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举报
开通vip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课程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年为11%,工业总产值达到42572.7亿元。但是,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 从货币投放量来看,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课程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年为11%,工业总产值达到42572.7亿元。但是,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 从货币投放量来看,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全年国家银行贷款余额为31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但是,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年则增加了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 另外,当时正值我国价格改革迈出一大步之际,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这本是对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中不合理定价方式的调整,但在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后,中央又出台了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以及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的工资改革,企业也进行了工资套改,这些都加重了各种企业的成本负担,最终造成物价上涨。 从投资需求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也开始呈现明显的膨胀。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0年增至4451亿元,1993年猛增至11829亿元,1994年竟达16000亿元。就固定资产投资率来说,1993年已高达39.7%,1994年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也仍然高达36(5%。投资结构本身也不够合理,这主要表现是:农业投入连年下降,工业的投入则猛增;高速增长的工业投入有与消费需求脱节之处,一些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市场容量),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其中尤以耐用品为突出。其中,汽车的生产能力过剩量达3,4,冰箱达2,3,彩色电视达1,2,空调达1,2,洗衣机达1,3,棉毛纺达1,3。生产过剩的结果必然是商业库存迅速增加。1984年,我国的商业库存仅为2000亿元,1990年突破了6000亿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由于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大增,导致赤字。全国财政赤字硬预算1988年为78.55亿元,1994年为700亿元;软预算赤字1988年为349亿元,1993年突破了1000亿元。由于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的货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理论上一直未有定论。从短期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原因三个方面;从长期分析的角度看,学术界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当中央银行大量供给货币时,货币的价值迅速下降,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而长期的货币增长又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 具体到中国1993-1994年代初通货膨胀的成因,已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本推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案例中提到的各种因素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换言之,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所导致的,即由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工资成本提高等引起的商品价格提高在先,货币追逐商品在后。 实际上,在总需求一定或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一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会经过一系列的比价调整而结束,一般不会引起整个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全面的成本上升只有在总需求水平不断大于实际总供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 2(货币供给过量说 这一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引起的。由于中国经济内部存在着自发的投资冲动倾向,价格水平不断地受到向上的压力,就会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在通胀过程中,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涨一方面使企业收人和财政收入膨胀,而膨胀起来的收入又被通胀吞噬掉,使企业下一轮生产出现支付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预期的作用,价格上升不仅不会降低需求,反而会刺激需求。二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使本期货币供给不足,这时如果增加货币供应,就会加剧通货膨胀。 这一分析可以说基本上抓住了通胀的实质,并揭示了通胀形成的基本过程。 3(价格冲击说 价格冲击表现为一种或数种投人品的价格突然大幅上升,引起相关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形成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如石油危机时的情况。如案例中所述,1994年我国农副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汇率调整以及税制改革引起价外税等,形成了价格冲击型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冲击一般表现为非体制性的外部因素,而在中国,价格冲击具有长期的内生的体制性特征,并且会周期性地出现,形成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经济紧缩的周期性循环的基础。这是由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决定的。因为在渐进式改革中,首先放开的是供给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如工业制成品;继续受控制的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供给价格弹性较低,如农产品、基础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和矿产品。实际上,这是将计划体制下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所产生的价格冲击分解为多次,并使供给价格弹性高的产品侵蚀弹性低的产品价格上升的利益。这一方面使受控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受损,比较劳动生产率降低;另一方面,政府对受控产品价格的调整往往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严重时方才作出反应。这就形成了中国物价水平上升的长期压力。 4(综合现象说 在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看来,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综合症,主要症状有:一般价格水平公开或隐蔽上升,货币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总需求大于总给,经济过热等。其具体成因和发展过程是:在微观上,产权模糊、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企业效益差,促成了初次分配中轻消费重积累的倾向和需求膨胀的局面;在宏观上,财政收入的相对减少,为增加基础设部门投资而不得不搞赤字财政,当借债不能弥补时就向银行透支;银行为保证经济增长而向企业贷款,当贷款大于存款时就靠增发通货来弥补,这就使通胀变成现实。 另外,还有外资流入说。这种观点将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归结于随着1994年我国的汇率并轨和较大幅度贬值而出现的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资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内配套间接增大通胀压力。这主要是由我国现行的特殊货币供给体制不是负债约束资产、而是资产倒逼负债增长,不是现金发放决定贷款货币、而是现金跟着贷款走,地方银行发放贷款创造货币在前、中央银行加印现钞在后,因而是由地方银行自主增发贷款形成的“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 显然,上述几种观点并非处于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分别从各不相同的独特角度,解释了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通货膨胀的某一方面的原因。 总体上,通货膨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任何一种解释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面。每一种具体条件下出现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和机理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分析时需要将各种理论成因综合考虑。
本文档为【案例分析[3]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6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