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目 录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1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1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2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3 (一)自然原因——人口总量过大„„„„„„„„„„„„„„3 (二)体制原因——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4 (三)结构性失业„„„„„„„„„„...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目 录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1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1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2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3 (一)自然原因——人口总量过大„„„„„„„„„„„„„„3 (二)体制原因——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4 (三)结构性失业„„„„„„„„„„„„„„„„„„„„„4 (四)摩擦性失业„„„„„„„„„„„„„„„„„„„„„5 (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原因„„„„„„„„„„„„„„5 三、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6 (一)失业的社会影响„„„„„„„„„„„„„„„„„„„6 (二)失业的经济影响„„„„„„„„„„„„„„„„„„„8 四、控制失业的对策„„„„„„„„„„„„„„„„„„„„9 (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功能„„„„„„„9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10 (三)加快中西部和农村经济建设,吸引人才就业„„„„„„„10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11 (五)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11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 „„„„„„„„„„„„„„„„„„„„„„„„13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 【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摘要】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依据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目前,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失业问题 现状 原因 对策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定义,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 ?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目前,失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 ? 张彦,吕青.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9页。 1 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二)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另一方面,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2、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3、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三)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有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 2 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人口总量过大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十分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目前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总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我国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比1995年增加了近2亿人,约增长23.5%。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这是由于过去的人口告诉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的。以2000年3.56亿农业从业人员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约为2.36亿,分20年转移,平均每年的超过1180万,这还不包括每年1000万左右城乡劳动力自然增长(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700万,减去退出劳动力队伍的老年人900万)。两项合计,每年净增的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但以90年代末GDP增长的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25、GDP年均增长8%和2000年末城镇从业人口2.13亿来计算,城镇每年的劳动力需求量为426万,不足500万,即使加 3 上农村自己创造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离2000万的劳动供给量,缺 ?口仍非常大。 (二)体制原因——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效率经济,而市场的效率就是要通过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的破产、倒闭、失业来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群体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就要做到有进有退。面临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把多余的低效职工释放出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于是就有大量的职工下岗、失业。同时,我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佳而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也必定会引起失业。?具体的表现是国有企业每年有500万以上的下岗职工。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生产1000万吨钢的人力投入,鞍钢是24万人,宝钢是1.6万人,而日本的新日铁只需0.6万人。 (三)结构性失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进入了结构变换和升级的时期。一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人员就业必然会产生挤出效应。二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以往依靠大量资源和人力投入发展经济的办法被结构调整冲击。三是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素质 ? 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 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湖南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4 提高不同步之间的矛盾: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程度提高,不能吸纳足够多的低素质、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特别是表现在年龄偏大的普通劳动力身上。与此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的矿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 (四)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经济运行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力的 ?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例如,人们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后,原有的工作失去了,而新的工作一时又没有找到,或者人们对现有的工作不满意,想寻找新的工作而暂时失业,等等。这类失业主要是由劳动力的流动引起的,所以这种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原因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由美国华尔街波及实体经济层面,对失业问题的影响将陆续浮现。国际劳工组织(ILO)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8年10月20日发出警告称,到2009年底, ?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猛增2000万。 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袁乐平.失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 郭恩才.解码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第238页。 5 1、对农民工的影响。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东部沿海出现了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大部分农民工返乡。 2、金融危机引发IT业裁员潮。2008年10月21日,雅虎公司宣布将裁去现有15000名员工中的10%,以降低开支。这是全球盛吹金融寒风后,IT行业最大的一次裁员行动,也在业界的预料之中。 3、大学生就业受到影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选择裁员,轻装上阵,以度过难关。一般企业都亮起不招聘的红灯,除非“绝对需要”人才,而大学生大多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失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失业这一社会现象,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对社会成员个人或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将失业的影响分为两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一)失业的社会影响 1、下岗职工的影响 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中国失业人口的关注是由下岗职工引起的。下岗群体基本上是出生于20世纪的50-60年代,在统包统配的就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这一代人现在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没有工作,吃什么,对这个群体 6 而言,基本生活保障是他们的最关心的问题,而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有效解决途径,就是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因此,就业是他们最重要的社会需求。因为在工人们看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了几十年,最后落到这个下场,他们不甘心,也没有其它任何办法来解决问题。上访和与政府讨价还价是他们可以想到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下岗职工基本的行为取向。 2、城镇失业青年的影响 出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青年一代,工作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远没有那么严肃,出国、跳槽、离职、对他们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没有对就业的强制性需求,他们可以不工作也能生活的很好,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来就已经衣食无忧。