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林博士考题

北林博士考题

举报
开通vip

北林博士考题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 1、简述景观格局化的原因和景观格局度量标准。 2、试述生态交错带景观过程和功能的关系。 3、试述景观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理。 4、试用一种景观生态规划系统模型,论述某种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原理和方法。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 1、简述景观多样性及其成因和度量指标。 2、试分析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力。 3、论述景观生态格局与过程的关系。 4、试举例说明3S技术在景观生态中的应用。 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答案 一、试述景观异质性与...

北林博士考题
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 1、简述景观格局化的原因和景观格局度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2、试述生态交错带景观过程和功能的关系。 3、试述景观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理。 4、试用一种景观生态规划系统模型,论述某种景观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原理和方法。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 1、简述景观多样性及其成因和度量指标。 2、试分析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力。 3、论述景观生态格局与过程的关系。 4、试举例说明3S技术在景观生态中的应用。 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答案 一、试述景观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的关系。(20分) 1景观异质性及其起源; 2景观格局的内涵; 3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 4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 5景观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的度量。 二、试述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并举例说明。(20分) 1干扰的生态学内涵; 2干扰的形成与传播; 3景观破碎化的过程; 4干扰与景观破碎化的关系; 5举例。 三、如何分析和度量景观稳定性?(20分) 1景观稳定性的内涵; 2景观稳定性的尺度分析; 3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动态变化的关系; 4景观稳定性的度量。 四、简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0分) 1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2景观生态设计类型; 3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五、如何利用3S技术采集景观信息和实施景观动态监测?(20分) 1遥感数据采集; 2属性数据采集; 3数字地形数据采集; 4景观信息地理数据库建立; 5景观动态监测的3S基础; 6景观动态监测的方法论。 2007年景观生态学 一、试从尺度角度说明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区别;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设计的区别。(20分) 答:景观结构与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结构是指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 组成单元的空间与时间的组合关系,即景观组成单元(景观要素)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生态过渡带,异质性等。景观结构是景观形状最直观的表现方式,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是指景观要素在空间上分散或聚集的展布,它是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的表现,是在景观内部的自然条件约束和人为活动影响双重作用下,为了适应特定的景观功能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景观整体结构景观格局与景观结构与尺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景观格局是站在景观尺度上考虑问题,景观结构是站在景观尺度的下一级,即生态系统尺度上考虑问题。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它们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生物生产、自然保护、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在空间上合理安排景观格局以实现整体景观的持续利用。综合国内外关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可以看到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小流域、各类公园和休闲地的设计;而景观生态规划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最优。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从空间上对景观结构的规划,具有地理科学中区划研究的性质,通过景观结构的区别,构建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景观生态设计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由生态性质人手,选择其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 二、试述景观连通性与景观连接度的关系。(20分) 答:景观连通性测定景观的结构特征,景观连接度测定景观的功能特征,反映了景观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景观连通性可从斑块的大小、形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不同类型树篱之间相交的频率和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来反映;而景观连接度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不一定有较高的景观连接度。如连通较好的道路网,在物质和能量的传输交换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具有较高的连接度,但对于物种栖息地之间的物种迁徙、交换将起到阻挡作用,具有较差的景观连接度。 连通性较差的景观,景观连接度不一定较小。如不同鸟类栖息地在景观中不存在廊道连通但鸟类可以飞越较长距离,达到其他同类斑块。 三、试述生态交错带与边缘效应。(20分) 答: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即生态交错带(ecotone)。Ecotone 最原始的概念是指两个群落之间的交错界面,在1989年布达佩斯的第七届SCOPE大会上重新确认了Ecotone的概念,将其解释为:在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过渡带”的空间区域。生态交错带的特殊功能即是边缘效应(edge effects)。边缘效应(edge effect)即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斑块中心部分在气象条件(如光、温度、湿度、风速),物种的组成,以及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方面,都可能与其边缘部分不同。斑块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第一性生产力。有些物种需要较稳定的生物条件,往往集中分布在斑块中心部分,故称为内部种(interoir specics)。而另一些物种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斑块边缘部分,则称为边缘种(edge species)。由于边缘效应,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养分循环和收支平衡特点,都会受到斑块大小及有关结构特征的影响。斑块边缘常常是风蚀或水土流失的起始或程度严重之处。 一般而言,斑块越小,越易受到外围环境或基底中各种干扰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大小不仅与斑块的面积有关,同时也与斑块的形状及其边界特征有关。根据形状和功能的一般性原理,紧密型形状有利于保蓄能量、养分和生物;而松散型形状(如长、宽比很大或边界蜿蜒多曲折),易于促进缀块内部与外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能量、物质和生物方面的交换。