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举报
开通vip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第27卷第1期 2011年1月 f(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1.27.No.1 Jan.201l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杨波 (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鲁迅和韦努蒂(Venuti)分别是东西方异化翻译理论的代表,都主张保留译入语文化因素.然 而,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在文化沟通出发点和翻译...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第27卷第1期 2011年1月 f(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1.27.No.1 Jan.201l 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 杨波 (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鲁迅和韦努蒂(Venuti)分别是东西方异化翻译理论的代表,都主张保留译入语文化因素.然 而,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在文化沟通出发点和翻译策略上存在深层差 异.文章从解读他们两人的异化翻译思想人手,分析了两人异化翻译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着重比较了鲁迅和韦 努蒂异化翻译理论.? [关键词]鲁迅;韦努蒂;异化;硬译;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40(2011)01—0082—04 一 ,鲁迅的”硬译”翻译观解读 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翻译家和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集文学家,翻 译家,思想家于一身的鲁迅对翻译事业倾注了大 量的心血,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也 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由”五四”运动开始的中 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就是由鲁迅以自己的介 绍翻译和创作实践来奠定基础的.鲁迅的创作与 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这份丰厚的遗产有 待我们不断发掘和探索.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 革.在那样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中国知识界的 思想空前活跃.在当时,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资 源多在批判之列,所以很多有识之士都以”盗火 者”的热情”别求新声于异邦”,于是,翻译活动风 起云涌,极一时之盛.而文学翻译在其中又充当 了重要的角色,众多社团,流派,译者对待文学翻 译都充满着热情,鲁迅即为其中之一.从投身文 学到生命的终点,鲁迅的翻译工作从来就不曾间 断过,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个性之突出,都应该 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应该说,与其 他译者相比,鲁迅的翻译特色是明显的,其翻译观 对后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谓开启了文学翻译的 究. 82 一 代新风. 鲁迅最初从事科幻小说翻译,是基于其”破 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之功用的考虑 的.在《月界旅行》辨言中,鲁迅介绍了自己翻译 的目的:”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 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 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侵淫脑筋,不生 厌倦.……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 栋汗牛,而独于科幻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 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 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尽管由于受到 当时林纾的翻译套路和中国通俗小说的影响, 《月界旅行》译作篇幅缩减,自由发挥的成分较 多,但删去的都是译者认为不甚重要的一些细节, 至于气象,地学知识等内容,鲁迅都尽可能地一一 照译出来,由此也映照了译者介绍科学新知的初 衷.《月界旅行》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类专 有名词,鲁迅一律用音译法应对.”这在晚清的 翻译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其中体现出 来的尊重原语国家文化,尊重域外异质文化意识, 世界意识以及呼唤新的翻译规范的建立方面,深 具意义”o[2]1o 鲁迅不仅是直译翻译的代表,也是”硬译”的 倡导者.