就业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只是寻找成就感的一个渠道,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就业的首要前期是他们喜欢,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生活所迫。对他们而言,就业与失业就是游戏的暂时状态。失业会造成压力,但他们知道这样的压力主要不是政府带来的,而是市场和其他社会群体带来的。因此这样的压力也就不大可能转化为与政府的对抗,更有可能的是转化为针对游戏规则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冲突,如群体之间的冲突、员工与管理人员的冲突等等。但是,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冲突在一定条件下会演化成个人或小群体的极端行为直至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3、农村失业青年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逐步减少的耕地无力承载不断增加 7 的人口时,出生于农村的年轻人选择了“离开”。从乡镇企业到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离开了他们祖辈耕种过的土地,到城里寻求另一种生活,另一种工作,这就是民工潮。20世纪80年代初期,民工的出现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人们并不认为几个打工的农村人会形成什么影响。可是到后来,当外出打工的人们形成潮流,交通运输部门不得不把他们的流动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纳入生产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城里的工厂不能再忽视他们的要求、从中央到地地方的政府不得不认真关注他们动向的时候,每年1亿左右的农村流动人口就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开弓之箭。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特性最不稳定的群体。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也只会用跳楼自杀之类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当然,这也不排除其中的少数人采用一些极端手段如爆炸和投毒等,直至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4、失业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失业造成中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浪费。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花费巨大的物资成本与社会成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无疑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在大量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军队、基层、教育机构急需大量中高层次人才而不得的情况。 (二)失业的经济影响 失业有其正效应和负效应。从失业的积极影响来看,它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流动,从而完善动态、健全的劳动力市 8 场;失业危机引发的竞争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但是,失业同时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给失业者以及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体能的压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 1、产出损失。失业意味着能够而且愿意工作的人被逐出生产领域,转向分配领域,这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被用以进行国民生产,但却仍然要消费国民财富。 2、人力资本流失和劳动力资源浪费。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人没事干,不仅不能创造财富,而且要消耗社会财富,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各种形态的闲置劳动力有2亿左右,每个劳动力一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按1万元计算,则如果有充分的就业岗位,我国每年就可多创造20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 3、导致分配不公。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劳动力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失业期间劳动力的浪费使得劳动者丧失了部分参与国民收入正常分配的机会。同时,失业人口的存在易于导致社会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出现失衡,从而造成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和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控制失业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功能 民营、私营、个体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们规模小,体制灵活,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强,在市场经济中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据统计,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和其他失业人 9 员的主要流向是民营、私营、个体中小企业。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失业问题上,有很大的潜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地方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他们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二)扩大内需,采取积极措施,把金融风暴对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东南部沿海城市一些出口型企业人才需求锐减,所以,首先要扩大内需,并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就业扶持,鼓励企业减少规模裁员,稳定就业岗位。其次,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劳动转移,要扩大内需,当然要把主要的放在农村上,但是企业也相当重要,企业先不要倒闭,才会有就业机会。 (三)加快中西部和农村经济建设,吸引人才就业 纵观人口流动的趋势和规律,可以看出,素质高的人口都愿意向生活质量高的地区流动,结果又促进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 ?口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研究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不能忽崐视人居环境建设战略。根据西部的特点,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崐以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引入的人才也不可以都集中到大中城市,因此,要重视建设一大批等同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通过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使人才能够引的来、 ?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0 留的住,这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西部”指导思想的战略选择,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投入战略的要求。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大多数失业人员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出现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人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格劳动力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文化科学素质低下是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障碍。因此,要解决失业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要重视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大力提高失业人员的文化科学素质。为此,政府要加大职业培训的改革和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我国的教育、培训资源,鼓励社会和企业发展教育、培训事业,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都投资受益的培训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失业人员的文化科学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他们再就业的能力。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力素质低,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差。因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并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五)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1、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防止出现“一 11 棵树上吊死”的情况。那些有“非国家机关不去”想法的大学生,应及早调整想法,接受现实中的市场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网络、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关系等,掌握最新的就业形势,如市场中专业的需求状况、紧缺人才、行业排名等信息,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如可以选择中小企业和中小城市。调查资料显示,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差距悬殊。因此,大学生应顺应市场的需要,作出合适的就业选择。 2、调整就业期望。有些大学生薪酬方面的期望值与企业所能的提供存在差距。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精英人才。大学毕业不等于能力和技术就适合社会的要求,大量的职业能力都是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当正确估计个人价值,提出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适合企业实际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五、结束语: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我国应该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的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的现实问题。 12 参考文献: 1、张彦,吕青.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湖南出版社,2004年。 3、袁乐平.失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4、杨守建.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 5、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6、赖德胜 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 7、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13
本文档为【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