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举报
开通vip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 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年第3期(总第104期)民族学与人类学 现状?困惑?思索 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相华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摘要: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鄂温克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其独特的驯鹿经济与文化自成 体系,别具特色.建国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个群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 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年第3期(总第104期)民族学与人类学 现状?困惑?思索 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相华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摘要: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境内鄂温克人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其独特的驯鹿经济与文化自成 体系,别具特色.建国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个群体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的碰撞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解析. 关键词:敖鲁古雅;驯鹿鄂温克;传统文化;生存;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3.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_4922{2008)03—0155_05 一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由来 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乡,生活 着一批特殊的鄂温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鄂温克 族的一部分.由于这部分人以放养驯鹿和保存驯 鹿文化为主,故称其为"驯鹿鄂温克人". 据考证,今天鄂温克人的居住地,并不是他们 历史上的居住地.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铜 石并用时代,他们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 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到17世纪初叶,住在贝加尔 湖地区,黑龙江上,中游的鄂温克人共有三支.其 中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列拿河支流威吕河 和维季姆河的使鹿鄂温克人,共分12个氏族,他 们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300多 年前,鄂温克人开始从列拿河出发,经过腾底河及 威吕河上游,分两部分迁移.一部分顺着石勒喀 河来到漠河对岸,另一部分则顺黑龙江而下.其 中,顺石勒喀河迁移到漠河对岸的一支就成为今 天的驯鹿鄂温克人.清朝时期,奇乾被称为珠尔 干,是中俄边境上所设的哨卡.1932年6月,日 伪当局废县设旗,于奇乾设立了"额尔古纳右翼 旗".解放以后,根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 当时的额尔古纳旗奇乾成立了鄂温克民族乡. 1960年9月,建立了以鄂温克猎民为主的奇乾人 民公社.1965年,奇乾人民公社中的35户猎民 迁居敖鲁古雅,同年建满归鄂温克民族乡.1968 年建满归镇人民委员会,乡镇合一.1973年,在 满归行政区北部划出一部分建立了敖鲁古雅鄂温 克民族乡,乡驻地从满归迁至敖鲁古雅.2001年 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敖鲁古雅鄂温 克民族乡"生态移民工程暨易地扶贫工程"立项, 2003年7月,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移民新址基 建工程结束.同年8月,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整体迁到根河市郊,建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 乡移民新乡,仍沿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称 谓.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集中地——敖鲁古雅鄂 温克民族乡,是内蒙古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 该市唯一实施易地扶贫移民的民族乡,现位于根 2 河市西南4公里处.全乡行政区划面积为1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38亩,林地面积近380 亩,其中可供畜牧业发展的自然草场,林缘林问草 场占全乡土地面积的8O.年平均气温一6.5摄 氏度,年降水量450毫米左右,无霜期8O天,冻结 期210天以上.