景观斑块的形状与斑块边界的特征(如形状、宽度、可透性等)对生态学过程的影响是多种多样、极为复杂的。这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举例可以举农林交错带、农牧交错带等。 四、试举例说明干扰与景观破碎化的关系。(20分) 答:干扰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所形成的景观破碎化将直接影响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该过程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于全世界,降低了森林覆盖率和天然草场面积。地球上某些地区景观破碎化仅是20世纪内发生的事。如在澳大利亚和巴西,以及我国的科尔沁沙地,景观破碎化与荒漠化同时发生。 破碎化过程取决于人类的土地利用,反之土地利用又受到破碎化速率的影响。这种明显的互为相关性在地中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数个世纪以来,那里土地利用发生诸多变化,依据破碎化后出现的新特征,人的行为方式也发生改变 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干扰表现得更加脆弱,如风暴和干旱,威胁这些斑块的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破碎的斑块愈小,种群密度降低程度愈大,灭绝的速率愈大。 景观的破碎化意味着地理学上的隔离,物种灭绝之后再定殖的概率取决于主要核心区与碎块间的距离,以及周围生境的质量。破碎化是一个连续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景观内的基质和斑块均是景观的要素,也是在破碎化过程中逐步发生改变。 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一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干扰可以导致景观破碎化,例如基质中发生的火灾,可以形成新的斑块,频繁发生的火灾将导致景观结构的破碎化。然而当火灾足够强大时,将可能导致景观的均质化而不是景观的进一步破碎化,这是因为在较大干扰条件下,景观中现存的各种异质性斑块逐渐会遭到毁灭,整个区域形成一片荒芜,火灾过后的景观会成为一个较大的均匀基质。但是这种干扰同时也破坏了原来所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生态功能。往往是人们所不期望发生的。 五、试述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关系。(20分) 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等国际组织在其土地利 用项目中纷纷结合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与变化的分析模型来研究十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景观标志,从学科研究思路来看,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研究以人类行为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空间尺度上,探讨土地利用演变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揭示人类活动对地表自然资源的作用与环境效应,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研究理论与学科构成上来看,它融合了地理学、景观生态学、非线性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空间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下,对地球表层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译与剖析,充分满足了信息时代十地利用演变研究的需要。土地利用格局、人地关系和土地利用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从格局、过程和机制有机综合的角度,探讨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并建从土地利用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土地利用演变研究提供综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景观格局及其过程的。在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景观里,土地利用是景观空间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人类可以直接改变土地利用的类型,如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或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也可以通过弃耕引发次生演替或通过放牧和间伐影响植被演替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这种人地复合生境的破坏和破碎,由此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景观动态变化实质是嵌块的出现、持续与消失。景观基质分异与景观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是形成景观生态演化过程最主要的两方面因素,前者是当前景观格局形成的基础,而后者是引起区域景观生态演化最为明显的原因,也是今后进行景观生态建设和土地规划的重点所在。 景观生态学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是驱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数据的获取变得相对容易,但是,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对它的理解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地利用的统计分析限制了土地利用和覆盖研究的发展。景观格局分析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统计的主要方法。过去的几年里,景观生态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景观时空格局研究,以求发展完备的土地覆盖动态模型。 用景观格局来表达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从景观尺度理解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各种景观格局指数的使用是最普遍的方法,目前斑块分类的人为性很强。在农业景观中,大多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为主。大部分研究都是结合土地利用进行各种景观指数的分析和解释。一般可以把基于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分析界定为: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向导,基于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反应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互关系为基本目的的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它主要内容有3个部分,即: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分析、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分析。景观空间分析虽源于一般空间分析,但同时也丰富着空间分析的内容。 土地利用演变是不同尺度下各种自然和人为千扰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形成的景观 格局也具有多尺度、等级结构的特征。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分析方面,现有的研究多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空间信息科学、景观生态学和非线性科学中的空间统计学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和分形理论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相关的研究。 2010年景观生态学: 1、干扰与景观稳定性 2、景观的功能包括哪些类型,景观生态功能有哪些 3、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什么是生态交错带,生态交错带的生态特征 5、景观格局相关(包括形成,影响因素、与动态的关系等,这道题我记不清楚了,可能是这样的) 2011年景观生态学 1、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重要性。 2、从尺度角度区别结构与格局。 3、干扰与异质性。 4、景观连接度与景观功能。 5、 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土保持学 1、试述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类型和危害。 