在《(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中,鲁迅提 [收稿日期]2010—10—22 [作者简介]杨波(1969一),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 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 出了”硬译”之说,”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 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 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 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 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一就是所谓 „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 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2]299鲁迅的”硬译”随 之遭到了梁实秋的批判.就鲁迅翻译的《文艺批 评》一书,梁实秋以《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文 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两文,对鲁迅展开了批评, 鲁迅亦写了反批评的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 级性”》.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纸上大战.梁实 秋的文章从陈西滢对”死译”的看法人题,认为鲁 迅的翻译文字”艰深”,句法”稀奇古怪”,”就如同 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寻找句法的线索位 置”,l3J6?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他因此 提议:”不妨把句法变换一下.”[3]68面对梁实秋的 声讨,鲁迅对自己的翻译方法做出了如下解释:唐 译佛经,元译上谕,当时有很多”文法句法词法” 是生造的,而一经使用也就懂了.现在又来了 “外国文”,许多句子便也需要生造,或者说是硬 造,其目的正是为了”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 气”.[3]200 二,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 的异化翻译理论 在过去20年中,北美翻译学领域中最具有影 响力的学者当属劳伦斯?韦努蒂.韦努蒂不但编 辑了《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意识》,也写了两本 在翻译学方面很有影响力的书——《译者的隐 身:翻译的历史》和《不光彩的翻译:伦理差异》. 同时,他还是《翻译学文摘》的编纂者.韦努蒂对 翻译学有着多重贡献.首先,他批评了美国国内 许多文学翻译中加强本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人为 因素;其次,他为分析翻译提供了一套新的术语和 方法;最后,他展示了一套可供翻译者尝试的替代 策略. 韦努蒂认为,在美国,翻译往往是一项隐身的 工作.它将译者置于翻译的边缘地带,使译者从 属于作者,将自己的声音隐藏在作者背后,或者隐 藏在译语文化盛行的风格和翻译批评中.学者们 总是以译者似乎能直接到达作者的态度评论他 们.只有流畅,看不出翻译痕迹的译作才被认为 是成功的.译者被远远地排除在高质量的文学创 作和具有深度的文学分析之外.这种翻译保存了 社会等级,具有政治和宗教观念.它扎根于经济 生产和消费,属于文化帝国主义.他质疑有关原 创和关于界定作者身份的概念,也质疑那些过于 简单的”对等”概念,他发现”任何一种翻译行为 都具有转化性和创造性.它们很少会是透明的, 并且具有多变的解释性.译本是充满了文本间多 重指代和影射的复杂文本,给译者提供了各种各 样支持或抵制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念或意识形态 观念的选择”.韦努蒂对翻译学的最大贡献在 于,他提供了一个分析译本的翻译.他提出了比 较研究和专案分析的方法.人文主义的翻译研究 往往会因为在文本中心假定一个语义集合或强调 对这个中心清晰透明的解释而掩盖多重话语和影 射.专案研究并不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内容,而 是那些模糊或隐蔽的部分,从而揭示矛盾的话语 和译文中的冲突.韦努蒂将这种过程视为一个对 “剩余”(remainder)的分析.韦努蒂通过展示翻 译中的一些鸿沟和冲突,以及翻译中那些过分依 赖在译语文化中占统治地位风格与价值的部分, 让翻译过程显得更加直观.韦努蒂建立了两条翻 译准则:一条是流畅,另一条是异化.流畅(nu- ent)是指选择采用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文化的词语 和意象,异化(foreignizing)是指改用或选择替代 语. 三,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比较 韦努蒂和鲁迅分别是西中方异化翻译的代 表,都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因素.然而韦 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是以抵抗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 的侵略为出发点,提倡保留译入语文化;鲁迅以丰 富汉语,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为目的,提倡”硬译” 外国作品,甚至不惜牺牲译文的流畅而引进外语 文法.可以说,韦努蒂和鲁迅异化翻译观既有相 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一)韦努蒂与鲁迅异化观的共同之处 都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因素.