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举报
开通vip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1 目 录 1 总 则„„„„„„„„„„„„„„„„„„„„„„„„„„„„„„„1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4 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通病管理措施 4.1 建设单位„„„„„„„„„„„„„„„„„„„„„„„„„„„ 4.2 设计单位„„„„„„„„„„„„„„„„„„„...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安徽省住宅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1 目 录 1 总 则„„„„„„„„„„„„„„„„„„„„„„„„„„„„„„„1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4 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通病管理措施 4.1 建设单位„„„„„„„„„„„„„„„„„„„„„„„„„„„ 4.2 设计单位„„„„„„„„„„„„„„„„„„„„„„„„„„„ 4.3 施工单位„„„„„„„„„„„„„„„„„„„„„„„„„„„ 4.4监理单位„„„„„„„„„„„„„„„„„„„„„„„„„„„ 5 渗漏防治„„„„„„„„„„„„„„„„„„„„„„„„„„„„„„ 5.1地下室工程„„„„„„„„„„„„„„„„„„„„„„„„„„ 5.2 楼地面工程„„„„„„„„„„„„„„„„„„„„„„„„„„ 5.3 屋面工程„„„„„„„„„„„„„„„„„„„„„„„„„„„ 5.4 墙体工程„„„„„„„„„„„„„„„„„„„„„„„„„„„ 5.5 门窗工程„„„„„„„„„„„„„„„„„„„„„„„„„„„ 6 开裂防治„„„„„„„„„„„„„„„„„„„„„„„„„„„„„„ 6.1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 6.2墙体工程„„„„„„„„„„„„„„„„„„„„„„„„„„„ 6.3抹灰工程„„„„„„„„„„„„„„„„„„„„„„„„„„„ 7 几何尺寸和平整度控制„„„„„„„„„„„„„„„„„„„„„„„„ 7.1 室内标高„„„„„„„„„„„„„„„„„„„„„„„„„„„ 7.2 几何尺寸控制„„„„„„„„„„„„„„„„„„„„„„„„„ 7.3 平整度控制„„„„„„„„„„„„„„„„„„„„„„„„„„ 8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8.1材料„„„„„„„„„„„„„„„„„„„„„„„„„„„„„ 8.2 设计„„„„„„„„„„„„„„„„„„„„„„„„„„„„„ 8.3施工„„„„„„„„„„„„„„„„„„„„„„„„„„„„„ 8.4监理„„„„„„„„„„„„„„„„„„„„„„„„„„„„„ 附录A 质量通病防治验收记录„„„„„„„„„„„„„„„„„„„„„ 2 1 总 则 1.0.1 为提高本省住宅工程质量水平,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1.0.1 我们统计了近十年来全省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情况,发现70%以上的投诉都属于质量通病范畴,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为了提高我省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便于各地更有效的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编制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本省新建住宅工程(含公寓楼、商住楼),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 未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住宅工程,不能参加省、市各级评优评奖活动。 1.0.4 住宅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督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 2 术 语 2.0.1 住宅工程 housing project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工程。 2.0.2 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 anti-leakage technology residential project 针对住宅工程的渗漏,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采取的综合性防 治方法。 2.0.3 住宅工程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crack control measures of residential projects 4 对住宅工程裂缝控制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防治方法、措施和要求。 cracking mortar 2.0.4 抗裂砂浆 采用抗裂剂与水泥、砂按一定重量比搅拌制成的砂浆。 2.0.5 防水隔离层 waterproof barrier 防止建筑楼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楼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 见证取样送检 witness sampling inspection 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5 3 基本规定 3.0.1 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按各自职责执行本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 3.0.2 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列入工程概预算。对于施工合同已签定的工程,如施工单位按照本措施要求组织实施,并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认可而增加的费用,应在工程竣工决算时予以列支。 3.0.3 设计单位应明确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相关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有关单位进行交底。 3.0.4 施工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或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单列章节,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0.5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列入《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 3.0.6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符合情况。 3.0.7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的落实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 3.0.8 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或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推广证。 3.0.9 防水工程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 6 3.0.10 防水材料质量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并经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0.11 住宅工程的基础、结构、装饰、节能等分部验收时应增加质量通病防治的专项验收内容,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所规定的以外,还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并核查相关资料。 4 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通病管理措施 4.1 建设单位 4.1.1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承担工程有关业务,依法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通病防治的责任及奖罚措施。 4.1.2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施工图设计文件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4.1.3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或者压缩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合理周期;不得要求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 7 量标准进行工程监理;不得擅自变更、修改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4.1.4 督促建设各方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4.1.5 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有关技术标准及本措施的要求。 4.1.6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建设单位应督促物业公司应加强管理,防止二次装修损坏、破坏建筑物。 4.1.7 在保修期内发生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负责查明责任,并组织有关责任方解决质量问题。 4.2 设计单位 4.2.1 设计单位应当依据项目批准文件、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深度要求等进行设计,并对设计的质量负责。对易发生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优化、细化设计方案,并用节点构造详图予以明确。 4.2.2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不得选用国家和省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对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明确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 4.2.3 设计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并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作相应的设计交底。 8 4.2.4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4.3 施工单位 4.3.1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不得偷工减料,严禁使用未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4.3.2 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应当将设计不当或不符合本规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4.3.3 施工单位应在住宅工程开工前单独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施工单位应按经审查批准后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4.3.4 根据经审查批准后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开展样板示范。 4.3.5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建筑制品进行检验。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的见证取样检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建设单位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 4.3.6 经检验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不得使用。对建设单位要求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应当拒绝。 9 4.3.7 在采用新材料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和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4.3.8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因后道工序会覆盖的重要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到场检查、验收,并在隐蔽验收记录中予以体现。 4.3.9 记录、收集和整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方案、材料检测、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4.3.10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总结报告》。 4.4 监理单位 4.4.1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 4.4.2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4.4.3 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并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 4.4.4 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5 应加强工序质量监控,强化事前控制,将治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10 4.4.6 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自检和专检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对易产生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或工序,加 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一道工序施工。 4.4.7 工程竣工时,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和评价结果写入《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1 5 渗漏防治 5.1地下室工程渗漏防治 5.1.1设计 地下室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地下室防水设计应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及其技术指标、附加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及技术要求、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等。明挖法施工的地下室工程的结构自重应大于静水压力造成的浮力,在自重不足时应采取锚桩或其他抗浮措施。 1、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程使用功能等确定,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5.1.1-1的规定。 表5.1.1-1 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 工程埋置深度H(m) 设计抗渗等级 H<10 P6 10?H<20 P8 20?H<30 P10 H?30 P12 2)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 3)防水混凝土应明确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12 4)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在软弱土层中不得小于150?。 )防水混凝土结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50?,钢筋保护层厚度应5 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并应采取相应抗裂措施。 6)防水混凝土的设防高度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 7)地下室墙板迎水面侧水平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水平钢筋应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混凝土抗渗性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当温度100?时,混凝土抗渗性约降低40,,200?时约降低60,以上,当温度超过250?时,混凝土几乎完全失去抗渗能力,而抗拉强度也随之降低约40,。为确保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功能,其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80?。 抗渗混凝土试配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主要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比试验室差,其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有些难以控制。】 2 附加防水层 1)附加防水层应根据地下室防水等级、地下水位高低及压力作用状况、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等因素,选择确定附加防水层的品种规、层数、厚度及主要技术指标等要求。当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时,格 应再设置两道附加防水层,当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时,应再增加一道附加防水层。 2)经常处在地下水环境,且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附加防水层应采用卷材或涂料防水层。 13 3)卷材及其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耐腐蚀性和延伸性。卷材防水层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并应在地下室外围迎水面形成封闭的防水层。 4)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卷材防水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º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 5)无机防水涂料层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室结构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性。 6)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阳角直径宜大于10?,在底板转角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并应增涂防水涂料。 7)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不宜小于3.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用量不应小于1.5kg/?,且厚度不应小于1.0?;有机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得小于1.2?。