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

举报
开通vip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一、钢铁行业的形势 ● 国际钢铁协会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3亿吨,较2014年减少2.8%。其中,中国产量约8亿吨,排第一,日本产量约1亿吨、印度产量约8958万吨、美国产量约7892万吨、俄罗斯产量约7111万吨、韩国产量约6967万吨。从市场份额看,中国占50.3%,日本占6.6%,印度5.6%,美国4.9%,俄罗斯4.4%,韩国4.4%。 ●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出现自1981年来的首次年度下降。粗钢产量排在前几位的省份依次是河...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
一、钢铁行业的形势 ● 国际钢铁协会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3亿吨,较2014年减少2.8%。其中,中国产量约8亿吨,排第一,日本产量约1亿吨、印度产量约8958万吨、美国产量约7892万吨、俄罗斯产量约7111万吨、韩国产量约6967万吨。从市场份额看,中国占50.3%,日本占6.6%,印度5.6%,美国4.9%,俄罗斯4.4%,韩国4.4%。 ●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出现自1981年来的首次年度下降。粗钢产量排在前几位的省份依次是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湖北省,分别占比23.43%、13.68%、8.23%、7.55%、4.79%、3.63%。不过,粗钢产量的下降不足以抵消粗钢表观消费量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铁行业企业亏损面大幅上升,普遍出现经营困难。 ● 报道称,2015年我国钢材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跌。12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72点,降幅达32.16%。这也导致行业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普遍下降。2015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达50.5%;实现税金632.31亿元,同比下降22%。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以21.42亿元的净利润,逆市增盈10%,夺得2015年钢企盈利冠军。江苏沙钢集团、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钢集团进入前五,“行业龙头”宝钢集团仅位列第六,录得10.42亿元,陡降近九成。   酒泉钢铁集团则以88.46亿元的亏损额摘得“亏损王”称号。包头钢铁集团、本钢集团、鞍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进入“亏损榜”前五。 前20家盈利钢企,2015年盈利总额为153.17亿元,同比下滑超四成。前20家亏损钢企的同期亏损额则高达749.58亿元,同比增亏近七倍。亏损企业中,除鞍钢集团有所减亏,其余或由盈转亏,或为增亏,均呈恶化趋势。 ● 根据中国商务部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钢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共37起,涉案金额达47亿美元。这是中国钢铁业连续第8年位居遭遇贸易摩擦次数最多的行业之首。中国的钢铁出口对世界市场有重大影响。据世界钢铁协会估计,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下降1.7%,2016年将有所回升,幅度为0.7%,扩大出口规模可能引发更多的反倾销调查。 欧盟在2015年3月针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开展了6项可能导致对中国钢产品征税的调查。此外,成员国和业内大集团呼吁采取进一步的反倾销措施:2015年11月,成员国呼吁欧盟采取全面的贸易防御措施为欧洲钢铁行业提供支持,并表示反对世界贸易组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6年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无缝钢管、中厚板和热轧平材钢三类钢铁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自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 “去产能”号角甫一吹响,中国钢铁行业已经风起云涌。 宝钢接连推出资本运作和重大战略重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沙钢股份重组失败;新钢股份16亿购买理财产品;杭钢股份完成资产置换;当地政府8亿输血凌钢股份;重钢钢铁一边定增还贷,一边质押股权再贷款;西宁特钢、南钢股份、柳钢股份相继被下调评级展望;鞍钢股份、太钢不锈、酒钢宏兴等公司曝出动辄数十亿预亏…… 最近30天来,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因为亏损和、负债和去产能的三重压力,频繁出招,有的通过重组变革求生,有的则在资金泥潭中继续挣扎,还有的则无动于衷。这是多年来钢铁业未曾遇到过的景象,它发生在去产能和需求拐点的换挡期,行业面孔值得记录。再过一段时间,将进入年报发布密集期。一组组冰冷的数字,将会为外界呈现一个更真实的冷却的钢铁景象。 可以预计,经过几近冰点的2015年,以2016年为开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钢铁行业将发生更多资本运作、重组甚至破产的案例。资本的力量将成为此轮钢铁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 二、国家政策 ● 2014年以来政策执行力度加强,钢铁产能结束高速增长 国家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全面清理建成的违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在内的八项主要任务,提出五年后达到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的目标。同时,指导意见提出采取必要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对于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给予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暂停对该地区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到2014年8月,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符合《钢铁行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合计309家,合计粗钢产能约占2013年全国总产能的90%,另有一些生产企业(总计约1亿吨产能)未进入上述白名单。      2014年工信部要求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900万吨、炼钢产能2870万吨,2015年国家要求再淘汰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2016年和2017年国家将制定范围更宽、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此外,要达到2018年全国压缩粗钢产能8000万吨的目标,须在2016-2018年的三年淘汰2839万吨产能,年均淘汰946万吨。预计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将成为“十三五”钢铁行业主基调。