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

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

举报
开通vip

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来源 很早就想写点东西给刚踏上临床的战友,看到任之堂主人的帖子也给了我不少动力。某人说过,时间挤挤总会有的。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希望能带给新生一些启示。一、从中医学院步入中医临床之门 中医学院毕业=待业在家,这就是现在中医的现状,似乎没有什么选择余地。这是很多中医学生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也是中医存亡的关键,中医进不了临床。对于这种环境有时候很无奈,毕...

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
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来源 很早就想写点东西给刚踏上临床的战友,看到任之堂主人的帖子也给了我不少动力。某人说过,时间挤挤总会有的。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希望能带给新生一些启示。一、从中医学院步入中医临床之门 中医学院毕业=待业在家,这就是现在中医的现状,似乎没有什么选择余地。这是很多中医学生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也是中医存亡的关键,中医进不了临床。对于这种环境有时候很无奈,毕竟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现在找工作很多都是凭借人脉关系,包括其他专业的,所以很难。 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些反相思维。设身处地地为人家考虑,假设你是这家医院的领导,你为什么不招聘中医毕业生。只有一个原因,中医不能为他带来利润。假如你愿意吃苦几年无怨无悔,我想他不会拒绝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当然你在一年之内让老板觉得你不是块料,那这一年的功夫你就白费了。当年我应聘的条件是什么?让我上中医临床,不论多少工资,很可惜碰到一个私人老板,说按照提成给我发工资,对于老板来说他没有任何风险,对于我来说,除去工资外其他的条件基本上都满足了。就这样我第一次拿工资,第一个月拿了160元,在2005年左右这个工资恐怕只够吃一顿饭,因为 那时候我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证,就当亏点钱锻炼一下,就当自己做生意亏了。第三个月我拿到400多元,当然,后来因为一家乡镇卫生院肯收留,就跳槽了。很多人都会说一个月赚100多元,神经有毛病吧。这是我能想到最小的投资方式和锻炼机会了。我不是建议大家去做免费义工,但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需要一个反相思维,这很重要,其实很多招聘单位虽然一口回绝,但心里都想招聘一个合适的人选,在没有确定你是否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时,不会轻易下注。这是每个应聘者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应聘就是让人家认可你,而短短几分钟时间要得到一个人的认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妨试试做做义工,或许人家对你 有新的认识。很多人即便进了临床,也很难进入中医门诊,因为年纪轻轻,缺少威信,老板不会让你接触门诊,就算让你做你也未必能做好。有人说:“西医看庙,中医看和尚”很形象。如果你在一个有中药房的门诊里,那很好,你可以尝试地开一些中医药方。如果你的医院没有中药房,那就比较困难了,除了自己有能力保证中医的营业额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当你步入临床上如何培养中医的思维? 一、中医兴趣的建立。中医的真正的兴趣在学校是很难培养的,有人说在学校的时候很喜欢中医,捧着方剂书背阿背,黄帝内经看过好几篇,我说你的爱好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连中医有没有效果都不知道,你的爱好充其量只是对古文或者一些电视神医的幻想罢了。中医的兴趣和思维还没有建立。只有当你用中医的知识解决了一些人的问题,你才会真正建立对中医的兴趣。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为患者解决了痛苦,这种成就感是其他职业不能体会的。正因为这种成就感才能对这个职业莫大的兴趣。当你用中医的方法解决百例以上的疾病,那么恭喜你,基本上你已经有了对中医的兴趣。关于跟师 很多医学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只跟一些老师抄方,抄了几个月觉得都是老样子。对,因为跟师你的思维是跟着老师转的, 也就是说你自己根本不用动脑子,老师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用,这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你根本不会去考虑辩证,考虑药物怎么加减,考虑病机。如果跟师,最好的方法是脑子转的比老师快,一个病人说出主症后,马上考虑该怎么问诊,怎么去分析四诊,怎么确立理法方药。然后再看老师的方药,看看区别在哪里?如果老师肯放手让你去做,那是最好了,先自己开方,让老师修改。只要是独立临床相信弄几个有效病例并不难,只要这种病例多了,你就会对中医产生兴趣。记住一定要独立临床关于临床使用中医或西医 整体上一个合格的医生只选用有效的方法,但有一个前提,中医西医你都要会用。没有这个前提请别谈有效的方法。