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十五章中成药

第二十五章中成药

举报
开通vip

第二十五章中成药第二十五章中成药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方法。 了解中成药的发展过程及使用知识。 【概念】 所谓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由于中成药便于贮藏、携带,随时可以取用。因此,中成药既可供医生治病使用,亦可由有一定医药知识的病人自行购用。 第一节中成药发展过程 夏、商、周时期,由于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我们的祖先开始用谷物酿酒。人们在酿酒和饮酒的同时,还用酒来制药,做成酒剂治病。酒剂和洗剂相继在这一时期出现,药物的粉碎加工也由“...

第二十五章中成药
第二十五章中成药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方法。 了解中成药的发展过程及使用知识。 【概念】 所谓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由于中成药便于贮藏、携带,随时可以取用。因此,中成药既可供医生治病使用,亦可由有一定医药知识的病人自行购用。 第一节中成药发展过程 夏、商、周时期,由于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我们的祖先开始用谷物酿酒。人们在酿酒和饮酒的同时,还用酒来制药,做成酒剂治病。酒剂和洗剂相继在这一时期出现,药物的粉碎加工也由“■咀”进步到两石相磨等,这些都说明中成药在这一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中成药的记载。据有关方面考证,该书是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由此可知,中成药起源于战国时代。 秦、汉、晋、隋、唐时期,是中成药发展的重要时期。首先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收载成方13首,其中10种成药具备了丸、散、膏、丹、酒醴等剂型。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有“方书之祖”之称。其在《伤寒论》中收方112首(不含重复方及有方无药者),成药11种,如五苓散、抵当丸、理中丸、乌梅丸、麻子仁丸等。在《金匮要略》 中收方258首(含重复方及杂疗方),成药50余种,剂型有丸、散、软膏、栓、糖浆及脏器制剂10余种,如散剂(文蛤散等)、丸剂(理中丸等)、肛门栓剂(蜜煎导方)、灌肠剂(猪胆汁方)等,还有酒剂(红蓝花酒)、煎膏剂(大乌头煎方等)、熏剂(雄黄熏方等)、滴耳剂(捣薤汁灌方)、滴鼻剂(救卒死方)、吹鼻剂(皂荚末吹鼻方)、外用散剂(头风摩散方)、舌下散剂(桂屑着舌下方)、软膏剂(小儿疳虫蚀齿方)、阴道栓剂(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方)等。在张仲景著作中,对成药的制备、中药修治炮制等都有论述,稽考我国现存医药文献,能较有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各种药剂制备成就的著作,当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早。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引用了不少古代常用的成药方剂,如陈元狸骨羔、羊脂丸、龙牙散等,有的还附有制法,而且首先使用“成药”这一术语。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集7千余首方剂。其中较为著名的成药如治白内障的磁朱丸、治热闭证的紫雪、治惊悸的定志丸及孔圣枕中丹等,至今仍沿用不衰。 宋、金、元时期,中成药制备已官方化,药事管理上分工更加明确。宋代太医局设立了“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售药,以后又扩大为“惠民和剂局”。由于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就加速和增大了医药学知识的传播,我国现存最早的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由宋代官方组织编写的。该书每方之后除详列主症和药物外,对药物炮制法和药剂制备方法也有较详细的论述,是我国最早的国家制药规范。书中一些著名成方如牛黄清心丸、至宝丹、藿香正气散等,都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明、清、民国时期,是中成药发展的经验总结时期。明代的《普济方》,收载成方61739首,书中许多是成药制剂,并将外用膏药、丹药、药酒列成类篇 介绍。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不仅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还收载近40种中成药剂型。民国时期由于西方医药传入中国,西化之风愈演愈烈,中医中药受到歧视和摧残,中成药自然也谈不上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85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管理法》与《中成药生产规范》之后,中成药的研究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道路,在剂型改进、复方研究、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第二节中成药使用知识 中成药大多是从方剂成方中衍生、制备而成,其临床的使用和方剂一样,都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但由于中成药又有自身的特点,所以,了解一些中成药的使用知识亦属必要。 一、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由于中成药是按照固定处方制备的,有一定的治疗范围,而临床病情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单用一种中成药治疗照顾不到全面病情,还需要与其他中成药、药引、汤药等配合使用。 (一)中成药与中成药配伍 根据辨证论治的需要,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偏性和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其配伍原则大致如下: 1.相辅配伍:将功效相近的中成药合用,以扩大治疗范围和增强疗效的配伍 方法。如归脾丸和十全大补丸合用,不仅可以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致心悸失眠,而且还可兼治气血不足之皮肤紫斑。 2.相须配伍:将功效不同的中成药合用,以治疗不同性质疾病的一种配伍方法。如藿香正气散和保和丸合用,治疗外感暑湿、内伤饮食较重者。 3.相制配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合用,使彼此互相制约的一种配伍方法。如长期服用青娥丸可以加服二至丸。 (二)中成药与药引配伍 药引又称引药,是某些中药方剂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由于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调和诸药以及矫味等作用,故其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每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其常用的药引有: 1.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宁神。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证。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健脾丸或理中丸。 2.生姜温中止呕,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如治疗风寒感冒可用姜葱汤送服九味羌活丸。 3.红糖补血,散寒,祛瘀。适用于产后病。如治产后乳汁不下,用红糖水送服下乳涌泉散。 4.黄酒、白酒温通经脉,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湿痹证及跌打损伤。如用黄酒或白酒送服小活络丹,送服七厘散。 5.芦根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及小儿麻疹初起。如用芦根汤送服银翘解毒丸治疗风热感冒。 (三)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 1.中成药与汤药同服对于因含贵重药或挥发性成分的中成药,因不宜同饮 片一起入煎,可以用汤药送服或化服中成药。如治疗高热、神昏、抽搐,可用清瘟败毒饮(汤药)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同服。 2.中成药与汤药交替服用这是指同种处方组成的成药与汤剂交替使用。如白天服汤药,晚上服中成药;或根据病情先服汤药治其急,后服成药以巩固疗效。 3.中成药与饮片同煎为了促使中成药内服后尽快吸收起效。可将中成药装入布袋或直接与饮片同煎。 (四)中成药与西药配伍 中西药合理配伍,固然可以增强疗效,但因中西药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不兼通中西医药知识的医生和患者,切勿盲目将中西药配伍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二、中成药服药时间和方法 (一)服药时间 1.无特殊规定的一般口服中成药,一日量分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0.5~1小时各服一次。 2.补益的中成药宜饭前服,但补阴药宜晚上18~20时一次服,补阳药宜在早上6~8时服,以此保持药效与人体阴阳、脏气节律的消长一致。 3.危急重症使用中成药必须及时,为了保证药力持续发挥,可将所需药量酌情分次给予或不拘时数服用。 4.镇静安神的中成药应在睡前1~2小时服用。 5.截疟药应在发作前3~5小时给予。 6.祛痰制酸中成药宜饭前服。 7.消食及对胃有刺激的中成药均宜饭后服。 (二)服药方法 1.内服 (1)送服:又称吞服,即用水或药引将成药经口送入体内。此法适用于片剂、丸剂、散剂、冲剂、膏剂、酒剂、胶囊剂、丹剂等。送服药物时,要注意服药的姿势和送药的饮水量,一般以站立服药,饮水量超过100ml为佳。同时还要注意:大蜜丸宜掰成小块吞服;肠溶片剂整粒吞服,不可压碎;液体药剂宜摇均后服;止咳、润喉的药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挂一薄层效果更好。某些疾病若出现服药后呕吐,可先饮生姜汁少许或用生姜片擦舌之后然后服药。 (2)调服:即用糖水、乳汁或温开水将成药调成糊状后服用。此法适用于小儿和不能吞咽的病人。散剂直接倒入口中用水送服容易呛入气管,一般宜调成糊状。蜜丸、水丸为了加快吸收,也可压碎调成糊状服。 (3)含化:系将成药含于口中,使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如治咽喉病的六神丸即属此法。 (4)炖服:阿胶等胶剂常用开水或黄酒炖化后服。 2.外用 (1)涂撒患处:即运用外用油膏、外用散剂、药液等成药在洗净患处后涂一薄层。 (2)吹布患处:即用纸卷成直径约2~3㎜的小管,一端挑少许药粉,一端对准耳内、咽喉或牙龈等病灶将成药粉直接吹入。 (3)贴患处:大膏药微热烘软后贴患处,小膏药、橡胶膏直接贴患处或规定部 位。 (4)纳入腔道:是将栓剂按医嘱纳入肛门或阴道的一种外治法。 (5)其他外用方法:尚有滴耳、点眼等。 3.注射 注射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药注射法要求严格使用。 三、中成药选用和保管 (一)中成药的选用 1.了解所选的药品是指要了解所选药品的组成、功效和适应证。而不能仅仅以药品名称,作为选用药品的依据。如看到“人参再造丸”就买来当做补品服用,而不知“人参再造丸”适应于中风病及中风后遗症、痹证等。 2.辨证选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按证情选择药品。而不能仅仅以病名,作为选用药品的依据。如治疗感冒病,如果不分风寒和风热,都选用“感冒退热冲剂”,那就会使风寒引起的感冒,治疗效果不好。 3.危急病症要有医生指导对于急重病症,如高热不退、剧烈腹痛、神昏抽搐等,应尽快到医院诊治。如果要使用中成药治疗,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购用,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二)中成药的保管 1.药品要妥善存放中成药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光直射、高温、潮湿及小儿误拿误吃误用。已经启用的瓶装中成药应注意按瓶签说明保管。 2.检查药品批号和有效期购用、保管中成药时,要注意检查药品的批号(国产药品批号为六位数,前二位为年,中间二位为月,最后二位为日,如“200115”,系2000年1月15日生产)和有效期,原则上超过有效期或已到失效期的中成药,一般不能再用。虽然药品在有效期内,但遇有发霉变质现象,也不得应用。 3.明确药品的名称和规格贮藏中成药一定要有标签,写清药名、规格,不可凭记忆无标签地存放。对名称、规格有疑问的药品,切勿冒然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4.其他方面由于糖浆剂、口服液、合剂等易发霉、发酵变质,开瓶后及时用完;未用完的最好放入冰箱内。瓶装成药用多少取多少,以免污染。对瓶装液体成药更应注意,只能倒出,不宜再往回倒入,更不宜将瓶口直接对嘴服用。 第三节常用中成药 为了适应非处方药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实施,帮助医生和患者简明、快捷地了解中成药的组成、功用、主治、服用等信息,本教材特选择性地介绍部分临床常用且疗效肯定的中成药,共100种。所入选的成药,既有使用频率较高的经典传统品种,也有1995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增的品种,还有代表目前中成药发展水平的国家一、二、三类新药。兹以简表(表25-1)的形式对100种常用中成药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本文档为【第二十五章中成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4-12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