当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及以上时,不宜单独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 【根据防水等级,主体可采用防水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塑料防水板、金属板)中的一至二种,但防水砂浆不适用环境有侵蚀性、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施工缝可采用外抹防水砂浆、外涂防水涂料中的一至二种;后浇带可选用防水嵌缝材料;变形缝、诱导缝可选用防水嵌缝材料、外贴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中的一至二种。设计中应明确材料的品种、规格、主要性能及执行标准。】 3、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盒)、桩头 14 1)设计中应明确后浇带、变形缝以、穿墙管(盒)及桩头等细部的防水构造、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或明确选用标准、通用图集的索引号。 2)地下工程中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当必须设置时,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的悬殊段和地质明显不同的地方,并应根据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用于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 4)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宽度宜为700 ?,1000?。 5)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相邻穿墙管间的距离应大于300?。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并应采用穿墙盒方法。 6)桩头应进行防水构造节点设计,并且桩头防水应与主体防水层连为一体,形成整体防水性。 【工程细部构造处理不好极易出现渗漏,因此必须注明或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以及穿墙管道、埋设件等防水措施的构造详图,明确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以保证防水工程质量。根据防水等级,施工缝可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外抹防水砂浆、外涂防水涂料中的一至二种;后浇带应选膨胀混凝土,另可再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外贴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中的一至二种;变形缝、诱导缝应选中埋式止水带,另可再选用外贴式止水带、可卸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外贴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条中的一至二种。浇筑后浇带的间隔时间应在两侧混凝土达到龄期42天后进行。主要性能及执行标准。】 15 5.1.2 材料 1、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置而成,其最小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0.2Mpa。 2)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 3)防水混凝土中掺入的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级,其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0%。 4)根据工程需要,防水混凝土中需掺入的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5)防水混凝土用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泵送时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防水混凝土用砂应选用中粗砂。 【外加剂与掺合料对提高混凝土的防水质量极有好处,但不同种类、型号、掺量的外加剂与掺合料性能差距很大,因此必须明确其种类及其主要技术指标,以便施工选用。】 2 附加防水层 1)附加防水层使用的防水材料及配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卷材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 不同品种卷材的厚度 16 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 弹性体改自粘聚合物 三元 性沥青防改性沥青 聚氯高分子 乙丙 卷材品种 水卷材、改防水卷材 乙烯聚乙烯丙纶 自粘胶 橡胶 性沥青聚防水复合防水卷材 膜防水 防水聚酯 乙烯防水卷材 卷材 无胎体 卷材 毡胎体 卷材 卷材?0.9 单层厚度 ? ?4 ?3 ?1.5 ?1.5 粘接料?1.3 ?1.2 (?) 1.5 芯材厚度?0.6 ? ?(1.2 卷材?(0.7+0.7) 双层总 ?(1.5 ?(1.2 ?(4+3) (3+3+1.2粘接料?(1.3+1.3) — 厚度(?) +1.5) +1.2) ) ) 芯材厚度?0.5 3)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防水涂料或有机防水涂料,也可采用先涂无机防水涂料而后再涂有机防水涂料构成复合防水涂层;? 冬期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 埋置深度较深的重要工程、有振动或有较大变形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 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有机防水涂料,并应做刚性保护层; 3、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盒)、桩头 1)浇筑后浇带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和抗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0.015%。 2)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 3)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 17 5.1.3 施工 1、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1 筑混凝土。 2)防水混凝土配料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严禁采用体积比配料,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标定。 3)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浇筑时应及时排除泌水。防水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细微龟裂。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6)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垂直施工缝位置宜留在变形缝处。 7)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混凝土界面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18 8)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9)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混凝土内外温差对质量的影响。 10)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11)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砂、石不应大于?2,。大体积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水泥水化产生的大量热量易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可能会使混凝土开裂。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 1)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60d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2)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3)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防水剂等外加剂; 4)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用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5)混凝土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 6)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坍落度允许偏差见表4.3.1。 表4.3.1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要求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40 ?10 50~90 ?15 ?100 ?20 19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附加防水层 1)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干燥,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2)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3)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1.3的要求。 表5.1.3 防水卷材搭接宽度 卷材品种 搭接宽度(?)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00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100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100/60(胶粘剂/胶粘带) 60/80(单焊缝/双焊缝)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100(胶粘剂)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100(粘结料)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70/80(白粘胶/胶粘带) 4)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防水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 5)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不宜小于70?,采用人工回填土时,不宜小于50?;防水层 20 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厚1:2.5水泥砂浆。 6)无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干净、平整、无浮浆和明显积水。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蜂窝麻面等缺陷。 7)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高于35?或烈日暴晒时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可能时,应及时做好已完涂层的保护工作。 8)多组份防水涂料应计量准确,采用机械拌和,混合均匀。 9)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OO?。 10)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板、顶板应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侧墙背水面保护层应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 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厚1:2(5水泥砂浆。 【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应修补处理,基层应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如有污物、油渍等,应洗刷干净,晒干后方可施工。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 防水涂料应待前一道涂层干燥后进行下一道涂刷或喷涂,但两涂层施工间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分层;涂层必须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 卷材接缝、收头必须粘贴封严,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防水涂 21 料在阴阳角增涂(2,4)遍。 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防水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保护或铺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有机防水涂料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层和40mm,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顶板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墙背水面应采用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层保护;侧墙迎水面宜采用软保护层或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层保护。】 3、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盒)、桩头 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处,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严禁在橡胶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 2)金属止水带宜折边,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 3)变形缝用木丝板、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时,木丝板或麻丝应经沥青浸透。 4)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接缝处的浮浆和污染,接缝处的理同本措施第5.1.3条第1款第7项的规定。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一次浇筑完成,进行潮湿养护,养护期不低于28天。 6)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穿墙管的金属止水环宜为方形,止水环与管一定要满焊密实。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防止回填土时将管体损坏的措施。 7)桩头防水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剔凿至混凝土密实处,并应将桩头清洗干净;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涂 22 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应连续、均匀,不得少涂或漏涂,并应及时进行养护。 【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满焊。埋入式止水带施工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接缝尽量少,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也可采用粘结剂粘结,粘结应牢固。】 5.2 楼地面工程渗漏防治 5.2.1设计 1、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应明确细部的防水构造、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或明确选用标准、通用图集的索引号。 2、下沉式卫生间应在结构下沉部位和填充回填后分别设置防水层。 【下沉式卫生间渗漏后,维修困难,设计时不宜选用。】 3、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及层间退台屋面、顶层露台、平台等周边墙体除门洞外,应向上设计一道同墙宽、高度不小于200?(且应符合墙体砌块的模数)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 【钢筋砼翻边的高度大于规范要求。】 4、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楼(地)面低30?,并且高低交接处的楼板负筋宜采用分离式设计,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楼(地)面标高差。 5、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小于300?;有水喷溅到的墙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小于1800?。 【墙根处是地面渗漏水的关键部位,将防水层上翻300mm是保证墙角处不渗漏的有效措施;有水喷溅的墙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小于1800mm,也是保证墙面不渗漏、不潮湿的有效措施。】 23 6、管道穿过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处,必须设置套管,套管顶部至少高出装饰面层50?。 【材料和施工等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7、一般单面临墙的管道,离墙应不小于50mm,双面临墙的管道,一边离墙不小于50mm,另一边离墙不小于80mm。 8、毛胚房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浴盆、洗脸盆及拖布盆的排水管管口应高出毛地面80,100?。 【毛胚房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浴盆、洗脸盆及拖布盆的排水管管口应高出毛地面80mm-100mm,目的是要保证高出装修后的成熟地坪,便于安装。】 5.2.2材料 1、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的防水材料,宜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或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及聚乙烯丙纶卷材,基层处理剂应选用与涂料、卷材相配套的材料。 2、防水涂料、卷材及配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3、下沉式卫生间填充层宜采用轻质材料,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2.3施工 1、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应与楼层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与楼层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是控制防水效果的有效措施。】 