西医比较机械,相对容易掌握,中医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在没有良好的中医基础的情况下,要先培养中医的兴趣,怎么培养,抛开西医,所有的疾病全用中医的方法。个人学习时间不同,我个人一年左右才逐渐体会到中医的思维。只有在中医的思维建立以后,才能选用,否则你没得选,中药都不会开选什么?有人说我中医学院毕业后该用中药的时候 用中药该用西药的时候用西药,我觉得这是神话,因为学校毕业你还没入中医的门呢,还不知道这个病用中药有没有效果,你怎么选?打个比方,中文拼音的abcd和英语的abcd,他们读法都不一样,一起学难免有一些影响,当然不排除同 时都学的好的。我是个笨人,所以觉得先学会一种再学另一种会比较合适。各位战友自己抉择。关于辩证 对于中医辩证是永恒的话题,对于初学者,要注意一个原则一定要建立病机的认识.刚毕业那会对病机的认识很少,原因是考试考的不多,考试注重的是你辩什么证型,至于你怎么辩的不重要,蒙的也算,导致了后来对疾病的认识模糊不清。其实疾病的病机才是一针见血的思维。对于初学者强烈建议多看看内科学关于病机的论述。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辩,其实典型的寒热证,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答对。但患者出现流鼻涕是什么病机呢?咳嗽是什么病机呢?流涕往往是感受外邪,这就涉及到病因,所以你在问病史时就首先要考虑有无受寒史,鼻、咽、皮肤等一样属于肺系,类似于肺的门户,贼寇入门首先要侵犯门户,人的正气就要与之抗争,贼寇在门户自然就在门户交战,再考虑一下外邪的性质,寒主收引,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都会背是吧,可寒邪为什么会导致流鼻涕呢?思考一下。 我说说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鼻涕用西医的话讲是一种病理产物,是正常的腺体分泌的液体作用就是与寒邪斗争,用中医的说法就是人体的正气抗邪后留下的残夜,就像战场中的尸体。看看中西医的解释是否有共通之处,再 看看西医病理的一些炎症和中医是否有共通之处?(题外话了,对于初学者或中医思维成型之前最好少涉及西医的知识,原因我上面说过了。这是我的观点)也留个思考题给各位战友。为什么有的患者留的是清涕而有的是黄涕? 那咳嗽的病机又是什么呢?咳嗽是肺气上逆。是什么原因引起肺气的上逆呢?寒邪会不会引起上逆呢?当然不会,寒邪主收引怎么会引起上逆呢?那为什么呢?寒邪会凝结气血,导致鼻、咽皮肤等门户及肺本身气血瘀滞,要知道人体正气靠的就是自然的清气和水谷的精微来维持的,如果气机瘀滞正气就会抗邪,这是自然的规律,不要问我为什么,就像人的生存本能,你如果觉得饿了就会找食物。因为肺的宣发作用可以把邪气通过门户排泄出去。人的正气会加大宣发的作用来达到抗邪的目的,出汗、咳嗽、打喷嚏都是宣发的一种表现,向上、向外嘛,宣发。我们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无非也就是增强人体这种宣发的力度。 再谈点临床经验,相信这种通俗的解释大家都能看明白,明白上面的机理后再看看某些人的用药经验,在治疗咳嗽上用薤白枳壳丹参等药物。为什么这么用,他们没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啊?理气活血通窍嘛,把寒邪导致的病理产物比如说鼻涕、淤血排泄出去。事实上我在临床也经常借鉴,的确有效 果。记住一点临床初期,要考虑的不是疗效问题,而是安全用药的问题。很多人看到网上虎狼医生有效病例后都想试试。我建议还是踏踏实实参考药典的用量,在没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以前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人家敢用大剂量是因为他有此类的用药经验,而你没有,所以必须得从辩证的精确抓起,而且一定要安全范围。不是陈年顽疾,只要辩证正确小剂量同样能取得好的疗效。 关于中医思维 谈到中医兴趣的建立不得不谈谈中医思维。很多新手对中医的思维理解还不够深刻。传统医学是建立在古代的世界观上的,那时候没有显微镜,没有超声波,靠的是五官的感受来分析总结的,比如说藏象理论,就是观外断内的;比如说六气六淫也是观察自然然后总结归纳再应用到传统医学上的。 我们在应用传统医学的时候,需要这些思维。比如说藏象理论,在没有胸片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知道肺里面是不是有问题,或者用西医的话说怎么区别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首先,在五官的感受上,我们看不到肺里的情况,但我们能看到痰湿,我们能听到痰鸣音(先不要说这是西医的东西,如果你对传统医学有研究,你就能在很多古籍中关于痰鸣的介绍, 只不过我选用了一个西医名词而已)我们能从一些表现在外面的症状中找到关于肺的疾患。再深一层次,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咳痰?各位战友思考一下? 上篇谈到过咳嗽的病机,再来谈谈咳痰的病机吧,也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批评。首先,任何病机都是一个邪正相争的过程,这个在中医基础理论都学过吧,邪正相争的转归:正盛邪退,邪盛正衰。还有两句名言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会背吧。 那这个和咳痰有什么关系呢?上面也谈到过,痰本身就是一个正邪相争后的遗留物,如果把邪正比作两军交战,那这个痰就是双方的尸体、残留的兵器等等。痰是一个遗留物,同时也是一个致病的因素,好比战后如果不清理尸体,同样能引起疾病,至少不打扫战场,那这片土地就很难通行,这个也不难理解。 那咳痰说明什么?咳痰说明肺的宣发功能还能与邪气抗衡,为什么这么说,上面说到咳嗽是肺的宣发功能所体现出来的吧,那么咳痰也表明肺还能宣发,哪怕是勉强的宣发。可能有人会说我奇谈怪论,这样说吧,假如疾病再进一层会怎么样?比如所受的是寒邪,引起咳嗽(咱先不谈伤寒先犯太阳 膀胱经,先说藏象辩证)当我们还咳嗽的时候,说明了肺的宣发功能正在抗邪,能理解吧。