全乡有人口1491,由鄂温克,达 斡尔,蒙古,满,回,俄罗斯和汉族8个民族组成, 收稿日期:2008一O1—18 作者简介:相华(1982--),男(蒙古族),内蒙古根河人,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 155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25%.其中,鄂温 克族225人(包括本地鄂温克族和外迁鄂温克 族),占全乡总人口的l6.8,下辖依力古力村, 毛力克村,孟库依村,齐斯毛斯克村4个自然村. 目前,敖鲁古雅鄂温克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 是: (一)依托传统产业发展多元经济 驯鹿是鄂温克人的主要产业,放养驯鹿也是 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敖鲁古雅乡的驯鹿业曾归 集体所有,1984年承包到户,将当时的755头驯 鹿分别承包给24户鄂温克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后,根河市政府一度想把驯鹿由完全野生放养改 为舍饲圈养,以改善鄂温克人的生产条件,减少驯 鹿损失,提高生产效益,但没有成功.从事驯鹿生 产的鄂温克人,只好重新回到山上继续放养驯鹿. 现在的24户养鹿户仍以自愿形式,组成了5个放 养点,分布在根河林业局,金河林业局,阿龙山林 业局的施业区内.最远的距离敖乡27O多公里, 最近的也有4O多公里.这些驯鹿多野外放养,靠 自己觅食,其主要食物是苔藓和蘑菇.他们除了 不定期给驯鹿喂盐外,还在特定时间内喂少许豆 饼或草料.由于驯鹿处于半野生状态,有时几天 才回一次放养点,自己走失的情况也很普遍.为 了保证驯鹿有充足的饲料来源,他们要经常更换 驻扎的营地.一是给鹿喂盐,二是为鹿点烟火驱 蚊,三是接鹿羔,割鹿茸,四是在交配期将驯鹿分 圈,提高交配成功率.鉴于野外放养驯鹿十分艰 苦,加之收益不高等因素考虑,当地政府一直帮助 鄂温克猎民转变经济生产方式,他们充分利用敖 鲁古雅乡的驯鹿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鹿产品深 加工,精加工企业.1994年,投资6万元兴建的 敖鲁古雅乡滋补酒厂,生产茸鞭宝酒系列产品. 由鄂温克人担任法人的私营独资企业——何氏鹿 肉干制品厂也于2005年正式挂牌成立,筹建中的 鹿制品加工厂已把"敖鲁古雅"品牌注册了商标. 此外,该乡围绕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业,扶助2户鄂 温克家庭建立了旅游点. (二)围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乡村建设 社会事业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通讯 等方方面面,敖鲁古雅乡立足乡村实际加快建设 步伐.一是加快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目前,该 乡有一所民族小学,有教职工l6人,其中专任教 ?156? 师l3人,有学生l4人.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 多媒体教室,设立了远程教育网,硬件设施建设基 本满足了现有的教学需要,初步达到了国家普及 初等义务教育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随着鄂温克人文化素质的 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 仅把自己的孩子全部送到根河市就读,而且一部 分家庭还把读小学的孩子送到乡以外的学校.近 年来,该乡先后有lO个鄂温克族学生考人大学, 还有一人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二是业余文化生活 更加丰富.敖鲁古雅乡建有一个文化站,内设图 ,广播站和博物馆等,在丰富群众业 书室,活动室 余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鄂温克人狩猎文化遗产, 推广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 成效的工作.几年来,他们深人开展了群众喜闻 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进一步 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当地群众的 普遍欢迎.三是医疗卫生事业有大发展.近年 来,鄂温克人的医疗卫生水平有较大提高.乡里 先后建起了卫生院和结核病防治院,患有结核病 的猎民全部免费就医,儿童初级保健也得到了加 强.另外,由于敖鲁古雅乡猎民全部纳人了医疗 保险,彻底解决了他们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 是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自2003年实施生 态移民后,鄂温克人的居住地交通便利,政府办公 楼,居民住宅,博物馆,文化站,学校,敬老院等基 础设施也成龙配套,功能完备,居住环境较前有明 显改善.据调查,在新居民区内,他们均安装了有 线电视光缆;接通了自来水,并对鄂温克居民免费 供给;实现了集中供暖,做饭使用液化气.搬迁后 的鄂温克居民彻底告别了烧柴取暖,生火做饭的 传统生活方式.为让他们尽快适应山下的生活, 根河市政府为他们安排了62个帮扶单位,每个单 位负责一户,提供电视机,家具等家庭生活必需 品,基本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三,现实困惑 (一)驯鹿产业的窘境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曾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主 要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现在情况有很大变化,对 他们从事传统产业颇有影响.具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一是 不能像以前那样从事狩猎活动.自2003年迁人 新居后,出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考虑,鄂温克猎 民手中的枪支已被公安机关收走,由是之故,已经 不能像先前那样称呼他们为"猎民"了.