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雷跃捷

雷跃捷

举报
开通vip

雷跃捷雷跃捷 P1 (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 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P4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 P15 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1963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施拉姆年在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 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 P4 插,...

雷跃捷
雷跃捷 P1 (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 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P4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学派。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 P15 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1963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施拉姆年在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 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 P4 插,但没有停下来。”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 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 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业 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 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 P5 ……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 2080世纪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 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 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 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 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新的权力支配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根本性条 P78 件之一。人类对知识的依附和支持程度,超乎前人所有的想象。- 传播学要研究的无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和一个被表现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传播的 社会现象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传播本来是为了建立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但经常需要通过技术的中介,虽然技术本身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大系统,正是传播学本身这种复杂循环的结构。才使得传播学让人疑惑、彷徨,不知所云乃至被虚无化 P450451P453 甚至被庸俗化。 -传播学所要研究的,就是社会建构的叙事。 利用被传播的象征符号来操纵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一个随时都要有所警觉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社会结构都可以根据它们致力于维护社会行动者的 无知或异化的方式来分析。站在传播学的学术立场也就意味着一种横断面的学术批评。三个 P451 学派,没有哪个人的观点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单一传播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信息和传播的膨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逻辑现象,其中最核心的构成是媒介。传播秩序 P9 的定位是一种全球化秩序。 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被传播媒介包围的环境中,需要寻找一种认识框架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播关系成为社会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的组织方式,甚至成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制度必须被信仰,因此它必须置于大众传播的常规行为当中。具体说来,就是如何看待信息交换和信息传播通过媒介形式所产生的对社会的冲击作用和主体身份的建 P10 构作用。 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而查找知识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信息传播媒介成为人们重新征服时空、占领市场和建构存在意识的工具,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这同时也使媒介化这一社会现象变得日益复杂,比如信息戏剧化和媒介麻痹症的并存。通过传媒反映 P11 出来的信息与人的关系,目前成为个人、集体乃至社会利益的中心。 思考和批评精神是靠文字才得以发展,怀疑思想不是来自天上,批评精神依赖于积累 P14 技术,即知识之间的比较。 传播学是研究关系到被组织的、有目的的、有技术工具和没有技术工具的信息传播过程。P15 (没有被组织的传播就不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P21 引导人的艺术就是统治的艺术。 EZP24 在英文电码中,使用率最高,使用率最低。 对传播学而言,信息一方面是将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涌现的内容(即资料)转换成抽象的、自主的、可以认识的东西,即将内容置于形式中,产生秩序与意义;另一方面这种 inform秩序和意义就是某种告之(),某种形塑。可以说,信息的形成意味着自我的形塑, P25 将自己放入某种形式的载体中,并获得意义。 构成接收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我们跟随并适应环境偶然性的过程,有效地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现代生活的需求和复杂性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必要。我们的报刊,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大学,图书馆和我们的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不得不满足这种过程的需要。否则,就达不到这种目 P3334 的。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维纳)- 讯息越不稳定,信息越少。控制论的推理拒绝先天区别开躯体和精神,机体和环境,人和机器,微观和宏观。控制论的理论实质是理解熵然后对之进行有效地斗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传播被考虑成一种信息行为,和它周围的环境产生永恒的反应。“传播不是一个特定科学的对象,它是所有学科的痕迹,因为它允许理解在每个现象当中什么是最本质的,什么构成了最深刻的本质。”