2、管道、地漏预留洞口应保证洞口成型尺寸和位置准确,严禁随意开凿洞口,预留洞口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24 1)管道安装前,预留洞口周边应凿毛,并仔细剔凿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 2)预留洞口的封堵应采用可靠的模板支设措施,底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封堵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并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4)封堵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采用掺有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洞高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不少于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并在管道四周形成10mm×10mm的凹槽,用防水油膏嵌实。 5)管道安装、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为20?,30?。 3、立管与套管的间隙应用防水嵌缝材料封堵密实。 【材料和施工等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圆弧应符合选用的防水材料的要求。防水层应铺涂至套管的上口。在突出楼(地)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增强。 5、找平层、防水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并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6、楼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低5?。 【厨卫间内保证地漏处位置最低,这是保证地漏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地漏周边的渗漏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是一大隐患,应强调地漏周边做到无渗漏。】 25 7、烟道、设备管井根部向上300 ?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烟道、设备管井根部易渗漏,应采取措施防止渗漏发生。】 8、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5.3 屋面工程渗漏防治 5.3.1、设计 、屋面防水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防水等级的设1 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屋面细部节点应有构造详图,并明确防水材料的品种、厚度。涂膜防水层应以厚度明确表示。 表5.3.2 卷材、涂膜厚度选用表 屋面防合成高分子 高聚物改性 高聚物改性 合成高分子 设防道数 水等级 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 不应小于 ?级 三道及以上设防 不应小于3mm - 不应小于1.5mm 1.5mm 不应小于不应小于 ?级 二道设防 不应小于3mm 不应小于1.5mm 1.2mm 3mm 不应小于不应小于 ?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4mm 不应小于2mm 1.2mm 3mm 不应小于 ?级 一道设防 - - - 2mm 【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水等级,并明确防水材料和相应的厚度要求。节点的防水构造是防水施工的关键,大量的渗漏均是由于防水节点施工不当而致。所以,对施工图中涉及的细部节点的防水构造做法,应有详图或明确采用相关标准、通用图集的节点做法,以免随意施工,造成渗漏现象。】 2、小高层及高层屋面应设计二道防水设防,并应有一道卷材防水。 26 3、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得小于3%,材料找坡不得小于2%。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沟底水落 。 差不得超过200? 【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在完善设防的基础上,应将水迅速排走,以减少渗水的机会,所以正确的排水坡度很重要。平屋面在建筑功能许可情况下应尽量作成结构找坡,坡度应尽量大些,过小施工不易准确,所以规定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时,为了减轻屋面负荷,坡度规定宜为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能过小,否则施工时找坡困难而造成积水,防水层长期被水浸泡会加速损坏。沟底的落差不超过200mm,即水落口离天沟分水线不得超过20m的要求。】 4、采用柔性与刚性防水层复合使用时,应将柔性防水层放在刚性防水层下部,并应在两防水层间设置隔离层。卷材或涂膜的上部,不得采用热熔型卷材或涂料。卷材与涂膜复合使用时,涂膜宜放在下部。 【柔性与刚性防水层复合使用时,刚性防水层对柔性防水层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将柔性防水层放在刚性防水层下部;卷材或涂膜施工完后,如上部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或涂料,会烧坏下部的卷材或涂膜,降低卷材或涂膜的延性,所以规定卷材或涂膜的上部不得采用热熔型卷材或涂料;涂膜在卷材上施工,由于卷材存在接头,难以保证涂膜厚度均匀,所以涂膜宜放在卷材的下部。】 5、屋面保温层应设置排汽系统。排汽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6m。 6、刚性防水屋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厚度不小于40mm,并应配置双向钢筋网片(间距不大于250)。分格逢间距不应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宜小于20mm。刚性防层与山墙、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的分格缝,分格缝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刚性防水屋面采用40?厚以下的细石混凝土刚度较差,当上部有荷载时,容易产生开裂现象,所以要求刚性防水屋面的细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细 27 石混凝土的分格缝间距过大,效果不好,实践证明了采用3m能有效控制刚性防水层的裂缝。同时,由于刚性防水层温度和干湿度变形,造成推裂女儿墙的现象在历次调研中均有发现,故规定在这些部位应留设缝隙,并用柔性密封材料进行处理,以防渗漏。】 7、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块体材料等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由于温差、干缩、荷载作用等因素,常使结构层发生变形、开裂而导致刚性防水层产生裂缝。在保护层与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层,这样防水层就可以自由伸缩,减少结构变形对刚性防水层产生的不利影响,故规定在刚性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虽有一定的抗裂性,但在保护层与基层之间仍以设置隔离层为佳。】 8、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块体材料保护层应设置分格缝,并明确分格缝的密封材料。分格缝宽不宜小于20?,遇女儿墙、山墙及突出物处的分格缝宽度为30?。其纵横最大间距:水泥砂浆不大于1m;细石混凝土不大于6m,不宜大于3m;块体材料不大于10m,并应与找平层分格缝、排汽道的位置综合考虑。 【本条的规定是根据规范的要求和长期施工的经验提出的。 水泥砂浆保护层由于水泥砂浆自身的干缩或温度变化影响,往往产生严重龟裂,且裂缝宽度较大,以致造成碎裂、脱落。所以规定分格缝的分格面积宜为1?。 用块体材料做保护层时,往往因温度升高、膨胀致使块体隆起。因此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 对现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格面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分格缝过密会对给施工带来困难,也不容易确保质量,故将分格面积定为36?。有条件时可按照3m×3m设置。 浅色涂料保护层要求将卷材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保护涂料,确保涂层的质量要求。】 9、屋面女儿墙、压顶等过长的纵向构件,应沿纵向每3米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女儿墙、压顶粉刷层每隔3米及易产生变形开裂部位设分格缝,分格缝宽为10m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28 10、在屋面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光伏系统时,应与建筑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太阳能热水、光伏系统支架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连接处应进行防水细部节点设计。 5.3.2、材料 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及配套材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作为防水层基层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的体积配合比为1:2.5,1:3,并且宜掺抗裂纤维;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强度不低于C20。 3、保温材料不应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吸水性较强的保温材料。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 4、防水层应根据防水等级及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分别选用与基层粘结力强、耐紫外线、耐腐蚀、耐霉烂、耐穿刺性能好的材料。防水材料与配套材料、复合使用的两种防水材料之间应具有相容性。 5、密封材料应具有弹塑性、粘结性、施工性、耐候性、密封性、水密性、气密性和位移性。 5.3.3 施工 1、屋面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经施工企业技术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2、屋面找平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找平层施工前应按照设计的要求确定分格缝的宽度、位置和间距,以及分格缝的成型方式,排汽道位置应与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一致。 29 2)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摊铺前基层应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湿润。摊铺后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用铁抹子分两次压实和收光,并及时进行养护。 3)防水层基层的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找平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圆弧半径不小于5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园弧半径不小于20?。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4)施工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浇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找平层分格缝应填嵌密封材料。 【找平层必须平整、密实,不得起砂起皮,否则防水材料容易老化且基层粘结不牢固,容易导致屋面渗漏。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是防水层应力集中的部位,所以转角处应粉成圆弧,以防止防水材料在该部位拉裂。】 3、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保温层施工前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 2)板状材料保温层应铺平垫稳,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整体材料保温层应平整、压实。 3)保温层排汽道应纵横贯通,排汽出口应埋设排汽管,排汽管宜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的排汽道的管壁四周应打排气孔,排气管应做防水处理。 【当屋面保温层施工完后,不可避免地会含有水分,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排汽。排汽目的是为避免:?因为保温材料含水率过大,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当气温升高,水分蒸发,产生气体膨胀后使防水层起鼓而破坏。 30 板状保温材料要求基层干燥,铺时要求基层平整,铺板要平,缝隙要严,避免产生冷桥。】 4、防水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先做好细部节点的构造处理、排汽道的空铺条处理等。 2)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3,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坡度大于25,的屋面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 3)卷材应从低处向高处铺贴;天沟、檐沟宜顺天沟、檐沟方向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搭接缝应采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3.3的要求。 表5.3.3卷材搭接宽度(?) 铺贴方法 短边搭接 长边搭接 卷材种类 满粘空铺、点粘、条粘 空铺、点粘、条粘法 满粘法 法 法 沥青防水卷材 100 150 70 10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 80 100 80 100 材 胶粘剂 80 100 80 100 合成高 胶粘带 50 60 50 60 分子防 水卷材 单缝焊 60,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25 双缝焊 80,有效焊接宽度10×2+空腔宽 31 5)涂膜防水胎体的增强材料,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6)涂膜防水胎体的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采用二层胎体时,上下层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每幅宽度的1/3。 7)屋面防水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卷材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良好,不发生鼓泡现象,这就要求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小时~4小时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卷材铺贴方向主要是针对沥青防水卷材规定的。考虑到沥青软化点较低,防水层较厚,屋面坡度较大时须垂直屋脊方向铺贴,以防止流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耐温性好,厚度较薄,不存在流淌问题,故对铺贴方向不予限制。卷材均应采用搭接法,搭接缝应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否则过段时间密封材料将会脱开。铺贴方法按照工艺可分为满粘法、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按照是否加热可分为冷粘法、热熔法、热风焊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材料种类,选用合适的铺贴方法。 防水涂膜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因此涂刷时应多遍涂刷,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应均匀,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多遍涂刷时,应待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形成分层现象。屋面坡度小于15,时,胎体增强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应视方便施工而定;屋面坡度大于15,时,为防止胎体增强材料下滑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平行于屋脊铺设时,必须由最低标高处向上铺设,胎体增强材料顺着流水方向搭接,避免呛水;胎体增强材料铺贴时,应边涂刷边铺贴,避免两者分离。 卷材屋面坡度超过25%时,常发生下滑现象,故应采取防止下滑措施。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除采取满粘法外,目前还有钉压固定等方法,固定点亦应封闭严密。 防水卷材应重视细部构造处理,遵循先细部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的施工程序。天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的收头端部处理十分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存在渗漏隐患。为此, 32 必须要求把卷材收头的端部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采用粘结或压条(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450mm,凹槽内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如天沟、檐口较低,也可在外檐顶部收头。】 5、防水细部构造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天沟、檐沟的防水细部构造: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2)檐口的防水构造:檐口800?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口;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或滴水槽。 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墙上的卷材或涂膜防水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也可压入墙凹槽内密封,凹槽距屋面面层不应小于250?;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镀锌钢板压条或不锈钢压条钉压固定,钉距小于或等于450?,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 4)水落口的防水构造:水落口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防水层贴入水落口内不应小于50?;水落口周围直径500?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先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深20?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5)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材料,上 33 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变形缝顶部宜用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管道根部应抹出高于面层不小于6 30?的圆台,并与结构混凝土基层粘结牢固;管道周围与面层应预留20?×20?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夹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天沟、檐口、泛水和涂膜防水层的收头是涂膜防水屋面的薄弱环节,施工时应确保涂膜防水层收头与基层粘结牢固,密封严密。