二是驯鹿 数量日渐萎缩.据对放养点的实地走访发现,现 有驯鹿有800头左右,数量较前有明显下降.由 于放养条件艰苦,已经出现劳动力不足情况.三 是意外伤害多,损失比较大.据鄂温克人反映,每 年驯鹿的损失数量约在10,15左右其中 有死于疫病的,死于交通事故的,死于私自捕猎人 员下套的,还有的死于野兽的袭击,近来又发现有 偷盗驯鹿的现象.四是种群小,品种退化严重. 由于质量出现问题,致使驯鹿抗病能力下降,疫病 比过去增加.五是饲养驯鹿回报低,生产积极性 不高.近年来,鹿茸价格持续走低,2006年每公 斤仅售500元,平均每头驯鹿鹿茸一项的收益仅 有100多元.由于养鹿人对驯鹿感情很深,他们 出于发展需要从不宰杀它.因此,现在出售的鹿 产品除了每年割的鹿茸外,主要来源于非正常死 亡的驯鹿,况且不是所有非正常死亡的驯鹿都能 被养鹿人员发现.就目前而言,驯鹿产业所产生 的经济效益注定不能成为敖鲁古雅乡鄂温克族的 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它对增加鄂温克人的经济收 入效果也不大.据了解,以前鄂温克猎民之所以 能从中获利,主要是靠政府专门成立服务于猎业 生产的"猎业队"以及每年从国家无偿获得1000 立方米木材指标的"木材综合场"所产生的补贴, 并非直接来源于驯鹿产业.如今,随着上述帮补 经费的消失以及鹿茸产业经济弊端的凸现,敖鲁 古雅极具民族特色的驯鹿产业将步人窘境对于 上述情况,鄂温克居民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们希望能够发放"猎民补助".据调 查,在1952—2005年间,敖鲁古雅乡猎民曾经享 受过每月18元一36元的"护林补贴",2005年被 取消了.由于饲养驯鹿极其艰苦,回报又很低,如 果能够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可以调动大家的生 产积极性,通过增加"放养点"劳动力的形式,以促 进驯鹿产业发展.在这方面,他们还与鄂伦春猎 民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放下猎枪后,政府为他们 划分了耕地,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为他们发放了禁 猎补助,而敖鲁古雅乡猎民却既没有得到转产方 面的支持(如提供土地,草场等),也没有发放禁猎 补助,使猎民暂时面临困境. 其次,鄂温克人希望重新发放猎枪.实施禁 猎和生态移民后,鄂温克猎民的半自动步枪全部 被林业公安部门没收,小口径步枪也被没收了一 部分.他们认为,枪支收回后对驯鹿生产有很大 影响.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当地生 态环境有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数量较前增加,一些 凶猛的动物如熊,狼,猞狸等常常出没在森林中, 给驯鹿造成很大损失,并时而发生动物伤人事件. 鄂温克人因没有防身武器,驯鹿走失之后他们不 敢去找,或者说不敢到远处去寻找,这是驯鹿数量 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大型野兽 时常到帐篷附近觅食,威胁到驯鹿人员的人身安 全基于此,很多鄂温克人不愿意上山从事驯鹿 饲养工作,导致放养点缺少劳动力.为此,他们希 望政府能重新发给他们猎枪. 再次,鄂温克居民提出应该为驯鹿划出一块 保护区.敖鲁古雅乡的驯鹿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 群,它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应当受到一定的保 护特别是在目前驯鹿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如能 在林区划出一片保护区,则可以为驯鹿提供一个 相对安全,有利于提升其发展空问.另外,划出保 护区不仅解决了部分鄂温克人的生活需要,而且 也保护了独特的驯鹿文化,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鄂温克人生存的困境 除驯鹿产业面临困境外,鄂温克居民的生活 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首先,就业压力极大.由于敖鲁古雅鄂温克 猎民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对先进的生产技 能缺乏了解和掌握,因此转产比较困难.而目前 驯鹿数量有限,无法吸纳更多劳动力,况且年轻鄂 温克人不愿意上山,因此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无业 群体.目前,从事特色养殖的60户猎民基本都是 夫妻中有一方是其他民族的,这些人比较容易接 受新鲜事物,他们好学,勤奋,能吃苦.从事商业 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也多是与其他民族通婚的 ,他们开设的民俗家庭旅游项 鄂温克人.2006年 目很受游客欢迎,但由于设施投入跟不上,接待水 平较低,内容过于简单而无法维持.为了帮助鄂 温克猎民拓宽就业途径,根河市政府曾经利用市 里的"40,50人员"就业指标安置了38名无业猎 民,但由于2007年该政策取消,这部分人再次失 业. 其次,鄂温克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鄂温克居民的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比较拮据,生活 ?】57' 比较困难.特别是实施生态移民以后,原鄂温克 猎民山下有个家,山上还要生活,因而开支更大. 虽然根河市政府制定了特殊政策,他们可以不交 取暖费,水费,但电费,有线电视维护费,液化气费 等仍要交纳.而且从事驯鹿养殖十分艰苦,用来 居住的是简易的帐篷,床铺低矮,四面透风,冬季 要抵御零下40多度的严寒.加之远离城市,没有 电视,也没有必要的通讯手段,文化生活相对匮 乏由于交通十分不便,生活物资采购困难,居民 的饮食结构非常单一,不利于身体健康. 再次,鄂温克人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敖鲁 古雅乡鄂温克族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虽然个别有 考取研究生的,但大部分只读到初中,有的小学毕 业就辍学了.