2015年3月20日,工信部《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17年钢铁产能规模基本合理,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行业利润率及资产回报率回升到合理水平。2015年5月24日,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进行了修订,新版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规范条件提出,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不得新建独立炼铁、炼钢、热轧企业;钢铁企业各工序须全面配备节能减排设施。2015年7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2015年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传出信息,“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目标锁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大型结构性重组、遏制行业无序竞争、加大产品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以及鼓励企业走出去。 ● 2015年环保淘汰产能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2015年1月,新《环境保护法》实施,通过环保手段淘汰清理不合规产能,是政策上的重要变化。全国范围内,对淘汰产能政策和新《环境保护法》执行的较好的是河北省,如唐山市从8月开始对环保不达标的钢企执行数倍惩罚性电价。由于河北省和唐山市钢铁产能巨大,因此河北省严格执行去产能政策及新《环境保护法》,对全国钢铁产能下降意义巨大。 ● 政府补贴 相关机构样本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2月底,仅包钢股份、凌钢股份、重庆钢铁、抚顺特钢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合计获得各类政府补贴、补助及贴息总计29.2亿元。其中包钢股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先后8次获得财政补贴,总计18亿元;凌钢股份在2015年12月25日一次性获得政府补贴7.92亿元。 ● 《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2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明确指出,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要着眼于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被视为是未来几年我国推动钢铁行业脱困升级的“路线图”。 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意见设置了这五条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必须退出。这是国务院首度明确划定关停退出范围。 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联合召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的有关工作。 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抓紧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有关部门加快建立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地方3月底前务必完成省级领导小组的组建工作。二是抓紧制定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报国务院备案。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签订责任书,作为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三是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抓紧研究制定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8个方面的专项政策措施。四是针对涉及企业职工转岗、安置、再就业等问题,“一企一策”地研究制定应对预案,坚决确保社会稳定。五是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将任务年度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企业要予以问责。六是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提出对有前景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创新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这对于资金吃紧的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面对资金紧张的外部环境,近两年,钢铁企业主动适应、勇于尝试,在资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宝钢、武钢、马钢、太钢等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旗下所有子公司的账户进行集中管理、统收统支,降低了财务成本;河钢、本钢、沙钢、新余钢铁等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或境外子公司融资,充分利用海外低成本资金……但是,整体来看,钢铁企业仍然没能破解资金困难的“紧箍咒”,资本运营的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钢铁行业资金面紧张的态势依然难改,行业何时回暖尚无预期,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能力仍然欠缺。在这种时期,要保障资金链安全,钢铁企业更需要多方援手、内外兼修。  2015年新常态下中国钢铁行业前景分析 钢铁来源:中商情报网时间:2015/3/25 责任编辑:huangzhimin 评论 繁体 这几年,钢铁产量“上天”和钢材价格“入地”已为钢铁业的“正常态”。为此,“产能过剩”的使用频率也日趋高涨,意犹未尽的还在“产能过剩”中间加了“严重”两字。确实,眼下钢材价格走跌的够远的了。(见图一) 实际上,钢铁产量“上天”和钢材价格“入地”并非全部负面,客观上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正能量:一是钢铁产量“上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当量中国钢铁的支持;三是钢价“入地”为用钢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贡献。 一、钢铁产量“上天”与“入地”的三个正能量 1.钢铁产量“上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统局修正数据,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由原来公告的7.79亿吨,调整到8.15亿吨。这说明,中国大陆的粗钢产量在2013年就登上了8亿吨台阶,而且从7亿到8亿的台阶只化了1年时间。由此认为,这一组巨量数据至少表明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从2003年起,我国粗钢产量每一两年登个亿吨台阶,不仅相当轻松,而且十分稳健;二是不管行业产能过剩的争论如何,粗钢产量十多年来始终近似45度的斜率增长,这个巨量数据既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充分反映,十多年来,钢铁巨量的快速增长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当然,也是“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钢”和“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有力回答。