(一个法国人语)传播是一些信息和另外一些信息之间永恒的游 P34 戏,而只要人类存在,透过信息的人际互动将持续下去。 信息的第一个传输功能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一种接触或一种关系,与其说是 让人知道一件事,不如说是让人重新确认一件事。这种传播在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了感 P312 染性和复杂性,以此强化了关系。 维纳极力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内部传播通道的完整性乃是社会福利不可或缺 P35 的条件。”“社会学和人类学,基本上属于传播学这一总范畴。” 20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提升和流量的扩增是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加速现象,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给予或生产一个信息,本身就有组织和 P36 评估的意义,这就是无所不在的反馈现象。 传播动作本身总是和其他东西相关联,如社会经济基础、文化符号系统、媒介技术特性、对信息起扩散放大和中继站作用的传播体制等等。广义的传播学是要研究信息传播中的象征符号的流动性和复杂性,而控制论是第一种方法论的考察方式,使我们在信息面前获得更 P37 多的自由。控制论思想在整个传播学当中起着奠基性作用。 information1386是年乔叟最早使用的,含义是“赋予形式”。信息是由个人在同他的 P3839 环境的无休止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 P40 信息是不定性减少的量,信息就是两次不定性之差。 接受一个肯定信息就是减少一个否定信息。信息所涉及的,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 BIT于你能说什么。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在极快的速度中传播。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原子只能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低;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尼葛 P41 洛庞蒂) 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有下列要素:一,发出的信息量越大,人们对其的依赖性越高。二,有各自的技术类型。三,一个公共媒介面对大量处于分散的受众。这几个要素之间 P42 的相互作用对信息意义的产生形态有决定性作用,如信息的数量化过程、结构化过程。 W信息论意义上的传播理论(若干线性传播模式之类)本质上是一种结构主义理论, 把环境分解成碎片,调整系统装置,然后重新搞一个信息模式,得出一个环境的类像。 simulacreP43 () 在网络状态的传播条件下,各种传播过程中的内外因素在传播横断面上介入,使得信 P46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一个地道的博弈过程。从电话传播提炼出来的线性传播模式启发了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传播不是偶然性过程,所有传播都涉及公众性和开放性,涉及信息发送与接受者之间的不平等,二者之间存在制度性的调解问题。例如,一旦噪音理解为制造和影响传播的工具时,噪音本身就成为权力的工具,一旦实现对传播的独占和对 P46 噪音的控制,就成为确保权力的条件。 每一种媒介的技术条件水平不同,社会接受状态不一样,这涉及元传播问题,即对传播的传播,传播者被置于他自己的传播之外。比如他选择媒介类型并组合信息(图像、文字、 P48 声音)本身就使信息赋予一定的意义。 (新闻价值)一个事件的发生的概率越小,关于这个事件的信息价值就越大;某信息和状态中包含的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还有接受者对信息源的期待程度。还有,情理之中的事情不会对人产生吸引力,意料之外的事情至少会使人感到新奇,产生联想,从 P48而强化信息的渗透力。(关于熵的内涵,是不是说反了?)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活体的本性是选择,甚至是创造环境。环境被有机体感知,是一个选择性提取的结果:在整个可以支配的现象中,个人只保留对他有意义的那一部分。和我 P51 P201们处理过的信息数量相比,有符号价值的仅仅是极少数。再参见前后 冗余度是传播中不可少的润滑剂。信息被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扩大受众范围, P49加强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传播中一定的冗余度,有利于克服噪音。(站在正面评价它合适吗?法西斯主义) 在两个信息的比较中,最贴切的将是那个触及边界的信息,那个更新我们常态思维的 P51 信息。 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可以解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 P54 的社会大众在一个组织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那种革命性和毁灭性力量的内在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 P63 组织化水平越高,选择性越强。 所有传播学理论都包括两个理论要点,一是关于人的主体性,一是关于社会组织。控 制论方法的意义在于说明信息在系统内部的循环所起到的组织作用,信息的第一个目的是 P61寻找系统的稳定。所有的传播呈现为两个方面:内容和关系,后者囊括前者,并因此成 P62 为元传播。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认为对话的三个要素是:说话者、话题、听者。听者决定对话的目 P64 的和对象的要素。亚里士多德的传播思想是以说服为重点,以听者为中心。 P68 现代社会是依赖媒介的社会。 P204 所有的解码也是一种新的编码。 发端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学术思潮孕育了后来影响全世界的经验-功能学派,其理 论意义在于,从社会实用功能的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人们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与大众传媒机构 的关系和与大众传媒职业群体的关系,成为从传播学角度来参与和指导社会管理的一个理 P67 论工具。 20从世纪初开始,杜威、帕克、库利三杰,从经验研究出发试图在社会科学的意义上 P70建立传播学,是具有理论先驱意义的第一个理论流派。他们把传播研究建立在应用社会学的基础上,将统计与现象观察结合起来,奠定了经验-功能学派的基础。他们不仅把传播看成一个信息的传递,而是文化建构的象征过程。因此,传播也出现在艺术、建筑、规范、仪 P7071 式甚至政治当中,公共生活在他们的传播学概念中占有一个中心地位。- 库利和人类学家米德一起被看作象征互动反应学派的开创者。库利:传播的历史是所有历史的基础。“传播的方式包括手势、讲话、写作、印刷、信件、电报、照相及艺术与科学的手 1909段――即所有能把思想和感情由这个人传给那个人的方式”。年他的著作《社会组织》 P73 是第一本对社会传播进行分析的著作。 P74 帕克是第一个大众传播理论家。 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传播学研究能够成立的社会基础,因为个人与社会的接 P76 触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并予以规范和诱导的。 19世纪以来西方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所奠定的实证学术方法,即通过社会调查的结果来说明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通过相关的实践、道德、审美和政治立场,来宣称一种普遍性(普遍的贴切、适用和有效)。也就是说,把知识制度化。这是经验-功能学派的基本要点。 P76先驱拉扎斯菲尔德。其前提服从于西方的社会观念:信息自由和经济自由。这两点构成了对整个媒介职业领域的调整模式。 在经验-功能学派看来,大众传播媒介以一致的方式影响个人和社会机构,会为社会 带来不可预期的利益,因此假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同时是自主的和 P77自动校正的。