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

举报
开通vip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价值与发展 余华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北采茶戏是广东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是粤北地区开放、包容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 它可以与客家文化、丹霞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实现完美结合,在精神文明宣传教育、群众艺术、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独特价值。当前粤北采茶戏面临编创导人才缺乏、演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机制滞后、演出市场有限等发展困境。建议通过组建广东省粤北采茶歌舞剧院、推进采茶戏进社区进校园、改革采茶戏自身元素、坚持多元发展、加强政府支持保障等...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 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价值与发展 余华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北采茶戏是广东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是粤北地区开放、包容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 它可以与客家文化、丹霞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实现完美结合,在精神文明宣传教育、群众艺术、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独特价值。当前粤北采茶戏面临编创导人才缺乏、演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机制滞后、演出市场有限等发展困境。建议通过组建广东省粤北采茶歌舞剧院、推进采茶戏进社区进校园、改革采茶戏自身元素、坚持多元发展、加强政府支持保障等途径~使粤北采茶戏走出困境~实现其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文化建设,价值,发展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推动群众文化的 [1]活跃开展,打造文艺粤军”,把文艺活动的开展和文艺团队的建设提升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重要举措。韶关市也将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创建韶关文化品牌、生产文化精品、造就文化名家”纳入了经济和社 [2]会 发展规划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三年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地理教师发展规划教师三年成长专业规划 。粤北采茶戏历史悠久,是植根于本地物质和文化生产生活实践,吸收借鉴其他省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 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展完善,这朵文化和艺术奇葩将大放异彩,成为广东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一支生力军。 一、 粤北采茶戏是广东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 采茶戏于明朝万历年间发雏于赣南九龙山地区的采茶歌舞和茶灯小戏,盛行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其后逐渐广泛传播到江西全境及周边省区甚至台湾岛,在客家人聚居地区特别流行。 “采茶戏与秧歌戏是我国南北两大戏曲,被誉为南 [3]方的二人转、三角戏。” 采茶戏于清朝康熙(1662-1723)年间传入毗邻赣南的粤北、粤东地区。在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南粤文化反过来又对赣南采茶戏产生了重要影响。采茶戏传入粤北后,同本地的灯子、大茶、调子、纸(竹)马戏和粤剧及由湘南传入的花鼓戏、祁剧、湘剧相互融合,发展为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北采茶戏,成为广 [4]东省六大地方剧种之一。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地区开放、包容特色文化的一个缩 1 影。屈大均(1630-1696)在《广东新语》中描写了采茶戏的表演:“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采女”,“歌十二月采茶”。他对采茶戏的艺术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可与《诗经》中的风雅颂相媲美,“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 [5]P360-361风人之遗。而采茶歌尤善”,有的采茶歌“几近于雅矣。” 二、 粤北采茶戏在红色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粤北采茶戏可与客家文化、丹霞文化、茶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其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拙文《论粤北采茶戏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对此有详 [6]细论述。 采茶戏曾经在红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闪闪的红星》等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就是由采茶戏的“长歌调”(又叫送郎调)、 [7]“十月怀胎调”等曲调改编而来。采茶戏的矮子步、扇子舞舞蹈语汇曾经入选 [8]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韶关市文化局曾经在南雄梅岭镇郭湾村居民住宅的 [9]P178外墙发现大革命时期根据“送郎调”改编的“十骂反革命”标语。