(见图二) 2.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当量中国钢铁的支持 2014年,尽管遭遇境外反倾销,但在旺盛需求的引领下,我国钢材直接出口达到创纪录的9378万吨,同比大增50.5%。而且,在直接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所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也在显著增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8.0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如仅按5%的比例 采购 采购部分工政府采购法87号令广东省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法及采购员下一步工作计划 钢材制造,应需成品钢材1亿吨左右。因此,2014年我国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钢材应在2亿吨左右。 钢材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钢铁产品,不仅满足了进口国家对钢材的需求,而且也使用钢企业在降低制造成本中得到了利益。同时,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也缓解了国内钢铁供需阶段性失衡的矛盾。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原理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既是国际钢材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中国钢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充分彰显,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确实需要价廉物美的、当量中国钢铁支持。 3.钢价“入地”为用钢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贡献 钢材价格“上天”,下游用钢企业颇有怨言,甚至有状告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协调的。钢材价格“下地”,下游用钢企业虽然受益匪浅,但又十分淡定。胜于雄辩的是,钢材价格下跌,为用钢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从钢厂的实际情况看,尽管钢价“入地”,但行业的经营情况远没有有些舆论所说的那么“悲催”。在被看为最为严酷的行情下,2014年全国钢铁业的财务状况反而得到了明显改善,盈利水平达到22年来的中等偏上水平。这不仅说明,中国钢铁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大智慧和较好成绩,更彰显出钢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完善进取的超常能力。 二、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1.钢产量达到阶段性峰值后仍有当量需求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业内对中国“钢铁峰值”的观点逐渐趋同。而去年以来铁矿石、钢材、焦煤价格的大幅下跌,似乎更坚定了中国钢铁已在峰值区域运行看法。或许,这乍看起来是钢铁行业的重大利空。但客观分析,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其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达到阶段性峰值后的钢铁需求仍然可以看好。以美、日、韩三国为例,粗钢产量达到峰值后的几十年来,仍然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量需求,多数时段需求还显强劲。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峰值水平的人均产钢量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韩国,在人均产钢达到1263公斤后,仍在不断改写峰值记录,远较646公斤/人的美国和800公斤/人的日本高出许多。因此,仅用世界平均用钢水平,或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时的人均产钢水平衡量是否到达峰值,一定是很欠缺的。因为,国情不一,峰值水平也定不一样。诚然,用经济衰退期出现的增速降低和价格低迷来判定峰值,也定片面(见下图三)。 雄辩说明,钢铁需求始终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任何数据极值都具有局限性、相对性和阶段性。可以认为,经济社会对钢铁的当量需求不仅是必须的、长期的,而且一定是应势演绎的。所以,继续看好世界经济发展对钢铁永久需求;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不可限量。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却远排在全球80名之后,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约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虽然我国钢铁、水泥等大宗物资产量世界第一,但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现代化水平、高品质生活等还极不匹配。所以,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钢铁长期的历史需求。 2.蜕变后的中国钢铁业前景将更好 2014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8.227亿吨,占全球16.615亿吨的49.5%,是不折不扣的超级钢铁大国。但行业集中度低、效益差、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及其派生出的矛盾也较尖锐。为此,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淘汰落后、降低能耗、产品出口、转型升级,以及战略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行业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均有所改善和加强。 因此,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道路任重道远,基于中国还有2亿多贫困人口,基于中央政府“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基于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反腐力度和治理国家的能力……。由此,大道至简,坚信中国钢铁业的“疑难杂症”一定会在“新常态”中得到较好的“医治”。特别是通过市场化准则淘汰一批、按照战略发展转移一批、优化布局与结构重组一批等有效措施,定能促进钢铁行业整体转型升级,使蜕变后的中国钢铁业前景更好。(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新常态下钢铁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钢材网  2015-03-13      [ 大 ] [ 中 ] [ 小 ]  打印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钢铁产业将进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阶段。钢铁企业在"十三五"期间须在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创新发展,做好顶层设计,理顺思路,确保在本轮严酷的市场洗牌中能够得以生存,并取得更好发展。    新常态下钢铁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新常态下,钢铁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突出表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将长期微利发展、环保压力愈发沉重、资金断链风险加大四个方面。