2、简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 3、论述我国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基本程序。 4、简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体系。 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土保持学 1、简述流失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 2、简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3、试分析主要土壤侵蚀模型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4、简述荒漠化防治综合技术体系。 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土保持学答案 一、试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生态学理论;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强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并使被修复的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控制、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包括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及生态改善。 生态系统是一个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功能单元。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好。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反馈机制使它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即生态系统在受到不超过生态阈值[3]的外界干扰后,仍然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或偏离生态平衡后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始状态。而如果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受损生态系统就不能自然恢复到其原初稳定状态.需要人为的调节诱导和修复.否则,将长期保持受损状态。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理论; 生态修复是在充分认识水土流失及生态系统损害原因的基础上,依靠生态系统的自选择、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自发展的功能,并辅以科学合理的各类人工修补措施,加速生态系统 的顺向演替进程,从而达到水土保持,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目的。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区划与规划技术; 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计技术; 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生物技术; 生物修复的技术核心是微生物及微生物使用和利用等。如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 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 7.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管理技术。 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山区、丘陵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索取和破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 主要做法是:封山禁牧、轮牧、休牧,改放牧为舍饲养畜,保障生态用水,促进植被恢复。同时,加快这些地区的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小开发,大保护”;发展沼气和以电代柴,实施生态移民,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促进大面积生态修复。 二、试述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内涵; 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物以低浓度、大范围缓慢地在土壤圈内运动或从土壤圈向水圈扩散,致使土壤、含水层、湖泊、河流、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遭到污染的现象。具有形成过程随机性大、影响因子多、分布范围广、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 2.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形成原因; 由于土地利用活动产生的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地面的各种污染物质,如城市垃圾、农村家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或有机物),从非特定的地点随着降水产生的径流,进入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 3.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的原理; 以“源头削减、资源回用、因地制宜、技术实用、优化管理、总量控制”为原则,树立全局观念,贯彻和谐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精准化平衡施肥、暴雨径流及农田排灌水污染控制、坡地水与氮磷流失控制等,突出防治的重点,实现多种水土保持技术模式和水体治污技术的有效集成,有效地减轻水土和氮磷的流失,实现面源污染防治目标。 4.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流域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是小流域建设的新思路,是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水资源保护,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小流域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依据小流域内地貌距部位离河沟道由远及近,将小流域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道防线,综合应用多种治理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土资源。 第一道防线,生态修复区,位于远山中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遇暴雨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并且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第二道防线,生态治理区,位于山麓、坡脚等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同时是村镇及旅游业集中区域,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堆放量大,农田和园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发生地,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道防线,生态保护区,位于河(沟)道两侧及湖岸周边,是挖砂、采沙及废弃物投弃的主要区域,同时由于湿地萎缩,水土自然净化能力差。 三、简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前期工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4个阶段。第一步是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按水土保持法的规定,该规划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指导今后一定时期内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应成为下阶段工程立项的依据。第二步是在规划指导下,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建议立项的工程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第三步是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一经批准,则工程项目正式立项。