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变形大,若采用满粘的防水层,防水层极易被拉裂,故该部位应作附加层,附加层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相接处预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天沟、檐沟的混凝土在搁置梁部位均会产生开裂现象,裂缝会延伸至檐沟顶端,所以防水层应从沟底上翻至外檐的顶部。为防止收头翘边,卷材防水层应用压条钉压固定,涂料防水层应增加涂刷遍数,必要时用密封材料封严。 檐口部位的收头和滴水是檐口处理的关键。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铺贴,在距檐口边缘50mm处预留凹槽,将防水层压入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口。檐口下端用水泥砂浆抹出鹰嘴或滴水槽。 因为水落口与天沟、檐沟的材料不同,环境温度变化的热胀冷缩会使水落口与檐沟间产生裂缝,故水落口应固定牢固。水落口杯周围500mm范围内,规定坡度不应小于5,以利排水,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严密,避免水落口处开裂而产生渗漏。 变形缝宽度变化大,防水层往往容易断裂,防水设防时应充分考虑变形的幅度,设置能满足变形要求的卷材附加层。 伸出屋面管道通常采用金属或PVC管材,温差变化引起的材料收缩会使管壁四周产生裂纹,所以在管壁四周的找平层应预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并增设附加层。上翻至管壁的防水层应用金属箍紧固,再用密封材料封严。】 6、保护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34 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设置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宜采用焊接型网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捣时,混凝土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并摊平,再放置双向钢筋网片,并在分格缝处断开,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抹压时不应在表面加浆或撒干水泥。保水养护不少于14天。 2)保护层应按照设计及本措施的要求设置分格缝,保护层分格缝不宜采用切割法施工成型。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桨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衬泡沫棒。分格缝上宜粘贴左、右均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3)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护层的交接处,也应留分格缝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由于气温的变化和干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细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且主要产生在表面。将双向钢筋网片放置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上表面,能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双向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是为了让细石混凝土每分格块能够自由伸缩。分格缝中填嵌防水油膏,必须确保基层干燥,这样才能使得防水油膏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在界面处产生裂缝而渗水。防水油膏长期暴露在室外,由于气温的变化和潮湿的变化,会加速其老化,在分格缝上粘贴左、右均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能延缓防水油膏的老化。】 7、平瓦屋面 1)平瓦屋面铺设前应进行试排,然后弹出纵横垂直线、屋脊线、沿口线,再进行施工,并应有相应的防止瓦片滑移措施。 2)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 35 3)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为50,70mm。 4)天沟、檐沟的防水层伸入瓦内宽度不应小于150mm。 )瓦头挑出封檐板的长度为50,70mm。 5 6)突出屋面的墙或烟囱的侧面瓦伸入泛水宽度不应小于50mm。 【平瓦屋面施工前,应定出屋脊线和檐口线,并根据屋面瓦的大小尺寸应进行试排,这样有利于大面积一次成活。屋面瓦铺贴时,瓦间的连接和泛水的处理应特别注意。】 8、油毡瓦屋面 1)铺设前应进行试排,然后弹出纵横垂直线、屋脊线、沿口线,再进行施工。 2)如为混凝土基层,油毡瓦应用专用水泥钢钉与冷沥青玛碲脂粘结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上;如为木基层,铺瓦前应在木基层上铺设一层沥青防水卷材垫毡,用油毡钉铺钉,钉帽应盖在垫毡下面。 3)脊瓦与两坡面油毡瓦搭盖宽度每边不小于100mm;脊瓦与脊瓦的压盖面不小于脊瓦面积的1/2;油毡瓦在屋面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铺贴高度不小于250mm。 【油毡瓦屋面施工前,应定出屋脊线和檐口线,并根据油毡瓦的大小尺寸应进行试排,这样有利于大面积一次成活。油毡瓦为薄而轻的片状材料,且瓦片是相互搭接点粘。为防止大风将油毡瓦掀起,规定了用油毡钉将其固定在木基层上,或用专用水泥钢钉、冷胶结料粘结将其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上。】 9、架空屋面 1)架空隔热制品支座底面的卷材、涂膜防水层上应采取加强措施,操作时不得损坏已完工的防水层。 2)架空隔热制品下应清理干净,保证通风效果。 【考虑架空隔热制品支座部位负荷大,应采取加强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层。 36 当架空隔热制品施工完成后,其下难以清理干净,通风效果差,所以应随施工随清理,保持干净。】 5.4 外墙渗漏防治 5.4.1 设计 1、住宅工程的外立面设计应简洁,减少凹凸形状。 2、住宅工程的外墙结构围护应采用低吸水性材料。 3、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与墙体材料特性相匹配的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4、墙体两种不同材料构件交接处应设置加强网。外墙外侧加强网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丝经为0.9?0.04?,网眼尺寸为12.7?×12.7?)或钢板网(厚度为0.9?0.04?,网眼尺寸为12.7?×12.7?),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50?。外墙外侧加强网不宜采用网格布。 5、在凸出外墙面的线条、空调板、雨蓬、屋顶露台(平台)等部位上口的墙体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防水翻边的要求同本措施第5.2.1条第3款要求),并且对对上述部位应进行防水节点设计。 6、设置砖砌女儿墙的平屋面工程,构造柱及其拉结筋应按规定设置。女儿墙根部应设高度?250?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女儿墙顶应设厚度?60?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7、外墙抹灰砂浆中宜掺用聚丙烯纤维(或其它抗裂材料)。 8、外墙装饰涂料宜采用防水性能优良的弹性涂料。 37 9、外墙抹灰面层应设置分格缝。水平分格缝宜在窗台、窗眉处设置;垂直分格缝间距宜不大于3m设置。分格缝的缝宽宜为20?,缝深宜为8?,10?。 5.4.2材料 1、墙体砌块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施工时施砌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窑停放期宜为45d以上(不应小于28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砌块进场后,在现场的堆场应有可靠防雨措施。 3、砌筑砂浆使用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砌筑砂浆用砂应采用中粗砂,不宜使用细砂,严禁使用混合粉。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后,方可使用。 5、砌筑砂浆使用的石灰膏应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的熟化时间不得小于2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6、砌筑砂浆中掺加的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承重墙体禁止使用有机塑化剂,填充墙使用有机塑化剂时,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7、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 38 5.4.3 施工 1、外墙砌筑时应严格控制灰缝饱满度,水平和垂直灰缝的饱满度均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断裂的砌不得小于80%。 块严禁使用在外墙上。 2、外墙构造柱及圈梁支模时不宜留置洞眼,应采取穿墙螺栓、“步步紧”或其它固定措施。对于穿墙孔宜采用微膨胀剂砂浆从墙体两侧分两次堵塞密实,对悬挑脚手架等预留洞,采用细石混凝土内掺膨胀剂从墙体两侧分两次堵实。 3、混凝土外墙面的爬架孔洞、对拉螺栓孔洞,在挂网、抹灰之前,应清除孔洞内塑料管及杂物并用水冲冼干净,以1:2微膨胀剂砂浆,从内外分二次堵塞密实。穿墙塑料套管可采用电钻搅除。 4、砌体用块材施工前应根据砌块特性控制含水率,确保砌块砌筑施工时最佳含水量要求,严禁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砌体。 5、填充墙应分为二次砌筑(即在1.4m以下、1.4m以上分二次砌筑,应留置不少于5,7天的间歇期)。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0,80?的空隙,并应留置不少于7天的间歇期,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若采取梳砖补砌时应沿墙方向对称塞砌,斜砖宜为60度。两侧和中部三角空隙应用预制式干硬性膨胀砂浆填塞、补砌紧密。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空隙的补砌方法如上所述。 6、外墙穿墙管道的套管应焊止水环,主管与套管间隙应使用柔性材料填塞,并用防水油膏或防水胶封口。 39 7、当门窗洞上口至梁底距离小于200?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上料口、施工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 8、外墙两种不同材料构件交接处的加强网,应按设计或本措施要求选用合格材料,加强网应采用锚栓固定,固定间距不得大于300?,外墙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50mm。 9、外墙抹灰前结构基层应刷界面处理剂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控制在5mm,7mm。抹灰层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应采取加强措施。 10、外墙粉刷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表面应密实、光滑,无砂眼。水平分格缝宜在窗台、窗眉处设置;垂直分格缝间距宜不大于3m设置。分格缝的缝宽宜为20?,缝深宜为8?,10?。 11、外墙粉刷停息点应留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并且各粉刷层的停息点相互错开,面层应按分格缝一次性粉刷完毕。 12、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墙面凹线槽应在墙面凹槽内采取防水措施。 13、水落管应采用管箍钉固定牢固,管箍钉应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mm,禁止用小木楔固定管箍,管钉周边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14、外墙面砖铺贴粘结牢固,无空鼓、勾缝密实。外墙面砖勾缝,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专用勾缝剂勾缝,勾缝应密实。二次勾缝采用5mm直径圆形抹缝工具来回拉至缝面光滑,表面擦抹整洁,并及时洒水养护。 40 15、外墙干挂饰面板应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嵌缝,嵌缝深度不应小于3mm。预埋件、连接件处应进行防水处理。 5.5 门窗工程渗漏防治 5.5.1 设计 1、门窗工程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严禁无证设计。 2、外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保温与隔热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以及门窗用型材、玻璃、五金配件等材料的技术参数要求。 【设计图纸中只明确外门窗的品种、规格和种类,检测后无法制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合格,因此要求设计图纸中明确外门窗的三项性能(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指标.】 3、门窗水密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外门、外窗的框、扇下横边应设置排水孔,并应根据等压原理设置气压平衡孔槽,排水孔的位置、数量及开口尺寸应满足排水要求,内外侧排水槽应横向错开,避免直通,排水孔宜加盖排水孔帽; 2)拼樘料与窗框连接处应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水密封措施; 3)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间隙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4、由单樘窗拼接而成的组合窗,设计时应明确拼接方式,拼接处应考虑窗的伸缩变位。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8?,拼樘料与门窗洞口的连接处应设置预埋件或预留洞。 【目前工程中应用组合窗越来越多,外门窗越做越大,但不少门窗安装企业只注重门窗的组合形状,而忽视拼樘料的断面形式与尺寸,造成组合门窗三项性能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41 引起渗漏。因此,本条规定了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采取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8mm,并用密封膏密封。拼樘料还应上下或左右贯通,每端应比门窗框外边缘长30mm,直接嵌固在门窗洞口边的预留洞内或与预埋件连接。】 5、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墙洞口应在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设置预埋件,不得直接固定在墙体上。 5.5.2材料 1、门窗材料应选用耐候性材料。门窗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型材、玻璃、密封条、密封胶、门窗锁、橡胶压条、螺钉、2 滑轮等材料和配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外露五金必须采用不锈钢件或镀锌件。 【外露五金采用镀锌件时,应为热镀锌件。】 3、门窗安装用聚氨酯发泡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JC/T881的有关规定;外口封缝采用防水耐候密封胶。 4、门窗扇的密封条应选用经过硅化处理的密封毛条、改性聚乙烯或橡胶密封条。 5、用于安装玻璃的密封材料应选用橡胶系列密封条或硅酮建筑密封胶。 6、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和导热系数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气密性现场检验。 7、现浇砼拦板上需安装外窗,拦板在支撑外窗框处的宽度不得小于150 ?。 【现浇砼拦板上安装外窗时,宽度要求不小于150mm,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宽度,便于外窗的安装和采取防漏渗措施。】 42 5.5.3施工 1、门窗的制作、安装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担。施工单位严禁无图制作、安装门窗。 2、金属门窗和塑料门窗安装应采用预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 3、门窗框安装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1:2.5,1:3的水泥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洞口与固定后的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应符合表5.5.3的规定。 表5.5.3 洞口与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 墙体饰面层材料 洞口与门、窗框的伸缩缝间隙 清水墙及附框 10 墙体外饰面抹水泥砂浆或贴陶瓷锦15,20 砖 墙体外饰面贴釉面瓷砖 20,25 墙体外饰面贴大理石或花岗岩 40,50 外保温墙体 保温层厚度+10 4、门窗框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做为固定片与墙体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固定片的位置距离窗转角、中竖梃,中横梃150,200?,固定片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大于600?。 【现浇砼拦板上安装外窗时,宽度要求不小于150mm,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宽度,便于外窗的安装和采取防漏渗措施。】 、门窗框固定时,应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固定片固定方法应5 符合下列要求: 43 1)混凝土墙洞口采用射钉或膨胀螺钉固定; 2)承重多孔砖墙洞口采用膨胀螺钉固定,并不得固定在砖缝处; )轻质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可在预埋的混凝土块上用射钉或3 膨胀螺钉固定,预埋混凝土块间距应符合固定片间距的要求; 4)设有预埋铁件的洞口应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5)严禁在砖砌体上使用射钉固定,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6、门窗框与墙身间缝隙,应于洞口清理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现场施打的发泡剂与空气接触后,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胶膜,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当发泡剂与洞口边的防水砂浆抹灰层和门窗框紧密粘结后,会形成一道防水屏障。因此,发泡剂施打前,必须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缝隙内的污染、浮灰等清理干净,保持干燥,保证发泡剂与之有效粘结。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临时固定用的木楔撤掉后,应及时补打发泡剂;溢出门窗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硬化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降低防水效果。】 7、门窗框外侧应留5?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清理干净、干燥后,贴美纹纸,打密封胶,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做到表面光滑,无杂物、气泡。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8、室外窗台板最高点应低于室内窗台板8,10?,并应做成不应小于10%的向外排水坡度;窗上口及突出墙面的窗台板下部要做滴水槽或鹰嘴形。 