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公布了3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的305家钢铁企业装备,合计粗钢产能11.5亿吨。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信部对过剩产能行业的清理整顿情况,以及申报规范条件企业产能情况,估计我国粗钢产能在12.5亿吨左右。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3亿吨,占全球比重升至49.4%,但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为7.4亿吨,同比下降4%,粗钢产能利用率低于70%。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仍较为突出。    全行业经营极为困难。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钢铁全行业经营持续困难。2014年,受铁矿价格大幅下跌利好影响,行业艰难实现盈利,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882.07亿元,实现利润304.44亿元。其中,钢铁主营业务仅实现利润81.83亿元。2014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处于主要工业行业末游水平。"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仍不乐观。    环保带来的生存压力加大。2015年1月1日起,新环保法和新的钢铁行业系列标准全面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新环保法增加了政府追责、公益诉讼、按日无上限记罚、责任人刑事拘留等举措,新环保法形成的高压态势将长期威慑违法行为。钢铁产业是排放大户,地方政府为谋GDP和税收等政绩而保护企业违法排放的现象将得以坚决遏制,钢铁企业环保成本必然增加。    钢铁行业新的系列环保排放标准不仅增加了考核指标,更大幅收紧了排放量。其中,钢铁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增加了总氮等14项水污染物指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了二口恶英、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指标,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了多环芳烃(PAHs)等15项行业特征污染物指标。新标准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环保成本。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推算,全行业吨钢环保成本或将增加100元以上。    资金断链风险大。近几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均接近70%的水平,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受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信贷规模影响,银行提高了钢铁行业贷款利率。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共计938.3亿元,同比增长20.6%,是企业实现利润的3倍多。部分银行对企业采取了大额抽贷、压贷,导致钢铁企业资金链断链风险加剧。    结合上述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行业发展的实际,我国钢铁工业新常态可以概括为"三低一高",即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低增长,我国钢铁生产消费量将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维持低速增长,而且消费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低价格,严重供大于求造成钢价总体处于低位徘徊。低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困难。高压力,表现为环保和资金高压力:一是新环保法的实施,环保治理高压态势进一步增强;二是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仍没缓解,再加上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不断抽贷、压贷,使企业资金十分紧张。    钢铁企业"十三五"发展应关注5方面工作    相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钢铁产业发展的环境已经有了巨大变化,钢铁企业制定各自未来5年规划时必须认清形势,结合企业实际,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增强规划可操作性。总的来看,钢铁企业"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10项工作。其中,前两方面工作着重解决生存问题,后三方面工作则侧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达标排放与互融共生    首先是环保达标排放。从行业实际情况看,目前完全达到新标准的企业屈指可数,全行业达标改造投资保守估计也将超过1000亿元。面临新的环保形势,企业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系统地对本企业全流程进行环保诊断,不仅对照新标准,还要参照先进企业经验,彻底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改造的主要工作包括:除尘器提标改造、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改造、转炉煤气净化系统改造、粉尘无组织控制改造、烧结(球团)脱硫改造、废水治理提标改造等。    其次是与生态环境、与城市互融共生。钢铁企业仅仅达标排放尚不能高枕无忧,还需要从与生态环境、与所在城市(城镇)互融共生的高度做好相关工作。如发挥钢厂能源转换功能、消纳城市废弃物,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以及各类社会服务,等等。    低成本制造与提质增效    首先是实施基于全流程的低成本制造。实施低成本战略是行业经营困难时期所有企业均应高度重视的工作。全流程低成本制造至少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从原料采购到钢材产品全工序低成本对标挖潜,制定更为合理的采购策略和更加高效低耗的生产工序操作制度;二是开展能源利用和资源利用诊断工作,做到基于全流程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三是开展全工序工艺流程诊断优化工作,结合品牌及市场竞争力,果断抛弃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工艺直至装备;四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考核机制,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五是提高生产效率,各企业参照"十三五"末全行业人均产钢1000吨的水平开展相关工作。    其次是努力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提质增效是企业需要持续重视的工作,鉴于钢铁全行业经营困难,"十三五"期间,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第一项工作将是重点。