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举报
开通vip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所有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所有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指权利义务。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 9.行政合法性原则:也就是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要依据法律,不能够与法律相抵触。 10.行政合理性原则:就是说行政机关的决定不仅要合法,而且要行为要合乎法律的精神、公平正义。 11.行政主体: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13.行政职责: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4.国家行政机关:自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选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5.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国家行政机关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的方式。 16.首长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责都赋予一人承担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17.委员会制:委员会议集体决定并承担的制度。 18.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9.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范围大体相同。 20.公务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1.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基于职务同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2.行政授权: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23.行政委托: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24.行政相对方: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主织。 25.行政法律监督: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为所进行的监督。 26.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27.行政行为的内容: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法的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 28.行政立法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订规章和法规的活动。 29.行政执法行为:国家行政主体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到实际生活的活动。 30.行政司法行为: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来裁决双方纠纷的活动。 31.要式行政行为:必须根据法定方式、形式进行才能产生生效的行为。 32.不要式行政行为: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 33.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4.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5.行政行为的无效:行政主体有明显或者重大违法的情形,自始自终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36.行政行为的撤消: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有一般违法或者不当的情况下,申请后,被有权机关撤消的活动。 37.行政行为的废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因为某种法定情形而被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的活动。 38.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39.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和对于行政立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解释、说明等,不涉及到国家秘密,任何公民都是可以去了解的制度。 40.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法,可以制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政机关。 41.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制订行政法规和规章所必须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42.行政许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43.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行使行政许可权并且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主体。 44.代执行: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45.执行罚: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46.行政强制: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自由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47.行政强制执行: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48.间接强制执行:指行政住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49.直接强制执行: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 50.即时强制: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的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51.行政合同: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主治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便跟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52.行政合同: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者消灭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3.行政合同的变更:行政主体对于现有的合同主体、客体或者内容所作出的相应的修改、限制的活动。 54.行政合同的解除: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完全履行的情况下,作为当事人提前结束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活动。 55.行政指导: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 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56.行政处罚: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7.申诫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精神上的谴责和警戒。 58.人身罚: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处罚形式。 59.行为罚: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处罚形式。 60.财产罚: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与的剥夺财产的处罚形式。 61.一般行政监督:又称一般职能的行政监督,指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 62.行政监察:指国家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举、惩戒,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 63.行政监督: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即行政系统内部上下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 64.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的客观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和报告的监督活动。 65.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66.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67.行政责任:制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68.行政救济: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69.行政机关救济:行政相对方提出申请,作为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主体的行为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的救济途径。 70.司法机关救济:行政相对方提出申请,作为人民法院对于行政主体的行为予以纠正并追究其责任的救济途径。 71.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72.复议申请人: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73.复议被申请人:指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 74.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作出的影响其权益的决定。 75.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 76.行政复议管辖: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之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分工。 77.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机关内部设置的专门负责复议工作的机构。 78.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79.危险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原则,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是侵犯了向对方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80.行政先行原则:指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81.行政赔偿: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82.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83.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4.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用以指导整个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行政诉讼主要阶段的活动的基本准则。 85.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86.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人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87.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88.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89.裁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 90.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1.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2.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 93.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94.行政诉讼当事人:事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法律裁判约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95.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96.行政诉讼被告:是指作出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97.起诉:事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98.执行阻却: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导致执行程序暂时不能进行或者根本不能进行的特殊情况。 99.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在法定期限提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者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程序。 100.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101.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强制其履行义务,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得到实现的活动。 102.诉讼阻却: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 裁判。 10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法院裁判的顺利执行,对有妨害诉讼秩序行为的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 104.