【室外窗台板最高点应低于室内窗台板8-10mm,并做成不小于10%的向外排水坡度, 44 是防止水流入室内的有效措施。】 9、推拉窗必须设置排水孔道,孔径大小、间距应适宜,室外窗台板饰面层严禁遮盖排水孔道,以保证底框槽内积水迅速排出。 10、门窗扇密封条和镶嵌玻璃的密封条应安装完好,镶嵌牢固。 11、外门窗安装施工完毕,外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密封完成后,应做淋水试验。 【淋水试验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45 6 裂缝防治 6.1 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裂缝防治 6.1.1 设计 1、住宅设计时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及洞口时,凹口、洞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建筑工程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现浇楼板宜少开洞口,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和洞口周边会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本条即为减少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现浇板裂缝而采取的措施。】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20?,厨房、浴厕、阳台现浇板不得小于90?。 【由于水电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另外截面较小,会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平面横向尺寸变化大的开间、大小房间尺寸悬殊的小板、二层、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 46 大于100?,直径不宜小于φ8?。在砖混结构中,凹口阳角及阴角处应设置构造柱。 【平面横向尺寸变化大、大小房间尺寸悬殊的开间,由于楼板刚度相差较大,会产生不相同变形,引起薄弱部位开裂。另外由于位于建筑物两端单元以及二层、屋面现浇板混凝土板所受温度影响明显,容易引起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本条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度变化、变形差异引起的现浇板裂缝。】 4、在现浇板断面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板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00?,直径不应小于φ8?,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在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鉴于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作用,故主要应在未配钢筋的部位或配筋数量不足的部位沿两个正交方向(特别是温度、收缩应力的主要作用方向)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中温度、收缩应力目前尚不易准确计算。本条根据工程经验给出了配置温度收缩钢筋的原则和最低数量规定。如有计算温度、收缩应力的可靠经验,计算结果亦可作为确定附加钢筋用量的参考。】 5、在房屋各楼层面阳角处、阴角出及较大板块的四角部位上、下侧,宜设置直径与原面筋相同的双层双向间距100?钢筋,其范围为L/4(L为长跨尺寸),上侧钢筋放在负筋下面,下侧钢筋放在下部钢筋的上面,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d。 6、大柱边角部板上部负筋长度应从柱边起算。剪力墙柱根部板面负筋宜适当加强。 7、除底层框架结构外,砖混结构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240?,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圈梁转角处应增加2φ12转角筋。 47 【在太阳直射下,由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使混凝土变形比砖砌体变形大,砖砌体会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引起开裂。】 8、现浇板砼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 【混凝土强度越高,所需的水泥量以及水泥的等级就越高,收缩也就越大,现浇板的强度不宜过高,当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现浇板裂缝。】 9、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房屋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超长结构应进行温度变形分析,板内配筋沿超长方向的间距不大于150 ?,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或者后浇带,在薄弱环节产会产生收缩裂缝,为避免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开裂,宜采取设置伸缩缝。超长量不大时,可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以减少混凝土楼板收缩开裂。】 10、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楼板,应分散布置,设计中水、电、设备各专业应当相互配合,在同一位置管线重叠不得超过两层,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且不应超过50?,并使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5?。 11、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若在跨中没有上排钢筋,则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增设φ6双向间距100宽600?的钢筋网片,多根管线并排时,增设钢筋网片的宽度应超出管线每边300?。 【水电预埋管线在板内位置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现浇板出现裂缝都有影响;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内装修时损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本2条即为减少因预埋管线位置不合理而产生的现浇板裂缝而采取的措施。】 12、严禁将给排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梁板中。 48 6.1.2 材料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钙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 【大体积混凝土差生裂缝大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收缩作用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和收缩性较小的水泥品种对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至关重要。】 2、骨料。 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 【采用含泥量大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不仅因骨料自身的软弱颗粒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还会影响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并容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50%。 4、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会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其次,外加剂、掺和料的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与侵入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从而产生裂缝。】 5、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方可使用。 49 6、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7、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中粗骨料(石子)的用量,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 8、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混凝土的砂率,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 9、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楼板、屋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高层建筑混凝土楼板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 ?,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楼板坍落度宜控制在小于150 ?。 【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研究表明水灰比大,收缩将显著增加,同时抗拉强度降低,大大增加了裂缝出现的机会。因此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对于预拌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改变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现浇板产生收缩裂缝。】 10、严格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180 kg/m3。 【水用量增大,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则水泥用量增大,这样混凝土的收缩也就变大。】 11、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kg/m3,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kg/m3。 【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几率就越大。】 12、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6.1.3 施工 50 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夏季应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春季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施工,以防止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因迅速失水,而引起塑性收缩裂缝。现场应有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和措施(如停电、预拌混凝土供应中断时的处置措施)。 【环境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混凝土的收缩也越大。】 2、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宜大于180?,其它住宅不宜大于150?。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预拌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改变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同6.1.2第九条说明】 3、支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必须通过模板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现浇板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严禁在虚土上支撑模板。 【板底支撑刚度不足、模板挠度过大以及模板支撑下沉变形都可以引起现浇板产生裂缝。】 4、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待后浇带闭合并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易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或断裂。】 5、现浇板板底钢筋绑扎完后方可进行水电管线预埋,结束后方可进行上层钢筋绑扎,严禁钢筋绑扎与水电施工同步。 51 6、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间距。混凝土浇筑时应铺设架空通道,保证钢筋不位移不变形,并应确定 。 专人负责,全程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同时保护层过大,也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形成裂缝。】 7、现浇梁板中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按以下要求执行: 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1) 板的钢筋保护层宜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40?。梁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垫块上应按图6.1.3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 18#18#绑扎固定铁丝绑扎固定铁丝 ??4040 厚度厚度 ??4040 图6.1.3-1 垫块 2) 支架及马蹬: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φ10?时,应采用图6.1.3-2-a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时,可采用图6.1.3-2-b所示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时马蹬可用φ 52 10钢筋制做;当200??h?300?时马蹬应用φ12钢筋制做;当h大于300?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8080???200200200 排距?排距?1m1m ??200200直径直径dd??16mm16mm800800??hh直径直径dd??10mm10mm 25252525 5050两面焊接两面焊接hh 5050 ((注:注:hh为模板面至面筋底高度为模板面至面筋底高度))25252525 图6.1.3-2-a 图6.1.3-2-b 【本条是采取措施控制保护层厚度,避免因保护层厚度不够或过大而造成现浇板的开裂。】 8、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分散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并排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线管间的最小净距不小于25?。 【现浇楼板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线管集中、交叉布置会使保护层厚度不足、现浇板截面削弱,从而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9、现浇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板厚标高控制点,严格按照设计板厚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宜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10 【施工缝留置的不合理,易形成沿施工缝的裂缝。】 11、混凝土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和初次抹压工艺,板混凝土在二次振捣后应进行表面一次抹压,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减少板表面的细微龟裂。 【混凝土浇筑后4,15h左右,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 53 急剧蒸发现象,引起失水收缩,这是在初凝过程中发生的收缩,此时骨料与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都发生在初凝之前,即塑性阶段,称为塑性收缩。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大,外掺剂保水性差,粗骨料少,用水量大,振捣不良,环境气温高,表面失水大,都能导致混凝土现浇板的塑性收缩表面开裂,对于出现的塑性收缩开裂可以采用二次压光加以平整。】 12、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堆放建筑材料等重物。在没有采取特殊措施和承载能力分析的情况下临时堆载不得大于板的设计承载能力。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都会造成楼板早期混凝土内部受损开裂。】 13、承重结构构件的模板支撑拆除必须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跨度小于8m的梁板,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跨度大于8m的梁板及悬臂结构支撑,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但上面仍然有施工荷载时,也不应拆除。 【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易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或断裂。】 14、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覆盖养护,可采用麻袋或薄膜包裹覆盖,并淋水保湿;对普通混凝土上述过程至少应持续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很大,养护14天的收缩比养护3天的收缩降低约20%。环境的相对湿度越高,收缩越小,许多结构所处的环境湿度波动很大,如最低30,,40,,最高达80,,90,,而环境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收缩也越大。因此对混凝土现浇板进行覆盖并淋水保湿 既可以保证养护环境的湿度,也可以减弱外部风速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减少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裂缝。】 54 15、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交接面浮浆(石子外露1/3,不得将石子打断)和污染(严禁沾染油污),原混凝土面应提前淋水保湿72小时以上,浇筑时不得有明水。后浇带的位置和补浇时间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而在原有的混凝土结构物上继续浇灌混凝土时,原来的混凝土基础表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或凿毛后未清理干净,或者是未用水冲洗,就在原混凝土基础上浇筑混凝土,这样就极易造成新旧混凝土的接茬(缝)之间形成缝隙。】 1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的承受使用荷载会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或断裂。当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时,易使现浇板产生过大的挠度而产生裂缝。】 