当邪气更盛了,会怎么样?连咳嗽都没力气了,也就不咳了,也就是邪进正退,邪进进到哪里,正退退到哪里?这里面传变的情况很多,没有一个实例也比较难说清楚,说一个常见的就是,久咳变喘,这个喘就是肺已经不能通过宣发来抗邪了,伤寒有句话:“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也就是说肺已经不能通过宣发功能来抗邪,换句话说邪气已经通过肺的宣发这道屏障,或者说两军交战一方已经败北,丢了城池,至于去向得再翻翻地图,和周边环境的动静。比如说喘,喘是气不能纳,纳气谁管?肾,喘已表明伤肾气了,有的能引起小便失禁,我不知道大家碰到过没有,久咳的患者是能引起小便失禁的。肾阴肾阳就起来抗邪了,怎么抗我们看不到,不过我们能从一些症状中推断。从恶寒到畏寒,从发热到嗜睡(寒邪一般都是伤阳气居多,当然具体病例要具体分析) 以上针对的是外感疾病,一些杂病和外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先谈这么多,有空继续。欢饮指正批评。 上面谈到中医的思维,下面继续谈,毕竟中医的兴趣是建立在中医的思维上。关于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以前发过,整合到这里吧,等写的差不多了,再统一整理修改。 一、选择参照物,理清阴阳关系 学习中医的都知道阴阳是中医的终极学说,万物不出阴阳。但很多人把阴阳搞得很乱。古人用阴阳大多为了整体性,忽视了参照物,所以也就忽视了阴阳的特异性。假如父亲代表阳,母亲代表阴,生了一个男孩是属于什么呢?很多人脱口而出属于阳,我不去解释这种说法对或错,我只想问,假如男孩是阳,那和父亲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中医基础理论里有论述,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阴阳有个特性叫无限可分性。回到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阴阳混乱的思路是因为我们没有参照物,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男人属阳,对于父母和小孩来说,根本不是相对的概念,所以也就无所谓阴阳,因为他们不互根,不相济,不互用,如果一定要加一个关系,我觉得应该是母子。 所以我们在认识阴阳的时候要选择参照物,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阴阳的关系。 再举个例子,五脏肾属水,五色黑属水,有人嘲笑中医,煤是自然形成的,色黑,怎么不拿来补肾?其中也就是犯参照物不清,胡乱地理解中医。二、五行生克制化是天人相应的依据 为什么这么说,古人归纳五行不是特指某物,而是对天地万物属性的归纳。包括天地,包括动植物,包括人体,甚至包括人体中的红细胞。 怎么去理解五行?为什么说五行生克是天人相应的依据。 1、五行的基本范畴 不是说红细胞有120天左右寿命,而人的寿命有80年就认为他们不是相应的。简单微观机械地去理解,是红细胞寿命和人的寿命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什么相应。但古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去理解。120天的寿命,和80年左右的寿命 有什么相应之处么?有,他们都经历生、长、化、收、藏,都可以用五行的属性去定义它的范围,虽然不是特指某一天。扩展到地球甚至太阳系,都是一个道理。对于人来说,30 天大的小孩我们可以定义为生的阶段,而30天对于一个红 细胞来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红细胞了,这样是不具有相应性,参照第一条。理解了我上面所说的,我们就有条件沟通了,如果不能理解下面的文字就别看了,纯属浪费时间。 2、五行的生克关系的科学性 水能克火,火能侮水。初一看,这不胡扯蛋么?西医抗生素能杀死病菌,病菌却不能杀死抗生素,你中医搞个水火,打来打去还分布清谁是赢家,概念模糊不清。其实道理中医比西医认识深刻,才有此一说,水能灭火这个能理解吧,杯水车薪听过吧?火旺水亏的时候,火就能侮水。这是相克的关系,其实我打这个比方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了方便理解就先听错误的,后面再告诉你为什么错了。五行都同理,就不多废话了。再说个相生的,木生火,人们把五行简单地理解,认为木头属木,可以生火,就说木生火,金属镁还可以燃烧呢?怎么不属于木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五行归纳于某 一个事物,如果你是这样归纳的,回家面壁去。知道我为什么说刚才举的例子是错误的吧。 那为什么木生火呢? 那要从木火的特性开始说,木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性温热、升腾。相生为母子关系,相生为同气,母旺子充,母虚子亏,他们是同盈亏的,象江河和大海。仔细看看他们的性状,去体会为什么他们要相生?相克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强弱,类似于两军交战,胜者为王,也就是说相克是有胜负,有王的。3、为什么要五行相应? 往大的方面讲,这是古人的世界观。古人把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五行。这种世界观已经上升为一定的理论。这种理论也在推导古人的一些治疗的方法。比如说“以形补形”肝血虚就 拿猪肝补益肝血。以前也看到方舟子批判中医的文章,说黄瓜和人的阳具相似,却辜负了壮阳的盛名,说明中医的以形补形是胡扯。我想说,以形补形绝对不是形状相似,如果理解成形状相似,那方舟子也太浮躁了。中医的中的形主要是一些功能的归纳,比如五行中的木,有升发作用,那凡是有升发作用的都可以用来补益肝木。 五行相应可以为我们在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五行相应可以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思路。