦难压扁的目光中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为别人遮风挡雨,于是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千古名句。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靠的穷人,最终就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应用角度】 上述材料可应用到与“爱国”“责任”“博爱”“信仰”“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大与小”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 素材五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应用角度】 这是杜甫在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二十四岁时写的言志诗。这首诗含蓄地揭示出青年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自信满怀,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可应用于与“自信”“信念”“不怕困难”“雄心和气概”等相关的作文写作里。 11
本文档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3-04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