6.2墙体工程裂缝防治 6.2.1 设计 1、住宅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应以控制变形值为主,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2、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伸缩缝,对于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长度大于35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 55 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在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进行住宅工程墙体设计时,必须严格执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14、《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7 以及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构造》皖2000J106、《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构造》皖2004G41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皖2008J120等规范、规程、图集的规定。】 3、墙体与混凝土构造柱或框架柱、后砌隔墙应有可靠连接。承重墙体应沿墙高每400 mm(非承重墙体不大于600 mm墙高),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6的拉接钢筋或2Φ4,200 mm的焊接钢筋网片,伸入承重墙体内长度不小于1000 mm、非承重墙体内长度不小于700 mm。 4、砌体结构的底层和顶层(包括跃层)应沿外墙在窗台标高处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为块高的模数,宽度同墙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纵向钢筋均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其它各层、填充墙体的外窗应设置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少于600 mm 。 5、砌体结构的房屋顶层两端1-2个开间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500mm的通长配筋砂浆带,配筋不少于2Φ6或2Φ4,200 mm的焊接钢筋网片,并与构造柱可靠连接。 6、设计在墙体上的孔洞超过200mm×200mm时,应预留或预埋,不得随意打凿,对外墙、厨卫间墙的孔洞周边应做好防渗漏处理。 56 7、当墙长大于4.2m或墙高大于等于4m时,设计应根据结构及抗震计算,采取增设构造柱或连系梁构造措施;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设置构造柱。 8、砌体与混凝土梁、构造柱或框架柱(异型柱)、剪力墙墙肢等接缝部位,外、内墙面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直径?0.9mm)或加强型耐碱玻璃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并锚固的加强带进行抗裂处理,加强带过接缝部位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9、混凝土柱边门垛小于240mm、窗间墙小于360mm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10、填充墙体应设置在框架梁上,不得直接设置在楼板上,不可避免时,必须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否则应对墙底部结构进行加强。 11、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台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Φ12纵筋及Φ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 1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砌块)承重墙体的抗裂设计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在钢筋混凝土层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长纵墙,可仅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 57 2)当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时,圈梁高度不宜小19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2。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筋。 3)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钢筋网片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 4)顶层墙体门窗洞口过梁上砌体每皮水平灰缝内设置2Φ4焊接钢筋网片,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体内不小于600mm. 5)女儿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或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或每开间设置),插筋芯柱间距不宜大于600mm,构造柱或芯柱插筋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6)加强顶层芯柱(或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拉结钢筋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伸入墙体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7)当顶层房屋两端第一、二开间的内纵墙长度大于3m时,在墙中应加设钢筋混凝土芯柱,并设置横向水平钢筋网片。 8)房屋山墙可采取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在山墙中增设钢筋混凝土芯柱或构造柱。在山墙内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00mm;在山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芯柱或构造柱时,其间距不宜大于3m。 9)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口的两侧,应在不少于一个孔洞中设置不小于1Φ12钢筋,钢筋应与楼层圈梁或基础锚固,并采用不低于C20灌孔混凝土灌实;门窗洞口两边的墙体水平灰缝中,应设置长度不小于900mm、竖向间距为400mm的2Φ4焊接钢筋网片。 58 10)砌块建筑房屋底层墙体应增加基础和圈梁刚度;基础部分砌块墙体在砌块孔洞中用C20混凝土灌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体的抗裂设计尚应满足下列要13 求 1)填充墙体塞顶应有抗裂设计要求。 2)外墙窗洞口上、下(门洞口上)45?角部位,应采用专用抹面砂浆粘贴400×300 mm的加强型耐碱玻纤网格布或两层普通型耐碱玻纤网格布。 3)墙体敷设管线后应有抗裂设计要求。 【本条是针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承重或非承重墙体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应用,以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结合安徽省的区域特点和多年来的应用实践,通过归纳和总结,从加强和细化墙体抗裂设计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 6.2.2 材料 1、墙体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等相关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现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产品。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专用粘结胶浆或专用砌筑砂浆砌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砖可采用普通砂浆砌筑; 3、砌筑砂浆使用水泥进场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砌筑砂浆用砂应采用中粗砂,不宜使用细砂,严禁使用混合粉。 59 5、砌筑砂浆使用的石灰膏应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得小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的熟化时间不得小于2d,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6、砌筑砂浆中掺加的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有机塑化剂,填充墙使用有机塑化剂时,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7、砌筑胶结材料应进行试配,并有强度等相关试验报告; 8、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出窑停放期不得少于28天。 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做好防雨防潮措施,砌筑前其含水率宜控制在15%以内,不应大于30%。 10、五层及五层以上住宅的承重墙所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混凝土多孔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砌筑时的含水率不大于1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顶层不小于Mb10,其它各层不得低于Mb7.5。 11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用于外墙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5.0,用于内墙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3.5;砌筑时的含水率不大于15,;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用于外、内墙分别不得小于Mb5和Mb3.5。 12、建筑模数应按平面模数网格3M或2M、竖向模数网格1M(即100 mm得倍数)。 【同5.4.2的材料要求。】 6.2.3 施工 60 1、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小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砌块等材料的运输与堆放应避免磕碰,防止缺棱掉角。 。加气混凝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土砌块应防止雨淋。不同品种的砖、砌块不得混砌。 2、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养)砖、混凝土小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砌块等材料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3、砌筑砂浆应使用砂浆搅拌机拌制。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当掺加外加剂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掺用外加剂时,应先将外加剂按规定浓度溶于水中,在拌合水投入时投入外加剂溶液,外加剂不得直接投入拌制的砂浆中。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好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使用完毕。 4、砖、砌块浇水及含水率: 1)常温状态下,烧结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严禁干砖上墙砌筑; 2)常温状态下,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8%,12%,严禁干砖或雨水浸泡含饱和水的砖上墙; 3)普通混凝土小空心砌块不得浇水,宜为自然含水率,潮湿的混凝土小空心砌块不得进行砌筑,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提前洒水湿润。轻骨料混凝土小空心砌块施工前提前洒水湿润,但不宜过多; 4)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可在砌筑面上应适量洒水; 61 5)当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时,应根据材料特性及专用砌筑砂浆的要求确定是否浇水及浇水方式。 5、砌筑方法: 1)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2)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0,80?的空隙,并应留置不少于7天的间歇期,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若采取梳砖补砌时应沿墙方向对称塞砌,斜砖宜为60度,两侧和中部三角空隙应用预制式干硬性膨胀砂浆填塞、补砌紧密。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空隙的补砌方法如上所述。 3)当门窗洞上口至梁底距离小于200?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上料口、施工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 4)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斜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开槽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管道埋设完毕后,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干硬性砂浆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耐碱玻璃网布加强网片,网片宽度应跨过槽边150?。 5)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 62 6)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高度的2/3。 7)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与原结构有可靠连接,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灰缝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拉结筋未端应有90?弯钩。 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常温条件下的日砌高度应控制在1.4m以内。 9)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临时施工洞口、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10)采用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小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11)混凝土小空心砌块的有关要求: ?混凝土小空心砌块应采用底面朝上反砌法施工。 ?混凝土小空心砌块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 ?混凝土小空心砌块的水平灰缝应采用坐浆法满铺小砌块全部壁肋或多排孔小砌块的封底面;竖向灰缝应采用满铺端面法,即将小砌块端面朝上铺面砂浆再上墙挤紧,然后加浆插捣密实,并随砌筑随将灰缝勾成3,5?的凹缝。 63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混凝土小空心砌块用于承重墙体时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 ?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灌孔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应小于90mm。浇灌芯柱混凝土,应清除孔洞内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洗; 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MPa 时,方可浇灌芯柱混凝土;在浇灌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 1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体的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的水平灰缝采用铺浆法,一次铺浆长度不得超过两块砌块的长度;竖向灰缝采用满铺端面法(方法同上),并随砌筑随将灰缝勾成距墙表面为3,5?的凹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宜采用专业砌筑砂浆砌筑,其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竖向灰缝宽度宜为20?。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当采用精确砌块和专用砂浆薄层砌筑方法时,其灰缝厚度不宜大于3?,灰缝饱满度必须符合上述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的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应小于150?。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64 ?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6.3抹灰工程裂缝防治 6.3.1设计 1、设计应明确抹灰工程的具体作法、材料要求、构造详图等。 2、底层抹灰砂浆强度不应高于基层墙体,中层抹灰砂浆强度不应高于底层抹灰砂浆。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上。 3、基层为混凝土、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小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砌块等材料的表面应设计界面处理剂进行界面处理。 4、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轻质隔墙板的抹灰宜采用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或粉刷石膏。 5、外墙粉刷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其中女儿墙内侧及压顶粉刷的分格缝间距不大于3m,分格缝应有节点详图,并有防水处理措施。 6、外墙、顶层粉刷面层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 7、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内墙面应采用钢丝网(直径?1mm) 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内墙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外墙采用钢丝网(直径?1mm) 抹灰加强带进行处理,外墙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50mm。 65 6.3.2材料 1、抹灰工程使用的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品种、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出厂三个月后的水泥,应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抹灰工程用砂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3、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天,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天,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4、磨细石灰粉的细度过0.125mm的方孔筛,累计筛余量不大于13,,使用前用水浸泡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最少不小于3d。 