把学术研究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尤其是得到私人企业的赞助,这是经验 P78 -功能学派的特点。 大众传播本身是一个进行社会调解而不是社会冲突的场所,求得共识是传播者发挥传播社会效益的一个出发点。公共权力或者专业部门会利用掌握的信息平台进行滚动式联动传 P87 播,形成传播的强大声势。强化信息的同时也就是在简化信息。 人们真正恐惧的对象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无法知晓的事情,在难以知道和渴望知道的搏杀过程中,人们会因为恐慌心理而像饕餮一样渴望获得信息:信息的满 P88 足指数成为建立个人自身安全感的赌注。 拉斯韦尔对宣传的定义:通过对有意义的象征符号的操纵来支配集体态度。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和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公众 222003舆论和态度。(《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页,人民大学版年) 传播被看成一个劝说过程,信息可以激起效果,这种学术方法与社会心理学相近,着 W眼点在找寻信息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直接的、瞬间的、因果性的关系。这个五传播模式太个人主义化了,可以解释面对面的传播,但很难把这个模式扩展到大众传播层次上。这个模式成功地解释了当时美国自由知识精英对媒介的操纵可能性的忧虑,同时也回答了企业家希 P93 望知道(或引导)消费模式的需求。公共权力也更想在知道更多的情况下主导舆论。 拉斯韦尔提出一个功能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媒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媒介本质上保证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继承的功能。媒介可以控制环境,在社会各部分之间建立关系,有娱乐作 R?C?T?1960用。默顿、赖特、帕森斯年补充了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概念,把大众传播看作可 P93 以提供个人消遣、缓解心理紧张以应付现实生活,从而产生社会维持作用。 P96关于把关人的具体客观性影响因素(对于传媒具体来说)说明:大众传播是一种关系的构造物,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制约。 P96 传播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又是舆论的载体。 P9899 构成议程设置模式的五个要点- 在关注程度上进行心理投资,类似今天的“注意力”、“眼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治主要是一个“媒介事件”,对事件的处理结构化,结构化的新闻常用在政治传播中。P99议程设置模式的意义是在被表现的事件的等级秩序中建立一种关系,意义的等级与事 P100 件的等级对应。 1议程设置模式的理论(?)意义:,媒介对最重要事件的“适应性”,经常提前考 2虑舆论重点,有时提前一两年,倒计时来安排新闻事件。,媒介有时制造人为新闻或“假事件”。从数量关系上看,媒介报道的重点有时并不真正反映舆论状态或真实问题,反映的 []只是现实的一部分甚至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可以服从商业利益和政治策略的驱动来进行炒作,也可能是社会上某些压力集团或有特殊利益的社会团体煽动某一议题成为媒 P101 介议题。 经验-功能学派的方法特点: 1,由推论演绎而来,不是由归纳而来。通过社会调查、控制实验和内容分析得出相关 2的经验性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假定有一个客观的真实存在,可供研究。这种真实的存在 3可以被观察、记录,例如选民的动态、受众的反应、消费者的爱好等等。,假定人类有能力找 4出看得见的方法,通过一种量化的研究方式找寻真实。,假定解释这个真实而提出的假设可以被证实或驳斥。 以上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显然,经验-功能主义认为人 P103104 类的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源于经验的自明。- 学术性量化研究是为了寻求媒介的社会功能,商业性量化研究为了服务于客户的市场策略。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所要寻求的不一定是传统中的客观真理,而是不同媒介的受众的 P104某种共同约定共同认同的东西。他们关注对象的内在结构,而把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 P107系摆在次要位置。功能主义者是第一批提出媒介应对文化的民主化作出贡献的思想的, P107哪怕这种文化主要来源于大众文化,属于消费者的要求。简单的把个人在商品市场的 P108自由等同于表达自由。它的方法的客观性,但被调查对象不是客观的。 控制论所要回答的是找到比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更有效的社会控制技术的原理,以便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预测、模式化和指导;而经验-功能学派的要旨是通过实证方法去找到 P105 社会管理的技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大众媒介“持续地要人们接受社会现状”,这不仅表现在媒介实际上“说了什么”, P106 P194 更重要的是它“不说什么”。说什么总是意味着不说什么。 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涉及一种真实、客观、非人称化的知识,谁都可以应用这些基础原理,例如民意调查等等,但是发表调查报告本身,不是为了表现民意而是支配民意。一方面是真实、具体和经验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利益、社会想象和权力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 验-功能主义传播学研究是科学意识形态的样本,一方面表现为客观知识的话语,一方面 P109 又是一种塑造着社会认同、规范性和制度性秩序的社会力量。 人一旦被信息淹没,达到一定的阙度,个人开始对多余的刺激表示无动于衷。我们不 P111 能通过传播网络对人随心所欲,被传播的东西不一定必需被整合到个体性当中。 1学术界对经验-功能主义的批评:,在知识层面落入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缺乏一 2种翔实的分析理论,缺乏具有学术内涵的解释体系。,在社会理论层面,“隐藏”一套未 3经验证的功能论和多元论,刻意生产一种没有深度的社会表象。,在传播理论层面,重视可见的、个人的、微观的和行为的研究,忽略宏观的、结构的和历史的研究,技术分析限制了 4理论观察。,在社会实践层面,趋向于行政与市场导向,流于保守和维护现有秩序,把政 P112 治效果等同于商业效果。 传播所得来的东西,有相当部分来自背景、符码和接触手段,简言之,“意义”存在 P1211于全部传播行为中。所有语言传播模式有六种因素,表达六种功能:,发送者决定表 2达功能。这是情感性的或主观性的,是对信息个性化处理。,接收者决定重语反复功能。所 3有符号和操作程序都有动员接受者参与或从感情上回应的功能。,信息决定诗学功能,包 45括修辞功能。,背景(语境)决定指称功能。,接触功能,尤其诗与信息对象在心理上的 6接触,例如礼仪、典礼、演讲、谈话、恋爱当中,标明在场或依附关系。,符码决定元语言功能。在很多传播情境中,需要援引一种公认的准则或专业语言、术语。当两个人在讨论是否相 P123 互理解时,也是一种元传播。 手机短信在传播技术发展史上是一种延长时间而不是缩短时间的传播方式。这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并不是来自信息交换的内容,而是来自它的发送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主义要素。这使得传播过程更倾向于强调延续关系, P125 而不是强化内容或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当事物本身不在场时,我们借助符号 P194 表现事物,在这个意义上,符号是被延缓的在场。 