1963年中南戏剧汇演时粤北采茶剧团表演的反映阶级斗争的现代戏《血榜恨》得到好评, [10]P48主要演员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现在粤北的北伐战争纪念馆、广东省委旧址、双峰寨、梅岭等革命纪念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如能创作出一批反映革命斗争历史,塑造革命先辈形象的采茶戏优秀剧目,融入到粤北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中,必然能够受到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粤北采茶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 粤北采茶戏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理应被保护和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价值。 ,一,宣传教育价值 文艺演出活动历来具有弘扬文化,宣传政策,褒扬道德,针砭丑恶,引导风气的独特作用。建国以来,采茶戏艺术与时俱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粤北采茶剧团的《血榜恨》、《人生路》,赣南采茶剧团的《山歌情》、《怎么谈不拢》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赏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周恩来、李先念、江泽民、吴邦国等都曾先后欣赏过采茶戏的优秀剧目。 近年来韶关采茶剧团创作的一系列优秀剧目紧密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宣传社会主义法制,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2 作用。如以翁源县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刘和添为原型的《阿添牯》、以“韶关十大好人”于秀清为原型的《哎呀嘞,于嫂》,以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歌颂了普通党员群众维护法制,追求正义,讲究诚信,团结互助,勤劳致富的高尚道德风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道德感昭力,每一次巡回演出中都出现了剧场爆满的情况。 ,二,群众艺术价值 传统的采茶戏班子的演员来自于普通的劳动者,通常被称为“三脚班”、“半班”,班子规模小,舞台设备的要求不高,具有运转灵活的特点。粤北采茶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出现兴旺景象,粤北地区有专门班子30多个,其中较大的乐群英班竟达200多人,如此庞大的采茶戏演出队伍给粤北人民带来了丰富的娱乐享受。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粤北采茶戏艺人和剧作家们发掘、 、[9]P1722改编、创作的450多个剧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气息和时代风貌。 在现代娱乐事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到剧院观赏戏剧表演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艺术享受。 繁荣的文化娱乐市场、发达的广播影视网络事业给传统的戏剧演出带来了严重冲击,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对传统戏剧不再感兴趣,但是粤北采茶戏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群众艺术价值。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和文化建设大背景下,如果能够做好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中的宣传普及工作,粤北采茶戏这一传统的群众艺术将在城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对于这一点,当我们每天早上、晚上看到那些在江滨大道、街道广场、小区花园跳老年舞蹈,唱民歌山歌,打扑克麻将的老人们时,恐怕感触会特别深。 ,三,全民健身运动价值 人们把采茶戏的特点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指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表现的是客家人民的生活,使用的是客家语言,表演身段许多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表演形式是歌舞戏相随相伴。粤北采茶戏中有许多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如老鹰展翅、乌龟爬沙、狮子滚球、画眉跳架、蛤子上山等等。“三绝”是指采茶戏独具一格的舞台动作,赣南采茶戏把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列为“三绝”,粤北采茶戏老艺人把耍彩巾同赣南采茶戏的前两项列为“三绝”。 粤北采茶戏的矮子步、扇子花、 [11]耍彩巾各有十几二十多套动作,生旦丑角动作又不尽相同。古代名医华佗创 3 立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粤北采茶戏的“三奇三绝”,更是模拟花鸟虫鱼禽畜兽的各种动作,调动人体的各个关节、器官协调配合,动作既夸张滑稽,又通俗易懂,容易模仿。 赣南教育学院曾经做过采茶戏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他们发现学生们通过采茶戏锻炼,能够达到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塑造体形、改善心肺耐力、发 [12]展肌力、强筋健骨等效果。如果能够对粤北采茶戏的舞蹈动作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编排,使之更加适合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并通过开展戏剧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进行宣传普及,粤北采茶戏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乐学。 四、粤北采茶戏的当前发展困境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多元化,媒介传播的大众化,以及文化娱乐产业的市场化,粤北采茶戏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编创导人才缺乏~演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采茶戏要求编剧、作曲、导演人员既熟悉客家文化,了解客家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又要精通客家语言,甚至客家民间俚语。