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导致 就业困难,目前仍有一部分鄂温克猎民完全靠国 家救济生活.此外,由于生活困难,没有就业,出 现了大龄鄂温克男女青年成不了家的情况.据调 查,该乡有9位28~40岁的男女青年仍然单身. 第四,鄂温克居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由 于生活条件艰苦,饮食结构不合理,酗酒等因素 (其中酗酒问题一直是长期问题),鄂温克族居民 中患结核病,风湿病,心脏病等常见病,多发病情 况较多,他们的平均寿命为54岁,大大低于当地 其他民族人口的寿命,现在人口已出现负增长现 象. 第五,文化传承遇到极大困难.由于该地鄂 温克族人口较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语言与另 外两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民族文化特色比较 鲜明.但由于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 化的保持和传承面临困难.其中,民族语言使用 范围越来越小,年轻人很少有人会讲鄂温克语,在 全乡232名鄂温克族居民中,能够讲鄂温克语的 仅有41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8,而不会讲仅能 听懂的为16人,约占总人口数的7.如若任其 发展下去,语言极有可能消失.作为一个没有文 字的民族来说,如果语言消失,那将是非常可怕 的.与此同时,民族精致的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民 族传统艺术诸如歌舞,器乐等均濒临失传,挖掘和 整理工作进展艰难. 四,几点思索 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中较 特殊的一部分.他们目前正面临由传统生活方式 ?】58? 向现代社会的转亿时期,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 压力又有动力,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他们必 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大问题.通过对该乡鄂温克 人的实地踏查,我们认为: 首先,这部分人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相 对隔绝的环境中使之受外界影响很少,直到建国 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是一支古老的边缘民族.他们较系统地传承了本 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特有的"驯鹿文化",可以 说是北方游猎民族现存的"活化石".从实地调查 看,现今敖鲁古雅乡鄂温克居民的生存状态还处 于缓慢的过渡期,存在的问题很多,破解的难度也 很大.面对驯鹿鄂温克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 应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采取 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不能简单地以普遍 意义上的"先进"来置换"落后".为改变驯鹿鄂温 克人的生存状况,政府积极搭建发展平台,本着治 标治本的原则,于2003年实行了生态移民.这次 生态移民有别于一般的搬迁,因为这些鄂温克人 不仅仅要告别故园,更要面对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甚至是民族文化的变迁.这种变化对每个鄂 温克人来说都是夹杂着苦痛与希望的征途.对于 生态移民有一些学者持否定的看法,认为这样会 导致一种特殊文化的消失.但是我们所有人必须 明确,人的生存权是高于一切的,不顾及人的生 存,不考虑民族的发展,谈文化的保护是空洞而苍 白的.政府的生态移民是秉承着科学发展观体现 以人为本精神的行为,反映了对少数民族发展进 步负责任的态度.而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 处理好敖鲁古雅乡鄂温克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文 化的传承. 经济的发展对民族来说是本质的问题.由于 历史原因,驯鹿养殖成为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主 要的生产方式,当地政府长期以来想将其产业化, 并以此作为发展鄂温克人经济的手段.但是敖鲁 古雅鄂温克人的驯鹿养殖根本无法称之为产业,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产业是对能够带来增加值(附 加值)的某一社会领域的总称.而敖鲁古雅乡鄂 温克人的驯鹿养殖是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为目 的的,并非以获取增加值为目的,而且其经营方式 落后,驯鹿种群极小(800头左右),这根本达不到 产业发展的要求.如果想要将其产业化就必须扩 大驯鹿的种群规模和大力发展鹿产品的深加工,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种群的繁育扩大主要依赖 于从国外引种及配合饲料的开发.可是至今当地 政府也无法完成这两项工作.这就注定在一定时 期内驯鹿业仅是敖鲁古雅乡的一块招牌,并不能 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不能成为当地鄂温克人的 主要生存手段.与此同时,由于驯鹿配合饲料不 能尽快开发出来,驯鹿"圈养化"无法实施,也直接 导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城镇化"实质性失败.从 这些现实情况来看,当地政府的引导应更实际,更 科学一些,不应认为只有在传统上做文章才是发 展方向,现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技能的导人才是根 本.