提高质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采取一些必要工艺技术创新或小型技改后,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二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投资建设开发新品种、新产品的项目,较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战略布局与联合重组    首先是优化企业国内外布局。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根据各自战略意图,推进国内外产业布局,既包括生产布局、资源保障布局,还包括深加工、贸易、服务布局。对有意实现全球布局的大型企业集团,或欲实现境外布局的部分企业,建议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积极服从并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将是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战略,钢铁企业走出去布局项目是对该战略的有力支撑。布局项目将获得我国政府支持,并且由战略带动的区域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增长,给项目建成后的收益预期带来保障。二是分步稳妥推进。根据各自实际,可以考虑从建设钢材供应基地开始,逐步推进深加工、物流配送直至建设适度规模的钢铁厂。对市场条件、资金条件及外部条件较优的项目,可以直接建设钢厂,但首期规模同样不宜过大。三是园区开发及合作抱团模式走出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聚集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积累的成功经验,可以积极推广。已经走出去的项目基本上以单打独斗为主,成效不足。因此,充分总结创新,钢铁项目境外布局可以考虑以"工业开发区"模式(产业链、产业耦合、基础设施、循环经济等)推进,同时,与港口、铁路、电力及金融机构等企业抱团出行。    其次是抓住机遇实施重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有力抓手,也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加快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钢铁行业较长时期内将微利发展,部分企业和产能将逐步退出,对一些有较强竞争力和实力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抓住机会实施兼并重组。重组模式和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以产业链为重组方向,包括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发挥协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延伸加工与多元发展    首先是延伸产业链,提高钢材深加工比例。产业链延伸是包含上游和下游的双向延伸,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是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尤其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背景下更为明显。有研究表明,目前发达国家钢铁企业钢材深加工比例约50%,我国仅为10%~15%。"十三五"期间,上游原燃料保障体系建设仍是重点工作,但钢铁企业境内外投资开发铁矿、煤炭资源难度加大,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向下游延伸是必修课,应着力钢材延伸加工、提升价值链,推动产品由中端向末端、由末端向商品的迈进。    其次是适度发展多元产业。"十三五"期间,钢铁多元产业仍是企业发展重点。多元产业的选择应结合企业实际和区域需求情况科学决策。一是要充分依托主业在冶金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优势,着力开发关联产业,如工程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设备制造、服务业等。二是积极培育新的多元支柱产业,企业应尽快改变对多元产业副业的固有认识,做出多元产业科学规划,结合我国钢铁产业发战现状及面临的发展环境,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如环保产业、国际外包服务业等。三是积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钢铁物流产业。钢铁企业原有的电子销售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的需要,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需要进行专业化融合,升级为第三方冶金产品电商平台,以实现网上贸易、信息资讯、在线融资、资金管理、个性化增值服务等功能,极大地促进并创新钢铁物流产业发展。    服务钢铁与智能钢铁    首先是由钢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如今,蒂森克虏伯、新日铁、浦项等世界知名钢铁集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钢铁生产企业。随着其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已经成为优质钢铁商品供应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全面钢铁材料解决方案。国内部分钢铁企业也在积极转变,宝钢、鞍钢等企业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全行业看,仍有较大空间。钢铁企业向服务商转变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排浪式消费已经逐渐退出,个性化消费时代迅速到来,不紧跟市场、不转变思想的企业将被淘汰。钢铁服务商内涵丰富,应包括可以提供个性定制产品、质量异议满意答复、事前介入联合开发、整体解决方案等。    其次是两化融合与智能钢铁。两化融合是智能钢铁的基础支撑,推进智能钢铁建设是满足我国工业4.0总体要求。目前,钢铁企业ERP(资源计划)和MES(制造执行系统)等两化融合技术已经有较大规模应用,并开始由单项应用项集成整合迈进,宝钢等企业正逐步向智能化转型。"十三五"将是智能制造取得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企业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继续完善、集成ERP、MES等系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主体工序智能控制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实时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  不是夕阳产业 钢铁业需寻找新发展模式 分享 2015/12/02 18:06中国工业报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钢铁行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较大,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我国钢铁行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经过30多年无节制的扩张,“十二五”期间,开始经历一场寒冬,“低效、裁员、污染、滞销”成了钢铁行业的关键词,表明依靠传统的买卖模式已经很难盈利,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 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从1996年历史性地突破1亿吨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到“十一五”期末,我国钢铁产量已经超过6亿吨,占世界产量近一半,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大生产国的地位。