第四步是完成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该设计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列入年度计划拨款兴建。 4.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 加强监理资质管理是实施监理制的基础,必须加强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资质管理是实施监理制的基础,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实施阶段是实施监理的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建设工程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关系。采取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合同和信息管理等措施,对建设过程与参建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协调和控制,主要有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和投资控制。要逐步实行全过程监理。 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水土保持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反映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评估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的有力保障,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法律赋予水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规范运作,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要充实和加强 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明确职能,合理配置监测技术人员,布设监测场地和监测点,切实负责地做好监测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要有水土保持监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监测报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工程要进一步落实,要在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三、点面结合,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监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管辖范围内的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要在定位观测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水土保持项目的监测。 四、多方协作,有效利用相关行业监测成果 水土保持涉及多学科、多部门,水土保持监测也要与相关部门和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与水土保持内容有关的相关行业监测成果。 五、增加投入,保障监测工作持续开展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多方协调, 力争将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就要抓紧研究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系统建成后发挥效益,良性运行。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督。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首 二、严格依法审批,强化后续监管 三、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预防监督工作 四、积极主动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五、依法足额征收水土保持“两费” 六、实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公告制度 七、多形式开展工矿区水土流失防治 八、加强对水保监督执法工作情况的考核 四、试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或荒漠化防治工程新的发展趋势。 1.法制建设; 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防沙治沙法》确立了防沙治沙的基本原则、责任、义务、管理体制、主要制度、保障措施以及违反《防沙治沙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法律。 2.技术规范化建设; 主要包括荒漠化治理、监测、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考核等方面内容,完善技术指标体系,各项技术标准要尽快上升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水平。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分布区内自然、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差异大,各地荒漠化危害、成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都不尽相同,制定技术标准要具有科学性、指导性(或强制性)、可操作性。 3.低覆盖度建设等新理念;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植被,也是人工修复沙地应遵从的植被。低覆盖度对植被的存活和防风固沙具有较好的效果。 4.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方面。但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属于新的领域。通过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标和方法应用于荒漠化的监测与评价。 5.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的应用。 生物工程如荒漠化防治植被建设技术,包括天然植被恢复、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地造林方法和树种等技术;生态农业建设技术、,包括生态农业的设计、调控和优化,生态农业的技术模式等。 6.信息工程如3S等地理信息技术和模型模拟等,为荒漠化的监测、评价和防治有很好 的促进作用。 2006年水土保持学加试 一、简述水土保持规划原则和方法 1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则 2土地利用规划 3水土保持措施流域(区域)布局 4水土保持措施预算 5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 二、试述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1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内涵 2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的基本原则 3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的方法 4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的评价 三、简述荒漠化防治综合技术体系 1荒漠化与荒漠化防治 2植物治沙技术 3工程治沙技术 4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 5其它治沙技术 四、试述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内涵; 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物以低浓度、大范围缓慢地在土壤圈内运动或从土壤圈向水圈扩散,致使土壤、含水层、湖泊、河流、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遭到污染的现象。具有形成过程随机性大、影响因子多、分布范围广、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 2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形成原因; 由于土地利用活动产生的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地面的各种污染物质,如城市垃圾、农村家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或有机物),从非特定的地点随着降水产生的径流,进入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 3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的原理; 以“源头削减、资源回用、因地制宜、技术实用、优化管理、总量控制”为原则,树立全局观念,贯彻和谐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精准化平衡施肥、暴雨径流及农田排灌水污染控制、坡地水与氮磷流失控制等,突出防治的重点,实现多种水土保持技术模式和水体治污技术的有效集成,有效地减轻水土和氮磷的流失,实现面源污染防治目标。 