奥古斯丁对符号的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这个东西加之于感觉而 P126 产生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 索绪尔:思想在被赋予言语形式以前不能存在。思考就是通过一种符号手段来说话、写 P128作、或依次连接而说出的言语、被陈述的内容。符号是能够被用来在某些方面代表其他东西的任何物象。所有的思想靠符号,思考是对符号的操纵。任何事物只要它单独存在,并和另一个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没有任何传播可以在 P149 符号之外进行。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整个社会面临着广告化和媒介化的包围环境中,符号的传播更 成为普遍的认同方式和文化表象,使一切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力量用以维持组织动员 P134 能力的象征资源今天的社会是在以符号为基础的结构中实施统治和支配。 通过特殊的符号体系来产生凝聚力的办法,实际上与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做法如出一辙。一个能产生传播效果的符号体系,肯定允许产生个人的或集体的认同作用,其组织功能往往大于知识行为。 用符号学方法阐述视觉传播,表明了符号学的学术独立性。它与结构主义有渊源联系,但符号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主要在文学艺术、社会传播和精神分析等社会文化领域,而结构 P135136 主义更多地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 巴特:内涵意义就是把外延意义加以固定或冻结,将某单一的、且经常是意识形态的所指加诸到能指之上,而淘空第一层符号的意义。内涵意义是大众传媒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方式,巴特将这种内涵意义的运作称之为“神话”,传播媒介是在运用神话制造新意 P137义。符号学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媒介内容的被隐藏的意义。意义不是绝对的和静止的, P138 而是一种活动过程,是符号、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动态反应过程的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叙事中的人物关系情境多以图书馆为背景,今天的影视叙事多以歌舞厅作为背景。这两个情境符号由鲜明的社会指称意义。图书馆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象征, P139 歌舞厅是世俗文化、消费文化的象征,从理想情节转向市场景观的社会流动。 (how meaning is created)符号学注意的是“意义如何被创造出来”,而不是“意义是什 what the meaning is么”()。符号学的特色在于传播意义的生成,意义总是通过新的阐释得 以产生、扩展、偏移、转化。这种重在形式,从形式找寻意义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的主题分析 P141 提出挑战。 P142144 对电视节目“策划”的符号学分析-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被传媒所释放的世俗神话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凝聚和集合了可以作为模仿对象或审美对象的生活经验。传统的神话意识是接受最终真理,而世俗神话的产 P145生,是对乌托邦的回避之后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神话化,从而再造新的乌托邦。神话超越了任何一种特定叙事,是一种故事源,它用永恒不变的色彩来渲染普通人物和日常的情境,而这类情境又可以被简化为几个关键词: 防疫:接种公认邪恶,保护心理距离 俗套:永远都是永恒的故事 量化:生活现实的廉价处理 平面化:冲突的经验跨越时空和人种的差异 P146 模式化:重复游戏规则,因为事情就是这样。 世俗神话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提供满足和安慰,被放大的平庸获得了神圣的价值,并成 P147 为平凡生活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我们对某一类已经在一般社会心理中形成固定形象的人、群体、情境、故事和概念,就是一种神话原型,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再予以表现,就是对这个神话的重复。通过高度的概括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相结合,世界彷佛得到了秩序,排列为明确的和富于情感色彩的基本单元。这个神话往往在被表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它的能指已经成为受众的共识。今天,这种方法对于大众媒介的文化生产过程和传播策略的分析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是文化消费 P148 主义批评的理论来源。 在大众传播的层面上对符号的生产机制的阐释,成为符号学研究不断更新的出发点。比如,这些符号是怎样运作的,怎样生产又是怎样消费的,是谁在制造这些符号,为什么制造这些符号,这些符号如何被解读和被接受,可不可能被消解?权力、制度、组织、资本、 P154 习俗、文化传统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意识形态的解释:意识形态并非由统治阶级加诸被统治阶级之上,而是一个实践中不断被复制与重组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思考、行动及了解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过程?难以理解)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 P155156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人在认识过程中随时受到现存的各种思想体制的制约和束缚,人的主体是一个受到各种限制的、早已由一系列对世界的表象系统所决定了的“屈从体”。主体觉得自己是自我满足的,觉得自己在直接把握现实,但这些都是“想象”的结果。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个人同他的存在的现实 P159 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表现。(意识形态=表象?通吗?) 汪丁丁《回家的路》: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那些与权势、利益、名声和文化主流紧密 9834地结合在一起的“宏伟叙事”。社科年版页 P159160 关于广告的意识形态分析- 布尔迪厄:一切形式的统治都建立在不知情之上,也就是说,被统治者是同谋。《自由 53交流》页 福柯:纪律是权力的一种类型和操作形态。两种社会控制纪律的模式,一是纪律封锁,是禁令、栅栏、等级化、分离化,是传播的断裂。另一种是纪律机制,是监视技术的多样化和交叉,是控制的软性方法,功能性的权力实施技巧,“只要由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 P166以实行自我监视。……在现代权力技术中,注视占有重大的地位。”《权力的眼睛―― 97158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年版页 P169170 用福柯的理论说明电视是一种监视系统- P167 权力生产真理,权力生产对象的领域和真理的仪式。 在一个媒介化过程中,权力和媒介的结盟为了通过象征权力的表现去生产真理,随着真理的再生产显现了权力的本性。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纪律机制,而是产生幻想、诱惑、敞视。电视是一个“组织机器”,成为“被颠覆的敞视”,从而实现了电视的象征权力功能。 事实上,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对丰富而完整的知识渴求,可能永远被挑逗、被耽误、被延迟。电视的功能就在挑起观众的欲望,它承诺的是放在遥远的未来,但是它的策略却是让我们在满足欲望的期盼中进行永无休止的消费。……传播成为权力认可的仪式,传播的话语 规则体现了话语的社会结构,表明了谁可以讲话,可以讲多少,可以讲什么,以及在什么场合讲。