没有专门的调查研究和客家生活体验,是很难创作出优秀采茶戏曲目来的,这是造成编创导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采茶戏的发源地赣州全市专业茶戏编创人员只有三四人,连同研究人员不足 [13]20人;而目前韶关市从事采茶戏编创和研究的也不足10人,每逢排演重大剧目都需要从湖南、广州外聘花鼓戏、粤剧作家和导演。 建国以前,采茶戏演员主要来自于长期从事采茶戏演出的民间艺人,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投入,采茶戏演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整体的提高,许多艺术学校的专业毕业生被选入各地剧团。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和文艺演出市场飞速发展,采茶戏演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粤北各采茶剧团主要演员第一学历都是中专,只有少数人通过成人教育接受了大学教育。由于条件差、待遇低等原因一直无法吸引高素质演艺人才,而整个韶关甚至广东都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有采茶戏艺术专业。粤北采茶戏正面临着一种演艺人才断代的现状。 ,二,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滞后~演出市场有限 上世纪80年代,韶关、清远的各县市基本都成立有采茶剧团,但是到目前 4 为止许多地方的采茶剧团只剩下一块牌子。韶关市采茶剧团、曲江采茶剧团等是剩下的少数几个演出仍较为活跃的剧团,他们都各自为战,在相互竞争中求生存发展,人才、设备等资源不能共享。粤北采茶戏的各个剧团都归文化系统管理,但是与同在文化系统下都属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的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不同,采茶剧团是一个半事业、半企业的边缘化单位。采茶戏常常面临着一种“说起来重要,建起来次要,投入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随着现代流行音乐、影视艺术、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采茶戏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被挤出了娱乐消费市场。“采茶戏严格意义上属于后卫艺术,要发展采茶戏,必须要解决好它与后现代前卫艺术这一悖论。现在,后现代前卫艺术由于借助媒体技术,对采茶戏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年轻人对后现代音乐即流行音乐趋之若鹜。而采茶戏的演出市场大多局限于中老年的消费。这无 [14]疑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当前粤北各地采茶剧团的采茶戏演出主要是根据舆论宣传的需要,进行当代题材创作演出,其经费来源也主要靠文化部门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要求各所辖下级部门的支持。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各剧团不得不通过受雇于各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和港澳及珠三角发达地区乡镇街道进行商业化的现代歌舞小品演出来获得一些收入。 ,三,粤北采茶戏的某些自身元素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粤采茶戏的音乐大都来源于民间小调、山歌、民谣等,乡土气息浓厚,其伴奏乐器包括勾筒、唢呐、锣鼓、小钹、木鱼等民族乐器,长期以来形成了或粗犷纯朴,或高亢热烈,或轻松活泼的音乐特点,符合客家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但是“粤北采茶戏的唱腔音乐的旋律大多简单短小,节奏单一平直,少变化”,其配器音乐缺乏强烈的表现力,“这极大地限制了粤北采茶戏音乐的戏曲表现力, [15]使其难以胜任各类大型的尤其是现代题材内容的剧目。”粤北采茶戏用客家话演出,这是客家戏曲的特色,但是客家话也成为限制采茶戏受众对象的主要因素。粤北采茶戏的主要流传地韶关清远两市的客家人口约占两市总人口的70%,其他30%的人口恐怕无法完全欣赏用客家话演出的采茶戏。整个广东省客家人口大约只占全省总人口的20%,只略多于潮汕话人口,远不及约占60%的粤语人口,而全国的客家人总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左右,粤北采茶戏根本无法走入广东和全国的主流戏曲艺术市场。 5 五、粤北采茶戏在文化建设中实现其价值的对策 [16]“有底蕴的文化,要么成为成长的力量,要么成为前进的包袱。”粤北采茶戏要想传承和发扬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的洪流中走出困境,在多元文化中得以生存发展,并在文化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需要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 ,一,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除韶关清远两市外,梅州、河源等地也有采茶剧团,从历史发展和地域上来讲,这些地方的采茶戏都可以统称为粤北采茶戏。建议以韶关为基地,组建广东省粤北采茶歌舞剧院,将全省的粤北采茶戏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形成强大的文化艺术合力。要使广东省粤北采茶歌舞剧院成为采茶戏研究、保护、发掘、创新、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为粤北采茶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二,推广普及~培养人才~教艺双赢 “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它的最终完成者是广大观众。