相对于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的驯鹿业而 言,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驯鹿业不过是环北极圈 的一小块碎片,是为了适应在高寒自然环境和落 后生产力水平而存在的,但现在鄂温克人的生存 环境已发生变化,那么就不能再单纯依赖着一种 生产行业来生存发展,应该拓宽思路多业并举. 以上是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经济问题的一 些思考,现在对与此经济基础相伴生的文化加以 分析和思考. 人类学中文化的意义是指人类用以应付环 境,谋求生存和实现发展的手段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的总和.任何一种文化系统都具有特殊的价 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传统文 化就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解 放前其经济类型仍是渔猎经济,社会形态也处于 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所以他们的私有观 念,家庭观念都不强,生产关系中存在着浓厚的原 始共产主义色彩.信仰也是朴素的自然崇拜,他 们相信万物有灵.而且在历史上这部分鄂温克人 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生计文化的危机,在大兴安岭 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上的文化区.这样,敖 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逐步走向稳定和停 滞.但是建国后,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跨越式地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又不断尝试着定居发展, 直到2003年生态移民,他们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这时传统文化的变迁就随之出现 了.凡是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所引起的,或是因不 同民族接触所引发的社会结构,人文环境以及生 活方式上的任何改变即为文化变迁.敖鲁古雅鄂 温克人的文化变迁属于文化变迁中的指导性变 迁.在变迁中最难变化的是观念,观念是文化的 深层结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核tl,部分,它规定了 文化的性质,有很强的自主性,相对稳定.当新的 生存方式使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失去与环境的共同 感,归属感及安全感时,固有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 冲击,他们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面前无所适从, 文化人类学将这种由于内在文化积累或外在的文 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文化变迁,对人tl,理的冲击 称为"文化震荡"[.这不仅是普通鄂温克人的茫 然与苦闷,像柳芭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民族精英 也不能避免.这种文化震荡是很正常的现象,它 能促使这群鄂温克人更快地接受新观念,认识到 自身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保持发展为自身 文化争取优越的发展机会.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要想实现现代化就 要抛弃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不应提倡的,但同时我 们也要明确文化是动态存在的.因此将文化看成 不变的,僵化的现象,实行绝对单纯的保护是不客 观的,不可行的.所以针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 现实情况来看,首先要大力发展教育,这是最重要 的.因为民族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这个民族的发 展.其次政府要科学引导.这种引导有两层含 义,一是引导做好传统文化的分类处理,敖鲁古雅 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哪些要实行博 物馆类方式,哪些应实行产业化方式,应仔细选 择.二是政府要在文化保护过程中处理好"当地 的鄂温克人与当地汉族群众,鄂温克人中原猎民 与非猎民,有公职鄂温克人与无公职鄂温克人等 关系,协调好民族关系".[2]三是民族文化的立法 保护也要加强,使保护工作法制化,正规化. 综上所述,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因其特殊的发 展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生存状态,这些情况值得我 们思索,并可以为寻找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新思 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孟亮.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文化适应心理的跨文化 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1). [2]李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1). [责任编辑龙岩] ? 159?
本文档为【现状·困惑·思索——关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经济和生存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9
浏览量:856