韦努蒂 对归化法和异化法下的定义是:归化法”采取民 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语言 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人译人语文化”,而异 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 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 带人外国情景.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二者对于两 种语言文化差异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归化法追求 83 译文要符合译人语语言与文化的规范,满足译人 语读者的要求,尽量向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靠拢; 异化法则与之相反,追求保留源语语言形式及文 化特色,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容. 异化派的代表人物,西方以韦努蒂为代表,在中国 则以鲁迅为代表.鲁迅为了借翻译改造中国的文 字和文化,主张在译文中要输入新的内容和表现 法,甚至倡导”宁信而不顺”的硬译方法.韦努蒂 提出了反翻译(resistanttranslation)的概念,要使 读者处处都能感受到原文中的异国情调.韦努蒂 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对英美文化中盛行的”透 明”的翻译策略提出了挑战,认为归化翻译所强 调的流畅,通顺,自然只不过是要强迫源语文本符 合英语的话语类型和规范,是霸权主义和民族中 心主义的表现.韦努蒂对英美国内流行的归化翻 译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为了反对这种霸权主义式 的翻译策略,韦努蒂提倡”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即 异化的翻译策略,他把异化翻译作为抵抗霸权主 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手段,认为翻译应该以异化 为主. 鲁迅认为硬译翻译有两大好处:”一当然力 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他主张硬 译翻译,不是毫无批判,生硬照搬,而是强调在翻 译时”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所以要求不 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手法即以 “信”为主,以”顺”为辅.翻译界尊重鲁迅的主 张,源源不断地运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食粮, 丰富并发展了我国的新文艺.鲁迅坚持硬译翻译 方法,其意图是明显的,即保存”原作的丰姿”. 这一意图与美国翻译家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也是不 谋而合的.韦努蒂认识到”本国语中心观”的危 害,提出翻译当以外语为中心,尽量让本国语迁就 外语.”逐字逐句对译所确保的忠实之重要性即 是作品反映出其对语言互相补充的渴望.真正的 翻译是透明的,它不遮盖原着,不挡住原文的光 亮,而是让纯语言,因其自身的媒介而得到增强, 更加完全地照耀原作”.在当时,鲁迅的硬译让 中国的读者听到了世界上其它民族苦难的声音, 起到了引发国人的共鸣,促使国民觉醒的作用. 在西方话语意欲一统天下的今天,这一翻译策略 更是意义深远.放眼当下的不少翻译操作,在源 语和目的语的转换中,第三世界的文化价值观在 西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挤压下变形,甚至遁形,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遮蔽了.因此,如果要摆脱 84 来自强势文化的遮蔽,再现弱势文化的”声音”, 鲁迅所倡导的硬译翻译观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不 少的启示和借鉴. 鲁迅对待外来文化主张采取”拿来主义”的 态度,以”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精神,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分别做出不同的处 理.”拿来主义”的姿态也体现在他对具体翻译 对象的选择上.鲁迅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是有鉴 别的,不是无条件地引进,其中也有扬弃的过程. 鲁迅不喜欢欧美的贵族文学,看重的是平民的,知 识分子自我审视的作品.对他而言,关心平民,不 断向小布尔乔亚的习气挑战,是殊为重要的.鲁 迅的翻译关注那些当时在中国尚不知名的作者和 作品,注重被压迫民族的声音.对翻译对象的这 种偏好固然有避开热点,为着译作投稿和出版便 利的考虑,但也有艺术本身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考 虑.鲁迅”向来不想译世界上已有定评的杰作”, 他以独到的眼光,往往从那些不为人们所关注的 作品中,发掘出它们所蕴涵的艺术和思想价值来. 被压迫民族在鲁迅眼中,”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 隔,交通又很少”,但他们还是”可以互相了解,接 近的,因为这些民族都曾经走过苦难的道路,现在 还在走——寻求着光明”. (二)韦努蒂与鲁迅异化观的不同之处 1.鲁迅硬译翻译的政治目的与韦努蒂不同. 鲁迅刚开始翻译的时候,对于翻译对象的选 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知识界主流思想的影 响,把科学作为启蒙的工具.从自身学科学的背 景出发,鲁迅投入了一系列科学,科幻作品的翻 译.但在着名的幻灯片事件之后,鲁迅逐渐意识 到:中国人的病根不在身体,而在于其精神.从 此,鲁迅在思想意识上开始了从科学救国向文学 启蒙的转向.在《摩罗诗力说》中,他介绍了离经 叛道,”不为顺世和乐之音”的”摩罗”诗人,为文 学”涵养人之神思”的精神和审美价值作辩护,热 切地呼唤中国的”精神界之战士”. 