4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流域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是小流域建设的新思路,是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水资源保护,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小流域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依据小流域内地貌距部位离河沟道由远及近,将小流域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道防线,综合应用多种治理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土资源。 第一道防线,生态修复区,位于远山中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遇暴雨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并且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第二道防线,生态治理区,位于山麓、坡脚等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同时是村镇及旅游业集中区域,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堆放量大,农田和园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发生地,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道防线,生态保护区,位于河(沟)道两侧及湖岸周边,是挖砂、采沙及废弃物投 弃的主要区域,同时由于湿地萎缩,水土自然净化能力差。 五、简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前期工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4个阶段。第一步是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按水土保持法的规定,该规划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指导今后一定时期内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应成为下阶段工程立项的依据。第二步是在规划指导下,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建议立项的工程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第三步是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一经批准,则工程项目正式立项。第四步是完成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该设计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列入年度计划拨款兴建。 六、试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或荒漠化防治工程新的发展趋势。 1法制建设; 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防沙治沙法》确立了防沙治沙的基本原则、责任、义务、管理体制、主要制度、保障措施以及违反《防沙治沙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法律。 2技术规范化建设; 主要包括荒漠化治理、监测、评价、考核等方面内容,完善技术指标体系,各项技术标准要尽快上升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水平。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分布区内自然、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差异大,各地荒漠化危害、成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都不尽相同,制定技术标准要具有科学性、指导性(或强制性)、可操作性。 3低覆盖度建设等新理念;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是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植被,也是人工修复沙地应遵从的植被。低覆盖度对植被的存活和防风固沙具有较好的效果。 4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方面。但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属于新的领域。通过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标和方法应用于荒漠化的监测与评价。 5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的应用。 生物工程如荒漠化防治植被建设技术,包括天然植被恢复、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地造林方法和树种等技术;生态农业建设技术、,包括生态农业的设计、调控和优化,生态农业的技术模式等。 信息工程如3S等地理信息技术和模型模拟等,为荒漠化的监测、评价和防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七、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 1 水资源利用 为保证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基本要点是节约用水。因此灌溉方式就成为人类关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节水灌溉方法有:漫灌、畦灌、沟灌、洒水灌溉(移动、固定)、喷灌、滴灌、渗透灌溉、管道灌溉等。在防止荒漠化对策中,强调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并且应当 进行水质评价和栽培中与水有关系的研究。 2 畜牧业开发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对原生植被的破坏能力远远高于农业开发区。为防止过度放牧的发生,在容易造成荒漠化的地区,应当实施围栏建设,防止家畜随便入侵应封育的草场。 3 农业开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适应以水为中心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两大类。 4 防止盐渍化 抑制土壤盐分的积累,是防止盐渍化的对应措施。因此。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极为重要。由于地表蒸发的水分特别激烈,这是引起毛管水上升的动力,因而抑制水分的流动,便可以有效地控制盐分在土壤表面的积聚。 5 防止侵蚀 5.1 防止水蚀 由于暴雨可以冲击土壤粒子,并能破坏土壤结构,为防止因暴雨形成地表径流而造成的水蚀,应当利用植物等增加地表面的覆盖率,用绿化来保护地面是必要的有力措施。 5.2 防止风蚀 利用防风设施林带、沙障、防风网、草障可以降低风速,减轻土壤的干燥,防止风蚀。 6 造林树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流沙的移动,增加植被覆盖度,减缓气温差异,它将能调整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改善农牧业的生产环境,提供薪炭材、建设用材等。另外,造林还可以提供放牧和牲畜的栖息场所。 7 流沙固定方法 防止流沙固定沙丘的基本方法,就是设置障碍物减弱风力作用,或者是覆盖沙丘表面,增加粗糙度,增强沙丘的抵抗能力。 8 能源的开发利用 荒漠化是环境、人口、粮食问题同时也是能源问题。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解决沙漠地区的能源问题,控制和抑制滥砍滥伐的发生,将会对防治 荒漠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2007年水土保持学 一、试述水土流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制与技术途经。 1. 水土流失退化生态系统特征;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了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3)由于生态演替的作用,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位移状态中得 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 2. 水土流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理论; 主要借助并吸收了生态学和地学的理论,其中包括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限制性与耐性理论、生态位与生物互补原理、能流与物流循环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食物链原理、空间异质性原理、时空尺度与等级理论、种群密度理论等。