比如说四气调神大论就介绍了一些养生的方法,我归纳起来就两个字,顺天。人食五谷,以及自然的清气来维持生计,那么天气升发,我们就应该让人体之气也升发,所以春三月要被发缓形,松开身体的束缚,尽量穿宽身的衣服,把头发松开,不要绑着,让阳气得以升发。要知道人体的气血对应大自然是非常弱的,如果逆自然的规律会怎么样?“逆之伤肝,夏为寒变”这是内 经上说的,可能不太好理解,再说通俗一点。比如说一颗种子种下去,他需要足够的空间、阳光、水分、土壤,在春天时才会生长发芽,假如你在种子上压块大石头,束缚他不让他有生长的空间,到了夏天这个种子就不能很好的长成,自 然就不会茂盛。我见过很多患者,工作压力的,凡是要求做到最好的,多思多虑,在心里上很紧张,以致不能放松形神,会导致什么?最常见的,失眠、多梦、脾气暴躁、偏头痛、月经不调等等,有兴趣可以在临床上注意一下,特别是一些老师,真的很多。说明了什么?仔细思考一下?早上起来,看到版主半夜码的这段文字。受益良多。 与教学相比,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而自学则以学生单方面学习活动为主,缺乏教师全面系统的指导。这对学生确实是个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予了学生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机会。由于在自学中学生对教材的中心内容主要靠自己的思索研讨和理解,避免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故不易受教师讲授框框的限制,因此有可能会学得更扎实,理解得更深刻。我认为这正是自学的优势和特点之所在。而且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学校教育总是有限的,有阶段性的。人一生中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取得的,在一定意义上讲,自学能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总之自学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自学成才者不乏其人,就以中医界而言,明代李中梓、王肯堂,清代徐灵胎、陆九芝,近代恽铁樵、曹颖甫等人都是自学成才的一代名医。因此自学中医的同志,要充满信心地走自学成才之路。 我从治学的普遍规律和学习中医的基本要求这两个方面,就中医学的自学方法及如何掌握它的学习规律等问题,概略地谈几点浅见,供参考。 一、学问勤中得 自学有三忌宋人汪洙说:“学问勤中得”,确为至理明言。这对于以业余学习为主的自学者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只有珍惜时间、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成就。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的“天才出于勤奋”,又说:“时间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当代著名的中医专家、北京中医学院刘渡舟教授指出,自学有“三忌”,即一忌浮、二忌乱、三忌畏难。我认为这些对自学者的确颇有启迪。 (一) 忌浮 是指对学习内容,用心要专,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满足于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浏览,或是“一目 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为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必须既要勤读、勤写,更要勤思、善思。即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勤于思考。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将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归纳综合,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学得牢靠扎实,收获较大。如前人所谓:“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近代著名学者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二)忌乱 是指自学要有完整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步骤。正如宋代大儒朱熹之所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如蜻蜓点水般杂乱无章,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劳而无功。我认为按照由浅入深,从基础到临床的原则,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两个方面、三个阶段。其主要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辩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医师所必备的西医知识。在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是哲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及人体解 剖学与生理学,前三者与后两者分别为学习中医与西医学的基础学科。第二阶段以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为重点。