如果一部戏曲作品没 [17]P35有观众的关注和欣赏,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粤北采茶戏曾经倍受粤北人民的喜爱,现在中年以上的客家人对采茶戏仍然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粤北采茶戏要通过广泛的深入社区,深入校园,以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来吸引青少年,培养他们的兴趣,一方面可以提高青年学生对采茶艺术的兴趣水平和鉴赏能力,为采茶戏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粤北高校应当成为粤北采茶戏艺术教育的主体和演艺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以邀请优秀的采茶戏老艺人担任特聘教授来暂时解决师资问题,以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精品剧目为素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必然能够形成以传承采茶戏艺术为宗旨的特色艺术专业,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和采茶戏艺术传承双赢的局面。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我完善 1963年,韶关地区文化局成立的戏剧研究工作室推动粤北采茶戏剧本、音 [9]P162乐唱腔、舞美设计等自身元素的改革创新,收到了良好成效。当前,粤北采茶戏仍然需要坚持与时俱进,进行自身元素的改革。赣南采茶戏在音乐配器、 6 [18]演出语言、剧本文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粤北采茶戏可以借鉴赣南采茶戏的经验,也可以吸收广东汉剧、粤剧的戏曲元素;可以尝试运用普通话、粤语甚至潮汕语进行演出,赣南采茶戏就有有赣州话、客家话两种版本。 “我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是否认经济效益,而是要通过正确处理两 [19]者的关系,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粤北采茶戏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多元发展。既要保持和保护好采茶戏的艺术传统,又要适应受众的需要,创作反映现代城乡生活的新剧目;既要积极投入到演艺市场之中,走剧场化道路,也要开发粤北采茶戏的衍生产品如戏剧工艺品、优秀剧目音像产品等。粤北采茶戏演员要争做“杂家”,在表演技巧上精益求精,同时追求其他多方面才能,东北二人转的优秀演员可作榜样。 ,四,政府支持是粤北采茶戏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保障 粤北采茶戏是具有民族性、传承性特点的精神性产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面对现代音乐艺术,面对文化娱乐市场,它们又具有明显的脆弱性,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共性。因此粤北采茶戏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公益性特点,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保障。“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处在社会诸因素制约的网络之中,需要政府的重视、媒体的造势、大众的支持、理论家和教育工作 [17]P36者对年轻人审美情趣的引导”。 面对当前的发展困境,粤北采茶戏的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演出基地建设及其教育普及等等方面都必须取得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省市政府部门要把粤北采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纳入文化建设的规划,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文化强省的建设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粤北采茶戏这朵艺术奇葩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遇,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改革创新,必然能够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EB/OL]. 南方网.[2010-07-30]. [2]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OL].韶关文明网.[2010-07-29]. 7 [3]刘廷新,潘光辉.赣南桂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J].四川戏剧,2009(5):68 [4]蒲涛.粤北采茶戏寻源[J]上海戏剧~2009,10,:36-37 [5]屈大均.广东新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谢娜,肖著华.论粤北采茶戏与文化旅游的结合[J].韶关学院学报,2010(8):5-7 [7]苏区戏剧新中国戏曲改革的雏型[E/O].赣州专家网.[2005-07-18]. [8]曾泽昌,曾庆池.赣南客家采茶戏剧艺术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6 [9]韶关文史资料第27辑[M].韶关:韶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1:178 [10]范炎兴.粤北采茶戏[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9 [11] 赖子民~饶纪洲.粤北采茶戏概述[M].韶关:广东省韶关市文化局~2001:114-116 [12]乐立新,肖若心.赣南采茶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J].科技资讯~2009,34,:169 [13]钟俊昆,毕剑.从戏曲旅游看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190 [14]王少明.后现代语境下采茶戏的生存和发展----以粤北采茶戏为例[J].广东教育学院学 报~2005,2,:84 [15]黄丽莉.粤北采茶戏的改革与发展[J].四川戏剧~2009,3,:46-47 [16]汪洋纵论文化[J].南方,2010,11,:11 [17]崔建平.振兴戏曲重在培养观众[J].当代戏剧,2009,3,:35 [18]苏子裕.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J].艺术百家~2003,2,:10 [19]蔡武.在全国艺术创作会议上的讲话[J].艺术百家~2010,3,:9 8
本文档为【文化建设视野下粤北采茶戏的发展路径8-2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9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