因此,生态学理论是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尤其是演替和干扰理论将贯穿恢复过程的始终,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排除干扰,通过植被恢复,加速生物组分的变化和启动演替过程,使退化系统恢复到某种理想状态。 3. 水土流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规划与设计技术; 生态恢复应用的技术主要有生态恢复规划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简称3S 技术)及生态恢复工程技术和生态恢复生物技术。它们应用于生态恢复中,不同类型和不同退化程度的生态系统,其生态恢复技术不同。根据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类: 1)土壤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沙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工程技术、盐碱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矿山开垦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南方红壤酸土生态恢复重建技术; 2)湖泊水体生态恢复技术,主要为工业废水的生态处理与恢复工程技术、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恢复技术、地下水污染生态恢复工程技术; 3)退化及破坏植被的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主要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技术、草场生态恢复工程与技术、农林系统植被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生物多样性和恢复与重建技术; 4)水土保持与小流域开发生态恢复技术,主要为水土保持的工程恢复技术、水土保持的生物恢复工程技术、水土保持的综合恢复工程技术、小流域治理的生态原理、小流域治理的生态恢复工程及生态恢复技术; 5)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工程与技术,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恢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景观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水土流失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物技术; 生物修复的技术核心是微生物及微生物使用和利用等。如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 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生物工程技术; 狭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 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的管理技术。 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山区、丘陵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索取和破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 主要做法是:封山禁牧、轮牧、休牧,改放牧为舍饲养畜,保障生态用水,促进植被恢复。同时,加快这些地区的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集 约高效农牧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小开发,大保护”;发展沼气和以电代柴,实施生态移民,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促进大面积生态修复。 二、试述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1)流域水土流失成因与分布 流域系统中,作用于地表并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营力是重力、水的张力和压力,水流的力和雨滴撞击力,水分和水温度变化产生的膨胀力、扩散力;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岩石、土壤、人类活动方式(即土地利用方式)等。在流域不同的空间位置上,水土流失的分布主要取决于不同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的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如泼面系统主要为面蚀,沟谷系统为重力侵蚀和沟蚀等。 2)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景观空间布局原理 景观结构是指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组成单元的空间与时间的组合关系,即景观组成单元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生态过渡带,异质性等。 配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应考虑土地利用、地貌部位、空间结构、措施类型以及治理与开发等问题,并要充分反映流域的生态和经济要求。配置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合理利用土地为前提;(2)因害设防,层层拦蓄;(3)生物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4)治坡与治沟相结合;(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6)以防为主,治管结合。 3)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重要目标值确定 1 土壤侵蚀减少率 流域管理后,土壤侵蚀量与管理前相比,减少量的百分率。它反映流域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 2林草覆盖率:流域内林草地面积之和与总土地面积的比值。 3 水土流失治理度:流域内已治理面积即施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包括林地、种草地、基本农田及筑坝拦截面积之和与产生水土流失面积的比值。 4)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对位配置技术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就是通过研究发展主体所处的环境资源位与发展主体(或生物生育)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位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按照生态位的能级分布层次,逐维分析环境资源分布特征对发展主体(或生物生长发育条件)的胁迫程度(限制性因子)及适宜性,协调资源位和需求位之间的关系,选择与环境资源位特征相适宜的发展主体(或生物种),或者改变环境资源位使环境资源位满足发展主体(或生物)所需的生态位条件,达到生物需求位与环境资源位相互适宜,相互吻合——对位配置。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位配置反映了发展主体(或生物体)对环境资源依赖关系和环境资源位对适宜发展主体(生物种及其适宜种群)的规定性,通过生态元产生最大的生态效能,使小流域生态系统达到“万物有位层位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理措施对位配置,各居其位各尽其效”的目标。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归纳生物体与环境资源以及生物体之间、环境资源之间各种关系,是实现生物体生育需求位与环境资源位对位配置的高效途径。 三、试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以人类生产建设活动为主要外营力形成的水土流失类型,是人类生产建设活动过程中扰动地表和地下岩土层、堆置废弃物、构筑人工边坡以及排放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而造成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1)地域的不完整性 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及其生活残运行期间所占用的区域,一般都不是完整的一条小流域或 一个坡面,而是由工程特点及其施工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也常以“点状”或“线型”,单一或综合的形式出现。以“点状”为主的矿业生产项目、石油生产的钻井、水利水电工程等开发建设项目,其特点就是影响区域范围较小,但破坏强度大,防治和植被恢复难度大。如掘井可形成较大的地下采空区,形成地表塌陷,影响区域破坏强度大,植被恢复难度极大。“线型”为主的铁路、公路、输油、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受地形地貌限制及“线型”活动方式的影响,其主体、配套工程涉及破坏范围广。 