第三阶段则以临床课即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基础及中医妇科、儿科、外科、伤科学中的一门选考课为主要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来选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要注意使学习内容做到前后贯通、承上启下、循序渐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三)忌畏难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正如叶剑英元帅所说:“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自学是艰苦的劳动,经常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特别是对身处基层的为数众多的成人学员来说,可能遇到的困难会更大更多,例如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有时对学习中的某些内容困惑不解。看不懂甚至学不下去,因而感到难以坚持。殊不知,凡是自己感到困惑或看不懂之处,往往也正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之所在。因此如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能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那就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和进展。反之若是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或是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点完“三把火”就偃旗息鼓,那么则必然是半途而废无所收益。《荀子·劝学》说得好:“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习医有五法诵解别明彰 在《黄帝内经》这部我国现存较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曾作了精辟的阐述。此即《素问·著至教论》中所谓之“诵、解、别、明、彰”。《太素》卷十六脉论注称其为习医之道。我认为这五个方面可以作为学习中医学所需要掌握的主要方法与要求。 (一)诵 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使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广泛和概略的了解,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二是背诵,即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或重点必须熟读牢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于学习中医学熟读经典、背诵原文警句的确十分必要,应把背诵当作是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之一,切勿偏废。《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可见“背诵”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准确地临床辩证。总之背诵的目的是要实用。如果药物的性能功效、方剂的组成配伍、经络的分布循行走 向等等不能熟读牢记,那还能学好中医吗? 当然强调背诵但要有选择有重点。前人编写的许多歌赋、口诀等正为此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同时在背诵中又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即所谓诵而能解也。附带说一下许多著名的中医专家学者,在背诵记忆上都颇具功底,例如很多教授虽已年近九旬,但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的主要内容至今仍能背诵,令人惊叹!亦足见在背诵方面的功底之深。 (二)解 晓悟、理解之谓。学习中医学,必须深入理解每一门课程的中心内容,对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基本概念要弄懂弄通。因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大多是从直观和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中上升为理论的,并多以取象比类的方法作为架购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中医理论的不少概念较为抽象,且其文辞多古奥、义理颇精深,所以学习时对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应深刻理解,方能解其精微、洞悉其要,并对其之难点、疑点作出分析与解释。 为了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除了必须对教材要勤读、勤写、 勤思、善思而外,还应从自学是以学生单方面活动为主的特点出发,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会使用工具书和阅读参考书籍与资料,例如《辞源》、《康熙字典》、《简明中医辞典》及有关方面编写的自学丛书或辅导资料等。借助于这些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对深入地领会学习内容和《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奠定学员的中医学根底大有助益。另一点是还可以通过社会助学如参加自考辅导班的学习,或求教于师友的指点及相互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分析鉴别。 (三)别 即分开、区别之意。自学者在对教材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阅读自学丛书或辅导资料等方法,对其主要内容加以对比、分析、综合、归纳,从而使学生做到一方面既把握它们的共性,以利于对该章节中心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总体认识和全面理解;又能鉴别分析它们各自的个性,以利于抓住某一部分内容的特点。这可以用“把握共性,全面理解;分析个性,抓住特点”十六个字来概括。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对比,归类鉴别,就能达到区别异同,以强化记忆的目的。总之须分辨条理,方可区别主次掌握要点,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正如《内经》所谓:“知其要 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 (四)明 即在诵、解、别的基础上,能够系统掌握、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的精微,明确其义理,谓之“明”。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他读书治学的经验时曾提出,读书要由“厚”到“薄”。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我认为这由“厚”到“薄”的变化,正是贯串于从诵、解、别到明的全过程。而所谓“明”就正是吃透、消化了书本的内容,并加以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的结果和标志。 (五)彰 《著至教论》所谓之明而能彰,是指学员能够通过诵、解、别而明了的医学理论,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取得显著的效果,并再进一步有所阐发,此即谓之“彰”。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正如mao***同志所教导的:“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中医学既有系统完整的理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前文所述,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古人的医疗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医学是建立在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学科,对它的若干较为抽象深奥的理论经,只有结合实际,才能有较深刻的理解;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不仅能有效地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和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且在实践中又能更进一步丰富充实与发展中医学的理论。如果脱离实际,崇尚空谈,则既不能解除病人的疾苦于临床,亦无助于中医理论的充实与发展。甚至形成或盲目崇拜,或粗暴否定这两种错误的倾向。所以学习中医最忌纸上谈兵。正如前人所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有基础的自学者必须善于利用自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中医 学知识,特别是临床实践的优势,注意在用中学、学中用,使学用结合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对于未曾涉足于临床的初学者,即使在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亦须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如随师抄方、临床见习等,使理论尽可能多地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综上所述,《素问著至教论》所阐述的习医之道的“诵、解、别、明、彰”五个方面,又是环环紧扣密切关联的。 关于中药的四气五味很多现代药物研究者会极力反对中医 的四气五味,因为他们的思维中,只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只有找到这些病原菌才能对症用药,治疗疾病。这个思维没有错,但并不是完美的,比如一些正常菌群也会因为广谱抗生素而死亡,导致一些不适;比如一些供血不多的位置,如宫颈、小腿前侧(大面积皮肤损伤);比如抗药性(你不得不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究新一代抗生素,现在大部分是国外在做,中国只有仿制,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我对西医了解不多,如有错误,希望战友指正。 言归正传,来谈谈中医思维中的四气五味。 中医的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中药性,还有有些药物是平性的,也就是没有明显的偏性,但习惯称为四气。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性味,有些教材称五种味道,因为中药中的五味已经上升到理论了,所以不能称五种味道,和四气一样,五味其实还包括淡、涩味。 基础的东西就不介绍太多了,有兴趣可以去翻翻中药学,那 里有详细的论述。前面说过中医的思维主要是阴阳,任何生理病理都离不开阴阳。寒热是阴阳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中医用中药实际上就是用药物的寒热去调和人体中的寒热。