传播所产生的意义和快感本身成为社会权力的形式,它行使监督的权力,揭露世界的权力,侦察人民的秘密的权力,监视人类行为的权力。……自相矛盾的是,权力可以因此 P170171 而使人民从使他们臣服和顺从的自身力量中解放出来。- 人类科学生产出的知识和真理,在某个层次上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这与它们被用以约束和规范个人的方式息息相关。……不仅传播行为与人的内在生存逻辑相一致,而 P171 且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知识的制造和传播批准了权力的行使,并使其合法化。 结构主义语言学宣告了人的主体性的终结。不仅语言是被结构的,而且人的意识和观念也是被结构的。它在一定意义上借用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多重决定论。这使得结 P173构主义不是一种意义的理论,而是一种组织逻辑的理论,是反历史主体的。而符号学重新把人的主体性放在结构当中,它考虑到了语言本身的转化和人的伦理反思的可能性,倾向于主体的决定作用,符号的意义成为多变的和可转化的,意义成为争鸣和论战的场所。但是,符号学没有意识到意义不是符号本身的一种特质,而是可以将符号置于其中的各种 P175 社会关系的一种特质。 博德里亚(法国学者)提出“激进的符号技术”,形容社会符号化过程产生了社会、文化、经验和主体性的新形式,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符号化再生产状态。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衍生扩展的符号体系,瓦解了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模拟秩序逐渐消除实在与表象、客体与符号、能指与所指、客观实在与技术干预之间的界限,事物有其形无其实,影像本身就是虚拟的实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艺术和传媒也在 0010做同样的事情,所以它们也都不能逃脱同样的命运。”(《完美的罪行》,商务年版页)P175176 - 结构主义是静态分析,随着以德里达为首的解构主义学术思潮兴起社会背景再次走上前台,除了社会政治秩序、婚姻家庭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以外,还包括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民族性格。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P176 打开了所有封闭的文本,各方面之间的对话成为阐释传播行为的依据和出发点。 电视展示事件,推波助澜,让新闻主题向戏剧化发展,重在感情冲击;报刊让读者思考,提出新闻主题的发展背景和可能前景,重在理解;广播主要是对新闻主题进行综述和解释,使人能够想象和理解。大众媒介对社会起着结构化的作用。所以,对信息的认知、社会环境氛围、公共舆论定势、政治宗教信仰、文化功能状态和社会制度革新等内容,成了传播学 P180 研究的指涉对象。 电视生产是一种制度(看来应指中国)建置,以制度化的方式运营着,并且传达着主持运营者的意向,以这种意向影响着社会。电视摄像机不是客观世界的复印机,剪辑更不是无意图编码,电视作品无疑是一种选择化、功能化、价值化的文化产品,通过规范的传播系统,日常化地介入观赏者的经验领域,按照它的安排看什么和不看什么,想要摆脱它的支 P181配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一些电视的基本节目程序和场面调度,除了被呈现的内容风格以外,还有被强调和被忽略的信息,我们还要问:这个节目之内有什么东西被视为理所当 P182然(不言而喻)的?总是有固定的栏目向我们重复故事和观念,而不是为了向我们提供知识。电视属于回归的流派,回归到我们已知的事情。广告和新瓶旧酒式的电视节目不断的循环。我们称之为真实的东西,要依赖我们的传感系统,依赖信息的开放程度和我们之间 P184 的关系。 真实问题。真实的效果要看它的对象,真实效果不是通过客体,而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真实可能把冗余信息、一致性、舆论倾向这些已经进入想象关系的内容予以裁剪。利奥塔说:“真实总是以原告为条件。”真实对现实的切入会带来冲突和永无休止的争论。赤裸裸的不一定是真实,但真实肯定是赤裸裸的。很难说所有的信息都是原汁原味,没有什么信息不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权力切断、检查和化装。P184185 - 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次新闻记录的过程,都有可能是失真的过程。更何况很多事实, 40P200 在它发生过后一秒钟,真相就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例如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之死。 P351352 关于新闻真实的社会学维度- 新闻不是一门类似于数学那样的纯科学,它揭示了一种实用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关系 P187 或力量的评估指引着新闻的内容。 P209230关于新闻的运作认识,包括真实性、客观性、新闻价值等等-新闻传播如何变 P228 成了策划业务 P188 决定消息的种种因素 反复播放的节目预告虽然可能缩短节目播出时间,但可以从心理上保证在受众身上榨 P186 取最后的“剩余价值”。 康德式的记者职业伦理是不现实的。当今记者的职业伦理应该是笛卡儿式的,搁置所有的知识,着手特殊而确定的事例,然后系统地进行演绎,就是在不同的意图和倾向中妥 协。换句话说,是要把握一种“类”的本质,在追求真理的昭示下追求公认的判断,向知识、 1理性、必然性看齐。这里注意两个概念:,新闻不是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原来意义的再现永远不可能存在,记者只是在解释当中自然流露相应的价值判断,用有利于信息接受者和 2信息阐释者的方式来介绍信息。信息在于区分,不在于煽情(这句话什么意思?)。,开放性观念。“我们都熟知这条规律:任何一个新闻机构甚或一种表达方式,越是希望触及广大的受众,就越要磨去棱角,摈弃一切具有分化力、排斥力的内容”。(布尔迪厄《关于电视》, 0051辽宁教育年版页) 撇开传播机制的各类操作成本不谈,仅仅按照传播效率法则,最具有传播力的信息, P188190 不是最复杂的信息,而是被简化的信息。- P190 对经验来说,事实顺序是第一位的;对意义来说,逻辑顺序是第一位的。 电视批评。看电视与人们的阅读经验不同,阅读可以自行控制,而视网膜则是电子束的直接扫描目标,观众是视听的俘虏。电视传播环境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到现实生 1活中:,传播内容成为日常生活的标志性印记。惟有可以传播的东西,方被视为现实。历史 2掠影的大事记,都不得不采用媒介记录的素材作为凭据。,日常生活内容按照传媒显现的 3方式进行,尤其在流行文化领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安排和某些事件的产生,一开始就 P191192考虑到传媒表达的可能性。-大众传媒在公共生活中的组织功能和仪式作用越来越 P193 突出,尤其在时间选择和形式方面的设计,都是有规则的。 大众型传媒与新闻事件的同谋关系制造景观效果,精英型传媒是要建立知识形象的参 P213 照系,这类传媒与新闻事件的同谋关系是靠评论。稀释手法、距离效果等维系。 大众传播的流量状态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无所不在,成为人对现实的感知在数量上和质 P193194 量上的来源,传媒产生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痕迹。- 在场与符号。信息传播的符号运作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直接在场的,人们不可能认识 任何在场的东西。我们通过那些本不属于在场概念的特征给予在场这个概念,才能理解在场的意义。这就是说,受众在接受到信息传播符号时,他理解的符号来自于他的选择,而纯而又纯的“在场”概念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东西直接呈现在眼前,我们只有通过符号系统才能达到它,所有理解和认知都是严格地用符号来传递,我们所面对的永远只是这个世界的 P196 再现。结果,在场被不在场规定。 被媒介化的事件经常被套入已经具备时间和空间框架的形式,而社会的时空架构携带 P197 着自己的标记来为它们在事件中的性质和形式定性。 