5、粉刷石膏自生产之日起,存储超过三个月后,应重新进行质量检验。 6、抹灰基层处理用的界面处理剂,宜选用与墙体材料特性相匹配的专用界面剂。 7、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8、禁止使用淘汰材料(如107胶等),108胶应满足游离甲醛含量?1g/kg,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6.3.3 施工 1、基层处理 1)清除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并浇水湿润。 66 2)管道穿越的墙洞应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3)电线管、接线盒应安装牢固,管道埋设完毕后,线槽、盒槽四周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对空隙大的用细石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拉毛,并设置加强网片,网片宽度应跨过槽边150?。 4)消防箱,配电箱应安装完毕,四周用砖砌堵实,箱的背面铺钉钢丝网,钢丝网应盖过原预留洞边150mm。 5)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混凝土等抹灰基层应采用机械喷涂或笤帚涂刷界面处理剂,并喷水养护。 6)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应剔平,并将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实处,刷胶粘性素水泥浆(内掺水重10%的108胶)或界面剂,然后用1:3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7)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轻质隔墙板表面的缺楞掉角处,应用1:1:6水泥混合砂浆(掺用水量20%的108胶水)分层修补平整,每遍厚度为5,7?。 8)脚手眼和废弃的孔洞,应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从墙体两侧分两次封堵密实。外露钢筋头、铅丝头及木头等要剔除干净。 9)轻质隔墙板应将胶泥满抹板顶及板侧凹槽内,挤紧板凹凸槽面,并用铁件固定轻质隔墙板,板间缝隙宜为5?,板下空隙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嵌并捣实。 67 10)两种不同材料构件交接处、施工过人洞砌体接槎处应铺设加强网,加强网应按设计或本措施要求选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外墙加强网宜使用钢内墙加强网 丝网,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50mm。 2、墙面抹灰 1)砌体砌筑完成后,15d内不宜进行大面积粉刷。 2)抹灰前基层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浇水量以水分渗入基层深度约8?,10?为宜,混凝土基层浇水渗入深度可浅些。浇水量应根据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等适当调整。 3)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0?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 4)抹灰应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后一层抹灰应待前一层抹灰七八成干后进行。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5?,8?。 5)外墙抹灰面层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表面应密实、光滑,无砂眼。水平分格缝宜在窗台、窗眉处设置;垂直分格缝间距宜不大于3m设置。分格缝的缝宽宜为20?,缝深宜为8?,10?。变形缝等部位必须采用耐候密封胶封缝。 6)底层抹灰表面应拉毛,表面不应太光滑。内粉面层应按整面墙和天棚一次性粉刷完毕,中间不留接缝;外粉面层应按分格缝一次性粉刷完毕。 7)轻质隔墙板板缝用50宽玻纤网贴平、压实,满刮胶泥一遍。充分干燥后,用胶泥分两次将凹槽处刮成与表面相平,再分层粉刷。 68 8)外墙内面抹保温砂浆应在内墙面或顶板的阴角处相交。先抹完保温墙面,再抹内墙面或顶板砂浆,阴角处砂浆层直接顶压在保温层平面上;或先抹内墙面或顶板砂浆,在阴角处搓出30?角斜面,保温砂浆压住砂浆斜面。 9)每天施工完后,已失去强度的剩余砂浆不应上墙。 3、顶棚抹灰 1)混凝土顶板抹灰宜在上层地坪做完后进行。 2)混凝土顶板上外漏的铁钉、铅丝及木头应剔除干净,剩余的铁钉、铅丝头应刷防锈漆防锈。模板拼缝处的错位、突起应打磨平整。 3)混凝土顶板抹灰前应浇水湿润,底灰宜采用混凝土界面剂抹2?,3?厚,并随手扫毛,养护后再进行粉刷。混凝土顶板总抹灰厚度宜控制在12?以内。 4)混凝土基层平整度如小于3?时,顶棚可以采用免抹灰施工方法施工,采用免抹灰施工方法时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后,必须先批一遍素水泥胶浆,干燥后才能批其他天棚腻子。 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 5、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在拌和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气温高于30?时,应在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6、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养护期应不少于7天。 69 70 7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的控制 7.1 基本要求 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工程测量方案,并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方案应根据工程设计形式和特点、流水段的划分、施工部署等情况选择建立施工高程及平面控制网,以及不同施工阶段标高、轴线及几何尺寸的控制方法等。 2、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检验,由专人负责测量工作。 3、高层建筑(11层以上)、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建筑物沉降。 4、工程开工前,测绘部门应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工程位置及标高为依据,测定出建筑红线桩、定位桩和水准点,施工单位应据此进行工程定位放线测量,并根据审批后的工程测量方案测设出施工高程及平面控制网。工程定位放线测量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报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部门进行验线。 5、平面布置的柱网、开间、进深等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房屋室内标高、几何尺寸和平整度等的偏差对房屋的观感、使用功能及装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时有投诉发生,故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 过程控制非常重要。若标高、轴线尺寸出现偏差,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轴线偏差可在楼面上校正,标高偏差宜通过上部灰缝厚度逐步校正;偏差较大时,不宜一次调整到位。为控制地面方正,应进行相应的测量控制工作,装饰施工前,对几何尺寸的复核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发现较小的尺寸偏差可通过装饰施工来纠正,不易纠正的,应采取返工等其他方法进行处理,严重的应报设计部门复核认可。 71 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安全性影响较大,很多地方对建筑物沉降检测都制定了相关规定。】 7.2 室内标高 7.2.1 基础施工阶段 1、施工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基点应建立在施工现场适当地点,其点数不少于三个,点间距离以50,100m为宜,距建筑物的距离以不大于200m且不小于25m为宜,距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2、水准基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 3、基础施工阶段的标高控制可从水准基点直接引测。 7.2.2 结构施工阶段 1、工程施工到一层结构时,应及时将水准基点引测到一层结构柱或墙体上,作为建筑物?0.000以上标高传递的基准点,每栋房屋应有三处标高基准点,标高基准点一般设在首层+1.0m标高处。 2、房屋标高的竖向传递时,应分别从三处首层标高基准点分别向上引测到施工楼面,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时,可取其平均值为施工楼面标高控制点;否则应重新引测。 3、砌体施工时,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精确设置皮数杆以控制砌体标高。第一皮砖或砌块下存在高差时,应用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4、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模板标高。现浇板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 72 5、钢筋绑扎时,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主次梁交接处、梁柱交接处梁板钢筋的顶标高,防止因绑扎后的钢筋顶标高偏差过大,而使混凝土标高产生较大的偏差。 6、浇筑混凝土前,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柱、剪力墙钢筋上抄设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混凝土的平整度,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 7、有防水要求的楼面、阳台与室内其它房间楼面标高有高差处,现浇楼板面层钢筋应分离式配置,混凝土浇筑前高低差处应可靠支设模板,以保证高差处楼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8、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已施工完成的砌体、柱或剪力墙上引测出1.0m标高控制线。 7.2.3 装饰施工阶段 1、装饰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每层楼面标高控制点,检查、复测1.0m标高控制线,并确保每个房间四面墙、房间内独立柱子上均有1.0m标高控制线。 2、同一房间或楼层的楼地面面层、天棚粉刷、吊顶、窗台、栏杆、电气开关插座等的标高必须根据1.0m标高控制线为基准进行标高控制。 3、楼地面面层施工前,宜根据1.0m标高控制线在房间的四角、柱子边及门边等部位布设地面灰饼,地面灰饼的上口为地面成活后的顶面标高,地面灰饼可用20×20?马赛克粒子作顶面标志。楼地面面层施工时,应依据地面灰饼拉线控制楼地面面层标高。 73 4、天棚粉刷前,应根据1.0m标高控制线,在天棚下口的墙面上弹设天棚粉刷控制线,天棚粉刷时应依据天棚粉刷控制线控制天棚粉刷标高。 【天棚粉刷前,应根据1.0m标高控制线,在天棚下口的墙面上弹设天棚粉刷控制线,这是有效控制天棚粉刷标高、平整度和天棚阴角的有效措施。】 5、在依据1.0m标高控制线布设地面灰饼和弹设天棚粉刷控制线时,应根据房间净高推算值和实际测量数据,利用室内净高允许偏差值和极差值做浮动调整。室内净高最大允许负偏差不大于20?,净高极差不大于20?。 6、外窗台高度不低于900?,且不得有负偏差。 7、阳台栏杆净高不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不低于1.10m),且不得有负偏差。 8、落地窗栏杆净高不低于900?,且不得有负偏差。 9、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装饰完成后的净高不应小于2.0米。 7.3 几何尺寸控制 7.3.1 基础施工阶段 1、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形、矩形控制或其他形式的控制轴线网,控制轴线网中的每道控制轴线的两端均应设置轴线控制点。控制轴线一般应包括: 1)建筑物外廓轴线; 2)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 74 3)电梯间、楼梯间两侧轴线; 4)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 、轴线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2 工放样的地方。 3、基础施工时可利用轴线控制点,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基础施工作业面上,并且应在基槽开挖边线以外1,1.5m(具体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和基础垫层外适当位置设置龙门板,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龙门板上,以控制基础工程的轴线。 7.3.2 结构施工阶段 1、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根据控制轴线网中的控制点,将控制轴线投测至基础梁、基础柱或地下室结构的外表面上,并做好轴线标记。 2、对于多层建筑,可以使用经纬仪,并利用控制轴线网中的控制点和基础外表面上的轴线标记,将控制轴线直接投测到各施工楼层,作为各施工楼层的控制轴线。 3、高层建筑轴线传递 1)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控制轴线网,在地下室顶板表面或1层顶板表面适当位置选择设立4个以上的投测点,投测点应可连接成闭合图形,并易于进行闭合校核,投测点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2)在各楼层投测点的位置预留200×200?的投测孔,并保证上下视线通透。 3)各楼层施工时,可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在首层投测点上将控制点投测到作业楼面上,作为各施工层的控制轴线。 75 4、各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上来的控制轴线,控制轴线经校核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以及装饰阶段用的20cm控制线,放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表7.3.2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L?30 ?5 30,L?60 ?10 外廓主轴线长度 L(m) 60,L?90 ?15 L大于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5、严格按照设计墙、柱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限位,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 6、为确保结构层构件截面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必须确保柱、梁、板模板标高尺寸准确。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收模,不胀模。 【模板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7.3.3 装饰施工阶段 76 1、装饰施工阶段,室内几何尺寸的控制应采用20cm控制线,即在柱、墙体边的楼地面上,距离柱、墙体外边口20cm处弹设20cm控制线,作为室内粉刷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20cm控制线可在各施工层放线时弹设,也可在进行装饰施工前弹设。 2、每个房间装饰施工前,应根据房间净开间、净进深的推算值,以20cm控制线为基准线进行房间校方。 3、房间校方后,依据20cm控制线在四周墙面打墙面抹灰灰饼,该灰饼的厚度就是抹灰层的厚度。 4、在依据20cm控制线打墙面抹灰灰饼时,应根据房间净开间(进深)推算值和实际测量数据,利用室内净开间(进深)允许极差值做浮动调整。净开间(进深)允许极差不得大于20?。 5、抹灰灰饼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墙面抹灰,抹灰时应依据灰饼进行操作。 6、如果混凝土墙面收、胀模或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值较大,可根据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值,进行调整,确保净空尺寸的准确。 7、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0?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 【加强措施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7.4 平整度控制 7.4.1 结构施工阶段 1、混凝土构件所用的模板制作应表面平直、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平整度不大于3?,安装应牢固。 77 2、每批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对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接缝及支撑体系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每批模板拆除后应全数清理、保养并整修,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次使用。 【模板质量及其安装质量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这是保证砼结构标高、几何尺寸和平整度质量的基本要求,往往不被重视。】 4、梁板混凝土浇筑时,要及时对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整平,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5、砌体工程所用的砖、砌块的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在装卸和二次搬运时,严禁猛力倾倒,应保持边角整齐,按批次进行验收,外观不得有严重的裂缝、缺棱掉角等现象。 7.4.2 装饰施工阶段 1、室内粉刷时,应严格按照墙面灰饼进行分层抹灰,抹灰平整度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不应大于3?。 2、天棚粉刷时,应按照天棚粉刷控制线进行粉刷,天棚粉刷应顺平。 3、楼地面施工时,应按照地面灰饼进行楼地面面层的施工,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水泥砂浆面层不应大于4?,地板砖面层不应大于2?。 78 8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8.1 设 计 8.1.1 建筑节能设计应按照《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753-2007)、《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东冷地区)》(DB34/T754-2007)等有关现行标准规范设计。 8.1.2 设计应采用成熟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鼓励优先选用列入部省级推广项目的技术和产品,但不得违反《推广证书》中规定“应用范围”的限定要求,严禁采用国家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推广证书》的推广期限为2年。】 8.1.3 设计应对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提出明确要求。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在进场后进行复试,复试的指标应包含燃烧性能,其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对采用的易燃材料提出明确的阻燃处理要求。】 8.1.4 外保温工程的密封与防水必须有构造设计图和节点详图。