鲁迅从接触翻译作品到积极倡导,躬身从事 翻译活动,皆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他所译的作品 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且采取的一系列翻译策略 均是有意地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的.鲁迅翻 译早期改译的《斯巴达之魂》,目的就是唤起中国 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他翻译的 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也是为开启 民智. 鲁迅留日期间受现实的启发,深感革命最重 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又以为文学可以转移性 情,改造社会,就精选一些有利于实现自己政治追 求的作品进行译介.随着国内,国际政治局势的 变化,他开始译介”被侮辱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 品,一方面”以翻译行为来向国人具体生动地展 示?亡国?民族的可悲可怕的境遇”以唤醒国人; 另一方面,”从弱小民族出发,抵抗西方列强”, “再造中华”. 2.鲁迅硬译翻译的策略与韦努蒂不同. 韦努蒂提倡异化翻译策略的背景和目的,在 他的《译者的隐身》开篇第一句话中就明确地交 代了他的理论是针对当代的英美文化.我们知道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权力分布极不平 衡,英美文化因其国家超强的政治,军事,经济实 力成为强势文化(dominantculture),一切弱势文 化都得听命于英美强势文化的摆弄.在这种情况 下,翻译成了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和强化殖民意 识形态的共谋,它不仅帮助殖民者撤播话语权力, 实施文化侵吞,而且在被殖民一方的意识中不断 强化他们自我(他者)身份的认同.韦努蒂的异 化翻译策略就是针对这种英美强势文化和其它弱 势文化之间的这种权力的不平等而提出来的. 为了反对英美强势文化,霸权主义,韦努蒂的 异化翻译的主要策略就是:第一,打乱目的语言中 盛行的文化编码(disruptingtheculturalcodesthat prevailinthetargetlanguage)或国内话语层级(de— viatingfromtheprevailinghierarchyofdomesticdis— courses);第二,偏离国内的价值规范(deviatinge— noughfromthenativenorms).他的具体做法主要 有两点:第一,选择翻译有异于国内文学规范的文 本;第二,用处于国内边缘地位的话语去翻译它, 例如用古语(archaism)和方言(dialect).在韦努 蒂看来,异化的翻译实践就是要通过保留外国文 本中异的成分,破坏或毁谤(abuse)目的语文化的 规范,故意用不通顺,不流畅,不透明的非惯用表 达方式(unidiomaticusage)并通过填补或揭示文 本中的沉默,空缺,不在场之处来进行颠覆. 不仅鲁迅的翻译兴趣,翻译主张出于一定的 目的,而且采取的翻译策略亦然.鲁迅所译的作 品,所选择的翻译策略正是服务于其醒世,觉世的 政治目的.鲁迅从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是为改造社会服务.而且,鲁迅特别重视对作家, 作品的选择,强调翻译力求不失原作的思想感情, 多使读者受到教育.为了实现其翻译目的,他采 取了”多维度,独异性”的翻译策略.为通过翻译 实现自己觉世,醒世的抱负,鲁迅慎重地选择了自 己的语体并设定好预期的读者群.晚清之际,古 文堪称是当时”行世之文”.鲁迅当时认为承载 科技救国,实业兴世重任非士人阶层莫属.因此, 他在以新兴市民阶层为预期读者的文学文本翻译 中采用文言与白话杂合而成的杂糅语体,在科技 文本的翻译中采用了更有社会声望,更可能被饱 读诗书的士子读者群所接受的雅洁的古文.留日 后期和民国初年,鲁迅完成了由”立国”到”立人” 的观念转变,其语体也随之改变.鲁迅在多数译 作中系统地采用了先秦的语体.另外,在主体的 先秦语体之外,又融合了部分欧化话语因子,如词 法体现为人名,地名等固有名词”悉如原音”的输 入.这样一来,”在语体经典性外,同时又凸现了 语体的先锋性”,形成了独特的鲁迅翻译语体. 鲁迅,作为伟大的翻译家,立”觉世”,”醒世” 之志,译书救国.其全部译介活动都是”为人类, 为社会的进步服务”,因为他翻译文学的首要目 的,”是引进其中的先进的思想,并以之对照革新 中国文学的思想”.他为中国的新文艺找到两条 道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 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 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鲁迅翻 译的实践证明:翻译”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 言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政治 行为和文化行为”.而且翻译不是远离政治,意 识形态和利益冲突的行为;翻译与政治,意识形 态,社会环境等因素联系密切,译者深受这些因素 的影响.总之,鲁迅与韦努蒂在翻译观上的一致 性就表现在他们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是,鲁 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 其本体的目的和特征. [参考文献] [1]刘运峰编.鲁迅序跋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2]王友贵.翻译家鲁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A].梁实秋.偏见集[c] 上海:正中书局,1934. (责任编辑刘迎秋) 85
本文档为【鲁迅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1
浏览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