传播的社会基础是不平衡的,会产生难以理解和误会的风险,比如对事件的“直播”或“现场”转播,需要对现场不断重新制作,用符号取代现实,借助操作的双重性来延宕 P198 现实的运作,如战争中的技术模拟,逃避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距离。 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监控着社会环境,以便根据周围的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透过在场的自我呈现来发展和他人的社会关系,并赋予相互期待的社会角色。而社会能动者为推动社会发展,会透过“框架”的尺度界定出社会情绪,打造集体认同,以及创造、阐释和转化的机会。 ?E.GoffmanP198 法国人埃文戈夫曼()的“社会框架”概念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李 P212 普曼) 视听传播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结构。信息的视觉化简化了信息传播的循环成本,影视文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问世,更使当今世界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景观的世界,一个越来越视觉化的世界。大众传播不仅要说,要展示,而且要让人看到。视听传播对媒介系统的表意功能发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结构。现代传播技术构成了人类新的经验和新境界,人 P222 们没有耐心听解释,却乐于事实的“加温”。 大众传播的发展改变了人和历史的进程,传媒是信息的翻译者和人性的参照系,它丰富了人类的经验。传播行为在改变人、文化、生产、意义的世界观,而社会系统当中的利害关系创造了一种可能性,使人们体验到种种张力、冲突、斗争及其不同种类的消解手段,我们 P230 也总是习惯于在任何像故事那样呈现其自身的叙事表现中,寻找这些消解手段。 大众媒介为了维持公共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很大程度上起着形成社会现实、维持常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各种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模式和规范的主要来源。当今的文化模式是通过各种媒 P256 介技术来实现的,这也是对社会形象、社会记忆的控制。 技术是一种追求效果的行动,所有与自然相区别的活动即技术。没有了通讯联络的服务,某些制度是不能够运行的,从文字到网络。当今人类的传播状态中,选择传播方式和传 P232 播媒介是社会公共活动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赌注。 科学的中心往往是传播的中心。新的文化技术的发明会通过社会扩散对接受它的人们 P234 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公共生活的变化。 计算机仅仅有语法而没有语义。人的意识、思想、感情、情绪以及心理所有的其他特征远 P240非语法所能包容。模拟永远不能构成复制。计算机是控制论最重要的成果,它使传播的 P244 爆炸成为现实。 人类对影像的操纵能力可以为人类自己的需要制造无穷的新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媒介不是信息,而是信息成为媒介。被表现的知识和影像语言成为自我意识和社会实践的工具,我们自己的行动在我们周围构成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影像的世界。假如我们缺失了这种影像, P246247 就标志着世界变得晦暗,我们失去了观看自己的角度。- 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软件的视觉化能力,结合成一种使人完全不是按照传统方式来观看事物的能力,人们进入虚拟世界和虚像世界。其技术形式表现为模拟、身临其境、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互动性、网络化交往。虚拟世界的影像扩大了人类的能力,使人有了另外的思想方式。网络就是新生活。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图像性,使信息传播更接近于视觉感受,图像 P247248 大于概念,感觉优于意义,直接知识的快餐模式替代了间接知识的反复推敲。- 言论自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权威可以让芸芸众生用一个大脑思考, P254 用一种声音说话。学会非线性思维。选择的自由必然伴随着选择的焦虑。 P257266关于网络的评价-网络是一种更为完备的“圆形监狱”。技术程度越高,对 P262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强,因而也会变得更加脆弱。我们都是技术报复的承受者,电子计算机容量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残酷速度和效率,形成一个巨大陷阱,越是强大的系统,人们就越要花时间去维护,去开发,去学习。不断更新的技术对我们的社会表象有一个持久地模式化和修改的作用,小的技术原因可以产生大的文明效果。我们的思想和阅读的格式、记忆和想象的稳定,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技术状态,技术手段总是在锻造康德所说的“超验主体 P271 ”。 虚拟现实真身带来了一种对所有事物都予以简单化的趋向,传播活动本身冒着一种自 P265 我想象或自恋游戏的风险。 P277286 关于大众文化-复制不但是一种具体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既然一切都可以复制,那么,在大众文化中就有可能呈现一种同质或趋向同质的现象,这就是一些学者所发现的现代文化现象: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不同的地域和 P284 语境中共享同一种文化。 大众传媒要赢得受众,就要加强被传播的内容本身和受众现实之间的联系,如关注各种各类的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内心的不同感受以及他们的深层心理状态,关注与他们生活 相联系的社会大背景的变迁,等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全球性的“大众通俗新闻”popular journalism()。大众通俗新闻的出现是媒介话语的范式转变,从权力话语向身份话语转变(从人治话语向自治话语转变)。“真人秀”不过是把人类的个体经验、窥视欲望与自恋情结加以综合的一种传播震撼形式。自从隐私性话语成为传媒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传媒空间由此消除了外部与内部空间、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区分,传媒不再仅仅是人的力量的 P288 外在化表现,而是人自身成为传媒系统的终端。 新闻故事转向自我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叙事,通过媒介,这种表达被放大和沟通,用沟 OK通替代强制,用快感来替代禁忌,人们的心理行为成了消费对象。卡拉三大要诀:大胆、大声、大概。大众消费热情的膨胀,欲望、快感、交流成为个人生活和心理的惟一价值坐标。于是,人们陷入一个普遍的自恋循环,爱自己和寻求别人对自己的确认,是现代人心理的深层动机,这暴露出现代人的敏感和脆弱。在社会空间出现、蓄积、充塞着某种无名的暴力情绪,无指向的冲动和激情,欲望无法满足的焦虑和日渐严重的生存危机与身份危机。到处都是反 P290291 差、分歧、二律背反。- 媒介文化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个体性的情感记忆和社会认知,由具有心理替代功能的个性故事去推广一种有代表性的世俗神话,既满足了人们的渴望心理与渴望行为,也表露出人们不甘于失败和不愿行动的心态。借助大众传播的公共性来为私人话语开辟空间,大众 P293 传媒所创造的媒介空间不再具备传统意义之下的公与私的差别。 市场化的传播活动不再追求主体与词汇的一致性,而是服从于传播效果的表演性,从 P295而以装饰性了结了主体形象在大众社会当中的传播定位。受众参与,自我表白成为自我展览的同义词。大众传媒把传播中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融为一体。个人话语一旦经过大众传播的装饰,就有可能被转化社会交换意义的公共话语,通过节目主持人或报道记者的 P296297 引导、分析和透视,更加具有传播感染力。