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设备、管道和预留洞口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需要进行密封与防水构造设计的主要部位包括:各类变形缝处、预制墙板相接处、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基层材料改变处、门窗洞口周边处、穿墙洞口处,勒脚、女儿墙、挑檐、雨篷、阳台等处的尽端处。对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包括窗台、女儿墙、阳台、雨篷等有可能积水或积雪的部位,其表面应增设防水层。】 8.1.5 抗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也不宜大于8?。 79 8.1.6 优先选用弹性涂料饰面层;饰面层不宜选用粘贴面砖,确需采用面砖饰面,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施工及验收,保温材料系统供应商应按JG158-2004规定提供试验报告。胶粉聚苯颗粒外墙粘贴饰面砖的建筑总高度不宜超过40米。 8.1.7 当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保温层表面应具有防水功能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当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要求保温层表面应具有防水功能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主要是防止保温层浸水失效而产生渗漏。】 8.1.8 在墙身变形缝、分格缝、材质变化、门窗四角和阳角等部位均应铺贴加强网。 【由于结构构造的原因,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的部位,应增设一道耐碱玻纤网格布。】 8.1.9 对结构挑出部位如封闭阳台、门窗框洞口外侧、屋顶挑檐、女儿墙等部位应进行保温设计。 8.1.10 基层墙体应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砂浆中宜掺用抗裂材料。 【对基层墙体进行找平是外保温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除采用预置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均需要对基层墙体进行找平,找平层砂浆掺用抗裂材料可防止找平层开裂,并可适当增强基层墙体的防水效果。】 8.1.11 凸出外墙的腰线、窗台板、屋面女儿墙及压顶等构件与室外接触部分均应做外保温。 8.2 材 料 8.2.1 保温系统的材料应采用厂家成套供应的产品,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确保所有组成材料彼此相容并具有稳定性;保温系 80 统材料的生产厂家提供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有效期内材料、系统型式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外墙保温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组成的各相关层不仅要求柔性渐变,而且应有一定的相容性、协同性,形成一个复合整体。因此,外墙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应由系统材料供应商成套供应,系统供应商应对外保温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作出规定,并最终对整套材料负责。系统材料应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以保证体系材料的匹配性,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8.2.2 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宜采用涂料饰面,涂料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弹性涂料,并与保温系统相容,其腻子与涂料应匹配。 【饰面层材料的选用非常重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及抗裂性能,既要考虑建筑效果,又要考虑安全性、面材与保温层的粘结力、面层裂缝等因素,因此,优先选用弹性涂料。 如饰面层选用饰面砖,因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外饰面粘贴面砖在抗裂、抗震、抗风压、防火及耐候性等方面均比其他外保温系统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因此,优先考虑采用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饰面砖系统,但最大应用高度不得大于40m,如选用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饰面砖系统,其最大应用高度不得大于6m。采用外墙外保温饰面砖系统除了进行耐候性试验外,还应进行抗震性能试验。】 8.2.3 现场拌制的保温材料必须依照产品说明书或相关资料要求进行,进行现场计量。 8.3 施 工 8.3.1 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81 8.3.2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单位审查批准。 设 8.3.3 除采用预置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门窗框、进户管线及墙上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等应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除采用预置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对所有墙面以及需要实施保温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督促各有关单位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以保证不会由于工序安排颠倒的原因对保温层造成破坏。】 8.3.4 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基层墙面应清理干净,外墙面的爬架孔洞、对拉螺栓孔洞、脚手架连墙件处孔洞等应填实修补完成。 【基层墙面的有效处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必须做到平整、坚实、清洁。基层处理完毕后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8.3.5 外墙外保温系统基层的平整度应控制在4?以内,板类保温材料的粘贴方式要满足设计要求的错缝及套割规定,抗裂砂浆的厚度应均匀一致且满足规定,外墙转角处及门窗洞口要按标准规定增设加强网,抗裂砂浆的热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应位于抗裂砂浆的中部。 8.3.6 确保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与面层应粘结牢固,严禁空鼓、裂缝。 8.3.7 外保温施工不得在雨天作业;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风力不得大于5级;喷涂硬泡聚氨酯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风力不应大于4级。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82 【在高湿度或低温天气下,保护层和保温浆料的干燥需要较长的时间,新抹涂层表面看似硬化和干燥,但往往仍需采取保护措施使其在整个厚度内充分养护。 5?以下的温度可能由于减缓或停止丙烯酸聚合物成膜而妨碍涂层的适当养护。由低温造成的伤害短期内往往不易被发现,但长久以后就会出现涂层开裂、破碎或分离。 环境温度过低时影响聚氨酯发泡效果,低于10?时,泡沫易从墙体上脱落、起鼓,且泡沫密度明显增大,因此,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在阳光曝晒下或在高温天气下进行面层施工,面层保水性能不足,将导致面层失水过快引起开裂,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护。】 8.3.8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1、聚苯板应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陈化42天或60?蒸汽养护5天后方可上墙使用。 2、胶粘剂、抹面胶浆的配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并应根据施工情况控制拌制数量。 3、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不得出现通缝,墙角处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不应有拼接缝,应采用整块聚苯板切割成形,且板接缝距离角部不小于200?。 4、粘贴聚苯板时,应选择适当的粘贴方式,并严格控制贴板的平整度和板缝间隙。聚苯板与基层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空鼓和虚粘现象。 5、对需要设置辅助锚固件的聚苯板,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应满足设计或相关规定的要求。 6、聚苯板粘贴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抹面层的施工,并严格控制抹面胶浆层的厚度、增强网的铺设位置及其搭接宽度。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83 1 从应用成熟的经验考虑,应优先使用EPS保温板。EPS保温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身收缩变形时间长达60天,由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陈化42天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陈化5天后的自身收缩变形已达到99%以上,因此要求EPS聚苯保温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5天后方可上墙使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常出现聚苯保温板陈化养护时间较短,造成上墙后继续收缩,且收缩应力均集中在板缝处,从而在板缝处产生裂缝导致渗漏。 XPS板虽具有良好的抗湿、防潮性能和高抗压、抗冲击能力以及吸水率低、导热系数低的优点,但由于其强度较高变形应力大、表面光滑、疏水,难以吸收粘结保温板的胶粘剂,与墙体的粘贴附着性较差,以及与临近配套材料导热系数相差过大而带来热胀冷缩过快、容易开裂等原因,尚未被广泛的应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国内也尚未出台使用XPS板作为外保温材料的行业标准。 2 胶粘剂或抹面胶浆的严格配制和搅拌是保证聚苯板粘结强度的重要保证。调制成的胶粘剂的稠度以易施工、不流淌为度,确保聚苯板粘贴在墙面上时不致滑落。每次调制好的胶粘剂应在2小时内用完或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3 粘贴聚苯板一般从底部开始,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设,竖向错缝1/2板长,不得产生通缝。粘贴前应进行排版设计,在门窗洞口四角处不得拼接,应根据现场放样采用整块板切割成形,以防止在四角处产生裂缝而渗漏。 4 聚苯板与基层的粘贴是聚苯板薄抹灰保温系统施工的关键工序,为确保粘结强度,同时可消除由于板后空腔而产生的负风压问题,建议采用满粘法,即聚苯板粘贴面全部涂上胶粘剂。如不采用满粘,当设计为涂料饰面的,应保证涂胶率不小于40,,采用面砖饰面的,涂胶率不小于60,,且聚苯板粘贴面的四周应涂上不小于50mm宽的粘接胶浆。 聚苯板涂胶后应及时粘贴,粘贴时应轻揉滑动就位。聚苯板对头缝应挤紧,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mm,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粘结剂。聚苯板板间缝隙不应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mm,聚苯板粘贴牢固后,板缝大于2mm时应切割聚苯板条将缝隙填实,板条不得粘结,对板间高差大于1mm的部位应打磨平整。 5 一般情况下,涂料饰面的聚苯板的粘贴不需要增设辅助锚固件,但粘贴高度在20m以上的EPS板,应采用辅助锚固件固定,锚栓的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不宜少于4个,锚栓应安装在胶粘点上,锚栓在基层内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60mm。当粘贴XPS板时,应从首层开始采用锚栓加固,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84 设计为面砖饰面,粘贴EPS板或XPS板时,均应从首层开始采用锚栓加固,锚栓数量、锚固深度及锚固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锚固数量每平米不宜少于6个,锚栓应钉在钢丝网外,宜均匀分布,靠近墙面阳角的部位可适当增多。 6 在施工抹面胶浆前应去除表面的杂质,并用细麻面的抹刀将板面扫毛并扫净聚苯浮屑。抹面胶浆的施工应分两遍进行,抹完第一遍后,应随即将网格布压入抹面胶浆中,待胶浆干至不粘手时,即可抹第二遍抹面胶浆,抹面胶浆总厚度不应小于3 mm,也不宜大于6mm。网格布之间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不得干搭接,以免在搭接处形成裂缝;不得漏铺。网格布压入深度不得过深,应处在整个抹面层的中间偏近表面部位,表面网纹应似露非露,并压实平整,以防止贴近保温隔热层而起不到抗裂作用,使抹面砂浆层易产生裂缝。建筑物首层应铺贴两层网格布。 在门窗洞口等处应沿45?方向提前增贴一道玻纤网格布(300mm×400mm)。】 8.3.9 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1、保温浆料、抗裂砂浆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搅拌,并保证搅拌充分、均匀,并应根据施工情况控制拌制数量。 2、保温浆料应分遍抹灰,每遍的抹灰厚度宜控制在20?左右,最后一遍抹灰厚度宜控制在10?左右,每两遍的施工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 3、保温层固化干燥后(一般为5天,7天)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抹面胶浆层的厚度和增强网的位置。 4、采用面砖饰面时,应使用面砖专用粘结砂浆和面砖勾缝料,粘结砂浆的厚度宜为5?,8?,面砖间缝隙不得小于5?。 【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 为保证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抹灰质量,应根据设计厚度至少分两遍施工,严禁一次抹灰达到设计厚度;施工温度偏低时,每两遍的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保温浆料的施工应自上而下进行;控制保温层厚度的贴饼、冲筋应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85 涂料饰面抗裂防护层的施工可参照8.3.8执行。面砖饰面的抗裂防护层由内置的热镀锌电焊网和抗裂砂浆共同组成,施工后应与基层和保温层粘结牢固。面砖饰面的抗裂防护层分两遍施工,在保温层固化到一定强度后抹第一遍抗裂砂浆3mm,4mm,待抗裂砂浆干燥后钻孔,用塑料锚栓固定热镀锌电焊网,塑料锚栓间距为双向间距500mm,每平方米不得少于4个。热镀锌电焊网的搭接宽度应大于50mm,搭接处最多为三层焊网,并每隔500mm 间距用塑料锚栓固定,有效锚固深度不得小于60mm。热镀锌电焊网铺贴完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抹第二遍抗裂砂浆,厚度控制在5mm,6mm,以电焊网刚埋入砂浆中偏近表面似露非露为宜,抗裂砂浆总厚度控制在10mm左右,其面层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应控制在2mm以内。 使用普通水泥砂浆粘贴面砖,在基层受到热应力作用发生形变时,粘结砂浆因其柔韧性小无法通过相应的变形来抵消这种作用,而使饰面砖易开裂、空鼓、脱落。勾缝时,使用普通水泥砂浆因砂浆柔韧性小无法释放面砖及砂浆本身由于温湿变化产生的变形应力,在勾缝砂浆处易开裂,造成环境水或雨雪水渗漏,面砖饰面层易空鼓、脱落。因此,应使用专用粘结砂浆进行粘贴和勾缝料进行勾缝。粘贴面砖前应进行分格弹线和排版设计,面砖缝隙不小于5mm,且每六层楼应设一道20mm宽的面砖缝,用硅酮胶或聚氨酯胶填缝,以便能有效的释放应力,保证面砖不脱落以及面砖缝不开裂。面砖粘结砂浆和勾缝料的配制和搅拌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8.3.10 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 1、聚氨酯防潮底漆应喷刷均匀,无透底现象,不得漏喷。 2、门窗洞口侧边、装饰线条等处粘贴的聚氨酯预制件,应粘结牢固,粘贴涂胶面积不小于预制件粘结面面积的40,,不得出现翘起、脱落等现象。在预制件粘贴24小时后钻孔,钉入锚栓,钉头不得超出板面,每个预制件不少于2个锚栓。 3、聚氨酯喷涂的压力应达到10Mpa,每次喷涂厚度宜控制在10?以内。 86 4、在保温层喷涂后约4小时即可进行喷刷聚氨酯界面砂浆,聚氨酯界面砂浆应喷刷均匀,无透底现象。 5、使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进行找平,宜分两遍施工,第一遍厚度不宜超过10?,两遍间隔24小时以上。 【硬泡聚氨酯保温系统 1 基层墙面涂刷聚氨酯防潮底漆,可有效的提高系统的防潮、防水透气性能,特别是在潮湿的雨季、基层新墙体未完全风干等情况下更具效果。 2 门窗洞口、装饰线角等部位不易喷涂,采用粘贴聚氨酯预制件可有效的解决保温层平整度和厚度难控制的问题,有利于后续工序的施工。 4 聚氨酯界面砂浆是由与聚氨酯具有良好粘结性能的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复合各种辅助剂、砂和填料配制成的界面处理剂,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严格配制和搅拌均匀,搅拌好的界面砂浆应在2小时内或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5 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进行找平,可起到过渡聚氨酯保温层与抗裂砂浆层之间导热系数相差过大以及保证平整度的作用,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找平浆料的配制和搅拌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8.3.11 当采用预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保温板的安装位置应正确、接缝严密,保温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得移位、变形,保温板表面应采取界面处理措施,与混凝土粘结应牢固。 【外墙采用预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保温板的移位和粘结不牢的问题。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安装保温板时应做到位置正确、接缝严密,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并派专人照看,以保证保温板不移位、不变形、不损坏。】 8.3.12 外墙面砖作为保温系统面层时,应进行粘贴强度检测。检测断缝应从饰面砖表面切割至基体或加强层表面,深度一致。 87 【饰面砖必须使用专用的粘结砂浆,采用双涂法施工,确保粘结面积100%,饰面砖系统组成材料应确保相容性。饰面砖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MPA。】 附录A 质量通病防治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层数 项目技术负责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人 88 分包单位负责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人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序号 质量通病防治项目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检 验 查 收 结 结 监理工程师: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论 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89 90
本文档为【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3KB
软件:Word
页数:8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