据业内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钢铁产量有可能达到8亿吨。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铁产品的质量、品种、数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我国并非一个钢铁强国,钢铁工业仍处在数量型扩张而不是质量型发展阶段。虽然产能迅速扩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水平越来越高,但整个行业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却不是很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偏弱。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劳动生产率较其他钢铁强国明显偏低。而我国钢铁行业一直受政府保护,加之国有企业规模巨大,造成庞大的过剩人员,给企业造成较大负担。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规模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方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与上下游产业链构建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等成为企业的战略取向。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道路,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来支撑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全社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低水平的产量比重过高。二是全行业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三是全行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矛盾突出。四是全行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不强。五是能源、资源、环境严重制约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面临“三低”行情困局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由盛转衰,钢铁产能由“财富”变成“包袱”,面临着“低价格、低成交、低效益”的行情困局。实际上,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我国钢铁产业就已经遭遇到重创。虽然2009年钢铁产业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左右的高点,但随后震荡下行。2011年开始,我国钢铁产业进入微利状态,行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利润总额虽然从2012年开始有一定的回升,2014年重点钢厂利润总额为304亿元,同比增加87.54亿元,增长比例为40.36%,但整体利润率仍相对较低。 根据调查,近两年来我国钢铁市场低迷,钢价连续下跌,相对于历史高点跌幅达到44.91%,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不断在扩大;二是由于我国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状况不佳,导致钢铁行业的表现低迷。 事实上,高产量、低盈利贯穿着“十二五”钢铁工业,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意图通过兼并重组,来促进产业集中和结构优化。然而,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增反降,集中度偏低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与此同时,高速粗犷的发展路径不断加剧行业与环境、资源和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矛盾,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开始,钢铁企业面临着不断改革的挑战;二是钢铁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提高盈利能力迫在眉睫;三是钢铁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四是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倒逼企业增加环保投资、追求环保发展;六是钢铁行业资金紧张,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钢铁不是夕阳产业”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钢铁不是夕阳产业”。钢铁行业除了控制过剩产能,还需要国家、行业、全社会自律。 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从“十二五”开始步入成熟期,即整个产业发展速度减缓,大规模扩张周期结束,产销量开始走平,市场趋于规范和相对稳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钢材消费强度下降,钢材需求增速逐步放缓,我国正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向品种质量提升为主的钢铁需求阶段。尽管如此,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虽然产能仍属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但整个产业步入了低速发展期。面对如此艰难境地,钢铁企业突破高产低效的困境,就需加快转型升级。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的《2014年原材料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称,2015年将以妥善处理好化解过剩产能与稳增长的关系为主,一方面要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和在建项目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先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调整、两化融合等有利于内生增长的投资,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重大项目。 我国钢铁行业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结构性节能减排。一是应该严格按照《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控制钢铁产能的盲目扩张。二是鼎力推广高强钢筋等高等级钢材,在出产和使用方面加快产品的进级换代,重点解决好减量化用钢的题目。我国钢铁企业可以像西方钢铁强国学习先进经验,改变管理体制,提升生产效率。后期从行业转型发展来看,顺应全球钢铁生产重心转移的历史趋势,转移一批优质产能。目前,“一带一路”政策将为我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新的空间。在产能缩减方面来看,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在转型方面来看,“两化融合”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只有这样,长期困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节能减排、环境制约、铁矿石资源短缺、成本高企等诸多制约“瓶颈”才能得到缓解。
本文档为【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4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