- 因上演话剧《格瓦拉》而掀起的格瓦拉中国媒体风暴说明,一个被广告化的媒介事件的意义不在于文本,也不仅在于人们用文本做什么,而在于从作为一个整体的媒介策划中产生出来的媒体再生产的活动所具有的传播效力和市场效应。这恰好说明,广告最重要的意义 P305 在于被消费,甚至象征意义上的消费,而不一定是指导消费。 为推广政治理念或者产品概念而策划的媒介战役的实施,专业术语称之为媒介投放。P309 过度的使用和普及媒介,把公众牢牢的固定为媒介的受众,经常被认为是一种降低社会行为和社会参与勇气的因素,它阻碍工作或削弱对更重要的事情予以投入能力,是家庭 和社会生活的摧毁因素。简而言之,是一种反文化的行为。显然,“消失的地域”并不利于 P310311 人们主动的社会参与。- 传播过程是一种价值化行为和诱惑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出于经济原因或政治原因,一场铺天盖地式的媒介战役把大剂量的媒介信息注射进受众的感官,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 P312313 图腾式的崇拜幻觉,制造一种自发的信仰。- 法国学者诺阿、孟克:“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也是以它的记忆为基础的,而对社会记忆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权力的等级。可以接触日益增多的信息来源将引起一些根本 85的变革,并且由于取得知识的方式改变,就会影响到社会结构。”《社会信息化》商务年113版页) ?法国人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通过一种社会感应术,成千上万的个人都被施加魔法似的形成了相同的思想和影像。这些东西就像无线电波一样,从一个人传播到其他人。当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时,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是令人担忧、难以忘怀的。其中一大帮彼此素不相识的人,被同样的情感本能的支配着。他们就像一个人那样对一条标语,或者一个口 0333号做出反应,并且自发地融为一个集体性实体。”江苏人民年版页 “现实”分为三种:一种是真实的现实,一种是媒介构建的象征的或表现的“现实”,一种是受众从媒介上理解的“现实”。媒介提供的现实,是真实生活经验的“膨胀”,不等于是社会现实,目的在于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或遵循传播者的意图。新闻是一种与事件相关 P320 的“发起人”和“策划人”之间的策略赌注,从而实现传播意图。 在理性和进步还没有被普及到地方,人们把能够给自身带来希望的事物确定在人们自身之外,一个清官或一个明君,人们依恋这种外在的东西作为精神资源或恒定的文化发动 P324 机。 P 325 被意识形态化的人文知识是权力的修辞学。 -?法国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人们从未证实过自愿的沉默是一种错误。算得上罪行的, 00135是把沉默强加于人。”(《后现代道德》,学林版年页)某种思想宣称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的惟一正确的揭示,是全体人民共同愿望的真正代言人。一旦制度化并被上升为 P326意识形态,一种思想学说的符号便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当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成为主流时,它拥有对文化传播资源的无偿占有权和分配权,构成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网络,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意识形态话语是一元的和排他的,对大众民间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采取拒斥性批评和否定,其基本话语模式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理想 主义、禁欲主义等。这种话语权虽然并不取代管理权力,但是可以对后者施加影响,从而取缔或创造后者(管理权)的合法性。在那个充满假象的世界,只有祭祀的典礼和仪式,只存 P328329 在一种形式主义的、与现实脱节的语言,一种祭祀的、假装的和伪造现实的语言。-一旦失去心灵的自由,任何决定论或独断论的意识形态的至高无上,必然通向奴役之路。P330 “词句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事物。改变词句,或者更笼统地说,改变表象,早已是改变事物的一个方法。政治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事关词句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地了解现实 97的斗争,几乎总是不得不从反对词句的斗争开始。”(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年版136137-页)语言作为权力的代表,其对世界的塑造作用表现为对人的基本组织能力、基 P327本理解力、基本判断力和基本感受力的删除、改写甚至灌注。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等等对人的话语方式的设计和制约,也就制约了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存在方式。例如“文革”中给事实归类、排队、区分主次,怎样使归类问题的意义固定下来, P328 使人们一提起某些事就会自然联想到它的原因、动机、结果、意义等。 9901陈家琪《话语的真相》,上海人民年版;陈家琪《沉默的视野》,上海文艺年版。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蜘蛛策略》,演绎了一个历史的悖论寓言:人类社会的一个运行机制是把牺牲品或牺牲者神圣化,作为象征意义上的社会躯体的化身。P331人们需要神话作为存在的理由,而这个神话正是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注 P332 脚。 从语用学的观点来看,一个新闻机构的记者应该理解没有原始状态的真实,而应该针对原始新闻事件找到一种话语。对信息因素的选择,首先体现了制度的秩序。比如说,一个新闻标题往往暗示出话语的社会框架,这个社会框架先天性的安排了即将出现的新闻陈述。所以对一个读者来说,每天接触到的新闻信息要么是新鲜的内容,要么是已经知道的事情;要么是被调查出来的信息,要么是冗余信息的重复。读者在知晓和相信之间往返。记者、编辑 P333 部和公众之间,存在着一道具有社会意识标记的信息栅栏。 报道的五个环节:定位报道主题,选择最有意义和最便于传播的信息因素,在各个因 P333 素之间导入一种等级秩序,确定报道基调,加上解释使信息更容易理解。 (validity claims)哈贝马斯关于传播行为的“四个有效性的要求”:可理解 comprehensibilityobjective truthmoral correctness()、客观真实()、道德适当()、真诚sincerityP3420164()《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年版页 一个媒介(或一个机构)资助的民意测验本身起着一种自我强化某种舆论倾向的作用,民意测验激活了一种竞争性的模仿。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事物的结果反而殖生出那种得以维持和发展的状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把一件事情说好,有时候等于把一件事情做 P347348 好,例如建立知名度或者信任关系,或者是丑化什么。- P348 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观察别人的社会。 今天的记者是最大的媒介职业群体,他们通过新闻性的陈述来制作现实,让我们知道应该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忧虑,应该说什么或应该想什么。由于处在传播行为的上游,记者的记事本和取景框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决策人。一个新闻报道可能在社会上比一个官方文件更有影响力,因为记者把沸沸扬扬的意见、观念、看法和说法全部转变为信息(是吗?)。作为 P349 信息瞬间的调解者,记者始终冒着评估错误的风险。 信息的流传和发布本身是一种竞争、淘汰或选择,世界上的几大通讯社每天制作上万条信息,被使用的非常有限,没有发布的新闻,便没有了事件的身份。