2)流失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开发建设项目的组成、施工工艺和运行方式多样,且因地表裸露、土方堆置松散、人类机械活动频繁等,造成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形式时空交错分布。 生产建设过程对地表的扰动及重塑,局部改变了水土流失的形式,使原来的主要侵蚀营力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侵蚀形式。 3)水土流失的潜在性 水土流失危害有一个不确定时段的潜伏期,而且结果无法预测。如采煤、铁、淘金等,除扰动地面外,更长期的是因地层挖掘、地下水疏干等活动,间接地使地表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植被退化、地面塌陷,形成重力侵蚀,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4)突发性 开发建设项目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往往在初期阶段呈现突发性,并且具有侵蚀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一些大型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表进行大范围及深度的开挖、扰动,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5)流失强度变化大 开发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等阶段。施工期阶段通常情况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强度较大,但在项目运行期,随着流失土壤的自然沉降和自然恢复,会逐步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侵蚀阶段。 6)水土流失的物质成分复杂 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弃渣来说,其物质组成成分除土壤外,还有岩石及碎屑、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植物残体等混合物。 7)危害性极大 随意弃土弃渣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使土地可利用价值和生产力大大降低。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区: 水土保持分区是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建设区的地貌特征、建设活动类别,建设时序以及工程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 分区原则:区内具有明显相似性;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用途取向性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 分区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定性要求 (1)使项目建设区内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2)使项目建设区内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防止责任范围内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定量要求 即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可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1)措施布局原则 (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 (2)合理布设弃土弃渣场、取料场,弃土弃渣应集中堆放; (3)设置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渣; (4)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2)设计要求 (1)遵循“三同时”制度,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期、工艺流程,分区措施布设水土保持措施; (2)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先工程措施再植物措施。施工建设中,应按“先拦后弃”的原则,先期安排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5、水土保持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通过设立典型观测断面、观测点、观测基准等,对生产建设和运行初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方法,线型工程以巡视调查方法为主,少量设置观测点;点型工程可采取样地调查和地面定位观测等方法。 6、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水土保持监理是落实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监理,使工程建设时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技术保障,确保达到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目标,同时也为工程水土保持竣工验收工作奠定基础。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方式包括现场监督检查,检查、旁站和指令文件等。 四、试述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保持的工作艰巨沉重,但是水土保持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让我们欣慰。水土保持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一)新材料: 较为先进的工程材料,譬如: 1.复合防渗土工布。 复合防渗土工布是将改性PVC压延涂敷于无纺布上而形成, 结构上有一布一膜, 二布一膜等形式,用于渠道防渗,具有强度高, 抗老化性能和防渗性能好的特点, 适用于渠道有侧渗或防渗要求较高的工程。 2.改性塑膜材料。 具有防渗性能好, 延伸性强, 质轻造价低等优点。近几年来, 又开发出高强度, 宽幅塑膜, 尤其是高充填合金聚乙烯膜, 其抗拉强度, 延伸率和抗撕裂强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3.土壤固化剂。 适用范围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施工及维修方便。主要应用于交通道路, 环保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及灌区渠系工程护坡, 防渗加固等领域。 4.新型伸缩缝止水材。 最近研制的新型伸缩缝止水材料焦油塑料胶泥, 接缝性能好、造价低, 目前在我国各地被广泛应用。一些PV防水油膏和以橡胶为主体材料的低膨胀止水条等材料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5.防冻保温材料。 为了提高地温, 降低渠道膨胀变形, 近年来我国研制出了膨胀珍珠岩板、矿渣棉板等新型材料, 并在渠系防渗改造中逐步试验推广。 (二)新工艺: 1.高吸水性树脂 应用高吸水性树脂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用于节水农业,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高吸水性树脂的品种繁多。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大多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而且我们主要利用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和保水功能。 但是除了利用普通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和保水功能外,采用能够抑制泥土水化、分散和运移的新型高吸水性树脂作为多功能的土壤改良剂,既能吸水、保水耐旱,又能保土、保肥,也是防治水土流失和确保农林作物高产的新工艺。 2. 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在水土保持各个方面的应用。 (1)地面自动监测与遥测系统 地面监测点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最终结点,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益等监测。通过布设自动化水土流失观测和试验设施,采集降水、径流、泥沙、面源污染、大气沙尘、土体裂隙等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利用有线或无线通讯传至上级监测机构服务器,入库存储并进行分类管理,通过模型分析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监督、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与治理项目监测系统一体化技术 以3S技术、CAD技术为基础进行水土保持计算机辅助设计,采集的基础数据和规划设计结果,可以直接作为本底数据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监测与管理之中,也可用于项目监理。