执行回转:是指执行程序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依法被撤消,或者出现其他原因,又由执行人员采取措施,恢复到执行前的状况。 105.再执行:指执行程序结束后,因发生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再执行的,称为再执行。 106.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和事实。 107.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则便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诉讼法律责任。 108.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体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109.撤诉:就是在法院判决或者裁定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放弃其起诉权的活动。 110.诉讼中止: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无法克服和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 111.诉讼终结:在诉讼过程中,发生某些无法克服和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作为人民法院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 112.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实体裁判。 113.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行政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 114.行政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115.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的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116.撤消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117.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118.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简答题 1.法源的形式的哪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地方性的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国际条约。 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它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4.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哪些基本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作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1,任何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行使应当依据法律为之;3,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当符合法律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的法理。作为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1,动因符合法律目的。2,正当动机。3,内容应当合乎情理。 5.行政主体的特征,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的组织;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责任的组织。 6.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7.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 8.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9.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降职、转职、调职、升职。 10.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选任,委任,调任,骋任。 11.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行政主体 12.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性质不同;产生依据不同;行为后果不同,行为的依据不同。 13.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提出申请;参与管理;听证;了解;申请救济。 14.行政相对放方的义务,服从管理、协助管理、遵循程序义务。 15.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主体、对象、内容。 16.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17.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 18.行政行为的内容有哪些,赋于权益和剥夺权益;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确认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19.行政立法的民主意义,能使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这种程序上的民主原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 20.行政立法程序,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与备案。 21.行政许可的特征是什么,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赋予资格或权利的行为;是要式行政行为。 22.行政许可的作用,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控制进出口;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 23.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合法、公正、便民、救济、信赖保护、不得转让、监督。 24.行政强制预防、行政强制制止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实施的条件不同;实施的时间和目的不同;实施的机关不同;实施的程序不同。 25.什么是即时强制,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26.行政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实际履行;自己履行;全面适当履行。 27.变更和解除行政合同的法律后果会怎样,原合同不再履行,双方当事人按变更后的权利义务关系履行;因行政主体单方面原因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应对相对方进行补偿。 28.行政指导的特征是什么,是非权力行政活动;是一种事实行为;是 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面待业是一种适用较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适用法律优先原则;是一种外部行为。 29.行政指导与行政区别是什么,不同点:主体、客体、内容、效力。 30.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是什么,性质不同;处罚依据不同;适用主体不同;适用对象不同。 31.行政处罚的原则,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合法公正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救济原则。 32.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相同点是什么,监督的对象相同;监督的目的相同,监督的内容相同。 33.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报告工作;执行监督检查;审查批准;备案批准;备案;行政复议。 34.行政违法有什么特征,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违法必须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行政违法行为在主观上有过错。 35.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担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36.什么是行政救济,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有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37.行政救济的特征是什么,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以行政争议为基础;最终目的是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38.哪些情况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39.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 40.行政赔偿的特征是什么,行政赔偿是一种国家赔偿;行政赔偿的起因是行政侵权的行为;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侵权行政机关;行政赔偿范围以具体行政为造成的侵害为限;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行政赔偿的法律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 41.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赔偿义务机关已向受损失的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行政机关工人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42.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原告是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复议的,复议机在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4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什么,选择复议原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原则;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44.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45.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行政处罚;强制措施;侵犯经营自主权;行政许可;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抚恤金;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 46.行政诉讼法对于管辖权的规定,考虑了哪些因素,内部分工、有利效率;有利公正、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原则。 47.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必须是人民法院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移交的人民法院与接受移交的人民法院是具有直接审级关系的上下级关系。 48.行政诉讼的被告有哪些特征,被告只能是行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原告指控侵害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应诉; 并受到人民法院裁判拘束。 49.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是什么,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诉讼期间参加诉讼;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50.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条件不同;有无期限限制不同;审理的主体不同;程序的性质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 51.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分为几个阶段,开庭前准备阶段;出庭情况审查阶段;法院调查阶段;法庭 论阶段;评议宣判阶段。 52.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53.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被告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依据,如果不履行或者逾期履行,应当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是没有证据、依据,人民法院判决撤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54.法院不能采用的证据有哪些,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院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有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55.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有哪些内容,特别冲突;不同等级的冲突;同级冲突;新旧法之间的冲突;人际冲突;区际冲突。 56.第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所作出的决有哪些,维持原判;撤销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判决;限期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 57.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什么,适用行政诉讼法原则;同等原则;对等原则;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本文档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7
浏览量: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