媒介越是垄断,越是希望强化自己的视觉模式和观察立场,通过一种更有效的审查来过滤那些准备发出的影像和叙事。人类的传播行为在利益制衡的约束下获得了一种自我满足的效果:只要把那些不想要的信息过滤掉,这些我们不喜欢的舆论就事实上成为我们想要它们成为的样子。一个被传播的信息,是对另一个没有被传播的信息的遮挡。真实变成了通过媒体复制可以无限扩展和系列倍增的事物,不再具有自我属性。信息传播的过度发达在社会上使人对苦难的敏感大大 P352 丧失。报纸使读者想象力瘫痪,使经验陷入无能。 英国人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 9829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三联年版页)博德里亚说:“传播不是说话,而是使人说话;信息不是知晓,而是使人得知。助动词‘使’表明这其中涉及到一种操作,而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在社会主体的传播活动中,任何形象和词句的自治、自发和自我满足的效能, P360都是无法离开媒介的魔术的。传播不仅仅是说话,而是使人说话。信息不仅仅是知识, P315 而是要让人知道。 什么是信息?应该说信息从一开始不过是对客观经验和社会主体活动的提取,它提取真实的担保。在这个提取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双重操作:首先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是对总 P361 体的部分提取;然后把其象征意义融入社会行动主体的表象中。 借助舆论一致的象征化手段,革命组织和意识形态是激发集体性实践的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手段,意识形态的情感核心来源于所有社会条件所组成的媒介圈层。通过媒介的功能,意识形态话语有一种自己的权力,用劝说来代替限制,用话语来代替暴力。媒介 通过媒介化的表象,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一种社会的象征再生产的机制。从这个 意义上来讲,传播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社会及其发展的理论。通过对传播主体、传播行为、传播过程、传播手段和传播效果的考察,我们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认识和再认识社会关系、实 P371 践、话语和制度…… 概括英尼斯的思想: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和贮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所有的文明都由知识、思想、习惯、实践、仪式、艺术等组成。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组织的 P378转化、主体性的新形式和知识的重新组织,都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像。生产过程总是基于某个水准的知识,以及信息处理过程。针对知识本身的知识行动,就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P379 在生产、传递、接受三个环节中,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和精神状态,传播的发展刺激文化表象和象征符号的重新组合,繁衍出越来越多的传播情境。包括它的游戏规则、策略手段、战略思想和机会赌注。比如,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大量出现,不但产生了一般意义上的收视率,而且重新界定了信息表现的形式、信息持有者和接受者的分类;移动电话、传真、互联网等新媒介重新开辟新游戏规则,分派新的社会 P379380 角色。- P380381 传播的组织化功能- 信息的垂直流动,常常不如水平流动可靠,因为不能支持具有社会资本潜力的互惠规 P388范,从而无法维系社会信任和合作。一个组织的建构具有横向性,它就越能够在更广 P394395 泛的共同体内促进制度的成功。- 在我国,媒介表象中所显现出来的超级权力显然并非来自自身,而是它所代表的权力机器。权力空间构筑了借助媒介和传播来表现的权力的现实化。化为表象体系的社会传播向 P393394 公众传递了权力的表象、规范和判断;表象越丰富,越有层次,越能减少噪音。- 越是市场化,越需要法规体系和道德秩序。否则,没有原创思想,只有操作技术;没有自我超越,只有生存技巧;没有价值操守,只有投机钻营;没有生命关怀,只有策略计 P402 谋。 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会利用所掌握的话语权来使自己的利益不缩水,甚至通过侵占他人 P409 利益来弥补利益的损耗。所以,信息的虚假、误导和歪曲在所难免。 P412 传播是透过信息的社会博弈。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知识和权力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谁决定知识是什么?谁知道应该决定什么?在信息时代,知识的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是统治问题。”三联9714年版页 为什么市场经济下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追求多了?杨小凯说,信息越来越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中,信息不对称,专业产品的卖方和买方对产品的知识差距增大,而市场的公平竞争能将分散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所以市场所利用的信息比任何专家所知道的信息都 P425多。从现代经济的角度来看,信息的生产和传递是经济活动中产生附加值的中心。-426 12在经济发展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有:,先导性,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替代 3性,通过减少物质和能源消耗改变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软化性在产业结构中强化信息、 4研发、公关、智力、广告、人才、管理等软投入。,优化性,优化生产要素、管理的有效配置。P427 传播手段成为心理诉求的工具,直至通过大众传媒栏目把私人话语公开化。信息传播 P429 技术对私人空间的渗透,是通过改变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而逐步强化的。 我国信息公开的主动权具有垄断性,公开什么,公开多少,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对什么人公开,一切都成为不可靠因素。政府机构和官员对于决策权的垄断,通常靠他们对于公开信息的垄断来支撑。政府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本来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公众得以了解公共事务和政府工作状况、监督公务人员的必要条件,因此,现代国家通常有信息公开、“阳光政府”的立法,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并经过法定程序得到豁免的公共信息,都要公之于众。只有建立起信息透明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 P435436 之下。-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在信息传播层面导入三个新的维度,第一,在生产关系方面,新的 社会生产主体的涌现丰富了传播关系。第二,在信息分配方面,信息资源的赢利性和新的利益主体的崛起,要求推动信息在经济层面和象征层面的再生产被赋予一种合法的定义,来与自己的利益相匹配。第三,涉及传播网络和传播区域,在区域性的社会发展中,网络的配 P446 置创造了一个社会调解的空间。 P450 “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哈耶克)
本文档为【雷跃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8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3-31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