这种一体化技术,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保证了“前期工作”与“监测”数据的一致性。 (3)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3.数字流域 一般认为,“数字流域”是对真实流域及其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的认识。是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使用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表现手段,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系统。也有学者理解为:“数字流域”是实现流域的智能管理和开发,对真实流域及其相关的信息数字化重现与分析。其主要信息系统包括:地质地理、水文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旅游景点、商业交通、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它是“数字地球”重要组成部分等。4.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开发与应用 耕地主要是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包括免耕、少耕、秸秆和残茬覆盖。小流域治理则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同时注重水保效益与土地所有者的利益相结合。横坡耕作和等高植物篱技术,尤其是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被成功地应用。 除了以上新工艺,经常还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机械,水土保持渠系改造工程等。 (三)新技术: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 2.降雨地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 收集、利用和调控地表径流,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和控制坡面水蚀的有效手段。 3.坡地整治与沟壑坝系优化建设技术 坡地整治,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区高标准梯田、路网合理布局与快速建造技术;不同生态类型区坡地改造与耕作机具的研制与开发;梯田快速培肥与优化利用技术。沟壑整治,重点研究坝系合理安全布局设计与建造技术;沟壑综合防治开发利用技术;泥石流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 4.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建造技术 主要问题包括高效、抗逆性速生林草种选育与快速繁育技术;林草植被抗旱营造与适度开发利用技术;林草植被立体配置模式与丰产经营利用技术;特殊类型区植被的营造及更新 改造与综合利用技术。 5.林草植被自我修复技术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侵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特别是生态的生物修复能力,增加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6.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与调控技术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去分析、处理某一治理区域(或流域) 生态经济系统的经营与调控问题,以区域(或流域) 为单元,研究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物质流、信息流,在综合分析、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合理经营模式,使水土流失的治理与当地水土资源以及其他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结合。 7.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开发技术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既包括社会经济方面,也包括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 8.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防治技术 泥石流、滑坡预测预报技术体系和业务平台;泥石流、滑坡监测技术和警报器研制;山地灾害减灾决策机制与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治理水土流失和治理荒漠化,实施水土保持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需要新的水土保持材料、工艺、技术等来为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添砖加瓦,更明确的是这些技术工艺等大有发展前途。 2007年水土保持学(加试科目) 一、简述我国水土流失特点及其危害。(25分) 1. 水土流失特点(分布、类型、流失等); 2. 水土流失危害(土地退化、淤积河道、洪涝和干旱灾害、水资源利用、生态恶化、加剧贫苦等)。 二、试述侵蚀沟防护林的种类和配置特点。(25分) 1.侵蚀沟防护林的内涵; 2.侵蚀沟防护林的种类; 3.侵蚀沟防护林的配置。 三、简述坡面水土保持工程的类型和作用。(25分) 1. 斜坡固定工程; 2. 山坡截留沟;; 3. 梯田工程; 4. 沟头防护工程。 四、试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与恢复的主要內容。(25分) 1. 荒漠化与荒漠化防治; 2. 植物治沙原理; 3. 沙地造林技术; 4. 封沙育草育林技术。 2010年水土保持学: 1、重力侵蚀的形成和驱动力,影响因素 2、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设原则和方法 3、建设生态清洁型流域的原理和方法 4、荒漠化的形成和驱动力 5、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2011年水土保持学 1清洁生态流域的方法 2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地区及治理方法 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 1 水资源利用 为保证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基本要点是节约用水。因此灌溉方式就成为人类关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节水灌溉方法有:漫灌、畦灌、沟灌、洒水灌溉(移动、固定)、喷灌、滴灌、渗透灌溉、管道灌溉等。在防止荒漠化对策中,强调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并且应当进行水质评价和栽培中与水有关系的研究。 2 畜牧业开发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对原生植被的破坏能力远远高于农业开发区。为防止过度放牧的发生,在容易造成荒漠化的地区,应当实施围栏建设,防止家畜随便入侵应封育的草场。 3 农业开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适应以水为中心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两大类。 4 防止盐渍化 抑制土壤盐分的积累,是防止盐渍化的对应措施。因此。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极为重要。由于地表蒸发的水分特别激烈,这是引起毛管水上升的动力,因而抑制水分的流动,便可以有效地控制盐分在土壤表面的积聚。 5 防止侵蚀 5.1 防止水蚀 由于暴雨可以冲击土壤粒子,并能破坏土壤结构,为防止因暴雨形成地表径流而造成的水蚀,应当利用植物等增加地表面的覆盖率,用绿化来保护地面是必要的有力措施。 5.2 防止风蚀 利用防风设施林带、沙障、防风网、草障可以降低风速,减轻土壤的干燥,防止风蚀。 6 造林树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流沙的移动,增加植被覆盖度,减缓气温差异,它将能调整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改善农牧业的生产环境,提供薪炭材、建设用材等。另外,造林还可以提供放牧和牲畜的栖息场所。 7 流沙固定方法 防止流沙固定沙丘的基本方法,就是设置障碍物减弱风力作用,或者是覆盖沙丘表面,增加粗糙度,增强沙丘的抵抗能力。 8 能源的开发利用 荒漠化是环境、人口、粮食问题同时也是能源问题。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解决沙漠地区的能源问题,控制和抑制滥砍滥伐的发生,将会对防治 荒漠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档为【北林博士考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5-19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