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人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乏力、头晕等等症状,那就用热性的药物来增加人的阳气。再通俗点,我们冬天很冷,我们喝姜茶,红糖酒热性的饮料,人就不冷了,目的就是驱寒,其实中药的道理也是一样。而药性的寒热是无数前人积累的经验,比如干姜性热、而姜皮却是寒的。性味热的可以驱寒,这点我想大多数人都有体会。寒性刚好相反,温和凉只是热和寒缓和的性状,道理都一样,可以回去好好思考一下。 再谈五味,辛甘酸苦咸,古人先是对一些草药进行品尝,会得到药物的味道,就像这个姜辣(辛)的,那个乌梅酸的,后来随着对药物逐渐的积累,上升到理论.比如说桂枝、干姜、麻黄等等辛味的东西吃了能发散、发热、能驱寒、能运气血(能让人亢奋,加快血液循环)所以总结出辛味能散能行,这是所有辛味的共性,也就是说凡是五味属辛的,都有发散行气血的作用。其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体会,比如说吃了辣椒辣的出汗,喝酒喝得血管都扩张等等,细心体会你会慢慢喜欢上中医。 甘:有甜的味道,甘味就象一个缓冲液的味道(个人评价),一般都和其他味道配合起来使用,比如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举个例子,你吃药了嘴很苦,吃点糖就不苦了,喝醋嘴巴很酸,吃点糖就不酸了,嘴巴很辣,吃点糖.....所以甘草有调和药物作用,其他味道都不行,也就是说甘味能中和其他药味,达到药味的平衡。不信你回家试试.调和药味,能理解吧。除了调和药味外,甘味还能缓急止痛、补中.如果你理解了甘草调和药味的作用,那不难理解缓急止痛,我说过中医是通过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调理人体的。先来看看这个痛和急,主要是因为某些性味的刺激(西医主要是指胃酸、食物、细菌毒素等等刺激神经引起疼痛)甘味把这些东西的四气五味中和了,所以就能止痛,所以有甘草解百毒一说。 酸:酸味有收敛的作用,这个怎么说呢?说简单点就是类似于收缩。酸味其实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说多汗,可以用酸味收敛,大致意思就是把扩张的毛孔收缩一点;比如说多尿,用酸味收缩;还可以配伍使用,比如说酸甘化阴。 有兴趣可以翻翻中药学,时间关系先往下说,谈一些具体使用的实例,能够帮助新手早点进入临床。 先转段文字--临证医案指南 自难经分出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后巢氏病源。另立瘕之名。 以不动者为。动者为瘕。究之。亦即难经积聚之意也。前贤有云。积聚者。就其肓膜结聚之处。以经脉所过部分。属脏者为阴。阴主静。静则坚而不移。属腑者为阳。阳主动。动则移而不定。故是案中又从而悟出云。着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大旨以辛温入血络治之。 看看积聚是用什么方法?辛温入血络治之。再谈一点我自己的思考。 有很多患者泄泻,我用淡渗的方法,用茯苓米仁车前子淮山白术,佐枳壳半夏木香,随证加减,一般一到两剂就能止住。看看这个处方就是以五味的淡,能渗的思路。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一些孩子呕吐后,留下一大滩,看看很恶心,用扫帚少不干净,搞点灰,撒上再扫,碰到过吧。先把水分吸收出来,用茯苓米仁车前子淮山白术,再降胃气、理气用枳壳半夏木香,把邪气从肠胃中排除体外。和扫地是一个道理。大家觉得这种理论是不是伪科学呢?真要费医验药,这些经验就付之东流了,这是很可惜的。 关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医学心悟》说“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义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中医治疗的方法总体来说只有八个,可要掌握好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来聊聊汗法。 汗法:就是让人出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发汗怎么能治疗疾病呢?这就要从基础的理论说起了,中医的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详见三因学说)而外因主要包括感受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西医不同,西医需要找到具体的病原菌,而中医先要通过症状去判断感受的是哪种邪气,通过什么呢?通过各种邪气的性质,比如说中的是寒邪,寒邪会凝聚、收引。(你冬天的时候缩得跟 粽子似的就是因为天气冷,把身体缩小点能减少热量的消耗,这是本能,不是因为你学过能量代谢什么的)受到寒邪的侵袭会怎么样?恶寒(就是怕冷、而且是多穿衣服都不能缓解的)中医又句俗话叫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这是寒邪 侵犯的部位还在表,主要侵犯人的皮肤毛孔、上呼吸道等等,毛孔因为受寒就关掉了,鼻子因为受寒就留鼻涕了,人体会通过颤抖、发热来对抗寒邪。因为毛孔这些关闭了,人体肌 肉有通过颤抖来增加热量,就会出现发热,判断一下这个发热是好还是坏?这就是邪正对抗的开始。在表对抗,敌人是寒邪,正气是人的皮肤肌肉以及人体的气血津液,总之是人体一切可以动用的武器。这个胜负怎么分?1、当人的热量越来越大,让在外面的皮肤热起来,毛孔重新打开,出汗,康复了;2、人的热量不足于让毛孔打开,但也不会让寒邪进来,这会导致持续发热。3、人的热量很小抵御不了外界的寒气,寒邪会向心性地继续侵犯人体,从外层到里层。
本文档为【写给新手,培养中医思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9-05-1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